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课案(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2-05-28 00:21:4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7144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小学数学教学课案(优秀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课案(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课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第二篇: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广州路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班庄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

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向各学科延伸。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董玉景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杨强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员:王桂梅

韩晨霞

王玮

周杰

孙畅

郑胜利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校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建有本地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结合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六、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1、发掘本地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2、在1~6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逐步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年级实施拓展型课程的开发。

七、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应撰写校本课程教案,并建立校本课程教师档案袋。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写好教学反思。

5、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3、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6、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九、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广州路小学

2011年9月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集体审议,初步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2.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3.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学会一门实用技术或掌握一项专业技能。

4.珍爱生命,保护资源,健全人格,健康生活。

第三篇: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民俗》、《农历》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裸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八、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改"的创新之举,目前就全国来说,还无系统经验之举,更缺少现成教材供选用,因此,学校希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九、配套措施

1、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十、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制订计划→动员→"自选"→编组→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教学→小结。

西王庄小学

今年9月

西王庄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07-2008学年度

一、校本课程实施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

1、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

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四、校本课程项目------花毽

五、课程的具体实施

1、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指南,撰写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采用日常体育课普及和学生喜爱的课余时间活动及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教学后,作好记录。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体育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评价,评价学生对该项目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七、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4、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5、每学期末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6、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的管理。

7、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八、时间安排

开发时间:今年9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今年9月

工作内容:

1、由校方牵头组织、宣传、学习,召开体育教师动员会,宣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及意义。

2、校领导与全体体育教师进行该项目初步实施评估。

3、学校撰写开发指南,教师撰写开发及实施纲要。

4、人员及分工:

项目组长:

员: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今年9月——今年6月

第三阶段:阶段总结

今年7月

进行阶段小结,上交有关资料。

西王庄小学

今年9月

西王庄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

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五、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因为我们刚刚进入校本课程研究,所以本学期仅仅

四、

五、六年级每月1-2课时。

六、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指南,撰写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

5、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4、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八、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西王庄小学

2009年9月

西王庄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度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改革目标和任务,促进我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特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师生的生存质量,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①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③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质疑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④增强动手实践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⑤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二、开发内容

必修课:奇妙的语言世界

数字游戏

选修课:小小轮滑将

谁是图片创作高手

折纸

模型制作

三、

课程实施

1、建立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自上而下建立了由校长、教导处、德育处的负责人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出正确决策。同时又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具体负责起草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重要文献和最新理论,帮助教师小组正确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促进教师小组同校外专家的联系与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与经验交流。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谭茂宗 副组长:刘春莲 组

员:连艳卿

张浩

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 组

长:夏玉朵 副组长:李萍丽

员:梁伟平

李云艳

张浩

2、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

(1)组织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制定实施方案、教学计划、设计教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鼓励教师能以自己申报的校本课程内容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

(2)制定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任课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提出要求,并组织实施、考核。

(3)加强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并与教师面对面评课,提出建议或意见,以便教师改进教学。

(4)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集体研讨活动,让各门校本课程的教师相互进行交流,提出建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任课教师负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及宣传工作。

(6)设计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校本课程实施情况。 (7)定期对校本课程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考核。

四、课程评价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教育特色,我们构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激励,促进发展。

1、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主要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课程是否合适、开设的年级是否适宜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将从学生选择的人数,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是否完成课时计划,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几个方面入手,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实施情况的最

终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同事互评、领导评,并要求:(1)教师从教必须有实施计划、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等书面材料。(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上取得的成绩等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查、访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后,教务处再对每位教师的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记录结果将作为学年考核评优参照的一个方面。

3、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从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的成果等三个方面,采取百分制和鼓励性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方式。

西王庄小学

2010年9月

西王庄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度

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一、资源评估

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估工作,是开好校本课程的前提,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评估工作:

1、对学生的评估。

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座谈会,提出问题,如“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你还对哪些知识感兴趣?你觉得哪些知识对你的发展需要有帮助?”等对学生的发言由班主任把握疏理归类。班主任负责归类后,由教导主任对全校学生的申报进行全面的汇兑:想学书画的占 17.5% ,学外语的占 21.05% ,学手工制作的占 7.6% ,学游戏的占 27.48% 学奥林匹克的占 18.7% ,学舞蹈的占 5.55% ,学写作的占 4.09% 学科技的占 7.3% ,学美术的 24.85% ,学微机的 16.08% ,学琴类的占 7.46% ,学棋类的占 5.55% ,学球类的占 2.63% ,学插花的占 0.2% ,学讲故事的占 0.2% 。

本学期新增设十项课程内容,调查结果如下:

学生活小窍门的占 4.8% ,学少年医生的占 8.5% ,学观察大自然的占 5.0% ,学自护自救的占 26.3% ,学“好老师”的占 7.9% ,学生活智多星的占 2.5% ,学编织入门的占 6.3% ,学插花的占 4.4% ,学硬笔书法的占 20.7 ,学小小歌唱家的占 13.6% 。

2、对家长进行评估。

充分利用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卡或者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倾听家长的意见或建议。通过家长的评估,多数家长反映学生选的项目基本上和学生的选择相符合,出入不大。

3、对社区进行评估。

组织本地的老教师对社区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评估。通过对社区进行评估,觉得当地的资源对学生所报的项目帮助很大。因我校所处的位置是宁安市郊区,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子女,根据这一点,我们觉得学生应从小能识别分类种子,并能对家乡的花草树木有所了解,采集标本也是一个了解大自然的方法,因此加设了一个“采集标本,识别了解各类种子”这样一个小组,充分利用了社区的有利资源。

4、对学校内部资源进行评估。

如召开教师会议,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评估。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调查之后,形成校本课程的内容。教师的测查结果如下,有体育特长的 1 人,有音乐特长的 3 人,有美术特长的 3 人,喜欢英语的 2 人,擅长微机的 3 人,喜欢自然科学的 2 人,喜欢研究数学的 3 人,喜欢写作的 1 人。本学期新增设喜欢生活小窍门的 1 人,喜欢研究少年医生的 1 人,喜欢观察大自然的 1 人,喜欢自护自救的 1 人,喜欢研究老师的 1 人,喜欢研究生活中废旧利用的 1 人,喜欢编织的 1 人, 喜欢喜欢硬笔书法的 1 人,喜欢歌唱的 1 人。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确立了校本课程的学科以及担任课程的教师。

二、课程目标

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和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三、课程内容

1、整合传统项目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学校原有的突出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归成三大类五个学科。

( 1 )学科知识延伸类:英语口语能力训练、小科技、小发明、小制作。

( 2 )艺术类:识谱民、基础歌唱练习、包括舞蹈、乐器。

( 3 )健体类:田径及各种球类训练。

2、增添新的内容

(1)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基础及软件操作

(2) 技能类:好教师、钢笔书巧。

(3)、生活常识类:编织入门、插花艺术、生活智多星、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生活中的自护、自救、观察大自然,观察动物。

3、建立实验实习基地:

本学期开始,结合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校园周边课程资源的考查,我校开发建设了果树育苗实验实习基地 ( 基地是我校教师通过多方联络与江南村的一家果树育苗农户协商后同意我

校将实习基地放在自己的果苗园 ) ,通过基地的建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培育果树树苗及防治果树病虫害的常识,有,我们在劳动课上对进行了果树树苗栽培技术的讲解,并结合所学的内容按时到基地进行参观、实践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四、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 ,一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二是进行校本课程的专题讲座,通过系列培训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一专多能,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确立好校本课程之后,由教导主任编写校本课程指南,并向中心校申报。教师在确立所教学科后,编写课程介绍及目录,并提前备好一周课,做好活动记录。

五、适度的评价

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的考察和测量,反思课程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度,课程纲要和学习材料的科学性程度,以及实施方式的有效性程度等。在评价中要重视对学生发展状况和水平的测定。管理征求学生对课程设置和实施的意见、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满意程度和适应性程度、家长和社区人士对课程开发的认可程度、上级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和组织专家对学校课程开发的全面评价。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学校课程的设计,以确保学校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六、保证措施

加强对校本课程教学的教学管理,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提前备好一周课,按时上课,加强学习辅导管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

七、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

组 长:谭茂宗 副组长:安永涛

组 员:李萍丽

李云艳

刘春莲

梁伟平

西王庄小学 2011年9月

张浩

第四篇:果然是高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与探索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与探索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关注作业问题的实质,绝不是对学习时间长短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学习实效研究的新视角。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带有应试教育味的课内外作业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数学背景缺乏儿童化、生活化,致使学生没有了完成作业的动机或愿望。对中小学来说,作业尤其是课外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007年以来,我们对全镇部分学校的学生做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放200份调查表,调查发现, 在近两百份的问卷中,占85%的学生表示对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不满,写作业的时间多在2小时之内,没有作业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谈到作业内容,我们也惊奇地发现,70%以上的问卷上清晰地写着作业脱离生活实际,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由老师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三是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的书面抄写作业多。

这样,传统的作业,脱离了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作业效率可想而知。鉴于此,依据新课程理念,我们提出了“如何解决小学生被动应付作业问题的研究”。这一问题于2008年10月被定为省教科所立项为重点科研课题。我们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改进学生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与评价的具体策略。

二、研究问题应注意的原则

作业是学习活动中的任务设计,是基于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作业改革与研究首先要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策略,我们提出应注意以下原则:

⑴方向性原则: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⑵整体性原则:即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把握被动应付作业的学生的各种类型及成因在整体当中的相互关系。

⑶科学性原则:即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⑷实效性原则:即在研究出如何解决小学生被动应付作业的一般规律后,通过实验摸索出因人而宜的教育对策,以有效地指导转化“被动应付”问题,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⑸合作原则。这里的合作既包括学生的合作,也包括师生的合作。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学习,并且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改革教学的主要措施

三、研究过程和措施:

本课题于2008年10月被山东省立项为重点课题。两年多来,我们根据上述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组织课题组老师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积极的实践探索,全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设计课题,撰写课题设计报告。自课题被确定立项后,我们立即召开了开题会议,成立了以镇驻地小学校长高凤宝同志为组长,徐德明、孙伟业、赵星梅、王术芳等同志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之后又成立了由为徐德明组长,张继芳、宋春、赵星梅、刘增辉、王术芳、赵秀明、潘立清、赵增梅、刘桂香、王淑玲等多名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我们对每个成员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工,由徐德明、赵星梅具体负责课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的拟定,宋春、孙伟业、张继芳等人负责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赵增梅、王术芳、赵秀明、王淑玲等人各自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制定自己本学科的实施方案,赵立滨负责所有材料的打印和编辑工作。同时我们在全体教师会上公布了课题实施方案,要求全员参与。

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召开开题会议,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及基本要求,并要求各成员及时整理材料。

2、调查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9年3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我们随机在一——六年级200名学生中调查“学生做作业的情况”,然后由课题组长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最后汇总。

3、理论研究阶段:2009年4月——2009年8月。在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就如何解决小学生被动应付作业的问题提出自己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明确各年级课外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外作业、布置、批改、评价的理论文献,学习中做到个人与集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另外,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教科研行家、专家学习。如:与兄弟学校相互切磋探讨,请市教研室徐增宝主任、王金星教研员等莅临学校作理论指导。

4、实验阶段:2008年9月至今。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按实施方案在教育教学中全面开展课外作业各环节的革新行动,边实践,边总结分析,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策略,同时对涌现出来的规范且有创意的作业,进行一次“优秀作业展览”的活动。在此期间,我们出台《小学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评价制度》,最后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问题的方法:采用综合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五、问题解决的具体办法:

(一)、课内作业三部曲:

课内自主作业是课前、课中、课后的延续,使学生在预习、探究、延伸的“进行曲”中,让课堂走向开放。

1、课前预习作业: 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课前我们安排学生在家自学设计自学提纲编制导学稿,内容分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练习、巩固与提升、收获与反思”等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即使不会写导学稿,但随时间的迁移也能简要的概括出学习的内容,提出重点问题,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为进入课堂做准备。导学稿的设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课中探究:即学生们利用导学稿课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我们感受深刻的是课堂上分组合作探究,他们交流流合作、提问题的意识增强了,而且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针对性,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关于课文拓展的外延资料也越来越多,这样不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而且还丰富了他们的思维。

3、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一课本内容为依托,拓展未来,扩散出去,联系实际,学做合一,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具体是:

(1)游戏作业: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如教学分数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学完乘法口诀后也可以编排口诀操,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玩。又如教学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后,可以设计如“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让相互之间猜一猜,算一算。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2)情境作业:

数学课我们充分结合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兴趣,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如复习完“计量单位”的知识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以“小明的一天”为情境的填空题将枯燥的“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如,根据语文中童话故事的想象力丰富、 夸张等特点,我们布置学生续编童话故事,根据课本内容编写课本剧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兴趣盎然。

(3)绘画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和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不仅低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妙笔颂春夏秋冬”的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不同的学科都可以通过绘画完成作业。在学完古诗词后,我们照样安排学生通过想象创造绘制作品来展现内容;数学上在学完《圆》、《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课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图案,送给家长老师朋友,让学生巩固知识,发挥创意,体验数学的趣味。

(4)“超市”式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我们考虑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从而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例如,设计“超市型作业”。做法:提供多项听、说、读、写与动手

操作的作业,我让学生择其

一、二完成,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在班级交流、汇报作业成果。其选择可与家长商量,完成过程家长也可参与。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吃到自己的“苹果”。

(5)“导师”式作业

每单元授课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出一份自主试题,然后让学生交换答题,由出卷同学和答卷同学共同批阅。然后小组长找出组员试题的精华及易错的试题升华为本组的小组试题,全班交流互换,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对此乐于接受,积极性非常高;加上学生思路广,材料多,因而试卷覆盖面广,几份试卷下来,重点、难点几乎一网打尽,效果非常地好。

(二)课外作业“大合唱”

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课外自主作业的空间就有多宽。我们结合双休日,让学生生活在大自然的空间里,去自主观察、深入实践、积极思维、创新表达、尽情高歌,展示了课后作业大舞台的精彩。作业主要形式有:

(1)调查实践作业

所谓调查式作业,主要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或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能力。不仅科学社会可能调查,数学课也可展开调查。

例如,在学完《统计》后,可以让学生到家庭生活中,去统计家里一月的开支情况和家长的收入情况。又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写成数学研究小论文等等。这样学生在具体感知实际操作过程,不仅成了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且学会了利用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题研究性作业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例如,科学课和社会课我们可带学生去调查水域污染,动植物习性研究、网吧给孩子带来什么,水资源浪费情况等问题。在如数学课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小课题“有趣的包装”、“物价的变化”等作业,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作集体交流。这样的作业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表达情感的作业

“自主作业”把各科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联结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开启了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丰富了学习的内涵。

数学课在学完《圆》之后,在“生活数学”课外主题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学生利用所学的图案给老师绘一幅卡片;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学生们自主展开了“爱在母亲节”的实践性作业,:给妈妈做一次菜、洗一次脚、写一封信,让妈妈们欣喜地享受孩子的爱。很多家长看了孩子自己写给自己表达感激之情、或因不听话表达愧疚之情的信后,激动的留下了热泪。不少家长还给孩子写下了几千字的回信。这种作业既增进了母子间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力。

(4)家长合作型作业。 一些预习课拔高题和一些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作业,可以让家长参与。

(三)进行个案研究,对经常不写作业的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教育。

(四)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过去的评价往往趋于单

一、缺少针对性,对学生鼓舞作用不大,尤其是对学生的作业,往往只关注其结果的正确与否,很少关心学生的思维过程。

1、由针对个体评价向针对合作小组评价转变。

2、由关注结论向关注过程转变。

3、由纠错型评价向欣赏型评价转变。

4、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

5、构建由师生单向评价向学生自评、小组评等多项评价转变的开放式评价体系。

我们相信,经过潜心研究矫正,多数学生一定会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应付作业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控制,学生学习各科的兴趣一定会明显提高,其学习成绩一定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课案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重点,现拟定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标准,以“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全员参与型的学习模式。

二、 实施过程: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

学校要加强宣传,营造课改氛围,使教师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组织数学科任教师对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进行学习讨论,坚定信心,敢于破旧立新。

(二)制定课改方案:

各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135互动课堂”的内涵,结合本班实际,学生情况,找准突破口和结合点,制定好各自的课堂改革实施计划,并会同学校教研组和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对计划进行论证、分析、修改和完善。做到切实可行,灵活有效,杜绝生搬硬套,断章取义。

(三)具体操作

1、备课:

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本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困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性困难,都要在备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指导预习、教师解疑、拓展练习要有具体的教学设计。

2、上课: 课堂教学要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先展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后,师生互动,帮助解决疑难,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听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

(1)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准确、细化揭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自学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自测,还如何自学等。还要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成学习对子,进行互帮互学的“兵教兵”活动。

(3)加强督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督导两个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对后进生要多加关注,帮助其掌握自学方法,完成自学任务。通过行间巡视、板书、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后,进入“后教”环节,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明确“ 教” 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明确“ 教” 的要求,教师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要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明确“ 教” 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也可以让学生当“小先生”,由学生代替教师讲述部分重点、难点。

(5)当堂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科学的知识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培养。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并放手让学生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生共解决,达到数学生活化。

三、保障措施:

为使本次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走向深入,改出成果,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导处数学教研组的作用,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宏观调控,发现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探讨。

2、全体教师要树立我要学,我要改的课改信念,形成群体力量,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要正确认识课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学生配合不力,秩序混乱,教学内容庞大等问题,要树立信心,多研究,多实践,反复练习。

4、数学教师要结合平时的业务学习,教学实验,每节课后进行反思,及时把课堂上的收获,遗漏、缺憾等情况在自己的业务学习笔记上进行记录,以便收集信息,为课改提供素材。

《小学数学教学课案(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