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懒官庸官自查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懒官庸官自查报告》。
关于治理“庸官懒官逍遥官”的探索与思考
中共滕州市委组织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去年以来,滕州市积极探索建立“治懒治庸”机制,坚持治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出重拳对“庸官懒官逍遥官”加以整治,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勤政务实、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竞争发展局面。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评价标准,让懒庸干部如履薄冰。市委制定出台《关于治理“庸官、懒官、逍遥官”的实施意见》,把不作为、慢作为、不会作为、乱作为的“庸官懒官逍遥官”,明确规定为五大类、27种情形,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公布于众,为治懒治庸治逍遥提供界定标准和认定依据。根据不同干部岗位实际,界定不同岗位的权责范围,建立关键岗位敏感环节公开栏,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在全市深入开展抓三治(治庸治懒治逍遥)兴四风(大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之风)争做五型干部(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清廉型干部)活动,对“庸官懒
1 官逍遥官”进行集中治理,把干部的评价标准和所作所为完全曝露在群众的目光下,使干部不敢庸、不敢懒、不敢逍遥。
二是创新监督方法,让懒庸干部无处遁形。我们综合运用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方法和途径,通过群众评干部、干部评领导、上级评下级、下级评上级、镇街部门相互评等形式,对干部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严密监督。在此基础上,将“治懒治庸”民意测评纳入年度领导干部考核之中,印制《滕州市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议表》,分“勤官、廉官、称职官,庸官、懒官、逍遥官”六种类型进行测评,广泛了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群众、服务对象和机关干部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意见,真正做到把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说了算,使懒庸干部无处藏身。根据2009年度考察结果,对28名被认定为“庸官懒官逍遥官”的科级干部实行了诫勉谈话,形成了庸官档案,组织纪检部门将其纳入2010年度重点监督管理对象,被谈话对象每季度向组织部门提交思想汇报材料。
三是健全问责机制,让懒庸干部腾位让贤。市委出台了《滕州市机关干部作风建设问责暂行办法》,明确和细化了问责的内容、原则、对象、方式、程序以及处理办法,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胡作为”作为问责重点。组织部门牵头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采取公开举报、明查暗访、目标考核等措施,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对查实的“庸官懒官逍遥官”严格进行问责,按程序分别给予诫勉谈
2 话、待岗学习、降职、免职、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违纪违法的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2009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暗访9次,集中检查21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46份,2010年3月又对在工作期间出入娱乐场所的2名“逍遥官”给予调整到非领导职务岗位的处理,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四是完善干部考核办法,让懒庸干部难混日子。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点,实行镇街、部门工作类别分组、同类同考、重奖重罚,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客观地考核每一个班子、每一名干部的政绩。建立“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的抓落实机制,采取领导干部工作每周一报告、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排名的办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绩效考评,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对当年考核不合格的班子和干部进行通报批评,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负责人将受免职处理,真正使干部中的“南郭先生”无法生存。在全市形成了“论德才、讲实绩、重基层、凭公论”的用人标准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机制,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2009年以来,全市共公开招考科级干部13名,公开考选优秀青年后备干部54名,从根本上破灭了庸官的梦,切断了懒官的路。
二、初步成效
一是思想认识得到新提升。2010年以来,一批因工作不
3 作为、慢作为、不会作为、乱作为的“庸官懒官逍遥官”受到了组织上的严肃处理,此举在全市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和震动,使广大干部看到了市委治懒治庸的力度和决心。这些干部在市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的长期担任一把手,有的是刚刚提拔不久的年轻干部,有的还是曾经的“老先进”,对他们动真碰硬的进行处理,使广大干部深刻地认识到“有错是过、无功也是过”的现代用人理念,在思想上普遍得到一次教育和洗礼,危机感、责任感明显增强,科学谋事、干事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二是用人导向有了新标杆。一年多来,多名懒庸干部被诫勉谈话和调整,在全市掀起了治懒治庸的“风暴”, 使“庸官懒官逍遥官们”不能再安享太平,不再有生存的空间。同时,向全市各级干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市委的一种坚定态度,就是在选人用人上,要看德能识干部、凭实绩论英雄,德能好者上,德能差者下,真正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任机制。这既对广大干部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和约束作用,更重要的是振奋了干部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状态,全市各级干部达成了“勤政不当懒官、优政不当庸官、廉政不当贪官”的共识。
三是干部作风实现新转变。通过开展“庸官懒官逍遥官”集中治理活动,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注入了活力,广大干部的工作效能明显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治理工作中,全市各级领导班子
4 和领导干部主动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切实解决在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良状态争创优异业绩。目前,全市广大干部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全市软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初步达到了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逍遥取信于民的目的。
三、几点思考
“治懒治庸”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并存的系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治懒治庸”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积极探索创新,把“治懒治庸”工作向纵深推进,切实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常抓不懈、从长整治。
一是从根源上铲除滋生懒官庸官的土壤。一位刚提拔不久便被诫勉谈话的年轻干部说:“由于新的工作岗位不是很忙,自己觉得被提拔也算功成名就了,不自觉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变得懒惰了,但万万没想到竟被评为了懒官!”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干部还是想干事的,没有多少人甘于平庸。但是,在当前一些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体制机制面前,不排除有想做“能官”而不能的情况。因此,懒官庸官要治理,产生懒官庸官的环境土壤更要铲除。改革不合理的行政体制、科学定岗定员、高效能的考核,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同时优化竞争、监督机制,让制度治理成为常态,应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要
5 建立起严密的岗位责任体系和科学的工作运行流程,做到尽可能地减少职责交叉,不留责任死角,压缩相互推诿的模糊空间,让懒庸干部失去滥芋充数的环境。
二是抓紧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庸官懒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干部的官德修养出现了问题。所以,必须把官德修养作为干部教育的重点,进一步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干部,使各级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要坚持对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紧密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失职必受罚”的法治意识,真正把思想从“我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转到“我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任”上来,切实做到知民情、懂民意、惜民力、解民难。要加强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对那些出现“庸、懒、散、涣”等苗头性问题的干部,要指派专人通过谈话等方式进行早提醒、早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建立治懒治庸长效机制。制度机制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治理懒官庸官既要治标,严肃查处突出问题,更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制度,形成机制,真正把干部管住管好。在治懒治庸活动中,要注意克服运动式的短期效应、阶段动作,建立健全反懒治懒、拒庸防庸的长效机制。在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绩效考核制度的同时,将机关内部的人事考评机制与社会公众的评价机制相衔接,将上级组织的认可度和广大群众的满意度相衔接,落实好“考事与考人、能
6 上与能下、官评与民评、对上与对下”的体系建设,以公正、透明、统一的尺度评价官员的优劣。同时,制定一套完整准确的对不胜任、不称职的懒官庸官进行组织调整的办法,规范调整的原则、程序,明确调整的情形,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让被调整的干部心服口服,让其他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
四是积极探索庸官“下课”后的多种安排方式。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调整的干部妥善予以安置,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对被调整的干部,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要多与他们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积极工作。对在新的岗位表现较好、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符合任用条件的干部,根据其个人表现和民意情况,可以按规定重新任用,决不搞“一棍子打死”。要从健全教育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奖惩机制入手,提振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水平,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11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