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名词解释(范文5篇)

时间:2022-07-20 23:32:0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81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规章制度名词解释(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规章制度名词解释(范文5篇)》。

第一篇:会计制度名词解释

1.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会计控制: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2.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有效运转。

3.会计制度设计:其目的在于规划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事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及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 4.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

5.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 6、总体设计: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及规划。 7、设计思路:在调差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

8、会计组织机构: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9、责权对等原则: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负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

10、控制性原则: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环节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差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权过程、全方有效的监控系统。

11、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会计工作职责方位,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12、企业内部银行:相对独立于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从事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

13、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4、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5、所有者权益:企业自创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16、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的。

17、数字分组法:按数目分成若干组,自某数起至某数止划分为一组,变为某一科目的号码。 18、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19、会计账簿:用来序时地、分类的记录和反映有关经济业务,把会计报表和会计凭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0、会计核算形式: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1、其他货币资金: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储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22、库存现金:企业库存的薪金,不包括企业各部门借用的,尚未报销的备用现金。 23、存货: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以备用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在生产过程呢个中提供劳务过程中好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4、周转材料:企业能过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

25、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

26、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27、投资: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28、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够随时变现并且保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包括短期债券、短期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

29、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到期日和收回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0、投资行房地产: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31、可共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共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交易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32、衍生金融资产:具有下列特征的: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价格、商品价格、会理、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该变量与合同的然后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

6.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7.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

8.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

9.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 10.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11.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2.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14.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15.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16.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18.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19.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22.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23.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24.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25.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26.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27.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 28.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29.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30.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1.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2.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年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3.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35.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 36.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37.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38、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3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40、筹资: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形式凑集资金活动。

41、股权资本:权益资本、自由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 42、债券资本: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应依约运用 按期偿还的资本。

43、直接筹资:企业不借助银行到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

44、成本:为了取得各种认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不包括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45、多步骤生产:工艺技术过程可以间断,生产可以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 46、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47、交互分配法:先将和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个受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

48、直接分配法:将个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个受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

49、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产品加工步骤,将上一步的半成品成本随同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到下一生产步骤的相同产品的成本之中,逐步计算本成本成本和最后一个步骤的完工产品成本。

50、平行结转分步法:先计算各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应计入完工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平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51、标准成本:经过仔细调差分析和应用技术小耳钉等科学方法制定,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

52、发货制:企业主动按合同规定发货。向外地的购货单位进行销售,一般采用发货制。 53、提货制:对本地的购货单位,一般由购货单位根据销售部门出具的提货单自行向企业成品库提货。

54、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采用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 55、财务报告: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56、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有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应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57、资产负债表: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58、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59、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60、所有着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的情况。 61、财务报告附注: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4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42.低值易耗品: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的那部分用具和设备。 43.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它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劳动资料磨损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44.实际成本会计制度: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会计制度,它强调在“实际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

45.计划成本会计制度:事前根据产品所需各项材料和劳动的数量与计划计算出产品的计划成本,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

46.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产品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制订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以及分析成本差异等内容。

47.标准成本:称为目标成本,它是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测定制订的。它是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标准消耗量结合可行的标准价格制订的。

49.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相比较,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并将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一种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

50.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登记“长期股权投资” 账户的依据,投资金额不受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影响。

51.长期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要随被投资单位的盈亏状况进行相应调整,以完整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实际权益。

52.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53.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54.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

55.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

56.责任会计:是一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通过它,企业能有效地控制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和正确地反映、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实际经营业绩。

57.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

58.贡献毛益:是毛利额减去直接费用后的差额。这里的直接费用是指那些由于特定部门的业务所引起,能直接归属于该部门并能为该部门所控制的费用。

59.剩余收益: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最低预期收益的部分。剩余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预期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最低预期报酬率。

60.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可控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为内容编制的预算。它既是责任中心的努力目标和控制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标准。

61.可控成本:是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的各种耗费。它是相对于不可控成本而言的,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第二篇:档案管理制度

为规范学校的档案管理和有效地使用档案,特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1、办公室在学年之后装订好文件、通知档案;年度考核之后的资料存档;其它资料的存档。

2、教导处每期工作计划和总结存档;“六认真”检查资料的归档;普九资料的归档;教研活动资料的归档;其它有关资料的归档;

3、德育处每期的纪律卫生检查资料归档;班级评比、评优选好的资料归档;德育活动归档;班主任工作笔记、计划的归档;其它相关资料的归档。

4、后勤处相关资料按时分类存档。

5、团总支每期的活动资料归档;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料归档;组织建设归档;其它相关资料的归档。

6、每部门的档案应做到条理清晰、分类明确、装订规范。

7、各类通知、文件应先送到办公室,然后分发到各部门。

8、部门的各种资料聘及时归类装订存档。

第三篇: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守以下制度:

一、档案归档制度

为了将本单位档案完整齐全地收集、保管起来,建立起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室藏结构,更好地为单位业务工作和其他工作服务,制定本制度。

(一)归档范围

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或业务活动以及其他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之范围。

1、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单位主管业务并需执行的文件,普发的非主管业务但需执行的法规性文件,上级召开的需贯彻执行的会议主要文件以及上级领导针对本单位的重要讲话、指示等。

2、本单位党、政、工、团、人事、财会、保卫、基建和业务(经济)、科技等工作以及各内部机构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3、同级单位和非隶属单位制发需要执行,业务或工作联系密切以及检查本单位工作制发或形成的主要文件。

4、直属下级单位报送的重要的工作计划、总结、请示、干部任免、典型材料、统计报表和法规性备案文件材料。

5、本单位重要活动,重大事件以及专门业务形成的文字材料、照片、音像等。

6、单位和个人其他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图书、实物等。

(二)归档时间

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一般按年度进行整理、归档。即须在当年上半年内,将上一年度本单位形成的以及其他属于归档范围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按照规定,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再由档案人员进行规范整理和实行集中保管。

对于专业方面的专门文件、特殊载体的文件如基建档案等,可以适当延长收集归档时间,但也要在办理完毕后及时收集、整理、归档。

(三)档的基本要求

1、归档进室的文件材料须齐全、完整、准确,即每年需归档的文件材料种类、份数以及每份文件页数等,不得残缺不齐。

2、归档进室的文件材料应系统、条理、规范,即符合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管期限区分准确、分类科学、组卷合理,卷内文件排列有序、条理清楚。

3、归档进室的案卷技术加工符合要求,即案卷封面填写内容齐全准确,格式规范,统一打印;案卷装订整齐美观,案卷排列及编号符合规定。

4、机关单位发文应普遍建立“两套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撤销单位的档案都要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区档案馆移交。

二、档案保管制度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保存档案的数量,必须设置使用的专门档案库房、档案柜和档案用具。库房要坚固、安全、适用,并有防盗、防尘、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强光、防鼠、防虫等设施。

(二)注重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档案保管,利用高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设施设备,上等级和有条件的应配备去湿机、空调和微机等现代化设备,努力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保证档案的安全保存和更好利用。

(三)接收档案必须认真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对接收和移出的档案要及时登记和统计,并进行规范化整理,保证档案完整、系统。

(四)做好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保证库房内档案柜架和档案排放、编号合理有序,便于保管和利用,严禁吸烟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杂物。

(五)保证库房内温湿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温度14-24℃,湿度45-65%)。

(六)对保管的档案要每年进行一次小检查,年终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虫蛀、霉变、损坏、丢失档案等现象要及时报告领导,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七)要定期对库藏档案进行清点核对,做到帐务相符,对损坏和模糊不清的档案要及时抢救和修复。

三、档案保密制度

做好档案保密工作,是每个档案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为确保党和国家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档案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党性观念,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严格遵守《档案法》和《保密法》的规定,做好档案的安全、保卫、保密工作,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记的不记,不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人面前谈论档案中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有关内容。

(三)严格执行档案的查(借)阅制度,对不符合正当手续的利用者,不查档不借档。档案人员不经领导批准,不允许擅自为自己的亲戚朋友提供档案资料。

(四)工作人员不准私自将档案带出馆、室外,不准带领非本馆、室工作人员入库房。

(五)工作人员阅卷要坚持随用随提,下班时应及时入库,未使用完毕的,可暂入柜或抽屉,严禁堆放在桌面上。

(六)对违犯本制度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和行政处分;构成失泄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档案资料查(借)阅制度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为了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同时确保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的泄密和损坏,制定本制度。

(一)查档案人员须持本单位介绍信,注明查档人身份,查档范围和目的,方予接待;利用已开放的档案,持身份证即可。

(二)查阅机密档案和重要档案,必须经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三)档案资料一般不予借出馆、室外使用,如特殊情况非借出不可,需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借出的档案不得超过三天,逾期需要重新办理借阅手续。

(四)查阅人员必须填写《档案借阅登记表》,利用档案后,均应填写和效果记录。

(五)查阅档案的人员,要爱护档案,不准擅自摘录、拍照、复制和互相转阅,不准圈划、涂改、撕页和拆卷,对损坏档案者,要追究其责任。

(六)查档者取证档案须经批准后,方可复制(手抄、打字、复印、拍照等),经核对无误后,盖章生效。

(七)查档人员要严格遵守本馆、室的规章制度,馆、室内禁止吸烟,在阅览室阅卷时不准喝水,以免损坏档案,不准大声喧哗,影响他人阅览;要注意阅览室内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八)利用档案者要按规定交纳档案保护费、复制费和取证费。

(九)档案工作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积极为利用者服务,严格执行各项档案利用制度,做好档案的监护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四篇:档案管理制度

一、司法所档案管理工作由指定人员负责,包括接收、收集、整理、保管。

二、各类档案的组卷要准确。卷内目录、案卷封面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晰美观,装订案卷规范、统一、牢固。

三、档案整理。按规定制定统一的档案分类编号方案。案卷的排列、编号符合规定要求。

四、文件的整理。鉴别没有存档利用价值的公文,可报主管领导批准,可定期清退和销毁。对县(区、市)司法局的文件、简报等资料,要做好归档工作,无须存档要统一销毁。

五、档案箱、资料柜和档案资料放置的设备要整齐,做到不同规格分类排列。

六、库房管理。库房保持清洁卫生,落实防盗、防火、防光、防高温、防潮、防尘、防鼠等安全措施。

七、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司法档案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严格遵守岗位纪律,严格执行档案保密制度,严守国家机密

第五篇: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使公司管理体制的完善,非设备工程业务处理有所遵循,特制定本管理规章。

二、适应范围

适应公司内部各部门有非设备工程业务需求的单位和公司职员。(厂内宿舍维修不在此管理范围内)

三、名词解释

1、非设备工程业务:

指未能纳入设备管理范围内的设施、设备、工具器材等产生安装、维护、制作的作业需求。

2、安装:

非设备工程管理范围内产生有安装开关、插座、水电气源、门窗、网络线、电话线、风扇、空调、标示牌等业务。

3、维护:

非设备工程管理范围内产生有需求维修、保养的业务。

4、制造:

非设备工程管理范围内产生有制作(五金类、木材类、基础设施类)箱、柜、桌、椅、台、周转车、铁棚、防护栏等业务。

四、细则:

1、工务课为非设备工程管理归口单位。

2、各需求单位应遵守本规章制度要求,按非设备工程管理流程及非设备工程业务联络单办理业务。

3、承办单位应对需求单位提出的业务需求作审查工作,发现有违反安全管理要求、厂纪厂规及其它管理制度的需求业务作意见反馈,需求部门要将改善方案呈报批示后再办理业务。

4、承办单位审查无误应根据轻重缓急组织人员安排作业,并遵守安全作业要求,完工确认后认真填写联络单。

5、安装:

5.1 对于安装工时在1小时以内及安装材料费用在约¥100元以下的非设备工程业务无需部门主管审核,单位主管确认方可办理业务。

5.2 对于安装工时1D8小时及安装费用在约¥100元D¥1000元的非设备工程业务,要需求部门主管审核,方可办理业务。

5.3 对于安装工时超出8H及安装费用大于约¥1000元的非设备工程业务,需求部门主管审核及(副)总经理核准,方可办理业务。

6、维护:

6.1 需求单位申请维护作业时,原则上需单位主管确认,部门审核方可办理作业(特殊情况承办单位可先执行作业)。

7、 制造

7.1 需求单位制造业务办理标准可参考安装业务要求办理。

五、附件:

1、非设备工程管理流程

2、非设备工程业务联络单

《规章制度名词解释(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