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苍穹之下观后感

时间:2022-09-12 19:23:5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51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柴静的苍穹之下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柴静的苍穹之下观后感》。

第一篇: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在人们没有发现pm2.5之前,它就存在了。”这是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对于雾霾简介中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我进入了一个了解雾霾的世界。

对于雾霾一直是一无所知的我,这一次将它了解了个底朝天。

柴静将两个主要导致雾霾致癌率增加的罪魁祸首:煤矿和汽油。*人自从进入铜器时代后对于煤的使用是日益频繁,到了铁器时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科技发达的现在,煤,始终是人们赖以使用的矿物,然而好矿会越用越少,而劣质矿则会变得多了起来,对于劣质矿物人们采用洗煤的方式让它们变得“干净”,但许多人都想跳过这个烧钱的过程,直接投入使用,而导致烧出来的黑灰变得更多,当这些东西进入大气,就成为了雾霾的主材料。

当然汽油也是一个导致雾霾加强的主要原因。许多不达标的车在不安装尾气过滤器的情况下连夜奔驰,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加上加油站的汽油挥发,以及人们的过度用车让雾霾变得如此嚣张。

不仅如此许多工厂也以身试法,做许多法律上不允许的事,然而这一切是为什么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人类自己。

就拿煤矿的事来说,许多老板为了省钱而不洗煤,也为更快的赚到钱,让下一批煤尽快的给他赚钱,再加上煤的需求量大所以任何品质的煤都是必需品,所以许多矿厂老板更是大量的将劣质的褐煤送到其他老板手里来用,正因如此,所以褐煤成了人们自食其果的一个例子。

汽油也是一样,任何一辆被查出超标的车都不愿意装处理器,都是一个理由:省钱。就为了省钱所以买假车和国四的标来瞒天过海,这就是人*,这就是《穹顶之下》所要告诉我们真正的东西。

“在空气中我闻到了钱的味道。”这是柴静在节目里的一句原话,为了钱中石化提高石油价格,降低排放标准;为了钱煤矿厂老板拒绝洗煤;为了钱卡车司机拒绝装过滤器;为了钱那些造假车的人以身试法;为了钱所有这些不过环境变化的人,最终拉着我们与他们一起吃他们种下的苦果。所以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雾霾,而是自己。

第二篇: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自费百万对雾霾进行调查,并拍摄纪录片《穹顶之下》,自己看了一遍,陪父母又看了一遍,一共100多分钟,从一个完全不懂大气污染这个行业的我,在看过之后,我知道了PM2.5的危害,知道了它的大概来源,从她调查的数据实证和分析,我知道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重要的是我们环保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此纪录片一出,在网络、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柴静以演讲者的形象出现,从自己的女儿一出生就得了良性肿瘤的话题开始,又以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问什么蓝天的话题结束,全面剖析了雾霾这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此真实的展现了我们每一个人每分每秒所处的这个环境现状,让我们的认识不再那么肤浅,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它是关乎自己和自己爱护的每一个人生命的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为动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不愿去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没有意识去做。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我们的作为和不作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烧眉毛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才切实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和重要性,后悔当时没有重视。

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这让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并“热泪盈眶”,这份有良心的调查,引发众人反思热潮。纪录片中,她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奔赴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并造访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试图寻找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以前只是知道柴静是一个出色的记者,直到看了纪录片才确实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气和魅力。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能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最现实也最严峻问题。

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我打开窗户看了看天空是否还是蓝色的,还好它是淡淡的蓝色,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心想,希望未来我还能看到这片蓝天,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跳出雾霾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很多类似的问题,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面对空洞的问题时态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动”而非“行动”,柴静这一纪录片的轰动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接下来,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就是更加困难的事情了。

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以后还能看到蓝天,行动起来,学会去拨打12369行使自己的权利,少开车减少排放,少抽烟等等,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也为我们的空气做点事。

第三篇: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整整两天的时光,我发现我的朋友圈被柴静的消息刷屏,和她有过两次论坛讲座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赏她的新闻节目,央视极少数能让人看得下去的新闻节目,读过她的《看见》。虽然没来得及看她的《穹顶之下》,但还是很愿意支持转发,昨晚看到几个群里面的争论,看到有消息说有关部门要“和谐”她作品的消息,一直忙碌没有时间看的我,深夜凌晨两点到四点连夜看她的作品。

我感到非常震撼,不需要什么大制作,也不好界定这是纪录片还是新闻片,我只是看到一份认真,和有专业性的调查,那里面有我的故乡哈尔滨,有我生活过的北京,有我现在生活着的上海,我甚至没有想到,河北、唐山、乃至下有天堂的杭州居然都被雾霾污染成这个样子。

我看到环保部门无力作为,企业、行业标准规则的荒诞无奈,看到诺大的发展大国付出如此巨大的环境代价,看到每个个体生命,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如何,无论你有钱、没有、有权、没权,不是同呼吸、共命运吗?我也看到了微信朋友圈有人转发黑她的材料,又是拾人牙慧的咀嚼别人的私生活,让我深感这样文字的无耻。一个国家,如果说在政治改革上没有共识,但是我想在环保问题上应该有共识,谁的健康不受影响呢?不值得认真的对待解决吗?

柴静做了一个大时代之下,一个女人的担当,一个专业新闻人的担当。新年都说有新政,问题清楚的提出来了,看为政者的担当。我看到一个微信朋友圈里面,不同立场的人还在争论,有人继续抛出险恶的阴谋论,怀疑她的动机与行动背后有什么力量支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我看到有人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话,很是精彩,抄录下来:“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IE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了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

我想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最起码能呐喊那么两声,是那些勇于在黑夜里前驱的真的猛士,不惮于在黑夜里前驱。

《柴静的苍穹之下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