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丰碑观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时间:2022-09-12 19:30:3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399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纪录片丰碑观后感(优秀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纪录片丰碑观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永恒的丰碑》观后感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每当这熟悉的歌谣在我们耳畔响起,雷锋同志的光辉形象就在我们心中巍然挺立,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象一块永恒的丰碑,耸立在我们心中。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更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更多了。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大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呀?”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像这样的事在雷锋同志身上多的数也数不清,所以人们流传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的活雷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搽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长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涩会拿出温暖的双手,给困难中的同学雪中送炭,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他们伸出热情的双手,扶起摔倒的小弟弟,搀扶老人过马路……

我们知道雷锋是一个很高尚的人,做得并不是伟大惊人的事。我们学习他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你我们做起,让这块分给永远激励我们,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发扬光大。

《永恒的丰碑》观后感篇3

今天我园播出的《永远的丰碑》介绍数位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刘英、粟裕、李卫农、乌蒙骄子刘平凯、刘谦初、陇东英烈 王孝锡、功勋卓著,光耀天山的林基路、铁血英烈张叔平、洪湖革命斗争的先行者刘绍南、兄弟并肩闹革命,前仆后继为人民的王复生、王复平等等英雄人物。《永远的丰碑》让我们又重温了那一幅幅感人的真实的画面,重温了解放军战士为了解放战争搏斗的场景。

他们用自己的年轻的生命和鲜血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一串串闪光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以及这些名字所代表的激情岁月和英雄事迹,穿越时空,跨过历史的长河,走进我的心菲,震撼着我的灵魂。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驱们,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白色恐怖,面对侵略者的刺刀铁蹄,为推翻“三座大山”、打击侵略者、解放全中国,有了“革命何须怕低头”的杨超;“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__;“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能够为我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最大的光荣”的吉鸿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是什么使英雄们一无反顾,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是“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革命一定会成功”的铮铮誓言。丰碑给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启迪,给了我们进步,给了我们不竭的动力和财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我看看他们,再想想我们,我们生活在这没有战争的年代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现在我们更加要努力工作、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梦想的人、做一个对孩子们有爱心的好老师,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认为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榜样随处可见,英雄随时可学,工作中的很多的领导老师都是我们的好榜样,努力吧!

第二篇:纪录片观后感

《敦煌》这电影被我想起来是前几天,那时候在看李乾朗的书,讲到莫高窟,我忽然想起了敦煌。

是儿时的一个下午,很慵懒的气氛,一个古代将军在特效制作的火焰天空背景下浑身插着箭暴烈的死去,一个男人似乎学习了什么少数民族的文字,一个封起来的洞口,在最后一刻放进去一串漂亮的项链。我只记得这三个镜头,以及一种无法言明的感觉,那是第一次看到意识流的镜头,也是第一次了解一个叫做敦煌的地方,也是从一串项链上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伤心。这就是全部,然后忽然发现我已经记了三十年,当然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小虎队已经老了,6点半也不会有米老鼠唐老鸭了,有些一起看电影的人已经去世了。

重看这部片,在一会汉语一会日语中我默默无语甚至有点混乱,慢节奏和变焦的手法,还有当时的表演体系,都让人感觉到了些许陈旧,我一直没能入戏。

直到城破,朱王礼去冲李元昊的阵,漫天烟尘,10骑人马被很多很多人包围,在沙漠里死啊死,直到太守要烧掉那些经卷字画,直到他们封起来那个洞穴,我承认我真是被打动了,在这些表演背后的那种情怀,是一些人一定要到沙漠里拍电影,是他们在1988年耗资2700万搭建一座城,是他们死磕连盔甲都要做旧看来非常逼真,是他们设置各种百姓逃难的细节,当然还有很多日本演员用力过度的表演,从这里面能感觉到那种对美好事物要毁灭时候的无能为力和不舍,而主人公最后爬到水边,看到水中的小鱼,那是新生命,经历了无数千疮百孔的生活和动荡之后,生命本身就是活下去的动力。

人为什么会为了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的东西豁出命去,就像字画,就像经书,是不是人类进化错了,做一只海底的珊瑚或小鱼,张着嘴吃就好了,死了做肥料,没有渴望也就不会受伤。

而战争、贪婪、欲望这些东西造成的伤害,是不是就是人类对抗错误进化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三篇:纪录片长征观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战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就像竹石,在岩石缝中发芽、成长,显示着生命的顽强。他们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永远不会服输,永远接受着挑战!

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创造了无数惊人的奇迹。就说飞夺泸定桥那次战斗吧。素有“天险”之称的大渡河让人看了心惊胆寒。可是这场战役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能输,决不能输!一咬牙,一跺脚,拼了!战士们冒死建奇功,居然赢了这场战役。美国人有一对夫妇参观过泸定桥后,曾这样说道:“中国是用那些敢于翻越千山万水人们的牺牲精神和勇气统一起来的。”连美国人也被我们的`红军战士震撼了!

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轻言败,自强不息。

红军是长征里程上永远的丰碑;红军更是长征精神的灵魂。让红军英魂万古流芳!让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优秀范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