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朗读者活动总结(合集)

时间:2023-12-17 21:45:2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7988字

学习资料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大学朗读者活动总结(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学习资料网可以找到更多《大学朗读者活动总结(合集)》。

第一篇:朗读活动总结

光阴荏苒,自从课题确立到如今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和当初决定研究这个课题相比,为了更好地进行反思,现对此次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为研究课题所做的工作

为了课题的研究能顺利的实施,从一开始就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抓手,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朗读教学方面,二是问题的探讨方面。

(一)朗读教学方面

首先在评议“技术”方面进行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可以从朗读的轻、重、缓、急的角度进行评议,其次,在评议朗读内容方面进行方法的指导,文章要表达什么,这种情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没有抓手,有没有具体的文字进行“支撑”。应该采用何种朗读语气进行表现等等。

(二)问题的探讨教学方面

首先,在问题的探讨教学方面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指导学生可以从思考的角度、深度、延伸度方面进行评议,其次,就评议学生的观点可以从所讲述的内容入手,他人的观点是什么,在文章中有没有“支撑”、依据。他人的观点是怎么得出的,是使用提问的方法还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是通过想象联想,还是通过联系课文或生活而得出的等等。

二、所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的朗读评议的机械化

有一些学生对于朗读的评议是有一定能力的,这种能力在一二年级起步的时候,学生就渐渐形成了,但是比较笼统和直观,很带有一些形象性,比如:某某同学没有读出千军万马奔跑的感觉,学生会这样评议。学生在评议的时候很会用自己的直观印象去评价,很少的同学会会就轻、重、缓、急、顿、颤这些问题方面进行评价。但到了高年级,这个过程恰恰倒过来,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学生评议的时候纯粹从朗读的角度出发,忽视了文本中的具体内容,不太从具体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不太注意从情感来整体把握朗读技巧的使用。

(二)学生的对于课文的朗读缺乏热情

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渐渐代替感性思维,语文课堂也随之起了变化,学生的发言少了,表现欲也渐渐褪去了,最明显的就是朗读的热情没有了,尤其是个人的朗读,唯一还有些生气的是的齐读了,与其说是富有生气,还不如说是在沉闷的课堂中的一种“宣泄”,是在老师的命令下的.一种被迫行为。朗读是如此,更不用说是评议了。

(三)对于问题的探讨热闹异常,但缺乏创新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逐渐变强了,理解能力有了不小的进不,课堂上学生对于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还是比较喜欢思考的,但是,往往分析的比较多,同一个答案,会列举许多相同或雷同的依据,很少有同学能提出不同的意见,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同时也缺乏不求甚解的学习品质。

三、下一阶段的调整

鉴于以上的问题,准备首先从提高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入手,通过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来确保学生评议的积极性和为学生的评议做好准备,再者利用定期的课堂评价提高学生发言和朗读的热情。对于问题的探讨则应该对于有创新的思考多予以鼓励,并且指点一定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第二篇:朗读活动总结

如何指导同学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训练工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需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动身,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同学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同学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同学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人教版学校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特殊适合朗读。同学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了并有所体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当地进入同学的语言仓库,能熬炼同学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力气,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同学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熟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行估量的作用。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漂亮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老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同学的情感,快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同学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当让同学沉醉在课文中,去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同学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宠爱的词句。除读出节奏,留意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同学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尝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时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行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呈现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同学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动身,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宽敞,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猛烈。”如教学第五册第九课《爬天都峰》时,课文讲天都峰笔陡,铁链仿佛从空中挂下来似的。老师可以从爬陡坡去引导同学想象天都峰的险以及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困难,领悟他们克服困难的士气和勇往直前

学校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赞扬》《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回声》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同学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同学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同学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效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头,同学有可能顾此失彼,留意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老师应让同学自由地练习,充分地相互沟通争辩,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熟识、加深理解。而同学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力气达到娴熟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同学缔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精神。同学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行缺少的。课堂中,老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老师应特别留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敬重同学,使每一个同学在评价过程中领略了并有所体会成功的喜悦。同学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究,自我发觉,自我进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阅历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同学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老师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同学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同学读出真情实感的,能精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当赐予确定。老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这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

朗读的方法迅速而灵敏多样,这里仅就个别特色的朗读谈谈个人的见解。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熟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细心地指导同学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同学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第三篇:朗读活动总结

一、 领导大力支持,高度重视。对于本次活动,我校领导倾心关注,给予宝贵建议,设置奖励,给予活动全力支持。

二、 英语组全体教师精心策划,积极部署,落实好各个活动环节,为打造高质量的竞赛活动,默默付出,不辞辛苦。

三、 学生积极参与,良性竞争,享受到了准备过程与参赛过程的乐趣与成功体验。同时,本次活动也感染了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值得肯定之处是:

一、朗读时语音比较准确,流利,语调丰富,变化得当,符合情感的变化,比上学期有所进步。

二、朗读时专注,表情自然大方,投入状态好,发挥出了最佳水平。

三、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设置并进入情境,在情境中对话交流或是朗诵短文,体现语言的运用之功。

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个别学生朗读时,声音小,情感表达不够充分,不够投入,表现比较平淡,不能读出单词的.抑扬顿挫。

二、个别选手显得紧张,放不开,不够自信。语速过快。

三、个别选手不能熟练把握一些长句的断句。

今后的改进措施:

1、教师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来落实。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语音要正确,但要注意单词、句子的变调;语速要适中,要有快有慢,有变化;语调要有抑扬顿挫,要有高低变化,要把课文的感情表达出来。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以读示范,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以此带动班级朗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3、充分利用好英语课和晨读时间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多读,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只有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来。

4、充分利用电子媒体熏陶感染学生,创设语境,培养学生的语感。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相信能引起全体英语老师在平时课堂中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也相信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在朗读中能找到更多的乐趣,朗读水平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四篇:朗读活动总结

(一)朗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朗读分为很多方式,常见的有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单人朗读,学生齐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每种朗读方式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教师朗读可以作为学生朗读的指导示范。当然,教师的范读一定要标准、生动、充满感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到文章里,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学生的单人朗读则是教师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良好方式,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紧张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朗读活动中;学生的齐声朗读可以调动全班的积极性,形成一种热烈的气氛,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分角色朗读适合人物众多头绪纷繁的小说,大家合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感受人物独特性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能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朗读时会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如何断句,如何停顿,在哪里重音都是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出判断的。这些朗读技巧的运用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声音的抑扬顿挫也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潜在的影响,理解课文的重点和传达的感情。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感情

中学课本中的课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无论是语言还是构思立意或者篇章结构都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这些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朗读,进入到朗读者的精神世界,给朗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滋养。朗读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先做示范,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感染学生。这样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进入文章营造的情境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心中产生美的画卷,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四)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

朗读是语言的`桥梁。学生和老师通过朗读把文学作家的作品用声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朗读能使书面语言不自觉地转换成学生的口头语言,达到规范口头语言的作用。同时,口头语言的提高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架起一座桥梁。

(五)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写作能力,朗读是一个好方法。对一篇文章的反复诵读,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而且能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写作时就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

第五篇:朗读活动总结

语文以读为本,是我刚从教时一位师父对我说过的。朗读指导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重要,小学生出于一种天真的纯,在美文朗读中,总能不由自主地将个体生命迅速融入语言文字所创设的境界中去。因此,“朗朗”之中往往透出一股真挚的、忘我的情愫。

记得刚从教时,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和师父曾经多次向我提过我的教学语调太平缓,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去她们班上去听课时总能听到那亲切而富有激情的话语,孩子们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我想这与教师的朗读功力是密不可分的。后来我慢慢地修正自己的语调,在课文朗读上首先自己做足功夫,然后再去上课,慢慢地我似乎也开始掌握了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课以及学习,我得到了下列启示:首先,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为学生最喜欢也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老师。其次,如果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技巧,那么教师可以先不进行示范,但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把学生的情感诱发出来,可以通过音乐、教师的语言、图片等去实现着一目标。第三点,朗读不能为“读”而“读”,这样会让读流于形式,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读出了感情,才能进行下一环节。

因此,我下定决心,要慢慢地提高我的朗读指导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朗读的水平,从而达到了解课文,体会情感的目的。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中,我对课文的朗读进行了不同的指导和尝试:

在《找春天》中的第一、二段,写的就是“几个孩子”非常地盼望春天的到来,去寻找春天的这样一种情感: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1)通过理解标点的运用来指导朗读。

在指导第一段的朗读时,我让学生发现第一句话:春天来啦!

中感叹号的应用,并且尝试把它读出来。接着,我让学生比较:1春天来啦!2春天来啦!春天来啦!这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练读这两组句子。并且思考读的时候有怎么的心情。很快学生就得到了应该读出开心、喜悦的心情。在得到句子背后的感情支撑之后,学生很快就把这两句话读得活灵活现。

(2)通过换字来理解文字的内涵来指导朗读。

在第二段有一连串的动宾短语: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我让学生把这一组短语的动词圈出来,并且把“冲“换成“走”,“奔”换成“跑”,再让他们体会两者之间的不同,哪一组用得好。并说明为什么。学生说不出来时,请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用“冲”、“奔”来造句,一番思考后,有学生举手站了起来:“夏天,我放学后,冲进家门,马上奔向冰箱。”全班学生都心神领会地笑了。大家体会到了这样一种急切、渴望、激动的心情。学生在体会了这段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感情基调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能神韵十足地把这一段读好。

《九年义务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教学必须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去训练学生的朗读,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六篇:朗读活动总结

朗诵兴趣小组是学校所有兴趣小组中最特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生活动组织。因为他担负着普及推广普通话,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本小组的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努力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到更多有关朗诵方面的知识,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将半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1、开展现场报名活动。为了壮大本组的学习队伍,我组织小学组长和中学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中午的1点钟开始报名,并进行相关的咨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本组的情况。

2、制定本组的课程表。本组的课程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其中囊括了普通话的所有基础知识,并由小组长把课程表发放到组员手中,让学生明确上课的时间、地点及相关学习安排。

3、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本组设中学组组长和小学组组长,分别由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的学员担任,由他们协助辅导教师处理组内日常事务,从而增强组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装订朗诵学习教材。为了使学员能够全面接触朗诵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我把《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辅导教程》的基础部分复印给学生,让学生人手一本,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为学习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5、制定学习培训制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组织没有一定的组织纪律制度是无法进行有效地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因此,我制定了《新河学校朗诵兴趣小组学习培训制度》,并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

6、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每次学习之前,全体学员必须按时签到,然后再有小组长点名。对经常迟到、旷课者,将按照本组的相关制度进行严肃处理。

7、实行“小先生”教学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由学习优秀的学员带领全体学员学习,由一人带动多人,最终达到整体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在小组内推行帮扶制度,鼓励学生互帮互学,以此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8、实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普通话学习阶段,由于是基本功训练不免有点枯燥乏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贯穿一些常规训练,比如,练声,练气。按照朗诵“先练气、再练声、再次练音,最后练字”的学习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得的朗诵能力。另外,我把做“口腔操”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日常训练,以此增强学员口腔肌肉的灵活度。这些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学生觉得朗诵是一门让人快乐的“口耳之术”。

9、加重视学习方法指导。要想把朗诵练得炉火纯青,必须下苦功夫。因此,在教学之初,我就告诉学生:“坚持就是胜利”。除此之外,并介绍了学习朗诵的有效方法。第一,多练。每天早上或在做作业间隙利用15分钟的时间拿学习材料了读一下,这样既缓解了疲劳,又提高了诵读能力。第二,多记。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的记忆一些特殊的读法,这样,日积月累会逐步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第三,多查。平时,遇到疑难字词要养成多查字典或词典以及其它工具书的习惯。第四,多听。要求多听每晚七点钟的新闻联播或其它广播电台的习惯。这里的多听包括听自己朗读,以便及时纠错。第五。多模仿。青少年时代,大部分人的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学生多模仿电视上著名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有助于促进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此外,多模仿相声、小品、电影、电视剧等著名演员的台词,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此外,多模仿著名的朗诵艺术家的朗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总之,模仿学习是每一个学习朗诵艺术的人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它是朗诵艺术从“刻意雕琢到自然形成”的重要过程。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10、开展组内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在组织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于第十七周星期四上午10:30举行了“春华杯”诗文朗诵比赛,参赛选36人,经过2个多小时的角逐,最后10名选手获奖,比赛水平较前期有较大提高。通过此次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话兴趣和喜爱朗诵艺术的热情。

11、开展测评活动,发给纪念品,增强学生参与朗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第18―19周,我利用星期一、二、三、四中午时间对本组内的学员进行朗诵水平测试,学员们踊跃参加,让学员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此外,当每个学员测完后,每人发一个小本子作为纪念,以此增进师生的感情,提高组内凝聚力,增强学员热爱本组的感情。

12、奖励优秀学员,鼓励后进学员。在开展朗诵比赛过程中,向荣获前三名的学员颁发奖状、奖品,并授予荣誉证书。对于成绩稍后的学员,采取精神鼓励,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二、工作成绩

1、学员人数较以前,大幅度增加。报名之初达到60多人,实际参与学习的人数达35人。

2、学生学习朗诵艺术的热情高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3、学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显著增强,很少出现无故不参与学习的情况。

4、学生的畏难情绪减弱,能够挑战高中阶段学习的诗文。

5、课堂气氛活跃,所有学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6、学员学习态度认真,练习阶段一丝不苟。

7、学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8、学员的知识接受能力显著增强。

9、学生参加朗诵比赛的热情高涨。

10、增强了学生学习朗诵艺术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三、不足之处

由于朗诵艺术是要付出很多汗水和时间的,加上学生作业任务繁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减弱,课外练习时间较少。因此,很多学生愿意放弃“兴趣”而选择“作业”。这是当前面临的客观问题。此外,兴趣小组的工作未与学校各班班规联系起来,在学生组织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如学生随意缺课,任意放弃学习,学生思想意识淡薄。这一切九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在授课方面,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互动练习较少,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此外,在自身组织建设过程中,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2、多与班主任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3、出台与校纪校规相衔接的奖惩措施。

4、课外多与学员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加大小组长培养力度,多指导,多关心。

6、以学生的兴趣学习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鼓励学生多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8、应以练为主,教师少讲,教师扮演指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

9、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员“意识和舞台表演能力。 10、 11、 12、每周开展朗诵作品展示,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 着力加强“舞台上摔打”的教学工作。

引导学员进行总结,每期要求学员写心得体会,增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进步”的意识。

《大学朗读者活动总结(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