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范文3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卫生与健康调查报告(范文3篇)》。
第一篇:农村环境卫生自查报告
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结合本人工作,对全办15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仍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办事处对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户清扫,村收集,办拉运。”的新思路,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农村改厕稳步推进。在市爱卫办大力支持下,大打了农村改厕攻坚战,改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环境卫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 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有部分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上,认为环境卫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更谈不上组织和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大卫生观念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三是组织机构不全。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长效机制不完善。四是资金严重不足。比如农村改厕工作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而农户又不愿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等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
从我办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初步确立了今后工作思路。即:健全一个机制,抓好四项工作,实现一个突破。
(一) 健全一个机制。即: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根据“户清扫,村收集,办拉运”的思路,逐步完善卫生管理体制。
(二) 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改水改厕工作。旧村改造和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要突出户厕建设,让办事处的改厕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卫生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和社区活动,力争到20xx年底,创建创建省级卫生村2个、渭南市级卫生村(社区)3个、5个 村和社区达到市级卫生村标准。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力争到20xx年,农村开课率达到90%, 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0%,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90%,公共场所禁烟率达到80%。
四是除害灭病工作。以疾病防控宣传为重点,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控制到不足为害的程度。
(三) 实现一个突破。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实现爱国卫生工作“全市闻名,全省领先,全国挂号”的新突破。
三、主要措施
爱国卫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做好我县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一)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把农村改厕、除害灭病、健康教育、卫生创建等重点项目列入财政预算。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爱国卫生工作,需要发动群众,需要集中整治,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垃圾填埋场、垃圾池、煤池建设作为硬仗,坚持不懈地打好打胜。同时,农村改厕要把握重点,严格标准,明确分工,责任到村(户);卫生创建要乡村有目标,年年有创新,从而,全面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迈进。
(三)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爱国卫生工作。爱国卫生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新城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确定标准、分解任务、定期督查、严格考核、综合排队、及时通报,从而扎实推进我办的爱国卫生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卫生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区的卫生资源更趋丰富,区直医疗机构进一步发展,特色医疗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6家,病床4226张,卫生专业人员5357人(其中本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20家,卫生专业人员835人,病床21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2.1张,拥有卫生专业人员15.3人。预防保健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在灾情严重的时期,确保了无重大疫情发生,全区的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卫生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相关行业的卫生质量不断提高。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成绩斐然,农村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的人均期望寿命男性75.7岁、女性79.8岁,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婴儿死亡率10.8‰,无孕产妇死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34.65/十万,处于较低的水平。人群疾病结构和死亡模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急性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逐步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并已占主导地位。
虽然我区的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和环境依然存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重大改观,SARS的发生和流行又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课题,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成熟。消灭脊灰、新生儿破伤风、碘缺乏病、麻风病及降低麻疹发病和死亡率,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的任务十分艰巨。性传播疾病发病逐年增多,并面临艾滋病的巨大威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日趋上升,而针对新的疾病谱的预防战略和预防体系尚处于幼稚阶段。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表现在卫生部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他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平衡。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预防保健的投入强度明显低于医疗事业,以至“预防为主”的方针未能全面落实,防保事业基本上仍在实行“以卫养卫”的政策。教你怎样把有限的卫生资源调整到成本效益好的预防保健上,仍亟待解决。由于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服务效率不高、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
卫生事业的法制建设虽不断取得进展,但多头执法、执法队伍与执法主体脱节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卫生执法机构依然采用“事业编、行政用”的过渡模式。要彻底理顺卫生执法的管理体制,尽早纳入行政执法的统一轨道,需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解决。
1.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将带来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小型企业的发展,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有可能增多,职业卫生问题将日益突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导致卫生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卫生部门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将是研究、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和筹资政策,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和宏观调控手段,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引进必要的市场机制,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3.随着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力发展面对全体公民的基本卫生服务以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将是卫生工作中长期的热点问题。
4.城市化趋势加快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筑、人口密度过高,居民生活空间缩小,生活节奏加快,带来新的生存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环境、行为、精神等因素所致的疾病将日益增加,SARS等新型传染病有可能再度发生甚至流行。
5.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区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97年9.5%上升到20的11.2%),老年病、慢性病增多,疾病谱进一步发生变化,针对老年病、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康复和护理服务问题将日益突出,这对医疗卫生特别是中医药服务领域的扩展提供了新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及居民保健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增加,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消费支出将持续增长。
7.医学科技进步一方面增加了防治疾病的措施,使发病率下降,疗效提高,病程缩短,另一方面又使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并可能成为沉重的社会和个人负担。
今后5年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特别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传染病救治体系的建设,为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使全区人民都能获得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战略阶段相适应的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区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来自本网-,仅供学习,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卫生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个问题或事件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1、内容真实,观点鲜明。
2、材料性强,夹叙夹议。
3、结构严谨,有条不紊。
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3、介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4、考察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
5、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搞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要想获得丰富的材料,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艰苦深入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的倾向,使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2)选定调查研究题目。
(3)似定调查提纲。
2、调查时灵活运用有效的调查方法。
(1)开会调查。
(2)个别访问。
(3)现场观察。
(4)蹲点调查。
(5)阅读有关书面资料。
3、调查后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发现遗漏疑问的地主,再作调查补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内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
2、有对比方法。
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一般根据本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除标题外,通常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的前面,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为开头,类似消息中的导语。
调查报告的开头起“提示”全文的作用,必须简明概括,以帮助读者正确、深刻地理解全文。
这一部分写的是调查研究所得的具体情况、做法和经验。为了眉目清楚,常常列出纲目,用小标题标明,常见的安排有如下几种:
(1)按事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
(2)用对照比较的方法来写。
(3)根据内容的特点,把问题的几个方面列举出来。
这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即全文的结论。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各行各业都遭受着冲击。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在就业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因此能否处理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将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进程。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农民工自身素质技能着手,只有真正了解到他们是否想进一步学习,希望学习哪方面的技术知识,并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同时解决我国的一系列衍生矛盾。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城市,农民工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这一方面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广大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素质,这里包括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
因此,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升了相关的素质,他们不但能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当今,找工作难,工作找人也难。这是为什么?本次调查研究就是旨在回答这个问题。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调查了五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满足条件。
周丽丝,女,19,职高,群众,未婚,家庭成员有3人。她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个民营企业任职。月收入500-1000。周小姐很想学习农学,在获得大专学历后回家乡支持当地农村的发展。本来学旅游的她在现实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她也考虑到通过短期培训进行脱产学习服装加工,这对于她继续留在发达城市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手工制造业也需要一批真正有手艺的人。
杨哓燕,女,23,职高,群众,未婚,家庭成员3人。同样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的她,情况和周小姐类似。她原来是学计算机管理的,但后来当了超市职工,同样无法施展她的专业能力。她想到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管理学,凭借着不错的气质和口才,努力成为一个管理者。但她也考虑到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中学习计算机应用,继续强化她的专业能力,使自己在城市的竞争中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高迪,女,23,初中,群众,未婚,家庭成员5人。高小姐的情况和上面两位各有类似。作为超市职工的她,因为学历的问题没有能继续她计算机管理的梦想。现在她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农学,回家支持家乡建设。但是,她也没有放弃到电大进行短期培训,走上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岗位。
王丹丹,女,23,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 (有子)。丹丹姐是在大酒店工作的,原来学的也是计算机管理。因为自己的学历低,所以成了她竞争的门槛。所以她现在最想取得一个本科学历,主修经济学,当一个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电大组织的短期餐饮服务培训她也感兴趣,可以先让她在餐饮业好好干下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去深造。
江志强,男,23,大专,团员,未婚,家庭成员3人。他有些腼腆,但是计算机的水平不赖,学历也还不错。所以他想到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经济学,当一名财务人员。如果不行的话,他就去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学习数控技术,毕竟对于一个男士来说,数控这个职业也是不错的。
无论是一开始的阐述还是上面材料中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社会上同样是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农民工争相去竞争培训机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这只是很多农民工中积极的一部分,但是,一旦我们的教育支持跟上去了,一部分农民工头脑“富”起来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再利用先富带动后富这个道理吗?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个方式下什么定论,但是,看看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二月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数量达到万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么一大批的人的就业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教育,仍旧是教育,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一个又一个农民工兄弟去搞创业搞科研搞自主。我们只能依靠社会,依靠政府,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宽学习的渠道。尽最大的力量去优化现有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企业。
我想就这一问题再提出并重申几个观点和看法。
第一, 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
我国现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约1.5万所,高职院校有1100余所。这是农民工培训的丰富资源,当务之急是制定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使得中高等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农民工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二,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第三,加大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农民工教育还有赖于自我教育,靠别人靠社会毕竟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辐射范围广的中心村规划布局学习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并使新农村成为农村人口自我学习的基地,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相对于农民工大量涌入大中型城市的现状,这在暂时没有可以解决的具体方案。大城市的发展需要广大农民工的建设,而作为一定的回报,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教育这件事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新农村,使教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工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公平配置,还是对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农民工继续教育都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三农问题也能在这个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解决或大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