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时间:2022-06-28 00:41:2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00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第一篇:《三八线》观后感

对三八线的最早记忆,来源于语文课本《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的教育,确实是从娃娃抓起,从小教育,把爱国爱党爱军三者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灌输到每一个娃娃的骨子里。当我站在三八线的观景台的时候,小时校园的记忆不时重现。"抗美援朝",这是中国的叫法。"朝鲜战争"这是国际称法。志愿军战士,多么正义的名词啊,多么伟大赋予历史使命,美帝国主义,联合国盟军,不亚于当年的八国联军啊。我们从小的教育,让我们牢牢记住了"抗美援朝",记住了最最可爱的人--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这场战争一定是正义的,不然那位伟大的红二代为何会留在了朝鲜人民那里。可是,从小到大,我们从不会去问为什么要抗美,虽然我们知道援朝是因为有句古话叫做唇亡齿寒。当导游介绍朝鲜战争的时候,我不禁感叹自己真的不大PQ,很无知的说。

看着韩国人民的生活,再想到在国内看到的关于朝鲜人民的报导,想象China and TW,不禁感叹,Jzr,真的是个败家子。同一个民族,他拥有比韩国更好的经济工业基础,经过这么几十年的发展,韩国人民已经吃饱了没事干去整容了,可是朝鲜人民呢,一边说自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边鄙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韩国,一边期待着啥时能吃饱饭。世上,史上,最大的败家子之一,莫过于him了。民族自尊心是可以理解,自强自立也是可以理解,甚至封建王朝制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民生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自己都养不活的country,无论愚民政策做的多完美,军事化管理多成功,都很pity啦。

最最无奈的是,韩国导游说,如果朝鲜战争某天continue,日本、美国肯定帮韩国,你们中国会帮哪个呢?全团队友不约而同的,包括我自己,说:朝鲜。是的,无论那个败家子怎么败,至少目前我们还是需要这个败家子做门板的,所以无论多么不喜欢,还是得挺一挺,谁让人家就在咱门板儿那儿呢。

在三八线的望远镜钱,我投了500韩元,用尽精力去看那个遥远的仿佛又很近的神秘朝鲜边境,很可惜,天气有雾看不清楚。倒是看

韩国军官们实在。去之前就听说南男北女,说韩国的男人比女人好看。这句话倒是真的很正确。身高高,很瘦,很时尚,远看还真的很有味道。可惜还是不习惯走近看,因为我习惯了欧美明星深邃的眼神,立体的轮廓,也习惯了中国男星梁朝伟那放电似地双眼皮大眼睛。

地道那段很有感觉。韩国挖的那段像是地铁站,而到了朝鲜挖的那段,坑坑洼洼,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电影地道战。不禁开始瞎想,朝鲜人民知不知道,当年他们挖的地道,现在已经变成了韩国人民赚钱的景点。啥时候朝鲜人民,能亲自到韩国来旅游参观参观,他们前辈们挖出来的那一条条地道和编造的一条条幼稚的谎言?花岗岩的地道壁上涂上黑色油漆,说成是不小心挖煤挖到了韩国。想来这么创意的提法,只有那位伟大的jzr的子民们,才能想得出来才有自信和脸皮说的出口。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为了成大事,不顾百姓死活,必败。谎言,说一千遍,会让人相信是真理。可是,悠悠历史,会记住这一点。终有一天,谎言,终究会被打回原形,谎言,终究还是谎言。民众,可以被愚教一代、十代、一百代,但是历史,不是一个国家撰写的,是全人类书写的。

第二篇:2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攻克德川,全歼韩军第七师标志着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西线反攻作战首战告捷。但是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为了全歼联合国军西线兵团即美第八集团军,我志愿军38军开始向敌后迂回穿插,目标是占领三所里,堵住美韩联军的后路,把他们彻底包饺子。

这次抢占三所里的急行军是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能否成功的关键行动,一切都看38军的了。为了顺利穿插到位,抢占预定目标,38军克服困难,万众一心,坚决执行命令,不打任何折扣,一定要用自己的双脚抢在美军的汽车轮子前面到达。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急行军的奇迹,是人和机器的竞赛。经典的抗美援朝战争电影《奇袭》反映的就是我38军在第二次战役深入敌后,穿插迂回的故事。

负责穿插任务的38军113师由于担心被敌人监听到我军的动向,采取了关闭电台,实施无线电静默的做法。由于一开始与他们失去联系,整个志愿军总部和38军军部都心急如焚,密切关注113师的动向。同时一路上,由于担心美军轰炸,我军历来采取的是白天潜伏隐蔽,夜晚行军的做法。可是这次行动如果按照常规做法,肯定无法顺利完成任务。113师灵机一动,索性在大白天也开始行军,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去掉了一切伪装措施,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在公路上。负责侦查的美军飞机在天上看到了这支队伍,想当然地认定这是一支撤退的南朝鲜军队,因为中国军队是不敢这样做的。美军飞行员甚至还告诉三所里的的韩国治安军准备好饭菜,好好犒劳这些部队,“他们一定非常疲惫,要多给他们补充盐分,做一些咸鱼吧。”这股热情细致的精神堪比家庭主妇。结果可想而知,我军顺利到达目的地,还顺口享受了这些犒劳,顺手歼灭了这些敌人。

这个故事被电视剧采纳,用在了主人公李长顺所在的尖刀连身上。长顺所在的连队作为全团的尖刀担任了迂回穿插的开路先锋。战士们忍饥挨饿,顶风冒雪,承受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就这样一路急行军。凭借着张连长机制灵活的指挥和策略,尖刀连顺利抵达了目的地,连掉队的士兵也很快被后续部队收容,迅速归队。但是长顺的老乡栓子却因为身体不适,掉队了。长顺和栓子的班长机枪班杨班长,担心栓子在风雪中冻死,准备回去寻找接应。

连长认真地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我们的部队绝不会抛弃任何一名战士,只要有一份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但是必须在预定的时间赶回,因为我们不能耽误作战时间,不能影响战斗行动。长顺和杨班长小心谨慎的行军,胆大心细,躲开了敌人的游兵散勇。而栓子也没有放弃,他坚持着挣扎着,站起来,向着连队前进的方向,一步一步迈进。栓子之前虽然胆小,掉链子,但是现在他的意志正在逐渐培养起来,他已经有了身为一名战士的觉悟。最终三人顺利会合,但是三人都已经精疲力竭,栓子希望长顺他们放弃自己,否则三人都会牺牲。但是长顺和杨班长始终没有放弃,也不断给栓子打气,鼓劲,要他振作起来,三人最终按时归队。虽然这个故事出于文学虚构的需要,但是这股精神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我们的队伍就是因为有这样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才能够拧成一股绳,团结一条心,才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经历苦难,铸就辉煌。

在后方,长顺的恋人常芳已经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最后还可以成为一名护士。但是长顺的妹妹长清却要不断忍受晕血带来的折磨,长清不希望因为晕血而放弃,她坚决要求自己克服这个缺陷,坚持为伤员洗带血的纱布,克服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

在剧中,长顺他们的穿插地点名为龙缘峰,其实这是历史上的龙源里。38军在攻克三所里之后,接到了总部的又一个命令,要求他们抢占龙泉里,那里是美军的另一个逃生之地。可是他们在地图上找不到龙泉里这个地名,事后得知,由于一字之差,总部的电报拍错了,把龙源里误写成了龙泉里。这可是关系战争成败,生死存亡的大事啊,一个字的错误将带来南辕北辙的危险。然而我38军还是找到了龙源里,因为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战机,而不是机械死板地照抄命令,最终38军抢占龙源里,堵住了美军难逃的大门。可是要真正堵死这道门,38军承受的是美军的疯狂反扑,这个地方变成了火海地狱。说一句弹耕炮犁三所里,毫不夸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中最惨烈最悲壮最艰苦最危险的战斗发生在松骨峰,也叫书堂站,38军113师335团第一营第三连就扼守在这里。美军使用了各种武器,发动了一次次又一次密集的集团冲锋,这才叫所谓的人海战术。连钢铁都能烧化的凝固汽油弹把第三连的防守阵地变成了焦土,按理说这里不会再有活人了。但是被凝固汽油弹烧得只剩下20多人的第三连依然把守在这里,他们带着满身的火焰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子弹打完了就拼刺刀,刺刀折断了就用石头,用拳头甚至用牙齿,哪怕带着满身的烈火抱着敌人一起葬身火海,你们也休想过去!中国人,让我们永远记住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同志的这篇文章应该成为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儿女的开学第一课!

此战之后,38军洗涮了第一次战役的耻辱,而且获得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名“万岁军”!让我们听听这首38军歌吧: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

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秀水河池歼灭仗,队伍打成钢,

嘿!大小千百仗,仗仗有名堂,

三下江南,打的敌人胆破心又慌,

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

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

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

跟着英明的毛主席,嘿!勇猛地向前进!

阶级的部队,阶级的英雄,

阶级的意志,阶级的心。

劳动人民上战场,复仇显本领,

嘿!人人逞英雄,个个是模范。

英雄模范,成千成万杀敌立大功。

打过山海关,解放全中国。

打过山海关,解放全中国。

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

跟着伟大的毛主席,嘿!勇猛地向前进!”

由于剧情所限,长顺他们没有选择历史上的阻击战,而是打了一场攻坚战,但是同样壮烈,同样英勇,同样顽强!战斗中栓子所在的机枪班不断有战士倒下,杨班长作为机枪射手,必须有一个副射手为他装填弹夹。杨班长命令栓子,送弹!栓子看着战友们不断牺牲,也激起了同仇敌忾的勇气,他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冲到了班长身边,他经历了战火的考验,终于成长了!

志愿军西线反击战开打的同时,在东线的长津湖,志愿军第九兵团也展开了对美第十集团军陆战第一师的进攻。这场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痛心最壮烈最难受的战斗之一,因为那一年的冬天,好冷,好冷!先抛开战斗之艰苦,牺牲之巨大不说,我们的第九兵团都是清一色的江南子弟兵,他们从没有想过会到朝鲜的冰天雪地中作战。由于时间仓促,后期保障没有及时跟进,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也根本没有规范的后勤保障体系,我们的战士多数人都没有棉衣棉裤棉帽棉鞋,还穿着单衣,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粮食物资和充足的武器。

为了隐蔽行军,不敢生火,战士们往往几天吃不到一口热饭,能够充饥的只有几个冻得硬邦邦的小土豆和一小把黄豆。重装备火炮本身缺乏,更由于急行军被远远落在了后面,相对于只有一两发子弹的步枪,我们最好的武器居然是手榴弹。即使是这样,第九兵团依然克服各种困难,顺利赶到预定伏击地,完成战役展开。15万人隐蔽集结,隐蔽开进,居然没有美军的空中侦察发现蛛丝马迹,而且还是行走在茫茫雪山和悬崖峭壁上,这是人类急行军史上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剧选取了长津湖之战中的一个悲壮的片段,嫁接到李长顺所在的尖刀连身上:由于敌情有变,尖刀连需要在雪地里潜伏一夜。尖刀连六班的全体战士就这样因为趴在雪地里,所有人都冻成了冰雕,但是他们所有人都保持着向前冲锋的姿态,没有一个人向后看。在长津湖之战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第九兵团由于冻伤减员高达28954人,冻死1000余人。不用去想战斗牺牲有多么巨大,单单看看冻伤减员的数字,就没有人忍心想要过多回忆这张战争。但是我们必须时时回忆,时时铭记,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爬冰卧雪,才迎来今天的独立解放!

美陆战第一师绝对是我们遇到的最强大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们的机械化装备,后勤保障系统和现代化指挥系统给落后的中国军队上了铁与火的一课。师长史密斯少将的指挥能力和应变才华堪称名将;美军的空地协同,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等战术素养堪称世界第一;在面临生死关头,他们的战士所爆发出的战斗力也是无比惊人。双方是真正的血肉与钢铁的碰撞,我们的战士只能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反应来弥补物质上的差距。经历了长津湖一战,让我们真正意识到我们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们一代代新中国的军人都恨不能奋起直追,让我们的军队拥有现代化的装备,后勤和指挥。近年来,强军之路已经在蓬勃发展,可是我们的差距依然巨大,我们的国防力量还依然薄弱。从东海到南海,从新疆到广西,我们的边疆还不安宁,敌人依然对我虎视眈眈,他们时刻在磨砺自己的爪牙,企图撕开我们的血肉,吞噬我们的身体。我们谁不渴望再度国门亮剑,但是我们的剑铸好了吗?我们的剑法练的如何?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亮剑精神吗?

第三篇:历史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历史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三八线》讲述的是1950年鸭绿江上的渔民遭美军战斗机轰炸后,村里两个小伙子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保家卫国的故事。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三八线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八线观后感(一)

放假三天没事就开始看《三八线》,今天已经看到26集了,先前就听说高调推出这部援朝大戏、剧组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筹划了好些年才成稿,起初我心里有点儿小激动,至少应该跟《血战太平洋》一个级别的吧?但我不敢期望过高,因为国产战争剧之烂天下闻名,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只要国产剧就想起手撕鬼子之类,没办法自己本来就是茅坑还以为能发现金子?

先声明我是基本不看国产战争神剧的,作为历史谜的我好较真,看了那些怕恶心得晚上睡不着,至今我只看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等几部难得的国产经典,想看战争剧我宁可去看美国大片,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三八线》看后才有自己的感悟,这部剧说不上真实也说不上狗血,绝不像那些提起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让人振奋也至少比抗日神剧强点儿吧

一、剧情还可以,反正朝鲜战争大致什么情况地球人都知道,从基层视角切入主题也不错,总脱离了那些动不动就高大上的人物, 这点我认可,一会儿感情戏、一会儿谍战剧反正综合着来吧,虽然我眼花缭乱点儿还是可以理解,志愿军入朝25万人,一个连总不能24小时打仗不休整吧?

二、道具服装啥的基本上没看到穿越的,可能之前神剧被骂惨了吧,如果现在还冒个加特林、59式出来剧组可以自觉去跳河谢罪了

现在说说我挑的刺,别说观众鸡蛋挑骨头,电视剧特别是历史剧就应该有这份承担有这份胆量有这份底气,祖国的历史如此丰富后人却不忠实地去表达,胡编乱造有脸自称中华儿女么?正如网上有人评价,我认为这部戏还是不能完全脱离抗日神剧的套路,从我军角度出发表现我军顽强英勇我可以理解,但几场战斗看下来我发现基本就把韩军美军当傻子智商了,我军无论排兵布阵还是深入敌后都如入无人之境,这不是几个特种兵而是整个连啊!长顺和家喜几次穿越敌军哨卡都没事,我就奇怪了,那么大的公路一群韩军看着,他们都瞎子不成?晚上整连再小心也有一百多人吧?好就算晚上没注意长顺他们可是白天两次穿过、还带着伤员,几十米距离一群韩军硬是没反应,难不成晚上他们夜盲、白天他们雪盲?历史上不是因为补给营养不够有些志愿军夜盲不愿夜战么?龙橼峰阵地战也是越看越不过瘾,美军炮火反复覆盖我军掩体被毁表现得倒很真实,但双方对射凭啥志愿军个个神枪手敌军都是菜鸟只能基本靠炮火?我就不信刚经历二战的美军就这单兵素质,难不成就靠核弹就能搞几十年两极争霸?我看过《高地战》、《太极旗飘扬》等片,韩国人拍战场残酷性上就比我们实事求是,子弹之下敌我平等,自己被打得尸横遍野的镜头韩国人是不吝啬的,国产剧我觉得就却这份魄力,虽然比抗日神剧强多了。

目前我就感觉大方向没错、小bug屡见,总之还是可以吧,后面怎么样得看了才知道,我觉得要出严谨的国产剧只有这么挑刺,这样恰恰才是一个热爱祖国历史、老兵的国人,对于网上那些叫嚣就爱神剧的货我也没话说,林子大了傻鸟都有,本来就这种低智商就不拿正常人的标准要求了。

三八线观后感(二)

电视剧《三八线》一放就跟着每天看,看完以后有些感想。

就这部电视剧来讲,觉得拍得很一般,相当失望。

一是线头太多:我方有前方部队、战地医院和运输队;敌方有韩军前线部队和潜伏特务。这5个线头从头到尾5条线,镜头给的差不多,看得眼花缭乱。5条线之间实际关联很小,观众看起来感觉很散。由于面面俱到,有些不重要的线索有凑镜头的感觉,这让剧情显得很散很松。只有战斗打响了,才能提起兴趣。实际上光打仗的戏码拍38集都使不完。

二是男女感情成分放得太多。其实朝鲜战争期间这样的感情牵连很少发生,这一点比抗战和国内战争都会少得多。本剧男女感情所占分量估计会是朝鲜战争实际分量的一百倍甚至一千倍。这太不典型,让人感觉假。

三是韩剧和其他电视剧影响,只顾好看不切实际。大量战斗场面中志愿军都是平端着抢搜索攻击,被击毙的敌军大部分是枪打的。实际上朝鲜战场上美军死于子弹的比例只占20%,大部分是弹片杀伤,其中主要是手榴弹弹片。美军回忆录里也描写的就是志愿军小喇叭一个劲儿吹,手榴弹扔得满天飞。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志愿军主要靠手榴弹。如果双方都靠枪打,志愿军的轻武器火力会比美军强?而本剧似乎认为扔手榴弹是个高级战术动作,要只有连长和指导员会,而且一定要绕到美军后面。其实扔手榴弹最简单最实用。比如线排长在掩护战友撤退时一直是摆得很好看的射击姿势,直到牺牲都没扔手榴弹——这很奇怪。撤退时一颗手榴弹扔出去敌军第一个动作就是全体卧倒,从看见飞过来的手榴弹到爆炸连头都不会抬。就算扔个石头也会这效果。有3颗手榴弹加石头起码能延缓3分钟。这一点也有“神剧”的残余。

当然,对于能拍摄和播放抗美援朝的电视电影,贫道还是很高兴的。这些年对抗美援朝的起因和对中国是否有好处等,杂鱼们搞了很多名堂,最近看到许多学者用大量事实和全景角度对这些荒唐言论进行了批判。这些批判写得很好,贫道就不再说了。这里贫道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下朝鲜战争的意义。

朝鲜战争让很多人知道中国军队不是好惹的,是有能力打败任何对手的。这一点很多人,包括对手都承认。贫道觉得志愿军打败了美军的意义还不止如此。

第一次战役美军发现中国军队大批入朝后,无论美军还是“国际共识”都不会怀疑这一点:中国军队不可能阻挡美军打到鸭绿江,如果美军发动攻击,志愿军要么被屠杀要么退回本土。

这点国际共识是有基础的。

首先,自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与其他文明国家打仗基本是全胜,而且胜得轻轻松松干脆利落,无一例外!

西班牙人占领加勒比以后,西班牙的埃尔南·科尔特斯(1485—1547)发现了现在的墨西哥。墨西哥当时是1500万人口,十几万军队的阿兹特克帝国的地盘。科尔特斯只组建了一支800人的军队,在5年时间就征服了这个帝国。800人呀!霍去病第一次用八百骠骑斩首匈奴两千多,对手肯定不到骠骑营的10倍。

这还不算什么。科尔特斯的西班牙同胞弗朗西斯科·皮萨罗(1471-1541)骑士更厉害。现在的智利当年是拥有600万人口的印加帝国。皮萨罗骑士竟然只带领区区168名西班牙士兵组成的乌合之众,在帝国中心地带,把坐在轿子里、周围有8万印加士兵的团团护卫的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生擒,并在战斗中屠杀了7000印加士兵。这场战斗总计用了半个多小时!现在很难评价这究竟算一次战斗呢还是叫一次战役,或者叫一次战争?叫战争吧用时也太少了,叫战斗或战役吧,这场“战斗”后印加帝国就亡国了,亡国之战不叫战争不合适吧!而且平均1人对470人且战而胜之,也是亘古未有的。

可以说,西方列强在这几百年来无论非洲还是在美洲,都是战必胜攻必克,古老的印度,好战的穆斯林也不禁打。就算中国开始还能顶一顶(台湾对荷兰,黑龙江对俄罗斯),后来也是“在海边支起个大炮就投降了”。

几百年都如此,还能例外吗?

其次,美军眼里当时的中国军队有什么战力呢?这时离抗战结束不久,中国军队与日军战力之比可做参考。

抗战期间说国军武器不如日本。忻口会战双方摆开架势打,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对国军 6个集团军,31个师、13个旅,约28万多人(加八路约30万),最后以国军完败结束。淞沪会战日军20万对国军80万,也是日军获胜。一般情况,国军四倍于日军时基本没有取胜把握。

日军火力和战斗力,美军见识过。虽然凶猛,但比美军还是有差距。那么1950年10月到11月美军碰见的`中国军队装备如何呢?有一点是肯定的,装备不如抗战初期的国军。下面是国军一个师的装备和志愿军一个师的装备(按一军三师换算):

国军整编师(4团): 人员13390-13903人

野(山)炮36门,榴弹炮16门,二公分加农炮24门,八二迫击炮24门,重机枪74挺,轻机枪224挺,手枪649支。驳壳枪776支,步枪6666支,骑枪1568支。

志愿军第一批入朝(按一军3师折算)人员:11667人

步枪4830;轻机枪233;重机枪67;60迫击炮84;82及重迫击炮39;山炮12;70步炮12。

也就是说志愿军一个师人员约为国军整编师的85%,步枪相当于国军的60%;轻机枪相当于国军的104%;重机枪相当于国军的90%。只有射程3、4千米的迫击炮比国军多出62%,但直射炮不足国军的三分之一!而所有这些装备,水平都是抗战初期的水平。这意味着实际上志愿军火力甚至比抗战初期国军的火力还差。要知道美军的飞机可不是忻口战役日军那些破飞机!

这些情况麦克阿瑟是都知道的,因此他认为他两个星期结束战斗,让美国兵回家过圣诞节。

但是,美国竟然打败了。从第二次战役到上甘岭再到金城战役,联合国军是战不能胜,攻不能克,守不能坚。

美国人在朝鲜败给中国是件大事,天大的事。这件事不可能用传统逻辑去概括,不能说“落后国家依旧打不过西方列强,当然中国例外。”必须改成“现在不同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要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打败西方列强是可能的!”

这才是志愿军把美军赶回三八线的意义!

于是,越南人民军不信邪了,在奠边府把传统强国法国军队打个落花流水,继而把50多万美军赶出越南。阿尔及利亚游击队也敢和法国占领军打个十几年最后让法国撤军。自从志愿军开了个头,全世界的殖民者都意识到殖民地那些土包子如果造起反来,还真不一定能镇压下去,搞不好进退两难。于是,亚非拉殖民地一个个独立了。

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联合国军打败,殖民地国家人民很难有后来那样的勇气和胆量。

这就够了。

人心不古,现在中国人看问题角度比以前退缩多了,时时事事计较的都是这事儿“对中国怎么样”,完全小家子气,把“天下观念”丢出十万八千里。而人家美国倒是时时事事抱着“天下观念”。

丢掉天下观就没有全局观,时时事事为自己而不为天下,天下一定抛弃你。

希望能看到好看的抗美援朝作品。

不过现在很难,好点导演都去搞细皮嫩肉的“小鲜肉”去了……

《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