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合集)

时间:2022-04-23 14:55:1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595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合集)》。

第一篇: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在上级的指导下主管项目工程的技术工作,对技术方面工作负责;

2、参与设计过程中各专业技术论证及图纸会审工作;

3、负责交通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的制定落实,技术性工作的管理、监督、检查;

4、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并编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计划;

5、熟悉工程技术文件,负责制定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6、负责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7、其他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篇: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措施

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措施

在当今知识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装备能力及储备量成为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具备竞争力和长久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如何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流逝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本文从我企业技术人员的现状、诉求和管理中的误区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做法和建议,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发展提供些帮助。

一、技术人员现状

纵览公司各级技术人员的配置,总的体现有四个特点:

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断代现象严重。40岁以上的技术人员几乎没有,极个别的主要从事测量和实验工作;30岁至40岁之间的技术人员基本在项目领导岗位,部分从事技术管理专业,大部分从事行政及施工管理方面;30岁至22岁之间技术管理人员较多,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实验和测量方面。

2、技术与质量管理两肩挑,任务重、责任大。公司对于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关于技术人员主要设置了两个部门,工程技术部和安质环保部,无专业质量管理部。从传统意义上看,安质环保部主要职能在于安全和环保管理,项目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全部在工程技术部,测量班及实验室归属工程技术部管理,现状属于服务职能。这样的管理模式就造成了技术人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工作任务重、责任重、压力大。

3、技术人员经验缺乏,交流与沟通不畅。从2015年至2015年,国家及铁道部对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扩大,企业为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原有的技术人员调整了岗位,分别从事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等各个方向,技术及质量管理人员的来源为招收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技术人员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没有2-3项目的技术管理岗位的锻炼很难独挡一面。因公司规模的扩大,现阶段技术人员年龄段集中在85-90后,其个性受网络及教育方式的影响,互相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少,公司方面搭建的平台不足,技术管理知识及经验的培训和传播受限,技术人员成长较慢。

4、企业内部管理挖潜政策及施工企业特点造成技术人员流失。从2015年开始,企业内部实行调剂及挖潜政策,部分原从事技术管理行业的人员纷纷转行至经管、物资等专业,尤其是其需要的人员基本上都是经过1-2个项目锻炼的技术人员,正处于经验的积累及管理能力的上升期,因此造成了技术人员的流失。另因施工企业特点,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受身体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和技术人员薪金收入限制,其本人宁愿长期的息工也不愿意从新上岗,此部分主要体现在试验方面人员的需求。

二、技术人员的诉求

自身为技术人员,长期的在基层工作,通过同技术人员长期的接触和了解,知道了他们的一些想法和需求,大的方面还是不错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技术人员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取和提高。他们追求的是终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他们渴望获取知识的更新,渴望获得教育和锻炼的机会,他们并不怎么重视铁饭碗。

2、技术人员追求事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目标。年轻的技术人员追求在事业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渴望得到认同,渴望获得更大的资源支持。任何人都有梦想,他们也明白-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很多,在现有的施工企业工作环境下,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因此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他们为此付出的最大动力。

3、技术人员追求一个和-谐、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我们企业很多的技术人员都是农村出身,自身能吃苦,并且相信通过自己的吃苦耐劳,他们能获得更大的天地。他们不在乎的工作环境物质方面的好坏,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工作的人为环境,一个和-谐,奋进,能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和环境,对其本身的工作也是一种促进。通过这种优秀的平台,他们能更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自己对工作的全新的理解和追求。

4、追求公平的薪酬同时能反映自己贡献的薪酬。当然,是人都是要吃饭的,薪酬也是体现技术人员为企业做多少贡献的直接的认可。在当前公司的发展的大环境下,技术人员的薪酬一直都比较低,我们自己也能认可。但公平的薪酬确实技术人员考虑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公司存在着很多人不干活或者其干的活不怎么样,却其拿到的薪酬比干活多的还要多。晚上加班没有加班费,没有考量的措施,技术人员之间,技术人员同其他人员之间没有工作量化的考量,薪酬的分配存在不均匀的现象一直存在。自己对企业的贡献没有直接体现在薪酬方面,这与我们薪酬改革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三、技术人员管理中的误区

2015年以来,我公司对于项目的管理采取的很多的管理措施,比如说经济活动分析制度,上场策划制度,物资统一采购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采用从短期上收到了很强的效果,但其也有短视的行为。无论是公司管理还是项目管理都是人在管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不不能忽视的,人才的培养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源。

1、 对于技术人员的管理采用常规的领导方法。

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中体现的个人个性也比较强,他们是抱着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群体。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与其他方面不同,管理的方式不能按照常规方式出牌。权力对于领导技术人员来说是没有作用的。大多数关于领导方法的观点都同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权力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能力。但是,技术人员对于企业的价值不是通过他们的行为而是通过他们的思想来实现的。你无法用强制的力量来使某人富有创造力。

2、 常规的管理没有分清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

从事技术的人员没有进行基本的类别划分。有些人能力水平较为突出,有些人能力水平较为平庸,而且突出的点和平庸的点也不同,有的体现在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体现在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体现在对于大方向掌握的能力。同时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不是直接挂勾的,有些人能力强,但作出的业绩,对企业的贡献不一定高,要区别对待。在工作安排中必须善于发现技术人员的各项能力指标,安排的岗位要能充分发挥其才干。在日常的考核和评比中,不能以偏盖全,要突出其所做出的贡献。

3、 任何决策没有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管能动性,过于考虑其他因素

技术人员更多的忠诚于他们的.专业而非他们所在的组织,其在专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受到的重视程度会决定其未来的职业走向。从这几年流失的技术人员来看,有部分因所学的专业与实际从事的工作不同而离职的,有的在相关的岗位上不受重视,没有相关的话语权造成离职。

4、 工作环境的压抑感

前面我们提到技术人员更多的在意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一个能展示自己的平台,其实我们很多的工作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和舞台。我们的技术人员还都比较年轻,年轻就会犯错误,会把握不了方向,我们很多的领导干部就见不得技术干部犯错误,甚至有些不是技术人员的事情也会推至其头上,造成技术人员的人心思动。很多管理人员为了树立自身的形象而强调和迷恋权力,在与技术人员的交往和工作配合中重点强调了服从性和命令性,造成技术人员性格的压抑,工作环境越来越差。

四、建议

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带走的不但是其本身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带走了很多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其跳槽到竞争对手的企业,企业将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我们要充分的重视这个问题,在工作中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留住人才,给企业留下发展的能源。

1、政策方面的关注

现阶段公司制定的有关的政策要重点的予以扶持,区别于其他的普通的职工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的管理要强调规范性和执行力,完善多方位的选用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的考评机制,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即不能平均化,也不能特殊化,强调透明性。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竞争机制要体现公平性和合理性,不光要表现在薪酬收入上,同时也要表现在职务晋升上,给技术人员留出充足的奋斗空间。

2、关注目标、放弃权利

作为一名管理者只需详细的说明要实现的目标,技术就能够找出实现目标的办法,知道应该去做什么事情。管理人员不需要去作出详细的技术决策,重要的是保证作出最佳的决策,而不是亲自作出所有的决策。管理人员们必须放弃由于自己是管理人员而产生的权力观念。当然,这并不是说技术人员的管理人员不能拥有权力,而是说这种权力应该来源于自己处在所有活动的中心的位置,而不是来源于自己处在万人之上。

3、激发技术人员对工作本身的兴趣

很多管理人员会发现,一些激励措施和额外的奖励并不能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相反如果技术人员发现自己从事的工作适合自己,同时在工作中能体会到快乐,他的工作反而是做的最好的。管理人员要悉心创造出一种能够让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的环境,一种让他们觉得额外的奖励是应当的而且是公平的。过度的奖励没有什么用处,不当的奖励也是如此。

4、领导者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创造出一种共同的文化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要有坚定的思想和理念,同时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大家传递出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周边的人。当你同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时,你在不断的以有意和无意的方式向大家传递着各种信息:企业的目标、你赞成的价值观、你对小组的期望值以及你认为小组成员应该共同拥有的渴望等等。当你的思想保持连贯和一致的时候,这些思想就会成为小组中的一种文化。

5、帮助技术人员进行自主的职业生涯管理

开展职业生涯管理,使技术人员清楚的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道路和目标,树立其为目标奋斗的动力,而不至于在目前的岗位和未来的发展而感到迷茫,从而降低人员流失率。

技术人员队伍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技术领先、技术制胜的竞争环境下,管理和使用好这支队伍,对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领先,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2015-09-05 8:29 | #2楼

1.总则

工程技术管理,是对公司及项目中各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

通过充分调动公司各种技术资源,认真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本及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顾客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

鉴于此,特制定《HNSDHZL Company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现予以发行,望各相关部门和工程项目部遵照执行。

技术管理的方针: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

2.适用范围

本《办法》仅限于公司内部使用,未经同意,严禁对外传阅。

3.术语定义

3.1工程技术:指公司参与施工的公路工程和商品混凝土供应的相关项目和业务的技术业务。

3.2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项目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建设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性文件。

3.3施工方案:以单位工程或其中的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并重点考虑施工方法、资源配置、质量及安全文明控制的具体文件。

3.4作业指导书:是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成熟的施工经验和行业通用的施工工艺编写,是阐明施工活动或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的技术性文件资料。

3.5技术交底书: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向承包商或专业工程师或施工作业技术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施工内容、工序要求、工艺方法、资源配置、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的技术性资料。

3.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布置施工道路、水电管网、机械停放、料库料场、拌合预制、工地实验等生产设施和项目办公、生活设施。

3.7工程质量目标:令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明确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预期达到的水平。

3.8项目回访保修:承包人在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后对工程使用状况和质量问题向用户访问了解,并按照有关规定及“工程质量保修书”的约定,在保修期内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修理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过程。

3.9项目管理:在项目持续过程中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目标的全部活动。

3.10竣工:工程已按合同约定和设计要求完成建筑、安装,并通过竣工试验,工程竣工后应由业主确认并签发竣工证书。

3.11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根据设计图在现场恢复道路中线、定出构造物位置等测量放样的作业。

3.12缺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4.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我公司目前主要经营范围,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就是公司技术管理工作,一部分是工程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

4.1公司技术管理主要工作有:

4.1.1贯彻、执行、传达国家关于公路建设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

4.1.2掌握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

4.1.3掌握国家新行规范、规程、标准的颁布,并在公司内部传达和执行。

4.1.4制定公司内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4.1.5对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4.1.6对公司内所使用的测量试验仪器进行合理的调配、标定、鉴定、维修、贮藏和跟踪服务。

4.1.7对公司已竣工项目的竣工资料、施工图纸等技术性文件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4.1.8建立工程技术部门技术规范使用、仪器使用、施工组织设计、竣工资料等各种台帐和记录。

4.1.9收集、整理已完工程和在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4.1.10指导编写、收集整理、组织评比各项目工程的《工程技术总结》和技术性论文。

4.1.11配合人事部门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职称评定、职称晋升等工作。

4.1.12根据公司领导安排,配合人事部门对公司内部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比。

4.2项目部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有:

4.2.1贯彻、执行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4.2.2审查设计文件和进行施工现场勘察。

4.2.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和保证项目技术工作人员有效实施和执行。

4.2.4编写分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4.2.5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积极地指导、检查、评比、验收。

4.2.6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

4.2.7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

4.2.8配合合同管理、物资设备、质量、试验等部门,积极完成自己在协作过程应分担的工作任务。

4.2.9配合公司做好项目内部岗位技术培训计划。

5.技术岗位设置及其职责

5.1技术岗位设置

根据公司目前涉及的业务范围和公司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对技术管理机构分两层设置。公司层次:设置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如需)、工程管理部、中心实验室;工程项目部层次:设置项目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如需)、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工地试验室。

5.2技术岗位职责

5.2.1公司技术岗位职责[1]。

5.2.1.1各项目工程技术监督管理。

5.2.1.2各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5.2.1.3施工规范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管理。

5.2.1.4公司测量仪器管理。

5.2.1.5竣工资料、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

5.2.1.6负责项目工程技术总结、论文的收集与管理。

5.2.2项目工程技术职责

5.2.2.1审查设计文件和进行施工现场勘察。

5.2.2.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分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5.2.2.3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积极地指导、检查、评比、验收。

5.2.2.4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进行积极、及时、科学、有效的分析、论证、总结和解决。

5.2.2.5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

5.2.2.6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

5.2.2.7做好内部技术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和学习。

6.施工组织设计[X1]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管理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全面合理的安排,是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性文件,目的是使施工过程能充分做到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并实现施工生产活动的最佳经济效果。

施工组织设计是由项目经理组织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编制、编写,具体要求是:

6.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

6.1.1根据业主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要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

6.1.2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拟定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

6.1.3采用最佳的劳动组织,计算确定施工中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需要量;

6.1.4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确保全面高效的完成施工项目。

6.2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6.2.1是各项施工准备的依据;

6.2.2可体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可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6.2.3由于它制定了拟建工程所确定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量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是指导开展紧凑、有秩序施工活动的技术依据。

6.2.4直接为物资供应、机具搭配、技术和劳务人员的合理组织提供依据。

6.2.5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

6.2.6是公司统筹安排施工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施工产品产出过程的关键和依据。

6.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6.3.1基本内容

6.3.1.1编制依据

6.3.1.2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施工总包、主要分包、施工条件(水、电、道路、场地材料等情况)和周边环境、主要工程的内容和数量,以及主要技术标准和气候、水文和地质状况。各专业工程设计概况、分析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6.3.1.3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分为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

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试验工作计划、员工岗前培训、技术交底准备、其他文件的准备。

生产准备包括现场道路、水、电来源及接入方案,场地平整布置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情况,机械设备的来源,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劳动力的来源及有关证件的办理,选定分包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等。

6.3.1.4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就是以图表形式列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详细阐述项目各职能部门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以达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工作目标清晰、协作配合默契的目的。

6.3.1.5施工部署

主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区段成阶段划分、施工流程,大型机械设备及精密测量装置的配备,拟投入的各工种劳动力的数量、计划分包项目名称及具体进场与出场时间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6.3.1.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结合工程实际,本着少占耕地、方便使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加以说明,画出各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并阐述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

6.3.1.7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阶段进度计划,并阐述具体的保障各级进度计划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相应的奖罚条例。

6.3.1.8资源需求计划

用表格形式列出主要资源需求计划,如: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材料和编制计划、机械设备、大型工具、器具需求计划、生产工艺设备需求计划、施工设施需求计划。

6.3.1.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3.1.10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6.3.1.1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6.3.1.12雨期、冬季、台风、暑假、高温、夜间高原地区等施工保证措施。

6.3.2施工方法

6.3.2.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①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②当公司有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可引用施工工艺标准中相应内容,对施工工艺中没有的内容,应详细编写,重点突出。

③当公司无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项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编写。

6.3.2.2工程重点、难点、关键的施工方法及措施项目应结合项目技术能力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先列出重点、难点、关键部位工序,然后详细介绍施工方法及保证措施。

6.3.3附加内容

6.3.3.1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名称、须详细阐述其推广程序、应用部位、施工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成果的总结签定。必要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之用完成后,要对其理论及时事后总结,对其成果进行组织鉴定。

6.3.3.2成本控制措施

控制成本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优选材料、设备质量和价格、优化工期成本,减少赶工费,跟踪监控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差额;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全面履行合同;减少业主索赔机会;加大施工索赔力度;健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组织机构,落实控制者责任。

6.3.3.3施工风险防范

列举并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细述防范对策和管理措施。

6.3.3.4总承包管理和协调

概述分包项目名称和内容,总包与分包单位的主要协调配合措施,总包对各分包单位的主要管理措施及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环保的要求。

6.3.3.5工程创优计划及保证措施

明确创优目标及过程线路图(目标分解表),细述所采取的技术、组织及经济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并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报工程技术部备案。

7.技术交底[X2]

工程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向专业工程师或现场施工负责人明确施工内容、方法、标准的技术作业资料。

7.1分类

根据公司项目管理情况,施工技术交底分两个作业层次

一个是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向项目上的专业工程师和其他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另一个就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

7.2技术交底内容

技术交底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7.2.1交底的项目名称、计划开工和完工日期

7.2.2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标准及质量检验的程序

7.2.3施工技术方案和控制要点

7.2.4施工工艺操作流程

7.2.5施工需要的材料数量及规格

7.2.6施工需要的设备配置及作业要求

7.2.7施工需要的各类人员的配置

7.2.8安全要求

8.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交标准、相关规范规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主要阐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活动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以用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行为和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对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由经理部和各部室完成,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或部室负责人根据本项目或部室的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写。

编写的内容应有:

8.1编写依据

8.2作业对象和适用范围

8.3人员、机械、材料的配备

8.4作业程序

8.5作业方法

8.6作业控制要求和措施

8.7质量检验标准和质量记录要求

8.8安全注意事项

9.试验作业

工程试验作业是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的一道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

9.1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

9.1.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

项目采购部门应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与供应方签订供应合同)。

9.1.2试验室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

9.1.3没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的材料和型号与图纸要求不相符的材料,一律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9.1.4进场的材料要做到材质证明随材料走,材质证明要与代表的材料相符,做好材料的标识、标志、储存和保护。

9.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验

9.2.1对于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强度、出厂日期。

检验后加盖检验合格章,安装后,在合格证纸上注明使用部位。

9.2.2对有缺陷的构件处理:如果认为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使用,一定要在合格证上注明鉴定处理意见和使用部位。

9.3试验管理制度

9.3.1项目经理部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具有公路工程试验资格的试验人员,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内容的不同,在各工区设立实验点(站)

9.3.2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试验检验工作,业务上受公司中心试验室的指导,同时还要受业主、质量监督站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

9.3.3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各项规章制度

9.3.3.1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9.3.3.2试验文件、技术规范、试验规程管理制度

9.3.3.3试验检测记录、报告的填写与检查制度

9.3.3.4试验室安全制度

9.3.3.5试验质量保证制度

9.3.3.6试验委托制度

9.3.3.7标养室管理制度

9.3.3.8试验台帐制度

9.3.3.9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9.3.4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验

9.3.4.1试验室在工序施工之前,应完成工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各项基础试验,并提出控制参数和数据。

9.3.4.2根据进度计划安排,试验人员在工序进行前做好各种配合比的设计与验证工作。

9.3.4.3没有设立试验站(点)的工区,业务上受项目试验室的绝对领导,项目试验室对试验站(点)的工作按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9.3.4.4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的要求,分清与试验室试验检验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

9.3.4.5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湿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站(点)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20%频率的抽检。

9.3.4.6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试验室按检验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填写检验试验结果的记录、报告、台帐。

9.3.4.7工序检验和试验结果不符要求时,应将信息及时传递相关部门,并采取处理措施。按规定重新检验,直至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9.3.4.8在交工验收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试验室人员参加,依据合同和技术规范的规定,按要求对工程进行全面检验。

9.3.5试验、检测记录管理

9.3.5.1试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要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同时应有试验、计算、复核、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并加盖试验专用公章。

9.3.5.2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应使用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没有填写的地方应划“―”。

9.3.5.3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减;如须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线,并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同时加盖更改人印章或签字。

9.3.5.4试验资料应专人负责整理记录管理工作,规定文件资料借阅、查找制度;对外发出的报告及上报的资料应建立总登记记录和总台帐。

9.3.5.5试验室所有的质量记录,根据合同规定要求向业主提供足够份数,其余的质量记录由试验室装订成册上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9.3.5.6完工后,试验室应将所有的试验记录、报告以及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评定结果等资料,按交工验收要求整理成册,以准备交工验收。

10.测量工作

10.1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同时必须做到:

10.1.1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其中:

10.1.1.1测量队应该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2人组独立进行,核对的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须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使用。

10.1.1.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在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10.1.1.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10.1.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和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队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10.1.3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主管部门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10.2项目经理部总工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

10.3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

10.3.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10.3.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10.3.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10.3.4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10.4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平仪簿和经纬仪簿及全站仪簿。

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

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

10.5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

10.6测量队、组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测量队、组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组应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上交测量队,经测量队检查合格后,经理部方可验收工程;项目工程完工,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成之后,测量队应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经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项目经理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

10.7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10.7.1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包括觇标、水准尺等附属工具)。测量工具主要指量矩尺、温度计、气压计。测量队、组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

10.7.2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0.7.2.1测量人员在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前,必须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各部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部环境条件。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确定。

10.7.2.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

ü已经损坏。

ü过载或误操作。

ü显示不正常。

ü功能出现了可疑。

ü超出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

ü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10.7.3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仪器架立后司仪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

10.7.4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扛肩上;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装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箱护行搬运;测量收工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擦拭仪器装箱;携带仪器乘车必须将仪器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振。

10.7.5项目经理部的测量队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检定台帐测量组也应建立相应的分帐;仪器档案由项目技术部门保存原件,测量队、组长保存复印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

10.7.6测量仪器工具的移交和检定

要求对测量仪器其进行年检和标定,并且年检和标定工作必须在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当仪器在项目上时,由项目上负责;当仪器在公司时,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在项目完工后,各项目应将使用的仪器随同台账一同移交公司工程管理部保管。

11.施工过程控制

作为施工企业施工的技术人员,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正在作业的工序根据设计文件、规范、项目要求、标准进行检查、检验和指导,以进行动态控制。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测量、试验、观察、分析、总结、指导、提高。

所以作为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作好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须做到以下工作:

11.1掌握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要求。

11.2认真核对试验、检验、测量数据,仔细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11.3坚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工作。

11.4对关键、重点、难点工序或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并保证其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11.5做好自检、互检、接检的“三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随即处理,或立即将信息反馈,及时处理。

11.6保证技术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11.7在工序开工前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指导施工人员掌握领会作业指导书的作业方法和控制措施。

12.施工日志

工程施工日志是项目工程技术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所必须填写的原始性记录,是工程施工现场过程控制的第一手资料。

项目工程自项目总工程师至下属各级技术工作人员从一进入施工现场到工程完工交工验收,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任务或项目总工程师另行要求,各自填写施工日志。

待工程交工验收后,除业主竣工资料中要求部分的施工日志外,其余施工日志均应全部收回,随同工程技术资料交回公司工程技术部门,以备后查。

根据要求工程施工日志的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技术工作人员工作内容;

12.2工程施工作业内容;

12.3天气状况、日期、时间;

12.4项目工作要求、监理工作指令;

12.5工程变更设计及处理情况;

12.6现场作业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试验检测人员、测量人员的数量及姓名;

12.7施工机具的搭配及运转情况;

12.8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情况及工程质量检测、检验、试验情况;

12.9不合格项的处理程序及采取的措施;

12.10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状况的描述;

12.11其他事宜。

上述施工日志的填写内容,项目总工程师可根据各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别、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和完善。但工程完工后,必须将各施工日志收回进行整理,随同其他技术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

同时工程施工日志在填写过程中须注意:

ü不得缺日、隔日或无故不填写。

ü不得缺页、撕页或肆意涂改,坚决杜绝事后补做记录。

ü填写内容要整洁、完善、齐全,不得漏项。

ü项目总工程师或技术部门业务领导应定期对下属工作人员的施工日志进行检查和纠正。

ü及时收回并交由专职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归档整理。

13.技术文件资料

与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主要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本、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核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及施工技术方案、变更设计、施工记录、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工程检查检验报告、试验报告、试验检验记录、测量记录、各种施工规范和规程标准、与工程技术有关的照片录音录像照片、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分包单位来往的技术性文件、监理工作指令和指示、建设监理单位审批或下发的各项与技术要求有关的文件或通知、竣工资料、验收报告、保修单等。

对于上述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必须遵从如下要求和规定:

13.1对技术文件资料须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且必须有专人负责。

13.2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往来的各种与技术相关的文件必须受收、发文登记记录控制,要求收件单位、收件人、发件单位、发件人填写和签字,并注明日期。

13.3技术文件资料必须按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存,在工程完工后,如须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建设单位的,项目上必须留存复印件。

13.4随同移交建设单位的竣工资料必须有完整的一套竣工资料同时移交公司工程技术部门留存、管理。

13.5竣工资料之外的其他技术性文件资料,在工程完工后亦不得销毁、丢弃,应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留存归档。

13.6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配备必须满足施工项目要求,满足项目实际实用,同时也必须是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14.变更设计

由于项目工程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和施工控制的动态性,所以变更设计是完善原施工图纸、补充原设计缺陷、纠正原设计错误、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同时,变更设计又涉及到施工企业的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及费用,故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亦必须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亦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事宜:

14.1严格审查施工图纸,认真调查施工现场,并仔细核对有无不吻合的地方。

14.2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材料、机具使用和工艺应用有无与设计要求不符的地方。

14.3对于与设计施工图纸不符的地方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并要保存记录。

14.4在项目开工之前必须对图纸进行会审,重点审查图纸设计标高、尺寸、数量、完整情况,以及与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地形是否吻合。

14.5与变更设计有关的记录、图纸、表格、数据、纪要等技术性文件资料应做为重点保管,以便做为费用索赔的重要依据。

14.6变更设计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业主、设计代表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必须有书面通知,若是口头通知的,应保存好施工日志记录,但应日后及时请监理、设计、业主予以确认。

14.7对于须变更的设计,须拿出可靠的数据、有利的证据、科学的实验报告。

15.技术总结

工程技术总结是在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和撰写的,主要是总结工程施工经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广泛地进行技术信息交流。

技术总结要求每项目至少写一篇,且须包括以下内容

15.1工程概况

15.2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组建情况

15.3技术管理情况

15.4质量控制情况

15.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情况

15.6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情况

15.7技术交底书的执行情况

15.8项目工程存在影响技术质量的环境和因素

15.9工程中有无特殊的项目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

15.10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方法

15.11对特殊处理项目的主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5.12本项目中所使用的新施工工艺、方法

15.13项目认为可推荐、推广或互相借鉴的先进工艺和方法

15.14竣工资料整理情况

15.15对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

15.16其他事宜

技术总结上述主要内容项目总工程师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6.技术监督、检查

为有效保证公司对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司技术管理部门每年每项目至少进一次检查和考核,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和考核:

16.1项目技术检查内容

16.1.1施工图纸

16.1.2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6.1.3技术交底

16.1.4施工组织设计

16.1.5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16.1.6重点、难点、关键工序的控制

16.1.7技术资料的管理

16.1.8技术工作人员的职责

16.1.9不合格项的纠正

16.1.10其他

16.2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16.2.1质量目标、方针

16.2.2质检工程师职责

16.2.3项目质量计划

16.2.4项目质量目标

16.2.5质量管理体系

16.2.6质量责任书

16.2.7质量记录和内业资料

16.2.8不合格项的控制

16.2.9其他

公司主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对上述被检查内容和项目进行调整和完善。

17.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

17.1公司和各项目应提倡技术创新,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办法、新设备(简称“四新”)的使用。

17.2技术创新要有有效的、科学的、可循的论据证明;

17.3对“四新”的使用始终以经济指标为首要考核、评价指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经济成本过高、过大的都不能使用。

18.技术创新和技术性论文

18.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内充分利用自己或组织与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发明出有利于工程技术发展和更新、或能够降低工程经济成本、或最大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工艺或技术方法。

为了达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持续前进,更好地激励广大技术人员创新建业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8.1.1公司和项目组织应积极鼓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

18.1.2为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的工作环境。

18.1.3加强技术人员创新队伍的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技能素质。

18.1.4加强日常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力。

18.1.5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沟通机制,形成工程实施合力资源。

18.2技术性论文

为使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公司总体技术水平,以及及时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提高公司的总体竞争力,公司和项目部应积极提倡、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撰写工程技术论文。

内容主要针对该项目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理论或技术创新内容,具体范围包括:

18.2.1工程技术、施工工艺、方法,或

18.2.2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检验,或

18.2.3工程试验、检测、测量,或

18.2.4试验、测量仪器维修、标定、鉴定和使用,或

18.2.5机械制造、维修、保养,或

18.2.6合同管理、成本控制、索赔,或

18.2.7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有创新价值、须共同交流的其他技术信息。

19.工程技术人员须熟悉的相关法规文件

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熟悉以下法规文件:

19.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9.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9.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9.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9.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19.8《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19.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9.10《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19.1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19.12《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

19.13《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

19.14《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

19.15《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

19.16《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19.17《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19.18《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办法》

19.19《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办法》

19.20《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19.21国家或部门规定的其他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相关文件资料。

第三篇: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在会议中心主管的领导下,负责各类会议的接待、服务工作;

2、遵守酒店各项规章制度,用《员工手册》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

3、根据会议接待单相关内容,配合会议主办方做好会场布置及会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4、遵守服务程序和服务规范,热情、主动、有礼貌地接待客人,提供令客人满意的服务;

5、工作中仪容整洁,按会议要求认真做好各类会议的接待、服务和协助结账工作;

6、负责会议中心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7、负责会议中心的设备、设施正常使用,定期维护保养;

8、参加酒店和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

9、服从管理,随时听从上级的工作安排。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