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2-09-09 01:17:18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403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系统建设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篇: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会议精神要求,为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邀请外部安全文化建设咨询专业机构合作,以加快构建安全文化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安全文化建设通常包括了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把人、机、环境有效地统一协调起来,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安全文化建设强调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认真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本质安全目标的迫切需要。

一、指导思想

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种高级阶段,其特点就是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管安全”;“个人安全”向整体安全的转变,切实提升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为公司的稳定生产、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安全文化建设咨询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服务于安全生产大局,努力促使职工安全观念的提升和转变。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以形式多样的文化手段、广泛深入的宣传形式,大力营造有利于安全工作的舆论氛围。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部门、贴近职工,推进安全文化创新,引导安全行为,强化职工对安全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坚持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企业上下必须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文化模式、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对外形象,保持其内部企业安全文化的一致性。

坚持持续创新原则。企业安全文化的活力之源就是创新。对于创新可用三个式子来表示:

(1)创新就是“0+1”,就是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

(2)创新就是“1+99”,就是从有到优,就是更高更好。

(3)创新就是“100+1”,就是创一流,做同类产品的领跑者。

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持续创新原则,只有这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会有生命力。

三、组织领导

1、成立部门安全文化建设咨询项目甲方领导小组:

2、主要负责部门安全文化建设咨询组织实施工作,各分部做好配合与发动工作。

四、工作措施

1、部门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认真学习集团公司通知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工作实际,讨论并制定出本部门和安排,切实加强对安全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广泛发动参与,积极有序地开展安全文化系列活动。

2、加强安全文化宣教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安全学习、培训活动,通过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集团公司相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及规定、公司及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及措施,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从而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管安全”;“个人安全”向整体安全的转变。

3、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组织的各项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并认真组织部门活动,通过全员参与活动,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良好安全文化理念。

4、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摸底,征求员工对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健全部门安全管理制度,使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员工在工作中的行动指南,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深入纵深发展。

5、注重宣传队伍人员培养,积极向云峰陆合报发送稿件,通过创办部门安全窗口小报、按期更换班组黑板报等方式,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宣传部门安全工作的新亮点,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6、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人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体。在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工作规律。

第二篇: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隆尧邢周石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

编写人:姚清

隆尧邢周石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五日

隆尧邢周石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23号),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完善金属非金属矿井下安全避

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要求,为贯彻执行两个《通知》精神,提升我矿安全保障能力,现就《隆尧邢周石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

大系统”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建设完善我矿“六大系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内

在要求,是安全发展理念在我矿安全生产上的重要体现,是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坚

实的我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全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要把思

想统一到两个《通知》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加强

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速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

工作。

二、加强对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工作领导

小组如下:

组长:李春章(总经理)

副组长:李兵(副总经理)

李宝德(矿长助理)

成员:姚清(安全科长)

王 猛(生产科长)

冯青茂(生科科长)

杜登峰(技术科科长)

宋立方(设备科科长)

郝志恩(财务科科长)

李光林(施工队队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办公室主任由姚清(安全科科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日常事务工作。

(二)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落实各大系统及具体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和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化和方案,明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

设完善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

3、要建立投入保障制度,提足用好石膏生产安全费用,加大安全

投入,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保证建设进度。

4、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

量。

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工作目标

(一)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我矿井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我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系统设备

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

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

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

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二)建设完善我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

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

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发挥人

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矿领导带班下井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通过建

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我矿入井人员的动态管理,准确掌握各个区域作

业人员的情况,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及时有效避险;

(三)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立三级紧急避险系统,一要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

救器,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为灾变发生后人员快

速脱离灾害影响范围或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构成井下第一级紧急

避险。二要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区域设置移动式救生舱或建设临时避

难硐室,配备一定数量的食物、饮水和呼吸支持系统,使逃生人员能够就

近快速进入安全环境紧急避险,构成我矿井下第二级区域避险。三要在采

区上下山附近或井底车场建设固定式避难所,利用贯穿岩层达到地面的钻

孔或井下自生氧装置以及压风、供水、通讯等系统为避难所内持续地输送

氧气和洁净水,实现通讯、环境监测等功能,具备最可靠的等待救援能力,为整个采区或矿井避灾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空间,构成我矿井下第三级避险。

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

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

舱。

通过建立救生舱、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实现井下灾害突发时的安

全避险,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应急的生存空间;

(四)建设完善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安全规程》

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

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

面;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掘进工作面要安设压

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

通过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确保灾变时现场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防止发生窒息事故;

(五)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必须满足用

水量要求,并设有备用水池;供水管路应铺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

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按规定间距要求装设三通

及阀门;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

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要加强供

水管路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保证阀门开关灵活。

通过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在灾变后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

(六)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

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

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安设电话。井下避难硐室

(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石膏矿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安设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另外积极推广使

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

撤离,通过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实现井上井下和各个作业地点通信通畅,为

防灾抗灾和快速抢险救灾提供准确信息。

四、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时间安排

2010年年底前我矿已完成通信联络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到2011

年底,要把人员定位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到2012年要把紧急避险系统全部

安装完毕。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到2012年六大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发挥

其作用。(见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计划汇总表)

五、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

1、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制度。

2、加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

等基础资料,并根据井下采掘系统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建设完善安全避

险“六大系统”。

3、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系统维护,保证系统灵

敏可靠。

4、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

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联合应急演练。

5、赋予生产作业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

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6、加强入井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

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充分发挥其作用。

隆尧邢周石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九月五日

第三篇: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建立供电所安全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文化理念。如果能推进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理念,应该说是供电所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供电所作为县级供电企业而对农村供电的直接窗口部门,担负着各自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其安全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县级供电企业以及上级的安全生产目标。因此,认真探析供电所安全文化建设对强化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开展供电所安全文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安全文化建设用通俗话讲就是从实际出发,用优化的安全理念去整合既有的安全管理资源。安全说到底是人与物相互作用的状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需要科技进步,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一般用管理手段。在一定科技水平基础上,由于管理手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若使每一个人,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时时、事事、处处都在监督之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甚至不可能做到。由于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等深层次人的因素,因此它弥补了管理手段的不是。因此,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要营造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供电所或县级供电企业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去探析思考。比如:我们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环境、行为规范等如何与安全工作理念对接,我们的安全行为规范具体有哪些内容,在行为养成上抓哪些工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只靠少数人去研究思考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因此,首先要县局(公司)努力营造一种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安全管理的研究氛围,集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促进县局(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只有这样,供电所安全文化建设才有一个导向,参与度才会加强。

三、构建供电所的安全文化理论体系

常规上讲,供电所安全文化的结构为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一个中心见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供电所安全文化是从供电所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反过来它又促进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经营,使供电所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供电所的安全文化必须紧紧围绕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来运转。三个层次即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其中观念层是核心。

观念层文化是指供电所在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供电所安全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包括供电所的经营理念、安全生产方针、优质服务精神及良好的工作作风。

制度层文化是指供电所在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供电所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组织规范(体系)。供电所安全方面的组织体系包括组织保证体系(安全责任制、安全监督制、三级安全网工作制等);教育保证系统(人员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安全素质考核、安全活动管理等);管理保护系统(安全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及管理制度等);激励系统(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竞赛、安全奖惩、违章违规管理等)。

物质层文化是指供电所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作为观念载体的那部分物质。比如供电所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准色、安全工器具及良好的安全设施。另外,供电所的安全形象也很大程度取绝于保障安全的物质层文化。所以,搞好供电所安全文化的物质层文化建设对确保安全生产,树立供电所的安全形象十分重要。

四、供电所安全文化建设应正确面对和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员工素质问题

供电所的安全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员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一般来说,文化、技术水平高的人,认识和掌握生产客观规律的能力比较强,因而较容易增强其自觉地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的意识;相反,如果文化、技术水平低,势必影响其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因而,也会影响供电所安全文化的意识。员工良好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是建设供电所安全文化最重要、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因此,供电所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在提高员工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各种培训、考试考核,使员工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的技能。

二)、安全思想工作的问题

供电所安全文化与供电所安全思想工作两者都属于软管理的领域,其软管理的对象都是员工及其思想,根本目的都在于通过解决员工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来排除心理障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安全生产。

三)、加强安全管理的问题

供电所安全管理包括对人、设备、生产流程在内的广泛的系统管理。而供电所安全文化,则是一种供电所在安全方面的文化管理,它是一种软管理;这种文化管理强调感情投资、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它通过供电所安全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行为规范。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管理的强制力都难以导致人的亲和力与创造力的生成,只有文化管理的提升的文化力才会导致环境和谐与人的最高境界的生成,并具有永远的生命力。因此,将供电所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传统的供电所安全管理基础上,加入管理模式和内涵,使硬件管理与软管理相配合,互为补充,就能更好地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生产。

四)、供电所人文环境问题

良好的供电所人文环境,不仅能促进安全生产,同时,也代表了供电所的环境形象和文化品位。供电所的人文环境不仅在于供电所的硬环境,包括清洁工整的车间、工器具室、规范漂亮的办公楼,还在于供电所的软环境,包括供电所的文化氛围,员工的精神风貌。供电所的安全文明化寓意在人文环境中,良好的供电所人文环境熏陶出具有安全文化的员工。目前省公司在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很多供电所都十分注意人文环境的改善,将企业环境和企业安全生产对员工的向心力联系起来,同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以优美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凝聚职工。由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特殊重要性,所以必须对供电所的人文环境进行整洁和建设,开展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文明单位建设、服务示范窗口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使供电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认识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心要性,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各种问题,供电所员工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将安全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度为自觉的安全理念,我想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会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建立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公司的安全管理上台阶,按照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委市政府及市安监局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让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打造符合公司工作实际的安全管理文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安全工作上台阶,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从今年开始,在公司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学习、培训、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持公司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的状况。到年底,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及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安全文化体系。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公司成立“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保科,由田迎春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联系电话: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

第一阶段(1至2月),做好创建申报工作。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填报《重庆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备案表》,上报县安监局。

第二阶段(3至4月),启动创建工作,确立创建模式。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加大宣传力度,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文化建设经费,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县安监局。

第三阶段(5月)建立完善的安全理念。提出明确的安全生产理念,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

第四阶段(6至12月),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相关工作,加强安全学习培训工作,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及时报县安监局。

第五阶段(20xx年)完成创建工作的相关报告,申请认证。向县安监局上报工作报告和1年阶段评估报告,申请评定认证。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公司各级各部门要把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议事日程,按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相关工作,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2、扎实推进。按照创建工作的实施步骤,认真开展创建工作。

3、严格标准,务求实效。按照上级有关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投入,采取各种形式,倡导安全文化,传播安全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的目的,实现以文化促管理、以安全促稳定、以安全促发展。

4、按时上报资料,及时总结经验。按时向县安监局上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克服不足,促进创建工作上台阶。

第五篇: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是公司发展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需要,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育并逐步形成“安全生产、幸福生活”、“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治理隐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全是胜任工作的一个条件”、“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等安全文化理念和安全价值观,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人为本、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紧紧围绕公司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着力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构建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促进公司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不断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真正使员工对安全工作的正确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全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装备水平,确保作业过程和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四、工作措施

1、观念文化建设。各科、分厂要深刻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效性,深刻领悟安全文化的内涵,把安全文化建设当做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安全文化娱乐性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性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潜移默化渗透安全文化、创新安全文化、丰富安全文化。使员工对安全文化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要让每个员工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本能意识、“安全是工作胜任的一个条件”的工作意识、“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的效益观、“安全就是幸福”的幸福观。在工作岗位上保护自己及他人安全和健康,保护公司财产不受损失。

2、行为文化建设。目前公司员工素质良莠不齐,需要开展艰苦细致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加强安全宣传力度,通过班前宣讲、安全文化长廊、公司网站等向员工灌输“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违章作业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对违章不制止等于见死不救”等安全观。通过开展情亲助安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在公司范围内开展树典型、学典型活动,提高员工责任意识。最终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放心事的良好人文环境。

3、制度文化建设。先进的安全文化需要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来保证,只有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制度中去,安全文化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要不断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不折不扣的执行,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制度规范和行为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敢抓敢管、狠抓严管,又要使员工在规范中做到行为养成。把遵守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成为每个员工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同时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调动每个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在公司范围内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4、物态文化建设。要加大安全投入,从资金、人员、物质上保证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完善设备设施本质性安全的持续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来保证系统的本质安全。不断完善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校验安全设施及计量设施,确保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高度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成立安全文化工作小组,确保活动的有效深入开展。

2、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调动广大员工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员工从安全生产实践中追根溯源,总结故事,提炼理念,并把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广大员工真正做到把安全作为最大价值取向。

3、加大安全投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必须要有专项经费,保证专款专用,不得克扣和挪用,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4、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开展系统、客观的安全文化考核与评估工作,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

第六篇: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为落实省委会部署,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点任务 (一)居住品质提升 1.老旧小区改造。全省完成改造 15 万户 2000 年以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启动 2000 年至 2005 年间建成、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老旧小区改造。鼓励各地推进连线成片改造,统筹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设成“完整社区”。

2.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对建成时间长、整体环境差、结构安全等级低的棚户区(危旧房),推动成片区改造;推广安置型商品房建设模式,全省新开工60 个征迁改造项目。对零星危旧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建、适当补助的原则,推进综合整治和改造。

3.房屋安全专项治理。完善全省房屋安全管理平台,所有房屋建立“一楼一档”“健康绿码”。推动暂时清人封房的重大安全隐患房屋长效处置,及时消除经营性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基本建立房屋安全常态化管理体系。

(二)交通品质提升 4.城市道路。各地市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优化城市道路功能和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加快编制完善城市快速路建设方案并尽快启动建设,推进国省干线城镇过境段与城市快速路的融合衔接。在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增设一批互通口,提高交通疏散能力。

5.农村公路。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县道三级公路、县乡道“单改双”等建设,有序推进连通较大自然村公路建设,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 公里。

6.公共交通。地铁 6 号线首通段、地铁 3 号线首通段开通试运营,地铁 5 号线一期首通段轨通。开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推进公交首末站和枢纽站、公交专用道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全省新增公交线路 50 条,延伸优化 100 条。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推动城镇公交线路向周边重点乡镇延伸,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各地市至少改造完成 1 条。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整合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供销、商务等农村物流资源,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7.公共停车设施。重点针对居住区、公园景区、历史街区、医院、中小学、地铁站点等区域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新建成一批立体停车库。启动建设 5 处大型换乘停车场。全省新增 2 万个以上路外公共停车泊位。

8.慢行系统。开展人行道、街道的全要素整理,构建遮阳避雨、安全舒适、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完善的步行系统,形成连接绿道,串联山水、景点、商圈的城市慢行示范区,各市、县各推进 1 个以上慢行示范区建设。

9.交通整治。实施道路微循环、路口微改造、信号灯优化等整治,提升通行效率,全省推进 50 条以上主次干道“微整治”。依托地铁站点、大型公建、商业综合体,全省推进 30 处具有公交换乘、停车等功能的交通“微枢纽”。开展电动自行车及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专项整治。推动开展车路协同试点。推进跨江跨河、技术复杂桥梁的智能监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三)水环境品质提升 10.排水防涝。各地市各选择 1 处易涝低洼区域,结合滞洪整治,建设雨洪公园。强化城市易涝点隐患整治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全省新改建雨水管网(渠)750 公里。推进高水高排等大型防洪工程建设。推动排水管网排查、疏浚、修复、建档等工作。

11.城市供水。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全省新改建供水管网 800 公里,各地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所有市、县完成双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有条件的市、县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提升水源可靠度。

12.农村饮用水。积极推进县(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在基本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摸底排查、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边界标志设立、生态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

1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继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收集率和处理率,巩固提升地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全省新建改造修复市县

生活污水管网 900 公里,各设市城市完成省级下达的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进水 BOD浓度目标。推进 5 个污水处理厂扩容及提升改造,增加污水处理能力 40 万吨/日。市县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

14.。

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面推行以县域为单位,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管网铺设和运行管护整体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流域 50%的县(市、区)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全省新建乡镇污水配套管网 750 公里以上。

1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 500 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四)风貌品质提升 16.城市园林绿化。以城镇周边森林、水系、苗圃、农田为载体,全省新建、改造提升 9 平方公里以上郊野公园和公园绿地 900 公顷、福道 1000 公里。每个县(市、区)分别各完成 5 处“串珠公园”“口袋公园”和 5 处立体绿化建设。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推动临路临街实体围墙改为开放式空间或透空围栏。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全省再创建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县城)。

17.城乡建筑风貌。推进城市中心区、滨水地带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每个地市至少启动 1 项设计工作。落实农民建房用地保障,规范宅基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所有县(市、区)完成具有地域风貌的建筑立面图集编制,新建农房审批按图集管控。开展 10 个县(片区)“崇尚集约建房”建设,全省再整治既有裸房 10 万栋。

18.魅力休闲空间。鼓励市县大力挖掘海湾岛礁、江水区域、沙滩、湿地、地质地貌、古树名木、山体植被等具有独特风貌的资源,推进魅力空间建设。充分利用河道沿岸现有公园、步道等设施,建设亲水步道、运动慢跑道或休闲骑行道。在街头绿地、社区公园等开放空间,合理配建儿童、全民健身设施。加强滨海岸线环境整治提升,启动若干滨海风景观光道建设前期工作。

19.城市夜景照明。强化和提升重要节点、走廊夜景照明品位,有序清理城市中心区主次干道霓虹灯、LED 走字屏等。实施城区道路路灯节能化改造工程,全省推进 LED 节能改造 2 万盏以上。

20.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各地市本级和各县(市)分别至少推进 1 条历史文化街区或传统街巷保护和整治提升。各地市各至少推进 6 个名镇名村或传统村落保

护和整治提升。各地市再认定公布一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一批历史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

(五)管理品质提升 21.。

城市网格化管理。各地市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鼓励市级平台向县(市、区)延伸,形成“一张网”。健全巡查移送监督考核机制,各县(市、区)建立健全网格员巡查队伍,以城市规划区内镇街、村居、路网等划定网格单元,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打非治违”、建筑垃圾、亮化绿化、消防安全等纳入网格巡查范围。

22.杆线设施整治。加快推进各类杆(塔)共杆建设,重要节点推广多功能智慧杆,全省更新主干道路灯杆 1 万根。制定公共空间“多杆合一”建设改造标准,各地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杆线、箱柜专项清理。推进村庄杆线规整,拔除、清理村庄废弃杆塔、线路,引导合理共杆。

2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省建成 15 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大件垃圾处理厂。建成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和餐厨垃圾等处理设施为一体的垃圾协同处置基地。未启动垃圾焚烧厂建设的县(市),启动区域联建焚烧厂或通过外运周边处置等方式,加快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2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地市各新增 1 个县(市、区)以县域为单位,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各县(市、区)推动 1 个乡镇全镇域落实分类机制,不断扩大分类覆盖面。

25.村庄清洁行动。拓展优化“三清一改”内容,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结合“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26.绿盈乡村建设。梯次推进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村建设。加大专业指导服务力度,帮助基层找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短板弱项,统筹项目资金,加快实施一批提升工程,全省建成 1500 个绿盈乡村。

(六)启动建设一批样板工程 27.10 个新区(组团)建设样板。各地市各集中谋划建设 1 个新区(组团)区域,建立工作联盟,创新建设模式与机制,优先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海绵城市、绿化花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突出产城融合和品质提升,打造城乡建设新标杆。

28.10 个地市老城更新样板。各地市在城市中心区域各抓 1 个老城更新样板,在推进老旧小区、老旧街区片区改造的同时,对建成时间长、整体环境差、公共配套弱、街景街貌脏乱差的老城街区片区和棚户区开展城市更新。

29.10 个县城品质提升样板。各地市各抓 1 个县城品质提升样板,重点选择老旧县城中心地区,包括传统商业街区、棚户区和零星危旧房及周边环境开展整治。

30.10 个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各地市各选择 1 个乡镇所在地集镇开展环境整治,打造人文气息浓厚、地域特色彰显、社区治理有序的宜居集镇。精选一定规模、资源良好的集镇居民集中区,进行微整治、微改造。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配套建设居民交流休闲空间,植入地域特色文化,活化利用老旧建筑,提升既有建筑风貌,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31.10 个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各地市各抓 1 个以上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精选依山傍水、周边风景资源良好的新增建设用地,适度降低容积率,突出地域建筑风貌,配套建设休闲交流公共空间,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宜居农村社区。

32.10 个花漾街区建设样板。各地市各选择 1 个商业集中、人流密集老城区的重要节点,推进街道、广场、零星杂地、街头小绿地等综合整治,强化绿化花化彩化和休闲绿地广场建设。

33.10 条特色园 林风情道路建设样板。各地市各启动 1 条特色园林风情道路建设,在新建和改造道路工程中,多用市树、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突出植物特色,打造舒适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34.10 条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各地市各抓 1 条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推进道路平整度提升、井盖治理、路口微改造和辅道改造、绿波通行、街巷微循环改造等。

35.10 个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域样板。各地市各推进 1 个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整治,重点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结合防洪排涝、滞洪区整治等,建设雨洪公园。

36.10 个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样板。各地市各抓 1 条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健全街区管理体制机制,围绕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广告牌匾、车辆停放、秩序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管护、公共空间治理、立面整治、工地管理、绿化亮化等方面进行创建。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级成立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总指挥部,由省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两个分项指挥部,由省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任指挥长,办公室分别挂靠省住建厅、农业农村厅,抽调相关单位人员集中办公,负责推进日常具体工作。两个分项指挥部要加大统筹协调推进力度,每月通报进展,每季度召开现场会或交流会。各市、县(区)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按照“难、硬、重、新”行动要求,细化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协调推动,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前置条件,压减报建审批时间。加快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评、水土保持等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对进度落后的项目,要明确责任单位,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

(三)落实资金保障。各地要结合发展基础和财力状况,多渠道加大投入,合理保障建设运维资金。省级调整优化专项支出结构,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在省级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对县(市)的正向激励,各地市也要加大激励资金投入。在省级下达的专项债务限额内,各地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城乡建设项目。

(四)培育壮大城建融资平台。成立省级融资专家团队,为各地提供咨询服务。支持各地政府盘活现有存量闲置资产,支持对已建成且具备收益的基础设施,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新项目资本金。发挥保险资金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城乡建设项目提供融资。

(五)加强人才和技术 保障。支持部门与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单位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组织一批熟悉工程建设、投融资等业务的技术人才赴县(市、区)挂职服务。支持各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置业、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

优惠政策。建立专家顾问团,指导项目设计、施工、管理、评估,编制相关技术导则和标准。

(六)加强督导考核。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纳入省政府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省对地市绩效考评指标内容,省住建厅、农业农村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日常督查,省政府督查室、省效能办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督办和察访核验。建立考核与奖励相挂钩机制,对典型示范项目,省级财政给予正向激励奖励。

《系统建设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