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合集)

时间:2024-06-07 17:17:3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030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大全

教学目标:

掌握重要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感受孟子以民为本、为民请愿的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梁惠王的形象,“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

教学过程:

导入:以孟子表达民本思想的名句导入。

以读促悟

找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1—4段。

明确:想要朗读得生动,有角色感,需要把握角色性格及心理

梁惠王的形象分析

明确:梁惠王——治下饿殍遍野却自我感觉良好,自私又自负

分析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及孟子形象

明确:虽然梁惠王移民移粟,但这小恩小惠与邻国国君相比并无本质区别。

孟子——有智慧,胸有成竹

诵读指导:

明确:读出梁惠王的轻浮自负及孟子的气定神闲,胸有成竹

明王道,解仁政

第二篇:大学语文作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我们能够从《寡人之于国也》中体会到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标志着民本思想的真正形成。

孟子从来就是以善以言辞动人闻名的。他的演说,往往能抓住谈话对力最关心的问题而“诱敌深入”,使对方进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再加以明白易懂的比喻,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的目的。

孟子的辩论迫使梁惠王承认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从吃穿问题入手,并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尽管和孟子一样的学者在谈论中屡屡征服国君们,但事实上国君们不为所动。国君们都明白一个事实:或许学者的论调很高明,甚至让自己醍醐灌顶,但冷静下来好好考虑,却不可全信,否则国家要遭难。“仁政”,这是一个美妙的字眼儿,可是兼并战争不相信美妙。施行“仁政”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没等自己国家发展得强大,邻国或大国的军队早已杀来。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国君们面对学者的劝说为何如此“不开窍”。

可怜的学者们没有意识到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合时宜,战国时期,列国争雄,仅凭道德说教就想让国君们克服日益膨胀的权势,放弃私利,放弃武力,那是不可能的,学者们的学说不成功乃是历史的必然。

孟子的民本、仁政的思想虽然跨越千年,却成为后来历代政治家的施政理想,即使到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辉。

第三篇: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大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此文,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

3、理解本文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同学间相互合作、问老师等方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读懂大意。

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克服畏难情绪;

2、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审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文知识积累

2、孟子思想及散文艺术特色

三、课型 讲读课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设想(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

六、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常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②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情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论说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体现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初中时,学生已经接触过他的《孟子两章》中的《得道才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所表现的主要思想与本文基本一致。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障碍较小,想让学生通过自学——结合注释、借助辞书、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的目的。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理解和孟子散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上。具体方法是通过与孔子的思想及《论语》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阅读而获得。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2分钟

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我们通过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他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二、简介孟子及其政治主张——仁政(略) 3分钟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悟 3分钟

1、读音,停顿,语气语调

2、梁惠王主要与孟子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孟子是否作了直接回答?

四、引导学生“读读--译译--论论”

㈠课前完成: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略)

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梳理作者的思路,领会高明的论辨艺术。

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你了解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吗?

2、“何也?”以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一问中包含着梁惠王怎样的心理?

3、他之所以有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或“他认为民应多”的理由是什么)

4、孟子对他的疑问作了直接的回答吗?

5、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寓指什么?

6、是啊,梁惠王不但谈不上尽心,还可以说有“虐政”现象,哪一段体现出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在惠王发问之后就指出来?

7、从“五十步笑百步”到最后提示仁政,你能认识到孟子论辨艺术有哪些高明之处吗?我们如何借鉴学习?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重点赏析5、6段,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比较阅读,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孟子写颁奖词,领会孟子的“王道”思想;

2、通过比较阅读、诵读品味《孟子》的语言艺术;

一、忆旧导新 2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领会了孟子在论辨中善用比喻,寓言委婉劝谏,步步诱导的方法。本节课我们主要来领悟孟子的仁政思想,赏析他激情荡漾的语言——酣畅淋漓宣王道,激情荡漾品语言。

二、引导学生“悟王道,品语言”

㈠比较阅读

师引:大家知道,孟子师承孔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说的另一继大成者。我们也曾学习了会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许多名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 (1)德不孤,必有邻。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巧言令色,鲜仁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师:今天,我们再读两则 (3分钟)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师引:这两则论语与本文的哪两段内容是相同的?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仁政------王道

师引:从语言、句式上来讲,孔子的《论语》与孟子的风格有何不同?你们觉得哪种表达更好?(或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概括简约----具体详尽

㈡以声传情读出来(以读促悟)

师引:对于这种激情荡漾,气势磅礴的排偶句、顶真句,我们应该如何去读?语速是快是慢?语调是升是降?语势是强是弱?大家先自由诵读,读出荡漾激情,读出磅礴气势。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设计

【教材概述】

1、内容分析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2、重点: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思路方法】

1、教学思路: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2、教学方法: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教学法 包括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多读多练,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前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艰深,为此,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课题的环节。之所以布置预习的课题,是因为作业提纲是我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它的好处在于为学生提供解读课文的思路,明确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作业预习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题去收集、筛选有关的资料,能够结合背景资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

(3)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课堂讨论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又应注入新的生命,“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即古今对读,合理延伸。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4、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 1、故事导入: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2、 名句导入:“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著名代表孟子关于治国方略的著名言论,意思是说“治国方法有两种,就是仁政和暴政罢了。过分虐待他的人民,那自己也会身死国亡,虐待不太厉害也会造成危险使国家削弱。”这里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那么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共同探究仁政的具体内涵。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1、 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2、 基础知识

(1)、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民本思想的核心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不义的战争,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孟子名轲 ,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3)、给下列字注音

王好战(hào) 弃甲曳兵(yè) 数罟不入洿池(cù gǔ)

衣帛(yì bó) 庠序(xiáng) 鸡豚狗彘(tún zhì)

饿莩(piǎo) 不入洿池(wū)

(4)、写出句中通假字的通假情况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莩”通“殍”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信息筛选

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提问: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课文第一段:

提问:“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明确:“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提问:“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明确:“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如虚词“之”,名词作动词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或……或……”、“是何异于……”;

②把握文章结构,了解孟子如何层层深入进行论述;

③学习掌握本文比喻鲜明、善于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通读、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点;

2.学习掌握本文比喻鲜明、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之”的用法;

2.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交流法、点拨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如实词“数”、“胜”等,虚词“之”,名词作动词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或……或……”、“是何异于……”;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点拨,学生通过通读、小组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

3.情感与价值观:

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积累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点;

【教学难点】掌握“之”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交流法、点拨法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把他们并称为“孔孟”,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孟子以及他的思想。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更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孟子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孟子的篇目,所以这里只做简单介绍。关键词:孟子,亚圣,民本思想,仁政)。

三.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我们可以看出是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梁惠王在问孟子关于自己执政的问题;那么孟子作为一个普通人(臣子),他在面对君王的提问时会如何回答,如何在君王面前把自己的主张阐述清楚呢?本文的论辩艺术特色又是什么呢?我们在第二课时会解决以上问题。今天我们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把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尤其是“之”的意义和用法,整体把握文意,为下一课时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孟子的论辩艺术做准备。

四.诵读全文、正音,强调重点语法现象:

(文言文的诵读和对字词句的理解是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结构思想的前提,这一篇又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所以把这一部分作为本课时的重点)

师生齐读全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正音:

生僻字:数罟(cù)不入洿(wū)池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涂有饿莩(piǎo)

多音字、异读字:然而不王(wàng)者 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王好(hào)战

学生再读,读准字音、停顿,尽可能初步感知孟子的语言特色、把握对话两人的情感。

学生自由读熟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疏通文意,解决老师给出的文中的重点的字、词,直译重点的句子(下面划横线的地方),如果有不明白的字词句,标示在课本上: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六篇: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大全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这篇文章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仁爱的博大。教学这类文章一定要能让学人在文言的背后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炙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教学“文”的过程中落实“文言”,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掌握文中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3.通过把握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略)

二、导入课文

直接导入,读课文标题。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这一句话,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结果如何呢?(民不加多)注意“加”是“更”的意思。

三、文言基础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 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

③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判断句)

丧:为动用法 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 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

王:名词作动词

⑦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岁:年成

三、一读课文,辨“民”义(探讨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

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呢?

(明确:不会。因为: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意味着人民生活不安定;2,“王好战”,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全;3,“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意味着社会不经困济贫,人民忧患不安心。)注意“检”通假“敛”,是“制止,约束”的意思,“发”是“打开”的意思。“非我也,岁也”是判断句。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的?为什么?

(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几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自然看中的是青壮年,需要保存战斗实力也只能靠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闹饥荒地方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

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