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五篇)

时间:2022-05-25 23:49:3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9364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五篇)》。

第一篇: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新闻写作中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摘要: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新闻写作中,在人际交往中,不经意间的引经据典,而且又是那么恰到好处,不仅让人刮目相看,而且使我们的文章和语言更加有神采、有感染力,我们的情操也必将得到更好的陶冶。

关键词:文学素养;新闻写作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翻译作品要做到“信、达、雅”,所谓“信”,就是翻译的内容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就是翻译的文辞要通顺、畅达;所谓“雅”,就是翻译要有文采。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这一原则,可以说是评价翻译水平高低的“三字真经”。与此精神实质相通且值得借鉴的是,新闻写作其实也把这一准则作为暗自遵循的重要原则。我们可以把新闻的真实性称之为“信”,这是新闻的生命线;把新闻的让事实本身说话,交代清楚新闻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称之为“达”;那么,新闻写作中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驾轻就熟的行文风格和丰富的文学素养则可称之为“雅”了。至于理论功底和行文风格,这和记者本身的资历和水平有关,笔者不便赘述,笔者这里主要谈谈所谓“功夫在诗外”的文学素养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一、在标题制作中让人耳目一新,起到吸引读者眼球的积极作用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纷纷涨价。《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这种出神入化的化用古诗词作为标题,既朗朗上口,又贴切生动,让人心领神会,过目不忘。试想,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学素养,这看似明摆着的新闻现象,这看似信手拈来的新闻标题,不知道要用多少字句才能概况准确、才能如此生动形象!2007年,笔者所处的毕节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当年5月,在深圳打工10多年的七星关区市民魏鹏回到家乡,在东客站下了车后,竟不知怎样走才能到相隔两公里外的家。后来经过小小的折腾回到家后,他很有感触地说:“10年前离开家乡时是从老客车站坐车走的,现在有了新客车站,下车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该怎么走了,眼前的一切都变样了。”笔者得知这一新鲜事情后,随即找到了魏鹏,并以此为切入点,盘点了毕节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然后很自然地借用宋代大词人姜夔的一句词“算而今重到须惊”作为报道的主标题,受到领导和读者的一致好评。在后来几年盘点毕节城市建设成就的另一篇深度报道中,笔者也很自然地借用毛泽东诗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作为标题,也受到好评。近年来,毕节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不仅为毕节带来可观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为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首次举行的大型房开展中,一名外单位的记者经过认真采写,以《未来,从这里起步》为题,报道了这次房展的丰硕成果,其中就讲述了美国籍青年和他的中国女友在毕节买房的'事。稿件正好遇到笔者当编辑,笔者认为标题不够响亮和全面,配不上报道的内容,于是便借用了辛弃疾的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为题刊发。这样改,一是突出了新兴城市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二是反映了在房展中所涌现出来的新鲜事让人耳目一新。果然,报道发出后,作者很惊喜地专门打电话给笔者讲到报道的良好效果,并心悦诚服地认同标题这样改起到的神奇作用。

二、在新闻报道中增强了文章的分量,使文章大气、生动、增色

好的文章,固然有其突出的地方。毛泽东同志的文章总是那么受人欢迎,因为他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对名篇名句信手拈来,而且稍加改动为我所用。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送参训人员奔赴抗日前线时,将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的《别赋》名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改成“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延安,快如之何”,将低沉的离愁别绪转为快乐的送别,为抗日的义士壮行。笔者在2010年10月报道威宁自治县东风镇山体滑坡,因为政府提前安排,使当地老百姓免于灾害,让曾经因打击黑煤窑而使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其中有这样一段:“7月23日中午,获救群众自发地在村民许幺仟家院子里宰羊煮酒,以此来感谢党委政府的救助。在简陋而丰盛的‘宴席’上,县长陈波看到几百人争相向镇村领导干部敬酒的动人场面时,禁不住热泪盈眶。他站上条凳激动地说:‘乡亲们,今天我真正认识了东风的各族群众,大家和党委政府是心连着心的!’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一个把生命至上、人民为先的理念摆到最高位置的政府,怎能不赢得人民的崇敬和感激?然而,一度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黑乌鸦’镇,到如今的鱼水情深是何等艰难!”文章中引用的“国之兴也,视民如伤”,语出《左传哀公元年》,意思是国家的兴起,是把百姓如同受伤者一样加以抚慰。这样一引用,既增强了文章的分量,又使文章生色。记得2012年毕节各地大旱,灾情突出,笔者在做《大旱之年的反思》系列报道时,在“水利”篇《生命之源的渴与望》中反思水利建设的不足和提出希望时,很自然地引用了“水利兴则天下稳,天下稳则民心安”来作为结尾,既水到渠成地总结全文,又“师出有名”地嫁接权威,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笔者在新闻写作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引用古代诗文或名家名句,这得益于笔者对古典文学的钟爱,当然,这让笔者受益匪浅。

三、有意识地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名家名篇中,有写景抒情的,有托物言志的;有论述做人做事的,有论述做学问的。这些好词佳句,不仅能陶冶情操,让人爽心悦目,而且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自觉地提升对古典文化的修养,汲取古典文化的营养精髓,不仅能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而且也是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对中华文明责无旁贷的传承。那么,怎样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呢?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平时和一些记者闲聊时,有的对古文化古诗词等知之甚少,更有甚者认为与己无关,文学素养一片空白。这看似很平常的事,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希特勒曾经叫嚣过:“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它的语言。”因此,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继承和捍卫好自己的民族文化,必须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培养对古典文学的良好兴趣。兴趣都是靠培养的,只要持之以恒,当我们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不妨查查相同背景或意境下古人是怎样来表达的。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明日望乡处,秋山又几重”……等等。时日久了,自然就成了习惯,自然就培养起兴趣来。当然,这种高雅的兴趣无疑会让人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新闻写作中,在人际交往中,不经意间的引经据典,而且又是那么恰到好处,不仅让人刮目相看,而且使我们的文章和语言更加有神采、有感染力,我们的情操也必将得到更好的陶冶。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洪治纲中国社会科学2012-11-10

2、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黄远振; 兰春寿; 黄睿外语界2013-02-25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友情诗赏析》

写作意图:

友情诗,是建构在离别、怀念、追悼情境下的抒情言志之作。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王霸大略”、“喜纵横任侠”成为文人的共同风尚,“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建功报国成为文人的政治理想,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使许多文人墨客成为挚友,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孟郊等。传统的友情诗在盛唐特有的时代文化中,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蔚为壮观,并涌现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友情诗显透盛唐人广阔的心灵境界,不论在内容、技巧与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开拓与创新,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一中华文化史上的瑰宝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论文的前沿观点: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歌。在诗史发展中,唐诗为一代文学之标志,进入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唐代诗坛以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繁荣局面享誉千古。诗人辈出,巨星丽天;作品浩瀚,内涵丰富;风格多样,形式齐备;技巧成熟,流派纷呈;名篇佳句,传颂不衰。唐诗以高度成就和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文明史上足堪自豪的瑰宝。

中国现代杰出诗人闻一多先生曾说:“一般人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诗

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诗。”而当你置身于唐代诗歌的海洋时,你就更知道了什么叫做陶然忘返。这是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这是一个心声奏鸣的神殿。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东方缪斯们翩翩起舞;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远古吹来的醉人熏风……

友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以描写友情为主要内容的唐代友情诗,可能不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但它却充分展示出人性的美好,人世间情谊的可贵。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宋.顾乐:“唐人多送别妙作。”(《万首唐人绝句选》)这些描写友情的诗中有真情,即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叮咛,身处异地时绵绵的思念,还有永远失去友人之后的酸楚。这些言愁悲别,慰人慰己的友情诗,结合友情给人带来的感情波澜和心灵震荡,以其淳朴的真情美而打动人心。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本论文的观点创新和介绍:

本论文拟从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根据诗的思想内容,唐代友情诗大体上可分为送别、怀远、追悼三类。 诗人们在抒发心中这些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

文献综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民族。崇尚友道、珍惜友情,是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学大圣人孔子,在其经典著作《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一条便这样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把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看做是人生十分快乐的事,这集中体现了对友道的高度重视。

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友情之作,从《诗经》的比兴托物,汉魏时的率真直抒到六朝的绘景写心。逐渐趋于成熟完美,到唐五代时达到了物我浑融,形神兼胜的境界。唐人友情诗意象的高度情思化包括三种情形:即情中景、景中情和情景的"妙合无垠"。这就使得友情诗的情感含量大大增加,艺术感染力明显增强,具有了超时空的审美价值。唐人送别诗色彩缤纷,情深意长,成绩显著,意象使用的个性化是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诗人,受理想愿望、个性气质、情感类型、审美趣味等主体品质因素的影响,其诗歌在取向方面不尽相同。观照唐人友情诗中诗人取象与意象营造方面的特征,对于探寻诗人熔铸在意象中的深层意识,挖掘诗歌作品的文化内蕴,评价诗歌的美学风格,均不无裨益。

写作计划:

1、2007年9月2日至9月12 日查阅有关文献,收集资料

2、2007年9月13日至9月15日拟订论文题目

3、2007年9月16日至9月26日撰写论文写作提纲

4、2007年 9月27日至10月30 日撰写论文初稿

5、2007年11月1日至11月18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6、2007年11月19日至12月30 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

前准备

7、毕业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唐诗三百首》[清]孙洙 编选 山西古籍出版社

《唐诗十三论》吴湘洲 著 学苑出版社

《唐诗审美十论》刘洁 著 民族出版社

《唐代送别诗一向营造的个性化》李英 著 北方论丛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二》

《试论唐代送别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05期《唐代送别诗刍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04期蔡静波《中华活页文选》 中华书局

刘建华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简析张爱玲小说人物悲剧

一、选题的意义

张爱玲(原名张煐),现代作家,1921年生于上海,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等。张爱玲的创作中的浓厚的悲剧意识是在充满失落的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它折射出作者复杂的心灵,体现出作者对人性、对历史、对现实的悲观。那是作者独特的悲情的艺术审美感,那不是淡淡的哀愁,也不是美丽的忧伤,而是令人彻骨的冰凉的悲观。

二、立题依据

历来评论张爱玲作品的文章很多,特别是她的几部代表作《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好评如潮,也有不少学者或对作品中的一些人物结合作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或结合张爱玲传奇的身世和生活经历,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古典情结与现代情怀进行论述;或对张爱玲作品中伸手可触的荒凉感进行论述。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悲剧人物。张爱玲对人生怀有深深的绝望。她写人性,绝少滑入揭发“国民性”的轨道,她有讽刺,但每与社会批判无关。她可以兴致勃勃地描绘都市里的生活,可分明又浸润着难以明言的悲哀。张爱玲作品中的悲剧性更值得我们系统而全面地分析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内容: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悲剧意识。

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演绎法。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结合张爱玲的作品,分析其人物的悲剧色彩,宜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人性欲望的膨胀和破灭所导致的悲剧。

(二)、病态的性格与意识所导致的悲剧。

(三)、无奈的环境与失败的人生所导致的悲剧。

五、预期的目标

(一)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张爱玲的女性文学。

(二)充分认识个人化的写作使她的作品具有的独特性。

(三)使我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自给插图小说经典》,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

2、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7月。

3、王晓明《张爱玲的幸运》,见《王晓明随笔集》,1995年9月。

4、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第四篇: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在华夏民族内部沧海桑田巨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中国现代文学利用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形式阐明现代化的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继承。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为研究视角,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旨在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贡献力量,推动现代文学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前言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文学作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文化产品,在陶冶情操、愉悦精神方面甚至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文学的消费者数量不断攀升,使得文学市场欣欣向荣。现代文学面临如此发展环境,必须进一步挖掘古代文学资源,提高现代文协的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笔者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一题的研究谈论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现代文学语境概述

1840年,第一次f片战争爆发,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中华儿女开始漫长的屈辱与斗争的历程。广大知识分析不堪接受侵略的屈辱,文学界开始觉醒,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产生。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哪些岁月如斯?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面临何种语境上的危机呢?笔者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娓娓道来: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有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自发革新的一种文学发展形式。现代文学倡导通过直白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兴亡的认知。现代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创新、多样,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都是现代文学的体裁。在抒情方式、叙述方式、描写手段以及结构特征上,无不体现新时代的创造思维。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到郭沫若的新诗《女神》《屈原》都是现代文学的轨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十年”,1917年到1927年之间,是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期,“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成为这一阶段的基本思潮与核心思想,虽然在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但是也埋下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资源衔接不当的伏笔;1927年到1937年之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是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丰收期,有伤痕文学、乡土小说等文学形式在这一阶段发展开来,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1937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期,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文学具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穿越小说、科幻小说、都市言情小说等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也使得中国先到文学的发展与古代文学资源的轨迹出现偏离,而且偏离的越来越远,所以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瓶颈期”。

(二)中国现代文学语境面临的困境

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苦难艰辛、走过了战争屈辱、走向了发展和平。但是纵观现代文学作品中,却没有一部小说能够与“四大名著”相媲美,没有一位诗人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没有一首情诗能够与《无题》相抗衡。文学是一种感性的社会人文科学,本应该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理应根据时代特征反应时下百姓的真实境遇和心声,但是又不能过分的脱离历史的母体。在历经风霜雨雪之后,岁月如斯带来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然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真正优秀作品却鲜少出现,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只是机械的伴随光阴荏苒,却不知“回首往事”。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局面,使得文学发展呈现“物是人非”的本源缺失现象。

二、古代文学资源分析

(一)古代文学资源阐述

中国古代文学是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丰富的。从百家争鸣时代的《论语》《孟子》到汉代的《史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安风骨”到唐代诗词歌赋的振兴,从宋词的唯美到元曲的大气,从明史上的《水浒传》到清朝的《红楼梦》,无不展现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绚丽多姿、旖旎多彩。古代文学资源当然不仅仅局限在一本书、一行字上,里面包含的智慧、涵盖的生活热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和追逐的实质。或许是时代索然、或许是社会使然,亦或是生活造就,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饱含了人民群众无尽的情思、历史的苍凉、社会的兴衰。

(二)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人类文明伴随时光任然不断发展,但是灿烂的人类文明不应被淹没在洪流中,我们既需要时代创新又要回首往事。所以在发展现代文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挖掘和传承。但是现阶段,我国现代文学对于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明显捉襟见肘,所以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需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再现古代文学的辉煌和真实。同时,对古代文学资料进行研究和梳理的过程中,要在多角度、多维度的视野上进行评价,对历史文学的评价要建立在科学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切记不可将现代化的主观思维过分的应用到其中,更不能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刻意、肆意的褒贬。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本是同宗同源、同气连枝的,具有一脉相承特征。没有古代文学资源中的“天人合一”何来今日的“以人为本”?没有古典诗词的寓意深刻何来散文诗的诗情画意?现阶段,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返璞归真势在必行,使得人们在嘈杂生活之间感受到心灵的净化。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中,不能摒弃古代文学资源,应当在充分挖掘古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保证二者没有冲突、一脉相承,共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结语

希通过文章的讨论分析,全面激发文学创作工作者对古代文学资源的关注力度,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通过有私下的方式方法对古代文学资源充分挖掘、并在其基础上实现创新,为我国文学辉煌的明天注入显现的血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注释:

1.徐汉晖.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资源[J].文艺评论,2015,02(01):79-82.

2.吴承学.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J].文学评论,2015,01(02):208-218.

3.吕双伟.关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命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6(03):131-136.

4.吴晓东.古典语境在现代文学中的移植――何其芳对中国古代志异文本的改写[J].名作欣赏,2011,10(07):35-42.

参考文献

1、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吴琼上海师范大学2012-03-15

2、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李宏顺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09-20

第五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讨将构建主义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义和作用。卢艳春和路雅琴在《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则分别“从构建知识观”“构建学习观”“构建教学观”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构建性。

(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中着重探讨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黄玉兰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从角色扮演是“多为互动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步骤和利弊等方面。

(3)以学生为中心模式 这一模式被单独研究的较少,黄影秋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中》通过对学生口语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并提出阐述如何运用其他“教学策略提高口语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刘蓉在《谈英语口语课堂互动》中则提出了互动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和整体小组作业模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合作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的研究较为普遍和盛行,它兴起于美国,在后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黄艳在《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从而的出该模式的优势所在。顾晓乐在《合作性学习与情景剧表演》中从情剧表演的`角度来证明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则通过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原则。而慕东文在《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则,对待新的理念,指导英语口语教学。

(5)情景设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据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的语言情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紧张、焦虑的研究表明口语情景设置不适当,会影响学生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进而强调进行口语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要性。张舍茹、孙边旗在《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中就论述我们应注意“情景互动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设置“英语口语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形式”两个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讨了情景设置这种互动模式。孙久荣在《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中对情景设置这个模式从宏观上进行了分类,进而得出“开放式情景”和“封闭式情景”,为情景设置互动模式研究开辟了一个小领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有被当作一种独立的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更多的是被贯穿到其他几种互动模式当中。因此,本论题认为它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论题将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互动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宏观上的概述,从而引出本文论题,通过例证分析、验证人际互动模式对课堂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五、提纲: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1.2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3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

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1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2.2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3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3.2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

3.3 Classroom Climate

3.4 Classroom Size

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4.1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

4.2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

4.3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参考文献

Jon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Educational Technolgy. 3 (1994): 3435.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卢艳春, 路雅琴。“构建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前沿杂志。 11 (2006):98100.

司洪海。“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基础英语教育。 4 (2005):89.

吴蕾。“构建主义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7 (2007):2324.

范雄飞, 黄玉兰。“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之中。”读与写杂志。 9 (2006):3537.

徐志敏, 王瑛。“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 外语研究。 8 (2006):5657.

黄影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效果。”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3 (2007): 8188.

何亚娟。“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渭南师院学报。 12 (2004): 7273.

顾晓乐, 黄芙蓉。“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 国外外语教学。 2 (2004):5556.

黄艳。“合作性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长沙大学学报。 10 (2007):145146.

慕东文。“合作性学习的特点、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 甘肃农业。 6 (2006):304305.

孙边旗,张舍茹。“英语口语教学的情景设置。” 教育理论与实践 8 (2006):3739.

孙久荣。“论英语口语课的情景教学。” 辽阳师专学报 21 (2002):8789.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