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村级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村级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合集)》。
第一篇: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平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的好习惯。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为了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下午
三、活动对象
校区x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地点
校区x楼报告厅
五、活动流程
1、组织学生观看《市垃圾分类宣传片》。
2、齐诵童谣《垃圾分类我宣传》
3、学生代表发言。
4、现场提问并进行模拟操作。
5、各班“环保小卫士”宣誓。
六、活动安排
1、报告厅布置、录像:负责。
2、学生座位安排:安排。
3、四个垃圾筒及部分垃圾:负责。
4、电视台人员茶水:
5、活动主持:
6、拍照、微官网:
7、信息报道:
8、学生代表发言、环保小卫士集合:负责。
七、补充说明
1、市电视台组织拍摄,请校区x年级各班主任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有组织地参加活动。
2、x月x日下午,x年级课暂停一次。如果下雨,原定在报告厅上课的情请任课老师安排好地点。老师的课暂停一次,学生留在自己班级上课,涉及到的学生请各班主任关注好。
3、假期里,学生们已完成了各项关于“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作业。一九年级绘制宣传画,三四年级设计宣传标语,五六年级出刊宣传小报。学校德育处将对学生作品进行组织评比。
4、各中队在本学期组织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的有仪式的中队活动,出刊一期黑板报。
第二篇:农村实行垃圾分类的方案
根据省市县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要求,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条件,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更好推进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水平,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引导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新方法、新体系,助力全县乡村振兴,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质量。
二、总体目标
到20xx年底,基本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考核体系、教育引导体系,探索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方式方法,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和模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85%以上。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明确镇村主体责任,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志愿者示范带头作用,进行社会广泛动员,引导村民逐步养成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二)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各类垃圾的投放点、处置点,科学选择厨余垃圾后期处置模式。
(三)源头分类,循环利用。提倡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就地资源化处置可腐烂垃圾,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垃圾,无害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兜底焚烧处理其他热值垃圾,形成生活垃圾循环再利用市场化产业链条。
(四)完善机制,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标准,加强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四、设施配备
按照每户一组的标准配发40L分类垃圾桶(20L绿色厨余垃圾桶、20L灰色其他垃圾桶);每200户设置一处四分类垃圾亭(含一组240L四分类垃圾桶)和一处垃圾分类宣传栏;每个垃圾中转站配置一组240L四分类垃圾桶;每村配置一个有毒有害垃圾收集箱;每200户配备一辆厨余垃圾收集电动三轮车;其他垃圾收集、转运设备由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标准配备。
五、分类及处置模式
根据村民的可接受程度和农村实际,把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有毒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属于强制分类垃圾。
严禁将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等非生活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1、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果皮菜叶、零食碎末等生活垃圾以及枯枝烂叶、残次水果、腐肉、蛋壳、畜禽内脏等。
投放收集:村民将厨余垃圾投放到每户发放的20L绿色小垃圾桶内,在规定的时间将小垃圾桶放置在大门口外,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厨余垃圾应避免混入一次性餐具、塑料、饮料瓶罐、餐巾纸、大棒骨、坚果壳、硬果核等不利于后期处置的杂质。
运输处置:保洁员利用收集电车将厨余垃圾运送至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站进行资源化利用。
2、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电器电子产品等,以及大件可回收垃圾(废弃的旧家具、大家电、房屋改造旧门窗等)。
投放收集:可回收垃圾由村民在院内自行存放,达到一定量后,送到村内的可回收垃圾回收点兑换积分或现金。
运输处置:由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定时入村收集,实施资源化回收利用。大件垃圾采取电话预约回收。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含汞、镍氢、镍镉的废电池,纽扣电池以及废电路板,日光灯管、荧光灯管、节能灯、LED灯,废涂料溶剂(油漆和溶剂、矿物油、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胶片、相纸、硒鼓墨盒等,废家用医护用品(废弃过期的药品及其包装物、水银温度计、水银血压计等)。
投放收集:村民将有毒有害垃圾投放到家中设置的有毒有害收集袋内,达到一定量后再投放到村内的有毒有害垃圾箱内,或者由保洁员收集运送到暂存点。
运输处置:有毒有害垃圾先安全暂存,达到一定量后再由专用车辆运输至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4、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除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投放收集:村民先将其他垃圾投放到每户发放的20L灰色小垃圾桶内,然后自行投放到村内设置的共用240L灰色其他垃圾桶内。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培训阶段(20xx年8月)
1、广泛发动。召开由各管区干部、村两委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开辟专栏、制作宣传页、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在村内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实行垃圾源头分类,改善村庄环境。
3、积极行动。召开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在村内制定垃圾分类村规民约,积极探索村级“四长制”管理模式(即:村长、街长、胡同长、户长)。注重发挥好、利用好、调动好村级“四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街长、胡同长,尽量选配村干部、党员、退伍军人、退休教师担任,帮助和引导村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二)试点实施阶段(20xx年9月)
坚持试点先行的工作思路,先期选择崔辛庄、冷庄、黄垓、南钱、张辛庄、三楼6个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总结提升阶段(20xx年10)
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各类机制建设,形成完整有效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新体系,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管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本村内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各村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专班,对本村内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指导,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教育培训。把垃圾分类作为乡村二级干部的必答题、必修课,更把这门知识作为老百姓的生活常识来培训、引导。通过举办干部专题培训班。利用宣传手册、明白纸、微信群等形式,实现分类知识进学校、进农户、进家庭。
(三)加强督导考核。把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对各村工作考核范围,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推进快、效果好的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主要负责人。影响整体工作开展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第三篇:农村实行垃圾分类的方案
按县整治办(20xx)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解决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结合《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宗旨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消除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而导致疾病传播的隐患,营造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和卫生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二、工作安排
1、为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验收工作顺利进行,镇成立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验收领导小组。由主管卫生工作的镇纪委书记为组长,镇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以及各村(居)委会为成员单位,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全镇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
各村(居)委会要成立卫生专查小组,安排一名村委会领导具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日常工作。各村(居)委会要搞好村卫生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乡规民约,规范村民的卫生行为,改善村民的不良卫生陋习,杜绝在巷道、街道、河堤、河滩、池塘、沟渠倾倒或堆放垃圾或余泥等。
2、加强宣传发动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大幅标语、横额和有线电视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每个自然村至少有1条大幅标语,每个村(居)委会至少有宣传栏,力求做到家喻户晓,引导广大农村居民树立讲卫生、不乱丢垃圾,遵守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二是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学生个人卫生保健常识,定期为学生开设卫生健康教育讲座,并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方式深入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知识普及工作,使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深入调查摸底。从2015年年初开始,由镇整治办牵头、会同各职能部门和村(居)委会,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各村(居)委会及各自然村,了解登记各自然村的垃圾收集处理情况,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各村(居)委会及自然村的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收集处理办法。
从3月份起,以青富村为试点,开始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在取得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实现农村大部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三、经费解决方案
各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所需的费用,包括垃圾场的建造,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争取镇、村委会和个人“几个一点”的统筹方法来解决,并参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做法,适当征收垃圾清扫费和垃圾处理费,日常组织统筹工作原则上由村(居)委会负责。
四、检查考核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验收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年终考核范围,通过由县级有关部门和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验收的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四篇:乡镇农村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市、县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要求,为认真探索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和途径,结合我镇实际,为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环境,特制定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环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建设一体化为总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源头分类、循环利用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二、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
1、政府主导。实施政府主导、镇村联动、城乡联治、政策扶持、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工作。
2、农民主体。坚持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作为治理工作的根本办法和基础保障,把习惯养成和素质提升作为衡量环境治理成效的重要社会因素,把握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市场运作。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不断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化利用的社会绿色发展水平和后续社会化治理能力,走健康的、可持续治理之路。
4、科学治理。坚持全域规划,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强化宣传,并按照“试点→总结→全面覆盖”的方式开展治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
20xx-20xx年我镇工作目标如下:
1、7―12月份在镇政府机关、镇直部门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2、分析总结试点村工作成效及问题,完善全镇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案。
3、编制完成全镇垃圾分类处理总体规划。
4、形成全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长效管理办法。
三、分类方法
本着简便易操作的原则,将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成四类:
(一)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二)工业固废。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固体废物的一类,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入环境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
(三)可腐烂垃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作物残留,主要包括秸秆、瓜秧和废弃木材,另一类是指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残次水果、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
(四)不可腐烂垃圾。是指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等。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旧电子产品、过期药品、过期化妆用品、杀虫剂容器、废油漆桶;其他垃圾主要包括:破旧陶瓷品、妇女卫生用品、贝壳等。
四、具体工作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主要涉及收集、运输、处理三个方面。
1、分类收集:对于以上四类农村垃圾实行分类收集:
(一)建筑垃圾,对于建筑垃圾要求按照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处置,各村科学规划存放区域,集中堆放处理,一律不收集到镇垃圾中转站转运至县处理厂;
(二)工业固废,对各工业企业和村内加工点进行摸排,要求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固废回收,一律不准按照一般生活垃圾处置,违反规定者,由环保部门予以处理处罚;
(三)可腐烂垃圾,对于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瓜秧等,推广秸秆收集,鼓励养殖户和有机肥厂进行农业堆肥,促进资源化利用,减少存量。对于厨余产品,要求分类收集,收集到村指定地点使用指定设施收集,经镇统一转运后,交县垃圾处理厂或就近设置处理厂处理;
(四)不可腐烂垃圾,按照现有转运体系进行收集。
2、集中收运:主要包括村和保洁公司采取安排专人每日到点收集或上门收集每户的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运送到村储放中转点。结合实际,对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分别收集、清运。
3、集中处理:可腐烂垃圾由有机肥加工企业或填埋处理处理,不可腐烂垃圾由转运公司集中清运到县垃圾处理厂处理。
五、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从20xx年7月份开始,计划按照2年时间完善体系建设。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宣传始终贯全线,由始至终。各村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各村要及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妇女队伍培训会,形成人人皆知、户户参与的氛围,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分发到户。开展校园课堂教育。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垃圾分类课堂教育。课堂教育立足垃圾分类教材,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二)项目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20xx年6月-20xx年12月)。分两阶段全面推进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落实村级保洁人员,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体系。3月-5月,完成第一批覆盖村(试点)垃圾桶招投标、发放、中转房、微生物处理或高速发酵有机垃圾处理设备房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6月-9月按计划完成其他行政村全覆盖工作。9月底处理设施投入使用,8月中旬完成分类垃圾桶、分类垃圾收集车、转运车等采购(改造)。
(三)总结长效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镇对各村分类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分类收集处理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总结工作经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工作纳入常态化运行和日常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宣传车、微信、宣传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政策措施,倡导低碳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
(三)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拓宽筹资渠道,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适当收缴农户保洁费等,扩大资金来源。
(四)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检查、评比、通报和约谈制度,加强对各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工作的监督考核,建立考核工作台帐,与农村转移支付、村保洁员工资挂钩。对农村主职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将进行约谈、通报,直至给予党政纪处分。
第五篇: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策划方案
为营造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树立美丽xx的良好形象,决定在全镇开展“探索垃圾处理新模式,打造清洁美丽新xx”,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镇村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规范健全镇村垃圾处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一个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优美乡镇。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镇、村保洁服务组织,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垃圾处理模式
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建立保洁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按照“三有”(有一支保洁员队伍,负责村(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有一套垃圾回收清运处理设施,开展村(社区)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有一套长效环卫管理机制,做到环卫管理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村规民约建立,家家户户“门前三包”落实,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的总体要求,推动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取得实效,形成长效制度。
(一)农村(社区)垃圾处理
1、划定包干区:以自然村为单位,视情划分为若干小块,各户主要负责本户房前屋后的日常保洁。
2、配齐必要的环卫设备和设施:村(居)民自备垃圾桶,各自然村按平均每15户建立一个垃圾池的原则,合理规划好垃圾池,用于临时堆放和焚烧垃圾,垃圾池的选址应做到既方便群众又方便清运。垃圾池的建设由各村自行组织实施,镇政府安排一定的资金补助。每个行政村要建立1―2个垃圾集中填埋场,用于本村的垃圾填埋。填埋场的选址要做到既不影响群众生活又方便垃圾清运车辆通行。
3、垃圾初分类:以村民小组或居民点为单位,选择低保户、村民小组长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组建村级保洁队伍,主要工作是对垃圾进行初分类和焚烧不可回收垃圾,监督本地环境卫生状况。废纸、塑料、金属和布料等可回收垃圾,实行定点存放,由废品收购人员定期上门统一收购;菜根、菜叶、果皮、煤灰等厨余垃圾,通过自行填埋,充分发酵循环使用;废旧电池、废旧灯具、过期药品、烟头、医疗器械等有害垃圾,由清运工收集后进行卫生填埋;尿不湿、破旧衣物等不可回收垃圾,先焚烧,残渣定期清理后再放入填埋坑。树枝、树叶、建筑垃圾等禁止倒入垃圾池。村教学点由该点负责收集与焚烧。
4、垃圾清运:残渣清运工作由镇政府通过招标方式由专人负责,由工作人员将焚烧后的残渣清运至各村垃圾填埋场,每月清运两次,实行集中填埋。
(二)集镇垃圾处理
重点是做好日常保洁,稳定保洁队伍,健全保洁制度。各户配置一个垃圾桶,由固定人员每日收集垃圾,中学、中心小学固定一垃圾池,由固定人员每日收集垃圾,做到不留死角,垃圾不过夜。农贸市场及其他企业单位自行收集清运处理本单位垃圾。完善对镇垃圾填埋场的改造和管理,合理设置垃圾箱,提高集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公路沿线垃圾处理
安莲公路和洋钱公路沿线暴露垃圾,包括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公路沿线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残垣断壁,清除路边堆放柴草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沿线垃圾仍由原公益性岗位人员清扫清运,保持时积时清,其他村道垃圾清扫清运由各村(社区)组织。
(四)其他环境清洁整治工作
每年开展两次(夏初和年底)集中环境清洁整治活动。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环境综合整治。
1、清洁家园。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消除卫生死角。房前屋后、河塘沟渠、道路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清理屋前屋后乱堆放的柴草、杂物,清理破损的广告、标语、横幅等。清理影响村容村貌的废旧房屋、残墙断壁,合理布局,清洁杂屋、栏舍。
2、清洁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特别是重点水源地环境整治,清淤治理村(社区)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对村级污水的处理。
3、清洁田园。对田园进行全面清洁,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如烤烟田塑料薄膜、药水瓶等、医药垃圾及其他有害垃圾,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四、活动步骤
活动时间为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总的要求是要边发动,边行动,迅速形成声势,建立长效机制。
(一)宣传发动阶段。通过横幅、短信、发放宣传单等方式集中宣传,各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宣讲、走访、调研活动,采取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党员座谈会,对每家每户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清洁xx的意义与内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二)全面推进阶段。广泛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形成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行动的声势氛围。集中各种资源、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清洁xx活动。
(三)巩固提升阶段。适时对活动实施的项目和内容进行“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巩固活动成果,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效。
(四)验收总结阶段。由镇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办公室统一安排,组织督查考评组,对全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评,总结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对活动开展好、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验收不达标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其他领导分工负责,镇成立清洁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推动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宣传发动,营造气氛
通过深入村组召开座谈会、群众大会,开展乡村干部志愿清洁行动,各村悬挂横幅、标语、制作宣传栏、温馨提示牌、发放“致农户的一封信”等,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处理农村垃圾是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好事。提高群众对环境卫生改革工作的知晓度和支持率,提高群众素质,自觉遵守并逐步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
(三)加大投入,保障到位
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镇从烟税总返还中先提取百分之十,总资金约30万元,用于专项保障保洁人员、垃圾收运设施和运行管护。村组保洁员(兼卫生督导员)误工补助,以一人负责三个垃圾池,每人每年1000元左右为宜,资金来源可由各村民小组通过群众自筹或组集体补助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群众自筹一般以户为单位,每户20元,按年收取。具体的误工补助标准、筹资方式和保洁员人选由各村民小组根据本组实际召开村民大会确定,会上一并制定有关村规民约,确定切实可行的垃圾处理办法,并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的其他长效推动机制。
(四)加强检查督查,严格考核
镇政府与各村(居)支委要签定责任状,纳入年终考核。镇成立督查考核组,通过日常督查与季度考评等方式,建立对村(社区)委的检查评比机制。各村聘请有威望、敢负责,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卫生义务监察员,督促保洁人员和各农户做好各自卫生保洁工作。
(五)完善管理制度
大力推行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村民自治、专业保洁”的管理格局。同时在广大群众中推行清洁卫生评比星级户活动,在每个村的宣传栏里设置卫生评比栏,根据评比结果,对五星级的农户每月奖励一定的奖品,对不上星级的不清洁家庭和不按规定乱倒垃圾的人员则公开曝光。镇城管中队负责垃圾处理有关制度的落实,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镇村环境标本兼治。
第六篇:乡镇农村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市政府《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彻底解决农村垃圾收集转运问题,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坚持户定点、屯收集、运营企业转运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鼓励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继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重点村屯全部使用环保桶并聘请保洁员,保洁员工资列入市财政预算。
(二)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台账,实施治理工作月报和季查制度,每年年底对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建立起生活垃圾清理和环卫保洁长效机制。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力推进垃圾处理一体化。
在各村屯配置保洁员(由当地村民构成)负责将村屯内的生活垃圾运送到环保收集桶中,再由吊装垃圾车将所有进入环保收集桶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压缩、转运到垃圾终端处理厂。
(二)建章立制,规范乡镇保洁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质量。
对现存垃圾收集存在的情况进行梳理,清理不能正常履职的保洁员,使保洁员队伍职业化,提高服务水平和薪资。建立管理制度,包含乡镇工作人员、企业、保洁员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各个方面流畅沟通、完美衔接。让保洁员了解本职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保证项目能够正常运行。
三、主要工作措施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状:目前存在垃圾不入环保桶、环保桶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垃圾质量混杂、桶台管理不到位、农户对生活垃圾概念模糊,建筑垃圾、树枝、泥土等随意丢入环保桶中。保洁员作用发挥不好,保洁员工作缺乏积极性,生产出的垃圾未能及时入桶。部分保洁员的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差不能正常履职。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工作措施如下:
(一)规范管理保洁队伍。组织指导村屯选择出有责任心的保洁员,合理制定工资标准,明确保洁员职责,细化保洁员管理的范围。建立保洁员考核制度,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精简保洁员人数,来提高保洁员工资,激发工作积极性,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管护长效机制。细化工作标准,基本原则是:1.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保洁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保洁员长期性特点。2.以勤为先,注重实绩。把村屯环境卫生放在首位,注重时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3.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保洁员全身心投入到卫生保洁工作中,引导保洁员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以屯为家的思想。4.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两个村屯开展试点。1.了解村屯现有保洁员将自身工作范围扩大到其他村屯。2.将现有的保洁员队伍整合,去除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以及没有工作能力和工作干的不够好的,争取缩减到原来人数的三分之一。3.根据往年保洁员工资发放的时间,选择一个时间节点开始执行。4.制定相关规则进行督导。
(二)加强监管力度。城建办作为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整体工作进展情况,掌握各个工作环节的情况,社区、村屯遇到的困难要协助解决,督查环保桶的实际使用情况,做好监督、督导、协调工作,对出现问题的部门也要进行通报。对各社区、村屯转运企业垃圾收运情况实行周督察、月考核和年总评制度,保证财政资金发挥应有效益。
(三)加大宣传范围。城建办牵头,联合社区、村屯、清运企业,在农闲时到村里进行宣传关于农村垃圾分类和正确使用环保桶,大力宣传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着力提高辖区内群众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让农户认识到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性。使农户从被动执行生活垃圾处理到主动和提醒别人去进行生活垃圾处理。具体宣传方式:1.在各个村委会公示栏粘贴宣传海报、各村悬挂标语、向村民发放关于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手册。2.培训村干部学习处理生活垃圾的知识后,由村干部回到各自村屯向村民讲解如何处理垃圾。3.由城建办牵头,组织乡镇工作人员到生活垃圾处理不好的村屯进行政策宣讲。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镇、村要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具体实施,重点落实好各责任区党员、村民组长、等监督管理人员和保洁员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奖惩措施,量化目标任务,把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镇、村要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进行动员部署,要按照方案要求,逐一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工作责任,确保每个村屯保洁到位、监管得力,严禁形式化、走过场。
(三)多措并举,形成常态。各村要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建立长效化、常态化管理机制,特别是落实好广大农户“门前三包”“卫生评比”工作责任制,通过“卫生村”“卫生户”的评选、挂牌激发农户兴趣,努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广大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