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范例(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范例(合集)》。
第一篇: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 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
第二篇:庐山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徐子萱。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的庐山风景名胜区。
在我们进入庐山之前,请注意:“在庐山上不要乱丢垃圾,拔花拔草,破坏环境。”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北临长江,东接鄱阳湖。全山一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的大汉阳峰海拔达到了1473.4米。
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曾有无数文人墨客登上庐山,为其留下4000多首诗词歌赋。
第三篇:庐山景点导游词
庐山老别墅已经是庐山最重要的景致之一,有人评价说,这里是“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确没错,长久以来,关于庐山到底有多少座别墅,体现了多少种建筑风格一直是一个谜;而最近有人统计是636幢,有着1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你来庐山旅游,光知道看锦绣谷和三叠泉,光知道看花径和乌龙潭,那你对庐山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你对庐山的真谛还远远未知,你在庐山面前,依然是一个盲者。无论如何,你都应该看看庐山老别墅,因为山上每一幢老房子里面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只有了解了它,你才会知道,庐山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庐山。
庐山老别墅荟萃了六栋有百年历史的老别墅和西式园林。游人徜徉其间,一边观赏西式别墅及陈设,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述庐山别墅开发的历史和被有意无意尘封在老房子里的故事。游览中,游客还可以在透着强烈异国情调的酒吧小坐,一边把酒品茗喝咖啡,一边欣赏浓郁怀旧风格的乐曲和歌舞表演。不甘寂寞的游客,还可以到百年老教堂里,参与到西式婚礼和异国风情舞蹈等各具特色的互动娱乐节目之中,享受亲身体验的快乐。
第四篇:庐山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们,我的名字叫张雨辰,是九江景观旅行社的导游。这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地方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又名“匡山”、“匡庐”,雄踞于长江边,紧依鄱阳湖。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拨1473・4米,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观、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色彩。庐山是中华礼貌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还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诞生地。
此刻大家能够自由参观了,一会儿我们再到那里集合。
第五篇:庐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将陪伴大家游览庐山风景名胜区,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庐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欢迎您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听我念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代大诗人苏轼没有揭开庐山真面目,今天我就带大家揭开庐山的面纱吧!
庐山位于九江市南边,面积达302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峰,这座山为什么叫庐山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后来他们得道成仙,人去庐空,所以这座山叫庐山。庐山自古以来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庐山还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因高,气候寒冷,就是盛夏也只有16.7度,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而且庐山一年中一般都是大雾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它的北面,有一条大河滚滚而下,就是中国的黄金水道――万里长江,而它的东面和南面,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地形上,它形成了一江一湖夹一山的格局。全山面积有三百多个平方公里,山体是呈椭圆形的,呈东北西南走向,并且全山由99座山峰组成,其中五老峰是庐山的代表山峰,但是它只是算比较险峻和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有不同的造型,并不是最高,庐山的'最高峰为汉阳峰。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下面大家自由活动,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注意保护风景区的环境。
第六篇: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探究宋代记体文因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章行文思路,概括叙议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国古代散文思变,创新的特点
教学重点:宋代记体文缘事说理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叙议结合手法的运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汉时的赋、唐时的诗、宋代的词、明清的小说。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散文又是哪个时代最为出色呢?明代大家宋濂有云:自秦以来,文莫胜于宋。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宋代名家苏轼的文章《石钟山记》。
一、自读课文
1、介绍石钟山情况、校音、疏通字词。
2、思考问题:石钟山在地理、风景、艺术人文方面都堪称一绝,课文中作者着重记录了石钟山的哪个方面?
二、文本研读
(一)文体特征
1、题目为《石钟山记》,就我们曾学过的记体文来看,请问“记”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提示:以记叙为主,兼顾抒情的文体。
2、本文的那个部分体现记体文特征? 提示:第二段。第
三、四段为议论。
本节课目标:探讨记体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二)文本内容
3、第一段讨论了什么? 提示:关于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郦元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态度:人常疑之
理由:钟磬不鸣
李渤认为:山因石名
态度:余尤疑之
理由:所在皆是
4、第一部分是游因,有了质疑因而引发了后文的实地考察。所以第一部分的议论是为引出第二段的记游作准备,这是以议引叙。
5、第二段中经过实地探访,作者有没有找到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 提示:“山下皆石穴罅„„与向之噌硡者相应,如乐作焉。”
6、作者经历了那些波折才找到这个真实原因的?
提示:
1、寺僧使小童持斧——时人认识误导他——坚信自己,继续探查
2、暮夜惊魂——恶劣环境动摇他——克服恐惧,勇敢探究
7、正因为他的坚定与对真理的勇于探索的求真精神,他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成就。这个时候作者的心情如何? 提示:开心。“笑”;对长子的教诲。
8、“古之人”指谁? 提示:郦道元。
9、由此可见,经过实地探访,作者明确了自己对两个人的态度。 提示:对郦道元——肯定
对李渤——否定
这一切都是因为亲身考察的结果。
10、石钟山的命名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为什么知道苏轼才清晰地揭露?第三部分中是怎么分析的?
提示:郦道元——言之不详
士大夫——不肯
渔工水师——不能
陋者——误导
11、作者对此态度如何? 提示:叹、笑。
作者在这里的笑是嘲笑,但并不是笑李渤这人,而是讽刺他缺乏对真理渴望而探求的精神。这种态度在文中概况为“不可臆断”。所以,本文的写作目的为阐述一个道理“事要目见耳闻,方能判断”。
(三)写作特点
12、第二段记叙是为第三段的议论作辅助与铺垫,叙为议辅;
第三段议论是第二段继续的升华,议作升华;
从全文来看,作者是借记叙游历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哲理思考,这就是因事说理的艺术手法运用。
三、拓展探究
1、本文被后人称赞:苏公第一记文。是因为从此开始宋代的记体文开创了新的写作模式:在记叙与抒情之外,又更添了议论部分,而且不仅仅是就事论事,更体现作者的哲理思考与思辨意识。这种风格影响深远,比如2015年高考卷第六部分的《静者居记》也有这样的痕迹。
2、列举《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黄州快哉亭记》 提示 :《小》《醉 》皆主要用继续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个人之情思。
《岳阳楼记》主要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但开始有一定的议论与哲理思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游褒禅山记》则明确运用先记叙后议论的方式,阐发自己在游历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与收获。
3、推荐读本苏轼 《喜雨亭记》《超然台记》《醉白堂记》
《“以论为记”与宋代古文革新发微》谷曙光
《论苏轼的记体散文》杨胜宽
请据此更深刻探究宋代记体文的流变与特征。
四、作业布置
根据生活中的某件小事或某次游历,阐发议论,升华思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