大学生短期支教研究

时间:2022-06-18 23:13:1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字

  绪论

  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支教这项活动就它本身而言对于大学生群体和支教地区而言都是很有帮助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落后乡镇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关注与重视,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团体及各大高校开始呼吁爱心人士和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于支教活动,也使得支教成为了一种广泛的社会实践方式。然而,我国目前的支教事业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大学生短期支教行为更是存在缺乏科学指导,危险系数大,质量层次低等问题。对于这一活动目前我们学校的调研涉及的比较少,社会上也对大学生支教的动机,意义,效果及后续影响等存在诸多质疑。只有深入的调查这些问题,才能有利于我校学生乃至我国的支教事业。为此我经过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在这期间我们参加了晨曦计划的不同暑期支教队伍,走访了学生村庄,对学生家长受援儿童进行问卷研究,从而对我校大学生支教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分析。

  (2014年于宁夏泾源县下金小学进行为期20天的支教,图为“真人图书馆”课程)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概述

  (一)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研究过程概述

  1. 问卷调查及基本情况

  我们为了确保此次课题数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我们就支教队员、受教孩子、学生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其中针对学生家长,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访谈结合法,主要针对支教地区大多家长不识字,成功进行了50份调查问卷。我们在调查对象为各个年级学生的家长,希望通过不同年级的家长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信息。在这50份问卷中,我们设定二年级家长8份,占16%,三年级家长12份,占24%,四年级家长15份,占30%,五年级家长15份,占总数的30%。

  对象 二年级家长 三年级家长 四年级家长 五年级家长

  份数 8 12 15 15

  比例 16% 24% 30% 30%

  表1-1 调查文卷发放情况

  对支教队(宁夏大学晨曦计划支教队)共发放40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为32份,回收率为80%,2015年晨曦计划共组建了四支队,共40名志愿者,调查问卷附在后面。对宁夏大学其他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为184份,有效率问卷回收率达94%。

  2. 田野调查及基本情况

  宁夏大学的支教团队大多都在宁夏南部山区,以海原、泾源、同心、隆德为主。那里的学生家长大多都不识字,为了有效的完成调查,我们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一共走访了50多户家庭。

  (2014年在宁夏泾源县下金村进行家庭调研访谈)

  (二) 大学生短期支教核心概念概述

  1.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

  “支教”即支持教育,支援教育,它是以支援学校的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志愿活动。它与“支农”、“支边”一样,都是我国社会发展特定时期的产物。“支教”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不平衡以及教育经费增长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短期支教通常是由社会公益组织、高校及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支教活动,此类支教活动中,志愿组织进行支教服务的时间和次数一般是固定的,但每位志愿者支教的时间和次数并不固定。因此,参与短期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就是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学生在寒暑假期前往中西部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支教的时间从一两周到一两个月不等;另一种是大学生在间隔固定时间(如每周,每月)前往位于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老年大学、社区等地进行支教活动[董伟.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以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南里乡短期支教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

  2. 农村教育与短期支教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差距的扩大正在加剧,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面对“好的老师不愿下乡,乡下老师盼望进城”的局面,“大学生支教”则成为了改善落后贫困地区教育状况的一个新的措施,而在长期支教之外,短期支教因为其灵活性、短暂性、易操作性而成为近几年来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支教方式。

  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来自于大学生社团、社会NGO招募、学校党团机构以及个人参与等渠道。短期支教以其时间灵活、易操作和人员齐备等特点,成为大学生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志愿活动。而在诸如西藏、青海、甘肃、贵州、四川、宁夏、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便成了短期支教的热点地区。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对当代贫困农村落后的教育状况能起到哪些影响?是否能作为改善教育现状的一个比较好的措施?这些都是本论文将要探究的问题。

  二、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农村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 短期支教对于农村教育资源的改善

  1. 短期支教对于师资匮乏问题的积极影响

  师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瓶颈,根据我们在宁夏泾源县下金小学、红旗小学以及宁夏大学晨曦计划在同心、隆德等地的调查发现,这些小学都存在几个共同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泾源县下金小学一共有5个年级,从学前班到四年级,一共200多学生,教师括校长在内只有6位教师。教师数量的不足导致每名教师教学任务偏重,一名教师要负责多个班级或者同时负责多门学科,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并且由于教师数量不足,有些教学资源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在泾源县红旗小学,我们在与家长访谈的过程中,有家长说“学校里的图书馆几乎从来没有见开过,就记得有一次孩子说去图书馆打扫卫生才看见学校里有很多书。孩子们如果想看书有条件的家长就给孩子买几本,没有条件的孩子除了课本就没有其他可看的图书了”。红旗小学的校长对这个问题也做了说明,他说“由于学校老师本来就不多,根本没有老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类管理这些图书,所以图书室就没办法开放了。”教师数量的不足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能充分的利用。第二、教师质量相对较低,在我所调研的学校里都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不平衡,偏老龄化,教师老龄化会严重的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下金和红旗小学的教师年龄都相对较大,最大的都50多了,年龄最小的也都是30多岁的老师,教师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并且这些教师几乎都是村子里或者附近的村民,同时这些学校里都有代课老师,教师们大都是专科毕业甚至还有初高中毕业后的。由于教师老龄化严重使得教师普遍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能力难以再提高,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同时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平衡基础,比如学科语文、数学的教师人数较多,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的教师人数严重缺乏,使得这些课程无法实施,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假期访谈时找到了学校负责营养餐的阿姨,她告诉我们,以前她很少听到校园里有歌声,老师们一般不上音乐课,体育课等,这些课程都会让孩子们上自习,大学生支教的这20天里,她每次路过都会听到歌声,看到上体育课的孩子。正因为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然而短期支教可以缓解师资问题,短期支教多以音、体、美的素质教育课程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足。并且,支教的都是大学生群体,接受过最新的高等教育,有新的教育理念,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教学方法多样而新颖。在带给学生新鲜体验的同时,也能让农村教师有所对比或借鉴,或许可以带给农村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思路上的改变,进而改善教学质量。

  2. 短期支教对学校硬件设施的补充

  短期支教不仅在学习上对孩子们有积极的影响,还能对当地学校图书资源、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进行一些补充。

  (1)捐赠图书、构建图书馆

  宁夏大学主要的支教社团以宁夏大学晨曦计划和宁夏大学支教社为主,这两个社团通过多年的支教活动,有相对丰富的资源,据我了解宁夏大学晨曦计划与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江苏无锡灵青慈善基金会、华桥基金会、桂馨慈善基金会、壹基金等都有过合作支教。正是因为这些基金会的支持使得支教队出发前,申请了一部分资金来购买书籍。晨曦计划与桂馨慈善基金会联系共组建了四批支教队为宁夏隆德县和同心县共建立了11个图书馆,捐赠其他图书、文体用品达50000余元,数十万册图书。并在基金会和校方的支持下确定了图书室图书管理员,让图书馆在后期可以有效的利用。

  (2)捐赠体育用品、学习用品

  志愿者通常会出资购置足够的体育器材带去学校,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球拍、羽毛球和球拍等,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并将体育器材捐赠给学校。同时也考虑到在支教授课中会需要画笔、颜料等文具,在支教前都会做好预算购买一部分。在支教活动期间,为了鼓励孩子们,志愿者也会购买一些笔、本子等文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短期支教对当地教育理念的改善

  1. 对学生知识的提高

  学生们对知识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也是很在意的,宁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选择支教的地区一般都是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据我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很低,甚至有的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几乎是不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支教群体通过趣味英语课堂的设计,写作课、趣味数学等课程的设计,在20天的支教活动结束时,通过各个志愿者班主任反映,学生们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后期调研中也有家长说发现许多孩子在接受我们的支教活动后成绩有进步。他们的进步更多是因为平时老师正常上课的效果,但是也有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活动中对学生的习惯培养的影响,让学生在支教后的 学习态度潜移默化的发生了转变。

  表2-1 支教后学生知识提高

  通过支教结束的简单测试,发现这些孩子原来几乎是没有接触英语课的,支教结束后可以熟识26个英文字母及简单的口语对话;在数学知识方面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方法;由刚开始不敢说普通话到后来可以大胆的进行普通话沟通交流等等。

  2. 对家长观念的改变

  文化水平相对低这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大特点,尤其是我们支教的地方,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使得很多人很小的时候就辍学去外打工或者回家务农。据我们访谈中发现,有些父母现在依旧存在这样的观念,在下金村的访谈中,我们问到家长这样一个问题:在念经与念书之间对您孩子的教育您更倾向于哪一个?70%的家长都反映如果孩子愿意上学的话,并且在这方面的能力好的话,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够好好上学;30%的家长觉得念经也是很好地,作为回族念经是一大善功,他们希望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时候能够去念经,以后成为阿訇对家族来说也是一个荣耀。但在这些访谈中,有50%左右的家长反映,男孩子还是希望能够多学习一点,至于女孩子他们也不期望,毕竟以后要嫁人,终归是别人家的人听到这些话,作为女孩子的我感到荣幸,我感谢我的父母给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些地区依然是很严重的。我们的支教队几乎都是女多男少,在访谈中志愿者们不断地向家长解释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女孩子,因为我们的志愿者也大多数来自南部山区,以自己的故事来讲解学习对女孩子的重要性,并且也只有学习这条路可以改变现在的处境。虽然支教志愿者们没有彻底改变家长们的观念,但对家长们的观念还是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他们对着自己的孩子说好好学习,以后也像这些大姐姐们一样,他们就会很骄傲。

  (三) 短期支教缓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地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 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新农村杂志社.留守儿童调查报告[J].2011]

  在泾源县、同心县、隆德县及宁夏南部山区其他地方都会发现一个同样的现状,村子里年轻人很少,南部山区大都是旱田,靠天吃饭,又因为平原面积少,导致人均农田面积小,所以很多年轻人就外出打工,家里留着老人种着几亩薄田给上学的孩子做饭。在泾源县兴盛乡红旗小学的家长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里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50%--60%左右,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十分明显,有的孩子表现的特别调皮,有的经常不说话,走路低着头,还有的孩子特别的希望我们能注意到他们,有的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家庭教育和家庭管理甚至还出现了偷盗行为。大学生支教者通过选择将“兴趣课堂”作为支教的主旋律,开设了多门兴趣课程,鼓励学生发言,希望借此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并且支教队伍相比于原校教师,更加年轻、有活力,与学生之间不存在年龄上的代沟,所以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教学过程中,支教者有意关注“沉默学生”,经常通过互动游戏、团队合作等形式提高其展现自我的能力。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

  (四) “榜样”的力量,无形的引导

  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拟加以完成,榜样的教育过程是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支教地的孩子正是缺乏这样的榜样存在,缺少榜样教育。当这群有爱心、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突然进入他孩子们的世界时,“大学生”这样的形象在他们看来极其伟大,在无形当中,这些志愿者便树立起了一个“榜样”。因为这些志愿者具有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品质:一方面会像父母那样给予学生特有的关注和鼓励,告诉他们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应该去追求的;另一方面又会有模有样的扮演起老师的角色,给他们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讲一些大山外面的故事,扩展他们的视野。在志愿者和学生建立起一个非常友好的关系之后,支教老师的一言一行也许就成了学生的行为标准。这个时候,如果支教老师有意去对孩子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三、大学生支教团体自身问题限制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一) 大学生群体的专业能力素质相对较差

  在参与假期短期支教的大学生之中,近80%的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师范院校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很少的,他们绝大多数并无良好的社会经验和教学方法技能,在短期难以适应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计划安排,前期的备课准备,课堂对学生的组织控制,这都是支教大学生需要面对却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准备不充分将直接影响着支教团队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而短期支教最为局限的地方在于支教期限短暂,这双重因素的叠加使得支教的教学问题雪上加霜。[ 李亚婧.关于“大学生暑假短期支教热”现象的思考——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人文教育,2011(8):282.]

  (二) 短期支教的延续性差,造成孩子患得患失的心理

  短期支教的特点即在于短期行为,这在一方面影响了支教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支教缺乏持续性。宁夏大学的支教团体支教时间都为10—20天,并且支教地是不断更替的,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学校进行支教活动并且参加的支教人员也是每年更替的,这样的现状使得许多支教的孩子患得患失,害怕支教老师的离开,不能达到良好的支教效果。同对支教团体来说也未考虑到长远发展所需的前期基础,也忽视了支教经验的传递。

  (三) 志愿者选拔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

  大多数由学校社团组织或者具有相同支教奉献愿望的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队,相对轻视教小学生所需的志愿者的教学水平,所以在人员选拔上,仅仅按照不同专业区分所教学科。在支教人员选拔时,主要考察标准是英语能力和普通话能力,以大学英语四六级分数和普通话等级作为选拔的标准。可是在短期支教活动中,大多数被支教对象是小学生( 1—5年级为主) ,实际教授的知识并不需要极高的英语水平。并且,一些非师范类学校的大学生缺少基本的教育学知识和技巧,这导致在支教课堂上往往事倍功半、浪费了宝贵的支教时间[ 余传涨.探寻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及支教有效途径-----以丽水月山村支教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在宁夏大学晨曦计划的选拔志愿活动中,组织者主要通过了两轮面试,为期一个月的“圆梦活动”,并进行教案考察和试讲,但组织者还缺乏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例如支教大学生生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做饭能力等。由于在山区支教过程中,生活艰苦,队员之间需要互帮互助,更需要会做饭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宁夏大学晨曦计划2016年支教招募书节选)

  图3-1志愿者选拔标准

  (四) 大学生缺乏安全和生活保障

  由于短期支教一般属于学生团队自发组织的活动,基本是大学生支教队自己联系校方,因此缺少相关部门的合法保护措施。2014年我在宁夏泾源县支教时,在调研中,下金小学校长表示: “他本人是非常欢迎我们的支教队伍,但是由于我们的短期支教活动是自发组织的、缺乏基本的保障部门。他很担心我们的安全问题,毕竟大学生还是一些孩子,在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上也很是欠缺,并且宁夏南部山区地理环境比较殊,许多学生都是从比较远的村子徒步来上学。在暑期支教期间,当地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支教队和家长协调的重要问题。”另外,在众多短期支教的实践中,很多志愿者都是从其他地方过来参加支教的,因此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出现水土不服、过敏、生病等情况,这对其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导致支教活动无法如期完成,支教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大学生短期支教改善措施

  (一) 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为影响支教质量的重要因素,支教大学生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筛选制度能够减少选择的随意性和随机性的情况。首先,组织者应根据支教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及课程需求制定一定的衡量标准,比如:教学技能、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身体素质等;其次,制定公平规范的筛选方式,如多种面试方式相结合、模拟教学等,确保每个支教者都具备相对统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龚莉红,陈筱铓 . 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 [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并且在志愿者选拔的过程中,在比例上面可以偏向于师范类的大二大三的学生,这类志愿者的专业能力素养相对于其他来说是比较高的,同时大二以上的学生接受了比较多的师范生的专业培训,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支教活动,提高支教的水平。

  (二) 改变教学目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短期支教时间短暂,灵活性、自由度较大,从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延长支教时间就可以解决。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长效机制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总体而言,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 “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具体方法各个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如果条件允许,当地小学可以跟相应的大学建立联系,让大学生在周末抽出一天时间参与支教,受教学生上了一周的文化课,比较疲惫,周末大学生来支教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新事物,激发他们的兴趣,受教学生学起来也能轻松一些,这也算是适当放松的方式。没有条件让大学生周末来支教的学校,可以与相应的大学签约,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保证该大学每年都有学生来支教,形成一种 “接力支教”的长效工作机制,这也能为支教活动的延续性提供保证。除了每年暑期的短期支教,基地双方平时也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以便通过交流准确把握当地的情况,了解支教的成效,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支教的方式和内容,全力服务于地方教育。支教大学生对受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支教期间,他们与受教学生之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如果大学生突然 “消失”,受教学生必然心理上难以接受。不过,在通讯如此发达的当下社会,即使比较落后的农村也有一定的通讯工具,大学生支教者可以通过任何一种形式同受教学生保持联系。如,大学生在受教学生中建立 QQ群,受教学生可以在群里踊跃发言,这样即使大学生离开受教学校,也可以与受教学生保持联系,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 严格选拔支教志愿者

  我所研究的支教队伍的选拔按照学生自愿报名和组织者进行一系列的面试和其他活动进行考核等严格程序进行,并明确了学习成绩、品德操守、基本能力等方面的标准。最后有针对性的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组织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志愿者给新志愿者上好教学法课,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理念辅;引导支教生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有准备支教。

  (四) 进行严格的支教专业培训

  通过严格规范的人员筛选,在保证人员素质和品质的基础上,组织方有必要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支教者对于教学行为中所需要的素质,避免因相关专业知识匮乏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情况。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受支教地多是在相对贫困封闭的地区,当地学生心理也相对脆弱。为达到更好的支教效果,支教者要了解一定的心理知识,以便更好地与当地学生沟通。支教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单单靠支教大学生临时反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也应该加强对支教者在应急知识方面的相关培训,既保证支教者自身的安全,也保证支教过程中的课程质量和教学秩序。[ 龚莉红,陈筱铓 . 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 [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五) 监管、法律等保障落后

  支教地区由于自然及经济因素限制,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而且很多支教团队并没有随队教师参与到支教的实施过程。宁夏大学晨曦计划在保障队员安全的问题上,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如统一行动、禁止夜间外出等,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在夜间安排男生轮流巡逻;并且组织采用的做法是给团队成员购买短期人身意外险,并在支教出发前与支教者签订安全协议书。在提高当地学生参与支教的安全系数方面,团队则普遍与校方协商门禁模式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安全责任。

  结 语

  我通过调查,亲身经历支教活动,深入了解大学生支教团体的运营模式,及其支教活动的准备和进行,通过走访全面的了解了支教方与被支教方,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我们会根据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可以给大学生团体借鉴经验和全面认识,从而有利于指导后期的支教活动,同时也给想加入这个团体的给予借鉴参考。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使得大学生团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的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关爱农村教育,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帮助农村教育的道路上,给予大学生团体支持,理解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带动支教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改善农村教育,缩小教育差距。

《大学生短期支教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