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导游词200字(合集)

时间:2023-05-16 00:11:17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390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导游词200字(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导游词200字(合集)》。

第一篇:游天然动物园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复述课文。

4、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 35×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

2、认读生字新词,会写,理解生词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谈话提题

(1)同学们一定去过动物园,动物园里关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供游人观赏。(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篇游记)还想知道什么?

(5分钟)2、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5分钟)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亭亭玉立、挑逗、有持无恐、络绎不绝

(10分钟)4、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几段?

(2)指名说

(5分钟)5、课堂练习

(1)指名板演下列生字,师生评议(民、萨、啃、邀)

(2)钢笔描红,临写。

(5分钟)6、作业,做完评讲

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评议。

(2)指名逐节读文章,评议。

(15分钟)2、精读课文

(1)(出示投影)“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指名读。

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有哪些乐趣呢?下面学习文章第二、三两段。

(2)①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段。

思考:哪几种动物写得比较详细,哪几种动物只是一笔带过?

②指名回答:写的详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一笔带过的(犀牛、鬣狗、黄牛)

(3)默读描写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的有关语句。思考:作者是如何写这几种动物的,写出了它们怎样的特点?

(4)指导朗读

①自己练读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

②指名读,师生评价。

③自由练读。

(5分钟)3、小结课文,先请学生讲。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2)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5分钟)4、复述课文

(1)根据板书的提纲,练习复述。

(2)同桌相互复述、评议。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5分钟)5、检测

练习册1―3

布置作业:小练笔:介绍你的一家人,要注意有详有略,写出主要人物的特点。

第二篇:游天然动物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动物种类繁多、自由自在〉,感受漫游动物园的乐趣。

2.了解游记着重记录见闻感想的写法(游览前、中、后的结构和地点转换顺序,略讲或不讲)。

3.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反映动物特点的词句。

4.根据情景、展开想像,用旅游者的口吻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说说去过什么动物园,有什么有趣的见闻或感受。

2.出示课题: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猜一猜:今天学的课文里写的内容,可能和以往我们在动物园的见闻有什么异同。(相同:涉及很多动物;不同:是写在野外的'动物。理解:天然的意思。天然: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人工、人造相对。)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自学课文。

建议:

(1)轻声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边读边想像作者游览时的情景,同审题时的猜测(自然状态下的动物),在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1)读词语,并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鲁伏河米库米

(读正确,说一句话了解地理位置。)

(2)出示第3小节,读正确。如果坦桑尼亚的朋友到上海动物园会怎么说?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说几句话。

跟我们的天然动物园相比这里的动物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3)读句子,边读边想像:读正确后,说说想到了什么。

当我们从它们中间穿过时顽皮的基马猴竟围着车子奔前跑后周旋了好一阵子。

(从围、奔前跑后、周旋等词,想像基马猴奔跑的样子、神情,与坐在汽车里的人的关系。)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要有边读边想像的感觉,读后正音。

(5)交流小组讨论后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深究文章的话,学生可能会提出天然和动物园是不是矛盾,从本质上讲是矛盾的,但是作者把这一对矛盾的词语用在这里,更突出了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如果换成:动物保护区漫游记,感觉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三、深究语言、了解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见到了哪几种动物?(辫羊、长颈鹿、斑马、基马猴、河马、水牛、驼鸟、花豹、大象、犀牛、野狗、黄牛、狮子)

(2)请用不同的词句形容天然动物园中的动物(选择5种以上,可以用文中的词句)。例:坦然自若的斑马。

(3)用一个词概括天然动物园动物的特点。(自由自在等)

2.再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课文写的是天然动物园的,把你感受最深的和同桌交流。如果你觉得有不反映天然动物园特点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3.全班交流,随机引导学生体会、朗读(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比如,与上海野生动物园比较)。

(1)愿你们交好运!一一看动物需要运气,因为它们是主人,运气不好,主人避而不见。

(2)远远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迷人的风光画。一一动物与环境浑然一体。

(3)阿里说,一只被激怒的水牛,往往是游人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一一在这里人也不能有恃无恐。

(4)母豹侧卧在草地上,四只小豹争着挤到它的腹下吃起奶来一一多么安详的一幕,要知道这是发生在极其凶猛和机灵的母豹身上的,这里是它的家。

(5)我们只好等着,让象群先过。一一人与动物谦让,这是和谐相处的前提。

四、总结课文、写话练习

1.课文的题目是天然动物园漫游记,能不能改成天然动物园?(不行,是游记,而且是漫游。前者主要是介绍,强调准确、比较全面(比如:要讲清楚多大;后者是按游览顺序记叙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另外课文中地点转换顺序不清楚,而时间顺序相对清晰,原因就是漫游一一随意游玩,这也是天然动物园的特点。)

2.写话练习。

导游阿里在返回的路上,讲了几个趣闻,可惜文章没具体写。请你选一个(也可以自己选材),展开想像,用旅游者的身份写得具体些。

狮子敢向凶猛的犀牛发起攻击,但有时却被两只野狗赶得走投无路;而大象过河时,兴许会被河马咬掉尾巴

(注:写法指导,在交流时归纳。)

3.布置作业

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描写动物的词句。

第三篇:游天然动物园

一、本节课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突出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大环节的设计和顺利实施上。

1.录像导入,产生巨大冲击波。 用猎豹这种非洲跑得最快动物的录像片导入新课,为学生展现出非洲大草原的辽阔和美丽;猎豹飞奔捕杀羚羊的画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随着猎豹的飞奔,背景出现了许多典型的非洲动物。用这种由点到线、由动到静产生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出天然动物园这个话题主题,给学生以极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天然动物园这个话题的兴趣。

2.阅读填表,突出“天然动物”主题。

由录像中的猎豹引出课文中的花豹,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在此过程中,我借用课后练习中的表格填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每一种动物在天然动物园里的表现和特征进行提炼,使学生对于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开阔了学生视野,突出了“天然动物”的主题。

阅读填表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点拨,但绝不可大包大揽,使篇幅较长的一篇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对“天然动物”特点的把握。

3.课内外结合,开放信息交流的时空。 在学生阅读填表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把图片、音像、文本等不同信息载体进行有机结合,把课内的和课外的信息资料融为一体进行交流,让进一步体会动物在天然状态下的特点,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进一步突现。 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信息交流的内容、方式、信息流的指向都是非常丰富的。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信息与孩子们大脑中原有的信息相互碰撞、交融,使“天然动物”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加清晰,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认识空间。 在学生对“天然动物”的特点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引导学生对北京动物园看到的动物与《天然动物园》一课介绍的动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认识事物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提高,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

5.课后延伸,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生在信息交流和对照比较两个环节的出色表现,为读后感这一课后延伸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读后感是学生把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与在课外搜集的`知识融合起来,再加上学生自己对这一事物的独特理解,经过语言的组织和加工,说或写出的体会和感想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生在看、听、读、说、写和信息收集、交流、加工的语文实践中,思维得到了发展,认识得到了提高,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教师的导语、评价和板书创作,为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才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1.导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机制, 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使教学五大环节的过渡显得流畅、自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教师在启发性导语使用的过程中,注入了教师对天然动物园极大的热情,使学生受到了感染,乐于主动参与阅读、思考、交流、表达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2.评价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

(1)对学生参与板书创作的评价过程中,突出了“天然动物”特点这一主题,对孩子阅读、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有效地引领作用。

(2)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既注重了教材本身的价值取向,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意鼓励孩子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例如,骆群的读后感比较了参观北京动物园与天然动物园动的方式不同,还比较了两个园内的动物不同的特点;老师的评价是:“骆群的发言既有概括性,又能将实际与课文中的知识作对比,有独到的见解。”刘洋在读后感中用一件事例向大家解释了生态平衡的原理:“由于人类的捕杀,野牛逐渐减少;原来吃野牛的狼改吃人工饲养的牛,人们便把它们看成是“杀牛凶手”,毒死了狼;狼被大量捕杀,而虫子越来越多,草就少了,土地开始沙漠化。”对这一发言老师给予充分肯定,赞扬他把生态平衡理解得很清楚。

《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导游词200字(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