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读后感(合集)

时间:2022-03-16 00:48:5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425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林徽因传》读后感(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林徽因传》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林徽因传》读后感

网络上多见的关于林徽因的评价极其两级分化,可是这样一个人怎么能用极是或是极非来判定。书里可能又不少美化的成分,可林徽因的才情不假,为建筑研究做出的贡献不假,主要的人生经历不假,实在是不枉此生。

前半段的人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自由的追求理想,有着丰富的阅历,让人羡慕得很。读这部分的时候,有个很诗意的瞬间。

坐巴黎地铁在上学的路上读书,没有手机信号,最适合看书。文笔优美很有味道,情绪轻易就被拉回到100年前,那是个最让我着迷的时代,整个人陷进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笛声,吹奏的并不熟练但也还是悠扬婉转,和我彼时的心绪极为相称。我抬头一看,吹奏者竟是一位黑人大叔,实在是有趣又矛盾的碰撞。对巴黎又多了一点喜欢。

可是随着站在的到来,社会的变革,生活开始受到一波接一波的冲击,之后的内容看得我几度落泪。为祖国的遭遇落泪,为他们突变的艰辛生活落泪,更为生活再难还要坚持理想的`模样落泪。

最后疾病带走了她,在遭遇更多不幸之前,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第二篇:林徽因传读后感

她是中国的建筑学家和作家,她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也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就是林徽因。

有人说,想起林徽因,总是在人间四月,春水煮茗,桃柳抽芽,有一种鲜妍的美。也有人说林徽因被季节尘封在四月天,窗外的柳絮做了萍客,梁间的燕子做了邻伴,梦中的白莲做了知己。

杭州,这座被世人赞誉为天堂的千年古城,是许多人魂梦所系之地。这里有闻名天下的西湖,有恍如梦境的烟雨小巷,有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更有难以言说的梦里情怀。林徽因有幸地,在一百多年前,在那个莲开的季节,降生生于杭州。

一九二零年,十六岁的林徽因跟随其父去伦敦读书。在康桥,徐志摩认识了林徽因。多年后,徐志摩写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五十一岁过的林徽病逝。她死在了挚爱了一生的人间四月天,就在某个春风沉醉的夜晚,静静地停止了呼吸。林徽因的一生可以说是“生如夏花一样绚烂,死若秋叶一样静美”。

林徽因是温和的。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也没有陆小曼的决绝,亦没有三毛的放逐。金岳霖为林徽因送去了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贴切的挽联表达了林徽因诗意美丽的一生。

第三篇:《林徽因传》读后感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这是住在隔壁的金岳霖送给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一副对联,嵌入了思成和徽因的姓。当时思成和徽因为了日后外出考察正在练习攀援上房,他们俩高高地站在前院的屋顶高喊着老金,于是酷爱作对联的老金送给了他们这幅对联。思成听了后,高兴地说:“我就是要做梁上君子,否则我怎么能打开新的研究路径,不还得是纸上谈兵?”而徽因的则说:“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的,好像一个女人就没有什么事可做,好像只配做摆设似的!”可见,林徽因,真的不是家常的女子。

还是得从头说起。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在两个家庭的往来中认识的,并且是在林徽因随父亲去英国之前。1922年,在父辈的安排之下,他们由相识而相爱了,那时林徽因18岁,梁思成21岁。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有太多的相似,性情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分外默契,用现在流行的用语来说,他们互相都能get到对方的点,以及接住对方抛出的梗。梁思成本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又是一等一的厉害,不善言辞却具有不动声色的幽默感,兴趣广泛且样样都能出类拔萃,而林徽因的秀美灵动,气质和见识都让梁思成欣赏着迷。他们的结合就是现在人所说的那种势均力敌的“好”。

家里也对他们有了安排,等梁思成从清华学堂毕业后,就让这两位年轻人一同去美国留学。说来也巧,梁思成起初选择建筑作为终生的事业还是受了林徽因的启发,徽因说以后准备学习建筑,思成反问道:是house还是building?徽因说:应该是architecture。因为一些变故,直到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才前往美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由于建筑系只招收男生,于是林徽因该报了美术系,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尤其是梁思成,忘我学习到甚至有些忽略林徽因。作为女孩子的林徽因是有些不忿的,但她更多的是理解。

时局动乱,在美国收到了林父去世的消息,思成放下一切陪伴徽因,减轻她的痛苦。爱,不仅仅是花前月下,更是相互扶持。

四年后,他们在毕业之际,先是在加拿大举行婚礼,踏上了欧洲游的旅途,借着蜜月之旅访问各国建筑,结束后回国。梁思成在东北大学任教,1928年金秋东北大学首届建筑系招收了一批学生,梁思成任系主任和讲师,林徽因担任建筑系专业英语课和美术装饰史课的教师。那时候的东北,外有日本人虎视眈眈,内有各路土匪昼伏夜出,时局并不太平。1928――1931年,在东北大学,夫妇二人给中国的建筑业正规化的开启做出了贡献,在这里他们经历了远在北京的父亲梁启超的去世以及第一个孩子梁再冰的诞生。

回到北京后,梁思成应聘到朱启铃先生任社长的“中国营造学社”任职,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民间学术机构,思成担任学社法式部主任,徽因被聘为学社的校理。工作安定后,他们在北京总布胡同租了一个四合院,与他们比邻而居的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金岳霖。1931年夏天,思成送患有肺病的徽因到香山养病,他们住在双清别墅,思成在学社不忙时就上山来陪徽因,城里的老金、沈从文和徐志摩等不时结伴上山探访徽因。从1932年到1937年仅6年间,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遍及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他们测绘整理了200多组分布于各地的建筑群,完全测绘图稿1898张,留下了一套研究中国建筑的科学完备的稀世珍宝。期间悲喜交加的是经历了徐志摩的意外出事,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梁从诫。总体来讲,这段日子还算安稳。

抗战爆发后,林徽因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在颠沛流离和病痛折磨中度过了许多年。1937年,北平沦陷后,林徽因在病中和家人一起仓皇逃离北京,经过湘西到昆明,天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1938年,他们在长沙。经历千难万险逃后到昆明,缺吃少穿,为生计发愁,1938年1月到1940年11月,梁思成与林徽因在云南昆明近三年时光留下的足迹。他们战乱和贫困下,仍然让捉襟见肘的生活开出一朵花儿来,他们为自己设计并建造了一座住宅――龙头村故居。

1941年,林徽因一家搬到了四川宜宾附近的一个偏远山村――李庄。从那时起,林徽因就经常发烧卧床,再没有享受过健康人的快乐,梁思成为了给她打针,甚至学会了静脉注射。

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林徽因仍在病榻上坚持工作,用了几年时间,帮助梁思成反复修改并最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重要着作的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初步实现了他们早在学生时代就已怀有的学术夙愿。然而,她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以健康为代价的。

1945年,抗战终于胜利,在林徽因离开李庄时,医生诊断她的生命大概只剩下5年。接下来几年,她拖着病痛的身体参加了首都城市规划工作,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她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国徽图案,这是林徽因最光荣的任务。

1955年3月,林徽因耗尽了最后一点气力,带着许多她未完成的心愿离开了人世,享年51岁。死前,她要求见一见梁思成,称有话要对他说。护士说:“夜深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而徽因并没有等到“明天”。

后面的故事,有心理洁癖的人们会觉得略微遗憾,梁思成和林洙走到了一起,晚年有了另一个女人,一度遭到了众叛亲离的境遇。这里笔者想说,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人,就不要太苛刻了吧。至于他们俩,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按下不表。

梁思成和林徽因,回溯他们的相伴的短短27年,恍惚觉得那是很长很长的一生,经历了异国求学、战争纷乱、身体病痛、社会变革等。而这个过程中,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是不可替代的,他曾在所著书的前言中写到,“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和旧日的同窗林徽因,二十多年来,她在我们共同事业中不懈的贡献着力量,没有她的合作与启迪,无论是本书的撰写,还是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你看啊,他们是夫妻、同事、同窗,多重身份加于一身,什么势均力敌的结合,什么气质和技巧的平衡,什么罕有的奇迹的配合……甚至今天的soulmate说辞,用在梁思成和林徽因身上,都恰如其分。

从看完《林徽因传》到今天,断断续续一周时间,言尽于此。题外话,时至今日,才是微微懂得,为什么要看传记,而且要趁早。

第四篇:林徽因传读后感

看完了白落梅写的《林徽因传》,感叹于林徽因爱情与事业的传奇经历,尤其佩服于她对待情感上的果敢和淡定。

我总认为经受了大痛大难的人,才可能对人生的感悟更深刻。当有人说我已不敢付出真爱时,是多么的难受和无奈啊。其实你付出的就是假爱,也日久生情,难以割舍。

可林徽因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在情窦初开时,遇见了极具浪漫气质的徐志摩,相拥在康桥。徐志摩愿为她抛妻离子,证明他们当时是已经多么的激情四溢。然而她却果断地离开了徐志摩。当印度诗人泰戈尔来中国时他们两人又作陪、又演戏,相聚在一起。难道林徽因一点儿也不留恋他们之间的感情吗?决不可能!

当那种情感像潮水般呼啸而来时,两人却不在一起,心应该就像刀割一样,都在流血。如果是冲动的人,早已不顾一切了,所以我们的历史上才留下这么多缠绵而悲壮的爱情故事。就是一般的人也很难控制住这种相思之苦。况且他们还有这么多的时间在一起,和梁思成当时其实还没有真正在一起。林徽因真是个奇女子!

试问芸芸众生,能有几人能做到。

爱真是个双刃剑。当爱来时,轰轰烈烈、甜甜蜜蜜,时间过得飞快。如果有一方稍有怠慢,就很伤心、痛苦,天昏地暗,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甚是艰难。当真的.长时间在一起时,又会被无情的岁月打磨的卿卿我我成了传说。有的更是反目成仇。问青天:情为何物?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爱情可能是你最大的拥有,也可能是你最大的伤害,可以让你疯狂,可以置你于死地。

学一点林徽因吧,更何况我们都是平常人,承受不了爱得迷离和疯狂。不轻易言情,不轻易去爱。爱情像一杯浓烈而甘醇的美酒,能让你意乱情迷,神魂颠倒,但酒醉后的难受向谁诉说!

我很欣赏林徽因的这种性格,但我做不到,永远。

第五篇:《林徽因传》读后感

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没有太多的放纵,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活得乐观而执着,坚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她是那样的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

她常想,人世间生活着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你的生活中来来往往,你认识了他们,甚至你也不讨厌他们,但是,他们在你的生命中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只有极少数的人,你愿意和他分享你心灵的秘密,你的快乐和忧伤,你的热爱和热情,真正的友人是你可以搁置心灵的地方,是上帝给予人生的恩惠和慰藉……

人们谈起林徽因,往往想到的首先是她与三个男人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别忘了,在林徽因的生命里,事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一生如同一首诗,真挚、隽永而有激情。她曾经说过:“我觉得我的一生没有太堕入凡俗的满足也不算一桩坏事。志摩警醒了我,他变成一种激励在我的生命中,或恨,或怒,或快乐或遗憾,或难过,或痛苦,我也不悔的,我也不得意我自己的倔强,我也不惭愧。”她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释放了全部的爱与热情。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她走了,在1955年四月春日的清晨。尽管晨光熹微,白露如霜,但人们都记得,她走于一天最清新的时刻。尽管这个春天乍暖还寒,风沙扑面,但人们都记得,她的生命定格于美好的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