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导游证考试导游词》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第一篇:安徽导游证考试面试导游词
九华山导游词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们安徽旅行社以及本人,欢迎大家来到九华山旅游观光!很荣幸今天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我们的车是黄白相间的大巴,车牌号是12345,我身边的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拥有多年驾驶经验,开车技术一流,坐他的车大家尽管放心!希望通过我全心全意的服务,能够带给大家一个美好圆满的佛国之旅! 首先我把九华山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莲花佛国”的美称,九华山古称阳陵山,南北朝易名为帻山,唐以前叫九子山,山上奇峰秀丽,佛寺众多。历代都有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诗仙李白一生当中就曾经三上九华,留下了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绝句!九华山这个名字也是因此而来。现有各类寺院90多座,其中国家重点寺院9座,僧侣600多人,是一个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来到这佛教圣地,当然要感受一下佛的灵气,那么我们就先从这寺庙最多的九华街景区开始吧,我们今天朝拜的第一座寺庙呢就是祗园寺,大家看,过了桥正对着我们的就是祗园寺的大殿了,祗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是九华山最早的宫殿式寺庙,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里最大的了,它由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各位游客请注意看下这山门,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啊!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呢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过山门我们来的位置便是天王殿,殿中央前面供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他的背后是韦驮菩萨。天王殿的左右分别是被老百姓称为风调雨顺之神的四大护国天王。咱们再往前走,就到了大雄宝殿了,这里供奉着三尊身高12米的大佛是全山最为庄严的一级大佛。左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为释迦牟尼佛。两侧供十八罗汉,后墙两旁为文殊和普贤菩萨坐像。大殿背墙呢是一组高20米、宽7米的巨型海岛。祗园寺内的佛,菩萨,罗汉塑像排列规范,形象逼真,相信大家参观后,会增长有关佛教及佛教建筑工艺方面的知识。出了祗园寺,我们就来到了“指地为城”的化城寺了,化城寺因位于化城盆地中心而得名,整个化城寺依地形逐渐上升,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便是化城寺的大门了,各位游客请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在我们前方不远处的池前广场中有一座用石条垒成的塔基,那便是娘娘塔,是为了纪念金地藏的母亲而建的。好的,各位朋友,请转过身来,让我们一同进入化城寺参观游览。大门廊内卷檐下有三个大门,雕梁画栋,精美非凡,进山门,我们就来到了二殿,二殿后为天井,再后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供奉地藏菩萨立像,为化城寺主殿。大殿后进为明代建筑藏经楼,沿着小巷向右边转去,我们就到了九华山朝拜地藏王最主要的场所——肉身宝殿,它是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据说金地藏圆寂3年之后,开缸“颜状如生”,因此众弟子便建塔供奉。肉身宝殿几经修建,现今长、宽、高各16米,建筑面积256平方米。这里环境优美,游人众多,香火旺盛,每逢地藏法会,这里更是人山人海。大家看殿南门横额上的字,是北洋时期大总统黎元洪书写的,上面写的是地藏菩萨的誓愿:“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称大愿菩萨,请大家跟我进大殿内参观一下,进了殿门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座7层8面的木质宝塔,塔基为汉白玉材料,每层佛龛供8尊金地藏坐像,一共是56尊。大家现在可以去塔前朝拜地藏菩萨,许下自己的心中的愿望。
好了,各位朋友,以上所游览的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寺庙,九华街景区还有很多景点需要大家去看,小王很感谢大家一路上的配合与支持,小王有做的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最后呢小王希望大家能把佛的灵气带回去,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
西递 .宏村 导游词
都说,想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生活,请到北京来,想了解中国古代明清平民生活,请到黟县去,此次旅行我们所要游览的西递、宏村正是座落于黟县,黟县位于黄山南麓,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始建于公元前221年,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黟县境内分布有数百个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名居3700余幢,在一个有限的地域内能完整的保存如此众多的古名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这些古民居仿佛是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无意间遗落下的迷人长卷,置身于这些古村落中,如同徘徊在久远的中国历史长廊,西递、宏村正是这些古村落中的杰出代表。
西递、宏村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我们此次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被专家、学者称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西递。 现在距离西递还有20分钟的车程,请大家按奈住激动的心情,听我简单的介绍西递的概况。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另一种说话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zhuanxu)争夺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到不周山后,造成天塌地陷,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面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速的,各位游客:请看前方就是西递景区了。请大家不要急不要挤,携带好随身物品,等车停稳再下车。好了,都下来吧,大家稍休息片刻,再次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我们待会就要去探询中国明清博物馆了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请跟我来,大家看位于这村头的这座精致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走马楼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可惜现在不是夜晚,但大家也不要遗憾,更美的还在前面呢。看这座胡文光牌楼,是不是有点眼熟呀?99年昆明世博会徽园中的牌楼就是按照胡文光牌楼1:0.7的比例做的,是为徽州三绝之一的代表建筑物,
胡文光刺史牌楼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420多年历史。胡文光是西递村胡氏第十八代世祖,明朝喜清乙卯年登科,分别任山东胶州刺史、湖北荆潘首相,在其为任23年得到明朝神宗赏赐回故乡建了一座功德牌楼,整座牌楼全用当地黟县青石雕刻而成,为徽州乃至全国幸存下来石雕当中的精品。
看出这座牌坊与徽州各地的牌坊式样有什么不同吗?,如歙县的牌坊大都是四根大柱直冲云霄,叫“冲天柱式”;而眼前的这座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通体用的是质地坚腻的”黟县青”黑色大理石。它高12.3米,宽9.95米,牌楼座下有四只高2.5米的石狮石狮呈俯冲姿势,造型生动。威猛无比,为国内罕见。1990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见到此造型后,点头赞叹说:我见过许多造型迥异的石狮,但是这样做俯冲倒立状的石狮,却是第一次见到。石雕古朴精湛,造型富丽堂皇。正楼匾的上方雕的是“恩荣”二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正楼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样。双龙图下是文官和武将,喻为安邦定国。下面有人物像8个,便是通常所说的八仙。最下边的正楼所刻图案叫“五狮戏球”,东西边是“麒麟吐书”。石柱两侧是栩栩如生的狮子,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倒伏着,爪下有只小狮子,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这座牌坊雄伟挺秀,几经沧桑,仍屹立于村口,宛如一名忠实的守卫者,也是这个古村的历史见证。
过了胡文光刺史坊,就进入西递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瑞玉庭了。 看厅堂上的柱子上是悬挂着这幅楹联,请问有谁能帮我读一下这幅楹联?是不是发现不对呀,有错字呀?上联“快乐每从辛苦得的快’少一点而辛字又多一横,下联便宜多自吃亏来” ,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多一点,西递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村中的饱学之士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让这样一幅写错字的楹联悬挂了百余年,期间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这幅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世哲学的人生体味,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昔日的辉煌。
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
好了,不要感叹了,接下来,我们去桃李园,桃李园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明亮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大家可能会奇怪,西递自古人文荟萃,书法造诣高超者数不胜数,为何要在此悬挂一位并非知名书法家的作品呢?原来西递先人一直以帝王后裔而自豪,教育孩子忠君爱民,开设了修身养性的道德课,聘请清官良吏给一代代读书人现身说法。黄元治当时是百姓交口称颂的清官,他在西安任太守时,被称为“青菜太守”,年年俸禄大部分资助了求学困难的青年,晚年归乡,两袖清风,只得借住在宗族祠堂里。“桃李园”的主人将其请到西递讲学,并悬挂其书写的作品,是想让后人学习黄元治,做一个忠君爱民的清官。可以说徽州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做到“廉政从娃娃抓起”了。
正因为西递自古重视道德教育,所以明清以来从西递走出的数百名封建官员,没有一个是玷污祖宗的贪官污吏。
游览了几个景,想必大家也累了,饿了,现在给大家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
告别了中国古民居历史博物馆--西递,今天将带大家参观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现在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宏村的概况。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距县城10公里。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 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故被人们称为“牛形村”。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脚”,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村内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放眼宏村,村外山青水秀,红杨翠柳;村内清渠绕户,终年清澈潺潺的水圳宛如轻柔的银带,蜿蜒村中。村中民居大多将圳水引入宅内,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形成了“明圳粼粼门前过,暗圳潺潺堂下流”,浣汲溪路和艺术价值和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禁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
村落里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幢,其中137幢保存完整。整个村落建筑不仅拥有优美的环境,合理的功能布局,典雅的建筑造型,而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建筑中的三雕艺术令人叫绝,雕刻刀法都像北方的剪纸一样精细,流畅。大与小的运用,疏与密的处理,粗与细的对比都匠心独具。
好了 ,说着说着就到达宏村的景区了,纸上得来总归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呀,现在请大家一块下车穿越牛的旅行吧!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牛肚--南湖,大家是不是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震撼了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情趣无穷。看了南湖不免让人就想去看牛胃月沼。
2、月沼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嘻戏。领略了宏村的自然美景,现在我们在去感受下它的人文气息。 好 我们就到承志堂吧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住宅。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大小门窗六十个。 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另有保镖房、男、女佣人房。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在中门“福”字的上方,镶有一幅木雕“百子闹元宵”图,图上雕刻着100个小男孩过元宵闹花灯时的情景,有划旱船的、舞龙灯的,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这正是古代“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生动写照,“百子闹元宵”图两边的“商”字斗拱上则分别雕有四出《三国演义》的戏文,斗拱的上方雕有“南、北”财神,“南、北”财神的上方是阁楼护板,在此,汪定贵设计了“渔、樵、耕、读”四根木雕立柱,分别代表了古代的四种职业。
天柱山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柱山观光旅游。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为我们开车的刘师傅,刘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技术成熟,所以大家可以安心、放心的乘坐。很高兴和大家在此相见,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导游服务。那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如果小王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还请大家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呢,我代表旅行社预祝各位在天柱山吃得开心,玩得舒心,钱花的称心,事事顺心。 现在呢由我小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天柱山风景区,天柱山是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点,自古就有‘南岳’之称,大家心中是不是有疑问?这导游讲错了吧!南岳不是湖南的衡山吗?怎么会是安徽的天柱山呢?那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天柱山南岳名字的由来。在公元前106年也就是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刘彻南巡,来到了咱们天柱山,筑坛祭岳。当时司马迁也随行来了,于是就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的这次南巡活动: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因此啊,我们天柱山就有了南岳之称。那湖南衡山的南岳之称又从何而来呢?其实啊,在公元前589年,隋文帝杨坚开拓边疆,到了湖南衡山,于是就改封衡山为南岳,而天柱山就被称为‘古南岳’。天柱山还有两个别称是什么呢?有谁知道啊?这位朋友说的非常正确,天柱山又叫皖山,皖公山。咱们安徽的简称“皖”当然就来源于此,所以又称为安徽的“源头山”
好的我们的车已经到了天柱大道,大家往前看,这里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的标志性大门“古南岳天柱山”,这几个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也是老先生最后一幅墨宝了。
已经过了旌架桥,现在就进入了天柱山南哨——三祖寺景区,这里是天柱山人文景点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精品景区,我们将在这里感受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华,观赏到具有历代书法艺术长廊之称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群。
好的,我们的车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行李物品,跟随我一同下车参观吧。
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就是野寨。野寨是野人寨的简称。可是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怎么会有野人呢?这里啊,有两个动人的传说,一说是在很早以前这一带有野人出没,伤害人畜,当时的一位县令决心牺牲自己,解救民众。他带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铁水把洞口封住和野人同归于尽。也有一说是在南宋末年当地土豪刘源号称野人,在此率兵抗元,于是命名为野人寨。
看朋友们都沉浸在传说中了,不过我们要前往下一个景点——三祖寺。现在我们来到了三祖寺的广场,来,大家看,站在我的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整座山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凤冠上面的塔就是觉寂塔,也许大家应经听到风铃叮当作响的声音了,那就是觉寂塔里8条铁链上面系着400多个铃铛共同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很悦耳动听呢。
大家都注意脚步跟上来了吗?好的,顺着我们刚刚走过的解缚石往西走,我们即将游览的是摩围泉。北宋诗人黄庭坚居住在舒州时,最喜欢引用该泉水,并在此筑室读书。他不但亲笔为该泉题名而且以山谷道人、摩围老人自称。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此居住着一对夫妇,他们祈求三祖将该泉变成香醇可口的酒泉,他们因此发了财,可是那位妇女还埋怨泉水不能出酒糟喂猪,最后三祖又变回了泉水,并在该泉石刻上留下了一句话:“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泉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由此可见啊,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啊!
大家休息好了吗?接下来我们游览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这里的石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在琳琅满目的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王安石和黄庭坚的名篇大作了。来,大家看看我身旁的这幅石刻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没错,这幅石刻是自左向右的,那为什么他又会与古时人们自右向左的书写习惯不同呢?我们的王安石可用心了,这个石刻正好是与水流的方向一致的。这位游客观察的真的很仔细啊!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短暂的天柱山之旅就是匆匆结束了,虽然舍不得,但还是要说再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在这次旅途中我还有很多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真的,能成为你们的导游是我的幸运,也许以后很难再见面了,但我希望大家回去和你们的亲朋好友回忆起天柱山之旅时,除了描述神奇的景观时,不要忘了加一句,在那儿有一个导游小王,她是我的朋友,最后祝愿大家生活幸福,心想事成!
亳州
今天咱要去地方啊,就是具有“历史文化古城”之誉的亳州,说起亳州,那可是小吕再也熟悉不过是我地方了,因为亳州养育了我,我的家乡就在亳州。如果有时间,你想品尝一下我们亳州的特色小吃,你就跟随着小吕就行了。今天呢,第一次带大家出来,讲解我们亳州,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那么这两天,你的行程就交给我了,朋友们,你们就跟着我的足迹,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吧!
我们亳州啊,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积8374平方千米,它呢有三县一区,涡阳,蒙城,利辛,还有谯城区。我的家呢,就在谯城区华佗镇。我们亳州呢,以前只是一个县城,称之为“亳县”,到1998年的时候升为副地级市,2000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地级亳州市。有的游客就开始问我了,你们亳州成立的挺晚的啊,但看这旁边的建筑,发展的还可以嘛!是啊,我们亳州虽然成立只有11年,可在这短短的11年中,我们亳州可谓是飞速的发展。记得我小时候,马路根本没有这么宽,而且最好的呢,也只是柏油路了,路旁边也只是砖瓦平房。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已在这高高耸起,亭亭玉立了。路上形形色色的霓虹灯,这到了晚上,亳州的夜景同样迷人。现在呢,像华润苏果、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品牌也纷纷入住我们亳州。所以说啊,我们亳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古都,现在、以后还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大都市呢!
我们亳州物产丰富,人才辈出,古迹遍布,素有“皖北明珠”之美誉。历史上商汤曾在此建都,曹魏时在此设陪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在此建立大“宋”政权,因此,亳州被称为“三朝古都”。它呢,不仅是曹操华佗故里,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聚居于此。如庄子,曹植,曹丕,唐代悯农诗人李绅,军事史上张良,花木兰,道教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陈抟等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亳州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也积淀了亳州厚重的地域特色文化。我们亳州比较著名的景点有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华祖庵、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古井博物馆等等。朋友们,我们亳州呢,还是药材之乡,居全国四大药都之首。1995年1月12日,江泽民主席为我们亳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我们亳州不仅有古迹,名人,药材,我们还有悠久的酿酒文化。我相信,咱们在座的各位肯定都听过或喝过古井贡酒。呦,如果你没喝过呢,那也没关系,今天小吕啊,将带你去古井镇,去看一下古井酒的酿造过程,去品尝一下我们地道的古井贡酒。我们亳州最近几年也在打造养生旅游亳州,2010年的时候,我们亳州还被评上“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朋友们,但愿咱们此次的亳州之旅能为你洗去身心的疲惫,让你也带着幸福感离开这个城市。 朋友们,咱们刚刚呢,也大概了解了一点我们亳州的历史文化,也知道了,它是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故乡,那现在呢,就让曹氏公园小吕带大家去观赏有关曹操和曹氏家族的文物古迹。好了,游客们,咱们去的第一站呢就是,现在呢,已经到了,大家请随我入园。曹氏公园因园内有曹氏宗族墓群而得名,他呢,占地300亩,建筑为仿汉建筑,公园共分为四个部分:纪念区、陵墓区、静修区、游乐区。纪念区以曹操纪念馆为主体,陵墓区是曹氏宗族墓群,建有碑林、碑廊,甬道等,静修区和游乐区主要是供游人休憩和玩乐的场所。好了,游客们,咱们现在在曹氏公园的南大门,请随我往里走,咱们去参观曹操纪念馆。曹操纪念馆内主要陈设曹操蜡像及展品,反映曹操政治、军事、文学方面的千秋功业。好了,游客们,咱们再去参观曹操家族墓葬---曹四孤堆,它呢,也被称之为“四”,它呢,是曹氏公园内南北弧形分布的四座山丘,高者月8米,低者约5米。墓群周围遍植松柏,夜深人静,风动枝叶,飒飒作响,犹如大海波涛,故有“四松柏”之说。曹氏宗族墓群出土的珍贵文物有多,如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以及刻有各种字体的汉砖300余块等,在这些已发掘的几个墓葬中,最为宏大的就是曹腾墓了。曹腾,字季兴,是曹操的祖父,被封为费亭侯,做官30余年,侍奉了四个皇帝,积累了大量的家财,后来被追封为高皇帝。曹腾墓外形是一个高大的方形土丘,墓内由824块青石筑成,最大的长两米。墓内室长15·3米,宽10·2米,高3米,由甬道、前室、后室、南北耳室和东西偏室7个石室组成。门是磨光青石,门边上对称阴刻着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石门横额为双层青石,上层刻《双凤图》,下层刻《养鹿图》,左右刻有两人,形似怪兽,为墓主人的保卫者。
好了,朋友们,咱们下一个去的地方呢,就是曹操运兵道。在通往目的地,咱们是不是看到有一个像公园一样的游乐场,它呢,是我们亳州前年才建好的魏武广场。这广场啊,到了晚上尤其的热闹,成百上千的人在这唱歌、跳舞,锻炼身体,娱乐心情。还有很多卖小东西的,小吃的都聚集于此,那个热闹啊,好像每天都在赶闹市。我们亳州自古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曹阿满,真正玄,将成群,兵连连。运兵道里练兵马,闯出亳州占中原”,这首民谣说的就是曹操运兵道,它呢在大禹首地带。据说曹操起兵时兵弱将寡,他为了显示兵多将广,吸引四方豪杰归顺,就在亳州城里修筑地下道通往东西南北四门,命士兵轮穿五色衣,一次出四门,再从另一道折回,首尾相接。四方豪杰听说曹操兵强马壮,可以成大事,纷纷来此相投,曹操于是崛起于群雄之中,同时,运兵道不断运兵也可以麻痹敌人,出奇制胜。运兵道在1938年首次被发现,它呢,以市内大禹首为中心向四门延伸,由青砖筑成,总长度12000多米,离地面1·8~~3·5米,它呢有单行道,并行双道、上下双层道、转弯道等多种类型,另外还有猫耳洞、单人掩体、双人掩体、障碍卷、陷阱、通气孔、通话孔等,设计的十分巧妙。而且这个地下道啊,还有一个妙处,就是严寒隆冬这里温暖如春,酷暑盛夏这里凉如深秋,就是现代得空调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地下运兵道地下运兵道是曹操军事才能的历史见证,它的发现和发掘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地下军事通道。它被誉为“地下长城”,它不但是军事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游客们,早上呢,小吕在车上说了要带大家品尝我们亳州地道的古井酒,我呢,也决不食言。现在呢,就让我们和司机师傅一同前往吧!亳州最早酿酒,有史可查是在东汉末年。据史书载古井贡酒的前身是“九坛春酒”,为曹操令手下人酿造,后曹操将之献给汉献帝刘协,献帝大家赞赏,就把它作为宫廷用酒。从此,亳州一带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汉建安十四年,曹操为了南下攻打东吴,回到老家亳州作大战前的准备,同时征集全国酿酒高手来涡阳高炉制作美酒,以供军需。现在以亳州古井贡酒和涡阳高炉家酒为代表的亳州酒已成为皖酒的主力军。酿酒业已成为亳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咱们现在已到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了,它呢位于我们亳州西北部古井镇,占地3200平方米。有四部分组成:酒文化博物馆、古井园、魏井园和生产观摩区。这个博览园是安徽古井集团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的,并于1996年开始对外开放。它呢,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布局巧妙,汉阙门、明清殿形成的“古井特色”风格,意为古井贡酒始于汉代,盛于明清(贡品),今日正逢盛世。游客们,咱们是不是看到了大殿明柱上的一副对联:佳酿千年传魏井,浓香万里发汤都。这副对联是启功先生题赠的。 展厅呢,分为四个部分,一进大厅,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红木屏风,上面镶有江泽民总书记和许多国家领导人与古井贡酒有关的照片。展厅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酒文化历史文物叙述了古井贡酒这个蕴含酒文化的品牌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下熏陶成长的历史。同时还介绍了,关于酒源、酒政、酒礼、酒师、酒趣等文化历史。
登上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井贡酒生产工艺流程模型。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奖古井集团从一个手工作坊到今天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呈现在咱们观众面前。二楼呢,是“名酒荟萃”、“古井画廊”两个展厅。它陈列了全国白酒历届评酒会评出的金奖名白酒17种及全国所有参评样酒。画廊展厅主要是名人的作品和题词,如启功,沈鹏,吕济民,罗哲文等
走出大厅,欣赏完回廊里的碑文和浮雕,咱们呢,还可以去“宋代地下古井”和“功勋窖池”参观。功勋窖池是明代的窖池,现在呢,依然可以使用。游客们,咱们现在已来到古井园,古井园是苏州式建筑群,假山秀美,溪水潺潺,山上有亭,山下有竹,林间鸟鸣。这里既是古井商务接待中心,也是游人休息的好去处。
魏井园,位于酒厂北区,内有古井一眼据载,春秋时当地人已用该井,到了汉代该井井水主要用于酿酒。魏井旁有一古槐树,这是古井贡酒的商标,井上有古井亭,亭子内有赵朴初、沈鹏、启功的题匾。
游客们,咱们来到了最后一个参观点~~~生产观摩区,它主要由发酵、蒸酒和包装三个车间,在这里,你既可以领略到古井贡酒的主要工艺流程,还可以品尝到刚生产出来的新酒。但好酒不可贪杯哦!
第二天行程导游词
游客们,小吕说过,我们亳州的中医药产业可谓是源远流长,俗话说的好:天下药商聚亳州,亳州药商闯天下。我们亳州的中医药发展到东汉末年,达到了一个顶峰,亳州大地上也诞生了一个中医药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华佗。明清时期是亳州中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亳州成为全国的中药材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亳州迎来了第三个发展高峰。只要有药材货栈的地方,就有我们亳州人。那今天咱们上午要去的地方啊,就是和中医药文化有关系的地方。那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呢,就是弥漫着浓郁药香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亳州是全国四大药都(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江西樟树、河北安国)之首,中药材交易中心始建于1994年,占地387亩,1995年投入使用,2006年升级改造,交易大厅面积32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在这里,没有买不到的药材,也没有卖不掉的药材。
经国务院批准,自1985年以来,亳州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3届“中国(亳州)中医药国际博览会”,因为每年都在九月九号这一天举行,所以我们亳州人俗称:“九九药交会”,这个时期对于我们亳州来说是每年最大的一个盛会,大批的国外商客、国际友人和中医药代表参加这一盛会,我们亳州在那一天还会举办大型的文艺晚会,每年都有大批的知名艺人来我们亳州献艺,如韩红,赵薇,王力宏等。以前的药交会都在火车站附近举行,大家也可以看到,火车站就在离交易中心不远的东面,在近两年呢,在我们亳州新市政府举行,今年以后啊,药交会将在刚建成的亳州体育馆举行,它在我们亳州南部新区内。如果下次,你有时间还来我们亳州,小吕将带你到那地方去看看。朋友们,我们亳州地产药材也闻名全国,特别是亳勺、亳菊、亳桑皮、亳花粉更是医家方中的上品。截至200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达四万多公顷。现在已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6家,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四,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中药材进出口额占全国第三位。在中医药教育方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中医药专业,亳州市组建了中医药技术学校。目前,我们亳州已形成了一个集医药种植、加工、销售、运输、教育、科研、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朋友们,咱们交易中心在年20 的时候就开始关门了,辛苦一年的药商这时候也都回家好好休息,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交易中心的南广场有钟楼和鼓楼,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上午的八点十八分,北京同仁堂的老总都要准时在此擂鼓撞钟,而后全国的中药材交易开市。朋友们,我说了这么多,还不如大家一睹为快,那咱现在就去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在亳州观看世界名贵药材吧!
游客们,咱们已经了解了,我们亳州的药材产业和文化,那现在呢,咱们还要去拜访一位中医药界的鼻祖——华佗。华佗,字元华,东汉杰出的医学家,我们亳州人,他这一生不愿做官,不慕名利,精研医术,药到病除,被中医学界尊称为“华佗老祖”,他主要发明了麻醉药物“麻沸散”,比西方早1000多年运用麻沸散给病人施行外科手术。创编了“五禽戏”运动套路,模仿“五行学说”的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开创了体育医疗运动的先河。好了,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驱车去华佗纪念馆。它呢,又名华祖庵,是敬奉华佗的庙宇,因原庙内主持历代为尼,所以称庙为庵。它呢位于永安街西端,“永安”取华佗永保人民平安之意。华祖庵始建于唐,上世纪80年代原亳县人民政府进行一次大修,2006年亳州市人民政府再次花巨资整修,就变成了现在大家所看的景区。华佗纪念馆以“草堂经声、药铺留香、云桥卧波、五禽鸣寿、诗碑墨香、益寿存珍”等胜景闻名。现在华佗纪念馆与华佗故居、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连为一体。游客们,咱们有没有看到正门的匾额,那是当年郭沫若先生于1961亲自题写的。
好了,游客们,请随我入园,进门就是正殿,正殿前有一幅对联,上联:素论无传一卷伤心狱吏火;下联:户枢不朽片言终在活人方。对联讲的是华佗临终前将自著的医书《青囊经》托付给狱吏保管,狱吏不敢收,华佗只好把它投入火中,书烧到一半时,狱吏良心发现,从火种救出半部,于是世上就有了两个非常有用的半部书:一是宋相赵普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另一个就是被称为“活人方”的半部《青囊经》救人无数。殿内雕塑的华佗像,是著名雕塑家钱绍武的作品,以及我们火车站的曹操塑像也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正殿的柱梁上上有一幅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宗能所撰,(内容看的时候说)意思是说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对人类的健康作用巨大,功劳可以与轩辕黄帝对比。咱们殿内还陈设了华佗的一些著作。 正殿的两侧有六组雕塑,大家呢,可以看一下,每个雕塑都有一段小故事,在这呢,小吕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神针通微,妙手回春”的小故事:据说曹操有头痛的病疾,一次正在议事,忽然头痛起来,请了太医折腾了半天也无济于事。儿华佗只用一根七寸银针,照头上的穴位扎下去,即刻曹操的头痛症便痊愈。正殿东侧有两个偏门,由偏门进去,可见自怡亭,相闯是华佗休息的地方。殿内所展的是华佗经典医案和三国时亳州周边地理图。正殿的西侧所展示的是华佗在儿科、外科、妇科、内科、养生、针灸、方药等方面的成就。 过了正殿,即可见元化草堂,东厢房为益寿轩,西厢房为存珍斋。益寿轩相闯是华佗诊脉疗疾处,存珍斋是华佗存放药物的地方。存珍斋有两样展品值得一讲,一是切药刀,二是药碾子。据说有一位铁匠得了重病,被华佗治好了,为了答谢华佗的救命之心,铁匠送给华佗一把切药的工具——切药刀。送了好久,这铁匠迟迟不见华佗用,到最后才知道,华佗以前发过誓,终生不用左手。原来华佗年轻的时候,医治一个重病号,认为他已无法救治,让其回家料理后事,此时恰有一位老者经过,认为病人可治,华佗由于年轻气盛,遂出口狂言:你若能把他医治好,我把我的左手砍下来。后来老者珍的吧那位病人医治好了,华佗遂举刀向左手砍去,被老者拦住:医无止境,你还年轻,要努力学习,以后救治更多的病人。华佗牢记这次教训,发誓这辈子绝不用左手。铁匠知道后,更加敬重华佗的人品,于是又精心研制出用脚操作的药碾子。
游客们,过了元华草堂、洗芝池,我们就到了课徒馆。课徒馆相传是华佗当年授徒,讲学的地方。“课徒馆”这三个大字是大书法家陈天然所提。课徒馆前后有洗芝池,是当年华佗洗涤药材的地方。洗芝池旁边有一药园,据说这是中国人开辟的第一个药圃,也是亳州人种植药材的起点。
游客们,咱们这最后的一个游览景点,可谓是压轴的了,咱们要穿过明清老街,进入国家4A级景区“中原宝藏”——花戏楼。让你欣赏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砖雕及木雕艺术,传神典故让你如痴如醉。游览张飞庙、岳飞庙、朱公书院和火神庙等古建筑群,感受一下我们亳州养生文化和古城老街的韵味。
游客们,在来到花戏楼前,咱有没有看到一个广场,上面写着“庙会广场”四个大字,那呢,是我们亳州的沉式广场,广场设计中西合璧,西面有一个大型中式汉白玉坊;东有八卦图和亳州文化墙,文化墙的西侧刻有亳州籍历史名人15位,东侧刻有亳州胜景图。待会咱们自由活动的时候,如果你比较感兴趣,可以仔细的去观赏。游客们,请随我进入花戏楼,花戏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歌台,是一个演戏的舞台,是祭祀山西名人关羽的庙祠,也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也称“山西会馆”、“大关帝庙。”关帝庙主殿建于清顺治十二年,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乾隆年间又增添了许多彩绘和雕刻。整个建筑面积3163平方米,会馆之所以称之为花戏楼,是因为院中花戏楼色彩绚丽,美轮美奂。旧时亳州俗云:“苏州卖得好头油,亳州看得花戏楼”。
游客们,咱们花戏楼有三绝,这第一绝啊,就是正门前的两根铁旗杆,每根重6000公斤,旗杆高16米多,旗杆分5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顶端铸丹凤一只,造型生动,像在引颈长鸣,展翅欲飞。每杆还有三层方斗悬风铃共24只,迎风叮咚作响,清脆悦耳。日本学者考察花戏楼旗杆后,叹为观止,百思不得其解:当时人们是怎样解决分节铸造与焊接的问题呢,如此重量又是怎样竖起来呢,它如何经受300年的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这啊,也充分体现了,我们亳州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了。咱们花戏楼得第二绝就是眼前的山门了,它是一座仿木结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如果说戏台的大木透雕充满阳刚之美的话,那水磨砖雕则呈现出另一个极致——阴柔之美。花戏楼的砖雕,属晋派徽雕艺术,场面宏大,题材丰富而又有内在联系,同时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艺术,连人物的头发都刻得清清楚楚,真实感、立体感、透视感极强,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使人赞不绝口。 游客们,咱们现在已经就来到了花戏楼歌台了,花戏楼歌台坐南面北,主台前突,两边各有一个小翼台,左右建钟,鼓二楼,配置有序,层次分明东西厢房为二层楼房,是当时内眷听戏的包厢。北面得这个建筑是关帝庙正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天井,在没有音响的古代,正好形成自然环音的效果。歌台两旁的楹联: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歌台的上方藻井上,有彩绘九幅,如龙凤吉祥,喜上眉梢,招财进宝等,流光溢彩,形神兼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花戏楼第三绝——木雕。相信咱们游客也已经看到了,歌台的上面雕刻了很多任务和图案。这个呢,是用大木透雕雕刻而成的,这上面共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个,神态各异,龙争虎斗,呼之欲出。花戏楼集雕刻艺术之大成,是我国舞台建筑的珍品,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和戏剧的历史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好了,游客们,现在咱们一同进入关帝庙,
游客们,咱们现在参观的是火神庙,中国人认为万物皆有神,火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和人类生存最主要的物质,当然也有神,这就是火神——火德真君。火神庙就是供奉火德真君的庙宇,属于道教建筑。
咱们现在已来到朱公书院,它呢,始建于情康熙三十七年,是亳州人为纪念康熙年间知州朱之琏的德政而修建的生祠,因为是为健在的人建祠,属于称书院,而不称祠。朱之琏,字商玉,清康熙三十一年中进士,同年被封为亳州知府。他在任的时候重农桑,不累民,铁面无私。后改任安庆知府。康熙四十八年,亳州发生水灾,瘟疫四起,民不聊生。朱之琏又被调回亳州,带领人民渡过灾害,朱之琏在亳州人们心目中又一次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亳州人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所以建了这个书院。朱公书院现存山门、过厅、后楼等建筑。山墙镶嵌的是清康熙四十六年吴楚奇撰文并书的《朱公书院记》石碑。后楼三间,为尖山式硬山二层楼建筑,砖木结构,灰筒瓦屋面,底层是祭祀朱之琏的场所。
游客们,咱们现在正在去的景点呢,是岳飞庙,它是祭祀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庙祠,相信岳飞的故事呢,家喻户晓,在这呢,小吕也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了。我们亳州因崇敬岳飞的民族气节,建庙以祭祀,现存的这个庙是清康熙年间的建筑。它由山门崇楼一间,大殿三间组成。院内正中有秦桧夫妇石雕受刑跪像,供人唾骂。这对石像还有一个传说:当年岳飞被秦桧害死后,亳州人民非常气愤,就依据佛教关于恶人死后下地狱、下油锅的说法,用面粉做成两个人,分别代表秦桧夫妇,放在油锅里用油炸,以解心中之气。没想到这吃了之后还想吃,由于很好吃而且又解气,迅速风靡起来,吃的人越来越多。做面的人只好用两根面条压在一起,再拧一下,表示他们是夫妻,放在油锅里炸后供人食用。据说,这就是油条的起源
第二篇:湖南省导游证考试13个景点导游词
湖南导游证考试
毛泽东故居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13篇导游词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面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形结构,这里的老百姓称它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是毛泽东家里的!西边四间茅草屋是邻居家的,中间的堂屋为两家共用。大门顶端挂着的这块“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堂屋参观。这里就是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请客人的地方,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个叫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
穿过堂屋这扇小门往后便是“退堂屋”。毛泽东小时候经常在此帮助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个大水桶是原物。
这里是厨房。请大家看这口炉灶,过去农家的灶多用泥砖砌成。这口灶是在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老人的回忆复制的。
这里是火堂。南方农家一般都有这间冬天架柴烧火取暖的房子,你们看这上面有个挂钩,俗称“炉膛钩”,它是用来挂壶烧水的,当然也可用来煮饭菜,冬天全家团团围坐边吃边聊,那可是热气腾腾的呢!1921年春天,毛泽东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回到韶山。他邀弟妹们围炉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泽民一口气讲了这几年遭受的灾难。毛泽东说,是的,这些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天下大多数人都这样,这叫国乱民不得安生,所以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后来在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下,全家人相继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英勇献身。
这一间是横屋。横屋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这里也发生过不同寻常的故事。他所写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著作,其中一部分资料就是在这儿收集的。这张桌子和这里的凳子是当时使用的原物。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毛泽东父母卧室。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间房里。墙上挂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父母的遗照。他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1920年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应该说父亲的勤劳节俭和善于持家理财为早年毛泽东外出读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他的母亲文氏,他的母亲生于1867年,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她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的乡亲。父母亲所具有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对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影响很大。1959年毛泽东看到母亲这张照片时还说:“我还是挺像我母亲的。”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陈旧的木床也是当年的原物。
这里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的这张照片是毛泽东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于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呢在长沙读书。因为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去省城长沙治病,所以他们母子四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也就是在这年的的10月,毛泽东的母亲去世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在毛泽东外婆家珍藏而幸存下来。这里也是毛泽东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当年的毛泽东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毛泽东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特别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面来看书。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刻苦攻读。请大家抬头看,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在这间房的上方还有一个小阁楼,也就是在这个小阁楼上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这里呢是毛泽东家放农具的地方,毛泽东从6岁开始参加劳动。13岁到15岁,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他便休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说毛泽东还正式当过两年农民呢。这里放的水车、石磨等都是他当年用过的原物。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毛泽东故居的参观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崀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崀山观光旅游。 崀山位于湘西南边陲的新宁县境内,它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相传舜帝南巡时途经新宁,看到这秀美的奇山秀水,驻足赞叹:“此山良好,可谓崀山。”崀山由此而得名。大家知道,从地质地貌上来看,张家界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桂林属喀斯特地貌,而崀山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的变动,内陆湖底突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红色砂粒岩结构的丹霞地貌。其丹霞地貌的形态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地貌之中均达到了极限:象我们将要看到的八角寨之高、天下第一巷之长、亚洲第一桥之险、红华赤壁之绝、将军石之峻,都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崀山风景区占地108平方千米,聚集了牛鼻寨、骆驼峰、八角寨、紫霞峒和扶夷江等五大景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牛鼻寨景区。为什么叫牛鼻寨呢?原来在东面那块大石的右侧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成对出现的“牛鼻孔”,当地老百姓称为牛鼻山,后来因为农民领袖雷再浩、李源发先后在这里聚众起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在这里屯兵扎寨而改称为牛鼻寨。眼前大家看到的“天下第一巷”几个大字是丹霞地貌命名者、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国达教授1993年来崀山时亲笔题写的。天下第一巷最宽的地方也只有0、8米,最窄处仅0.3米。置身在这天下第一巷,后不见来处,前无有尽头,只能看见头顶一线青天,绝壁对峙,鬼斧神工,大有“天光一线,人生如缝”的感觉,堪称天下一绝。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八角寨景区,八角寨景区是位于崀山最南端的湘桂边境,因为山顶有八座山峰相连,这八座山峰互为犄角,像一朵八角莲花而得名。大家请看这个叫“天生桥”的景点,它被誉为是“亚洲第一桥”,它是丹霞地貌中很独特的自然景观。整个桥呈半圆拱形,就象是人工砌筑,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登临八角寨要走1708个台阶,走过1708个台阶,来到这个平台,站在这里,我们现在可是一脚跨两省,一边是广西,一边是湖南。 现在我们进入了骆驼峰景区,骆驼峰景区是丹霞地貌地形中典型的象形景区。大家请看正前方的骆驼峰,像不像是一只从沙漠远足来此的骆驼呢?这可是世界上最长、最大、最重的骆驼了。大家再看这边,有一座倒立的辣椒峰,它高180米,上周长约100米,下周长才40米,这通体赤红、分外夺目的辣椒正是我们湖南人热情的象征。2002年9月,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徒手攀岩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就是在此举行的。 各位朋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有碧绿的青山、清澈的江水、低垂的翠柳的紫霞峒景区,它包括万景槽、玉泉山、象鼻石、乌云寨、刘华轩墓等景点,以幽为它的主要特色。大家不要以为紫霞峒是一个洞,其实啊,紫霞峒并不是一个洞,峒者冲也,它是少数民族村和寨的意思。传说有一位高僧云游至此,相中此地,每天早上起来,点燃香烛,迎着彩霞把袈裟铺在红瓦山上,然后打坐修炼,袈裟经阳光一照,是霞光万道,香火缭绕,故称“紫霞峒”。来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这里也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 刚刚我们见识了崀山的伟岸,现在请大家再来感受一下扶夷江的温柔。美丽的扶夷江碧流澄清,两岸奇峰异石就象一条飘带贯穿全景。扶夷江与漓江同发源于广西资源县的猫儿山,因为新宁县古为“扶夷侯国”,故称扶夷江。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崀山六大绝景之一的将军石。将军石原是一座山体,丹霞地貌发育到晚期形成了石柱,它高400米,周长40米,顶部略小,上下等粗,5千米外仍可见其独立天外的伟岸英姿。
岳麓书院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干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一干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干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好,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文化气息吧。从岳麓书院的这幅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
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簏书院的大门,请大家抬头看一下,大门上”岳麓书院”这块匾,这是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才”是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是出自论语,那么这一幅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做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汇粹之地的历史史实。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这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诚所撰写的。毛泽东青年时曾入居学院的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大家再过来看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休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休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那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宋朝时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薯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一米的长方形讲坛,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了二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二位汇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朱张两人当时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lll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好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于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了解,谢谢大家。
画景天成黄石寨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张家界,非常高兴能同大家一起游览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黄石寨。人们常说“不到黄石寨,枉来张家界”,可见黄石寨是整个张家界风景的精华,一位著名诗人曾经这样评价黄石寨:“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关于黄石寨的名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汉留侯张良曾在此山居住,为纪念师傅黄石公,修庙祭祀,取名黄石寨;另一种说法是从远处眺望,此山像一头威猛的雄狮,所以又称“黄狮寨”。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沿着这条“杉林幽径”来欣赏两旁让人目不暇接的风景吧。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石级,自古登黄石寨只有后山一条路,今天走的这条路,是十多年前人工开凿的。 大家请注意听,前面传来了阵阵歌声。这是悦耳动听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点歌台。一个个衣着秀丽的土家姑娘正在载歌载舞地欢迎着各位来宾,她们优美的歌声是否会唤起您对土家民风的无限向往呢?她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是否带给您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此时此刻,您是否已经感悟到张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谛呢? 大家请看右边对面的山上,有一个约20米高的圆形石柱,上面还有一块长约3米、宽1.5米的石匣,石匣上有一个石盖,这石盖一半凌空,一半盖于匣上,周围环绕着五棵翠绿的松柏。传说张良曾将黄石公的三卷天书藏于匣内,后因战事平息,张良又取出天书放置在其他地方,但他却忘记合上抽盖,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开的石匣。由于石匣内曾藏过天书,因而被人誉称为“天书宝匣”。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半山腰了,离“会当凌绝顶”的寨顶只差一半的路程了。大家请看前方,两山相挤,中间仅有一条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里就是“南天门”。 大家请看这边,顺着我手指方向的便是“定海神针”。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强硬的身躯支撑着整座大山。“定海神针”与“金鞭岩”遥遥相对,形成了一幅十分壮观的“天然壮景”。那前面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点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达300余米,这就是张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为立在南天门下面而得名。“南天一柱”是整个“武陵源”风景的特写,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种历经万年沧桑却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整个“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缩影,也是“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的节徽和标志。 说起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根据科学论证:3亿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