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新四军军部旧址和潜口民宅见习报告(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新四军军部旧址和潜口民宅见习报告(大全)》。
第一篇: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2010年5月9日,我们学院第十一期分党校培训班的一众82名学员前往皖南泾县云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学习,这也是我们此次分党校的社会实践活动。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并于1938年8月2日进驻云岭。新四军军长叶挺有诗赞日:“去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自1938至1941年,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一直驻扎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聘大江南北,抗日救国。直至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泾县茂林发生,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
我们一行人乘坐中巴,从学校出发,历时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泾县云岭。一趟上这片土地,我就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新四军军部在云岭近三年时间里,是新四军向华中敌后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四军部队在这里从两万人发展到九万多人,因而人们把云岭称为新四军的“摇篮”。在叶挺、项英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1340多次战斗,歼灭日伪军132多万人。作为这一时期的新四军军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四军的这段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遗忘的一段史诗,不论是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还是大学的中国近代史纲要上,他都拥有极其浓重的一笔。而我从来都是在教科书中对其怀着一种极其崇敬自豪的心情去缅怀这段历史的,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这支英勇部队存在的痕迹。
首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云岭脚下的罗里村的新四军司令部旧址,这里原来是“种墨园”和“大夫第”两处地主庄园,厅、堂、厢、室,内房边屋,左右合抱,前园后圃,当年新四军的参谋处、秘书处、作战科、机要科等机构驻扎于其中,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办公室和居室也设在这两处房子里,他们用过的桌、椅、床、电话等仍按当年的摆设陈列着。虽说是地主的庄园,可我们看到却是极其清贫的景象。空荡荡的屋子里摆放着几张板凳,一张桌子,这就是新四军的参谋处,一间小到只能容纳一人转身的房间就成了军长的卧室,由此不难想象众多将士都是在一种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战斗和生活。在这里,大家深情地缅怀了叶挺、项英等同志领导新四军同日寇、伪军、顽固派英勇斗争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精神。
随后我们一行步行2公里来到了军部大会堂旧址,这里原先是云岭村陈氏宗祠,走进大会堂,看到当年新四军开大会用的主席台,面对主席台肃立,还能想象当年在这儿开大会的情景。1939年2月,周恩来同志亲临云岭视察工作,曾在这里作了《目前形势和新四军任务》的重要报告。穿行在馆内砖木结构的旧宅间,走进那一间间展厅,那一张张发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以及锈迹斑斑的长枪和大刀,向大家展示了新四军广大指战员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斗争的光辉历程。大家一边近前仔细地观看,一边认真地听着解说员的介绍,每个人的心情都始终难以平静。特别是听了关于皖南事变始末的详细介绍,大家无不为新四军将士那种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抛头颅、洒热血、赴国难的爱国激情所震撼。
最后,我们在鲜红的团旗下集合,在神圣的团旗下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又一次进行了庄严的宣誓,重温了入团誓词。
一天的参观和凭吊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回想刚才看到的那些锈迹斑斑的枪支、粗糙简陋的生活用品,大家深深地为先烈们克服万难、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所感动。那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触动了每个人的灵魂,震撼着大家的心灵,告诉我们经历血与火洗礼的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大家表示要向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学习,在工作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奋努力,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篇:潜口民宅导游词
一棵棵小草破土而出,一群群学生引起喧闹。哇,新的一天来临了,扣上背包,拿上行李,向着研学出发。研学可不是玩,简单的说就是学习吧。在我的脑海中珍藏了很多研学叙事,比如饮食、购物等等。下面就是研学杂记,让我们走进知识的大门。
潜口民宅
首先,第一站就潜口民宅,看着那些房子挂在山间,可真是稀奇古怪。一群群学生走上了台阶。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清朝的物件,望着那四合院,我想起了古代人的生活多么贫穷,多么简单而又充满智慧。我们来到了后面,听讲解员说中间那凹下去的东西是聚宝盆。一下雨,雨水从房檐上流下来,雨水从缝隙里面钻进去,从旁边的洞中取水。唉,古代人的东西怎么比现代的还高科技呀。
呈坎
早就听说呈坎挺有名的,今天刚好去长长见识,来到了呈坎。这是国家AAAAA级景区,可真不是吹的,风景山清水秀,让游人体会到了风景的独特,农家的新奇。很快,太阳下山,我们跟上大部队,调头……夜幕降临,月亮传递着欢笑,也带上不舍。
时间还是不给人情面,悲伤了,欢笑了,返程了。
虽然我们离开了,可我们的欢声笑语还在黄山的天空中荡漾着。
第三篇:黔东南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现在我们就要到达侗族文化中心—黎平。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红军长征及在黎平的情况。
1930年至1931年9月,中央红军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一起,连续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第一、二、三、四次军事“围剿”,胜利地保卫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第五次反“围剿”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抛弃了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指挥红军采用冒险主义的“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实行“正规战”、“阵地战”。他们不顾敌人在装备上、人数上大大优于红军的实际情况,与敌人拼消耗,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使红军善打运动战、游击战的特长无法发挥,使红军越打越少,根据地越打越小。最后红军主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
1934年10月18日,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中国革命史上难忘的一天!这天,中央红军分别从江西省的瑞金、会昌、兴国、宁都、福建省汀州等地出发。毛泽东带领中央三队从江西于都出发,迈开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王明“左”倾路线领导者计划要到湘西建立新的根据地。在长征中,他们又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采取“甬道掩护”、“大搬家”式的夺路突围方式,抬着笨重的机器和坛坛罐罐每天只能行走一二十华里,使红军在蒋介石的围堵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至1934年12月初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封锁线时,红军兵力损失三分之二,已由长征出发时的86859人(1934年10月8日红一方面军花名册),在到达湖南、贵州边境时,减少到3万余人。
此时,蒋介石已完全知道中央红军转移的意图与转移的路线,遂在红军北去湘西路途上调集了14个师共约16万多人的兵力,布成一个大口袋等待红军。在中央红军的背后,尾追红军的桂军2个师约6万人也紧跟到通道以南的湘桂边界。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工农红军到底往何处去?中国革命将如何开展?是继续按照“左”倾领导所坚持的要中央红军北上湘西去会合红二、六军团,让苦战两个月、战斗力与战斗人员异常削弱的红军,去与五六倍于己的优势敌军硬拼,还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行动方针,这是关系到红军队伍和革命的生死决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这革命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再次显示出力挽狂澜的勇气和智慧。毛泽东向中央政治局建议红军放弃去湘西的计划,改为向敌人防守力量较弱的贵州进军,并争取主动创造战机,打几个胜仗,使苦战两月跋涉千里的红军部队能稍事休整。毛泽东的这个建议既大胆而又稳妥,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得到周恩来、朱德及王稼祥、张闻天等多数同志的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如风雨夜中的一座灯塔,给红军指明了方向,也得到了广大干部的拥护,使人们重新拿起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红军按照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变前进方向,不去湘西,而调头西进贵州,进入苗岭山脉。
1934年初冬,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黔东南有汉、苗、侗等30多个民族,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500至1000米,山川纵横,地形复杂,交通闭塞。当时人口有80余万人。统治贵州的地方军阀只为中饱私囊,使地方经济凋敝。此时贵州的军阀王家烈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主持贵州军政。他与蒋介石及其他军阀矛盾重重,时常兵戎相见。
蒋介石与贵州军阀的矛盾及贵州军阀间派系的矛盾,大大削弱了他们在贵州的统治力量,也大削弱了他们的防堵红军入黔的力量。
第四篇:新四军军部旧址和潜口民宅见习报告
见习报告
见习类型:参观见习
见习时间:2012年6月3日
见习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新四
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徽州区潜口民宅
指导教师:彭家国
芮常木
院系:黄山学院思想政治部
专业年级: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学生姓名:赵玲兰
学号:20915011043
填写时间:2012年6月5日 2012年6月3日,我们黄山学院思想政治部09级思政班全体学生在彭家国和芮常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见习,见习的目的地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徽州区潜口民宅!通过参观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感慨颇深!
一、见习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对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参观,全面学习新四军的历史情况以及新四军的红色革命精神,同时我们将叶挺将军的精神与新四军精神融合,将两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学习。秉承我们团队“将叶挺精神带出来,将新四军精神带回去”的宗旨。我们希望通过对潜口民宅的参观,全面充分了解徽州古村落的固有特点,内部陈设以徽派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了解徽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体会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见习概况:
2012年6月3日上午八点整,黄山学院思想政治部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体学生,在彭家国老师和芮常木老师的带领下从学校出发,前往见习目的地进行了见习。本次见习采取集体的形式,主要见习单位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徽州区潜口民宅两地,我们通过参观学习来进行见习。
三、见习内容、过程和完成任务
(一)见习内容
首先因为我们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接触了大量的思想政治角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中共党史,其次因为我们处于黄山市,徽州文化的聚集地,所以本次见习主要采取参观学习的方式,通过通过参观徽州区岩寺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徽州区潜口民宅,直接感受相关历史,并在见习活动结束后与同学分享交流以获得更多的体会!
(二)见习过程 3日上午七点多我们全班48人就在黄山学院第一教学楼楼前等待黄山学院校车,七点五十分彭家国老师和芮常木老师就跟校车一起到了一教门口,然后向我们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八点整彭老师和芮老师就领着我们坐着校车离开学校出发了,我们就开始了真正的见习——参观徽州区岩寺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徽州区潜口民宅。我们所参观的两地在黄山市都是相当有名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此次见习有相当大的帮助,所以,我们思政部的领导为我们特意安排了本次见习活动。在我们见习之前,系领导召集大家由芮老师给我们开了一次会,交代一些活动内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我们首先大概八点半钟到了岩寺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通过对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叶挺故居的参观,再经过我们团队内部人员的积极探讨和与两位老师的交流。我们对新四军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就来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个人的收获成果:
1、新四军的含义和由来:新四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N4A”,即英语词组“新四军”。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向国民党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各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2、两淮战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新四军军部为歼灭拒绝向抗日武装投降的日伪军,决定以第3师主力从淮南回师苏北,攻击淮阴、淮安城,发起两淮战役。据此,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作出部署,先以第10旅会同苏北地方武装攻取淮阴,然后以第
7、第8旅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取淮安。第10旅及淮海军分区新编第2团和师直属特务团,于8月26日由高良涧、蒋坝一线出发,向淮阴开进;苏北地方武装5个团从东、北两面配合,向淮阴逼进。8月27~31日,经过激烈战斗,全部肃清淮阴外围据点,并对淮阴城构成包围态势。第10旅等部随即调整部署,赶筑高于城墙的多座火力点,开挖数条直通城墙底部的交通壕,迅速完成攻城准备。同时,向守城伪军发出通牒,令其投降。伪军拒降后,第10旅等部于9月6日下午对淮阴守军发起总攻击。在对城墙实施爆破成功、炸开东门城墙后,突击部队迅速攻入城内,猛扑伪军师部,经1个半小时激战,击毙伪军第28师师长,全歼伪军第28师、淮阴保安团等部8600余人。淮阴战斗结束后,第10旅主力于13日进抵淮安城下,紧缩了对淮安城的包围。15日,黄克诚率第
7、第8旅进至淮安城下,接替第10旅进行攻城准备。第
7、第8旅及苏北地方武装,于22日晨开始总次。各攻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排除各种障碍,发起猛烈冲击,相继攻入城内,向伪军纵深实施多路穿插分割,各个围歼。经7小时激战,全歼伪军3个支队共5000余人。
3、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又称为新四军事件,此间的“皖南”即指事变发生地区:“安徽南部”,而新四军则是指中国共产党辖下;由叶挺、项英分别担任正副军长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的该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共产党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一般认为,此事件原因为稍早两党军队的军事冲突——黄桥事件。
4、新四军军歌: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我们大概十点钟到达了徽州区潜口民宅。通过对潜口民宅的参观和学习,在再经过我们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其他游客之间的交流,也加深了我对徽州文化的了解。以下是我的认识成果:
潜口民宅在清代曾为汪沅家别业,名"水香园",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兵火。1984年起,将原散见于潜日、许村等地11座较典型又不宣就地保护的明代建筑,集中于此,组成明代村落,定名"潜口民宅",它包括山门一套,石桥、路亭、石坊各一座,祠社三幢、宅第四幢。拆迁复原过程中,严格按照"原拆原建"、整旧如旧"原则,保持了建筑物的原时貌。山庄占地17000多平方米,茂林修竹,景色清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从周围不同角度,都可以观赏到完美的建筑形象。
整座山庄面积1.72万平方米,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各地的10座典型明代建筑集中一处,亭、桥、楼、阁、厅及内部陈设俱全,重现了明代山庄之风貌。山庄包括古祠3幢,民居4幢,石牌坊、石拱桥、凉亭各1座。山庄门厅为3开间门廊,高檐如盖,8根梭往拔地而起。
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民居的缩影。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首先,潜口民宅很注意它的代表性。从建筑潜口民宅风光(2)(11张)类型看,既有洞社、宅第,也有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从宅主看,有商人的是捐建的"善化亭",老人议事娱乐的"乐善堂",大家旺族的众厅。其次,潜口民宅颇县典型性。这里有雕饰精美,能体现徽雕技艺的"方文泰宅",有江南现存明代最早砖本结构建筑之一的"司谏第",亦有保留了元代营造手法的"吴建华宅"。这里,可以见到明宅起居方便,简易而富有实用价值的营造法,从天井设水池去体验聚水如聚财的哲理。再次,潜口民宅有统一的艺术风格。移人的建筑,大都取自潜日村,布局上又参照了徽州古村落的固有特点,内部陈设以明代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再现了徽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
11点半左右我们结束参观,坐上黄山学院校车返回学校!发车之前,老师清点人数,以确保是否全体学生都坐在车上!
(三)完成任务
本次的见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新四军以及徽州民居的相关知识,巩固和运用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和发展了对新四军革命思想的了解以及徽州古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分析、研究革命精神和建筑文化的能力!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
四、见习体会
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革命的年代,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无法真正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但我们通过后期的学习,同样能过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因此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去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精神和叶挺精神以及所有的革命精神。徽州古建筑文化从根本上体现出了中国古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徽州建筑体现出了其明显的封建特性,但是徽州建筑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对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我们要保护徽州文化,保护徽州古建筑文化,向社会倡导从我做起!
第五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首先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本次游览中,若有什么问题尽管跟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力为各位解决,保证让大家有次愉快的旅程。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一起踏入这神圣的红色领地,去了解这段光辉的历史。
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地势险恶的泾县云岭,由司令部、政治部、大会堂等10处构成,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岭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所以被称为“新四军的摇篮”。
我们来到这革命老区,就不得不瞻仰革命先烈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就是“钟墨园”。军长叶挺,副参谋长周子昆等新四军将领曾在这里居住、办公。1939年春,周恩来同志视察泾县时也下榻这里。叶挺军长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摄影艺术家。大家看,这里的摄影展,是叶挺军长生平作品它们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是新四军军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座房屋就是“大夫第”向东眺望,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横跨在叶子河两岸。这座桥就是叶挺军长亲自设计的,并亲自在桥的栅栏上题写“军民合作,抗战到底”八个大字,全国解放后,云岭人民为表达对叶挺军长的敬意,将这座桥命名为’“叶挺桥”。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军部大会堂,大会堂旧址前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项英铜像,这是新四军老战士为了纪念项英同志遇难60周年捐赠铸造的。军部大会堂原为陈氏宗祠,是泾县最大的两座祠堂之一,1938年8月2日,新四军进驻云岭,这里变成为军部大会堂,经常在此地举行集会、文艺演出。前厅紧靠大门的是座木质舞台,上面陈列着1929年2月2 4日周恩来同志在军部举行的欢迎大会上作《新阶段新关键》演讲场景。宽敞明亮的中厅两侧墙上有“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厅中央安放着周恩来同志塑像。宗祠的后进是座两层楼房,现在为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陈列了抗日战争中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呈现了新四军在云岭团结抗战的传奇历史。
云岭的山水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云岭的草木藏有动人的故事,它们都给我们展示了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
各位游客,对新四军的讲解就先到这,感谢大家对我工作上的支持与配合,如果有什么意见的话,请告诉我,我一定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下面还有些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半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不见不散。
第六篇:潜口民宅导游词
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民居的缩影。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潜口民宅很注意它的代表性。从建筑类型看,既有洞社、宅第,也有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从宅主看,有商人的是捐建的"善化亭",老人议事娱乐的"乐善堂",大家旺族的众厅。
其次,潜口民宅颇具典型性。这里有雕饰精美,能体现徽雕技艺的"方文泰宅",有江南现存明代最早砖本结构建筑之一的"司谏第",亦有保留了元代营造手法的"吴建华宅"。这里,可以见到明宅起居方便,简易而富有实用价值的营造法,从天井设水池去体验聚水如聚财的哲理。再次,潜口民宅有统一的艺术风格。移人的建筑,大都取自潜口村,布局上又参照了徽州古村落的固有特点,内部陈设以明代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展现了徽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
潜口民宅,这里汇集明清两代徽州具代表性,经典的徽州民宅。既有富丽豪华的宏楼绮院,也有幽静典雅的凉亭草舍。它以馆藏实物展示,民间工艺展示,民俗表演为主体,活化了明清徽州社会的生活图景。其次其明园中亭、台、楼、阁、厅及内部陈设齐全,单体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形成村落,再现了明代山庄风貌。其中曹门厅、善化亭、司谏第等古徽州的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珍贵实例。其中司谏第中还有珍藏有明代永乐皇帝所赐的金匾。
潜口民宅已从单体的古建筑保护发展到以人类活动为支撑的文化生态保护,并在保护过程中不断挖掘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徽州特有的“七绝”(剪纸撕字、徽派雕刻、茶艺制作、徽墨制作、竹编工艺)等,在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建设中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潜口民宅作为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及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的珍贵实例。
第七篇:黔东南导游词
好久没去老家看望奶奶了,久到我都快忘了奶奶长啥样了……于是,这个春节,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回老家,陪奶奶好好过一个新年。
1月24日,该启程回老家了,我们拖着一个大旅行箱,来到了杭州火车城站——因为奶奶家在黔东南,火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在候车室里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好动的我无聊地趴在大旅行箱上四处张望。哈,候车室的人各有各的神态与动作:有的大人正用手机给亲人打电话,告诉家人自己的位置,脸上尽是雀跃之色;有的大人低着脑袋在手机上发着信息,可能是在与家人报平安吧,虽然我看不见他们的神态,可我清楚地明白他们心里装满了期盼;一些小孩子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天真地绕着候车室跑来跑去,不知疲倦……
记忆中,我看见过气派的欧式洋房,也瞧见过高大的砖瓦房,却从没见过像奶奶家这样黑漆漆的吊脚楼。
奶奶家是住在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而奶奶他们又恰好是侗族人,所以他们住的房子具有一股浓浓的侗家特色。
那儿的房子几乎全是用木头搭成的。如果搭建房子的位置正好处在地势较高,地表坑坑洼洼的地方怎么办?聪明的侗族人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先用大石头像垒城墙一样垒出一块小平地,然后把几根大木头撑在石头平地上,再利用榫卯结构架好小梁,再把一块块加工好的木板集资铺上去,这样就完成了房子的第一层,也是主层,这层是最重要的,用来作客厅、卧室、厨房等。而墙壁,也是用木板铺成的。二楼,也是顶楼,依然是木板搭成,通常只有柱子,这是因为这里是放杂物的,需要通风,所以没有墙壁。最后在拨通的木板上刷上一层桐油,一座吊脚楼就这样完成了。
最神奇的是,屋内房间作墙用的木板是可以活动的,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改变房间的大小,而且楼梯也是可以活动的,能够架在任何一个房间里,或者架在屋外,你说奇怪不奇怪?
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房子,我不禁兴奋地在奶奶家蹿来蹿去,这儿肯定超棒!
奶奶他们既然是侗族人,当然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啦。
比如他们的饮食:侗族人酷爱吃辣的食物,有些人甚至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跟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关。古时候,战乱四起,老祖宗为了躲避战乱,躲进了深山中。由于深山里十分地潮湿、寒冷,老祖宗为了驱寒,不得不吃辣来抵御,久而久之,养成了极其能吃辣的习惯。上次和我妈妈尝了一块他们煮的肉,顿时密密麻麻的汗珠从额头渗出,背上也布满了汗,脸上红彤彤的,像喝醉了酒一样,嘴更是喝水都来不及……侗族人不光会吃辣,还很爱吃肉,顿顿都有肉的身影,相反,蔬菜的影子很少很少。这也是因为在古时候,老祖宗被迫生活在深山里所造成的:因为山里几乎没有田,他们只好以打猎为生。就这样,侗族人越来越爱吃肉……
大年三十,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奶奶家这边也不例外。我们江浙一带是烧一大桌美食,再在桌上摆上8副碗筷,烧点纸钱,祭祀一下便可动筷。而姐姐家可比我们讲究多了。他们从小年夜开始就祭祀祖先:他们先把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早上做好早餐后要先摆好碗筷、烧点纸钱祭祀下祖先,告诉他们新年到了,请他们回家看看,之后才能动筷。摆放的碗筷也很有讲究:从第一天的一副碗筷,到第二天要摆两副……直到第十二天的十二副碗筷,这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也祈祷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
奶奶家这边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像穿着、对山歌、婚恋……大家若是感兴趣,那就赶紧自已去体验吧。
黔东南是苗、侗自治州,我既然感受了侗族人的生活,当然不能错过苗寨啦。
这不,大年初一,一起床,我们就开车直奔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
三个小时过后,我们沿着山路蜿蜒而下,远无的,就瞧见了千户苗寨的身影,重重叠叠的,煞是好年。一条河从苗寨中间渡过,像一条水龙躺在中间休息一样。
十二点多,我们终于进入了大名鼎鼎的千户苗寨。
映入眼帘的吊脚楼,远比远观时精致的多。而苗族的吊脚下楼跟侗族的吊脚下楼虽然都是吊脚楼,但还是有些差异:苗族的吊脚楼正楼第一层是不住人的,就是一个大大的客厅,二楼才住人。但我们侗族的吊脚楼正楼第一层的房间是主卧。现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吊脚楼一楼的客厅基本上都变成了商铺,商品也是琳琅满目:有卖银器的,有卖酸鱼酱的,有卖酸汤鱼的……苗族特色的东西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了。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时还跑进一家店里去看一看。走了一段路,我们每个人的肚子都唱起了歌,这才想起已经快下午了,而午饭还未解决呢。我们只好先停下旅程,来到了一家米粉店,那米粉可真好吃啊!在那儿,我吃了一碗又一碗,一连吃了三碗,把肚子撑得像个小西瓜。
吃完午饭,继续上路喽!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家银饰店。其中,你们知道吗,最让我喜欢的就中当作镇店之宝的银冠了。那精美的雕刻,炫丽的打扮,让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之后,在苗寨里,我们又看见了许多用牛角磨成的手镯、梳子等好多日用品。我们还参观了苗寨博物馆,了解到了许多苗族的风俗习惯。
这趟旅行,既增长了见识又体验了苗家人的生活,可所谓两丰收啊!
第八篇:新四军军部旧址导游词
新四军军部旧址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王萍(斌)。前方的这位是李师傅,李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驾驶技术高超,所以大家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完全放心。首先,我代表李师傅,代表咱们安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接下来这几天就由我和李师傅为您带来服务。首先,预祝大家新四军军部旧址旅行愉快!
大家请看窗外,三月的皖南,正是最美的时节,烟柳如梦,草长莺飞。青山隐隐,流水潺潺,是不是让大家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快乐呢?
然而,在数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期间,这美丽的土地却是一片血雨腥风,是新四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战场。今天,小曼就将带大家穿越时空,回顾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首先呢,小王想问一下大家,新四军为什么叫新四军呢?
其实呢,这支部队的名字来源于他们的军长叶挺将军。叶挺将军是北伐名将,所率领的国民革命第四军在北伐期间战功赫赫,所向披靡,被称为铁军。“七七事变”以后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编成一个军开赴抗日前线。叶挺将军希望这支新编部队能够继承当年铁四军的传统,提议将之命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新四军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沿着叶挺将军的足迹,来领略这支铁军将士们的不朽风采。 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泾县24公里处的云岭乡罗里村。在“七七”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并进驻云岭,在叶挺,项英同志的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四军军部旧址就是新四军军部在云岭驻扎时留下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陈毅元帅题名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从此,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就正式建立了。这里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内现存各种珍贵图片、文物、资料达4000余件。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自从1962年建馆以来,就有不少党国领导人、新四军将领、知名人士来馆题字题词。2001年,江泽民同志就来到这里视察时并题写了馆名,并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始终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精神。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种墨园,种墨园原来是座地主宅院,建于清末,有3进47个房间及一座花园组成,整体呈现船型。新四军军长叶挺也曾在这里居住、办公。叶挺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他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摄影艺术家,大家请跟我往这边走,这里就是当年他为冲洗照片而设有的暗房。他的作品朴实自然,时代气息浓郁,真实的再现当年的烽火岁月,是新四军军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其中摄影作品大部分是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在皖南拍摄的。现展出作品是由其次子代表全家捐献的。
接着我们来到的就是大夫第,大夫第建于清末,楼上楼下共64间房间,另有院落、门楼、脚屋10余间。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就曾在这里居住、办公。 在项英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举行了“项英同志生平图片展”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图片了解项英同志革命的一生。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军部大会堂,即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七十年代以来,邓小平,乔石等党国领导人就曾来这里视察参观。在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后,这里即作为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是军部召开大型会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举行军民联欢和举办战利品陈列展览的主要场所。周恩来也曾在此给新四军指战员作过重要报告。
在大家即将离开新四军军部旧址之际,我代表我个人、司机和咱们安徽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这几天来的配合。谢谢。 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请告诉我,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改进,如果满意请告诉您的朋友。这次红色之旅到此结束,希望皖南的青山秀水让您充满活力,更祝愿铁军的精神让您斗志昂扬,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