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2-09-12 19:25:5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4256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生门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生门纪录片观后感》。

第一篇:纪录片《生门》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电影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又是一部比原版精彩百倍千倍的小说。以往这种例子很多,李安的《色戒》算一例,李碧华的《霸王别姬》也算一例。电影和小说同样精彩的也有,比如《红高粱》、《活着》。

现在说《罗生门》,起初看的时候,电影的黑白画面,阴森恐怖的氛围,就让我想到了《切腹》,之后电影中人物开始一个一个讲述,我确信这和《切腹》一样,运用的复调叙述的手法,都是希望一小见大,揭示人性。看完电影之后,上百度搜了搜,果然,《罗生门》和《切腹》编剧一样、导演一样。令我更敬佩的是,同样的套路,演绎了两次,却不让人生厌。这可能就是日本人做事的精神,把一件小玩意儿做到极致,依然精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两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可以说很简单,但是电影中运用复调手法,让不同人物从不同的立场开始故事,随着真相一步一步地接近,从中揭露出人性的善与恶。

电影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樵夫、和尚在罗生门避雨,嘴里不停地说,怎么也理解不了。之后又来了一个,这人看到二人这幅模样,就在询问,二人为什么一直重复理解不了,究竟是什么理解不了。于是樵夫和和尚就开始讲述自己见证的一桩杀人案件。

一个男和妻子一同从树林穿过,却意外碰到本地知名的强盗。强盗当时在树下睡觉,本无冒犯之心。但一阵微风吹过,将男子妻子的面纱轻轻吹起。强盗无意之间看到那女子的容貌,如女菩萨一般清纯,于是强盗起了歹心。他将男子与他的妻子拦住,用计将男子骗到一旁,然后将男子绑到树上。强盗又将女子引到男子身边,女子见到丈夫被绑,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和强盗拼命。女子几番挣扎之后,最终还是失身。最后男子被杀,女子逃到尼姑庵中。而强盗骑着男子的马走之后,不幸摔倒河边,被当地武士捉住。

当然这故事开始是从被捕的强盗口中所说。樵夫说,自己当日在树林砍柴,意外见到尸体,然后报官。和尚说自己当日看到一个男子牵着马从从树林走过。之后女子也被带入衙门。

这部电影的重点在于强盗、女子包括用巫术说话的男子所说的情节有很大出入。

强盗说女子开始不从,后来就从了自己。而且女子之后说,让二人决斗。强盗杀了男子之后,又觉得女子原来没有那么刚烈,不过和平常女人一样。最后就自己走了。

女子说,自己失身之后,看到丈夫冷漠的眼神,对丈夫的态度很失望,于是自己晕了过去,醒了以后丈夫就死了。

而用巫术说话的男子却说,妻子失身之后,却让强盗和自己决斗。强盗走了,自己自杀了。

可见每个人都在维护自己的形象,每个人都没有完全把真相说出来。而樵夫无意之间却透露出来,自己当时到树林的时候,听到女子的哭声,正听到关键部分。原来女子失身之后,说自己现在这样,只能跟一个男人,让二人拼命。丈夫对强盗说自己犯不着为了一个女人拼命,让强盗把女人带走。女人见到男子如此狠心,就让强盗和丈夫决斗。强盗杀了男子之后,抛下女子就走了。

电影到这里,也算是案件真相大白,全都出来了。突然罗生门传来一阵哭声,原来后面有一个被丢弃的女婴,最后来的那位男子,准备拿走婴儿身上包裹的和服。樵夫见状,准备制止。那男子说,婴儿父母都不管,你还管,你自己呢,你说的就正确吗?女子的短刀是你拿走了吧。后来男子说自己家里六个孩子多一个,少一个没有分别,把孩子抱走了。

故事但这里就结束了。樵夫说的话未必正确,可能真相没有人知道。之后来的那位男子以为自己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都在维护自己的形象,说谎是人的本性,人本来就是自私的。而婴儿最后被樵夫抱走,樵夫说自己有六个孩子。可见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苦衷,樵夫把短刀拿走,确实是日子太难了。电影的结尾,给你希望,并没有让人绝望。尽管世间不难么尽善尽美,但依然要善良。

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立场为自己考虑,而没有人会站到对方立场为对方考虑。

第二篇:纪录片生门观后感

《生门》的导演陈为军曾凭借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请为我投票》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他的最新作品《生门》则是聚焦于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的生育问题。《生门》制作团队历时三年,跟踪拍摄了多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最终取材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完成电影。

昨晚(12日),北京的“先看片后买票”点映活动在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举行,观众手持“先观影后买票”的特制电影票入场观影。在观影后的采访中,不少观众表示自己看哭了。“很多人并不懂母亲都走过‘鬼门关’,这个片子应该多推广,会震撼每一个人”;“看完电影特别想念妈妈,也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影片放映结束后,在场观众纷纷通过扫描特制电影票上的二维码买下影票,表示对《生门》的认可。片方表示,“先看片后买票”的方式是一次实验,让观众先观影,付费以自愿为原则,觉得影片好可以付费,如果不满意也可不付钱。此次“先观影后买票”活动是由院线“三剑客”高军、吴鹤沪及赵军联合发起的,他们在12月6日曾发出一封“为中国电影找《生门》”的倡议博文,呼吁更多的观众到影院体验一场《生门》。

事实上,这样的实验也是无奈之举,纪录片在中国的院线电影中一直处于严重缺席的状态。今年,《我们诞生在中国》取得6600万票房,刷新了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纪录,然而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生门》的上映日期更是和《长城》、《罗曼蒂克消亡史》这样的大片撞档,排片情况可想而知。

第三篇:纪录片生门观后感

这是日本导演黑泽明的作品,1950年上映,黑白影像,关于世道人心的故事。

武士鬼魂附体的女巫、女人、强盗,在武士死后,公堂上,鬼魂和两人都各执一词。鬼魂说是自杀,女人说是可能无意中杀死了他,强盗说是自己杀死了武士。但又都在表达自己很无奈,为各自的自私自利辩护。究竟谁是凶手,观众从电影上映以来一直猜到今天,可能每一位看了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疑问重重,同时也深感人性的可怕之处,自私自利,人与人没有信任可言,以及人性的多变。

樵夫、和尚、乞丐三人到罗生门避雨,樵夫与和尚很沮丧,在看到前面鬼魂和女人与强盗在公堂上的供述以后,怎么也想不通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是樵夫发现了尸体,可前面的供述里有一件物证,镶着贵重之物的短刀不见了。乞丐说是樵夫拿走了,樵夫为自己辩护,说武士是被长刀刺死的。罗生门传来婴儿的哭声,他们三人发现了那个弃婴。乞丐把婴儿的被子衣服据为己有,樵夫说他没有爱心,乞丐也为自己的自私自利辩护。乞丐走后,和尚抱着婴儿很是难过,樵夫说自己已有六个孩子,不多这一个弃婴,之后,抱着孩子走了。谁相信他真的能收养弃婴,也许他会为了生活所需卖掉这个孩子。和尚很少言语,只是愁上加愁,感叹世道人心,绝非人们所能想象。

这部电影有三个场景地点,罗生门、树林、公堂。场景简单,大部分是自述和对话,但人物内心的自私自利,虽然有自述时语言的掩盖,但也已经显露无疑。大胆的评价一句,他们为了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甚至不惜承认自杀和杀人,但却把罪责的原因归于他人,自己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以达到为自己所有自私自利行为辩护的目的。对于自私自利的人性,杀人与自杀都是其次的行为了,如此的话,还有谁会被相信呢?这难道不就是人性的可怕之处吗?

人物刻画彰显了演员的演技,武士鬼魂附体的女巫、女人、强盗、樵夫、和尚、乞丐、婴儿,共七人,除婴儿外,每个人都能称得上是主角,形象各异。能如此清晰看出有几个人物,又把人物形象塑造的几近完美,缺一不可,应该是很经典了。由人物串连出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又牵连出另一个接近主题的结局。由故事中的人物各执一词与电影结局,表达了人性自私自利的深刻内容。

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影片中的人物所言:世道人心,人性愚懦,对自己都不能完全坦白。当每个人都不被信任,就是地狱了。

第四篇:纪录片《生门》观后感

樵夫怀抱着弃婴走出残破、腐朽的罗生门,僧人的影子在门框中隐约闪现,影片嘎然而止。

一共看了黑泽明的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他的《梦》。《罗生门》是他的代表作,不可错过。

过程是带有折磨、不安与压抑的,坚持看下来,印象早已经填入心胸。纯粹意义上的人性的探讨,成功的作品恐怕都是压抑的。就像是看一些先锋小说和一些现代主义的小说,里面总是拥有看似乏味但是绝对功力深厚,震撼人心的白描。

爱略特说:人类承受不了太多真实。观众也承受不了太多的白描,《罗生门》最开始受到冷遇应该说很正常吧!真正的好东西不怕时间的洗礼,它还是得到了他应有的荣誉。

从黑泽民刚开始把镜头稳定地对准破旧门檐下大雨磅礴的镜头我就有种预感,带有日本罪恶感气氛的内容又开始了。以前看过的几部日本片,无不是这样的气氛。但是《罗生门》彻底地把这种罪恶感、无助感推演到了极至,感觉呼吸也有些急促。这是从侦探、悬疑片出发,但是没有悬疑片肤浅与无聊。

人物很少,一对夫妇、强盗、樵夫、和尚。衙门里的戏没有判官的镜头,也许判官本身也是缺失的,那个年代,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真正的裁判是缺失的,不要提什么法官,那是他的工作,统治阶级的工具。

衙门成了一个舞台,这几个人表演的舞台,他们卖力地展示自己的演技,述说自己的无助或是气概,每个人编织的故事都很精彩,堪比一些童话。关于真相的揭开,落差让我们产生了震撼。妇人在衙门的表演和她在现实中的表现要逊色很多,张牙舞爪与楚楚可怜区别太大了,人们难以接受。两个男人事后编撰的英雄气概与樵夫看到的动物似的委琐打斗更是制造出了可笑的落差。但是,被人们所不耻的是现实。

樵夫与流浪汉的争论太说教了,也许是导演故意作出的不甘。

整个影片的格调与影片的颜色一样,是灰色的。

千万不要把自己置身其外,很轻松地把《罗生门》的故事作为一种特定的意外来评价。樵夫不想牵扯到内,其实也参与了这出丑剧,依然躲不掉流浪汉的尖锐指责。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樵夫的角色与心态,看似富于同情,其实一样是自私而且不愿揭露自己。

正如卡夫卡说说"你如此讨厌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也参与其中"

从人类的角度思考让卡夫卡声名雀起。《罗生门》获得世界声誉,也正因为它也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

也许是不想让世人太过绝望,或者是导演本身的对人性的最后期盼,他安排了樵夫怀抱弃婴离开了罗生门--象征人性堕落腐朽的门户。

而这到底是对人性的寻找,还是终结?

第五篇:纪录片《生门》观后感

10月24日,纪录片《生门》在北京举行了看片及映后研讨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卫、赵军等专家到场。诸多业内人士都对这部讲述生育问题的影片纷纷表达了高度赞扬,认为该片在当今商业片潮流中独树一帜,是能够“让以后的人知道这个时代人民面临的痛苦”的影片。据悉,该片已经定档12月,挤进了贺岁档。

《生门》由陈为军执导,耗时365天双机位跟踪拍摄,从40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中选取了4个作为代表。虽然这是一部纪录片,不过故事性较强,主要讲述了这4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及其家人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所谓极端情况,就是生活中不算常见的病例,比如“中央型前置胎盘”的孕妇,还患有糖尿病,而且怀了双胞胎,随时都会大出血,需要5万元的手术费,但孕妇并没有医保、只有5千块钱,诸多问题接踵而来。此外,还有患有妊娠高血压、孕龄28周孩子却没有胎动的孕妇,以及手术中血崩需切除子宫的孕妇等等,在手术室里的真实情节看得人触目惊心。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展现普通医疗过程的影片,手术只是个引子。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表示,开篇的那场手术带来的震撼难以比喻,“把人的生死表现得淋漓尽致,后面才开始展现经济、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后面的问题,都是直指人心的,不少专家都表示,这部影片含义颇深,能够引人深思。

《生门纪录片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