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九回读后感(推荐5篇)

时间:2022-09-22 19:40:5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433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西游记第十九回读后感(推荐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西游记第十九回读后感(推荐5篇)》。

第一篇:《西游记》读后感

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我真是感慨万千。全书把忠心、团结、勇敢、善良等优良品质都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受过的苦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很令我敬佩。

我认为本书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美猴王大闹天宫和皈依佛教、西天取经。贯穿前者的是“自由”,而着墨较多的后者,是“信念”。

前者不用说就知道,孙悟空自从为众猴找到居所后就自称“美猴王”,还给自己立了个门号“齐天大圣”。正如书中所说,他“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海,闹天宫,乱幽冥……完全处于彻底自由的状态,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或许就是许多人向往而又不及的生活状态吧。不畏法律,不惧上级,没有比这更自在逍遥的生活了。可是世人往往不许这种人存在,大闹天宫后的孙悟空,就被菩萨的法力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待唐僧救其出来后,就有了师徒西天取经的下文。

信念,是一个开始使人斗志昂扬,又被人渐渐遗忘的东西。往往有了信念,刚开始做事的几天兴致都高得很,可是最后凭着信念把一件事做完做好的人又屈指可数。就这师徒四人来说,他们就凭着“一定要去西天把真经取到手”这个信念,走完了一万八千里路,真的很不可思议。而且这一万八千里,十四个春夏秋冬,并不是一路顺风的,而是几经波折,险些分道扬镳;打退一个又一个妖怪,一次又一次救了师父唐僧;无数次遭遇险些丧命的苦难,四颗尚有信念的心无数次地靠在了一起。他们四个,真可以说得上是饱经风霜。文中有一个细节:观音菩萨对如来佛祖说过,他们师徒四人大概两三年就会来到雷音寺取真经。可是事实是,他们却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才到达。这是为什么?差距怎么这么大?因为观音菩萨向来驾着祥云,没有亲自走过那一万八千里路。唐僧师徒四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万八千里路的艰辛,他是体会不到的。

而这取经的师徒四人,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孙行者,而是唐僧。

首先我觉得唐僧的心灵纯净得与一个婴孩无异。若不是唐太宗让他去西天取经,估计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要隐居山林了。体现这一点的地方就是他认为人间极其美好,而没有邪恶(辟如妖怪)。所以一路上的妖怪都觉得引唐僧上钩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怕就怕孙悟空。所以妖怪们就利用孙行者是唐僧的徒弟这一点,一次次变作遭受苦难的人儿,而唐僧总是乖乖进圈套。不是因为他不长记性,而是仁慈到了极致。

其次就是他的自制力强,换句话说,就是信念坚定。一路上他不知被多少人哄骗、淫戏过,可是从未改变过要去西天取经的信念。不知几十次被各种妖怪所俘获,虽忍不住腮边垂泪,可是从未投降。他靠着他坚定不移的信念取到了真经。

苦难虽多,可是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凭着信念走完了全程。他们坚强的品质,是非常可贵的。

第二篇:西游记第十九回读书心得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每当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我总是不禁连连感叹。我最初是在电视上看到的《西游记》,这部经典佳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年寒假拜读了《西游记》原著,我对此更是情有独钟。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描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

记得在“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师徒四人来到了火焰山,孙悟空“二借芭蕉扇”都没有成功,还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出了十万八千里。猪八戒看情形不对,便打起了退堂鼓,但这并没有动摇其他人去取经的信念。最后,孙悟空略施小计,靠着那份坚持,终于“借”来了芭蕉扇,成功扑灭了火焰山上的大火,师徒四人才得以化解此难。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阳光总在风雨后”。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爬朱雀山,开始我爬得很快,到半山腰时渐渐体力不支,我不想再爬了,可是同伴们依旧往山顶爬,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我只好慢慢地跟上,最后终于登顶主峰,沿途还目睹了各种惟妙惟肖的石头景观,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山顶看着像丝带一样的松花江,看着渺小的车辆、房子……我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诉说的心情。

取经之路正如我们的成长之路,充满坎坷,会遇到挫折、失败,但我们不要因此而萎靡不振,人总会“跌倒”,要学会坚持不懈,勇敢面对,永不放弃。记住,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第三篇:《西游记》读后感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徙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起就是几万里……”提及《西游记》,脑海里定会浮现出唐僧和那仨活宝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

其中,猪中代表人物――八戒憨态可掬,生就十分讨喜。但细观全书,八戒也有不少缺点。

最初,猪八戒因调戏嫦娥仙子被贬下凡,受观世音菩萨点化“向善”,留在高老庄等待唐僧师徒一同西天取经。结果他色性不改,在高老庄拐走高太公的女儿,在人间享福享乐。取经途中,他又因好色、贪吃的劣性添了不少事端,经常是脏活累活躲着走,碰到美女美食就不走。而当真碰到妖怪、遇到危险时,他又有勇无谋,往往都是悟空挺身而出。故然八戒有诸多缺点,仍深得唐僧信赖,甚至于偏爱于他,原因有三。

其一,相比悟空的雷公脸,悟净的包公面,猪八戒长相憨态可掬,多数人觉得他肥头大耳,活脱脱一憨猪,更具亲和力。而且,八戒懂得看场合,很会调节气氛,总是对别人和和气气,不像悟空、悟净那般动不动摆出拒人千里的架势。

其二,虽然八戒有一身蛮力,还时常出糗,但是,相比悟空的精明,悟净的呆板,八戒却没有很多的棱角,懂得溜须拍马,每天的理想目标就是想着师徒四人吃饱穿暖,是小团体中混得最好的人。

其三。八戒看似笨笨的,整人上却极富心机。因为贪恋白骨精的美色,所以在大师兄打死白骨精后,为了掩饰自己好色,诬陷大师兄心狠手辣,谗害无辜平民百姓。唐僧向来心软,且一直以慈悲为怀,不忍百姓受苦,竟信以为真,撵走悟空,以致差点酿成大祸。足以见得,猪八戒是抓住了唐僧的弱点,加以利用,取得了信赖,才使计谋得逞。

明朝第一奸臣严嵩看上去面慈目善,实则极为奸诈。为了早日飞黄腾达,曾撰写《庆云赋》和《大礼告成讼》两篇“马屁词”,并支持皇帝学习道术,以此讨好嘉靖。最终除去忠臣,成为首辅。

然而,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猪八戒再富有心机,一旦真碰上妖怪,他便难当大任,还得去求助被赶走的.师兄来救场。严嵩也是如此。他没有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执掌大权期间,举国上下腐败成风,因而被徐阶取而代之。徐阶情商极高,懂得见机行事,他与严嵩共事十余年皆小心翼翼不出差错,并且他有自己明确的理想目标:匡扶社稷,救济百姓。所以,当他推翻了严嵩,成为首辅,辛勤执政,明朝开始恢复繁荣生机……

古时,已有不少圣贤早已理解了圆通的道理。道家讲“内方外圆”,墨家曰“持经达变”,儒家云“外化内不化”。其实就是坚持自己内心不变,追求对外的多变圆通。可见,古圣先贤们对待为人处世的态度,早已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左右逢源,能取得一时之成就,却无法取得最终的成功。最后的胜利,是属于那些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的人。也许他们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他们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所以,不要认为耍点小聪明就能混日子,只有凭真正实力才能敲开成功的大门。

第四篇:西游记第十九回读书心得

看了《西游记》,感触很深,对唐僧曲折的情节和离奇的经历印象很深。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神魔世界,人们惊叹于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然而,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必要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个英雄,是个大英雄。他能力无限,无所畏惧,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他有大英雄的过人气质,但也有听人恭维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幽默。

说到猪八戒,他的身手远不如孙悟空,且不说他的才气高大,但这个形象也刻画得很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有实力,敢于与恶魔作战。他是孙悟空的第一个得力助手。但是他问题多多,比如好吃的,占小便宜,擅长女人,怕困难。他还不时挑衅唐僧念咒语,让孙悟空受罪;他甚至藏了一些私房钱。

师父,虽然没有孙悟空的本领,没有猪八戒的活法,没有沙僧的精进,没有白的脚力,但为人循规蹈矩,能读真经,不怕“千刀万剐”,信仰坚定;沙和尚和白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很勤快,很勤快,肯做好后勤,不容易出风头。

书中唐僧师徒经历了81个磨难,让我想起了他们的坚持,不畏艰难,锲而不舍。这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一想到自己被抛弃,虎头蛇尾的行为,我就忍不住为自己感到羞愧。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下去?也许这就是我所缺乏的,只要我能从头到尾做好一件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尽力去做,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就因为我做到了,坚持到底。

第五篇:西游记第十三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十三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十三回主要写初出长安后经历的第一难。如下是本人给大家整理的西游记第十三回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西游记第十三回读后感篇【一】

读了《西游记》第十三回,我已经慢慢感受到了唐玄奘前往西天取经的执着精神和所遇到的艰难困苦。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和两位长行的从者在法门寺里住了下来。法门寺里的长老和这里的和尚们热情的招呼了他们,吃完斋饭后,天色渐渐晚了,和尚们聚在一起,讨论着西天取经的原由。大家都说西天取经的时候会遇到种种艰难困苦,可唐僧却点点头,指指心,什么话也不说。大家都不知道唐僧的意思,他告诉大家:“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磨灭。”看来什么艰难困苦唐僧都不怕,他一心就想早点把真经取回来,他的这种执着精神令我们敬佩,这种不畏难的精神令人们夸赞不尽。

由于唐僧取经着急,早早地起来赶路,谁知路崎岖拿走,不小心掉进了恶魔的洞穴里,把唐玄奘和两位从者一网打尽。洞里尽是些妖魔鬼怪,差点把唐玄奘吓个半死。妖魔鬼怪把唐僧和二位从者绑了起来,洞里的魔王让那些夜叉把二位从者的心、首级、心肝、他们的四肢都奉献给了洞里的两位魔王和自己,其余的骨肉都让那些夜叉吞噬了。这简直是太可怕了,好残忍呀!这可是唐玄奘出长安的第一场灾难呀!

没有了从者,唐僧孤零零地向西天取经的方向走去。当他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峻岭时,饿了没有吃的,渴了没有水喝,二则路又凹凸不平。突然,唐僧的正前方出现了两只猛虎在咆哮;身后又有毒蛇盘绕,左右两边到处是毒虫和怪兽,苍天呐!大地呐!竟然有这么多的妖魔鬼怪,实在是太恐怖了!看来唐僧小命不保了。他的那匹白马腿都吓软了,屎尿都出来了,卧在地上站也站不起来,唐僧无路可逃,只好等着送死吧!看来前往西天的路上真的是困难多多呀!

虽然唐僧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却不畏艰难,没有放弃前往西天取经的执着,而是一直前行,他的这种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西游记第十三回读后感篇【二】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离奇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从一些实际的例子可以看出,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点:唐僧——诚心向佛、品格端正;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降妖除魔,保护唐僧,立下了大功;猪八戒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有时还吵着嚷着要分行李,但他性情憨直;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护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本事,但甘心当好后勤;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事、猪八戒的活泼、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格端正,不怕任何困难,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意志,慈悲善良。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让我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总之,读了这部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坚定的毅力,不畏艰险,才能取得成功。

《西游记第十九回读后感(推荐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