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毕业了观后感(范文6篇)

时间:2022-09-12 19:28:2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595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纪录片毕业了观后感(范文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纪录片毕业了观后感(范文6篇)》。

第一篇: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精彩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整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所在,恰恰是反映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做的不足。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味地强加,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对家长对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抵触,到最后出现基本无法正常沟通的局面。这个时候只能忍痛把孩子送进某些机构进行“特训”。面对图中的场景,家长心里肯定也是非常难受,他们也知道这一切本可以避免,但……

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过早的叛逆心理比同龄的孩子更强。当孩子渴望得到家长关心的时候,你们往往表现的是不耐烦?孩子对于家长的表现是最为在意的,你们的一些行为,一些语言都会对成长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更不应该去剥夺和干预孩子自主的选择权力。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重视和鼓励孩子的独立判断和选择,在他们无力的时候推一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给予鼓励,相信他们自己成长的潜力,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创造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活出生命自我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会受益。事实上,很多的家长不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少而是太多,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承受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担忧和太多的恐惧,这份厚重的“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其实这都是家长缺乏自我价值的表现。

知子花为您提供一对一心智辅导,帮您自我提升,解决婚姻关系,为您困惑、焦虑、愤怒等情绪提供支持和疏导,改善家庭模式,缓解教育压力。让您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爱的连接滋养彼此的生命。

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质和言行。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朋友们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真实的幸福。

张馨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心理医院实习经历,在校期间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教育,团体辅导经验。擅长青少年成长,亲子沟通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第二篇: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精彩

孩子身上的问题到底是谁造成的?父母说是不是他们自己。他们爱孩子,甚于爱自己。但是孩子说,真正应该受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感觉他们身上有相同点:那就是自己是委屈的。谁的说法更接近真相?

通过三集视频,我们听到孩子心底的声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温柔相待。可是父母对孩子的内心诉求感受迟缓,处理信息偏差很大。说劳累,懒得回应,大嗓门,简单粗暴,揪住一点不依不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总是翻出来絮叨,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无比的,事无巨细安排孩子生活,设计他的未来,把自己的意愿毫不商量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打着爱孩子的旗帜。即使错误,也不会低头致歉。当孩子用过激的方式表达的时候,才惊悚不安起来,当孩子彻底不能驯服,完全对峙,伤人害己的时候,才想到求助他人。

你分明能够感受到孩子的问题多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悲哀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改正自然就无从谈起。没有省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偏执一端,零件坏了,委屈非常,怨命不好,就是不说自己的错处。有错的人才需要改正自己的错误。罗曼罗兰说:倘若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纠正我们的错误,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心胸和思想,那么我们活着又有什么用?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这是一生的功课。

父母如何开启学习篇章呢?首先要认识到人是有局限的。有局限却看不到局限,还以为真理在握,那么思想就会越来越偏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才有可能反省自我。

其次,需要借孩子的一双慧眼。孩子需要什么,你不清楚,他们自己最清楚。俯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才可能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当你和孩子的心灵世界链接的时候,才能见证他的成长。

再次,要虚心向学。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少对爱的认知的教育。适当涉猎心理学、教育学,或者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父母课堂等,主动学习的父母比那些拒绝学习的家长,思想教育封闭的家长更早一点理解孩子的内心动态,参与孩子的成长。

没有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事业,孩子如果没有教育好,即使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人生也是晦暗的,那是难以愈合的隐痛。作家麦家用十八年的时光,给远行的儿子写家书。其实他的爱从来没有削减一分,就是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心伤追溯到自己的成长,他和父亲之间也是隔着交流的沟壑。说明不恰当的教育对人生影响深远,有的可以修缮,有的却一直风雨飘摇,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成为决然的陌生人。这将是怎样的悲哀。

世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改变。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父母改变,孩子可能因之改变,而后者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影响,对一个家庭的影响,它也关系着民族的明天。

第三篇:纪录片观后感

过了多年后再回看这个页面,发现看过的人很少,很是遗憾。看过不少国内的纪录片,我认为《望长城》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望长城》,我会选择真实、自然、亲切、乡土气息,那种朴素的人文视点令人动容。拍摄于21年前的记录片,现在看来有些粗糙,但它有种内在力量打动了我。我喜欢穿插在片子当中的陕北民歌,更喜欢片中出现的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形象和片段。它虽然是关于长城的记录片,但却没有忘记捕捉人们的生活状态,毫不吝啬的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大量的镜头。而他们在面对镜头时,也一扫拘谨和僵硬,谈吐朴实自然,摄影机虽然跟踪拍摄,但却能让人忘了它的存在,想必影片背后有一段相当长的沟通过程。

在华山脚下的韩城司马迁祠,一个修鞋的老汉和主持人交谈的场面,让我忍俊不禁:“这里没有长城嘛,这里主要就是一个司马迁。我们这地方文人多一些。上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主持人没听清后面这句,询问的时候,老汉埋怨他说:“怎么没听清啊,还是拍电视的呐,连那么几句话都记不住……”然后乐呵呵的笑了,主持人也哈哈大笑。我好久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融洽、自然的采访场景了。这种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不分你我,不端架子的采访风格是我所喜欢的。

临洮教地理的孙老师也让我感动。为了找到秦长城的西端,孙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调查了近20年、把周围地区都跑了个遍,家里桌上摆满了各种地图,地上堆满了寻找过程中发现的秦代器物。过去普遍认为岷县是秦长城西端的起点,但孙老师经过不懈的实地调查,确认临洮三十里铺才是真正的起点。

还有带主持人上土龙岗的农妇和她的女儿、司马迁祠“讲古”的老人、临洮中学一脸灿烂笑容的孩子们、拨开长城梁夯土的老乡、用手讲价的地毯市场的年轻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每个人都那么亲切、实在。主持人也一样,如果不是他质朴、真诚、风趣(有时候还挺可爱)的采访作风,我想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感受会逊色许多。这个主持人叫做焦建成,一副西北汉子的爽朗、憨厚模样,这部片子播出后很多人喜欢他。查了下,他竟然是出生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锡伯族人,也有自己的BLOG。现在年近50了,还在CCTV工作,只是很少出境了。

第四篇:纪录片《镜子》观后感精彩

央视十二套三集纪录片《镜子》所反映的是当下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描述了几个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揭示出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也说明通过一定的教育,问题孩子还是能够有所好转的,但同时也强调,家长的改变和家庭氛围的改变是其中比较关键的因素。总之,这个纪录片所涉及的问题,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使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问题不能不认真面对和谨慎处理。

关于家庭教育,在当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一切的社会问题无不是根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说根源于完全失败的家庭教育。这个观点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应该说,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人们的头脑已经清醒了,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但是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实施家庭教育?有哪些真正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方法?这些问题目前没有形成共识?现状是多数家长还在延续错误的观点和方法,而且对此茫然不觉。不仅如此,有些家长还回过头来埋怨孩子,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说什么自己家的孩子天生就不听话,这就无药可救!

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很多专家确实是对家庭教育有深入的理解,但是普遍的说却没有公认的观点和看法,更何况很多所谓家庭教育专家和机构还夹杂着功利性,这怎么教别人做好家庭教育呢?眼下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让本就迷惑的家长无所适从,往往花了钱却受不到什么效果。

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专家学者开始从中国传统教育中寻找智慧,但是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教育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带着批判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教育,怎么能够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教育呢?在我看来,现代的人是矛盾的,想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却又无能为力,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又带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于是在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中间矛盾着、徘徊着、痛苦着!

其实,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几千年不变,在整个传统教育中处于扎根的地位,其教育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是极为科学有效的,这从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各行业都名家辈出就能够证实。可是现代人总想发明,总想创造、总想标新立异,认识不到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魅力所在。从这个方面看,当代社会的家庭教育要想回归正确的轨道是需要时日的,也是需要付出点代价的,若不碰个头破血流是不会死心的,是不会老老实实的接受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的。但是总有一天会接受,我相信这是一定的!

第五篇: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是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但其实这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起嬉戏、打闹,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无奈与孤独,半夜睡觉却要被老师拖起来上厕所,在班上孩子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自己还在等妈妈时的焦虑,并且常常发生乖巧懂事的孩子被娇生惯养的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选择地塞进了一个圈子,迫于现实收起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使同处一个圈子的个体趋于规则化。例如片子开头几分钟的“第一顿饭”,有个小男孩说“吃完回家”,在幼儿园的第一个午觉依旧在哭,因为他还没有适应这个新环境,但是最后还是屈服了,因为他无力改变他回不了家的现实。又比如马玉兰这个幼儿园的“害人精”,她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太一样,不爱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她经常在上课时发出声音,在课桌上随意乱画,在大家坐着唱歌时却一个人站着,甚至还想把脚抬起来放在课桌上。

导演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在孩子们午睡醒来时,有像小胖子一样一件一件穿好衣服的,有坐在床上满面愁容隐隐哭泣的,也有陈志鹏穿衣服一次次尝试反复脱掉最后还是耐心的穿好了衣服的,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男孩放板凳的场景,在老师提醒“换方向,调个面”后,他依旧不能放好板凳,接下来的时间他都在与这个板凳作斗争,但老师也只是口头提醒了一下,并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落实于实际行动,这也像极了这个大社会,最后画面定格在了他回头想要寻求帮助。

当然,除却这些让人看了有些伤感的画面,也还是有属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一叶知秋”场景里面,一片叶子也能玩的很开心;会大方地分一个肉丸子给同学;会说“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会说“在四岁时恨日本人恨的流鼻血”;也会摇头晃脑地说“幼儿园永远是春天”……他们是快乐的,而观看他们的我们在慢慢长大变成熟这个过程中可能已经失去了童真。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国际评委认为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又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折射,让全世界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不同年龄段的看这部纪录片看到的找寻的也是不同的,那些都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第六篇:纪录片观后感

今年的八月是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并将在北京举办,这让我们这些贪玩的小鬼兴奋不已。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一场关于奥运健儿的记录片。

考完试,老师组织我们来到学校的报告厅,学校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多了解关于奥运的知识。从记录片中我了解到在第23届奥运会中有一位创造了世界最高的跳高记录2米35的中国人,他就是朱建华;在世锦赛上突破了世界记录12秒88的一位中国人,他就是刘翔。

朱建华他生于1963年4月1日,1973年开始在上海南市区业余体校进行跳高训练。1979年在世界中学生田径比赛中,跳过2.13米,获得亚军,并打破全国少年男子跳高纪录。1980年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中以2.21米获得跳高冠军,同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国际青年田径运动会上跳过2.25米,获得冠军。同年还在第四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获跳高冠军。1981年6月在第四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中跳过2.30米,被评为该届田径赛最佳男子运动员,这个成绩打破了倪志钦保持达十一年之久的2.29米的亚洲男子跳高纪录,相当于当年世界第五名的水平。1982年在上海举行的“金雀杯”田径赛中又将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提高至2.32米,同年在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男子跳高比赛中,越过2.33米,获得金牌,打破亚运会纪录和亚洲纪录,并成为当年世界上跳得最高的运动员,被评为该届运动会最佳运动员。1983年9月22日在第五届全运会预赛中,跳过2.37米的高度,首次打破世界纪录,事隔三个多月后的全运会决赛中,又以2.38米的成绩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同年在第五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上获跳高冠军,在赫尔辛基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第三名。世界1984年在联邦德国埃伯斯塔特举行的国际跳高比赛中,以2.39米的优异成绩第三次打破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同年在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跳高决赛中,以2.31的成绩获铜牌。1985年在全国田径锦标赛和南京国际田径赛中均跳过2.23米。1986年在汉城第十届亚洲运动会上,以2.31米的成绩获男子跳高冠军。1987年在第六届全运会跳高比赛中以2.24米获得冠军,在全国男子跳高精英赛中跳过2.25米的高度,在第一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中以2.28米获第八名。1979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2年、1983年、1984年三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2年、1983年、1984年三次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四次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田径运动员之一。1984年被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1988年退役,90年代初期赴美留学。回国后经商,从事体育经纪事业。

他一生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他为国人带来了许多的光荣,也为他自己的体育事业添上了许多的光彩。

刘翔他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让那些瞧不起的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刮目相看。刘翔他小时候也是贪玩的。刘翔回忆道:

贪玩的男孩子,多少都会有点吃苦头的经历,我也不例外。记得那时候,男孩子另一种嬉戏方式,是成群结队地去建筑工地里玩,堆沙子,爬毛坯楼,有数不尽的乐趣。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个工地的池子旁边,后来才知道,那个池子里面全是石灰水。池子上横架了几根木梁,小伙伴们就开始聒噪:“谁敢走过去?”我这人好胜心特别强,当时就拍胸脯站了出来:“这有什么?看我的!”很不幸,尽管后来孙海平教练夸我的协调性很好,但那时候,他的这种天赋显然还没被发掘出来。走到一半的时候,我脚下一打滑,整个人就栽进了石灰水的池子。幸好池子不是很深,水只到我的胸口,但他从头到脚全是石灰水,要多狼狈有多狼狈。晚上回家,他还不敢回自己家,怕爸爸揍我,只能先偷偷溜到爷爷家,因为爷爷疼我。爷爷看到我那样子大吃一惊,忙给我洗澡,从头到脚换了一套干净衣服,让我回家。当然,瞒是瞒不住的,回到家,爸爸很快知道了事情真相,而爷爷却棋高一着,他看我走了后放心不下,知道爸爸肯定会打我,又骑车跟了过来,最终让我免了一顿皮肉之苦。

每一位运动员能获得成功的背后,都有辛勤的汗水和克苦的练习,真是映衬着一句中国的古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工啊!

《纪录片毕业了观后感(范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