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2-04-04 15:43:1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405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红岩读后感(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红岩读后感(大全)》。

第一篇:红岩读后感

一九四八年,重庆。新年已经临近,各个商店张灯结彩迎接新春。地下党的工作人员正在策划办书店,建立备用联络站,谁知却被敌却盯上,机警的许云峰同志发现了这一切。紧急处理。不料令人不齿的叛徒甫志高出卖组织,让许多地下党员不幸被捕,重庆的党组织危在旦夕。

危难之际,李敬原同志力挽狂澜,组织起新的一批力量继续斗争;狱中的同志们坚强不屈,任凭敌人严刑拷打,也决不透露一点消息,死亡的威胁;甚至美国的高科技都对他们不起一点儿作用……

最终重庆解放,敌人企图破坏兵工厂、水电等重要目标的阴谋也被瓦解。

由此想到的第一是那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们的共产党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在牢狱中忍辱负重,生存下来,在最后一刻越狱计划得以意想不到的胜利。

第二是许云峰、江姐、成岗等所有受过酷刑的同志们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他们尽管受尽了中国式的、美国式的非人折磨,却仍然坚持原则,不向敌人透露一丝有关党的情报。为了让大家能够成功越狱,许云峰同志挖了一条通向牢外的隧道。在即将被敌人杀害的那一天,大家都劝他赶紧逃走。可他为了这条逃生的路线不被敌人发现而毅然走上了刑场,让大多数的人成功越狱。

第三就是那临危不惧的冷静与勇敢。未满二十岁的成瑶化名陈静直击敌特的记者招待会,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蒋介石“议和”的丑恶面孔。面对狡猾的特务头子徐鹏飞的问话,不紧不慢地回答着,丝毫不像十八、十九岁的大学生。

《红岩》中让我们所能领悟到的高尚品质还有很多很多,当我们再次翻开它的时候,我们必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建立之初那段光荣的岁月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篇:《红岩》读后感

在我的书柜里,有这样一本书:它并不出众,但却记载了无数英烈的伟绩;它并没有生动美丽的插图,却是我的最爱。它,就是《红岩》。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很无趣,可越往后看越有劲,最后竟热泪满眶。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江姐的故事:

江姐,从小就受到老师的影响,立志要当一名英勇的中共党员。长大后,她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于是,江姐就全心全意的扑到了共产党的事业中。但很不幸,江姐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被敌人抓了起来。敌人企图从江姐的口中打探到什么,哪知江姐宁死不屈。凶残的敌人对江姐使用扎指尖等毒刑,但江姐咬紧牙关,不说。在1949年,正当大家为解放军挺进大西南时,江姐倒下了,永远的倒下了,死神无情的剥夺了她的生命——

读完后,我哭了。是啊,我们这些生活在新新世界的孩子,怎能会体会到当时的痛苦,怎能会感受到共产党的艰难和不易。在我们这一代,每天都吃好的,穿好的,稍有不顺心的就大吵大闹。在家中,我们赫然就是一个“小皇帝”,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一丁点的苦。记得有一次,我非要买一个玩具,但奶奶不同意。于是,我就在家大哭大闹,后来竟闹到绝食。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惭愧。现在我们的生活不知要比旧社会要好了多少倍,但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多么不应该啊!在旧社会,人人都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也不能上学,而我们呢,天天吃得饱穿得暖,也能天天上学,却还是要这要那。比起那些为了人民利益、为了全中国安危的共产党,我们实在是自愧不如。

爱家,爱党,爱国。党为了我们,牺牲了他们年轻的生命,生在红旗下的我们,长大是否要做些什么来报答祖国和党的恩情?

第三篇:红岩读后感

夜深人静,独自躺在床上,看见床头那块红岩,心中思绪万千,不由得又回到了《红岩》中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无数革命先烈壮举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许云峰。当他准备在沙坪区一带建立一个书店作为备用联络站时,就提出书店宜小并刷成灰色,同时不要卖一些积进的读物和报刊,也不要顺便拉一些陌生人进店。当得知甫志高没有听他的话而将陌生人带进书店工作时,他马上意识到这是敌人设下的圈套。于是,他果断让书店内的同志转移。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看出许云峰的小心和谨慎。后来,当因甫志高判变而被抓入“二处”时,他没有向敌人妥协。在之后“二处”特别为他举办的宴会上,他不卑不亢,大胆指出反动派的阴谋,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体现一个共产党人应具备的品质――决不向反动恶势力低头。

在反动派恼羞成怒并派人将他关入渣滓洞中,他并不畏惧,联合洞中其他同志们一起反抗特务的惨暴行为,使渣滓洞中同志在与特务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敌人无可奈何只能将他与群众分开,把他关入白公馆的地下室。他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瘦弱的双手挖开一条生命通道,为白公馆同志们的越狱作好了准备,然后慷慨赴义。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姐是在《红岩》中另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人。当江姐知道她的丈夫被反动派杀害后,心中万分悲痛,但她明白只有化悲愤为力量才能完成她丈夫未完成的事业,才能更好地与反动派作斗争。于是,她与华为等人在川北努力工作。之后,她因被判徒甫志高所害而被关入渣滓洞,敌人为了从她口中得到共产党的.秘密,竟丧心病狂地对江姐施以暴行――用竹签去钉江姐的十指。十指连心!十指被钉!那是何等的痛苦!但江姐用她钢铁般的意志忍了下来。渣滓洞中的同志们用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来关心江姐,鼓励江姐。在同志们的关怀下,江姐坚强不屈,顽强奋斗,和同志们一起与渣滓洞中的反动派作不屈的斗争。到了重庆解放前夕,敌人将江姐杀害了。江姐虽然死了,但是她将会被人们永远铭记。

他白天带领工人运动,夜里又加班加点印刷《挺进报》,他把他满腔的热血投入党的工作中。当自己被抓,面对敌人的毒打,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当敌人枉图用药物从他口中得到消息时,他顶住了。他就是成岗!

红岩为什么这样红?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幸福如花?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灌的!他们用自己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不朽的青春之歌。

不忘历史,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才能更好地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为我的祖国有那么多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不向恶势力低头,热爱祖国的先烈们感到自豪!“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先烈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去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读《红岩》有感

《红岩》是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60年,是罗广斌、杨益言共同创作的。这个假期我认真地阅读了它,受到了莫大的启发,也使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书中讲述了重庆一个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当权政府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其中的江姐、许云峰等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顽强不屈的共产党党员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甚至不惧死亡地与反动派政府顽强拼搏。他们为受到迫害的人民伸出了援手,在遇到危险时,他们还不顾自我的安危来保护党组织,即使自己已经入狱,这些革命勇士们也不会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他们是伟大的革命先烈,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除了这些正面的人物外,书中还有很多令我们咬牙切齿的反面人物,比如背信弃义的叛徒甫甫志高,奸诈的大特务徐鹏飞等。他们对党组织进行了严重的破坏,使许多同志牺牲,还帮助蒋介石政府盘剥人民,进行内战。使我们一听到这些人的名字就会愤怒,就会痛恨。

除了这些人物的特点,紧张动人的情节也是小说《红岩》的一大亮点,读这些情节,你几乎不会感到疲倦,反而能让你融入故事中去。

这本《红岩》还能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我们当然要学习那些中共党员的顽强不屈、追求真理,更要从那些反面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缺点。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也要继承革民先烈光荣传统,将共产主义事业发扬光大。这就是我读《红岩》的真实感受。

第五篇:海底两万里第七章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第七章读后感

没错,他创造了一个自由的世界,没有法律,没有规则,只有人性的地方,就像自认本身,无拘无束,却又最贴近自然的法则。他只是一个天真而富有浪漫色彩的人,为什么眼眸中却有化不开的凄零与忧郁?是他太天真,从未见过真实的世界,还是他的天真让整个世界欺骗了他?然而那种痛切心扉失望甚至绝望的顿悟引起的愤怒让他曾想毁灭整个世界。但他终究是个善良的人,他动用一切高科技手段藏进深深的海洋,他还不掩饰地表示对人类“文明社会”的痛恨,而对他能摆脱这种文明并且拥有完全的自由感到无比的骄傲。他简单地将他的感情溢于言表。只好躲进深深的大海,藏在世人看不见的地方。 人说大海博大可罗万物。而在尼摩船长眼中这只是一个人类的邪念无法触及到的地方,一个可以回归的家园。于是他藏了起来,只是永远沦为伤心人,除不去对人类的戒备心。 幸好他遇见的也是一群善良的人。只是他们还未明白世事之险。船长对他们不屑可能来源于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在陆地上,处处宽广,但人的心与思想是不会完全自由的。但鹦鹉螺号虽不博大,但人的心灵是自由的,而且,还拥有整个海洋。这种完全的自由并没有让享有它的船长变成一个荒诞的人,是因为他有着明智而善良的心智与本性。所以当教授同时面对他的不屑的无礼与高贵的品质时,感到十分惊诧。他感觉不出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船长确实很焦虑,常常会无端发怒或在船舱里踱来踱去。他偶尔会对他的客人们的行为感到厌恶。 但他常常会冷静得出奇。但我相信这并不是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应对。而是面对死亡时的一种安详的平静。 是的,他

第六篇:读《红岩》有感

《红岩》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可以让我感觉到那时的残酷,每每读到用刑的片段时,我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

血,凡是读过的人都不会陌生,而这个字又将我带到2008年10月的一天下午:

“同学们,小眼睛?”“看黑板!”我们飞快地答道。“同学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听到这个问题,大家都是一脸茫然,直到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儿童节!”“哈哈!”他的话音刚落,全班都笑了起来,笑得那位男生,用双手捂住脸,快速地坐了下去,气氛像是被他点燃,所有同学都说起了自己所知道的节日,一会儿这边冒出一句“春节”,一会那里又说“母亲节”,一时间班上好不热闹。

“安静!我来告诉你们明天是什么日子,明天是在座的所有同学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少先队员入队仪式。”老师站在讲台上,表情严肃,坐在下面的同学们也不敢再窃窃私语,只能在心中问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是什么?见到同学们正在思索的表情,老师从讲台后面拿出一块红色的东西,叠得方方正正。有一个好奇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笑着说:“同学们,这东西是什么颜色?”“红色!”“那它展开后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我来告诉同学们,这东西叫做‘红领巾’,它是国旗上的一角,我再问,你们知道这红色是什么吗?”大家面面相觑,摇了摇头。

“这红色是革命烈士的热血!”或许大家不知道“革命烈士”是什么,但那最后的两个词却不能从我脑海中消失。

随后老师又讲了很多关于革命烈士的事迹,让我对他们有种崇高的敬意和神往。

在《红岩》中,也有一群群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使国家变得和谐,变得强大。我在想作者为什么要起“红岩”这个名字,读完这本书,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岩”,岩石是坚不可摧的,就像中国人民的意志一样,“红”则为革命烈士的热血!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红岩读后感(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