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银行信贷调查报告代写模板(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银行信贷调查报告代写模板(大全)》。
第一篇:民生问题调查报告模板
根据省、市、县开展“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房县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就全县的农村民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房县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图大县。全县辖20个乡镇(场),304个行政村,15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756元,财政收入2.1亿元。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老苏区,全县有优抚对象31160人,其中享受抚恤定补5469人,农村实有五保6610人,农村低保对象3.3万人,城镇“三无”对象820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员1.2万人,常年因灾救助对象40000人,60岁以上的老人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2%,90岁以上的老人476人。全县建有福利机构23所(其中县办福利院1所、光荣院1所,乡办福利院21所),为民服务窗口2个(即婚姻登记服务大厅、低保服务大厅),社会公益事业管理单位2个(即烈士陵园管理所、殡葬管理所),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1、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最基础的工作,我们从城市低保救助开始,不断拓展救助种类,目前已开展了农村低保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五保救助、灾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等十项社会救助种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困难群体“应保尽保”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标准,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实惠。“十一五”期间,我县共投入民政事业资金4.5亿元,常年救助城乡低保对象达到5.8万人,常年灾民救助4万人次,累计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2万人次,实现了城乡居民无饥寒。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五年累计救助2500人次。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明显提高,帮助灾民恢复住房8000户。建立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乡低保救助阳光化操作 为了解决群众不了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序,杜绝优亲厚友、暗箱操作、政策执行不严等现象,近年来,我局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方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实施救助服务。一是建立了民主评定制度。在低保对象的确定上,以村(居)民委员会为基础,开展“民主选贫”活动,对提出低保申请人,采取“一会两票”的办法确定对象,逐级上报、审核;二是建立了季度审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访的制度,形成了“低保对象即进即出、保障标准有高有低”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了“四级公示”制度,即对低保对象实行村(居)公示、乡(镇)公示、县级公示、户挂标示牌,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建立了公众服务窗口。投资50余万元建立社会救助服务大厅,接受全县群众的政策咨询,受理群众的上访,办理临时救助,承办社会救助工作。20__年和xx年,我县低保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
3、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局抢抓机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提高了为民服务能力。一是投资1100万元,对福利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栋,新增床位210张。目前装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即将全面向社会开放使用,有效推动了我县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设的机遇,投资400多万元,新建了农林场福利院、化龙堰镇福利院,改建了青峰镇福利院、榔口乡福利院、红塔乡福利院、土城镇福利院、野人谷镇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达到省级模范福利院标准,6所福利院已达到合格福利院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福利生活配套设施,使入院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确保了老人住得进、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资800多万元,兴建了民政综合服务大楼,为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和婚姻登记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宽敞的服务场所,每年接待服务对象达4万多人次。四是启动了殡仪馆和公墓建设项目。
4、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一是全面落实了优抚抚恤政策,按政策及时予以调整,建立优抚对象台帐,实行网络化管理,及时兑现优抚资金。二是认真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制定出台了《房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对优抚对象建立了医疗救助、医疗减免、住院费按比例报销、大病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对现役军人家属给予重点帮扶。三是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充分利用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各级各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军政鱼水情。四是开展复退军人职业技术培训。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开展复退军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扩大就业渠道。
5、防灾救灾工作快捷高效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方针,努力提高灾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灾区社会稳定。一是妥善安排灾民生活。严格执行汛期和特殊时期24小时救灾值班制度,第一时间收集、汇总、上报灾情。灾害发生后,及时督办乡镇开展自救,下拨救灾资金,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净饮用水。二是规范常救对象的救济工作。在每年冬末年初,对全县常年救济对象进行摸底调查,搞好公示,按照《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及时下拨冬春生活救助资金,解决常救对象的口粮、衣被等生活困难。三是完善灾害救助体系。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督促乡镇建立健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数据库,成立县救灾备灾中心。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募捐机制。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拓展社会募捐渠道,逐步实现社会捐助活动由集中性、突击性向经常性、日常性转变,每年接受社会捐赠款物50万元以上。三年来全县先后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和群众生活救济资金2147万元,其中用于冬春生活救济资金1114万元,因灾倒房恢复重建资金1033万元;下拨棉衣棉被12万件6000床。
6、社会事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在婚姻服务上,逐步实现了以乡镇分散登记向全县集中登记的体制改革,成立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婚姻咨询、法制宣传、登记拍照、电子档案传输、信息查询、代写婚姻文书等一系列婚姻登记服务。年结婚登记量4500对左右,登记合格率达到100%,20__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在收养登记上,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严格服务程序,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在社会组织管理上,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文化事业等方面的社会团体,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加快房县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社会救助水平低。房县属贫困县,县级财政投入社会救助资金有限,尽管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各类救助水平较低,救助面较小,难以应对物价上涨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2、福利机构不健全。一是城区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供养床位40张,远远满足不了城区450名“三无”老人入院需要。二是农村福利院投入少,规模小,集中供养率低。全县仅有21所中心福利院,床位都在50张以下,容纳人数有限,无法满足新增五保老人需要。三是全县无一所救助机构,社会流浪乞讨人员和生活无着落人员得不到及时有效救助。四是殡葬服务设施匮乏。全县目前尚无一处殡仪馆和公墓,殡葬制度难以推行,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适应。
3、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全县共有60岁以上老人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2%。随着打工经济和异地就业新格局的出现,有30%的留守老人处于孤独无助状态。而全县目前尚无一所社会养老机构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场所,给老年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4、优抚安置服务功能弱。目前缺少功能健全、环境优美的光荣院,为伤残军人提供服务。没有军休所,无法为退离休军人提供活动活场所。没有优抚医院,优抚对象的医疗难、生活难、活动难、就业难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5、村(社区)基础设施滞后。村(居)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国家政权基础。随着社会的转型,村(居)民委员会由管理逐步走向自治型和服务型。而村(居)组织的办公经费的困难和办公服务场所的缺少,无法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严重影响了城乡社区建设的推进。
6、村干部队伍严重老年化。目前,村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偏大,思想不够解放。大多数村干部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调整步伐,只能机械地抓落实;谋划发展缺少科学性,思想狭隘,存在短期行为;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咋干就咋干”,仅仅停留在完成常规工作。
四、意见和建议:
1、提升农村低保救助水平。我县农村低保救助标准低,月平补差仅有45元,救助人口4.6万人,请求上级政府突破人口比例的限制,将农村救助政策向贫困山区倾,与物价上涨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接好轨。
2、加快农村福利院建设。一是要明确机构的性质和福利院管理人员的身份,请求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建议明确为政府福利事业单位,采取县办乡管或县办县管的管理体制;二是福利院提档升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农村福利院正常投入机制,不断改善办院条件,让五保老人住得进、留得住、生活得好。
3、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经费。农村五保供养费过去是由村级提留中解决,税费改革后,由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五保数量逐年在增加,新增五保供养经费形成缺口。全县省财政转移支付供养3956人,实有五保6610人,供养经费缺口每年达480万元。
4、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县只有一所福利院,没有一所老年公寓,去年我们对县福利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床位210张,可以有效解决我县“三无”老人住房紧张问题。今年以“竹房城镇带”为试点建1-2所标准化农村福利院,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请求领导给予大力扶持。
5、加大城乡社区建设力度。我县共有304个村(居),目前,只有107个村(居)有办公场所和一战式为民服务场所,有120个村(居)只有办公场所,没有足够的为民服务场所,还有77个村(居)办公用房简陋,办公设施老化,难以适应为民服务的发展需求,请求政府加大城乡社区建设扶持力度。
6、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做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大村级干部培训力度,加快村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进程。优化班子结构,从而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问题,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真正体现出人情化管理的要求。要从政治上关心爱护村干部,让广大村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
第二篇:贷款调查报告
借款申请人xx于xx年xx月xx日向我行申请个人xx贷款xx万元,客户经理xx与xx按照相关规定对xx的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借款用途、还款能力、信用状况和担保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借款申请人家庭基本情况
(一)借款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程度、职业、家庭人口、信誉、有无不良嗜好等情况和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情况。通过查看身份证、户口簿、个人征信系统和社会调查等方式来了解。
(二)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家庭资产包括实物资产、权益性投资、银行存款等;家庭负债包括银行负债、其他负债和或有负债。实物资产可在查看权证、发票、合同和付款凭证基础上进行现场察看来证实;权益性投资可通过查看权证、公司章程、验资报告、报表等方式来证实。负债可通过查询借款申请人夫妻双方的个人征信信息和社会调查了解。
二、借款申请人经营情况(适用经营性贷款或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经营的消费贷款)
借款申请人经营的行业和产品,从业经历,近几年的经营情况(销售收入、利润等情况),本地同业情况,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发展前景等。通过市场调查和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对于金额较大的贷款,经营情况和行业分析参照流动资金贷款调查。
三、借款用途及合理、合规性分析。
根据家庭情况、市场情况和规定需要提供的用途证明
来分析借款用途的真实性和贷款金额的合理性。
(一)按揭类消费贷款:根据购买合同、首付款发票来确定借款用途和借款金额,并根据相关规定判断其合理、合规性。
(二)非按揭类消费贷款:根据购销合同、自有资金证明来确定借款用途和借款金额,并根据相关规定判断其合理、合规性。
(三)经营贷款:根据上年销售业绩、本年已签订的购销合同预计全年销售收入、了解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和可能增减的金额、了解应付款项可能增减金额及自有资金情况,来确定借款用途和借款金额,并判断其合理、合规性。对于金额较大的贷款,参照流动资金贷款调查和分析。
四、担保分析。
内容包括抵(质)押物概况、抵押价值的确定、变现能力、抵(质)押率;保证人的基本情况(同借款申请人)、保证能力分析(参照借款申请人还款能力分析)。对不同的担保方式的担保能力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分析:
(一)房地产抵押:根据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可通过市场比较法、成本法、收益法中一种或两种方法对抵押物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对抵押价值明确的抵押物可本着审慎的原则予以确定,对价值难以确定的抵押物在参考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调查以确定其合理的抵押价值;通过查看权证(必要时到法定权属登记部门查询)、走访承租户和现场查看、拍照来确定抵押物产权、使用权是否明晰和实物状态;根据城市规划是否在近期拆迁;在充分考虑抵押物位置、产权和使用权明晰程度、房屋性质、成新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判断其变现能力;抵押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产权共有人和抵押人(抵押人与借款申请人不是同一人)是否出具同意抵押的书面文件。
(二)机械设备、车辆、船舶抵押:根据其购买发票载明的价格(相关价值证明材料)、合理的经济寿命期和实物状态,测算出抵押价值或参考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通过查看购买发票、和现场查看、拍照来确定抵押物产权是否明晰和实物状态;在充分考虑抵押物用途、经济寿命周期、成新率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调查、查找资料判断其变现能力;抵押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是否办理相关保险;产权共有人和抵押人(抵押人与借款申请人不是同一人)是否出具同意抵押的书面文件。
(三)权利质押:对商标权、经营权、林权在参考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的基础上本着审慎的原则合理确定质押物价值。对于股权可通过查看公司近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来推算其账面价值,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合理的抵押价值。对银行存单、国债等价值稳定的质押物以其面值为抵押价值。对仓单根据其货物数量和市场价值确定抵押价值;质押物是否有法定的权属登记部门;质押物是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查看相关权证确定权利是否明晰;在充分考虑权利的专有性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判断其变现能力;质押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产权共有人和质押人(质押人与借款申请人不是同一人)是否出具同意质押的书面文件。
(四)棉花、钢材、粮油等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根据数量与市场价格来确定质押物价值;是否办理相关保险;是否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相应调整质押货物数量或贷款金额;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走势判断变现能力。
(五)自然人保证:通过了解保证人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家庭资产负债情况、信誉情况、家庭收入情况、保证意愿及稳定程度来判断自然人自然人保证能力及有效性。
(六)企业法人保证:通过查看公司近期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和企业征信系统,了解企业保证能力和信誉;查看公司章程了解公司对外担保的批准机构,该机构是否出具了同意担保的决议书。专业担保公司了解其股权结构、与本行合作情况、其单笔担保限额、总担保责任余额、保证金比率、是否出具了担保意向书(金额、期限与申请人申报是否一致)等。
五、还款能力分析。
在深入分析借款申请人提供的直接和间接收入证明的基础上,将可靠的收入结合所有负债的还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利率与全部负债本息进行比较,以确定借款申请人在扣除必要的家庭生活开支后在贷款期限内的还款能力。对按揭类贷款需要计算其所有负债每月还款额与月家庭收入比,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一)对职业稳定、收入稳定的工薪阶层,根据其工作单位开出的'收入证明与代发工资的银行流水对比,并通过调查确定其真实收入水平。
(二)对投资收益,根据其所有权权证、合同、银行流水和市场调查等方式来确定投资收益水平。对股权投资可查看可通过查看公司章程和验资报告、报表分析出年投资收益。
(三)对流通类、建筑类经营户,可通过查看其银行资金往来的贷方发生额(剔除借款等大额非经营往来发生额)、进货单、销货单和税票,了解该行业合理的利润率,以确定借款人合理的经营收入。考虑到该类行业资金量大、利润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仅凭经营利润判断其还款能力有很大缺陷,应测算其贷款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看其是否能覆盖贷款本息。
(四)对制造业经营户,可通过查看其银行资金往来的贷方发生额(剔除借款等大额非经营往来发生额)、水费、电费和税票,了解该行业合理的利润率,以确定借款人合理的经营收入。
(五)对其他类型的经营户可根据其自身的经营特点,找出有效的确定经营收入方法。
对于金额较大的且还款资金主要来源于经营的贷款,还款能力分析参照流动资金贷款分析。
六、风险和收益。
(一)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借款申请人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担保方式的有效性;贷款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针对风险分析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包括贷款发放前的条件、贷款发放与支付及贷后的管理要点。
(二)综合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主要为利息收入,间接收益包括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
七、调查结论。
对借款申请人申请事项的具体意见,包括贷款品种、金额、期限、利率、担保方式、还款方式等。
第三篇:贷款调查报告
一、企业概况:
①企业开办时间、性质、经历、注册资金及地址、经营项目及主打产品、经营规模、历史信用情况;
②企业人数、人员构成情况、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者)的简要经历、文化程度、年龄、经营管理水平、信誉状况等;
③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经营方针、企业发展、策略、目标等。
二、财务及经营状况分析:
①企业资产构成情况分析:对应收帐款分析帐龄,列出主要应收款大户及金额、分析风险度,是否有坏帐情况;对其他应收帐款分析其来源;对存货进行分类分析其品种、数量、计价方法,是否适销适用及积压物资情况等;对固定资产分析其真实性及组成情况,机器设备的性能、年生产能力、折旧是否提足及在建工程情况等;其他需要了解、分析的情况。
②企业负债构成情况分析:分析借款来源、时间、用途,列出明细;对应付帐款分析其组成情况,主要付款大户及金额;其他应付款的来源情况;长期负债的来源及其他;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③所有者权益状况,注册资本构成及其来源,并分析资产负债总体结构及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在分析过程中,计算出各项比率,分析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等。
④经营、效益分析(损益表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经营实绩,可采用比较分析,即与上年同期相比或与同行业相比较,从而得出企业经营的好坏。了解企业本年度生产、销售(经营)情况,分析产品的质量、数量、价格对销售情况的影响;各项成本、费用核算是否正确,并了解企业产、供、销渠道,供、销合同的签定情况等。报表中利润反映不实的,要说明原因。
三、意见与建议:
①该企业在信用社的结算往来情况:开户日期、帐户性质,本年度总计进帐货款及在我社结算的份额,本年度存款日均余额等。
②如是新开户贷款企业的调查报告,请说明企业申请贷款金额、时间、用途、贷款偿还来源及担保方式。
③说明保证、抵押、质押情况:保证单位的基本情况,资产负债、经营情况,主要开户行等。以自然人做保证的,需说明此人的常住地、年龄、人品、工作及收入情况;抵、质押物品的名称,评估价值,权属情况,变现能力等。
④其他必须上报的重大事项。
⑤调查意见:根据以上各种分析表明你对该企业贷款的意见或者针对该企业的经营现状,你认为我社的贷款是否存在风险,若有风险,你认为该如何处理的建议。
第四篇:贷款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市农村信用社认真执行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利率政策执行中立足于农村、农民和农业,依靠自身优势和政策支持,发放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并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利率政策规定实行不同利率档次。该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总的特点是:两头高,中间低,即执行最低和最高利率浮动区间的贷款占比高,分别占贷款总额的 57.93% 和 29.21%;而中间价 (1,1.5] 区间的贷款比较少,仅占贷款总额的 12.86%;与年初比,执行低浮动利率的贷款增加,资金价格有所下降,贷款利率总体水平呈平稳下降趋势,但利率总体水平较高,信贷资金价格在城乡间的差异明显;存贷款利差扩大,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明显提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户贷款意愿未产生较大影响,调查显示,有95%的农户贷款需求不因利率的浮高而减缓需求意愿。
一、利率浮动存在的问题
(一)高浮动利率政策不符合我国“农情”,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目前农信社向农民发放贷款,压滤机滤布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可上浮到 230% 以内,而其他商业银行向城市居民、企业单位发放贷款,利率上浮大多在30% 至60%之间。农信社吸收存款与其他商业银行利率相同,但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却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只考虑了农信社的局部利益,却损害了“三农”利益。
(二) 贷款利率上浮缺乏合理依据。首先,利息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制定的依据是资金使用的利润水平。农民是弱势群体,社会平均利润的占有水平极低,贷款利率浮动却最大,显失公平。其次,近几年农信社发放贷款的`资金,有一部分是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 (××县联社占用使用支农再贷款 8000 万元,××县信用联社占有支农再贷款 4000 万元,此两家机构的信贷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 ),相对于组织存款和拆借资金,其筹资成本较低,从成本考虑,贷款利率不应过高浮动。
( 三 ) 农信社贷款面向广大农民,农民的信用意识和抵押物普遍高于企业,且贷款期限短、额度小、风险分散,而商业银行贷款面小、额度大、风险集中。农信社贷款风险小于商业银行,但利率浮动高于商业银行,显然不合理。
( 四 ) 农信社贷款高浮动利率不利于行业公平竞争。农信社一统农村信贷市场,农民贷款只能求助于农信社,农民面对高利率有看法、但没办法。
( 五 ) 利率一浮到顶与逾期贷款罚息差距缩小,甚至高于逾期罚息,异化了借贷双方的信贷关系。旧贷到期,借新还旧,手续烦、费用大,能否贷得上还是个问题,有的贷户干脆还息不还本,认可逾期罚息。
( 六 ) 贷款利率浮动区问的确定未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其如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代表着不同的需求水平。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从贷款供给主体看,随着农业银行乡镇营业所的大量撤并,农村信用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几乎独家垄断了农村信贷供给市场,“三农”贷款别无选择。
二、政策建议
( 一 ) 合理确定利率浮动区间,加强利率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利率市场化政策需要以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为前提。滤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农村贷款利率的高低既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也事关政局稳定和民心向背。我们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欠发达农村地区应适当缩小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首先,应根据地域和经济差异,实行有差别的利率浮动政策。基本的考虑是,区分东部与西部,东部地区执行较高的浮动利率,西部欠发达地区执行较低的浮动利率。其次,要充分利用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提供长期的低息资金支持。“三农”贷款带有一定的政策性,不能因为其具有高风险性质而实行高利率政策,相反,应从其负有政策义务的角度出发,给予相应的利率优惠。为体现这一特性,中央银行可考虑以较低的象征性等利率继续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提供较长期限的支农再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以优惠利率发放“三农”贷款。第三,应协调财政和税收等经济政策,对农村信用社给予税收、财政等政策扶持。为弥补以优惠利率发放“三农”贷款所造成的利差损失,建议国家对支农贷款利息收入在一定期间内实行营业税减免,对“三农”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 二 ) 尽快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贷款定价机制和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一是要取消目前以用途为依据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定价模式,按照市场化、效益化、差别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建立综合反映客户信用状况、发展前景、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成本控制、效益核算、风险衬偿等情况的贷款定价机制,根据主要目标客户群,选择相应的定价模式,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水平,最终形成一套以成本效益为基础,市场价格为导向,降低利率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的定价管理办法,改变部分农信社目前存在的利率“一浮到顶”现象,遏制利率道德风险,用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现“扶优限劣”原则。二是可参照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原则》的有关规定,续时收集、积累和分析相关数据,对近期的利率走势做出科学预测,通过控制贷款期限和结构,防止期限错配,逐步调整资产利率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率风险控制体系,降低和规避利率风险。
( 三 )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尽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为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解决目前农村地区由于金融机构数量少、功能差而造成的服务缺位、竞争不充到和金融抑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和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形成一个服务于“ 三农”的多层次、全方位、竞争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期通过多元竞争,实现信贷资金价格的合理化。
( 四 ) 加大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正常的利率竞争行为将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但垄断等特定市场结构下的竞争定价,有可能导致供需结构的扭曲。因此,必要的政策引导和干预,是确保政策落实和市场有序运行的关键。监管当局和人民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要求,以银业“三法”为依据,通过窗口指导、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加大对农信社执行浮动利率情况的监督检力度,引导和监督其正确执行利率政策,促进其制定合理的利率价格,并支持其利用利率手段改善经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 五 ) 做好宣传工作,为浮动利率政策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基层人民银行应充分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立足基层实际,做好利率政策的宣传、调研和信息反馈工作。要组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利率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意义,让他们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农村金融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也要利用储蓄和收贷、收息的机会,做好耐心、细致的利率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让农民及时知晓和正确理解现行利率政策,为人民银行宏观调控和自身业务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贷款调查报告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新形势下农信社支持三农的首选贷款方式,也是打造诚信农信、平安农信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农信社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扩大了大款投放面,密切了农信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信用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体上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势头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小额信用贷款认识不到位。一是有一些基层信用社习惯于几十年的抵押担保贷款,对发放这些类型的贷款的心应手。而一旦让其发放信用贷款总感觉不放心,一旦贷款沉淀没有“撇绳”,因而对评定信用户及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不积极、不主动。二是个别信贷工作人员嫌评定信用户太麻烦,步骤太繁琐,对此项工作不热心。三是认为信用贷款大部分是小额,与其“广种薄收”,倒不如看准几个大户集中投放来得痛快。四是少数乡镇政府及村两委份内的工作很多,让他们介入信用户的评定工作认为是额外负担,还有的村干部不愿意在有关栏目内签字,怕将来承担经济责任。五是少数信用社主任不能正确处理信用工程的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认为储蓄存款、盘活收贷是硬任务,信用户评定是软任务,对信用户的基础性工作做得不到位。
2、信用户对信用证认识模糊。评定信用户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情,一旦农户拿到了信用证,就意味着他的信用程度得到了信用社的认可,他就可以凭信用证直接到信用社像取款那样十分方便地获得贷款。但有些信用户对得来不易的信用证并不十分珍惜,有的随便出借,有的随便把信用证扔到桌上,有的还把信用证和其他无关紧要的证件放在一起,有的还形成丢失。凡此种种,都说明信用户对小额信用贷款的内在含义认识不清。
3、信用社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信贷管理人员对持证农户取得贷款心存顾虑,总爱对贷款的用途、偿债能力再三追问,唯恐债务悬空,挫伤了一部分信用户的贷款积极性。二是少数信用社因受资金承受能力的限制,就人为地附加一些贷款条件予以限制。三是极个别信贷人员对信用贷款不能实行利率优惠。四是有的信用社对小额信用贷款和其他贷款一样,手续比较复杂。
二、工作建议
(一)大力宣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大意义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密切信用社和广大农民群众关系的粘合剂,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重要措施,是农信社实现农社双赢的主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农信社信贷管理方面的重大改革。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不仅能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贷款热情,引导贷款需求,扩大农信社市场占有份额,而且对于转变信用社经营理念,扩展信用社经营空间,使之立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农信社要对村两委、村民小组、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小额信用贷款的重大意义,使村干部支持信用户的评定工作,满腔热情地投身到信用工程的创建活动中去;另一方面,县联社、信用社领导要对广大信贷人员讲清小额信用贷款对信用社自身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使信贷人员克服麻烦、厌烦情绪,把小额信用贷款当作信贷工作的第一要务,当作自己联系农民群众的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自觉地、主动地、热情地发放小额信用贷款。
(二)紧紧依靠当地党政部门,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
信用社是地方金融组织,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信用社应积极地、主动地将信用评定工作向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引起他们的重视与支持。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充分发挥村干部的积极能动作用,让他们全程参与、全程跟踪。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社员代表、信用社工作人员组成的农村信用评定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对申请要求成为信用户的农户,要从其信用程度、威望高低、家产状况、全年收入、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信用户的名额。在这方面,要坚持标准,坚持原则,宁缺勿滥,宁精勿粗,不能搞“大呼隆”,不能硬性分派评定指标。
(三)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等级监测体系
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它绝不是权宜之计,也决不是应景之作,此项工作耗时费力,同时细致缜密,因此有“系统工程”之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得之不易的各种数据要倍加珍惜。对这些数据最有效的保存办法就是用微机科学分类,建立数据库,将全套评定资料纳入数据库管理。县联社一级法人核算的,县联社设一个数据库即可;县乡两级法人核算的,县联社可设总库、各独立核算的信用社设立分库。数据库建立之后,要对信用评定指标实行动态管理、适时管理、定期检测。检测可分为现场监测和非现场检测。现场检测要求信贷工作人员亲临一线,入户上门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变动的数据及时纳入微机进行更正。非现场检测要根据各基层社的统计数据利用数学公式进行模拟计算,从中找出变化的.东西,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预测信用户的信用程度发展变化趋势,指导
全县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四)全面落实小额信用贷款各项优惠政策
一是在贷款条件上,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诚实守信的农户,对因遭遇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及时归还本息或无力归还本息的,经调查核实可予以适当展期,并敢于据实再发放少部分新的贷款,以帮助他们恢复元气,重整家园,养本生息。二是根据风险的大小和农户长期形成的信用状况,在人民银行准许的浮动幅度内,适当降低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体现小额信用贷款的优惠政策。三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循环性的特点和信用贷款的具体用途,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使贷款的期限和和农业生产周期相衔接,充分发挥贷款和农业诸生产要素的掺合作用、推动作用。四是对那些确实有还款实力且信用程度特别高的少数信用户,可破例提高授信额度,体现信用社的差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