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合集)

时间:2022-05-28 00:23:3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686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合集)》。

第一篇:篇三小学数学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杉树乡中心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上册)

课程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

一、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数学学科发展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w W w .x K b1 .c o M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第一网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第二篇: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每位教师都无法推卸的责任。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探索个性化的教学,为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相比,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同样重要,并且有着更大的研究和探索空间。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联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它既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巩固和检查,更是学生从中发散思维、形成数学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的数学作业设计,无论是教材中出现的,还是相关的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大多数是千篇一律的机械、重复式作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中得不到体现和尊重,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压力和疲劳,极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取考试高分的同时,并没有在思维训练和能力形成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一些平时比较调皮、思维灵活的孩子,在低年级时的成绩并不是太理想。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他一部分学生的学业随着知识的难度上升呈下滑趋势时,他们的成绩却保持着“不倒翁”的态势。究其原因,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分孩子很多时候不仅仅满足于教师教给的方法,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新解题方法。作为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师,我们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而是应该积极思考在小学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方面有所建树,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的、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为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基础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及个性化作业设计。例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 (NCTM)1989数学课程标准和2000年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都是强调数学应用;日本的数学课程设置了综合课题学习,也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注;英国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途径,由低年级起就对儿童进行应用能力系统训练。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进行合作交流等丰富的活动中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和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英国国家数学课程强调了开放性问题的作用,要求变封闭问题为开放问题。 做数学(doingmathematics)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纯的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的过程。

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例如,英国数学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

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

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国内也有部分省市地区的学校在个性化作业设计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深圳市某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这些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将为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和丰富的素材。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程度及学生普遍喜爱的作业形式及其发展趋势,形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调查报告。

2、探索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案例集。

3、初步探索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作用,形成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结题报告。

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2、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作用及方法、策略。

研究假设:

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一刀切”的局面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对完成这种千篇一律的作业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驱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在对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尝试,通过中期检测,及时纠正研究过程中的偏差,总结个性化作业设计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形成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案例集和研究结题报告,对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参阅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吸取前人研究的成功经验,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调查法:通过对现阶段数学作业设计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作业需求,为个性化作业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个性化作业使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个性化作业设计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价,及时纠正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3)访谈法: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的访谈,了解个性化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及时而深刻的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对比观察法:对研究初期、中期、后期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的形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对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得出一个普遍性的、较为客观的结论。

(5)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学生和教师建立个案,通过个案研究,整理出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活动中的典型例子,为研究结论的获得提供事实依据。

3、技术路线:

以个性化的数学作业设计为载体,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最终目的,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提高为主要评价指标,以形成丰富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和得出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这一结论为阶段性成果,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实施研究。

4、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2008年10月——11月)。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拟写课题研究申报书。

经过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思考,觉得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症结之一是学生对千篇一律的作业感到厌烦。如何使学生作业能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我们确定把《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作为我校的数学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现状调查(2008年11月——2009年1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学生对数学作业需求普遍情况,学习借鉴前人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大方向。

在日常与学生及家长的交谈中,也包括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许多文章中都认为现在的学生数学作业存在着整齐划

一、机械重复、乏味低效的问题。但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还不能单靠教师的主观猜测。对学生作业作一个现状调查是很有必要的,课题组将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以问卷为主)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除了调查学生对现在数学作业的满意程度,希望改进的地方,还可以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方法及策略等,从中发现创造性的作业完成方式,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长足发展。

第三阶段:设计尝试(2009年2月——2009年4月)。对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进行大胆有益的尝试、探索。

这些尝试可以包括:

1、层次性的作业设计

(1)可以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自选题两种。

(2)可以只提供素材和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趣味性作业

(1)设计一些游戏性的作业

(2)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或童话故事作为情境设计的作业。

3、生活化的作业

(1)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的作业

(2)调查式的作业

4、互动式的作业

(1)学生与家长互动的作业

(2)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

5、开放式与发散式的作业

设计一些无固定答案的作业,或是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的作业,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数学问题。

6、电子作业与纸质作业相结合

电子作业具有方便、快捷,反馈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特点。把电子作业与纸质作业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练习和检测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公布电子邮箱、建立QQ群等方式,与学生在网络中进行数学信息的交流,并且可以在网络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同学探讨完成作业的方法、学习数学的心得等,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得到延展。

第四阶段:中期检测(2009年5月)。通过数学能力测试及问卷调查,对个性化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研究过程的成功做法,有针对性地对典型学生和教师建立个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第五阶段:深入研究(2009年6月——11月)。继续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知识板块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探索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策略,开展交流活动(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营造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

第六阶段:成果整理(2009年12月)。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拟写相关论文、结题报告,形成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案例集,得出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的结论。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科研兴校和科技兴校,是我校办学的主要特色,尤其是在艺术教育和少先队活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生、家长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高,从学校到学生、家长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把学生的实践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为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2、我校是我区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学校,按九义必备办学条件一类标准配备了教师计算机备课室、课件制作室、学生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教室、科技创作室等十多个活动室,为课题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备条件。

3、学校和学生家庭中,计算机的互连网使用较普遍,为师生查阅资料、突破时空限制扩大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通过一年的时间(两个学期)来对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进行情况对比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既可以在教学时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又可以利用两个假期反思研究工作的得失,不断改进工作。这样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应该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5、科研兴校是我校办学的一贯主张。学校预计对本课题研究投入5000元的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购置设备、购买耗材、交流学习等。较为充足的研究经费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五、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何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的数学潜知识,是一个极有价值的问题。长期以来,我校通过家校联系册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把这项丰富的资源利用起来,必将为促进学生个性化作业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将数学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等有机整合。少先队活动是我校的特色工作之一,在少先队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深厚、活动性强,活动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如果能把少先队活动与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结合起来,把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有机渗透到少先队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创造性地在活动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三是实现纸质作业与电子作业的相互补充。纸质作业的优点是真实、可靠,但反馈周期长,受时空限制大。电子作业具有快速、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随着网络建设的普及,纸质作业与电子作业结合、互为补充将成为可能。这将为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反馈方式的改进提供物质保证

六、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及最终研究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1 2009年6月 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李雪菲

2 2008年9月 小学中段数学作业现状调查 调查报告 周佳泉

3 2009年5月 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之我见 论文 课题组 全体成员

4 2008年9月 小学数学作业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周佳泉

5 2009年5月 小学中段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集 教学案例集 课题组 全体成员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