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方案(优秀范文六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方案(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第六个目标就是: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性与系统性,解决国家课程在学校实施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发展性,我校将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规范我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我校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课程的规划和实施,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学校概况和办学理念
二七区外国语小学以“多彩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培养中西文化共融、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学生”为培养目标,以“细节构筑完美、规范成就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成功是一种习惯”为校训,深入实施“本责教育”,构筑“追求卓越工作、享受品质生活”的管理文化、“人文智慧、平等尊重”的校园文化、“以生为本、探循本真”的课程文化。以“尊重信任”的理念打造睿智卓越的教师团队,以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幸福感的学生,以品质的标准打造学校品牌。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努力发展,现已成为管理规范科学、校园文化厚积、教育质量优质、办学特色凸现、英语特色鲜明的人文化、现代化的学校。
在二七区外国语小学,学校的核心精神价值观是“追求卓越”,这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态度与勇气。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生态化。即,每个人都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素质与能力,以一种向上的姿态去达到自己能达到的高度。卓越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相对与自己的相对值。追求卓越更体现了学校对于自身发展的一种坚守的精神,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支撑核心精神价值观的,是学校实施的“本责教育”。 “本责教育”的核心是“本”――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儿童成长的本真,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孩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具备应有的素质与能力。“本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责”――办负责任的教育、做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做负责任的家长。
三、 学校课程规划的基础(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学校秉承着“本责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传递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成长,追寻教育的本真,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断创新新的教育形式,为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尽责尽心。
学校现设校长1人,副校长3人,教导正副主任及后勤副主任各1人,专职辅导员1人,领导班子共有7人组成。学科教师齐全,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学历率98 %。我校特色学科,英语学科组现有11名英语教师,研究生学历以上2名,国家级名师1人,省级名师1人,教师曾获国家优质课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
学校设施齐全,有多功能教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舞蹈排练室、美术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是电教达标一类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建设均符合要求。教学仪器、器材、设备、体音美器材配备均达到上级要求的一类标准。
因此我校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思想,把如何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我们一是继续坚持对教师的全面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学校用于教职工参与的各项培训、听课活动、教学活动和购买学习用书总计约5万余元;二是在全校教职工当中广泛树立竞争意识,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大力宣传为学校获得荣誉和成绩的教师。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不但是学习知识,还有良好习惯的培养, 为今后的学习和自立奠定基础,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为今后适应社会生存打下基础,学会做人,完善孩子的人格,这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学生成长所提供的更全面周到的教育服务,,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子。认真协调国家课程与开展校本课程的关系,坚持三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学校特色课程方面,尝试英语教学和艺术教学、拓展口语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课程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选择性、适应性、发展性学习的机会和载体。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发挥校本优势,致力于师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育。
四、 总体目标
学校以“培养中西文化共融、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学生”为培养目标,构建结构合理、富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都是围绕培养目标来展开,尤其是学校课程在发展学校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形象和品味,培育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品性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学生培养目标:以“成功是一种习惯”为核心理念,为培养中西文化共融、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学生为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目标落实,以基础型课程和三类校本课程为实施载体,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1)基础型课程建设目标:结合教材文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所学的探究方法,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完善知识结构。通过教师挖掘校内外资源,展开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拓展课程的学习,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校本课程建设目标:
文化素养类课程建设目标:以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学素养等各类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阅读和体验,在了解中国,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爱国情感、增加文化修养、陶冶性情、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社会责任感。
艺术修养类课程建设目标:“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论语泰伯)”通过艺术修养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动觉艺术等不同的艺术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面深刻地了解中西方艺术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魅力,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精髓、艺术风格、美学特征和人文精神。在音乐、舞蹈等艺术中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建立自信,约束德行和调节性情,塑造完美人格。
心理益智类课程建设目标: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设计课程,以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训练为依托,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直面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提高认知能力、思维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积极乐观善于面对现实,快乐幸福生活。
2、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引导教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进一步强化课程意识,明确自身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角色、职责、任务与作用。
办一所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就是先要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学校,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而喜欢学习必须来自于兴趣,兴趣要取自于学生的选择,对课程的选择,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课程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多元发展,才能展露多彩人生的教育雏形。我们将通过课程,特别是多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让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地凸现出来就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事情。
五、课程建设思路(各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
为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下设课程建设领导中心组、课程建设指导专家组、课程开发与研究中心和学生选科指导中心,各组织各司其职确保学校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方案。基于政策、基于学校、基于研究,对学校中实施的所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提高课程适应性和资源整合出发,进行全面的设计和安排,包括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式的改进、课程评价的改进、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的建立等,同时,把学校的愿景和使命融入课程规划之中,既有规划的总纲,又有分类开发与实施的方案。并要求凸现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课程资源,又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所以要着重体现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题地位,了解学生现状、分析学生需求,满足学生多样性的爱好和兴趣,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建立和完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案。
1、学科课程
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设置方案与课时安排规定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学校开设的课程作出整体的规划和安排;重建教学管理制度,以“本责教育”理念为指导,明确教师备课、作业布置、考试命题、教研活动、教学检查、绩效考核等要求,让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师在执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做到三种渐进的不同境界:有序、有效、有风格。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个别学科的拓展研究,及研究性课程的开发,重点选择:英语学科的口语和阅读、语文学科赏阅诵经典的儒学课程、数学学科开设思维游戏的课程,音乐学科的声乐、管乐课程等。
2、综合实践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反对“教”综合实践活动“课”、反对反复排练的“表演式”综合实践活动。要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特色。我校与樱桃沟小学联手开发《户外磨砺》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和锻炼坚定不移的品质为目的,将学生置身于以户外教学为依托的校本课程中,在知识目标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计划能力、表现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着重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及与人相处、合作的意识。
3、校本课程
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的同时,充分挖掘师资潜力,设置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菜单,注重校本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积极探索和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学校课程门类,以满足每个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丰富、快乐的校园生活。通过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力水平,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在规范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三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文化素养类:开设《儒学经典课程》《ICP英语课程》、艺术修养类:《风华雅韵管乐课程》、《炫舞飞扬健美课程》, 心理益智类,《幸福成长心理健康课程》《思维游戏》等课程的校本开发和实施,三类课程凸现我校具有“以生为本、探循本真”的课程文化。为培养中西文化共融、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灵魂学生奠定基础。
第二篇:高校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高校预算资金执行缓慢和结余结转资金量大的现象,剖析了影响执行进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校;支出;预算执行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科教事业经费投入的增加,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地关注。预算执行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近几年来,教育部门的结余和结转资金量在中央预算单位中名列前茅。为此教育部通过提前细化项目预算、提前拨付经费、执行情况通报、建立奖惩制度和约谈制度等措施来改善预算执行进度,2011年更是根据对关键时点国库资金支付进度建立了绩效拨款制度,上述一系列措施对加快高校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高校预算执行进度牵涉到高校诸多方面的管理和制度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善预算资金执行进度必须针对滞缓的根本原因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 1 影响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的主要原因
高校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有来自外部原因,诸如主管部门年中追加预算资金下达时间较晚,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与项目当年的合理执行额度不符等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来自高校内部,而且高校也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来减少外部因素对执行进度的影响。 1.1 内部预算下达迟缓,预算年初到位率低
高校上报预算要经过“二上二下”的过程,如教育部所属高校当年预算批复已是
3、4月份,大多数高校校内预算编制和下达的时间晚于上报预算,一般年底才开始征集下一年度预算建议,待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和几经相关决策机构审议通过,下达时间一般都在4月份左右,这时当年预算的执行期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有的高校甚至在上报预算批复后再下达校内预算,预算下达的时间明显迟缓,对于人员经费和日常维持运转费用尚可预支,但对于非经常性的项目经费,无法正常开展。而且预算下达后,很多需要二次分配的“打捆”项目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细化,这样把项目资金真正落实到单位和可执行项目已历时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严重阻碍了预算执行进度。
1.2 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低
高校预算编制基本上都建立在的总体目标及其分解的各部门目标基础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算的编制过程往往缺乏与相关执行部门的必要沟通,预算编制难以做到自下而上,预算不能满足用款单位的实际需要,造成了总体预算平衡、局部预算失衡的隐患,从而导致预算和执行相脱节,预算充裕的部门或业务占用了预算指标而预算紧张的部门或业务又无钱可用,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总体进度都会受到影响。对于项目资金而言,由于储备项目不足或没有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在申报专项资金时仓促填报,使得预算不符合项目实际用款需求,或者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预算指标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无法组织实施,只能频繁调整预
算,拖延了项目执行时间。对于通过学校自主安排的项目,缺乏对项目实施的详细计划,下达的预算指标与项目年内可完成进度不符,当年预算不能全部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分配给科研、教学人员的项目,在项目筛选和评审中缺乏对资金执行能力的考虑,这些都会影响到执行进度。 1.3 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
高校内部预算过多的关注于预算分配,至于预算下达后完成情况和效果则虑较少。首先预算执行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在财务上表现为资金的支付进度,而实质则是各项事业的推进程度。预算执行责任是财务部门的观念还普遍存在,导致财务部门无力推进执行进度,而各业务部门和项目责任人没有被赋予严格预算执行的责任,预算意识不强。其次,预算执行没有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同级,对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单方面做出整改和处理。再次,预算执行监管措施不力,对预算执行中的跟踪,信息反馈、推进措施、执行情况评价及奖惩措施等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举措。 2 加快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的措施 2.1 提前下达预算,提高预算到位率
与上报主管部门预算相类似,高校内部预算一般也要经过“二上二下”的过程,部分高校内部预算第二次上报和下达的时间不集中(项目预算细化一个下达一个),从而使这一过程不够清晰。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完全可以将这一过程提前并明晰化。与上报预算同
步,高校可以提前开展预算建议的征集工作并做好下一年度预算分配方案。在主管部门“一下”预算控制数下达后,下一年度预算总盘子及专项基本确定,据此可以在调整预算分配方案的基础上下达校内预算控制数,同时要求上报细化项目预算,在本年度结束前将下一年度预算全部下达至各部门和可执行项目,使预算在年度开始即确定并到位。这种预算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及各部门提前规划下一年度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 2.2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对于经常性业务费,高校可以在各部门充分参与和交流反馈的基础上,打破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并结合以前年度预算执行中的完成率和支出合理性测算预算数,使资金量尽可能与承担工作量相符。在项目预算的编制中,对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应进行充分的论证,最好能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滚动项目储备库,将所属单位每年上报的项目进行归类入库,经过一系列的指标考核和评价,每年按照重轻急缓进行合理的排序,并对实施方案和预算变更的项目进行更新,形成项目的动态管理和报送,这样才能把有限的专项财政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避免出现有项目无资金,有资金无项目的情况,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的可执行性。此外,对学校自主安排的项目也要尽可能提高预算的精准度,按计划分年度预算,减少预算指标的占用;对教学科研项目,在筛选时除了业绩和成果方面的标准外,应充分考虑项目承担者当前受资助状况,减少重复资助而影响执行进度的情况发生。
2.3 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首先,应明确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单位法定代表人为预算执行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业务部门不仅要对学校直接分配下达至本部门的项目负执行责任,还要对由该部门负责二次分配的项目承担执行责任,该职责除了对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还应包括资金执行进度的管理。其次应建立预算执行管理的组织机构。学校成立预算执行特别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财务副校长,财务处及牵涉项目执行的业务单位负责人为其成员负责审核各责任部门预算执行推进方案,协调解决预算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就预算执行不力的项目做出处理。最后在明确了责任主体和监管组织机构后,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预算执行进度,如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工作,并向预算执行单位和责任人反馈或通报;建立约谈制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达不到规定时点要求的项目要求相关责任人说明原因并限期改正;加快部分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实施的节奏,项目的招标、政府采购、验收等环节要限期完成;建立奖惩机制,对预算执行率未达标的单位或项目适当调减预算,并将预算执行工作与责任人业绩考核挂钩。此外,在强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同时,严肃财经纪律,严守规章制度,防止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单轶鸥.高校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
现代化,2009,6(上旬刊).[2]唐龙生.关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财政,2010,(22).[3]刘俐.基于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0,(4).
第三篇:实施方案
一、主题词:生命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组织领导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z、全体教研员、教研组长
三、设备仪器保障:
办公室 艺体中心 信息技术中心
四、决赛摄像:
zz
五、参赛形式及参赛人员
整个活动按不同对象,分三种形式展开:
1、课堂教学竞赛:
①今年新进我校教师;②教龄10年以下的教师。
2、微课竞赛:
教龄10年以上,小学部年龄35周岁以下(1980年12月1日以后出生),初中部年龄40周岁以下(1975年12月1日以后出生),高中部年龄45周岁以下(1970年12月1日以后出生)开展微课竞赛。
3、教学案例分析竞赛:
除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和“微课竞赛”外的教师均参加教学案例分析竞赛。
六、参赛要求
1、“课堂教学竞赛”---必须体现课改理念,充分彰显“生命课堂”教学理念,体现“生本,生态,生活,生命,生成”特质。(见《芷兰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比赛评分细则》)
2、“微课竞赛”---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见《芷兰实验学校微课比赛评分细则》)
3、“案例教学分析竞赛”---分析的对象既可以是他人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自己的教学案例,具体要求详见“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评分细则”。
七、比赛流程
1、“课堂教学竞赛”与“微课竞赛”均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初赛时间为第十二、十三、十四周(11月15日――12月5日),由各学部、教研组自行组织,初赛完成后按30%-35%左右的比例于12月9日前上交决赛名单至教科室。12月20日至12月31日为决赛阶段。决赛教师参赛顺次抽签决定。
2、“教学案例分析”报告上交时间为:12月6日――19日;评选时间为12月20日至12月26日。
八、决赛评委
1、课堂教学竞赛评委
①小学组组长:z
成员:z
②初中组组长:z
成员:zz
③高中组组长:z
成员:z
2、微课竞赛评委
组长:z
①小、初组成员:z
②高中组成员: z
3、教学案例评选评委:
组长:z
成员:z
九、决赛场地:
1、本次课堂教学比赛决赛集中举行,统一摄像。
小学、初中在一楼多媒体教室,高中在二楼多媒体教室。根据组委会要求,决赛现场对外开放,届时我们将邀请市教科院领导、兄弟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来校观摩指导。
2、微课决赛场地(统一摄像):
小学初中在国学馆,高中在办公楼二楼教研会议室
附:参加各层次教学竞赛教师名单
小学部 教学比武教师 微课比赛教师
初中部 教学比武教师 微课比赛教师
高中部 教学比武教师 微课比赛教师
说明:除上述教师外,其余教师均须参加“生命课堂视野下的教学案例研究”分析报告竞赛。
芷兰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比赛决赛评分细则
授课教师 年级班次 课题
评价内容 具体要求 分值 评委打分
1、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明确,突出“点”的突破,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突出生命课堂思想,详略取舍得当。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一课一得。 30
2、教学方法
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灵活。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教学方法新颖独特,突出生命课堂特点。 20
3、课堂氛围
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老师或同伴的发言,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气氛热烈、活跃。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学生参与积极,参与面广,体现“五生”要义。 20
4、教学效果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突出,效果鲜明;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15
5、教风教态
尊重学生人格、教风民主,鼓励学生质疑,具有教学智慧;教态亲切自然,情绪饱满,教学生动有趣,体现教师激情。 15
6、总体评价
总得分
评委签名
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计分
选题设计(10分)
1.选题简明(5分)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2.设计合理(5分)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30分)
1.科学正确(10分)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2.学科核心素养(10分)
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发掘学科本质魅力;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准确运用学科专业术语。
3.逻辑清晰(10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作品规范(30分)
1.结构完整(10分)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其一):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其他教师借鉴。
2.技术规范(10分)
微课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微反思应在微课拍摄制作完毕后进行观摩和分析、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3.语言规范(10分)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效果(30分)
1.形式新颖(10分)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2.趣味性强(10分)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3.目标达成(10分)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总计
“生命课堂视野下的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评选细则
一、论文要求:
1、文本可以是以下任何一种体裁:自己原创教学案例的撰写;对他人或自己教学案例的剖析;对某个精彩教学片段的赏析或教学反思;自己钻研教材的所思所得等,但不欢迎诸如浅谈XX、初探XX等之类的文章。
2、文章必须围绕“生命课堂视野下的教学案例分析”这一课题所彰显的生命课堂教学理念,所剖析的案例必须是抓住“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成的课堂”中的某一点或某几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尝试,作者通过剖析研究要提炼出生命课堂的本质特征,就生命课堂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字数要求在1500字左右。
4、每名教师上交一篇,鼓励多交。排版要规范(打印稿用4A纸张),根据学段和学科特点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若干。
二、上交时间:20xx年12月6日――12月19日。
三、上交地点:教科室(z老师或者z老师)
四、评比时间:12月20――26日
请相关教师接此通知后认真准备,精心参赛。
第四篇: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涉及面广、流程链条长,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应当重视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出发,对交通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预算管理 制度体系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十三五”是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扩大规模的重要时期,更是加快成网、优化结构的关键时期,20xx年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7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90.02亿人,比上年下降2.2%,旅客周转量31239.87亿人公里,增长3.9%,货运量431.34亿吨,增长5.2%,货物周转量182432.29亿吨公里,增长5.0%。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战略规划目标的有力支撑
年度全面预算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是确保企业战略规划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和工具。通过制定年度全面A算目标,可以将发展战略分解和细化到产销规模、成本费用、投自、融资、资金营运等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通过年度全面预算的执行,可以将年度预算目标落实、量化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个工序,并以月度预算、季度预算的顺利实施,确保年度目标的有效实现,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
通过全面预算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对企业经营过程和外部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预测和判断,揭示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点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控,使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拥有的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加以整合、协调分配到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业务、活动、环节中去,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控制标准和控制程序,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从而推动企业提升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性
制度体系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障。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应当重视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首先,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预算管理发挥实效。预算管理环节复杂,从编制审核、控制分析到考核评价,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制度约束都会导致该环节预算流于形式,只有通过建立系统、规范、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预算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踪、全岗位落实、全内容管控和全方位覆盖”。其次,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预算管理并不是孤立的管理模式,必须和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物资采购及其他各项业务活动衔接,只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与其他内控管理制度相辅相成、共同运行,才能推动整个企业内控机制的健全完善。
三、构建交通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议
(一)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营造良好的体系建设环境
健全有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全面预算的组织领导。一是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搭建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具体预算单位三个层次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架构,其中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决定和处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大事宜,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核、控制、分析、调整、考评等工作;二是制定预算管理工作规则,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避免出现漏洞、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现象;三是规范预算编制流程,明确部门预算内容,确保部门预算项目和部门工作职责互相支撑,企业所有管理活动闭环管理。财务部门采取合理方法将业务部门预算合理转换成财务数据。
(二)完善预算定额标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推行预算定额标准能有效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强化预算编制刚性。一是完善人员、资产、价格、计量等各项基础资料数据库,利用基础数据库制定、审核全面预算,实现基本支出预算费用标准化;二是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算定额,收集历史数据、同行业对标企业的数据,通过立体交叉式的比较,完善本企业建设项目定额,实现相同地域、相同规模、同一性质项目预算标准一致,最终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企业资金结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相衔接,实现对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预算数据的全覆盖,从而及时、准确地取得、传递和利用各项基础数据,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三)健全预算分析制度体系,切实发挥预算约束控制作用
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切实发挥预算约束控制作用。一是建立预算执行监控制度,预算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各执行部门的沟通,动态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反馈预算执行的进度与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偏差与问题;二是建立定期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重大事项应急分析制度,将预算分析的对象,纵向深化到各预算责任中心,横向分解到各业务流程,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完善预算控制责任制度,实行预算执行结果的非合理性偏差问责制,做到职责到位,责任到人。四是制定预算执行审批制度,在金额控制的基础上,实行预算项目控制,严格控制预算外项目支出。
(四)完善预算考评制度体系,强调考核结果的运用
完善预算考核体系,调动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积极性。一是科学设计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在收入、利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市场占用率、客户满意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等非财务指标,建立绩效考核的多重标准。二是完善预算考核结果的运用。将预算考核与激励体系相结合,通过实施货币与非货币奖励来加强目标的一致性,使经营者、员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五)完善预算管理人才培训制度,打牢体系建设的人才基础
完善预算管理人才培训制度,有效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预算控制效果。员工是全面预算的编织者、参与者和执行者,完善预算管理人才培训,让员工了解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预算编制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20xx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交通运输部网站,20xx.
[2]何静.全面预算管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xx.
第五篇:实施方案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兴趣特长班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舞蹈、美术、英语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幼儿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舞蹈、美术、英语、表演、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小明星”。
三、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开设了3个不同类别的兴趣特长班,专职辅导教师3担当辅导培训工作。
(一)舞蹈特长班
儿童舞蹈训练可以使肢体各方面在力量、反映和耐力等方面受到锻炼,提高身体协调性、敏感性、灵活性,使孩子的形体、气质得到训练,纠正孩子不良站姿,对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培养陶冶美的情操、丰富学习生活、开发智力等,均会产生明显效果,使孩子们有一个发展艺术才华的机会。
我们开设儿童形体训练、韵律操、儿童舞蹈基本功、民族舞蹈、舞蹈小组合及成品舞蹈。动作编排由简到繁,运动符合由小到大,对孩子的头、颈、肩、背、腰、手、腿、脚等依次进行规范化训练,以增强身体各部位的软度、力度以及关节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二)美术特长班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一抹淡彩,一点创意,构成一个美丽的世界。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梦想,用心灵感受生命的阳光,捧一泓诗意的清泉,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陶冶儿童的艺术性情,挖掘儿童的绘画潜质,调动儿童智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以丰富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
美术特长班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兴趣,在培养儿童绘画兴趣基础上,由浅入深的加以引导。
(三)英语特长班
英语是21世纪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学习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特开设幼儿英语班,我们注重对幼儿口语、英文歌曲和听力的训练,让幼儿在轻轻松松的快乐气氛中学习英语,培养孩子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四、具体课程安排。
(略)
幼儿园在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精心组织各项有特色的校园活动,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全体幼儿素养,从而丰富幼儿活动,培养孩子特长,实现学校的最近发展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办有生命力的“特长班”、有特色的“特长班”,也为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培养祖国建设者的坚强后备主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六篇: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为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师资保障。
其次我校与派出所、交警支队、看守所、村委会建立联系,聘请相关人员到校讲座,有进行活动指导的便利条件。
此外,我校还对校外的社区、自然环境、学生家长等资源进行反复的调查、评估,寻求资源支撑。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范围
1、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课程建设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①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学校将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设施设备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一个《课程纲要》。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鲜明的邹小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创新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②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有较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整体教师队伍。
③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初步具备新的课程观;学会审美;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推动素质教育改革,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它应该体现在各科教学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2、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只停留在说教上,满足吃穿,对学业关注甚少,更谈不上孩子兴趣的培养,为我校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校领导班子经过广泛的论证,同时针对我校的师资优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了开发校本课程主导思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学生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学生作品展示搭建的平台,使学生有成功感,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
3、有利于满足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课程开发主体性及选择性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方式及内容,学校必须发挥引导和管理职能,必须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实践、动手能力。
4、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必然提升其课程意识,课程开发及创新能力,以及行动研究能力与合作精神。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特色形成的新局面,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