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观看电影钱学森的心得观后感(范文六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观看电影钱学森的心得观后感(范文六篇)》。
第一篇:钱学森观后感
1935年,他18岁,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1945年,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副教授。经过他的努力和天生的聪慧,在学术上超过了他的老师冯·卡门。并与他的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此时他想起自己的祖国——中国,他来美国之前就有一个心愿:完成学业,报效祖国!而美国阻拦他回国,因为美国海军部次长曾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他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经过一番波折,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回到了祖国。他与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东风1号,东风2号。虽然东风2号没有成功,失败了。但他还依然努力,后来终于完成了两弹一星。他,就是——钱学森!
看完电影后,我便进入了深思。钱学森他为什么放弃美国那么优越的条件,回到当时生活条件并不太好的中国。我相信,如果问他这个问题,他肯定会说:“因为这是我的祖国,我不想要在别的国家过一辈子,因为那不是我的祖国!”他当时准备建造东风一号的时候,因为中国当时并没有所谓的零件工厂,而一个发动机就需要四千五百多个零件,这个样子根本造不了东风一号。
困难不仅仅只有一个。在钱学森向各大书记介绍东风一号的构造和一些相关的公式。书记们说说懂了,其实他们都没有懂。因为钱学森太聪明了,因为他写出的算式很少有人能看懂。当时钱学森的学生也不懂,要求他讲解一下,钱学森并没有讲解。因为他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而那些书记们不懂,钱学森就再给他们讲解一遍。外国人不懂他不管,但中国人不懂,这可不行,他必须再讲解一遍。
钱学森心里只有祖国,是对祖国的热爱,让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也正是这一种爱国情,才让他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到自己的祖国。在他心中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强烈的自尊心支撑着他去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任务。这份伟大的爱国情深深地打动着我。虽然钱学森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这种高贵的爱国品质以及对科学的执着的追求精神会在中国人的心中传承下去!最为一个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第二篇:钱学森观后感
钱学森,中国近代科学家,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这篇文章讲的是:在中国没钱没设备的困难环境下,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辗转5年,终于重返祖国,并研制出第一颗导弹。我读着读着,看到有这样一段:“我们日夜盼望着,就是祖国能够从黑夜走向光明,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由这几句话,我们体会到钱学森漠视金钱、荣誉、地位,坚定回到祖国,这说明了钱学森对名与利得淡薄,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奠定了祖国在在他心中的重要位置。
我继续往下读,美国人为了阻挠钱学森回国,设定了很多苦难,最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并研制了第一颗导弹,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克服种种阻力,终于回到祖国的艰难历程,充分说明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这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
我要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爱国好少年。
第三篇:钱学森读后感300字_钱学森读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钱学森》。这部电影讲述了钱学森从美国留学到回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一段经历。在赴美留学期间他时刻不忘祖国,舍下美国给他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克服艰难困苦成为“中国导弹之父”和“中国航天之父”。
在没看这电影之前我对钱学森不了解,观看完电影我知道他是位国之骄子,民之楷模,是位爱国英雄,也是全中国的骄傲。他在美国留学时美国非常重视钱学森的才能,认为他是个位人才,而钱学森坚持“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因此美国对他进行了无休止的折磨,在各种手段的阻挠下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核弹。他用科学不断地造福祖国和人民,钱学森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现在我是为少先队员对祖国的感情不够深,每当在祖国过生日时,总是不关心觉得和我无关,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好。我一定要以钱学森为榜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胸怀祖国,做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少年。
第四篇:钱学森读后感300字_钱学森读后感
在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没有实验数据,他们就自己计算;没有实验器材,他们就去垃圾站淘,去自己造;没有科技人才。他们就自己培养,总而言之,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搞建设,团结一致创辉煌。
在导弹的研究建设当中,不仅钱学森,还有很多科技工作者也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的精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路出家的张工农。军人出身的张工农,勤奋刻苦,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张工农作为工农阶级的代表,象征着为了祖国的腾飞,无数人都在积极向上的努力着。有这样的干劲,让人对新中国的导弹事业的腾飞,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钱学森,留美博士,在美国生活二十年,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美国有着很高的名气和优越的生活,然而在祖国建设的召唤面前,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些优越的待遇,并且通过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险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第五篇:钱学森读后感300字_钱学森读后感
这天我读了这一书,我被钱学森的爱国之心所深深打动了。
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我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又一次表达了他的思念祖国之情:?祖国此刻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钱学森不仅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美国的高级将领不让他离开时,他的决心也一刻没有动摇,最后,钱学森回国了,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读完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分。钱学森那种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着实令我感动。想想看,是祖国养育了我们,让我们生活在这完美的国度中。在那么落后的时代,作为一位大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想到了祖国,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
第六篇:钱学森观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钱学森》,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里。少年的钱学森喜欢自然科学、音乐、绘画,成绩优异,于20岁那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4年毕业,赴美国留学。第三年考上麻省理工学院航天系,仅用一年就获得硕士学位,三年后获得航天,数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到1949年钱学森成为世界公认的物理学界权威之一。
1955年,经过五年的不屈抗争,钱学森终于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他的指导下,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仿制火箭,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读完里这位篇文章,我感慨万分。钱学森那种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着实令我感动。想想看,是祖国养育了我们,让我们生活在这美好的国度中。在那么落后的时代,作为一位大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想到了祖国,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吗?我们青少年要向钱学森学习,使自己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