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读后感共

时间:2022-03-16 00:36:1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103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方法论读后感共》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方法论读后感共》。

第一篇:法学方法论

论李天一案的反思 【摘要】:9月26日,李某某等5人涉嫌强奸案宣判,意味着全民围观半年之久的李天一等人涉嫌轮奸案庭审已经结束,然而舆论热度并未减退,除了因轮奸、星二代等热门标签广受关注外,还因为多了一个角色:律师。 除了李某某的辩护律师坚持作无罪辩护外,其他四名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均作有罪辩护。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属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案件的相当多细节以及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都被公之于众。北京市律师协会表示,此案相关代理及辩护律师在代理不公开审案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违反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规范的行为。大家开始对律师的职业伦理进行反省和深思。

【关键词】:李天

一、轮奸、律师辩护、反思

一:李天一案件概述

2013年02月22日,网友微博爆料2月17日杰出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已改名李冠丰)因涉嫌与5男子在北京海淀区湖北大厦轮奸受害女子杨某, 2013年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李某等人喝酒后,被带至一宾馆内轮奸。接警后,分局立即开展工作,于2013年2月20日将涉案人员李冠丰等五人控制。该五人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

被害女子非京籍,河北人。与酒吧没有雇佣关系,只是做兼职的驻场,她们赚客人给的小费。 2013年9月26日上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天一有期徒刑10年。2013年10月28日 ,北京一中院证实10月31日上午9时依法不公开审理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

李某某等强奸上诉案于2013年11月27日上午九时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维持原判。

据北京法院网官方微博“京法网事”消息,北京海淀法院9月2日上午对被告人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一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李某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李天一案件引发了全国的热议,其中对案件中的律师辩护是大家关注之一。通过近一段来媒体的报道不难看出,在李天一的数位辩护人中,除了前两位低调解除辩护人委托合同外,自现任辩护律师陈某开始,整个辩护策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先是对外高调宣称李天一没有参与轮奸而是嫖娼,拟作无罪辩护,随后梦鸽的私人法律顾问兰某律师开始在新浪博客或微博持续发文,将舆论关注引向了“究竟是嫖娼还是轮奸,究竟是合理索赔还是敲诈勒索”的讨论上来。如果说这些可理解为律师的整体策略或舆论引导,没有明显逾越律师伦理界限的话,那么后来李天一辩护人的辩护词提前网络曝光(多处曝光被害人隐私),魏某辩护律师与梦鸽的短信往来以及其接受媒体采访的解释,及至雷某律师的“仙人跳”论调,已引起了公众包括律师同行对“律师伦理”的关注或再思考。

二: 有关律师辩论规范的反思

现行《刑事诉讼法》仅在第160条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相互辩论。”,对于如何辩论并无规定。现行《民事诉讼法》,有涉及法庭辩论的相关规定仅有第127条,而该条文仅规定了辩论顺序,对于辩论方法未提。而我国《行政诉讼法》则更无法庭辩论的规定,具体操作只得参照《民事诉讼法》适用。2007年颁布的《律师法》中与律师法庭辩论活动有关的条文是第40条第2款第8项,即律师在执行活动中不得“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全国律师协会于2004年3月通过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其第十章“律师在诉讼与仲裁中的行为规范”,仅涉及庭审仪表、体态语范等,可知,我国现有立法中,并无直接规范律师辩论的伦理规范。

我认为律师辩论内容应围绕调查核实好的证据来陈述, 实务中经常存在这样的辩论技巧,即律师在辩论中刻意陈述个人经验,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申请法院进一步地调查核实有关证据,而是以此来取代有关证据的调查,直接影响审判人员的内心活动,掩盖己方在证据上的劣势。由于律师此种陈述根本不是为了调查证据,因此与证据规则并无直接的关联,一时竟然成为诉讼规范的真空地带。我认为,如果律师是借助于陈述个人经验以申请法院调查、核实有关证据,则审判人员当然应当允许;如果陈述个人经验的律师根本没有申请调查、核实任何证据,则无论是否与案件有关,都不应当允许,否则只能引发双方当事人打口水仗,导致无谓的拖延。因此,我认为审判人员如果遇到这样的庭审情形,可以通过行使释明权的方式去化解,对方律师也可以就此提出异议,请求审判人员制止。实务中还存在有的律师故意引用错误的法条,甚至人身攻击去误导审判人员的现象。

李天一案件中李天一的代理律师行为,总是在宣讲个人信念,老是发出小道消息,没有集中到案件的事实本身,个人觉得

如果律师在辩论中违反职业伦理,根据情节轻重,审判人员可以采取制止、警告、训诫等诉讼保障性措施,严重的可以构成庭后对律师进行惩戒的情形。

三:辩护词应该要规范

律师应该有其基本的专业素养,辩护词是其中之一。李天一案件中,李天一的代理律师李某所写辩护词就显得很不专业,通过查看李某律师的辩护词,可以知道其不专业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辩护词没有必要设置目录;应针对公诉词设置,有针对性地对公诉词进行反驳

(二)格式不对:题目应以辩护词称谓,不应有多余词汇。缺乏要点:

内容应包括关于证据的评述、尤其围绕证据证明力展开,对已经被法庭裁决的问题不要再讨论。

然后是法律适用,本案中应围绕强奸犯罪构成要件展开,论述性行为不违反被害人意愿或没有证据充分证明被告人采取了暴力、胁迫或其他强迫发生性行为的行为,犯罪构成要件欠缺主要要件,最后是对案件处理的建议,到底请求判决无罪,哪种无罪?还是建议从轻,减轻处理?要明确,具体,至于对被害人如何处理,不是重点,或者根本不需要提及,你是来辩护的,不是来控告的。

三):用语不规范:使用冤案,所谓的等词汇,案件正在审理,不能给正在解决的问题下结论,怎么能用“冤案”一词呢。还有,公诉人不能称被告人为罪犯,犯罪人。更不能说被害人品德有问题,社会闲杂人员。

四:律师不应成为李天一案的主角

从李天一案件的报道和网上大家的议论中,可以知道李天一案的几位代理律师在案件还没有审就已经走红了。

李天一一方,先有原代理律师薛振源因压力过大请辞,后有新代理律师陈枢、王冉抛出欲为李天一做无罪辩护的声明;受害人一方也不甘示弱,不但发表了驳斥李天一律师的声明,而且公开批评王冉违反回避原则,在卸任海淀区检察官之后,又参与这起由海淀区公诉的案件。 还没有

进法庭,律师就在庭外打

得不可开交。对此,网友纷纷在新闻之后跟帖吐槽,怒斥陈枢、王冉为“狗腿律师”、“流氓状师”。其实,即使王冉以前真担任过海淀区的检察官,那也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不能对其进行恣意谩骂、人身攻击。谁为犯罪嫌疑人代理,谁就仿佛站到了公平、正义的背面,成了公敌。律师理应而且必须为“坏人”辩护——因为只有律师介入,才使得国家与被

告之间不平等的状况得以适度调节,今天如果没有律师替“坏人”说话,那明天公权力就可能直接对“好人”宣判。

可是,我们又必须反思,到底为何律师屡屡成为案件的主角?看微博上,陈有西、浦志强等大状哪个不是粉丝甚众,一呼百应。许多案件,是先由关注律师开始,才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最终将注意力转移到案件本身的,律师往往成了案件的主角。

人们之所以关注律师,一方面在于事实不清,想关注都找不到焦点。像李天一案,至今迷雾重重、难见真相。另一方面,还在于公众忧惧司法不公,使审判结果倒向权贵。有些人天真地以为,只要骂跑了律师,没人为“坏人”辩护,就可以迎来正义;还有些人将希望寄托于个别大律师,希望借其影响力,引来舆论关注并最终影响司法审判,迎来正义。

而律师呢,担心司法不公,或者在法庭上受到不公正待遇,不得不采取微博爆料、法庭录像等吸引眼球的方式博出位,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案件的主角。可以说,是多方合力造成了律师成为案件主角的怪现象。可是过度关注律师的后果很危险,人们极有可能根据律师的表现,影响对犯罪嫌疑人的判断,这属于影响司法公正。

要实现司法正义,将舆论的目光引向事实本身。

结束语 个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作为律师,虽然物质生存是第一位的,但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行业规范,不顾委托人的利益,不顾法律规范,故意炒作自己从而获得更多业务。阻碍了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害了自己,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律师法》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第二篇:方法论总结

成功方法论

一、信仰:

1.相信这世界上有人爱我们。

2.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 3.有耐心有决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4.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

5.不要怕有疯狂的想法,只要你肯努力。 6.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现实中的恐惧,远比不上想象中的恐怖那么可怕。

8.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9.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

10.相信自己拥有无限的潜能,没有什么是无法缔造的。

二、原理:

1.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2.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

3.恰当的示弱改态更容易获得良好的处境。 4.历经严酷的训练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5.速度决定成败。

6.正确的方法策略比埋头硬干更重要。

7.安逸的环境容易使人腐朽,势必会减慢甚至阻碍一个人的发展。 8.疯狂的实践操练能够练就过硬的惊人本领。 9.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

三、原则:

1.只有自己去做,才可能知道能否成功。 2.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

3.最关键的是,做目前最清楚的事情,而不是观望远处模糊的。 4.执着追求,永不放弃。 5.不欺人祸人,不欺己惑己。 6.宽容对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 7.保持头脑清醒,保持真我。 8.惜时守时。

9.绝不草率冲动行事。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

四、要求:

1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

2.“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3.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4.要有信心,把握自己的未来。

5.不要沉沦,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选择奋起。 6.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

7.主动锻炼自己,培养果决的性格。 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8.目标要明确,信念要坚定。

9 尽量多动脑,少出力。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10..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

五、标准: 1.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 2.要敢于“硬干”,不要怀疑自己。 3.要以最小的努力去追求最大的效用。

4.明确最终目的,行为本身要具有规划、方向性。 5.与时间赛跑(——任何时期都绝不能懈怠。)

六、表现:

1.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 2.以自己做过的傻事为鉴。 3.做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4.任何个人,在危机来临时,都要想到打破常规。

5.要利用好经验,而不是受他们的束缚。要敢于异想天开。

七、方法论:

1.确信无法突破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是等待。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

2.在更多的时候,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必须耐得住寂寞,看清局势,懂得取舍。

3.现实中的磨难比想象中的要艰辛百倍,而经历会让这一切来的更真实可贵。不必刻意去逃避,应尽心体会,本能地去适应。 4.无论是什么环境我都要适应它,其后才能发展自我。

5.唯有不断的给自己灌输新鲜血液,才能涌现出不竭的强大能量。 6.为了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过硬的技能本领,必须经常做比其他人更多、更快、更苦、更久的训练。

7.不同的观念意识对自身与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对客观事实正确的认识尤为重要。需要以质疑辩证的态度去认知一切事物,思想要在恰当的时候转变。

8.(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个人的生活与梦想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相一致,才能使之维持和实现。

第三篇:《社会学的邀请》读后感

社会影响与自由,宗教必将伴随我们成长!

人们对自己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从“主我”,到“客我”,再到“镜中我”的发展历程。社会对我们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最后,社会就像舞台,人就像演员,终其一生都在舞台上努力地和其他演员配合,演出最完美的自己。但是,社会对我们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不同类型的文化和制度越多,我们受到社会的影响就越小。当今时代,全球化、互联网络把所有人连接到了一起,所有人都可以共享、交换、借鉴别人的`文化和制度。社会影响变弱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会更加自由。这个时代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珍惜这种自由,和所有人一起,重新塑造一个新社会。="background:#b2ec0a;">

我们再来看看宗教。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理性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宗教在不断萎缩,信教的人会越来越少,甚至从社会上消失。但是社会学提醒我们,宗教不仅不会萎缩,反而会不断壮大,最终,宗教会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永远存在。怎么理解呢?

在开始理解之前,我们先得明确一下,什么是宗教?作者认为,宗教的定义是由三个条件构成的:团体、必须遵守的教条和让追随者膜拜的东西。比如说,基督教组织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里的人被称为教徒。教徒们每天都学习《圣经》中的教条并遵守里面的教义。教徒们人手一个十字架,周末的时候会带着它去教堂礼拜。所以,只要有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中有必须遵守的教条和让追随者膜拜的东西,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团体看成是一种宗教。

比如,我们可以来看看足球运动符不符合宗教的定义。首先,它有一个团体,可以是俱乐部,也可以是粉丝群。在这个团体里面的人,大家称他们为球迷。另外,它有很多资料让球迷们去学习和遵守,甚至达到了狂热程度。有一些球迷在比赛开始前会制定一些规则,比如说“开赛那天不准穿红色衣服”“必须准时看完全场球赛”等等。如果自己心爱的球队输了,有些球迷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守规则造成的,比如说自己开赛那天穿的衣服是蓝色而不是红色。最后,米兰的圣西罗球场就是大多数足球迷的圣地,每年都有大批球迷到圣西罗球场进行朝圣之旅。这样看来,足球运动具备了团体、必须遵守的教条和让追随者膜拜的东西三个条件,完全符合宗教的定义,那么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把足球运动也称为宗教。

这样看来,很多事物,比如游戏、健身、旅游等等都可以称为宗教,或者正在慢慢变成宗教。事实也确实如此,宗教的形式可能发生了变化,但是宗教本身并没有消亡。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容易找到和自己理念相同的伙伴,结成团体,拿着让自己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东西,共享自己的观念,遵守团体的规则。未来,各种大大小小的团体都会具有宗教的特征,而不同形式的宗教会越来越多,并伴随着我们不断的成长。

第四篇: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及其方法论

(一) 唯物论(7个)

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

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指导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举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精神)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略等)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7、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论(2个) 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性的认识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辩证法(16个)

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1、普遍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举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举例: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八个统筹”等)

5、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趋势) 【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7、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状态)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心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8、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0、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

【方法论】我们必须把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反对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的联系。

1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3、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看问题,主体、主流、性质、本质、方向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制度,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

15、辩证否定观原理 [新] 【原理内容】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后者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四)社会历史观(2个)

注意点:(唯物论中意识、认识论中认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意识、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民生)

(五)人生观、价值观(4个)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4、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理想来源于现实。②理想高于现实。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第五篇:管理学方法论

课堂作业:

练习一:构建理论与形成假设

研究“为什么有些公司的信息系统比其他公司更好?”这一问题

(1)提出与此研究问题有关的概念

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构建信息系统的目的,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信息系统的实施条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2)提出有关的假设

假设1:有些公司的信息系统构建目的比其他公司更明确。

假设2:有些公司的信息系统覆盖范围比其他公司更广泛。

假设3:有些公司信息系统实施的条件比其他公司更有利。

假设4:有些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比其他公司更先进。

练习二:概念性操作

为下列每个企业管理中常用的概念提供两个以上不同的操作变量。

员工士气,组织氛围,组织文化,领导,激励,商业伦理,生产效率,竞争力,民主,独断

1、员工士气

(1)员工的需求:人的行动往往是由于有需求才进行的,企业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才能够要求员工行动,提高员工的士气。

(2)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

(3)认可和赞美:人的天性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员工的微小进步,我们应该及时给予真诚的认可与赞美,会提高员工的士气。

2、组织氛围

(1)明确分工:要从制度层面确定各个部门、工作岗位之间的明确分工。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合作是否顺利是组织氛围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明确的分工才能有良好的合作。

(2)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组织氛围,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价值观,进而产生合力,达成组织目标。

(3)领导者:卓越领导者及其领导艺术的发挥也影响着组织氛围。

3、组织文化

(1)理念文化: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它是企业组织在从事各类活动时用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价值观、深层意识和基本品质。理念文化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组织其他文化的走向,是一种深层文化。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组织文化的重要媒介,它把理念文化落实实处,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

(3)标志文化:标志文化是企业组织面向社会、反映到社会、提供给社会和市场、满足自己服务对象某种欲望或需求的一切有形实体,它是企业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最终综合体现。它包括企业组织面貌两产品实体和服务等方面。

4、领导

(1)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者追随者。

(2)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

(3)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可以通过影响下属来实现组织目标。

5、激励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包括向员工授权、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的认可,公平、公开的晋升制度,提供学习和发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以及制定适合每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等等。精神激励是一项深入细致、复杂多变、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工作,它是管理者用思想教育的手段倡导企业精神,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

(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6、商业伦理

(1)传统伦理思想:商业伦理是一门关于商业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商业与社会关系的基础。

(2)企业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商业主体应该遵守的商业行为原则和规范、应当树立的优良商业精神等商业道德问题。

7、生产效率

(1)实际产量:每日的实际产出量。

(2)标准工时:每日的标准工作时间。

(3)实际人力:每日进行生产的实际的人数。

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8、竞争力

(1)竞争对象:竞争力是对象在竞争中显示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随着竞争变化着的有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

(2)竞争时间:要测定竞争力需要确定一个测定目标时间。因此它是一种随着竞争变化

着的有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竞争力包含在对象的现在,但它是对象未来可以展示的能力。

(3)竞争的未来和现在:竞争力的比拼不仅包括现阶段的竞争,也包括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竞争。

9、民主

(1)政府: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保护人们组织和充份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

(2)国家制度: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就代表了民主。

(3)宪法:规定了军队国家化,司法独立和分权制衡。

10、独断

(1)不商量,独自做决定

(2)民主的反义:民主和独断是两个相反的意思。此消彼长的关系。

(3)盲目、自大:不听取别人的建议或者意见。

《方法论读后感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