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合集)

时间:2022-06-14 02:16:3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16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合集)》。

第一篇: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关于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摘要: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开题报告A Study on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从目的论三原则看黄源深《简爱》中译本

论文题目: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开题报告A Study on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从目的论三原则看黄源深《简爱》中译本

论文语种:英文

您的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方向:应用英语教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是

您的国家:xx

您的学校背景:有一定的数据统计,根据论文的题目指定数据分析所用的工具

要求字数:4000-5000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开题报告, 英语,字数4000-5000,参考文献不少于20,全日制硕士,导师是硕士生导师

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开题报告A Study on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从目的论三原则看黄源深《简爱》中译本

I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literary translation has been playing a key part in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Because cultural exchanges ar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they are conducted by means of translation.

毫无疑问,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他们是通过翻译进行的。

Since Jane Eyre was published in December 1847,it had been widely read and known as one of the best in English literature. Jane Eyre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other languages ever since. There are several versions of Jane Eyre in China, for instance, among which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is of the most popular one. After exploring the reasons, there are some serious problems which are worth thinking and studying. An important one is why the translator chooses the version and how he/she realizes their translation purpos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e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enables the translation scholars to go deeper into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nslation practice.

自从简爱于1847十二月出版,它已经被广泛地阅读,被称为一个英语文学中最好的。简爱已译成以来,许多其他语言。在中国,简爱的几个版本的实例,其中黄元申版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在探讨原因,有哪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些严重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译者选择版本和他/她如何实现其翻译目的。翻译目的论的产生和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突破了语言理论的局限性,使翻译学者们去深入的翻译研究,它是对翻译实践的重要意义。

II Literature Review

III Theoretical Framework

IV Outline

Bibliography

[1] Baker,Mona. 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 Beijing:Beijing Foreign L 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 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eds). London:Pinter,1990.

[5] Bronte,Charlotte. Jane Ey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8.

[6] Edwin,Gentzler.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 Li Heqing, Huang Hao & Bo Zhenjie. Methodolog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Studies: since the 1970s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8]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London: Routledge,2001.

[9] 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10] Nord, Chi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001.

[11] Nord, 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Amesterdam: Rodopi,1991.

[12] Reiss, K.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4.

[13] Richards, J.C.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14] Yang Jianhua, Excerpets from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 [M].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2009.

[15] 曹明伦.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16] 陈德鸿,张南峰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 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17] 陈刚,胡维佳. 功能翻译理论适合文学翻译吗?--兼析《红楼梦》咏蟹诗译文及语言学派批评. 外语与外语教学,2(2004):43-45.

[18] 范祥涛,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 中国翻译,2002.

[19]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0]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编. 高级文学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1] 李养龙. 西方翻译理论文献阅读.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22] 文军,高晓鹰. 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11(2003):48-52.

[23] 勃朗特 夏洛蒂. 简爱. (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4] 谢天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5] 仲伟合,钟钰.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 3(1999):47-49.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墨家的言说方式与墨学的中绝  文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  研究现状:  墨子,名翟,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鲁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是墨家思想的创立者及集大成者,他和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所成的著作>全面体现了他的墨家思想,构建了完整的墨家体系。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主要思想观点都被收录在《墨子》一书中。《墨子》是我国先秦时代学术思想集大成之作,堪称包罗中国古代各门学说的百科全书。其论述涉及政治、经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军事等诸多学科领域。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与孔子创立的儒学,并称显学。儒墨两个学派在当时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拥有众多的学徒。在战国后期的一段时间内,墨家学派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在中国封建文化时代牢牢占据主流文化地位的儒学,在当时有“天下非杨(朱)即墨”的说法,更是引起了儒学大师孟子的不安。但墨学的显赫只维持了一两百年,秦汉以后突然衰落无闻。直到清中期以后,才被一些学者发掘、搜索并加以整合和研究,使墨学重新回到世人的面前。从秦汉到清中叶,墨学中绝长达两千年之久。  20世纪前,墨学研究主要成就在清代,研究的主要成绩有二:一是《墨子》文本整理。二是《墨辩》研究的兴起。秦汉以来,由于当权者对文化统治政策的变化及其它原因。墨学失去了与儒学并称“显学”的地位。文人传承不盛,从秦汉开始至元代一千五百多年间,墨学著作的整理仅10种(包括佚书);明代270余年,墨学著作整理26种;清代260余年,墨学著作整理达到了52种。秦汉以来,自刘向校书后,《墨子》一直没有被系统的整理过,故脱、讹、衍等现象十分严重,以至不可读。至清代,文人毕沅、孙诒让等人的校释整理,才使《墨子》成为了可读可解之作,为20世纪墨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墨子》文本。然而,清代墨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在于《墨子》的文本整理,而系统的义理研究专著几乎是空白。在这方面,当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典籍研究通病――重校释轻义理,有待于现当代研究来匡正和补救。当时,由于时代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梁启超的《子墨子学说》一改前人序跋、礼记、评说、眉批中述说墨家义理的传统做法,效法西方,引入比较学的方法,首开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对墨家义理进行著书立说。书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墨家义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其所进行的墨家宗教研究、墨家政治学说研究、墨家经济学说研究、墨家兼爱思想研究、墨家实践思想研究等一直是20世纪墨家义理研究的热门话题,而清中期以后,《墨辩》研究的兴起,墨家科技论说的发掘以及墨家科技理论被逐步的认识,也开创了20世纪墨学研究的新形式。  20世纪50年代后,特别是50年代到80年代初,因为中国特殊的政治时代原因,墨学的研究分为散为大陆墨学与台湾墨学研究。其两者在研究类别、研究方法上各有特点,虽然两者在重视社会学说、逻辑和科技论说方面一样,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大陆多墨辩逻辑与墨家科技的研究,而台湾多墨家社会学说研究。究其原因,还是跟两地不同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在综合研究上,由于当时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大陆著作数量明显少于台湾,其中只有任继愈先生的《墨子》称得上是研究专著。而台湾,则有薛保纶的《墨子的人生哲学》、高葆光的《墨学概论》等多种较高评价的著作。其次,在综合研究之外,台湾此时期,引人注目的还有不少专题研究著作,社会政治方面的有张幸助的《墨子的社会思想》、学说比教方面的有陈拱的《儒墨平议》、语言学方面的有周富美的《墨子假借字集证》等等,门类多样。而这段时期,大陆墨学成就是《墨辩》的研究,这也是跟当时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学者思想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研究多选择与政治无关的研究方向,因而多以墨辩逻辑和墨家科技论作为研究对象。是以综合方面有谭戒莆的《墨辩发微》、高亨的《墨经校诠》;逻辑研究方面有詹剑峰的《墨家的形式逻辑》;墨家科技方面有陈奇酋的《墨子的科学――力学和光学》。在此年间,共有墨学论文约456篇,而其中台湾地区的论文就有398篇。其后,70年代末,中国的特殊政治时期结束,文化界得以蓬勃发展,到90年代末,共有墨学论文1248篇,而台湾地区只有157篇。这足以说明,大陆墨学研究后来者居上,墨学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日益成熟,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伴随着西方理论的传入和新的研究资料的发现,墨学更是得到长足发展,研究方向涉及政治、经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军事等诸多学科领域。研究范围更是不断扩大,由此走向多元化。然而,相对于墨辩逻辑和墨家科技论研究的繁荣,墨学的文学研究相对薄弱。进入新世纪以后,墨学的文学研究日益被研究者重视,于1990年12月29日,山东大学与滕州市联合组建了墨子研究中心,又于1992年10月6日成立了中国墨子学会,这两个组织的建立,都大大推动了墨学的研究。近年来,墨学的文学研究,综合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争论。一是墨子的里籍和时代。二是墨子的思想体系和研究。三是墨子和其他学派的关系。四是墨学“中绝”原因探讨。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墨学的“中绝”。对于墨学的中绝,古今学者都有着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古人的说法大抵有:  庄子说墨家“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庄子•天下篇》)。  荀子以为墨学蔽于用而不知文,他说,“墨予信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是“墨子之私忧过计”(《荀子•富国》)。  王充则说“墨家薄葬右鬼,道乖相反。……废而不传,盖有以也。”(《论衡•案书》)  班固认为墨家“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义,而不知别亲疏。”《汉书》  而到了近代,则说法更完备:  梁启超说:“非乐,审美观念低减到零度,这的确是墨学失败的原因”. 胡适则说:“由于儒家的反对,墨家学说之遭政客猜忌,也是墨家后进的‘诡辩’太微妙了。”  吕思勉认为墨家中绝之原因在于:“墨之徒党为侠,多以武犯禁,为时主之所忌,又勤生薄死,兼爱天下,非多数人所能行。”  方授楚对于墨家的衰亡多有论述,综述有以下几点:“墨学自身的矛盾;理想之过高;组织之破坏;拥秦之嫌疑。”  蔡尚思认为墨家衰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墨家所提倡的平等爱动摇了传统的宗法血统观念和传统的政治制度;墨家的“非命”不利于当权贵族;墨家主张苦行,也和政治上的有地位者大相矛盾。  郭沫若则认为,墨家后学多数逃入了儒家道家而失掉了墨子的精神:墨家后学过分接近了王公大人而失掉了人民大众的基础。  现当代学者对墨学中绝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以贾敏仁为代表的政治原因论认为,墨学的“兼爱”、“尚贤”、“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以及反对“世卿世禄制”的观点,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科学精神,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血缘宗法制度,从思想主张到行为方式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流于空想,以致于使墨学逐渐为时人(尤其是统治阶级)敬而远之。  以唐迅、顾玉平为代表的社会原因论以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平民阶层在秦汉封建制度下转化为地主或小生产者,墨学阶级基础消失;墨学及其代表的自由平民阶层不容于封建宗法制;墨学所擅长的自然科学如力学、几何学、光学不适应我国封建时代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实际社会所需的科学发展领域与墨家所长不相符合,逐渐为人们所否定。  亦有从理论与文化角度看墨学中绝的。王志平在《墨学衰亡的原因》中提出,墨学之衰亡在于其理论自身存在着深刻的逻辑矛盾,缺乏灵活的内外调节机制,使其在诸子百家论战及社会取舍中处于不利地位。而谭家健认为:墨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与秦汉以来统治阶级的价值取向发生较大偏差,为统治者所抛弃,遭遇儒家长期刻意压制,以致于不能作为一种持续的知识系统而存在。张剑平亦说,墨学中绝是由于墨家学说以及墨学思想、墨家行为与夏商周以后形成的以“礼乐”为核心的中国礼乐文化格格不入。。  以上诸说大体都从墨学自身入手,得出墨家在理论方面存在有不足,其学说衰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具有的缺陷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探讨墨学猝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目前取得的成就主要是:主要史实基本清楚;对于墨学的“中绝”基本持肯定意义;总体脉络初步呈现。  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是:(1)文献资料不够丰富,逻辑仍不够清晰,猜测研究多,事实性研究少;(2)理论模型尚未建立,事件评述多,体系意识缺乏。(3)寻求外在原因多,也就表示不稳定因素及其多。  选题的理论意义:立足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吸收,勇于创新。立足于文本,全面完整的展示《墨子》的思想;从《墨子》的言说方式方面去寻求墨学“中绝”之因。思想和理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墨家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且曾经跟儒学并驾齐驱,它为什么会在不到两百年的时光里就消失殆尽,是一种很值得探究的现象,并且墨学产生的基础跟其他诸子思想产生的基石是完全不同的,墨子本身就是一个从贱民成长起来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很自然地会偏向于贱民的利益,这在中国封建文化是很特别的一个存在,也许正是因为他的不同,跟主流文化的思想对立,才使得它快速的没落和消失,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消失,使中国古代文化少了一种平民文化的声音,使得中国封建文化2000多年来,一直只为特权阶级服务。正因为如此,这是我们研究墨学“中绝”原因探秘的意义所在。本文极力从众多观点中,立足《墨子》文本,从《墨子》言说方式进行文学层面上的分析,创新寻求其中绝原因之所在。  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一)典籍类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2.朱熹:《四书章甸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孙诒让:《墨子问诂》中华书局1989年。  4.辛志风、蒋玉斌:《墨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张纯一:《墨子集解》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年。  6.水渭松:《墨子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7.周才珠:《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 5年。  8.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9.孙波:《墨子》华夏出版社2000年。  10.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12.马端临:《文献通考》(全二册)中华书局,1991年  1 3.刘坤生:《老子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 4.扬天字:《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 5.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  1 6.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 004年  1 7.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 8.扬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l 9.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 002年。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二)研究类  1.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 954年。  2.栾调甫:《墨子研究文集》人民出版社19 57年。  3.梁启超:《墨子学案》商务印书馆2 004年。  4.方授楚:《墨学源流》中华书局1 989年。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 997年。  7.孙开泰:《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 994年。  8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章炳麟:《葑汉微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刘杰文:《中国墨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二、参考论文  (一)期刊论文  梁启超:《墨子学说》,《新民从报》(第3编)3卷1904年。  胡适:《墨家哲学》,《太平洋》第1卷11期,1919年4月。  舒适:《墨家哲学》续,《太平洋》第1卷12期,1919年7月。  李毅忠:《墨学衰微的原故》,《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1923年9月。  唐钺:《论前秦无所谓别墨》,《现代评论》第2卷32期,1925年7月。  彭国栋:《墨学之渊源》,《甲寅周刊》第1卷31期,1926年2月。  徐诵先:《墨学研究》,《厦门大学季刊》第1卷2期,1926年7月。  胡怀琛:《关于墨翟问题的研究》,《知难周刊》第80、81期,1928年10月。  梁启超:《墨经通解叙》,《国学论丛》第1卷4期,1928年10月。  王德生:《儒墨关于仁爱的研究》《东北大学周刊》第103期,1930年10月。  曹诗成:《战国时期儒道墨三家尧舜的比较》,《齐大周刊》第1卷2期,1930年12月。  姚秀龄:《论儒墨言爱之异同》,《朝华月刊》第2卷3期,1930年12月。  白寿彝:《老孔墨思想的产生》,《晨星》第4卷9期,1931年。  白寿彝:《老孔墨以前的思想》,《晨星》第4卷8期,1931年。  杨行建:《二千年前的一个非战论者―墨子》,《尚志》第2卷1、2期,1932年12月。  董慧敏:《论孔子泛爱与墨子兼爱之异点》,《女师学院季刊》第1卷1、2期合刊,1932年12月。  丁布夫:《墨子人生观及其主义》,《汗血月刊》第2卷6期,1934年3月。  冯友兰:《墨家之起源》,《华北口报》1935年。  胡有猷:《儒墨之异同》,《江汉思潮》第4卷5、6期,1936年6月。  蒙文通:《墨子之流变及其原始》,《重光》6期,1938年6月。  一东:《儒墨学术思想的梗概》《再建旬刊》第1卷12、13期,1940年5月。  任继愈:《介绍墨子的思想》,《语文学习》1957年1期。  联抗:《怎样看待墨家的‘非乐’》,《人民音乐》1959年7月。  杨建刚:《谈谈墨子的阶级成分》,《光明日报》1961年11月。  车载:《关于孔墨思想的阶级性问题》,《新建设》1963年7月。  李昆:《墨翟和柳下拓―兼记“显学”墨家的没落》《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2期。  蒙文通:《论墨家之衰微与儒家合流》,《图书集刊》3期,1975年。  周富美:《墨学的兴衰及其影响》,《国科会论文摘要》1976年。  周典德:《墨子出身小手工业者说辨析》,《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6期。  周勤:《从儒墨的兴衰看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社会科学战绩》1983年3期。  谭家建:《墨子在先秦散文的地位》,《中州学刊》1983年4月。  邢兆良:《墨家科学思想的兴和衰》,《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3期。  龚维英:《墨家巨子授受情况钩沉》,《东岳论刊》1987年2期。  王世达:《墨学为什么衰落》,《新时代论坛》1988年1期。  王秀山:《试论墨学的衰微》,《平原大学学报》1988年2期。  黄世瑞:《墨学衰微原因绉议》,《学术月刊》1990年2期。  张知寒:《孔 墨异同略论》,《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2期。  陈厚忠:《墨子“兴天下之利”的社会功利价值观》,《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2期。  周云武:《墨辩消亡的历史原因》,《湖湘评论》1990年4期。  余卫国:《墨学衰微原因辨析》,《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4期。  陈荣华:《墨学中绝探缘》,《淮阴师专学报》1991年3期。  任重:《墨学中绝原因浅探》,《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3期。  王志平:《墨学的衰落:论墨学衰落的主因》,《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2期。  姜建设:《墨家学派的社会思想和墨学的邃然湮灭》,《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2版。  郭墨兰:《试论墨学骤衰的原因》,《墨子研究论丛》二,山东大学出版社93年版。  郑宝琦:《析墨学中衰之原因》,《墨子研究论丛》二,山东大学出版社93年版。  周才珠:《墨学中绝探微》,《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94年4期。  李元、庆余:《墨学从“显学”到“绝学”原委探析》,《北方论丛》1995年5期。  郑宝琦:《墨学中绝主因再探》,《墨子研究论丛》三,山东人民出版社95年版。  魏洪峰:《墨学何以成为绝学》,《船山学刊》96年2期。  白奚:《墨学中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哲学研究》1 9 9 6 年第12 期。  高建立:《儒墨学说的不同特征及其兴衰结局》,《蒲裕学刊》97年3期。  贾敏仁:《墨学衰之的原因》,《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97年17卷3期。  唐迅、顾玉平:《墨学衰微原因新探》,《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98年1期。  陈代波:《十年来墨学的研究综诉》,《中国哲学史》1998年4期。  张科:《墨学衰微原因探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99年17卷2期。  李匡夫:《与儒家“仁政”分庭抗争的墨家“义政”》,《中国行政管理》99年6期。  董淑靖:《试析墨子思想的困境》,《空大人文学报》8期,99年6月。  杨玉昌:《从儒墨之争看中国文化道路的选择》,《天津社会科学》99年4期。  曹胜高:《墨学衰微考辩》,《社科纵横》99年4期。  罗维明:《论墨学衰亡的原因》,《广州师范学院报》99年20卷8期。  赵小雷:《论墨家学说的理论形态及其成因》,《广东社会科学》99年5期。  周海平:《墨家学派中绝原因研究》,《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1期。  张剑平:《“墨学”中衰原因探索》,《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1期。  朱传萧:《论墨家学说兴起、中绝、复起》,《墨子研究论丛》五,齐鲁书社2001年7月版。  管爱华:《显学能够重光――论墨子的“义利统一”观》,《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4期。  暴庆刚:《墨学成为绝学探因――兼以儒家、道家做证》,《东方论坛》2002年2期。  丁宏武:《墨学中衰原因探微》,《殷都学刊》2002年3期。  周才珠:《论墨学兴衰的内在因素》,《职大学报》2002年3期。  杨建平:《试论墨学中绝的原因》,《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5期。  林庆:《墨学“中绝”论质疑》,《学术探索》2003年1月。  徐晓敏:《墨学初兴探源》第5卷1期2003年1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亲霞:《从墨学价值目标的缺陷看墨学中衰的原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4期。  郑杰文:《新书》《淮南子》等所见西汉前期的墨学流传―――“墨学中绝”说的再检讨  《山东大学学报》2004 年第2期。  金小璇、王春阳:《墨家式微原因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8期。  江秀玲、沈正军:《墨学兴衰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4期。  丁为祥、文光:《墨家科学理性的形成及其中绝》第2l卷第11期2 0 0 5年11月自然辩证法 。  桑东辉:《墨学“中绝"的五大原因探析》,《泰山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2006年9月。  李若晖:《“儒墨’’连及与墨家消亡的时间》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张艳荣:《汪中的墨子观》,《巢湖学院学报》总第76期2006 年第8卷第1期。  高建立:《先秦儒墨学说的异质性特征分析》第 24 卷第6 期0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陈玉婷:《绝而后兴――墨学现当代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第29卷第l期2008年1月。  宋波:《试论传统墨学的近代复兴》,《商洛学院学报》23卷1期2009年2月。  孙中原:《兴危继绝综合创新-《墨经辞典》的价值》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27卷(总第107期)。  王教源:《空前却不绝后返本定可开新―《墨经正读》序言》,《包头职大学报》2010年第1期。  高硕:《儒墨命运之探源――从孔子和墨子的“天人观”分析》,《文教资料》2010年11月下旬刊。  张振华:《墨学“中绝”之因及时代意义新论》,《丝绸之路》政治与哲学,2011年第4期总第197期。  崔文芊:《简述墨家科学思想的历史命运》,《时代报告》理论与实践2011年6月。  港台方面:  李绍:《略谈墨子精神》《恒毅》第5卷9期,1956年。  遁翁:《墨子学说的评价》,《人生》第13卷3期,1956年。  亚杰:《墨学盛衰及其时代背景》,《现代政治》第1卷8期。  周弘然:《墨学之兴衰》,《人生》第22卷11期,1961年10月。  郑康民:《墨家的起源》,《建设》第10卷11期,1962年4月。  覃适芝:《谈》,《建设》第12卷8期,1964年。  周耀:《孔墨学说之比较》,《孔孟月刊》4卷7期,1966年。  许荻:《兼爱思想与博爱思想原始意义之异同》,《思想和时代》第140期,1966年。  刑义田:《浅谈儒墨学说的相异点》《人事行政》23期,1967年。  周亿孚:《墨学的渊源与流派》《景风》18期,1968年。  王冬珍:《墨子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国文学报》8期,1979年。  赖哲信:《墨家衰落内因探索》,《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26卷,1982年6月。  董俊彦:《墨学后世衰微之原因》,《教学与研究》5期,1983年6月。  陶香:《墨子思想探微上、下》,《艺术学报》33期,1983年。  丁宗裕:《墨学探微》,《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2卷5期,1989年5月。  二:学位论文  1、魏明云. 论墨学中绝的组织因素【D】河南大学.2006年  2、刘丽琴.论墨子的人格精神【D】.2005年  3、宋静静.墨辩影响研究【D】2010年  4、刘泰东.墨学由显而绝之考辨【D】2008年  5、王明增.浅论中古时期墨学的流传和影响【D】2010年  6、李云.学术的儒墨关系论说初探【D】2010年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健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墨家的言说方式与墨学的中绝”为研究对象,依托墨家学派学术典籍《墨子》为蓝本;从墨家经典《墨子》的言说方式出发,着重研究墨家学派从诞生到成为显学,然后又在两百年不到的时光里突然地消失没落作为研究重点。努力寻求墨家学派做为一种学术思想,它的突然消失是什么原因,它的经典《墨子》两千多年来,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文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到上个世纪前期,依然无人真正读懂,这种不平常的现象到底是为什么。而墨学的消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组和建构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根据以上思路,文章拟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擦:第一章为概论部分,“墨学”从诞生起迅速成为显学,对这一现象加以概述。第二章墨学从诞生到迅速崛起然后迅速没落 ,墨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墨家学团的迅速壮大的情况,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细化分析。第三章对墨学的中绝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依托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墨学的“中绝”问题上,研究论证已经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墨学的自身原因,“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阶级基础、组织形式”;二、墨学的外部环境因素,“社会结构的变化、失去学术阶级基础”。但是都没有从文本层面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希望从文本方面,从墨学的言语方面创新性的寻求墨学的“中绝”之因。第四章提出自己的观点,根据《墨子》的言说方法,对墨家学派的中绝之因,寻求有力的证据,利用个案分析,对比研究,对自己的的观点进行有力的阐述。第四章论速“墨学中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五章墨学“中绝”的作用及影响。墨家思想兴衰流变的深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墨学的核心要义及其自身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从而为墨学自身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准确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特别是先秦诸子思想流变的辨证规律,理清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墨学的迅速崛起与淹没;  2、对《墨子》的言说方式进行细化研究,并以此来分析墨学的“中绝之因;  3、从墨学的言说方式看墨学“中绝”的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  三、预期达到的目标  从文本细化的层面对《墨子》进行分解,根据《墨子》言说方式来分析墨家思想的的特点 ,并依此来分析墨学的没落,寻求解开《墨子》在两千多年里成为不传之学的密码,并且根据此成果分析墨学迅速崛起又迅速没落的原因。而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继往开来,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使其更好的创建未来的文化建设,为现今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一、文本细读。采用文本细读法分析归纳出具体材料。  二、个案分析。采取归纳法总结分析相关问题。  三、理论研究。对比研究即是对资料的搜集、分类与辨析。作品中大量的观点材料并不是作者凭空的自我创造,而是作者的真实记录。而文本内容等有很大一部分是保存在当时的史书和诸子书中的。对比研究这些材料有利于探清资料的来源及作者将其纳入作品的途径。中国古代在文学方面虽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但古代的文学作品却大多包含粗略的半成框架式的理论体系。本文的理论研究是结合具体的文本,从《墨子》本身言语的角度进行阐述探因。  研究地点、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  一、研究地点  二、年度计划  20XX年9月―20XX年7月:准备阶段  20XX年7月―20XX年4月:选题、资料收集阶段  20XX年4月―20XX年7月:构思框架、制定提纲阶段  20XX年7月―20XX年10月:初稿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二稿阶段  20XX年12月―20XX年3月:定稿阶段  论文创新点(博士)或新意(硕士)预测:  一、 首次提出墨学中绝之因,因其《墨子》的言说方式,其言说理论本身粗鄙、浅陋不足以入得主流文化的眼,导致文人传习不盛,后代传承不繁荣。  二、 首次对《墨子》中绝之因,在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类考辩之外,对《墨子》的文本进行对比研究。  论文提纲:  摘要  绪言  绪言  一、“墨学”的流变与从“显”到“绝”的过程  二、《墨学》“中绝”的研究现状  (一)大陆的研究现状  (二)港澳台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墨学初创综述  第一节 《墨子》墨学的产生  第二节 墨学的概说  第二章 墨学崛起为显学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纪实  一、取材于《韩非子 》  二、取材于《孟子》  三、取材于其他作品  第二节 墨家思想的传播和墨家学团的壮大  第三章 从墨家言说方式看墨学的中绝  第一节 墨学的言说方式  第二节 墨学的言说方式与儒学的对比研究  第三节 墨学的中绝  第四章 从墨学的言说方法,分析墨学的“中绝”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第一节 从言说方法看墨学中绝的自身因素  第二节 从言说方法看墨学中绝的外部因素  第四章 墨学“中绝”的作用及影响  第一节  一、 墨学的核心要义及其自身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  二、墨学自身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定位  第二节 墨学“中绝”的影响  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三篇:古代文学硕士论文

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诵读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改革;古代文学

专业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被确定为: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职业能力等。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先秦到近代文学,包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累的文学文化遗产。

虽然在课时安排上占用时间最长,需历时四个学期。

但是,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浩如烟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参考的研究资料就可以组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传授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而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讲授法也难以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同时,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知识储备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识记。

其次,缺乏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差,听课比较被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及作业很难认真完成。

再次,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识理解力稍差。

传统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以“任务驱动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对教学的评价不以老师讲的是否精彩为主,而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成效为主。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科学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

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以元曲部分的“王实甫与《西厢记》”一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题材来源、基本情节思想、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记思想特点、艺术特色。

这种机械的记忆很难对文本艺术性有切身的体会,文章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难以提高。

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部分设计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比如,我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的演变”这一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同时,提示学生再次阅读学过的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阅读《西厢记》原著,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

课上各小组分别推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补充,教师适当指点、引导。

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西厢记的题材来源”这一教学内容,而且还引发了学生主动地思考“为什么‘崔张’爱情故事会由原来的悲剧转变成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一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又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

另外,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主动阅读了原著,对艺术特色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和把握,教学重点也由学生自主完成了。

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传统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较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扎实。

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小组合作任务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独立型任务。

如,在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尝试给学生一个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

比如,“找出孔子《论语》中论述‘仁’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布置的这个任务就迫使学生要仔细阅读《论语》,并且要查阅大量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因为还要认真梳理出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材料。

课上采取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将每个学生的文字材料随机分发给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起到学生间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互相监督。

学生互评后教师选取完成较好的进行宣读交流,讲评,总结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学生,课下找时间进行辅导。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任务。

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二、以“角色互换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角色互换法是互动式教学中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一部分能够自主把握教学内容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教师,进行讲解。

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取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布置。

角色互换法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并不适用,因此,教师选择的内容极为关键,明清部分的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学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

第二步,学生准备阶段。

教师提前2-3周布置讲课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写出讲稿。

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列出“百家讲坛”“超星学术视频”等相关网络资源上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

在学生正式讲课前2-3天,教师还要对讲课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帮助为主。

第三步,学生课堂讲授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听讲并记录。

同时,掌控课堂秩序,观察其他学生的听课反应和状态。

学生讲解过程如有知识性错误,不应打断学生进行纠正,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步,教师点评阶段。

教师在学生讲授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肯定学生的优点,正面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要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努力提高。

另外,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进行补充和强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

利用角色互换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口才表达能力、课件制作等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集中了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构建了互教、互学、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

三、以“诵读法”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诵读教学法自古便有,“诵”包含两种意思,一是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文章,二是凭借记忆背诵。

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主要以文学作品为核心,让学生大量诵读甚至背诵作品,这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可行的方法。

诵读一方面可以是教师进行诵读示范,或者播放名家诵读音像资料,对学生进行诵读基本方法的训练。

另一方面,可以是学生诵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个体诵读、集体诵读和分角色诵读三种形式。

对于短小的、相对简单的诗词可以采用集体诵读的方式,对于感情比较强烈复杂的可以采用个体诵读的方式,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如果能够读出李白强烈的感情,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完成了大半。

而对于有一定叙事性故事的篇章,比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片段,可以找学生分饰张生和崔莺莺进行分角色诵读。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