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读后感(合集)

时间:2022-06-08 23:16:0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61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三毛读后感(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三毛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三毛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东阳新华书店买了很多课外书,我每天都坚持阅读,最让我难忘的是《三毛流浪记》。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

在旧社会,由于残酷的战争,三毛变成孤儿。他没有家,没有爸爸妈妈,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他四处流浪,在饥饿的时候,吃贴广告的浆糊,甚至和狗抢食物,把训狗的链子套在自己的头上,最后抢到的食物还是被大黑狗抢回去了。三毛还要做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他的童年真的太悲惨了,跟他比起来我们幸福多了。

三毛是个善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他经常帮助那些和他同样命运的孤儿、老人。当他看到一位被推倒的老人很饿时,他拿出一块烧饼,分了一半给老人吃,老人很快吃完了。他想老人一定饿极了,虽然自己也很饿,但他还是把剩下的一半又给了老人。三毛还不顾自己的危险,救起落水的孩子。

三毛也是一个好学、坚强、能干的孩子……在流浪的生活中卖过报纸,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擦过鞋……他总是受人欺负,而他挣的钱连一顿饭都吃不饱。虽然他吃了很多苦,但他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

三毛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生活在新时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做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新时代少年。

第二篇:滚滚红尘情感散文

我是人间惆怅客,滚滚红尘中,似乎有太多太多不快乐的人,或许是远离了大自然,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生活变得程式化了,单调,枯燥而乏味,为寻不到真正的自我而茫然困惑。被太多太多的规则束缚着,被太多太多的诱惑迷惑着,灵魂在明明灭灭的纷争里沉沉浮浮,生命如独轮车,装着载满各种欲望的集装箱,在人生的羊肠小道举步维艰……

迷蒙的天空像一张大网罩着我,让我喘不过气;喧嚣都市中的雾霭时时迷蒙了双眼,让我无所适从,让我不知何去何从的茫茫然;傻傻的只感到天茫茫,地茫茫,云茫茫,水茫茫,人茫茫,心茫茫,不知不觉就在孑影徘徊思故乡里泪千行了。

喜欢静谧的夜晚,可以放飞心情,可以让梦想的翅膀载着我飞翔。喜欢傻傻的仰望苍穹,想追寻流星的踪迹,据说寻着流星的方向可以找到幸福的方向,然,漠漠穹苍只有一轮忧郁的皎月散发着淡淡的清辉。俯瞰窗外,树影依稀,花影仿佛,幸福如烟如雾,无处可寻。

一屋子的清寂,心情在这冷冰冷清里,在这极淡极浅的颜色里无法放置。寂寞不请自来,施施然的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过来,贪得无厌地占据了整个空间,慌失失的打开音乐,将寂寞驱逐于门外,顷刻满屋子轻灵的音符汇流成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心田,此刻且喜无拘无碍,且歌且舞且开怀,此刻,傻傻的只想留住黑的夜,盼,夜更长……

生活似乎就是一场有规律的阴差阳错,生活中总有些淡淡的忧郁。生命中有太多的擦肩而过,太多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喜欢傻傻的将寂寞背影交给昏黄的街灯,然,寂寞被越拉越长;喜欢傻傻的用忧郁的脚步吻遍街灯下那条孤单单的路,傻傻的渴望路的尽头有个奇迹向我走来;喜欢傻傻的逆行在人行道上,寻找熟悉的面孔,却,在那行色匆匆中常常迷失了自己,熙熙攘攘中是一份斯人独憔悴的落寞……

就这样一任时间闲散的流逝,漫无目的。傻傻的认为世界是灰色的,生活是灰色的,人生的色彩也是单一的,于是心也理所当然的是一片灰色地带了。傻傻的认为过去的都是美好,现在有的只是遗憾。思绪总会那么不期然地层层叠叠如潮水般漫上来,一点一滴地将我带离了最初向往的彼岸,仿佛迷路的孩子彷徨无助,惊慌失措。傻傻的因孤独的心无处取暖而黯然神伤。

心儿冷清,夜儿凄清,今日困惑,明日迷茫,旧日泛黄却难忘,心中徒悲伤。儿时的天很高很蓝,云很轻很淡,那赤足奔跑在田野的欢畅的身影已被时光无情地渐拉渐远,斑驳成一团光影;少女时代的天空很清爽,很干净,很明朗,风儿很轻很柔很浪漫,那么缠绵地吹起了一个又一个梦想。曾那么痴痴迷迷地爱着琼瑶小说,总那么傻傻地为某个情节旁若无人地开怀大笑;总那么傻傻的被男女主角的爱情感动的泪流满面;也总那么傻傻的憧憬着有个理想的爱的小屋,有芳草萋萋,有落英缤纷,有夕阳斜照,有小溪清流,有碎花蝶影………现实似乎与梦想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梦想很美,然,似彩色气球般升空后一一被现实击破,然后坠落,坠落,最后只剩一地的碎片,一地的哀伤和无奈,曾经竟把那份失望归咎于琼瑶,傻得不轻……

随波逐流,平平稳稳才是真实的生活吧,傻傻的认为着,也麻木地接受着。

记得友人曾问我信不信教,佛教,天主教,抑或耶稣?我傻傻的笑言:“信啊,呵呵,我只信睡懒觉哦!”曾经的无神论者,见别人那种对神佛的虔诚程度总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如今却因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丽初相逢而有所改观了,曾一度很排斥网络,虚拟的世界里怎有真情感?很傻很傻的偏见。原来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冥冥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未知的地方等着你的到来,与你相遇,与你相识,与你握手,甚至会一辈子伴你走过漫漫人生路,这就是缘分吧。

哦,这一刻,我真想傻傻的给川端康成一个热烈的拥抱,他让我知道了人生即使有何缺憾,却会由其他的美好来填补。有一种美是邂逅所得,是啊,邂逅一个个网友,或才华横溢,或温文尔雅,或幽默风趣,或睿智淡定,或积极向上,或热情洋溢,或正直敦厚,或诚挚友善………这一切美好都让我情不自禁的傻傻的喜悦着,亦让我有了一种在优秀面前自惭形秽和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有了一种要不断鞭策自己去充实自己的冲动。有一种美是亲近所得,近距离接触那一篇篇朴实的文字,真挚的倾诉,往事的回忆,娓娓道来,点点滴滴都是温馨的味道,总会在那真性情的文字里一次次傻傻的感动的不能自已,感动的是那真挚的情和善良的心,让我看到人性的真善美。品的是别人的文章,尝的却是自己的心情,它帮我找回了许许多多的美好,它帮我走出了情绪的低谷,它让我的记忆,我的心不再蒙尘,让我知道了花开花落皆为美…………

这一份份美丽的初相逢绽放的美丽,释放的馨香,温暖了我傻傻的心房,带走了笼罩心头的迷惘和惆怅,那美好的邂逅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旋律让我的心开阔成了一片旷野,很舒坦,很怡然………

那一份份无声的心灵的流动好美好美,让我的精神愉悦,让我的生活充满活力。傻傻的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应该抛弃傻傻的忧郁了,生命在褪色之前不该总是被安放的无足轻重的。我思我在我快乐。生活中有很多美好,应该学会用寻美的眼看世界,应该学会用寻美的心感受生活,从此该傻傻的笑对生活了。

滚滚红尘路,谁是谁谁

红尘读后感

驴打滚儿读后感(共7篇)

《翻滚吧!男孩》观后感

一粒红尘读后感

第三篇:三毛读后感范文

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的。

三毛是一个孤儿,他没有真正的家,只能靠四处流浪乞讨为生,晚上只能睡在大街上,如果讨不到东西,那只能整天挨饿,不仅这样他还经常受到别人的欺凌,身上到处都是伤痕。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却不一样,就说我吧,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爸爸妈妈把我照顾的得很好,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为我考虑到了,可以说我要什么就有什么,就是这样,有时候,我还对爸爸妈妈发脾气,弄得家人都不高兴。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出去玩,妈妈已经给我零花钱了,我嫌少,还向妈妈要,妈妈不给就生气,现在想起来我是多不应该。

看看流浪的三毛,他的生活是多么悲惨!他小小年纪就要靠打工维持生活。三毛虽然贫穷,但是他人穷志不短,他恨坏人,经常同那些欺压人民的坏蛋作斗争,连梦中都在用头把三个坏人顶到大江里去了。而现在我们就像生活在蜜糖中,却不好好珍惜美好的时光,学习上不踏实,懒散,作业不认真完成,不积极动脑,成绩也不怎么理想,妈妈整天唠叨,说我不学无术,没有远大理想……

我现在的生活和三毛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有的时候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冬天到了,妈妈早就准备好了厚厚的毛衣,而三毛没有衣服穿,晚上我睡在柔软温暖的被窝里,三毛却没有地方住,露宿街头,我不仅吃的好,穿得好,还经常换口味,三毛经常没有吃没有穿,我天天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三毛却不能上学。

看了这本书后,我感慨万分。我恨那些欺压人民的坏人,我十分同情三毛,也喜欢三毛,虽然书中只介绍三毛一个人,但却代表千万的流浪儿。我要大声地呼吁:希望社会的人都来关心他们,给他们幸福,给他们阳光,让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

第四篇:读三毛作品有感

最近一直看三毛的书,越发觉得她是个奇女子――她的爱那么深沉又那么博大。她深爱她丈夫,于是当荷西走了,便有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悲泣。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心酸那么苦难?“只要还能握住他,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心。”“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每一句都那么伤感那么疼痛,于是她又一次走进沙漠。她说,后来,她一度变成了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女人,于是她走了,走到沙漠里头去。我想她大概不是去寻找爱情,而是去寻找前世的乡愁吧。

再后来,她也走了。看到这里,我哭得好伤心,我总觉得她应该好好地活着。但后来,看了《撒哈拉的故事》,明白了那种只为荷西的小女人的幸福,让她怎承受得了独自一个人的悲伤!正如她自己所说“假如我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得想明白,因为这对于我,将是一种幸福。”

我想这就是很深沉很深沉、与常人不一样的爱吧――可以看透生死。这方面她还有好多,譬如对初恋,她说“初恋的爱情是很不踏实,很痛苦的。即使我在那个时候嫁给初恋的人,也许我的婚姻会不幸福。”这点我颇有微词,我相信初恋,也祝福初恋中的亲们修成正果。对于浪漫,她认为是有波浪的东西。这种境遇我想我一定不能错过,或许今年,或许明年,期待背后的那片海、夕阳的余晖;希望在起潮前白白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然后任凭海水向我奔来,擦去那一串串弯弯曲曲的弧线,留下最初的贝壳和淡淡的盐腥味。

对于三毛,人们说她是个可爱又可贵的女人。“可爱又可贵”这一个一般的女人都能拥有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个奇女子不是太肤浅了吗?我想了好久,终于在《谈心篇》里蓦然明白她的伟大来自平凡。《谈心篇》每一字每一句总是那么亲切,娓娓道来,语重心长。每一封回信都镶嵌拨云见日的睿智,这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段时间我也要给那个一直叫我姐姐的内江市平坦中心校的小男孩回信。他很可爱,就像小时候的我们,收到他的第一封信,我好高兴,但随后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男孩和一大串的问题,我真的不知如何回答。尽管发展心理学的基础让我对他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里特征有一些了解,但还是丝毫也不敢疏忽:一方面觉得得当好这个姐姐;另一方面,想起了三毛,想起了她面对那些称呼他姐姐的来信者的真切――小小的我,希望有大大的情怀。

人真的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你敞开心扉的时候,另一扇心门也必将为你打开。又收到了他的第二封信,我又惊又喜,信中没有了第一封信里的拘束,那种亲近都几乎让我觉得在读家信――而这对于我亦无限珍贵。现在第三封信也应该要到了,不知道他又要说些什么。祝福我的小弟,一切都好!

星星点点的爱,星星点点的祝福。

星星点点的感悟,星星点点的空灵!

第五篇:哭泣的三毛——三毛作品集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十八册的《三毛作品集》,对三毛和她的作品有了比较粗浅的了解。掩卷沉思,感慨良多,在此略谈一二,与各位对三毛有兴趣的同好交流。一,三毛的成名三毛自己多次自称,她不是一个好学生。她只上到初二就休学了,在家歇了六年,靠私人关系到大学做旁听生。没有毕业就休学出国留学,留学三年转了三个国家,平均一个国家一年,一年的

时间分别学一下这三个国家的基础语言也就差不多了。虽然在《三毛一生大事记》里面有留学回国后“在大学教德文和哲学”的文字,我想,在大学教初级德文比较可信,教哲学则比较可疑。否则,三年前的旁听生,休学出国转三年后就能回大学教哲学,岂不成为那个大学的笑柄?然后不久,她远嫁国外做家庭主妇。三毛能成为风行一时的知名作家,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功劳最大的当属台湾《联合报》。

《联合报》是台湾的两大报之一,三毛的成名系列散文《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该报副刊上首次发表,然后逐渐流传开的。这个系列散文出现的年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正赶上台湾经济腾飞和走向世界,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看长篇大论,同时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所以富有异域风情的撒哈拉故事适时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正如某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仅仅“撒哈拉”这三个字就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紧接着西撒哈拉脱离西班牙的殖民地统治引起那里的局势动荡又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一位作家在报上为我们连续推出“伊拉克的故事”或“阿富汗的故事”,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当然,仅仅靠时事热点掀起的读者热情是不能长久的,正当读者对撒哈拉故事中的三毛和荷西产生兴趣的时候,荷西意外逝世。这个意外立刻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联合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炒作机会,三毛热由此掀起新高潮。《联合报》的具体步骤是出钱让三毛周游中南美洲各国写游记,还派一位摄像记者为她的游记提供图像资料。周游结束后,紧接着就安排三毛做环台湾岛的演讲,这已经与演员“做秀”非常相似了。演讲的后面是在报刊上开设专栏,回答读者提问,这样就更加拉近了三毛与读者的距离。与这些相配合的还有写歌词,教学,拍电影等。三毛想不出名也不行了。

二,三毛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很有意思,作品集虽然多达十八册,但除了一册是电影剧本外,其余均为散文。而且三毛自己也多次强调她“只会用第一人称写作,不会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故事”,她说她写的故事都是她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的东西。在这十八册作品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骆驼》这两本,我甚至认为,她的所有作品,都没有能够超越她的成名作《撒哈拉的故事》的水平。

由于三毛一再强调她的文章都是写自己,所以这为读者通过她的文章了解她本人提供了便利。三毛1942年出生,1973年与荷西在西撒哈拉结婚,婚后,荷西外出工作,她做家庭主妇。当时,三毛周围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社交等机会,她不用为生计发愁,却有大把的时间,还积累了不少的人身经历和感受,所以正处于一个厚积薄发的大好写作时机。1976年,三毛35岁,正是一个女人成熟,又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因此写出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样比较好的作品。但是1976年出名以后,接着出版的《雨季不再来》是她成名以前的旧作,甚至可以说是以前的习作,就连三毛自己对它也评价不高。

在三毛成名以后,她感受到了成名后的写作压力,原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休闲式写作,如今成了她的精神负担。正如她自己在作品中所说的那样,她长时间地冥思苦想,却写不出一个字来,甚至有十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停止了写作。当然在那样的环境下,她还是写出了比较好的文章,那就是散文集《哭泣的骆驼》,可以看成是《撒哈拉的故事》续集,这本文集也几乎榨干了她关于撒哈拉的最后生活积累。

随着她和荷西离开西撒哈拉,荷西先是失业,然后又在1979年意外去世,这样的打击使三毛的创作环境和心态都受到了重创,从那以后,可以说,她一直没有从这种打击中恢复过来。1981年回到台湾以后,她被传媒和盛名所驱使,几乎失去了自己,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她去演讲,她回答读者的来信等,她已经从一个作家蜕变成一个社会工作者,或者说一个布道者。从某种角度来看,1991年三毛的自杀,可以看成是一个布道者最完美的结局。

当撒哈拉一旦离三毛而去,她的文章中只能出现一些“回忆”,“答读者来信”,甚至“收藏物介绍”之类的内容。当三毛的文章内容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熟悉的生活中来之后,三毛的光环也就自然暗淡了。

三毛文章中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是她的真诚和爱心,此外还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三毛对身为一个海外中国人的自豪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她的笔下,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外国人的批评讽刺随处可见,就连对她的公婆也不例外,例如,她在文章中说,荷西刚刚去世,公婆就通过女婿在饭桌上开口与

三毛理论怎样分割继承荷西与三毛的住房。当然,在三毛的后期作品中,她这方面的转变比较大,“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地球人概念”表达得比较强烈。三毛作品中比较消极的东西是对教育制度的全盘否定和对前世今生之类灵异神秘世界的过分渲染。

三,三毛的爱情读三毛的作品不能不谈三毛的爱情,因为三毛的作品都是散文,都是直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受和

理解,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中的爱情观与作家的爱情观相分离的情况不一样。纵观三毛的一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爱情的失败者,她一直在渴望爱情,但却一直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在她的前半生是没有找到,在她的后半生是找到了也不能接受。

从三毛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在少女时代就曾有过割腕自杀的记录,是不是因为初恋问题,她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她喜欢琼瑶的书,喜欢看《红搂梦》,喜欢阅读来看,可能性非常大。她之所以出国留学,根据她在文章中介绍,是为躲避恋爱问题。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三毛对爱情是非常苛求的,在与荷西结婚前,32岁的三毛可以说对爱情已经是“曾经沧桑难为水”,而且在这之前的许多追求者都是荷西无法相比的。三毛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三年在国外,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绝:在西班牙时,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位台湾籍的在美博士追求。这些人都远比荷西优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爱情标准。但是三毛拒绝了,因为三毛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台湾的三年,当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未婚夫。三毛在未婚夫去世不久,就背井离乡与荷西仓促结婚,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对爱情的绝望,已经非常清楚了。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荷西与三毛婚后的关系并不融洽,争吵不断。更重要的是三毛是个感情细腻丰富的人,荷西是个粗线条的大男人倾向很严重的人,两个人在性格上,文化上,情趣上,人生观上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荷西忙于工作,整天不在家,所以,在撒哈拉的三毛几乎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写作使她走进理想的世界。

但是我这样说,并不否定三毛与荷西之间有爱情,但有的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爱情,更重要的是这种爱情产生于三毛出名之后。因为当《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以后,荷西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三毛的丈夫,而成了三毛笔下的一个理想人物,读者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三毛更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在荷西意外去世后,这个理想人物得到了进一步的神化。正是这种神化,使得三毛背上了永远无法卸下的枷锁,不管她多么渴望爱情,为了维护神化了的荷西与三毛的故事,三毛都不能再与任何人结婚,尽管荷西去世时,三毛才38岁。

三毛曾经说过,她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主张嫁鸡随鸡。其实,这样的表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不一定是三毛真实的想法。三毛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叛逆性很强的人,再加上在国外生活十几年,她的爱情观不可能那么陈旧。读她的《倾城》,可以感觉到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强烈地爱上一个人。从她未婚夫去世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荷西结婚,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主张寡妇不改嫁的人。但是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与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谈到三毛的爱情就不能不谈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这是她唯一的一本电影剧本,完成于她自杀的前一年1990年。剧本由名演员林青霞和秦汉主演,但由于剧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日伪时期的文化汉奸,所以电影拍好后遭到禁映,甚至被指责为美化汉奸。其实这部电影纯粹是感情戏,不是政治戏,它是三毛一身爱情故事的缩影:她是一个为了爱情追求一生,付出了一切的人,但却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明明知道自己所爱的人不值得爱,对自己不是真心,还是义无反顾地去爱。

四,三毛的自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毛是《联合报》的一个拳头产品,所以《联合报》必须竭尽全力维护这个产品的完美无缺,三毛自杀明明是一个铁定的事实,《联合报》在三毛最后一册作品集《高原的百合花》的序言中还要否定三毛是自杀,说三毛绝不会自杀,三毛的死是工作劳累所致,是为读者鞠躬尽瘁,因为他们认为自杀有损三毛的完美形象。我觉得这样的序言,纯粹是出版商为了商业的需要故意曲解三毛,否则,就是太不了解三毛的内心世界了。

三毛是幸运的,虽然她出生于战乱年代的1942年,却因出生律师家庭得以无忧无虑地躲过许多生活的艰辛。但是三毛又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一个真正可以爱的人,她多次强调,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只有三个:父母和荷西。遗憾的是,荷西早逝,与父母的关系又长期不和谐。三毛的叛逆性格的形成可能源于家庭对她的严格要求,更由于三毛从小就一直屈居姐姐之下,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心理。进入青春期后,再受到外界的不如意刺激,不得不休学在家接受心理治疗。

初中休学后,父母在安排治疗的同时,还安排三毛学画,这样可缓解三毛精神上的紧张,休学六年后,父母原来是计划让三毛去大学旁听美术,但在最后一刻,三毛自作主张选择了哲学。哲学能使聪明的人更聪明,但也容易使不聪明的人更加不聪明,容易使人钻牛角尖,使人走极端。三毛从对爱情的苛求,一百八十度地转为对爱情的无求——嫁给荷西,不能不说与这三年选修的哲学有关。

三毛出身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她自己也是一个基督教徒,但由于她的叛逆性格,使得她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基督教徒,因为她除了信基督教之外,还信佛,这一点是有违基督教教规的。三毛还相信飞碟的存在,相信非洲的巫术,相信神秘力量,相信前世今生,她在《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说,她确信她的前世是印地安人,她在参观了敦煌的石窟后,她听到了石佛对她说的话。她最喜欢的两本书之一是《红搂梦》,她想到过出家,而自杀是另一种出家。

三毛成名前一直不快乐,成名后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也陷入了长期的不快乐。不管在事业和婚姻上,在成名前,三毛都是父母眼中的失败者,就是在成名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三毛的文章也不被父亲和家人看好,所以三毛在父亲面前一直很自卑。三毛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她把依附父母也看成是自己的失败,但又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她把父母的过分关爱看成是负担和束缚,荷西的早逝,更使她感到“虽生犹死”般的孤独。

三毛在作品中无数次地写到过自杀,她说1981年如果不是琼瑶用了整整七个小时强迫她答应不自杀,她早已不在人世。她之所以留下,是为了不伤害活着的亲人以及广大爱她的读者。可是十年以后,她发现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远没有她自己想象得那么重,她有一篇文章形象地描述过这种心情:在一次家人聚会上,她三次大声宣布她要结婚了,但没有任何一位家人做出她期待的回应。

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她除了三年讲学之外,主要的时间用于巡回演讲,回答读者来信,可以说是在用她的生命反馈报答社会,像一个布道者一样。在此期间,她在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之外,还要忍受肌体上病痛的折磨。从众多的读者来信中,她看到的,感受到的大多是人们的抱怨,痛苦和求助,所以她要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别人,在公开发言中呼吁人们要向逆境抗争,要热爱生活,要爱人。她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可以说几乎不是为她自己活的,是为家人和读者活的,她在尽她的一份力。当她觉得她已经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有权选择休息,或许这个决定,在她去世的十年前就已经计划好了。

理解了这些,对三毛的自杀就不会觉得奇怪,也不会觉得三毛的自杀与她生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不向困难低头等的文章有什么矛盾。我甚至觉得,三毛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类似于安乐死。

《三毛读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