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读《三国演义》有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读《三国演义》有感》。
第一篇:读《三国演义》有感
徜徉在暑假的惬意中,我在氤氲着书香的图书馆里重温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使我再次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书中以三国时代魏蜀吴三个国家争霸为主线,描写刻画了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周瑜等近200多个耳熟能详,性格分明的人物。
俗话说得好“能文能武,天下我手”关羽――武圣也,关羽字云长,他威风凛凛,“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跃然纸上的武圣,耍一把青龙偃月刀――冷艳锯,重达八十二斤,骑一匹赤兔马。刮骨疗伤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天下无敌,但就是这样一位武艺高超的虎将也有陨落的一天。在充斥着腥风血雨的“败走麦城”中,关羽因为轻敌被孙权团团包围了,孙权曾多次让英雄般的武圣投降,关羽却誓死也不从,最终被杀害了。关羽一生的英雄事迹使我们受到了许多启示,如:要勤修本领,这样才能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忠勇无敌。所以当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才能拥有更大更好的成就,才能对祖国做出能记入史册的成就。
既然提到了“武”那就不得不提提与“武”相对的“文”了“文”亦指那些武功或许不怎么样但计谋如泉涌之人,在《三国演义》中的“文”者非聪敏的诸葛亮莫属。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本以为他应该相貌堂堂,但书上只有寥寥几字: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名计也有很多――借东风,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简直数不胜数。身为《三国演义》中的“智多星”,他可谓是才富五车、才华横溢……,既生瑜,何生亮?何以诸葛孔明能“谋”冠三国?独善其身,结草庐而居,心无旁骛。人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不为外部杂事所打扰的时候,才能静心去思考问题,才能把很多问题考虑清楚,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在纷繁复杂的群雄逐鹿时代提出“三分天下”的良计。
看三国,英雄辈出,然而能青史留名的无一不是能先修自身,而后才能齐家、平天下的人,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在新时代下,各种信息错综复杂,我们更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只有充实了自身的本领,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有可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点评:《三国演义》中精彩故事纷呈,人物形象众多。小作者从武将关羽和文臣诸葛亮说起,从他们的经历和成就中谈自己的体会: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身的本领,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有可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章思路清晰,见解独到。
第二篇:读《三国演义》有感
空城计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决中的重彩戏,诸葛亮通过这一场大战,被奉为三国最有谋略的人。而司马懿则成了胆小如鼠,蠢笨如牛的人。
《三国演义》中写道,马谡不听诸葛亮的话,失掉了街亭后,蜀军兵力大减,只能转攻为守。诸葛亮率领5000兵去西城搬运粮草,准备在汉中休养生息。可是魏国怎么会放过他呢,他们“宜将利勇追穷寇”,于是司马懿便率领15万大军进攻蜀军。
一听到司马懿,诸葛亮就慌了,因为在当时,真正能做他对手的只有司马懿。就连毛主席也说过: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诸葛亮对司马懿不仅仅是担心,更是恐惧。
和曹魏相比,不管是地域、经济,还是军事,蜀国都是远远不如的。之前,凭借诸葛亮的智谋,还可以弥补蜀军军事和经济上的不足,最终“智取三城”,有了一定的基业。但是遇上司马懿后,诸葛亮的厄运就开始了,他的智谋在司马懿那里被一一看破,如透明人,实在是无计可施了。
面对司马懿的15万大军,该怎么办呢?诸葛亮绞尽脑汁想:跑吧,2500人在15万大军中,踏都被踏死了,怎么跑?战吧,这不明摆着是鸡蛋碰石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吗?投降吧,先帝奋斗一生建立的蜀汉政权就这样白白葬送掉,这怎么可以?那该怎么办呢?装,诸葛亮最后把主意打在这个字上,使用空城计吧。
于是他让士兵大开城门,让百余士兵打扮成百姓的模样,洒扫街道。自己却端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旁边只有两个小童站着。
这是诸葛亮的一次“豪赌”,也是一次攻心术,因为司马懿非常了解诸葛亮,他行军谨小慎微,不敢铤而走险,今天城门洞开,必定有埋伏。于是就赶快退兵了。
读到这里,空城计的胜败原因似乎很明显了。可是再一深究,好像另有隐情。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是一个智谋高深而又多经战事的人,即使一般的将领,也会使人去探虚实,他难道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诸葛亮再有定性,难道他的琴声中就没有弦外之音吗?诸葛亮身旁只有两个小童,司马懿为什么不射死诸葛亮呢?即使有伏兵,也是快不过箭的呀,何况是“攻其不备”,杀了诸葛亮,不就一了百了吗?可是司马懿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领着15万大军撤退15里,还一再强调: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司马懿进曹营以来的事,曹操初次见到司马懿是就看出他有“鹰视狼顾”之性,他不重用司马懿,也不敢重用司马懿,他看得出司马懿有扶邦安家之才,却甘愿做一教书匠。他一再叮嘱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正因为这样,司马懿在魏国做事一直是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曹丕即位后,虽然对他重用,但是也处处对他设防,所以他不敢有大动作,不敢锋芒太露,只能卷缩着做人。曹奔次缓螅嵌运韭碥捕嗉硬录桑恢赜盟
诸葛亮早知司马懿的能力,为了替北伐扫除障碍,他利用魏王对司马懿的猜忌,煽风点火,使反间计,把司马懿赶回宛城养老去了。
然后他一次又一次地攻打曹魏,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抵达魏国都城,曹魏集团无人能够抵挡,曹辈挪坏貌黄鹩盟韭碥玻馑捌轿鹘薄S纱丝杉韭碥驳摹捌轿鹘笔亲盼愿吨罡鹆炼獾摹
司马懿心里很清楚,如果灭了诸葛亮,他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在曹魏集团中,便无他的一席之地,所以他一定要诸葛亮活着,这样他才有可用之处,即使在宛城困住,被猜忌打压,还能苟活在世上,养老归终。如果诸葛亮死了,他就会像一只狗一样被抛弃,自古就有“天下已定,你固当烹”的说法。何况他是曹魏集团共同的猜忌者、排斥者。不想被烹,就要留下诸葛亮这只兔子,养寇自重啊!
因此,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就像走独木桥,必须要捏拉准确,否则,要么因为失败惨重而被魏王废弃,要么因为全胜而被魏王“狗烹”。
于是,在西城,司马懿不是不想进城,也不是不敢进城,而是不能进城,那是一座空城,一进去就只有“被烹”这个结果。诸葛亮也是深知司马懿的心里。所以,这两位三国时期最优秀的谋略家,暗通心里,一个在城楼上抚琴,一个听懂了弦外之音,完美地表演了这场空城计。
诸葛亮和司马懿真是棋逢对手,他们的较量既惊险,又精彩。人生难得一知己,有了彼此,他们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