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桔子红了读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桔子红了读后感》。
第一篇:桔子红了读后感
桔子红了读后感
有人说:这是一出延续香火的悲剧,这是一首唱给两代弃妇的挽歌。
而我以为:琦君的《橘子红了》勾勒了逝去的那个令人迷茫而奋争的年代,温馨中透着丝丝的怆痛。透过怆痛的门楣,爱情的蓓蕾早已爬上了青春的枝头含苞待放,只是错过了它本该争妍群芳的花季。企盼所有的罗曼史都以完美结局,原来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纵然是悲苦中掺揉着丝许甜蜜,憧憬里最终以绝望收场,可谁又能否认人世间曾有过的一抹亮丽?而这亮丽早已化作漫山遍野的累累红橘,红透了天边的云霞,也红透了有爱人的心房,向人昭示着秀禾与耀辉的爱情岁岁年年,亘久不绝。
《橘子红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容荣耀华原本出身贫寒,却与一富家女相爱了,那女孩比他大十几岁,纵然女孩的父母极力阻挠,他们还是结合了。可是好景不长,容耀华逐渐发迹,不仅乡下拥有一座桔园,城里还拥有银行资产,加之大太太一直膝下无子,他便与一位歌女出身却极具商业运作才能的二太太结婚了,此后桔园交给大太太料理,他则很少回乡下。多年后,大太太为一名叫秀禾的女孩葬母,便将秀禾收养家中,为了能让容耀华回到自己身边,也为了容家后继有人,她便促成容耀华与秀禾成亲,而秀禾与容耀华之弟容耀辉年纪相仿,情投意合,因而产生了爱情。他们踌躇过,也抗衡过,但最终秀禾因产后失血过多香消玉殒,而耀辉则迫于容家的商业合作娶了名门小姐娴雅。
爱情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被人们不断的咏唱,不断的演绎,不断的诠释。而在这部书中不同的人物再现了他们不同的爱的进行式。容老爷的爱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变得专断而伪善,一面固执地坚持妻以夫为纲,一面又在二太太的背叛与三太太的报恩情结下,仍旧维护着作为一家之主的地位与至高无上的尊严。直到最终,他才幡然醒悟到:那位为他耗尽了青春,守候了半生的大太太才是他的挚爱。
大太太的爱刻板而传统,二太太的爱虚荣而功利,而耀辉与秀禾在经历了逃避真切的爱情到勇于同礼教抗争的过程中,其间的煎熬与挣扎,又怎能用言语名状?然而,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爱的小舟才刚刚起航,就在世俗的惊涛骇浪中沉没了.
掩卷思忖,秀禾与耀辉的情感底片一次次在心头冲洗出明晰的影像。他们初次邂逅的一见倾心,他们一同在橘园感受漫山遍野的橘香,他们一起忘情地放飞风筝。那么美好的情感,还没绽放就凋零了。这让我想起了宝黛的木石前盟,想起了梁祝的化蝶双飞,不禁自问:是否只有以悲剧收场才会成为不朽名篇?难道只有凄美的爱情让人铭心刻骨吗?我想并非如此,更重要的在于过程,就如同流星,纵然消逝在无尽的夜空,但它毕竟在苍穹中划出了最闪耀而优美的弧线。
在物欲横流、权术流转的现实中,有人说感情也贬值了,而我以为,其实每个人心中总会为爱留一片净土,也一直期盼着纯粹的爱。琴瑟和鸣,相共白头固然是爱情的圆满归宿。然而,那些随风而逝的情丝缕缕呢?即使终成镜花水月,它们毕竟曾在我们的心湖中荡起了涟漪层层,仿若春风一般柔柔的温煦了我们年轻的心扉。
爱的魅力所在并非一定要以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完结。生活中,更多的是匆匆萍聚后的失之交臂,即使我们为飘飞的情感痛彻心扉、肝肠寸断,但它终已在心版上镌刻了温馨的回忆,而回忆是不会泯灭的,更不会老去,岁月的河水冲刷掉的只是那些无奈与哀怨,沉积在河床底层的是灿烂的情义!
是的,只要你拥有解读真情的眼睛,悲怆的故事中也会体味到壮美的痕迹。正如秀禾与耀辉虽然最终生死两隔,幻灭的只是他们的婚姻,而他们的爱情,却亘久不渝。这让我更加深切的明白:没有绽放的情愫并非不美丽,它虽然含苞,却永远芬芳四溢。
第二篇:《橘子红了》读后感
用了短短的时间,读完了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橘子红了》。这篇小说,琦君写得真好,读起来十分流畅,文字也写得清澈、淡雅而带忧伤,娓娓道来。
尽管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如此喜气洋洋,但却讲述了一段十分凄惨的故事。在那个年代,穷人家小孩上不起学,只能待在家里干活,或是早早出嫁,就像书中的秀芬。秀芬早年失去双亲,才十八岁就出嫁到琦君家,刚过上好日子的她,却在半年后因生病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琦君在秀芬临走前,紧握着她的手,一直看到她闭上双眼。我想,此时此刻,她的心里一定很难受、很悲伤,想起与秀芬相伴的日日夜夜,想起秀芬清苦短暂的一生……她一定是带着这种心情把这篇小说写完的。
读完《橘子红了》后,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似曾相识。琦君和林海音都是民国时期女作家,旅居台湾,她们以清新的文字记录下儿时的记忆,以此来纪念亲人、长辈。我想,这样的文字,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或许是分不开的!
第三篇:《橘子红了》观后感
《橘子红了》观后感
一所徽式宅院,一路湿漉漉的青石板,一条深深的小巷,萦绕着低回幽怨的音乐,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一个故事的开始,一个悲剧的诞生。
一个女人,一生等待着她的丈夫,那个让她因为没有子女而对他愧疚一生的男人。等到橘子红了的时候,他就会回来的'。是的,他回来了,每年都会回来,仅仅为了他的责任,他的道义,他的橘园。也是为了她,为了她的等待吗?或许吧,这,是悲剧的前序。
一个花季少女,为了感恩,嫁给了一个比自己父亲还要老的男人,一心想为他生下一儿半女,报答他,报答他太太对他们一家的恩惠。似乎心甘情愿,似乎无私无畏,旁人对她可能有一丝惋惜,但仍觉得顺理成章。这样“平静”的生活、“平和”的心态被一个年轻人打破。他,英俊,新潮,彬彬有礼,并且是那个男人的弟弟。于是,像一切心潮澎湃的人一样,相爱,并且深爱着对方,他们做一切不被满口礼仪廉耻的人认可的事。
他们的爱情本身就不被人认可,于是,做什么都是错,错、错、错,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注定酿成大祸,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已经在某个地方擦肩而过。一段不被认可的爱情或许比一段得不到的爱情消亡得更快。那么快,等不及让他们慢慢矛盾、后悔、改过,就已经无声无息地溜走了。因为,她死了,为了他们的孩子,为了两个老人毕生的等待,他结婚了,不是和她,为了他的大哥大嫂。
他们是这场不该发生而又必然发生的爱情殉葬品,他们也是不幸的殉道者。
然而,他们不过是两个孩子,他们对感情是那么好奇,渴望。他对礼教,是那么的勇敢无畏;他们知恩图报,天真烂漫;还有,他们的无知。无知者才会无畏。他们虽然知道礼教的厉害,但他们没料到它真的能吃人,它搅碎了他们的心灵,吞噬了他们的灵魂。最后,还要把他们的躯体分开,阴阳永隔。
他们无奈,在一切努力尝试过了以后,也许听天由命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他们还是幸福的。毕竟,他们爱过,真心真意地爱过。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努力过,拼尽全力地努力过。
他们演绎了一场悲剧,然而他们却是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彼此拥有,拥有真爱,拥有那份支撑他们完成这场悲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