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2-09-12 19:30:1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5013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大道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大道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第一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部历史纪录片,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发展中国让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美国,现如今发达国家,也是从前从弱小一步步努力走向强大的。

第十集新国新梦讲述了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一场内战。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这一集告诉我们工业革命的重要性,要努力发展经济和工业革命使中国走向富强。任何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人民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努力提升国家的实力。

第二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早的民族国家,并开始了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

哥伦布提出一个想法往西边一直走也能到达亚洲,但这个提议皇室并没有接受。于是哥伦布到了西班牙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伊莎贝尔女王,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但是哥伦布始终认为那是印度,直达他去世,所以美洲当地的土著有了一个和他们并不相关的名字―印第安人。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像潮水一样涌进的财富,却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儿进行的战争,而没有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起来的工商业,这样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台上的第一场大戏悲剧性落幕。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着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他们最终失败于王公贵族们的愚蠢和自私,将外来的商人赶出去,正如当时的清,闭关锁国,衰败是迟早的。

第三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一直以来,对国家大事少有关心,08年即将过去,相信中国人对08年的记忆是深刻的,从春节的雪灾,到汶川的地震,到北京的奥运会,到现在的金融危机。而我,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似乎长大许多,不再如以前,就只会想到自己,会想要了解更多,关心更多,毕竟每个人都是社会人。

《大国崛起》共分为十二集,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第一集 海洋时代DD葡萄牙西班牙;第二集小国大业DD荷兰;第三集:走向现代DD英国(16 - 17世纪);第四集:工业先声DD英国(18 - 19世纪);第五集:激情岁月DD法国;第六集帝国春秋DD德国;第七集 百年维新DD日本;第八集 寻道图强DD俄国;第九集风云新途DD苏联;第十集 新国新梦DD美国(17世纪 -19世纪;第十一集危局新政DD美国(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第十二集大道行思。此纪录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从航海开始,原来割裂的世界终于在地理上连成了完整的世界。每一集的名字已经概括了这一集要讲的核心,从未看过如此长篇电视纪录片的我,真的感到振憾。这些国家的名字,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即使是对于世界历史不了解的我。但也因为对世界历史的不了解,我也无法解读大国真正成为大国的原因。只是,看过之后还是略有感想。

一个深刻的感觉就是,从不同的人不同的口中,经常被提到的“文化、教育”,还有,每个大国进程中被提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著作,有些我们很熟悉,有些我们并不熟悉,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迹。从海洋时代的哥伦布、麦哲伦,走向现代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工业先声的牛顿、瓦特、亚当・斯密,帝国春秋的俾斯麦,百年维新的涩泽荣一,到风云新途的列宁,到美国的爱迪生、福特,这只是少数的代表,有所谓的政治家,更多的是启蒙思想的思想家、作家,引领人类探索自然的科学家,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企业家。“科学、技术、人才”,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抓好这几样似乎一个国家的发展、发达就会到来,而这些也都源自于合适的教育,大国的发展是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的,教育也不是固定不定,不同的时期有它合适的教育内容,这也才促进了大国的发展。日本的崛起,它的百年维新的“求知识于世界”的思想,融入于教育中,人才培养了,科技发展了,国家还能不强大吗?即使作为中国人,现在的我对日本并没好感,但不能否认的是它确实够实力,我们要做的是像强国靠齐,学习人家发展旅途中的精华,一步步得壮大自己。还有,法国的先贤祠,也是这个纪录片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处。真的好想进去一睹先人的风采,躺在里面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躯,更多的是他们精神,他们带给世界的“财富”。也让我们看到法国有多尊重人才,“居住着”的作家、科学家们要比政治家们多,说明什么,我想大家都懂。

大国并不是一直辉煌着,总是有些起伏。不少的国家都迷信武力争霸世界,可最后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家的财政不堪战争的重负,或是战争的失败,带给国家的最终都只是人民生活的萧条。在和平中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工商业才是维持强国的基础。但日本的崛起却是由于国门被黑般敲开,看到二战后它的发展,当时心里只想到一个词“痛定思痛”,为了不受欺凌,唯有比人更强大吧。

最后简单说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幕吧,普鲁士的小学纪念馆,记得里面有一句话,它的未来在小学就奠定了;彼得一世的留学,因为第一次听到一个君主可以如此跟普通人一样生活,做工匠;德国人对历史的承认,把纳粹历史写进教科书,当时想到的是,为什么日本一再否认一些历史呢?1970年的冬日,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下跪,“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而跪下了”,真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600多万犹太人,那刻可以安息了吗?

岁月流逝,很多历史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存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岁月悠悠,有些历史已经永远消逝。但历史依然如此沉重,不要再重复历史的错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正确得勇敢得面对历史,是现在的人应该做的。

无法说出多少大道理,我想观后感,也就是观后之感受吧,即使是微小的,只要真实的感受即可吧。最后引用一段话作为结尾“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海洋时代》讲述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与西班牙探索海洋的历程。葡萄牙人在恩里克王子的主持下,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国立航海学校,系统研究航海科学和技术。

他们还不断派出船队,从罗卡角出发,沿着非洲西岸向南探索,把当地的黄金,象牙等,运回里斯本。受葡萄牙人的影响,它的邻国西班牙也开始了海洋的探索。西班牙女王决定赞助哥伦布向西航行,希望开辟到印度的新航线。哥伦布意外的发现了美洲大陆,并由此给西班牙带回了数量可观的黄金。

随着航线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垄断了东、西方的海上贸易,并通过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而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但是,大部分的国家财富被用于支持天主教会,王室和殖民战争。两国的王公贵族都不支持本国的工商业,国内工业萎缩,最终导致国力的逐渐衰落。

从《小工业国》中领悟到作为当代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国家,谁都没有想过曾经的荷兰会创造了如“东印度”公司这样经济文化历史上的辉煌。

纵观整个荷兰的发家史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荷兰能够在当时发展的如此迅速,归根结底在于它超群的经济意识,在当时还是封建、宗教、贵族的统治时代,荷兰人民就已经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并建立起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从而为整个资本市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发明的银行体系也被沿用至今。这一切充分说明,只有意识和思想的先进,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保证,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因此,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水平,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大国崛起之大道行思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大道行思观后感

徐月华

12会计1班

大道行思48分钟的视频中围绕着大国崛起之谜,给我们讲述了当今世界各大国的崛起历程。葡萄牙与西班牙利用海上掠夺赢得了大国桂冠,荷兰则通过率先建立商品贸易制度,利用市场夺得强国称号;英国拥有工业革命的高速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美国率先进行了电子革命,利用高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成为了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中国的大国之路又在何方?

大道行思里的全球知名学者对于大国,认为大国不是由单一因素促成的,他是由各种因素综合组成的。首先,一个大国必须经济发达,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美国在签订雅尔塔体系之后所成立的世界银行,WTO不单单只是想为自身发展创建一个宽阔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促使其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加速其成为经济强国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各国称霸的手段不再是军事侵略,而是市场。谁拥有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谁就可以在经济上称霸,谁就决定了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谁就可以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德国,日本的二战教训告诫我们:无论是崛起的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经不可能依靠战争打破原有的国际体制,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必将造成时代的错误,历史的倒流。

因此中国的发展道路一定不能照搬他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而应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历史的惨痛教训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血淋淋的事实。而今天中国的高速发展,正是因为中国当代领导人在马克思思想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其次,成为大国必须政治稳定,民众与领导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自由,平等成为这个国家的主题。阿拉伯半岛虽然物质丰富,人均GDP跻身强国之列,但他至今无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就在于他政治不稳定,长期的战乱使他们的经济难以高速发展,民众与领导人的矛盾使他政局混乱,民众难以安心发展经济,民族凝聚力不足,人民缺乏安全感。

而中国自1949年以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的十几人发展到今天的80多万人,成为今天中国的第一大党。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将民众与领导人紧密的联系了起来,领导人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国人民的“中国,加油”,喊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最后,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不能忽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我宁愿失去整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话剧在19世纪20年代引领着英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着英国近代化的进程。法国的先贤祠的入口处写着——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你们!其中只有11位政治家,其他的都是思想家,科学家。一个民族只有思想开放,才会拥有创新力,才会进步。

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其经济的繁荣,更在于其具有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制度,美国其4000多所高等学府,70%的高等学府入学率,使其拥有了强大的人才资源,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因此,对于今天的中国其首要任务就是改革其教育体制,在传承其时代经典的同时,创新发展新的思想。中国的高考是精英与精英的对决,而中国的大学则成为颓废一代摇篮。高分低能绝不仅仅只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制度的问题。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无法跻身强国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民族创造力,美国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推动其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快5年之长,而中国的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永远都是经济型人才,实用性人才;而中国最缺的创造性人才却少之又少。

中国教育之痛,发人深省,引入沉思。中国的强国之路,如果不解决现今的教育问题,只怕会任重而道远!

《大道中国纪录片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