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2022-10-26 22:14:2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098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篇: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细则

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河南省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豫办【2016】27号)、《河南省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豫扶贫组【2015】4号)、《河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豫办【2016】28号)、《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若干意见》(豫政办【2016】177号)《信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办法(暂行)》(信发改代赈【2016】299号)等有关规定,为了扎实有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财政专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通过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的有效精准使用,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改变贫困户生存条件,达到稳定脱贫目的。第三条 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二)坚持量力而行,保障基本;

(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四)坚持瞄准精准,稳定脱贫;

(五)坚持县负总责, 乡镇落实。第二章 适用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搬迁范围。主要适用于居住在深山荒芜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脆弱)区 和河滩受淹区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第五条 搬迁对象。住房条件相对较差,愿意参加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产资源相对较少,靠就地就近从事劳动生产难以脱贫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活在地质灾害多发区、隐患区,愿意通过易地搬迁避险和脱贫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第六条 搬迁条件

1、同时满足迁出区域条件和搬迁农户个体条件;

2、贫困户自愿申请;

3、有后续扶持产业。

第七条 同步搬迁。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居住农户2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自然村,原则上实行整村搬迁。

第三章 项目资金补助标准 第八条 补助标准

(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助标准。根据易地搬迁资金省对县市包干使用,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人均补助3万元,易地搬迁制定的补助标准必须确保贫困户搬进去可以入住;集中安置的资金标准由乡镇实行包干使用,乡镇政府根据安置区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等情况,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根据我县建设安置实际成本确定补助标准如下:

1、集中安置包括村内、集镇集中安置和政府团购。 村内、集镇集中安置:人均住房补助3万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人均3万元;

政府团购:原则上在本乡镇安置,房源为合法房源,用于安置家庭人口较多的贫困户,在集镇、社区安置考虑已有部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安成本增加,人均补助标准可适当调整,贫困户人均购房面积原则上不超过25平方米。确因户型原因突破标准的,应按标准控制在安置住房总面积的10%以内,超出范围的由乡镇兜底解决。

2、分散安置包括自主建(购)房、代建房、投亲靠友、梯次搬迁安置,人均住房补助3万元。

(二)同步搬迁人口补助标准。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群众的建房资金,县政府从整合资源中予以支持,按人均5000元补助,其余资金由农户自筹解决,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并统筹规划。

无论何种安置方式,首先,搬迁户必须有产业支撑,能够实现就近就业;其次,搬迁户原有住房收回,旧宅基地由当地政府组织复垦、生态修复、规模养殖等多种形式的开发利用,形成的资产和收益归集体所有。只有在产业考核、新房入住、旧宅拆除等程序全部验收合格后,搬迁补助资金才能予以全额下发。

第四章 项目实施程序

第九条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程序主要分为搬迁规划、实施方案、图纸设计和组织实施等。

(一)搬迁规划。县发改委、扶贫开发局等部门组织编制县“十三五”易地搬迁脱贫规划,由县政府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二)实施方案。县建设投资公司委托相应资质的机构(资质要求按照住建部门的规定执行)编制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需明确搬迁对象、安置地点、安置方式、住房和配套设施规划布局、投资规模及来源、产业扶持政策、建设工期等内容。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牵头办理土地、规划、环保等相关手续,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办理相关手续。方案编制完成后,由县发改委、扶贫开发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环保局联合提出审查意见,报县政府审批。经县政府批准后,各乡镇人民政府不得擅自调整或变更方案建设内容,应按照方案建设内容要求按时保质完成。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应及时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批,经同意后应在10个工作日完善相关变更手续,报县扶贫开发局备案。

(三)图纸设计。依据审批的实施方案,项目法人完成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报县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四)组织实施

1、集中安置

村内、集镇集中安置。根据批复的方案和施工图,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围绕易地搬迁年度目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项目公示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严格项目建设程序,建立科学的工程建设机制,确定每项工程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强有力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规定要求保质保量完工。

政府团购安置。搬迁户要填写购买房屋申请书,并经乡镇政府审核后,由乡镇政府统一购买社区或城区的存量房用于安置家庭人口较多的贫困户。购买房屋前要确认房屋权属,要由第三方对房屋面积进行测量,价格进行评估,出具证明材料,乡镇政府根据评估价格同房地产企业协商购买价,签订购房协议,并进行司法公证。

2、分散安置

自主建房的搬迁户必须经乡镇城建所、土地所、扶贫办同意,利用统一设计的户型图纸建设,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监督,确保房屋建设质量,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到位。对于自身无能力建设选择自主建房的贫困户,可以委托乡镇政府找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根据设计图纸、预算进行建设,由乡镇实施监督,竣工后决算,经审计后按审计金额拨付施工队,结余资金由乡镇政府按照到户增收项目管理模式用于补贴贫困户发展生产。

对于自己购房的搬迁贫困户,要对原房屋的所有权进行公示,并通过村委会及四邻进行确认,房屋面积及价格需要由第三方评估,出具有关评估资料,签订购买协议并进行司法公证。

对于投亲靠友安置,原则上不得跨县安置。首先具备有安置的房舍条件和生活条件;其次,投靠的亲友愿意接纳,双方必须签订安置协议,并经司法公证;若跨乡镇安置的,所安置乡镇村必须出具接纳意见书。以上搬迁安置方式中产生的评估费用、公证费用应在易地搬迁总体费用中列支,旧宅拆迁费用由乡镇先行垫付,待土地复垦指标出让后偿还。

第五章 项目验收及报账 第十条工程验收

1、项目建设竣工后,施工单位对乡镇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并提交项目建设自验报告。

2、乡镇收到验收申请后,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初验并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施工单位认真整改。

3、乡镇初验后写出验收报告提交县发改委、扶贫开发局、财政局、住建局组织人员复验。如有问题的,参与复验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直至工程验收合格。

第十一条资金拨付

1、集中安置

村内、集镇集中安置。项目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报账申请并附相关凭证,经县建投、乡镇对相关凭据审查后,报县财政局审核后方可拨付资金。

团购安置。项目验收合格后,由乡镇提出报账申请并附相关凭证,经县财政局、建投公司对相关凭据审查后,报县财政局审核后方可拨付资金。

2、其他安置方式。项目验收合格后,由搬迁户提出报账申请并附相关凭证,经乡镇扶贫办对相关凭据审查后,报乡镇财政所审核后方可拨付资金。

对于集中安置,县财政局、建投公司要将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账户;对于团购安置,县财政局、建投公司要将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乡镇财政所账户;对于其他安置方式,需补贴给搬迁户个人的资金,要通过“一卡通”系统直接发给搬迁户,严禁以现金形式支付。

第十二条 资金报账。报账时要按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提供以下凭证(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报账程序):

1、集中安置。

村内、集镇集中安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项目建设合同书、项目施工单位税务发票、施工单位资质证件复印件、工程预算表、工程竣工决算表、工程验收单、竣工工程移交表、竣工工程管护责任书、中标通知书、工程监理合同和监理报告。

团购安置。乡镇统一报账。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购房手续、税务发票、评估报告、验收单等有关手续。

2、分散安置。乡镇统一报账。

自主建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附搬迁户自建项目申请验收单、公告公示、项目验收现场照片及拆旧照片等资料。

自己购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购房手续、税务发票、评估报告、公告公示、验收现场照片、拆旧照片、验收单等资料。

代建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附搬迁户代建项目申请验收单、施工合同、预算决算资料、公告公示、项目验收现场照片及拆旧照片等资料。

投亲靠友安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提款申请单、亲友四邻证明、安置地接纳意见、公告公示、司法公正材料、验收现场照片、验收单等资料。第六章档案管理

第十三条 报账凭证管理。乡镇要加强对报账凭证的管理,严格审核报账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财政部门在拨付资金时,要严格审核,确保报账资料齐全后再拨付资金。相关报账资料原件经审核确认加盖专用章后作为报账原始凭证留存。

第十四条 乡镇要加强文档管理,建立项目台账,将项目建成前、建成后及建设过程中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存档。

第十五条 对截留、挪用、骗取扶贫搬迁投资的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细则由县发改委、扶贫开发局、财政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XX县XXXX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XX县人民政府 三、项目管理单位:XX县发展和改革局 三、项目承建单位: XX县生态办 四、项目建设地点:XX县大北沟镇

五、项目建设规模:XXXX年转移搬迁规模为XXX户、XXX人。其中:集中安置XX户、XX人;分散安置XX户、XX人。对集中安置户统一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一处,建住宅面积XXX平方米及牛舍、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建设。

六、项目投资概算:项目建设总投资XXX万元。其中:新建小区基础设施投资XXX万元;分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补贴XX万元.七、项目资金筹措:总投资XX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XX万元,配套XX万元。

八、效益分析

安-,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置地按每户养殖2头奶牛计算,人均年纯收入XX元;人均开发水浇地X亩,全部种植蔬菜,人均年纯收入达XXX元;人均退耕还林地X亩,国家补助XX元/亩,人均年可纯收入XXX元;以上几项合计人均年收入可达XXX元。人均X亩旱地可种饲草料用来发展养殖业。同时还可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 XX县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XX县位于XXX部,西与XX为邻,北与XXX毗连,东与XXX接壤,南与XX交界。全县总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

XX县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和中温带半干旱半温润过渡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海拔XX米,年平均气温X℃,≥XX℃积温X°,年平均日照时数XXXX小时,年降雨量XX毫米,无霜期XX天,全县现有耕地XX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XX万亩,境内有常年性河流XX条,有大小湖泊XX个,水域面积XX万亩。

全县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二、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有汉、X、X、X、X、XX、XXX等X个民族,以汉族为主。XXXX年全县乡村总户数为XXX万户,乡村人口XXX万人.其中:贫困户XX万户XX万人,分别占农村总户数及人口的XX%,XX%。分布在全县X个乡XX个村。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及建设必要性

一、迁出区基本情况及建设必要性 1、迁出区基本情况

迁出区为XX县XXX村。在撤乡并镇前隶属于XX县XX乡,地处XXXX,距县城XXX公里,有农户XX户,人口XX,其中贫困人口XX人。该村草场面积XX万亩,其中XX%以上沙化退化。耕地XXX亩,人均X亩,全部为旱作耕地,粮食单产在XX公斤左右。大小畜XXX头。人均纯收入仅XXX元。是XX县典型的贫困村之一。粮食单产低,使项目区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的农民一直摆脱不了贫困。于土地、草场沙化严重,出行不便,造成农民就-,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医、学生就学十分困难。通过异地搬迁后,迁入区农民可以实施奶牛养殖和蔬菜种植等多种生产品检验经营。对搬迁户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脱贫具有及其重要作用。

2、治理措施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治理规划和迁出区尽快绿起来的要求,将搬迁后退出的耕地及荒山、荒坡和沙化裸露地区纳入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内,实行治沙造林、封山(沙)育林和退耕还林。对于植被稀疏,灌草覆盖度低,有自然恢复能力,符合封山育林条件的地段进行围封;对于退下来的耕地及荒山荒坡进行植树种草,营造生态防护性强的林草防护体系,对迁出区亩草场进行全年围封禁牧。

二、迁入区基本情况及主导产业确定 1、基本情况

安置地距XX县城40公里,距大北沟镇政府所在地仅1公里,迁入区与迁出区相距仅7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有乡级卫生院1处,中学1所,小学1所,能够解决搬迁户农民就医,学生上学等问题。搬迁户生-,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产经营方式以种养相结合为主。迁入地有耕地1000亩,荒地400亩,耕地土壤为黑栗钙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埋深在35米左右,储量达×104m3,适合发展节水型水浇地,土地权属为村集体所有,容易调剂,通过开发利用可人均达到2亩水浇地,荒地拟建移民生活小区,可安置移民95户,每户院落25×30m,为搬迁户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依托伊利奶粉加工、超大良种奶牛繁育项目入驻XX县之机,通过为搬迁户棚圈建设,可实现户均可养殖奶牛2头以上。且迁入区距京伦大道仅3公里,XX—宝昌三级油路,10KV线路从迁入区穿过,交通通迅便利,电力有保障。

因此,迁入区水土等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是搬迁今后安居乐业、致富奔小康的理想所在。

2、主导产业确定

根据全县农牧业产业化调整方向,本着生态固基、养牛富民的目标,依托伊利奶粉加工、超大良种奶牛繁育项目落户XX-,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县之机,大力发展养牛业。搬迁户主导产业以奶牛养殖和蔬菜种植为主。每人开发林、田、水、路、喷灌配套齐全的水浇地2亩,同时为搬

迁户建牛舍、青贮窖等基础设施,鼓励搬迁户户均养殖奶牛2头以上。生活区选在XX—太旗公路路北,生产区在路南。在迁出区的人均8亩耕地权属还归搬迁户所有,对土质较差的耕地人均安排4亩退耕还林地,其余4亩搬迁户可自行种植饲草料,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草料来源。今后易地扶贫搬迁的生产、生活能得到有利保障。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围封转移战略,改善生态环境,全面遏制土地沙漠化,促进人口合理分布,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高产、高效农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养殖小区,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双赢”目标,加快-,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项目建设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上规模、上档次”的原则;坚持“项目申报自下而上、政策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就近安置”的原则;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合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易地扶贫搬迁方式灵活多样,讲求实效,集中安

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和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则。

第五章 转移安置模式、标准及规模

一、安置模式及标准

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体易地扶贫搬迁。

集中安置的搬迁户

1、户建住房,每户院落25×30m,为搬迁户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2、搬迁户配套建设棚圈、青贮窖各1座,户-,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均可养殖奶牛2头以上;

3、每人开发林、田、水、路、喷灌配套齐全的水浇地2亩; 4、在迁出区的人均8亩耕地权属还归搬迁户所有,对土质较差的耕地人均安排4亩退耕还林地,其余4亩搬迁户可自行种植饲草料,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草料来源;

5、搬迁户可在大北沟镇政府所在地医院、学校,就医、上学 迁入区距京伦大道仅3公里。XX—宝昌三级油路,10KV线路从迁入区穿过,交通通迅便利,电力有保障。

分散安置

对分散插花易地扶贫搬迁,按照“离土不离乡”和农民自愿原则,在原乡其它村组进行安置,每人补贴4700元。搬迁户自建

房屋或自行购买,户均住房面积34平米,乡村两级负责调剂土地,达到人均耕地6亩。并鼓励部分有资金及技术的搬迁户进城从事二、三产业。

三、安置规模

按照XX县“十一五”总体规划,全县四个乡(镇)的24个自然村还需要整体搬迁,还需转移人口5800人。拟定迁-,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出区主要分布在我县境浑善达克沙地和水蚀、风蚀严重恶化地区,以及地处偏僻、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严重缺水、基础设施落后、无发展条件的贫困地区。

XXXX年,按照规划要求,本着集中连片、分步实施、整体搬迁的原则,确定大北沟镇大官场村的174户、745口人实施整体搬迁转移。其中:集中安置95户、442人;分散安置79户、303人。

第六章

水资源评估

一、迁入区水资源贮量及水质

大北沟镇易地扶贫搬迁迁入区总的贮水量为×104m3,其中地表水贮量×104m3,地下水总量为96×104m3,可开采系数,地下水的可开采量为×104m3,水质优良,适宜农牧业及生活用水要求。

二、迁入区需水量

大北沟镇易地扶贫搬迁迁入区各类用水量为30×104m3。三、水资源供需平衡测算

大北沟镇易地扶贫搬迁迁入区可开采水量150×104m3,总需水量为30×104m3。项目区水量富余。

第七章

投资-,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搬迁174户、745人,需投资588万元。其中:

1、住房6593m2×530元/m2=万元; 2、畜棚×320元/m2=万元 3、青贮窖5280m3×元/m3=万元; 4、打深机电井1眼×13万元/眼=13万元;

5、打小机电井及配套88眼×万元/眼=31万元; 6、建泵房1座×万元=万元; 7、新修砂石路公里×5万元=万元;

8、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884亩×80元/亩=7万元。

二、资金筹措

在总投资588万元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350万元,8

主要用于搬迁户畜棚、青贮窖及分散安置补贴等费用支出;整合项目及地方配套238万元。

第十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安置人口主导产业为种草养奶牛和露地蔬菜种植,按每户养殖2头奶牛计算,每头奶牛产奶期280天,每天平均产奶15公斤。按元/公斤计算,年收入万元,扣除65%的各项费用支出,年纯收入万元;繁成率按90%计-,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算,犊牛收入万元,两项目合计每户年纯收入万元,每户按5口人计算,人均年纯收入1510元;人均开发水浇地2亩,全部种植蔬菜,按2005年市场行情,亩产2000斤计算,元/公斤计算,收入800元,扣除65%的各项费用支出,每亩纯收入280元,人均年纯收入达560元;人均退耕还林地4亩,国家补助160元/亩,人均年可纯收入640元;以上几项合计人均年收入可达2430元。同时,人均4亩旱地可种饲草料用来发展养殖业。

二、生态效益

通过农村人口转移,使水土流失、风沙灾害严重的迁出区变成了无人无畜区,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同时,实施治沙造林、封沙育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增加林草植被将迅速增加,三年后,迁出区林草植被盖度将达到70%以上,生态环境的恢复,促进了

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三、社会效益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人口在地区间的转移,可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收缩-,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农牧业生产战线,转变经营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促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迁出区林草植被的增加,为舍饲畜牧业发展、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把农民转移搬迁到城镇周边和具备“五通”条件的地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了“进退还”战略进程,大批剩余劳动力用于生态建设,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地区安定团结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成立了XX县XX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县发改局、生态办、农牧局、建设局、国土局、财政局、交通局、审计局、监察局及有关乡镇主要领导组成。主要负责组织编制转移人口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实;监督工程实施,研究解决转移农民就业途径,选择好主导产业;批准工程建设经费的-,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安排方案;审定最终报告及制定有关政策。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中日常事务工

作。项目办公室设在县生态办,主要包括制定项目建设实施细则;组织和协调有关乡镇对建设项目进行施工,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及工程决算等管理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关系;确保工程按计划如期竣工。

二、资金管理保障

加强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对项目资金县项目管理办公室设立专户、专帐、专人负责,采取报帐制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按工程进度拨款,发挥好资金的综合效能。项目建设完成后,组织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进行审计,增强资金审计监督力度。报帐时需出具验收凭证及有关原始单据。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要从严处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组织管理保障

在项目管理上,实行-,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所有权、建设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管理模式。生态办负责整个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年度实施方案的制定,督促检查项目实施单位的工程进展,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搞好工程决算、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区房屋拆迁及场地平整、协调项目实施单位对迁出区植被恢复等工作。

四、科技服务保障

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农牧业生产适用技术,凡是搬迁户实施的农牧业项目,各级农口部门都要指派专门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做技术指导,开展科技培训、示范,全程跟踪服务,直到搬迁户能够完全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11

加快科技成果普及、推广力度,以此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五、政策法规保障

县政府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制定有利于搬迁的宅基地、土地流转、集体土地登记发证、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登记注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此进一步安定易地扶贫搬-,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迁的生产、生活,尽快提高收入水平和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六、建设机制保障

第十二章

优惠条件

为使搬迁户能够适应迁入区的生产经营方式,真正迁的出、稳的住、能致富。政府在优惠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给予搬迁户大力倾斜。

一、整合生态移民、水源工程、节水灌溉、暖棚建设、世行贷款等涉农、涉牧项目资金,向移民小区集中投入,发挥项目资金的整体效益,弥补移民资金国家投入不足问题,提高小区生产设施建设标准,为下步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搬迁户购买奶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贷款贴息,并启动奶牛养殖风险互助机制,降低养殖户风险。

三、在新建移民小区投资建奶站的县政府给予5万元补贴,解决鲜奶出售和优质基础奶牛问题奠定基础。

四、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县科技局、农牧业局无偿为移民户提供奶牛、肉牛养殖、蔬菜种植户等技术服务,提高养殖、-,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种植户的技术管理水平。

五、从事林木育苗的搬迁户,在全县生态建设所需苗条,在同等质量条件下,优先使用移民户的种苗。

六、为移民每人在原迁出区安排10亩以上的退耕还林地,且林间牧草归移民收贮,迁出区与迁入区相距较近,没有退化的耕地在搬迁后采取自愿的原则搬迁户还可耕种。

七、禁牧舍饲项目向移民户倾斜,每户补饲料粮折资300元; 八、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移民向城镇转移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其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切实解决移民进城后就业、医疗、社保、子女上学、入户问题。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第三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推荐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

一: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经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安全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代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上学就医难,通讯网络难以覆盖。所搬迁7个村中距周边学校都在3公里以上,远的在6公里以上,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个别孩子因故辍学。大部分另迁他处觅学。在医疗方面,群众看病很不方便,缺医少药,有些病常常被耽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了群众负担,群众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另外,文化生活落后,电视、电话等通讯覆盖不到,与外界沟通困难,而且缺少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的渠道,导致观念陈旧,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二、迁入地的基本情况

鉴于上述原因和实际状况,通过多次会议,集中群众意见,对我乡秦家后等7个村117户417口人实行易地搬迁,选择移民新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

1、北社村移民新区

(1)地理位置。北社村新区位于北社村北楼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符合入迁条件。

(2)建筑规模及占地。该安置点共规划117户417口人,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能容纳移民搬迁户。

(3)迁建新区的有利条件

北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①交通条件优越,省道李东线和县道成小线穿村而过,群众出行及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②水电通讯设施功能齐全。该村现有50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水源来自平顺集中供水工程,可满足4000人正常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供电方面,本村现有500KVA变压器2台,100KVA变压器3台,可保证5000人日常用电。通讯方面,拥有移动、网通、联通基站各一户,有线电视2015年开通使用。完全可以满足移居之用。

③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合理。本村现有集水、电、暖于一体的中学一所,住宿制小学一所。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读。图书室、仪器室、操场、食堂、宿舍、电教设备等教学设施齐全。2015年新建高标准,总面积1775.32平方米卫生院一所和村级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14人,床位30张,配有B超、心电图、透视、胃镜、化验等医疗设施,为方便群众就医提供保障。

④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北社乡是文化大乡,村内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可以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建设规模内容和资金来源

1、建设规模内容 移民建设项目工程总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其中,移民搬迁户房屋及院落建筑面积40.66亩,巷道硬化、绿化、自来水管网、农电线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0亩,房屋建设标准分为2种户型。具体如下:

(1)住宅工程:

①建设74套三间两层移民住房,每户占地面积168平方米,居舍建设面积95平方米。大门、厕所及院落73平方米。

②建设一栋五层单元楼44户,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楼房占地面积1060平方米,院落面积1060平方米。

(2)街道工程:

硬化主巷道250米,宽5米;支巷道180米,宽4米;硬化面积1970平方米。(3)供水工程:

供水主管道采用50PE塑料管,支管道采用40PE、25PE塑料管,每户安装立管龙头及水表。共安装供水管道5680米,水表井51个。

(4)配电工程:

架设高压变压器1台,低压输电线路及入户线路5680米,配套入户电力器材118套。(5)村内绿化:

小区四周种树绿化671米,小公园绿化面积672平方米。【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

(6)场地平整:

由于现有宅基地参差不齐,需重新进行场地平整。共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7)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占地1512平方米。

2、资金来源 (1)投资预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2562.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547.8万元,其他费用15万元,具体各项工程投资如下: ①住宅工程:74户三间两层楼房,投资1480万元,平均每户投资20万元; ②五层单元楼房44户,投资812万元,平均每户投资18万元; ③街道工程:硬化1970平方米,每平方米120元,需投资23.64万元; ④供水工程:5680米,每米45元,需投资25.56万元;

⑤高低电输配电工程:5680米,电力器材配套118套,需投资95万元; ⑥绿化工程:四周绿化641米,绿化小公园672平方米,需投资20万元; ⑦场地平整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16元,需投资16万元;

⑧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1512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需投资75.6万元; ⑨其他费用15万元。

我们通过申请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外,移民住房建设资金不足部分主要由群众自筹,自筹方式是:一是个人少量积蓄;二是农村信用社小额支农贷款;三是亲戚朋友资助和个人与村民相互投工投劳。

方案二: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45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须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改变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改变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XXXX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拔高度896—1213米,相对高差3170米。北纬35°20′,东经107°48′。年降雨量500—600MM,平均气温8.7℃,光照时数2365.7小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共辖24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8616户,总人口36094人,其中农业人口35146人,非农业人口948人,人口窑度每平方公里282人,钱镇总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67亩。

㈡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提供,201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6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元。粮食总产量14200吨,人均粮食产量XX公斤。全镇通电户数户,街区及1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受益农户2975户,受益人口13388人。镇村道路总长52公里,柏油公路8.6公里,砂石路面67.5公里,全镇村村通车、通邮。7个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话,全镇固定电话装机量达到758门,建有3个移动通讯基站。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1、搬迁原因

迁出区自然村均处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山区,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沟、湾、梁、峁、掌等不利于人群生存的地形地貌上。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经济收入低,极端贫穷,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普遍低,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条件落后等。总之,干旱缺水,无电无路,停息闭塞,上学困难,就医看病难,这些因素是我镇贫困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

2、迁出方式

新庄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迁出区不留一人一户,使迁出区域能够封山禁牧,植树造林,迅速恢复生态植被。

3、搬迁人员

20XX年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其中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搬迁人员中老年人XX人,儿童XX人,劳动力XX人。搬迁人员花名册见附表。

㈠安置区基本情况

两个安置区共有土地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有撂荒地XXXX亩,复垦土地XX亩。

安置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学校、医院均有,电视、电话畅通,附爱吃有公路主干线通过,地下水资源能够保证人畜饮水,电力设施齐全,附近有砖瓦厂,水泥预制厂和养殖场,能够使一部分群众就近做工和进行家庭养殖。也可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接收区大量的可复垦利用土地,人均产粮XX公斤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以上。

西南门村安置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青公路经过之地,全村有XX户,XX口人,当地人均耕地XX亩,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可为搬迁农户提供土地XX亩。周围水电路公用设施齐全,群众基础好,可为移民提供土地XX亩。

四、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为:一年搬迁建家园,两年定居抓收入,三年脱贫又致富。

1、基础设施面。项目实施后,搬迁移民户均拥有占地亩,居住面积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XX平方米的住宅一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2、完善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增加校舍面积XX平方米,改造校舍XX平方米,新建卫生所两年,配备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迁入农户的子女当年就可以入学教育,群众能够得到医疗保健服务。

3、经济目标:迁入农户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人均产粮量达到XX公斤以上。

五、建设方案 ㈠人员搬迁方案

20XX年计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具体是西南门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颉家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

㈡安置区建设内容及方案

1、土地开发方案

为了解决迁入区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有保障条件,两个安置点共提供可开发利用土地XX亩,土方量为XX立方米。主要是复垦旧庄基和平整撂荒地,其中西南门村XX组提供开发利用土地XX亩。

2、供电

为了解决群众照明问题,需对迁入村安装30KV配变2台,10KV线路XX公里,0.4KV线路XX公里,户表工程XX户。

3、道路 计划修建农一级及住宅区道路XX公里,其中西南门安置点XX公里,颉家安置点XX公里。

4、人畜饮水工程

建人畜饮水2处,新打机井1眼,16米30立方米水塔1座及配套设施;建供水房间,检修井XX个,铺设供水管线XX米。

5、卫生所

为了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要,计划新建村级医疗卫生所两年,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每个安置点建设砖混结构瓦房XX平方米,分别设置门诊室、药房、治疗室和观察室。

6、学校

为了使搬迁农户的子女能及时上学,按需要为两个安置点扩建校舍XX平方米,维修改造旧校舍XX平方米,购置桌椅XX台套。

㈦住宅

通过开发废弃庄基和撂荒地为移民提供农宅基地XX亩,修建占地XX亩的农户住宅XX套,建筑面积XX平方米,修建围墙XX米,并修建大门、厕所、猪圈等。【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文章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3篇出自http://。其中:申请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6000万元;申请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群众自筹28400万元。

2、罗城县易地搬迁农民创业园 (1)建设目标

罗城县将依托城镇化发展全面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工程建设,以连片集中开发方式,重点在县城区建设安置点。罗城县计划在县城西面、成龙湖以北一带开发建设新城区,在新城区建设打造“农民创业园”。根据新城区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规划总面积约3600亩,规划区内把商贸、文化、医疗、托幼、旅游等产业集中于一体,打造仫佬民族文化新城,把县城行政中心向新区转移。新城区规模可容纳约8000户36000人口,以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完善新城区功能设施,计划在新城区内建设公务员居住小区、事业单位人员居住小区、农民进城易地安置(农民创业园)小区(包括农民工进城务工周期出租公寓)、商贸区、现代服务产业区和行政文化区等。

在“十二五”期间搬迁安置1500户约7500人,至2020年搬迁安置到2500户12000人,农民搬迁进城安置人口比例占新城区总容纳人口的33.3%。另外,建设农民工进城务工周期出租公寓300套,2015—2015年临时性安置进城农民工300户1200人,平均每年安置100户400人左右。“十二五”期间,罗城县在县城新区建设“农民创业园”计划搬迁安置1500户约7500人,分4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5—2015年搬迁安置500户2500人,另外2015年临时性安置进城农民工100户400人;

第二阶段2015—2015年搬迁安置500户2500人,另外2015年临时性安置进城农民工100户400人;

第三阶段2015—2015年搬迁安置500户2500人,另外2015年临时性安置进城农民工100户400人。

第四阶段2016—2020年计划搬迁安置1000户4500人,以乡镇城镇化发展为依托,在小城镇发展比较规模的乡镇建设易地扶贫安置点进行相对集中安置。

(2)建设内容

建房用地160亩;新建农民创业园小高层住房1200套;新建民族特色的独立户型住房300套;利用小高层住房底层建设市场4000m2;建设农民工进城务工周期出租公寓300套;社区办公场所和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供电、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建设;小区环境绿化、路灯安装等工程建设;平整场地等。

(3)进度安排

第一期工程:安置500户住房争取在2015年11月开工建设,工期1年2个月;其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也要相继开工建设,于2015年底前完成。第一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周期出租公寓100套也于2015年底前建设完成。

第二期工程:前期在2015年10月前完成,2015年11月开工建设,工期1年2个月,至2015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计划建设500户农民进入创业园的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第二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周期出租公寓100套也于2015年底前建设完成。

第三期工程:前期工作计划在2015年10月前完成,2015年11月开工建设,工期1年2个月,至2015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计划建设500户农民进入创业园的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第三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周期出租公寓100套也于2015年底前建设完成。

第四期工程:将在2016年后开展各项建设工作。(4)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47020万元,其中:“十二五”期间3期工程搬迁安置1500户投资25470万元,2015—2015年建设农民工周期出租公寓300套投资1550万元,2016—2020年第四期工程搬迁安置1000户投资2000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拟通过争取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争取国家农民工公共租赁房补助资金、争取自治区农民工公共租赁房配套资金、县财政配套资金、群众自筹等部分筹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项目县(区)要成立县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区)长担任,成员由县(区)政府办、发展和改革、扶贫、财政、交通、建设、水利、国土资源、公安、供电、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民政、教育、卫生、调处等相关部门及有关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

(二)合理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各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根据本县(区)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科学、合理、切实地制定好本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列入各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各有关部门、乡镇要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抓实抓好。

(四)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经费较少、建设用地成本较高、就业发展较为困难等实际问题,计划从2015年起,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的目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商衔接,进一步加大涉农政策和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与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石漠化治理资金、水利建设资金、文化建设资金等整合起来,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易地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生态扶贫等多形式扶贫有机融合的强大合力,着力打造发改部门开展扶贫工作的示范工程与亮点。

(五)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1、相关部门负责做好各项建设工程的定型设计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派干部和技术员指导、监督工程施工,技术员要包干负责工程质量、技术指导和投资控制。县(区)项目领导小组根据项目进度,不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施工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强化资金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封闭运行。严格按照上级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报账制,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人负责,封闭运行。

(六)促进后续产业发展

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派干部和技术员到各个安置点指导后续产业发展,在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的指导下,各安置点按照“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生产指导方针,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开发,发展生产,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安置点要注重发展有特色、见效快的项目,并注重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离城镇、县城较近的安置点,要充分发挥依托城镇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商贸发达的优势,积极发展商业、饮食业及就近务工,加快脱贫致富。

第四篇:异地扶贫搬迁请示

异地扶贫搬迁请示

异地扶贫搬迁请示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篇一: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竹溪县地处秦巴山腹地,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农业基础薄弱,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新洲乡位于竹溪县城东部堵河上游,距离县城51公里,是全省重点贫困老区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山大人稀,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就医、上学艰难,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XX年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人均纯收入2203元,比全乡平均人均纯收入2555元低352元。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抓紧做好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区的广大农民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早日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特申报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现予以呈报。

一、项目建设规模及年限

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1、易地扶贫搬迁236户、1000人,建房面积21630平方米;2、新修乡村公路22公里;3、低产田改造26公顷;4、新修灌渠6000米;5、人饮工程:新修过滤池2个、水塔2座、引水管道25000米;6、生态能源建设:栏圈改造200户、3900平方米,农村沼气100户,水土涵养林6公顷。建设年限为1年(20XX年5月--20XX年5月)。

二、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850万元。建设资金由申请中央预算内、地方自筹、整合各类投资、搬迁群众承担四部分组成;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地方自筹70万元,整合各类投资80万元,搬迁群众承担1200万元。

三、效益分析

该项目实施后,搬迁户居住环境和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交通、饮水更加便利,每年可节约劳务支出50万元;农副产品的出售年可获利110万元;生产条件的改善,更有利于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种植业,特别是养猪和茶叶种植,使人平达到1头猪,户平1亩茶叶,每年可获利2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20元。

特此报告,恳请予以批复同意为盼。

附:竹溪县新洲乡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二○XX年三月二十八日

篇二: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部分缺口资金请示芒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宏云新村”是芒市镇自20XX年起申报立项实施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涉及现云茂村728户3096人的整村搬迁,整个项目实施预计需要资金1.3亿元。在项目申报规划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云南省提出的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新政理念,紧紧抓住国家桥头堡建设战略和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化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精神,以打造抗震防震、人畜分离、节约集约、环保生态、特点明显、功能完善的德宏一流、全省领先的特色村寨示范性异地扶贫搬迁工程为目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该项目已经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市委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国家、省、州发改委已经立项,人均5000.00元的项目资金即将下拨;省扶贫办下拔了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老百姓自筹1000余万元完成了项目用地的征用和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方案也基本成型,项目落地指日可待。

但是,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群众广、资金缺口大,需要各级各级各部门涉农惠农资金的整合支持,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此,特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申请20XX年芒市农村危房改造指标500户,用于解决该项目第一期工程的户均1万元的缺口资金问题!

妥否,请批示!

芒市镇人民政府

20XX年5月2日

第五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搬迁方案 推荐度: 搬迁通知 推荐度: 新房搬迁祝福语 推荐度: 扶贫工作总结 推荐度: 健康扶贫工作总结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屏山县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单位职工紧急搬迁工作方案

根据屏委办【2012】44号和5月4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加快搬迁工作会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强化政治意识。讲政治,顾大局,无条件执行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讲政治,就是维护组织权威、执行政治命令、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当先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勇于牺牲个人利益。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带头搬迁,组织群众搬迁,按期完成搬迁安置计划任务。

二、搬迁对象:在本单位申购安置房的在职工。

三、严格时间节点:必须在5月20日前完成搬迁。

四、责任主体:领导班子为责任主体,一把手负总责,具体责任分解到每一位限期搬迁职工。

五、责任落实报告督查制度。

1、每一位干部职工抓紧筹划搬迁计划,5月10日填报搬迁计划报告。5月20日为单位干部职工最后搬迁时限。

2、每日督查搬迁计划落实情况,张敏负汇总向县政府办公室书面报告进度。

3、职工财产搬出库区(老县城)后立即申请本单位领导组织验收,交出钥匙。

六、单位努力创造条件为搬迁提供条件。

1、单位职工搬迁及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准备和搬迁时间。每个职工安排3天作为公假安排搬迁。

2、因集中搬迁运输费用提高大,单位对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并验收合格完善手续的职工给予700元搬迁补助。

3、统一租用一套住房供职工过渡性住宿。

4、上班期间在民政局食堂就餐,午餐、晚餐分别按实补助10元。从4月11日起,终止时间根据实际而定。

七、严格考核:

1、未按规定时间搬迁的,就是没有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任务,

承担由此而造成的对单位及职工年度考核影响的全部责任,在其个人年度奖金数额内扣减。

2、年度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合格)及及以上档次。

3、本工作考核将作为职务(职级)升迁的重要依据。

2012年5月8日

主题词:残联 职工 搬迁 方案

屏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12年5月8日 印5份

第六篇: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六、主要建设内容

(一)住房建设。

1.建房标准。建设保基本的脱贫安全保障房,住房设计、建设要经济、安全、实用,具备基本入住条件。不得随意提高建房标准。

2.建设面积和户型。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规定,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购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得超过25平方米。按照50、75、100、125平方米4种户型进行建设。户型要精准对应到户,至少一个乡或村要统一一个房型设计。单人户建设公租房,以集中居住为主,分散居住者建设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对于暂时因条件限制只能建一层但有后续建房需要的,可以适当提高地基等级,为将来加层预留空间,但在未验收销号、稳定脱贫前,不得自主举债扩建。

3.建房成本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建房成本按每平方米800元左右掌握(各地可据实核定)。对于进城入镇的搬迁户,各地结合实际,资金补助比照当地集中安置建房的标准执行。建新必须拆旧,旧房拆除的按人均025万元标准进行奖励,每户最高奖励1万元。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安置点红线范围内征地、场平以及配套建设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四)后续帮扶脱贫。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资产收益和社保兜底等帮扶脱贫。每个集中安置点应重点突出一个以上脱贫项目类型。所需资金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据实测算,统筹安排。

七、资金筹措及使用

2016年实施搬迁839万户、2647万人,按照每户20万元匡算到县(市、区),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总投资需168亿元。

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主要来源: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群众自筹(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自筹资金025万元,户均最高不超过1万元。鳏寡孤独残等特殊困难群体,不要求自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银行长期贷款。

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统筹做好年度相关资金使用计划,按下达的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及时组织资金到位。省财政与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并给予长期贷款90%贴息。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农发行省分行、国开行省分行以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信贷等相关协议。农发行省分行、国开行省分行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实施主体,配合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做好资金调配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与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借款协议,明确借款用途和还款方案,以及资金管理的相关权利义务。同时,指定一家实施主体承接项目资金,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八、配套政策

(一)住房政策。国有土地安置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产权,5年内不能进行交易;集体土地安置的,按照农村宅基地进行登记管理。拓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源,允许地方政府购买存量保障房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村空置房安置搬迁群众。提倡与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各地要落实减免相关税费政策,采取政府主导代建企业微利建设等措施降低建房成本。

(二)土地政策。各地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求,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计划单列。县乡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拆除旧房,复垦旧宅基地、旧村庄。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交易,纯收益部分用于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新房产权办理与拆除旧房挂钩,搬进新房后允许有过渡期,但不超过1年。

(三)帮扶政策。各地要处理好搬迁安置与后续发展、稳定脱贫的关系。搬迁后,脱贫攻坚的其他措施要继续惠及搬迁贫困户。

1就业。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尽快实现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大力实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强化工业园区定向培训,促进搬迁户转移就业;对于吸纳一定比例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的企业,地方税和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予以适当减免;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户务工情况摸底调查,掌握外出打工人员从业情况,各级政府积极与务工地政府和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支持务工人员长期稳定就业,公益性岗位重点向搬迁群众倾斜;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信息专项统计制度,把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

2产业。各地要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引导和扶持搬迁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和资产收益等脱贫致富。

(1)发展特色产业,包括农、林、牧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