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

时间:2022-06-28 00:30:38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722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

第一篇: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

曹禺先生的《雷雨》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在慢慢品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迫―害,资历本家血腥的积累以及“周馆”大家庭错中复杂的关系。而其中也体现了人性的虚假和爱恨的冲突和悲剧。作品当中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神秘的又值得深思的感悟。或许正如曹禺先生所说的:“《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雷雨》创作中人物的塑造可真谓是登峰造极,就说周朴园吧,在第四幕中,他独自坐在黑黑的屋子里,听着外面的雷声,略显孤独、寂寞,让我们似乎会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子汉。而一方面,自从他认为侍萍死后,直摆放着旧家具,坚持穿旧衬衣,让我们一开始隐隐约约感觉到他对侍萍的情深意浓,可当侍萍真正站在他面前时,他却显露出他的冷酷无情,竟然用一张支票打发这个他“深爱”几十年的女子,这不禁让我怀疑,周朴园是真的爱她吗?或许,当周朴园两次经历了婚姻的不禁,身心俱疲。当初的侍萍,给过他一丝的温暖所以才会如此追忆。可是一旦侵犯到自己的根本利益便会原形毕露。原来他的爱如此廉价。

另外,《雷雨》的成功这处还在于内容的巧合性和戏剧性。周朴园对鲁侍萍“欠着一笔债”,周萍对蘩漪也有着类似的感觉;周萍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却被告知那是自己的亲妹妹。这样的巧合是戏剧性的,也是毁灭性的。而戏剧中的冲突、误会,也让其跌宕起伏、波澜不惊,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和观众。

重新品味《雷雨》中,我真正看到了人们对无常命运的恐惧、惶惑与呼号。命运的极端恐惧折磨着每一个强烈欲望中的灵魂,使他们焦灼的心情恰似大雷雨前沉闷压抑的天空,然而被残酷命运所驱使的人们却不是宿命地等待最终的审判,顽强的生存意志与求生本能促使他们不断挣扎,就像蘩漪对于命运大胆无畏的挑战,正张扬着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

仅管《雷雨》里人物的命运是黑暗的,但我们应该相信,在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在黑暗中可以寻找到光明。命运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对命运低头。我们自始至终都应该明白,命运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应该朝着光明前进。

第二篇: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

读完整本书,觉得心中总带着一份酸楚,当时的曹禺是个大学生。很难相信他在1993年的时候就能把人生大悲剧写得如此入木三分。

这本书总的描写主人公在命运残忍的捉弄下的故事。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以及那个被爱弄晕头的女子――繁漪,所有人的命运都紧扯在一起,那么的息息相关。一直到文章的末尾才将秘密有高潮的跌宕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让文章的各种尖锐矛盾环环牵制,扣人心铉而且顺接得相当自然。

在剧里唯一带来的一丝纯净形成敏感对比的周冲,使我影响深刻的少年。他对四凤说的那些:“海――船――草――。”都表现了他一直被困在美丽的憧憬里,他是无辜的又是善良的人,最后却和四凤一起在雷雨天因一一根断了的电线而丧失了年轻的生命。仅仅是因为他看见四凤被电着而急忙伸手去拉电线的的冲动,就这样,如画的生命退去了色彩。

而鲁妈也是一个仁慈的悲哀角色。她的孩子们不明身份的互相相恋,让他伤透了心,指导书中的结尾。高潮不分时,一直被她辛苦埋葬得秘密才被揭晓。“走,走得越远越好,再也不要回来了!”但看到自己亲身儿女的畸形恋是还是不忍心揭开真相与必须克制自己对儿子的乡人的冲动,她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雷雨》――一部当时社会背景的社会矛盾在笔下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这是一部成功的话剧。

第三篇: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

初读《雷雨》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当我一口气读完并合上最后一页时,仰头却发现天上的星星也在对我惨白地笑着,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读《雷雨》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对于这些形象的描述可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真是恰到好处。

一、周冲

周冲永远都是个孩子,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单纯地幻想着“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

我觉得周冲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毕竟给灰暗的故事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个平凡的人,她有着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礼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艰难。

繁漪是忧郁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绝望,她时常抑制着自己。她是一个受过一点儿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对诗文有一定的爱好,但也有一贯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这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来像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又像火一样把人烧毁,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静的,就像秋天的落叶轻轻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许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欢繁漪。她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礼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礼教,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还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彻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特别在“吃药”和处理与周萍的爱恨关系上。

我觉得用水来形容繁漪最合适不过了,繁漪,柔弱又坚强,像水一样,水至柔,柔肠百结,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独的,虽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无所谓水,因为水已没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执著得用一生来敲打石,可力尽了终生,也只能穿出一线小洞,最终也无力改变石;繁漪是可怜的,因为冰冷的水永远不会给繁漪带来爱的温暖;繁漪还是悲壮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终究要凤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朴园

这是两个相似的人物,周朴园专横、自是、倔强,和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一样,在家里和下属面前都格外威严,不惜一切地剥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他们毫不迟疑地接受封建礼教,只不过周萍总有着昏暗的眼神,闪烁着迟疑和矛盾。他总是悔恨自己的错误,当一个新的冲动来了,他的热情与欲望就会像水一样淹没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过是卷在漩涡上的一段枯枝,这样,一个大错就跟着一个大错发生。他痛苦,悔恨,他羡慕一切没有顾忌而敢做坏事的人,他又羡慕一切能干一番“事业”并依循着上层人的“道德”做模范家长、模范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亲,在他眼里,父亲除了有点冷酷和倔强外,是一个无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强是他最喜欢的,因为这都是他自己没有的,他是一个软弱的人。

作者运笔的又一好处是安排了周萍父子相似的境遇,虽然对周朴园着墨不多,同样可知周朴园的卑劣之处,并由周朴园的行径揭露了资本家的罪恶本质。

四、鲁贵和鲁大海

虽然是父子,也许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缘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的工人阶级受着多重压迫,反抗得就异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强的,他满蓄着精力,年轻的激情和热情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彻底地展现出来。

而鲁贵,十分“懂事”,尤其是礼节。他又有点驮背,似乎永远都应该欠着身子向主人答应着“是”。他恪守着“下人”的规矩,眼里还闪烁着贪婪的目光,但这贪婪和周朴园的贪婪绝不相同,周朴园的贪婪是张着狮子般的血盆大口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而鲁贵的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见钱眼开,。

五、鲁四凤

同周冲一样,四凤是个很纯洁的孩子,可与周冲最大的不同是:四凤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冲击。她不会反抗,不会站出来和封建礼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劳动人民的朴素的美德:善良、勤劳。

总之,四凤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却又逆来顺受,听从别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安排。

六、鲁侍萍

最后才谈到侍萍,侍萍的确让我不知怎么去评价,侍萍也是个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应该说侍萍是个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她又对周萍有所依托,所以她的反抗不会彻底,在对待周冲和四凤的问题上,她又主动妥协,用一味地退却和忍让来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个人都着实重重地涂了一笔灰暗的色调,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八个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第四篇: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

钱谷融先生在《雷雨・人物谈》中,谈到周冲时说:“象我们这些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人,在孩子时代,谁没有做过周冲式的美梦呢?谁没有受过梦境破灭后的悲哀呢?”“在这个人物身上,寄寓着青年曹禺最纯真的理想,最深挚的憧憬;寄寓着他对真善美的乌托邦世界的无限渴望和对丑恶的现实社会的极端憎恶……”

《雷雨》中的八个主要人物,能让我大概读得懂的,也就只有周冲了吧。

“他身体很小,却有着大的心,也有着一切孩子似的空想。他年轻,才十七岁,他已经幻想过许多不可能的事实,他是在美的梦里活着的”

他就像现在高中生的小情侣们般,向往着那绵绵不尽的爱。同时他也爱着他的父亲。在他看来,父亲一定会理解自己,甚至理解自己的梦想;相信父亲会允许他把自己的教育费分一半给四凤上学。但他似乎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呵,他没能完全了解透他的父亲,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作为封建意识极其浓厚的一家之长,“父亲”的权威是绝对的。当他父亲当着他和哥哥的面逼着蘩漪立即将苦药喝下去,就是为贯彻自己的意志,确立一种命令与服从的秩序。直到喝药这一场景,他才真正认识了父亲,认识了父亲的威权笼罩下的家庭。父亲的专制,击碎了少年对父亲的崇敬、对父亲的爱,才真正相信了母亲的话:“你父亲一句话,就把你所有的梦打破了。”

在他心里,他有着一个聪慧而慈祥的母亲。他把母亲当作自己最知心的朋友,甚至向母亲透露了心中最隐秘最纯洁的情感。他会跟母亲说,他爱四凤,他会在父亲逼母亲喝药的时候为母亲求情。在周冲心里,蘩漪不是平常的母亲:“你最大胆、最有想象,又最同情我的思想。”在喝药的场景中,为母亲痛苦流泪,身体发抖。他也爱他的母亲,同样的却也不了解她。不了解她的自私、阴鸷,和被疯狂情欲燃烧着的不安定的灵魂。当母亲利用他来阻止四凤与周萍出奔的时候,他亲眼看到自己心中最慈爱的母亲为了自己的情欲失去母性地歇斯底里的喊叫,他难过,心痛而痛极:

第五篇: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

在《雷雨》里的八个人物中,感觉较真切的是周蘩漪,其次是周冲。我欢喜看周蘩漪这样的女人,可谓是当时生活背景下的典型妇女。她们都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作为在遭遇这样的不幸的女人里,蘩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在火坑里,情热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与尊敬么?这总比阉鸡似的男子们为着凡庸的生活怯弱地度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更值得人佩服吧。

周冲和四凤是整出戏中最让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们俩个同样的单纯、清澈,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他们明亮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当他们的幼稚在残忍的现实面前被得头破血流的那一刹那,老钟就已经鸣起,其实周冲化比四凤更加无辜,雷雨过后,我们不得不扼腕叹息:多么年轻的生命,唉。

回念着《雷雨》象一场噩梦,惨痛如一只钳子似地夹住人的心灵,喘不出一口气来,荡漾在读者心里的应该是水似的悲哀。

第六篇:曹禺雷雨读后感

曹禺 雷雨 读后感

这次重读曹禺的《雷雨》,让我又有了新的感受,把剧本中的每一个人物做为一个真实的人,站在他们各自的角度,从人所固有的本性来分析《雷雨》。

首先弄清剧中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是理解《雷雨》的关键,本剧有八个人物

长辈:鲁 贵<-->鲁侍萍<-->周朴园<-->繁 漪

子辈:四 凤, 鲁大海,周 萍,周 冲

从这条图示中可以分析出六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1. 基本人物:两个家庭,八个成员。

鲁 家:鲁贵、鲁侍萍、鲁大海、四凤。

周 家:周朴园、繁漪、周萍、周冲。

2. 四种关系:

①主仆:鲁贵、鲁侍萍、四凤是周家的仆役。

②夫妻:周朴园――鲁侍萍。周朴园――繁漪。鲁贵――鲁侍萍

③血缘:

周萍与鲁大海,同父同母兄弟。父亲是周朴园,母亲是鲁侍萍。

周萍与四凤,同母异父兄妹。母亲是鲁侍萍。

周萍与周冲,同父异母兄弟。父亲是周朴园。

鲁大海与四凤,同母异父兄妹。母亲是鲁侍萍。

鲁大海与周冲,同父异母兄弟。父亲是周朴园。

④不正当的性-爱关系:

周 萍――四 凤, 周 萍――繁 漪

3. 多种关系的交织:

周朴园――鲁侍萍:夫妻,主仆关系。

周朴园――鲁大海:父子,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繁 漪――周 萍:母-子,情人关系。

周 萍――四 凤:兄妹,情人关系。

鲁大海――周 萍、周 冲:兄弟,下人与少爷关系。

鲁侍萍――周 萍:母-子,下人与少爷关系。

周 冲――四 凤:兄妹、恋爱关系。

4. 线索交织、主次分明。

鲁侍萍要领回四凤。周萍要回到父亲的矿上去。

鲁大海组织工人罢工。繁漪要辞退四凤,留住周萍。

周冲暗恋四凤,想让四凤读书。

鲁侍萍不意间与三十年前的丈夫周朴园相遇。

这六条线索中主线是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相遇,焦点人物是周朴园,其他线索均围绕这一主线发展,其他人物均与周朴园有关联。

5. 剧中的喜与悲,其根源是“爱情”,也可以说是真爱所致。爱情的三步骤可以用“雾”、“雨”、“电”三个词来形容。爱其实就像毒品一样,人们一旦拥有它,就逃不出它所带来的厄运,而且它就像瘟疫一样会传染到关联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不一样的是毒品是极少部分人所向往的,而爱情是每个人都向往的。

6. 人物周朴园解读

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

周朴园是一个出生在封建家庭的资本家,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青年开始接触了资产阶级文明,曾到德国留学,接受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他爱侍萍其实也是向传统封建观念的挑战。我觉得,曹禺先生是把周朴园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 来写的。他年青时是爱侍萍,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周朴园的母亲,虽然周母在剧本中没有出现,但从侍萍和周朴园的对话“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中可以了解到,周母实际上早已左右、控制周朴园的人生命运。他从侍萍那里得到了尊敬和关怀,他把仆人对主人最基本的尊敬和关怀渐渐当成了一种真正的“爱情”。其次,纯朴、善良、年华风貌的侍萍(17岁)和25岁血气方刚的周朴园每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谁又能不动心、不动情呢?主仆关系不存在于爱情之中,它存在于生活和社会之中。有很多《雷雨》研究者在评论周朴圆时,认为周朴圆是罪大恶极的典型代表,他自私、虚伪、冷酷、残忍等,如果这样来解说周朴圆的话,我觉得周朴圆这个人物不是“人”,而是“神”,是“恶神”,假如他是“恶神”,那么侍萍又怎能爱上他呢?为什么为他生下两个孩子呢?如果说侍萍那时年轻被骗,为什么侍萍的.女儿四凤30年后又来到周公馆做仆人?

①,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真情的,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剧本中描述了周朴园为侍萍专门安排了一个房间,置办了侍萍喜欢的家具,为侍萍照了相,甚至他细心地关心到了侍萍生下周萍后,得了病,喜欢关窗的细节。

周朴园可能还教侍萍读书识字,因为侍萍在投河前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如果不是周朴园教侍萍,在那个时代,像侍萍这样一个下人是不可能有受教育的可能的。

三十年来,周朴园几次搬家,都为侍萍“ 保留” 了一间房间,侍萍喜欢的家具,多少年来,他总是留着。还有侍萍的照片,甚至不准下人随便进入这个房间。只有这个房间可以把他们的初恋和几年的婚姻生活锁住,他在美好的回忆之中生活,并度过了三十年。在这个家庭里,他没有必要做戏给别人看,更没有必要一做就是30年。繁漪的出现也没有改变周朴园的生活,因为繁漪不是侍萍。周朴园从侍萍那里能得到的东西,不会在繁漪那里得到,这就是他冷淡繁漪,更加怀念侍萍的原因――

周朴园见到侍萍时,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这句话是出自内心的。周朴园也是一个人,对自己真心爱过的人,他是不会忘记的。更何况,他以后的两次婚姻都不幸福,怀念自己真心爱过的侍萍,是在情理之中的。《雷雨》剧本中写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三十年后,是周朴园主动在鲁妈面前提起梅侍萍这个人的。如果周朴园对侍萍的“想念”是虚伪的,那他绝对不会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提起这件事,提起要为侍萍修一座坟。

周朴园给侍萍开的5千块钱支票,一方面表现出他对侍萍仍然存在着真爱,另一方面 也是发自内心对侍萍愧疚的补偿。5千块钱,在当时对侍萍这样一个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侍侯人的人来说,绝对是笔巨款,应该说多少有为侍萍的后半生考虑的成分在里面,这可以从周朴园在鲁侍萍把支票撕掉以后所说的一句话看出来:“侍萍,你不要太固执。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

②,周朴园错综复杂的心态。

在周公馆里,从周朴园偶然见到侍萍时起,他的内心就开始复杂起来。一,30年前的生活已经成为他的回忆。二,侍萍在他心中已经是死去30年的人了。三,侍萍的女儿四凤为什么到周公馆做仆人?四,四凤和周萍为什么会相爱?(自己走进爱的旋涡时,可以理解自己,可是看到别人做此事时就不一定理解,何况自己又是经历过30年痛苦经历)五,为什么侍萍会出现在周公馆?30年来的社会经历已经让他看清了社会底层人群的思想和心里活动。还有矿工们的罢工,而且代表者又是侍萍的儿子鲁大海。此次,侍萍来周公馆究竟为了什么?是要讨30年前的感情帐?还是代表矿工一边,争取矿工们的利益?侍萍是不是代表矿工来谈判的?家里、家外,过去事、现实事,对于周朴圆来说没有一件好事都是坏事,而且与侍萍有间接性的关联。他不得不要考虑以上种种因素,而且30年前的生活不可能再带到现实来。钱,只有钱是最好的选择。矿工罢工不也是为了钱吗?

③,周朴园想改变侍萍卑贫命运,但社会不能接受她。

周朴园的母亲起先是接受侍萍的,至少是默认的,否则,周朴园就不可能在母亲的眼皮底下为侍萍安排这样一个房间,为侍萍做前面所提到的一切。是什么原因让周母做出“终弃”的决定,而周朴园最终服从于母亲呢?是社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种族与种族、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始终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周朴园在有妻子的前提下,与侍萍相爱,周家也许容得下侍萍,至少让侍萍做个二姨太,可曹禺先生让不同阶层的两位有情人相爱,不是周家容不下侍萍,而是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容不下一位下层女人做社会上层家庭的夫人。周母的决定,周朴园的选择都是无奈。

由此看来,爱和被爱是无条件的,因为它属于两个人的感情事情。然而爱的结果就是婚姻,婚姻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很多条件束缚。首先是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及周围人群的看法。其次,家庭因素。婚姻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谁家经济条件好,谁家地位高,谁就起主导作用。爱是一回事儿,婚姻是另一回事儿。爱是为自己,婚姻是为别人。我不想评论《雷雨》中的人物,谁好?谁坏?好和坏本来就是对立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就像穷人常说富人坏,说穷人好,可是有一天,穷人渐渐成为了富人,他们又开始说富人好,穷人坏之类的话一样。因为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论,而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评论。――适者生存。

《曹禺雷雨优秀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