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美学原理读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美学原理读后感》。
第一篇:美学原理
第一编美的本质
美学之父。
鲍姆嘉通。他的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美是主观的感受。
这是从主观方面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山鹰在空中盘旋,这是寻找猎物而已,我们却
觉得它高傲、自由。所以 “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但燕子在空中飞翔,给我们的感觉是轻盈。这说明物的某种属性,还是对美有影响
作用的,美不完全是主观的。
美是主观说看到了美与人的感觉、体验、情感等方面的联系,但完全否定客观事物
在美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康德从质的方面对美的定义:“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
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中我们所得到的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感觉,但它不同于单纯的
快感。因为一般的快感只是欲念的满足,主体对满足欲念的东西只关心其存在而较少关心它的形式。而审美活动不是欲念的满足,不涉及利害的计较,对象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存在来产生美感。所以美感不等于一般快感。美是不涉及利害和概念的纯形式。
美也不等于善,善是意志所向往的目的,要涉及利害计较的实践活动。美感是一种
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所谓“自由”就是审美活动不受欲念或利害计较的强迫,完全自发。
由上可知,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美感不同于感官的愉快和善,因此,
康德就审美判断的质的方面对美下如下定义: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美感与快感。
1,审美的愉快与生理的愉快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主要是:美感以生理快感为基础;
生理快感可以强化美感。
2,美感的愉悦性不同于快感:(1)快感是由实用功利目的的满足所引起的生理性愉
快,美感是由精神希求的满足所引起的心灵性愉快;(2)美感是对快感的超越和升华,美感是高级的愉快。(3)生理快感是在对象被消耗的过程中获得的,美感过程对象没有被消耗;(4)生理快感是短暂的,美感是长久的。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柳宗元提出的观点。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美并非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现为不同的景象 美是自由的形象。
人类将自己与动物相区分,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特征。在生产劳动实践中,
人类给自然界和周围环境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活动过程及其成果中显现出来,这就给人类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肯定自身提供了可能。
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虽然离不开一定的感性形式,但这种喜悦的根源
并不在于感性形式本身,而在于里面包含着人类实践中的自由创造。
美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的本质力量同它的感性显现两个方面的统一。
首先,人的本质力量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
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凡是人们在创造性
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理想、情感、愿望,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
其次,美必定是一种感性存在。美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美
的事物和现象总是现象的、具体的,总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最后,人的本质力量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它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所达到的相对水平,因此美的感性形态也是流动的、新颖的。
因此,美的对象形式特征上是表现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的感性形象。而美只是那种
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
第二编审美发生、审美活动、审美感受
审美发生的代表性理论。
1,巫术与图腾崇拜说。
2,劳动说。主要体现在工具上,工具是原始人类最重要的东西。从材料的选择、加
工的方法到外形的特征,都体现了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
3,本能说。主要是人的性本能、模仿本能、游戏本能。
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生成的,
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只有当审美需要被人清楚地意识到,并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时,它才真正构成推动审美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而审美意识则是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
审美潜能:
个体审美的发生必须有前提,前提之一是个体与客体都具有审美潜能。
对于主体,这种审美能力在未被激发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审美潜能,即相应的生理—
心理结构。
对于客体而言,即审美对象要对审美主体产生作用,即审美诱导,具体表现在客体
反映出来的物质材料、社会内容以及艺术开放性。
心理距离说。
瑞士心理学美学家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情感上或
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消除了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
移情说。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提出“移情说”。
他认为审美主体赋予审美对象的生命和灵魂,使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审美中的移情
现象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另一是对象本身是由线段、色调和形状等所构成的空间意志,能使审美主体的内在意识向它转移。最后主体和对象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第三编审美领域
节庆狂欢之美。
1,节庆狂欢超越了世俗的等级、特权、禁令,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局限,显示了生
活的本来面目,回到了本真的生活世界。
2,人与人不分彼此,互相平等,不拘形迹,自由往来,从而显示了人的自身存在的自
由形式,显示了人的存在的本来形态。使人回复到人的本真存在。
关于自然美性质的看法。
1、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
2、自然美属于心灵美的反映。
3、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狭义的自然人化是指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
义的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4、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产生的审美意象。
“艺术终结”论。
1)杜尚之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是艺术本体的消亡,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趋模糊。
艺术终结说甚喧尘上。
2)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象征型艺术,这是艺术的
原始阶段。人类心灵力求把它所朦胧认识到的理念表现出来,但还不能找到合适的感性形象,于是采用符号象征。这样,从形式不能明确表示出内容,物质溢出精神;其次是古典型艺术,这是艺术发展成熟的阶段。认识到形象,也就能明确认识到它所显现的理念,物质与精神平衡;最后是浪漫型艺术,这是艺术开始解体的阶段。无限的心灵发现,有限的物质不能完满表现它自己,于是就从物质世界退回到它本身。精神溢出物质。总的来说,艺术越往前发展,物质的因素就逐渐下降,精神的因素逐渐上升。到浪漫主义,人们不能满足从感性形象去认识理念,精神进一步脱离物质,要以哲学的概念去认识理念,导致最终艺术让位于哲学,艺术终结。
3)丹托的艺术终结论。首先,他主张艺术作品总是深植于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作品
的艺术特性总是依赖于它们的历史和文化处境,因为关于作品的解释也参与作品的构成,即艺术作品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理论氛围”,即丹托所说的“艺术界”;其次,由于艺术作品是从其历史上下文中获得身份和意义,而历史又是有方向的、不可重复的,因此艺术上的变化也是有方向的、不可重复的;最后,艺术发展史的最终目的,就是艺术最终认识到自己是“艺术界”的产物,是理论解释的结果。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艺术发展的历史就走到了尽头。
4)对于艺术终结论的评判。可各抒己见。
艺术的定义特征不是我们从艺术作品上能够直观到的某些外显特征,而是隐藏在艺术作
品背后的某些非外显的特征。
20世纪中期开始, 出现了一批反对艺术定义的理论。根据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
理论,某些东西可以被归结为一类,是因为他们之间某些交叉重叠的相似,但并不是因为它们共有一个本质;而没有共同的本质, 就无法对这类事物进行定义。一些艺术理论家认为, 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家族相似概念, 被称之为艺术的东西五花八门, 尽管它们之间也具有一些交叉重叠的相似性, 但不具备下定义所必需的本质特征, 因此给艺术下定义是不可能的。
曼德鲍姆看来, 这些看法其实是误读了“家族相似”理论。一个家族的诸成员没有外显
的共同相似性, 比如没有面相特征上的共同相似,并不排除存在非外显的共同联系, 比如拥有共同的祖先。面相特征是外显的, 可以通过感知来识别的。共同的祖先是非外显的, 不能凭借感官来识别。如果艺术是一个家族相似概念的话, 那么就表明艺术的共有特征不是通过直观来识别的外显特征, 如面相特征, 而是不能通过直观来识别的非外显特征, 如遗传基因。
传统艺术定义的错误在于, 它们都力图从艺术的外显特征方面去下定义。但是, 传统艺
术定义的错误, 并不表明艺术是不可定义的, 因为我们还可以从艺术的非外显特征方面去定义艺术。
第四编审美范畴
崇高的特征
1)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憾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如:人面对大海,感
到自己犹如“沧海一粟”感到大海的壮美,即崇高之美
2)崇高既是客观存在的宏大的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人不是匍匐在
宏大的对象面前,而是高扬本质力量寻求精神超越。
3)崇高包含有一种否定性的情感体验:恐惧感、惊惧感、痛苦。有一个辩证与升华
的过程:恐惧感——快感。
崇高与优美的区别。
1、就对象而言,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崇高却涉及对象的“无形式”,形式都有
限制,而崇高却涉及对象的“无限制”或“无限大”。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
2、就主观心理反应来说,美感是单纯的快感,崇高却是由痛感转化为的快感。美是
想象力与知性的和谐统一,产生比较安宁平静的审美愉悦。崇高是想象力与理性互相矛盾斗争,产生比较强烈激动、震荡的审美感受。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是一种仅能间接地产生的愉快。
悲剧的美感。
1,恐惧感。在压倒一切的不能抗拒的命运前,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2,怜悯感。
3,振奋感。悲剧引起的观者的怜悯和恐惧,最后不会让人感到沮丧、压抑。在让人
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重压下,人依然坚持“自主”“自觉”的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
净化说 。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借由引起怜悯和恐惧,使人的情绪得到
生理和心理上的净化,压抑得到宣泄,获得一种舒畅的松弛。通过人物的不幸与毁灭,把观看者引向对人生真谛的认识和领悟,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感。
喜剧:
喜剧作为一种戏剧体裁,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在西方美学史上,一直认为喜剧的主
角是丑,滑稽的本质在于丑的事物以美的形式出现,具有矛盾不协调性等特征,使用“寓庄于谐”的手法,通过假象揭露本质。
丑的审美特征。
罗丹的《欧米埃尔》
1)审美的丑中主体与对象之间是一种不和谐的关系,主体凌驾与对象之上,漠视自
然、征服自然、肢解自然,将其神圣形式肢解变形,用来表示现代人复杂的自我与生存境遇。2)不规则、分裂、不自然、不统
一、不完善、不对称、畸形、混乱、扭曲的表现形式。3)是非理性的意志表现自身的力量。近代以来的理性异化,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改变。丑突破陪衬地位,变成独立的审美因素。
荒诞。
作为美感经验的荒诞感是西方后现代时期艺术主要的美感经验形态,是一种缺乏意
义的单纯的呈现。荒诞作为人的特殊的审美实践,实际上就是在否定之中构建其审美价值的。 表现为反叛性、无秩序以及价值的削平。
第二篇: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美学》第一卷中一共有两个重要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笔者想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显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idea)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概念中,所谓理念是指人的认知对事物共相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概念,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绝对理念”其本质便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具有一种类似于上帝般的超越人类认识的,不动不灭的绝对规律,而这种绝对规律受到人的认知感受所形成的审美愉悦,便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便就是美。
相比较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古希腊“真善美”和中国传统儒家“美是仁”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在探寻所谓什么是美的时候,不再借助于伦理学范畴的概念,把美提炼出成了高于生活的生活的产物。
将美感的源头剥离出生活,才有可能不受污染的去分析什么才是美的真正本质,不然当我们看俄国人的美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美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认为符合生活样式的就是美的,反之则为不美。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哲学则会随意地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善”和“仁”凌驾在“美本身”之上,将一种审美判断异化为道德判断。
黑格尔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才会去将美与客观可认知的事物相剥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凌驾于各种伦理道德、各种认识局限之上的美学感受。这样子去研究“美本身”,自然可以不受干扰和污染,但是也显然会让对美的研究陷入误区。
前文说了,黑格尔认为美源于“绝对理念”,因此天然存在,不动不灭。由此产生的美学定义,其实涉及了“美本身”的关键性课题,即“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黑格尔显然选择将美定义成了一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真理——具有永恒性的规律,而通过人的感性浮现。
第三篇:《美学》读后感
我发现黑格尔的《美学》是很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学是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读他的书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放弃。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
首先黑格尔是从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来研究美学的,他认为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艺术的标准就是不充实和缺乏说服力的。他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一节中,首先将自然美排除在了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就是因为纯自然的东西排在一起,没有经过人心灵的体验,其内容是机械的,相互间也不存在比较的标准。但是他还是就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产生高于自然美的艺术感受,但是由于人的各方面修养层次的不同,这种艺术感受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自然的东西美不美,必须经过心灵的感知和加工,才可能具有美的含义,只有人具有这种加工的能力,因此也就只有人才能创造和感知艺术美。他认为摹仿的作品只有正确与否,但无所谓美,因为它不是心灵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内容。有人说,那些仿冒艺术真品非常逼真的赝品,就其摹仿的功底和效果来说,也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但是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赝品只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因此从艺术的角度说,它们是进不了艺术的殿堂的。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感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美是承载理念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四篇:美学四讲读后感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的形式也是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第五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美学,文字清新淡雅。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自己从他解放前后的三十多篇美学论文中精选出来的文集。文集主要分二个部分:其一,主要是总论的谈美的问题和文艺中的空灵与充实;其二,主要是以西方美学思想的营养,体味中国的艺术精神、特别是庄子的散文、魏晋的人格美以及中国诗、书、画、音乐的艺术意境;其三,主要是对外国美学家和艺术家的评论以及诗歌方面的专论。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一个人看到的景色是否美好,多半和此人得心境由关,也可以说景色的美否是由心来决定的。心也会限制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各广阔的世界。我们从外界的事物上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从而在再次面对着世界时能了解地更深,看地更透彻。生命就是美。某一事物是否是美的,那是人的一个主观判别,不是属于事物的属性。美永远是主观世界里特有的产物。因此,我们也不能说美是什么,只能说什么是美的;也可以说,美不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物给人的感受。生命带来了美,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美。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美学散步》中每篇文章皆是珍奇的宝石,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辉,或论诗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乃至代表着整个宇宙之美的事物,“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他”。
第六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
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着。“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