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幼童纪录片观后感(推荐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幼童纪录片观后感(推荐6篇)》。
第一篇:《幼童》观后感
暗世中的希望之芽
——观《幼童》有感
未看《幼童》纪录片之前,我对那些留美幼童的印象只有历史书上描述洋务运动的寥寥数语“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甚至我对于那些幼小的留学生的印象也是刻板的,他们应该都留着长长的辫子、呆板守礼,脸上死气沉沉,一如行将就木的清王朝。
而真正看完这五集纪录片之后,我知道了这一百二十名平均年龄十二岁的留美幼童无愧于他们的政府,无愧于他们的人民。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在他们的时代,这批成长于工业革命最前沿的孩子们必然可称是天之骄子,风采飞扬。
我遗憾于他们生于那个已是穷途末路的末代王朝,无以得观今日盛景;我又庆幸于纵使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我们的国家依旧有这样一批人在为着她的前途和命运不懈地努力与奋斗着
谈及留美幼童,其中一个具有巨大贡献的人物就是容闳。
有人说,如果没有容闳,虽说中国迟早也会派遣学生出洋,但既不可能这样早,更不可想象会有幼童出洋这样的奇想,容闳个人的传奇经历,造成了大清国历史上出现的留美幼童这样一个破天荒的事件。
在各种典礼上,中国孩子总是其中闪耀的明星,在哈特福德高中的毕业典礼上,蔡绍基发表的关于鸦片战争的演讲“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令我心潮澎湃,今日的中国,正如他所说,骄傲地屹立于世界,这正是这些先辈们努力奋斗的毕生之愿,也是我们今日谋求中国更加强盛的根基。
当看到留学计划的中断时,我的内心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扼腕叹息。
即使马克·吐温、当时的耶鲁大学校长波特先生等人联名致信清廷的总理衙门,甚至有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亲笔信以说服他们让幼童留下完成学业,依然无济于事。
我为清廷的腐朽而愤怒,又为他们学业的中断而痛惜。
而当他们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时,等待他们的不是家人的拥抱与热情的欢呼,却是数天的禁闭、与亲人的疏离陌生以及和朋友的迅速分离,他们被认为是有害于社会和无益于国家之人,一回国即遭到了新闻舆论的谴责与辱骂,被斥为性情乖戾和禀赋驽钝,屏幕前的我为之愤慨,却无能为力。
接近尾声,看到了那张被题字为“千岁图”的合影时,我不禁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昔日里平均年龄十二岁的幼童,现在平均年龄已达六十岁,他们经历的风风雨雨是我们今天无法体验和想象的,但他们中的不少人至死仍怀赤子之心,无愧于所受教育,无愧于过人天赋。
比起他们,生于最好的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强盛的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后盾,我们更应抓住时代的机遇,从容应对挑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科技进步、人民幸福献出一份力量,如此方能不辜负先辈为我们打下的根基,不辜负这个时代。
第二篇:《幼童》观后感
《幼童》观后感
中国近代史课堂上老师放映《幼童》给我们观看,至此,我深有感触,了解到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
容闳的经历使得他成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并直接策划了晚清的儿童留美计划,以学习先进的文化。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渡洋深造,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锅。
这个留学计划的开始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当时的背景下没有人愿意出国留学,招收学生的门槛相当低。幼童是国家出资培养的。在美国,幼童们接受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加上小孩子特有的适应能力,他们很快融入了美国社会。
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盘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清政府逐渐对这批留美幼童失去了政治上的信任。充满青春活力的幼童们还特别好动,他们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经常出没于竞技场上,在不少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一场围绕留美幼童的中西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了。最后不得以1881年将幼童凄然撤回而告终。
这分三批回国的留美学生,供职于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其中更有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梁敦宜成为外交总长、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就这样,幼童留美仍被称为开了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这批留美幼童们为中国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不负所学,为国奉献。
中国幼童留美,首开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具重要性的一页,弥足珍贵。
容闳远去了,容闳的幼童那120个孩子也早已远去。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
幼童的历史真真切切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除了感叹他们的优秀之外,也深深的为他们感到惋惜,他们是民族的骄傲,可他们的命运却充满了遗憾与惋惜。如果不是政府的肤浅与无知,以他们的能力必将获得更大的成就。中国现在都缺乏这样的人才。这就是幼童的故事,一个充满了荣耀与悲哀的故事。
第三篇:《幼童》的观后感
看《幼童》是一种幸运,这真的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记录片也可以这样深入地撞击一个人的内心,让我在数月后的今天,依旧珍存着那份感伤,那份慨叹。
胸怀大志的容闳最终也未能圆满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我在屏幕上凝望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我试图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我试图回溯百年,与那些百年之前的灵魂对话,我试图追问,是什么,让这段原本可以辉煌的留美历程最终黯然收场?难道责任仅仅在清廷吗?
是的,我们承认,保守愚昧的清廷必须付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仅仅是清政府造成的吗?留美的幼童完全是无辜的吗?西方活跃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促使他们学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也有人“完全西化”,忘记了对祖国的承诺,一味沉浸在西方社会的娱乐和活动中。
回看今日,“留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和不再敏感的字眼,但当赤裸裸地面对一种异质文明时,冲突――文明的冲突使我们忧心,忧心当今的留学生,离开了昨日的母亲,忘记了归国的方向。
往昔亦或今日,我们终需铭记: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四篇:《幼童》观后感
刚刚终于把5集纪录片“幼童“看完了。
心情有些沉重,但更多的是一份激动,或更确切的说,是振奋。
1870-1881年,中国官派留美学生的学习经历,这段历史,不仅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忧国官员的创世之举,更是容闳先生在1852年就定下的历时十八年才实现的一个持之以恒的理想。120名留美生,平均年龄只有12岁,却在太平洋彼岸留下了一个个将永远被后人记住的传奇故事,而他们回国后所成就的事业与成绩,更是对这项幼童留美工作的最好的肯定。
观片后,有几个感想,还深深地让我沉思:
1、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堪称真正的战略家与爱国者,他们看事的深远,笼络人才的用心,振兴衰亡王朝的奋斗,当体现在留美幼童这件小事上时,是如此的深刻与令人深思;
2、幼童中,有幸运的读完大学的(詹天佑与欧阳庚),有不幸早逝客死他乡的,又尚未完成大学学业便被召回国内的(绝大部分),有的在中法海战,中日甲午战阵中战死殉国,甚至还有违抗召回令,逃跑滞留的同学(容暌(kui,好像不是这个字)和另一位谭姓同学)。 但无论如何,这批幼童在他们或短或长的人生中所成就的东西,应该是他们最难忘的回忆。
3、当庚子赔款留学生在20世纪初期重新继续起这段历史时,历史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两批学生走的都是同样的线路,先从海路到达旧金山,再坐火车横跨美洲大陆直达斯普林格(Springfield)。只不过,在斯普林格接这批学生的已经是容暌,而不是40年前的容闳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但历史仍然继续前行。
4、容闳先生的墓好像在美国康州的哈特福德(Hartford),希望我今后有机会去那前往拜访凭吊一下。
再说一个花序吧: 虽然幼童留美学生中没有去康大的,不过在庚美赔款学生的一张合照中,出现了康奈尔大学的横幅。哈哈,Cornell, 雄起!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拍得很好,为我们展开了一部一百多年前发生的看似普通却将注定影响深远的事件,一部对于与这件事相联系的人特别是对于那些幼童而言,百年的传奇!
第五篇:幼童观后感
幼童观后感
20101003573 黄杰192101—2
51872年,由容闳等率30名少年赴美留学,他们是大清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了解到,一百三十多年前,为了挽救这个古老的中国,在这片由崇古的儒家思想禁锢了两千年的土地上曾经出现了一批看眼看世界后试图用创新来改变国家积弱局面的有识之士。
这些留美幼童大都是大清国外派培养的聪颖子弟,他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他们是当时美国接待家庭中心秀气文雅的东方少年,他们是学校演讲比赛上杰出的学生代表,他们是活跃在各个运动场上的取得优异成绩的健儿。在当时的美国,这一批外来者显得如此出众,同时,在1872—1886年这一历史时间段,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正面临着边疆的危机,英、法、美、日、俄都在中国的边境上蚕食土地,意图分一杯羹。如何能想象这些优秀的学生竟然来自这样一个落后的正被其他国家渗透的民族?留美幼童的美国家庭、同学、朋友怎样想这个问题?“我常常深深思念你。你为人民谋求幸福的光荣使命。获悉你的故乡从专制统治下和愚昧锁链中解放出来的欢乐。”“这批年轻人从他们的青年到初步成年将在我们这里度过,他们将在他们的政府和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将比他们同辈中任何一个年轻人都会有更自觉的爱国责任心来激发自己为祖国工作。” 事实上,第一批留美幼童当时在大清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达官贵人的子女是绝对不会留洋的,但这批幼童确实是千里挑一的聪明孩子,那些逝去的关于留美幼童的故事犹如墓园前美丽的常青藤,哀伤
世事多变,报国无门。这些受过最顶尖教育的精英们,他们又最赤诚的报国之心,可这个国家并不欢迎他们,甚至漠视他们。在后人看来,他们承载着中华的启蒙和文艺复兴的寄望,结果大部分被命运嘲弄半生,被迫回国后不得不脱去西式服装,穿上大清的官服,成为与科举制度选拔出的贤良们一样的官吏。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些洋务所产出的“产品”竟要到了“闲置于库房”的境遇,中国人竟然对本国的人才资源置若罔闻,这些官派留学生的壮年时期总不得志。
命运离奇而曲折,故事美丽而忧伤。他们曾经是希望,他们曾经满怀壮志,他们曾经饱受委屈。但金子总会发光,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斡旋订立庚子赔款,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
百年前的人生如此深刻的感动着我。
第六篇:《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记录片,我对留美幼童的印象还会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简短的几行字,几幅图中,“留美”原来不是什么风光、荣耀,而是与亲人、与祖国的“生死诀别”。留美幼童在美国原来不是书呆子,而是一群全面发展,完全能融入美国社会,又不失为中国人根本的精英。留美幼童回国后的命运,原来不都像詹天佑、唐绍仪那么令人称赞,许多人战死沙场、血染海疆,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留美幼童晚景原来颇为凄凉,被历史潮流所遗忘、抛弃。
从头看到尾,我只有震撼,从发尖到脚跟的震撼。我第一次透过时空的阻隔看到了百余年前在惊涛骇浪中远涉重洋,为国赴命的那些人幼稚而鲜活的面庞。这种发乎内心,用生命去诠释的爱国情感,历经百年至今仍可以触动人的心灵,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国青年学子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同时,他们悲剧性的结局又令我惆怅不已,不得不思考一身才华的他们为何无法从根本上拯救中国,我们这一代人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使祖国真正繁荣强大起来,永不重蹈那不堪回首的覆辙。
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需要我们用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去想清,用一生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