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读后感(合集)

时间:2022-06-08 23:14:17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6753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三毛读后感(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三毛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三毛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颇有感触。

从书中知道,三毛是个孤儿,他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过着很苦的日子,不像我们可以有爸爸有妈妈悉心照顾,还可以上学。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要珍惜生活,不让费一颗粮食,学会关心他人。

有一次,一群坏人来捉三毛和他的弟弟,弟弟不小心被石头拌倒了,很快就被捉住了,三毛看见了,就用自己的身体去撞坏人。弟弟得救了,三毛却受伤了。三毛不顾生命去救弟弟的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三毛虽然贫穷,但是他人穷志不短,他很坏人经常同那些欺压人民的坏蛋作斗争,连梦中都在用头把三个坏人扔到大江里去了,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现在,我们就像生活在天堂,相比来说三毛生活在地狱。而我们却常不珍惜每一颗米饭,也不珍惜爸爸妈妈每一点关爱,还总是发小姐脾气。

看看流浪儿三毛,它的生活是那么悲惨!他这么小的年级都要靠打工养活自己,还有时候找不到工作。又总是被人欺负,还只有两家人收留过三毛,可是没几天出来两场事故就丢了两个家,从此又走红是哪个了流浪的道路。

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关爱亲人,珍惜童年的快乐的时光。

第二篇:读三毛作品有感

我喜欢三毛,洒脱的三毛。我喜欢三毛的“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的自信;我喜欢三毛的“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的勇敢;我喜欢三毛……

那是怎样的一个雨季,带着长大了穿丝袜的念想,伴着对恋爱的向往,一个从开始便被认为不正常的小孩,却是每个寻常小孩的缩影――单纯、天真。三毛对“珍妮”的痴迷,正如我们对玩具的依恋,三毛感受得奖的快乐,补考定终生的忐忑,孤身在西班牙求学的精彩。三毛用真实告诉我们蝴蝶翩翩飞舞的地方定是幸福的指向。

三毛认识了一个叫荷西的男子,他们从小就认识,他们一起生活,一起穿越撒哈拉沙漠,一起感受大漠的温情。三毛就是这样,做别人不敢做,感受别人不能感受到的,就连结婚也是那样的独特有致,做第一个走路结婚的新娘,在撒哈拉沙漠的见证下与荷西牵手;三毛还勇敢地做一个悬壶济世的业余医生为撒哈拉的人们看病;她目睹了沙漠的娃娃新娘;她和荷西在荒山经历了永生难忘的一夜,寒冷,恐惧吞噬着他们;她和荷西为生计捉鱼卖鱼却到头来两头空空的乐趣;还有那哭泣的骆驼,让人流下了好多泪……

我喜欢三毛纯朴的文字,在她的字里行间里我领悟到了大漠的一切一切,原来火烧火燎的大沙漠也是如此的意趣横生。

在那温柔的夜忆起多少往事,婆媳关系的相处,与卖花女的斗智斗勇,与大胡子(荷西)的甜蜜与衰愁……

三毛的一生太精彩了,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足迹遍及天涯海角,领略了三毛的真实与洒脱,我大悟原来人生可以如此精彩。

墓碑不重要,哀乐不重要,哭泣不重要,欢笑不重要,反正时间永是流驶,生命只是一颗荷叶上的露珠。但你可以选择你活着的方式,你可以像三毛一样选择流浪,和自己的伴侣一起走遍万水千山,让自己死后凋零的棺木亦铸成一盘美丽的棋局;你亦可以像张爱玲一样“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让自己装饰额角的诗歌也甘美……而我更愿意学三毛,走自己的路,追寻自己的幸福,快乐着,悲伤着,感受着“原来生活如此精彩”,一切只在于你选择的方式。

第三篇:三毛读后感

“寥寥数笔,一个在贫寒与疾苦当中挣扎的儿童形象便跃然于纸上,活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中。1935年,张乐平先生就像是给了小木偶匹诺曹生命的老木匠,给了他笔下的流浪儿三毛一个活的灵魂。”妈妈把《三毛流浪记》推荐给了我。

起初,这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书。但是,当我翻开它,看到那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小朋友“孤苦伶仃”、“渡河求生”时,我担心极了;当我看到他“河中遇救”、“获得温暖”时,我真心为他高兴。他成了我的朋友,虽然他在书中,我在书外,但我们相互对话,一起长大。

当他“练习撒网”时,我在写作业;当他有“意外收获”时,我被表扬了……但是,当他遇到“争渡行凶”时,我有爸爸妈妈的保护;当他在“弹簧门外”看着烤鸭流口水时,我因挑食不肯好好吃饭;当他“饥不择食”、“穷途末路”,为了一口吃的与狗“你争我夺”时,我难过极了,这些都是真吗?他只是和我一样的孩子啊,童年不应该遭受这些!

妈妈告诉我,在三毛生活的那个年代,无数贫苦孩子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幸福的童年,并非从来就有。看着“混乱世界”里的三毛,我觉得书房就是天堂,安静的书桌、满满的书籍,与书上的人交谈,汲取成长的养分。发奋读书籍,不负少年时!

第四篇:毛散文集

【作家简介】: 三毛(1943~1991):原名陈懋平,又名陈平,台湾著名女作家。发表作品23部,约500万字。三毛祖居系其祖父陈宗绪先生于民国年间建造,位于定海区小沙镇陈家。五间正房现已修复成为三毛作品陈列室,以充满传奇的一生、风靡世界的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想念你,三毛等为主题,分别陈列三毛的遗物、作品、照片。三毛祖居被定海区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本名陈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部分作品:

1、赴欧旅途见闻录 >>>>>[阅读全文]

2、三毛致贾平凹的信 >>>>>[阅读全文]

3、我的写作生活 >>>>>[阅读全文]

4、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行 >>>>>[阅读全文]

5、背影 >>>>>[阅读全文]

6、拾荒梦 >>>>>[阅读全文]

7、石头记 >>>>>[阅读全文]

8、梦里花落知多少 >>>>>[阅读全文]

9、惊梦三十年 >>>>>[阅读全文]

10、沙漠中的饭店 >>>>>[阅读全文]

11、故乡人 >>>>>[阅读全文]

12、哑奴 >>>>>[阅读全文]

13、遗爱 >>>>>[阅读全文]

14、雨季不再来 >>>>>[阅读全文]

15、秋恋 >>>>>[阅读全文]

16、三毛经典语录 >>>>>[阅读全文]

17、一生的爱 >>>>>[阅读全文] 三毛散文世界读解: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她的散文世界就是她散文化的生命世界,读解三毛散文世界即是读解三毛,散文形式对于三毛来说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三毛的这种三毛体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个世界是一个随意而非刻意的世界,它们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三毛用她机智诙谐朴素的语言给我们构筑这样一个独特的文本形式.在她的散文世界中主要有这样三个形态,即早期散文的忧郁感伤,远离都市的二人世界,孤独平淡的回归时期.

关键词:三毛、三毛散文、三毛体、生命、散文世界、语言、沙漠

关于三毛,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这样说过: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样的作家。1与一些著作等身的名家相比,三毛显然算不了什么,但她的文章却赢得了海内外一大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在我们当中曾经掀起了一段为时不短的三毛热。三毛以她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构筑起一个自我生命的散文世界。它也许永远无法成为经典性的文文本,但正如贾平凹所说的,三毛是一个真正的作家,这是因为她是用生命去写作,其散文世界即是其自我生命存在的世界。读解三毛散文世界即是读解三毛。

一、散文化的生命世界三毛体

与其说三毛是在进行文散文创作,不如说她是为自己找到了一种生存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如同三毛的生命是一次性的一样,三毛的散文也是一次性的,它是别人不会的。我们可以把三毛那种独有的的散文叫做三毛体,它不同于一般的散文。三毛散文除了具有一般散文所共有的特征,即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之外,它还是一种生命纪实。三毛的散文世界是其散文化的生命世界,这位万水千山走遍的女子,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她的作品,好似一首无声的歌,在向人们缓缓倾诉她的快乐与忧伤,在向人们尽情展示她那颗丰富而疲惫的心灵。正是因为此,散文形式在三毛那里具有了不同于寻常的意义,也就是说,在她那里,与其说散文形式是一种文形式,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形式,它已经超出了作为一种文体裁的性质和范畴。三毛是在用她的生命去写作,她象是一个神秘、虚幻的人物,又象是地一片飘动的云,人们为她的色彩、光芒所炫惑,却看不清,猜不透;然而她又是一个极真极纯的真实存在,通过那一篇篇极为坦诚的内心独白,使我们能够清晰地触摸到她的心灵。她的全部作品,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及发生在她周围的人与事的真实记录。三毛的作品全部采用第一人称,作品里有一个永恒的主人公,即她自己三毛Echo,与同时期的琼瑶等作家相比,她不是着意去描绘动荡的社会生活而是执着地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探求。这是开成她独特的三毛体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毛体的散文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三毛散文世界是一个随意而非刻意的世界。巴金认为艺术的至高境界是无技巧,而读者读三毛的作品时,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清茶,有一缕清香,却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三毛自己在《衣带渐宽终不悔》里说:我的人生也不刻意,一切顺其自然。说宿命,太悲观了,说是大自然的定律比较好。《老子》里有一句话:万物作焉不辞’,天地万物都循着自然运作而不推辞。我是个自然主义者,一切发生的事都是合乎自然的定律。顺其自然,没有意外。2因此,无论是《雨季不再来》中那个封闭而多梦的少女,还是《撒哈拉的故事》中那个向漫天风沙的少妇,或者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中那个平静而淡泊的寡妇,三毛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欢乐与悲痛、幸福与坎坷。她如同一位好友,在与你谈心,在向你展示一个复杂而真实的灵魂。她的作品没有也无须人工的雕琢,情真意切而又挥洒自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她说我的写作,原本是一种游戏,我无拘无束的坐下来,自由自在地把想定的东西涂在纸上。在我,是这么自然而又好玩的事情。3正是因为她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作态度和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使得从她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率真而不做作,作者的灵明与智慧在作品中任意挥洒,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三毛用她充满灵性的笔给我们构筑了这样一个随意而非刻意的散文世界。

其次,三毛的作品在文本形式上也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

游记体是用于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很多作家都写过一些记录沿途风光、风俗人情、放行经历的游记体散文,但三毛所写的游记显然与他们不同,有人认为流浪才是三毛的名字,她一生喜欢流浪,甚至选择了流浪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她的游记对于她来说就成为她生命经历的记录。看她的《逍遥七岛游》、《马德拉游记》、《墨西哥幻行》等等游记作品,三毛以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将我们引向她的私人生活和内心世界中去。三毛带你去看爱情、生死以及种种神秘和未知,她把你几乎忘却的好奇心重新点燃了,她让你重享闯五湖三江的喜悦。4从这些游记当中,三毛向我们展示了她眼中的大自然,而读者也正是从她的游记当中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那远离都市的自然中,她去哭、在笑、去疯狂,游记只是她展示自己生命的一个载体,流浪才是她的目的。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样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如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等。三毛在她的作品中也讲述了一个一个的故事,但是小说中的叙事故事情节不同,三毛所叙述的故事大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她的散文《寂地》描写的是几位朋友野营时讨论一种叫做脸狺的怪物,故事没有所谓的开头、结尾,从天黑时写起到第二日天亮时便嘎然而止,整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仅有的两段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当时恐怖的气氛,作者只是要在其中表现她对神迹的看法。此外作为小说的叙事,都是一些虚构的情节,而三毛作品中的叙事却都是真实的。对于她这样一位有着独特经历的作家来说,她根本用不着虚构,因为她的生命中就有许许多多伸手可及的人物和事件。她的作品都是纪实性的,都取材于新身经历、实见实闻的流浪旅游生活三毛只是要在这一个一个故事中表现她对于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

三毛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抒情意味,她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感,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感贯穿于她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仅映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时,我们可以看到《搭车客》中,她对那些在沙漠中艰难行进的沙哈拉威人的慷慨无私;《故乡人》中,她对从未谋面的中国人曾君雄的赤子之情;《娃娃新娘》中,她对于十岁新娘姑卡的同情之心等等,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浸透着一种爱心,抒情性非常强。但这又和一性的特点,因此它显然不是一种诗歌体的文学作品。

三毛的散文大多是一些随感,抒发作者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的感悟,对一般的诗歌不同,它没有诗歌所具有的那种语句凝炼、结构跳跃、富有音乐些现实的人和事的看法。但它又和一般意义上的日记不同。日记是对于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时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并且三毛的随感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基调,即上文所提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说,三毛的作品是随感而非日记体。此外,日记相对来说是记录一些相对比较隐私的事情,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三毛的随感中所抒发的情感和一般日记中所表现的显然是有区别的。

其三是三毛散文中的机智、诙谐、朴素的散文话语。

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往往通过语词表现的特点呈现出来,而读者对作品风格的认识和感受,也首先是从词语的格调、色彩、气势和节奏的特点中获得的。我们所了解的三毛作品所具有的洒脱不羁的风格,也就是从她的语言开始的。作为一种生命纪实,三毛散文的语言也略上了她本人的痕迹,乐观向上追求自由的三毛将自己对于生命的执着、对于世界的认识形成了文字,使它天然的具有一种机智、纯净的特点。

毛概演讲稿(共14篇)

三违演讲稿

初三演讲稿

三八演讲稿

三节演讲稿

第五篇:三毛读后感

暑假里,妈妈帮我买了一本《三毛流浪记》,读完后,我流眼泪了。三毛生在万恶的旧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人权,没有尊严,没有公平,只有贫与富。这个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可怜孩子,没有家,没有父母,无依无靠,过着忍饥挨饿,受尽欺凌的日子。命运的坎坷并没有让三毛放弃求生的希望,他受尽苦难,却没有气馁和绝望。书中有许多故事情节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可笑过后却觉得无比心酸,在这么一个恶劣环境下求生的孩子,却顽强地生存着,奋斗着。在这个残酷的社会里,三毛却出淤泥而不染,他善良,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三毛的精神让这个黑暗的社会增添了一些光明。

比起三毛,我是多么的幸福,我生在新社会,长在新中国,我能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可三毛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富人家的孩子去上学。冬天,妈妈为我准备了厚厚的棉衣,而三毛却在寒风里瑟瑟发抖,晚上,我睡在温暖柔软的被子里,而三毛睡的是垃圾车,街边,桥洞,当三毛在为饥饿的肚皮四处奔波,可我却在嫌饭桌上的菜,这样不好吃,那样不好吃。

同学们,要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好好学习,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去帮助和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多为社会做贡献。

第六篇:读三毛有感

我对于三毛的涉猎并不太深,她是一个在文坛上名噪一时的人物,抑或是一个操持着家务的平淡女子。有关她的评价太多太多,但我均不予理会。

没有看过三毛的照片,但我一厢情愿地把她当成一个美丽的,至少是可爱的女子。

有人把三毛和张爱玲作比,我笑笑,不置可否。

从美到极致的绝色女子沙伊达,到仇恨撒哈拉威人却最终为之送命的沙巴军曹;从为寻求爱舍弃一切的老实伙计沙仑,到被人奴役仍心怀自由的哑奴……,她笔下的人物,似乎都笼着一层阴影,一步步向着可悲的结局走去。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这活不错。美丽的人,美好的事物,却不一定都有完美的结局。只因结局的缺憾,便说悲剧没有意义吗?《红楼梦》,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向世人有力地证明: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加撼动人心。

三毛却又不是纯粹的悲观主义者,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个十足的乐天派。

因为看了一张撒哈拉大沙漠的照片,感应到了前世的乡愁,这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贫瘠的沙漠。只一念之间,却付诸于行动,义无反顾。

初到沙漠,她真切地感到了白手起家的艰难:“我被风沙迷了眼睛,觉得毫无方向。”她坚持下来了。用废弃的材料,构筑了一个极格调的家。从三毛的文字中,我们领略凄楚与绝境的战栗,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记,驼铃声声的悠扬……我的青春没有撒哈拉,从她的作品里,我领悟到一个别样的温柔、袤远、充满活力的撒哈拉。三毛懂得怎样化苦为乐,她管这叫作生活的艺术。

艺术,对的,三毛学过画,也颇有一点艺术造诣。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坟场老人雕刻的石头,她花一千块钱如获至宝地买回来。她懂艺术,所以,她有敏感的心灵和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和最疼痛都夹其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流浪异域,勇敢潇洒的异乡人,却把“行”和“知”完美地揉合在了一起。她从小便不安分,不肯活在芸芸众生既定的轨道里。对于她来说,有书可读,有路可走,快哉快哉!写作,只不过是生活之余的调剂品,正如蛋糕上的樱桃。

三毛的书我没有看到最后,有人说,她的人生正如她的小说那样,起伏不定。最后。好几逃离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

对于她的逝世,我竟没有一丝的怅然。

也好,人生就像一个圆圈,起点即是终点。三毛的一生很泼墨很尽兴,她离经叛道,做了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我为她高兴,她是真性情地活过,她是真正为自己而活。

很自然而然地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我又想起三毛最爱的天堂鸟,朵朵花瓣好像跳动的火苗,怒放着燃烧,红艳的鸟儿扑腾着翅膀,似乎下一秒就会飞回天堂去。

本就是的,天堂鸟的花语,正是“自由”。

《三毛读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