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项目实施方案(推荐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项目实施方案(推荐6篇)》。
第一篇:项目实施方案
1、项目简介
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设施农业重要的生产技术环节,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保障。日光温室的生产与室内的温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冬天室外气温达到一10℃以下,室内温度低于7℃时,生产茄果类和瓜类等温室蔬菜有较大困难。当前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技术,主要是燃煤、燃电、燃气锅炉、运行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制约了农民的使用积极性。我国建设的温室,北纬35°左右地区冬季加温耗能费约占总成本的30%―40%; 北纬40°左右地区约占总成本的40%―50% ; 北纬43°以上地区约占总成本的60%―70%。由此可见,现有的装备和技术成为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成本,为降低温室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温室运行中,必须引进与开发新型增温保温装备,促进农作物的丰产、丰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本项目是针对在我省设施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室内温度的高低成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采用的煤锅炉热水、电和辐射加热方式中,普遍存在耗电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因素依然是制约温室增温设备推广的主要原因。由我中心自主研发的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以农村量大面广的秸秆为原料,采用自有的专利技术,在节省燃料的同时达到受热均匀,热能利用率高、无灰尘污染、绿色环保。其安装占地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小,风力足、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大棚种植成本,满足了高效、优质、生态生产的要求。
推广示范内容
1、针对北方地区传统设施农业种植养殖冬季需利用化石燃料进行增温保温存在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广示范我中心具有自主发明知识产权的日光温室增温增产关键设备,引领我省设施农业产业冬季高效低成本运行,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2、项目以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为推广示范核心区,太原市周边蔬菜种植区为项目辐射区、带动区,推动我市周边地区设施蔬菜种植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3、项目实施方式为通过设备补贴方式,激励农民安装示范,带动自身效益提高。
3、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实施按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执行,项目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达到预期目标效果。具体内容包括:
① 2014年3-5月完成项目推广试验设备材料的购置。 ② 2014年5-7月完成首批6台增温设备的生产任务。
③2014年7-9月在我省榆次、阳曲县选择三个示范、培训基地。在每个示范基地选择一个示范村,并选择示范户达成示范协议。 ④2014年9-11月为每个示范户安装一台热风炉,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并整理有关资料,准备验收相关材料。
⑤2014年12-2015年2月开展宣传培训;准备项目验收。
省财政资助 8 万资金,用于补助购置设备:
①、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6台,设备购置及样机生产补助2.5万元。
② 、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补助1.0万元。
③、样机的安装与调试费用2万元。
④、项目的推广与培训费用2万元。
⑤、准备验收资料0.5万元。
4、项目实施后的运行情况
项目实施后,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关键设备(热风炉)工艺的推广,即解决了我省冬季气温低造成的农作物生长缓慢、不挂果、和果实形状不佳的问题,又解决日光温室冬季增温费用高的问题,提高了日光蔬菜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种植冬季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5、项目实施后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的试验示范项目,解决了我省日光温室的加温难、加温贵的难题,提高了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我国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种植黄瓜为例每年每个温室增产20%计算,每个日光温室可增产1000-2000公斤,为用户增加收入1-2万万元。
(2)生态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的试验示范创造了农村废弃秸秆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技术新平台,可使农民每亩秸秆增收60元,使我省的废弃秸秆得到了利用,增加了农业产出,实现了循环利用,杜绝了秸秆的随意焚烧,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操作简单,增温快、保温性能好,随用随开。可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烧水取暖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增加收入。
日光温室生物质增温热风炉试验示范,必将激发农民建设日光温室的积极性,从而带动钢铁、建材、塑料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建一座日光温室,可创造7个就业机会,如果我省每年建设5000座日光温室,则可为社会提供1.586万个就业岗位。这必将对实现我省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项目实施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一、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国内外发展现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达到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等。
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企业技术开发、经营管理、资金筹集、市场开拓等能力。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发及条件建设、产业化、推广应用等重点环节的项目内容。项目拟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项目在研发投入、技术水平、产值规模及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四、项目实施条件
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项目实施基础等。
五、投资预算
项目总投资及测算依据,并按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等环节进行分项说明。资金筹措方案、投资使用方案和年度投资计划。
六、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七、项目实施及考核指标
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年度考核指标。
八、项目产学研用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机制,主要包括工作机制、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享等内容。
九、有关附件
(一)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二)申报单位与其他合作方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或协议文件
(三)与项目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第三篇: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区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根据《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数字卫生”总体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转变卫生信息管理理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卫生业务流程,实现以信息化推进规范化,加快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坚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协调配合,分步推进,有序实施。
(二)立足应用、务求实效。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善于捕捉和挖掘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做到先易后难、效益先导、务求实效。
(三)规范标准、强化管理。坚持“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统一软件”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行为,统一采用数据格式和编码信息标准,建立和完善立项审批、验收制度。
(四)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以现有网络、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为基础,加强网络资源和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在保证网络、信息系统先进性的同时,坚持采用成熟、安全、可靠的技术,建立备份、应急预案和灾难恢复系统,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使用安全。
三、创建目标
到2014年,基本建成网络畅通、应用全面、资源共享、标准统
一、系统安全可靠的“1127”卫生信息化体系。即,一个中心:区卫生信息管理中心;一个网站:卫生信息服务门户网站;二大系统:区域体检、检验系统,院前急救信息系统;七大平台:区域心电、放射信息网络平台、区域数据信息平台、居民医疗咨询公共服务平台、慢性病传染病监测管理平台、医疗卫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区域双向转诊平台、区域药品流通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区内医院、社区和相关卫生机构与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诊疗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共用,公共卫生信息与医疗信息的有效整合。
四、实施步骤
卫生信息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柯城实际,我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计划通过“一次规划、二期实施”的方式来进行,按照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同步推进的要求,实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一家,信息化系统覆盖一家的创建目标。
(一)第一阶段主要工作(2012年)
1.成立柯城区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全区医疗
2卫生的信息开发、管理和利用,由专门科室、专人管理区信息平台业务,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卫生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并实现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
2.建设卫生信息专网。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VPN专网,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先进的网络保障。
3.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软硬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
4.建设区域心电、放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区域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联网组成的心电、放射信息系统,实现心电和放射检查数据的集中诊断和统一质控。
5.建设区域HIS。将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数据集中在区级平台上,对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统一管理。
6.建设区域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含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资源库),并接入区域医疗机构,为区域卫生资源辅助决策分析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原始数据。
7.建设区域体检、检验系统。通过条码化管理,实现区域范围内体检、检验信息的集中存储、管理和统一质控,供卫生管理部门、疾控、临床、病人方便调阅的网络信息系统,共享
3检验设备和人才资源。
(二)第二阶段主要工作(2013-2014年)
1.完善柯城区卫生信息平台。在医院HIS临床管理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系统软件的基础上,完善“柯城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2.建设居民医疗咨询公共服务平台。以网站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在线导医、网上挂号、专家门诊、网上医疗、居民个人信息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医疗收费监督等医疗咨询服务。
3.建设慢性病传染病监测管理平台。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CMIS)紧密结合,从医院临床科室实时动态采集疾病诊断信息、慢性病、传染病信息到区域信息中心。
4.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支撑下的院前急救信息系统。让参与急救的现场救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急救患者的历史健康资料和主要疾病问题,提高院前急救安全性,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5.建设医疗卫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柯城区医疗卫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方便管理者全面、实时掌握各类信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6.建设健康一卡通。建设健康一卡通系统替代原医院就诊卡系统,实现全区医疗机构一卡通行或调阅信息。
7.建设区域双向转诊平台。规范双向转诊工作流程,使病人在柯城区各医院之间双向转诊时,病人的医疗健康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跟着病人流转,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
4回社区”的目标,提高区级医院住院病床周转率,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8.建设区域药品流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柯城区基本药品目录、柯城区药品集中采购管理系统、柯城区药品统一配送管理系统,把药品供应商、药品使用部门、药品监管部门等药品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通过软件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药品信息的实时互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有关部门、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切实加强对信息化组织领导的要求,贯彻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全力抓好信息化工作,把卫生信息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工作部署,落实专职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落实规划建设内容。
(二)落实相关制度,强化政策引导。要建立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信息化工作考核、考评标准。实行信息化建设激励机制,对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要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出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要建立卫生信息化例会制度,研究讨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机制和法制及安全等问题,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决策水平。
(三)加大经费投入,科学合理应用。资金保障是卫生信
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项目建设经费由区财政投入和卫生部门自筹向上争取多渠道解决。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并明确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信息化经费的使用要按照省、市、区有关信息化建设规定执行,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6
第四篇: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集团提出强总部项目管理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公司发展现状与特点,以“三支持、四集中、两控制”为核心内容;以推进项目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强化总部服务功能、集约经营和管控责任;把项目部打造成为成本中心、项目执行中心和实施主体:将总部构建成为利润中心、项目决策中心和管控主体:使总部真正成为培育和引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龙头。
二、存在的障碍及基本对策
(一)存在的障碍
1、管理中的惯性思维,对强总部项目管理新模式有一定的排斥性。
2、对强总部认识不到位、观念转变慢、受既得利益牵制的问题。
3、实施强总部项目管理新模式的心理准备不足,缺乏“两级管控,一级核算”的管控经验。
4、总部人才结构不太合理,主要是缺乏熟悉项目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
5、少数员工有畏难心理,对强总部信心不足,抱怀疑、观望态度。
(二)基本对策
1、加强对集团强总部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的学习宣贯,在员工中开展培训,营造强总部项目管理的氛围。
2、理解消化集团强总部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实际,创新与完善公司相关管理细则。
3、学习与借鉴先进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经验,培育新管控,改进旧模式,稳步推进新老项目管控模式的交替。
4、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分别明确项目管理新老模式的负责人,确保新模式的循序渐进、老模式的平稳终结。
5、明晰新旧体制运行与交替路径,推进“两级管控,一级核算”及“法人管项目”新体制的`落地,逐步改进旧的“多级管控,多级核算”模式;逐步规范组织结构管理,到2013年,公司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规范程度达到零中间层标准,实现总部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
6、完善项目管理责权利对等机制,优化人才配置,培育强总部项目管理团队;加强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涵养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公司强总部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胡建军
副组长:谢帮银
成员:肖云亮、路惠明、胡建伟、宁伟志、付燕、黎胜良、薛沧洋、龙铁桥。
2、领导小组下设制度机构组、人力资源组、综合宣传组。胡建军分管制度机构组,谢帮银分管人力资源组,胡建伟分管综合宣传组。其职责分工是:
⑴制度机构组由办公室、管理审计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公司管理制度的编制、组织架构、人员总编制、有关职级职数、部室职责职能的设计。
⑵人力资源组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公司各部室、各子分公司及项目部定编、定员、定岗以及各岗位职责的设计;负责人员的竞聘上岗以及培训、转岗、分流配置等工作。
⑶综合宣传组由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公司强总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宣传、发动及思想政治工作。
3、关于项目管理新老模式交替的工作分工。考虑到目前新老模式的运行处在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阶段,为保证两不误,对新模式推行与老模式交替的工作分工如下:
⑴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建军:为新模式推行与老模式交替的总负责人,在新旧体系交替过程中,工作重心放在老项目的运营与平稳过渡上,确保旧模式向新模式的顺利交替。
⑵党委书记谢帮银:协助总经理做好新模式的推行工作,公司各部室按照强总部运行的分项方案及项目管理职能路径予以推进。
四.推行实施的分项方案
1、公司强总部组织机构建议。设“十一部一室”: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管理审计部、市场经营部、成本预结算部、财务部、工程管理部、技术信息部、安全环保部、采购管理部。其中工程管理部、技术信息部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2、总部部室定编定员建议。除10名公司领导外,总部部室人员总编制暂时控制在现有的113人以内。下一步将依据集团对各部室职能职责的划分进行人员的调整,各部室现有人数情况如下:
⑴办公室15人;
⑵党群工作部10人;
⑶人力资源部9人;
⑷纪检监察部7人;
⑸管理审计部7人;
⑹市场经营部12人;
⑺成本预结算部22人;
⑻财务部11人;
⑼工程(技术信息)管理部9人;
⑽安全环保部6人;
⑾采购管理部5人。
3、部室负责人岗位编制基本原则。公司总部各部室负责人的岗位编制,分别按照各部室总编制控制;部室10人(含10人)以下设1正1副;部室11人(含11人)以上设1正2副。
4、硬件设施建设。
⑴总部办公楼设株洲市红旗中路嘉盛华府456号;
⑵单身公寓设株洲市荷塘区红旗北路新城一号,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可容纳单身员工60名。
5、强总部建安项目的选择。根据强总部项目管理模式要求,拟将以下项目首批纳入强总部项目管理体系:
⑴四川威远360O烧结项目,签约量约1个亿;
⑵重庆钢厂1350m³;高炉项目,签约量约1.5~2个亿;
⑶北京辽宁大厦项目,签约量约1.6个亿;
⑷友谊房地产康馨家园项目,签约量约1.5~2个亿。
6、强总部项目管理体系的启动与考核。
⑴项目启动。①公司总部及时与业主及内部相关人员沟通明确,阐述有关要求,并获得相关支持;②明确项目目标和定位;③召开开工会或项目管理策划交底会,统一思想,明确强总部项目管理工作标准及运作制度。
⑵项目考核。依据强总部项目管理工作标准运行考核规定,公司将细化考核办法,并按照强总部项目管理考核模块,从以下11个方面拟对总部各部室及项目部予以考核。
①组织管理:项目部部门设置;项目部部门负责人配置;项目部组建;分公司组织管理。
②项目策划:市场经营策划编制与执行;项目实施策划编制与执行;项目交竣工策划编制与执行。
③市场经营支持:承接的项目质量;市场经营计划编制与执行;业务信息立项及跟踪管理;项目投(议)标管理;主合同签订与交底;客户关系管理执行;市场开拓奖励方案制定与执行。
④人力资源支持:人力资源整体规划;项目部人力资源配置;定岗定编;人力资源的激励;项目解散后人员分流管理。
⑤技术支持:技术投入的年度预算编制;施工技术资料支持与管理;技术进步与成果推广;总部技术信息支持。
⑥采购集中管理:物资采购权限规定的执行;采购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合格供应商名录》建立、更新与应用;采购招标;采购合同的签订与管理;物资配送、验收、结算;供应商的评价。
⑦租赁集中管理:租赁权限规定的执行;租赁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合格供应商名录》建立、更新与应用;租赁招标;租赁合同的签订与管理;配送、验收、结算;供应商的评价;自有设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⑧分包集中管理:分包权限规定的执行;分包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合格分包商名录》建立、更新与应用;分包招标
;分包合同的签订与管理;分包队伍的现场管理、考核;分包结算;分包商的评价。
⑨资金集中管理:项目财务人员管理;项目成本核算;资金账户管理;资金预算管理;资金收入管理;资金支付管理。
⑩预结算控制:项目预结算人员管理;项目各项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项目各项结算工作安排与执行;预结算资料管理。
⑪;责任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管理策划;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项目成本总结报告。
6.强总部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公司拟制组织与行政、党群工作、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商务合约、工程、技术、财务、项目等10个管理手册,共计100余个管理办法。为对接集团强总部项目管理体系,以上公司管理手册将按集团强总部项目“两级管控,一级核算”模式予以修编,修编后的管理手册计划在四季度初颁发。
五、公司强总部项目管理运行的路径
1、法人管项目体制运行路径。
一是逐步推进公司法人管项目体制。即从2011年9月份开始,凡公司新开工项目,一律纳入强总部项目管理体系。并实施“两级管控、一级核算”模式,公司总部为利润中心、经营成本控制中心,主要实施项目经营与效益的管控;项目部为施工生产成本中心,主要实施项目施工组织与责任成本的管控。
二是逐步改进公司原有项目管理体制。即2011年8月份以前,凡公司在建项目,不纳入强总部项目管理体系,依然按原有的项目管控模式运行;但老项目终结后,其原有的项目管理体制不再延续,若再接续新的项目,则新项目一律纳入公司法人管项目体系。
三是先行撤销部分分公司。即从2012年开始,撤销项目管理分公司,并视情组建项目部;撤销物资设备租赁分公司,建议并入集团租赁公司。
四是保留下来的安装分公司、钢结构分公司和各区域分公司,其定位与运营按集团的要求进行。
2、强总部项目管理各阶段职能运行路径
⑴项目经营开拓阶段。
①市场经营部:编制市场开拓计划,制定业务承接范围与标准;负责所有业务信息的汇总;进行业务信息的评审立项;组织市场策划的编制。
②管理审计部:负责项目经营开拓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③办公室:组织市场策划的审议。
⑵项目投标阶段。
①市场经营部:负责投标资料的准备;组织投标预审与投标评审;负责投标的实施。
②成本预结算部:进行成本预测,负责商务标的编制。
③工程管理部:负责技术标的编制。
④管理审计部:负责投标工作中的法律事务。
⑤纪检监察部:负责对投标过程进行监管。
⑶项目合同签订阶段。
①市场经营部:进行合同的起草、洽谈;组织合同的评审与签订。
⑷项目部组建阶段。
①办公室:归口管理项目部的组建。
②人力资源部:组织项目经理的竞聘;协助项目经理完成项目部的人员配备工作。
⑸项目实施策划阶段。
①公司总经理:为项目实施策划总负责人。
②办公室:为项目实施策划的组织部门;组织项目策划书的审批。
③工程管理部:协同技术信息部、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专项方案、交竣工方案等。
④市场经营部:负责合同交底等相关事项。
⑤成本预结算部:编制施工预算,总成本计划。
⑥采购管理部:编制物资采购、租赁、分包总计划,及相应的成本控制计划。
⑹施工生产阶段。
①管理审计部:组织《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签订。
②采购管理部:负责采购、租赁、分包工作。
③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的收支管理。
④技术信息部:负责项目施工与技术管理的支持与服务。
⑤安全环保部:负责项目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⑥管理审计部:负责招标工作中的法律事务。
⑦纪检监察部:负责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管。
⑧党群工作部:监管施工现场的企业宣传与思想政治动员。
⑨总部各部室:对项目部上报的信息或提出的需求进行处理,及时反馈意见;工程管理部、技术信息部、安全环保部、管理审计部、纪检监察部等部室对项目施工及时进行过程检查和监督。
⑺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①办公室:组织交竣工策划。
②工程管理部:组织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③成本预结算部:完成工程的结算工作。
④财务部:完成工程的回款工作。
⑻项目审计兑现阶段。
①管理审计部:进行项目最终审计和兑现审计。
②纪检监察部:负责效能监察。
⑼项目结束阶段。
①工程管理部:与项目部进行项目资料及工程的移交,以及归档总结。
②人力资源部:负责项目部解散后的人员分流工作。
③党群工作部负责项目部解散后人员分流的维稳工作。
⑽工程回访与维修阶段。
①市场经营部:负责工程回访工作。
②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的维修和保修。
六、强总部项目管理体系实施步骤、措施及时间安排
1、由办公室牵头,人力资源部配合,在全司管理人员中开展集团强总部项目管理体系21个相关制度的学习培训,并于2011年9月30日前完成。
2、由办公室牵头,管理审计部配合,依据集团强总部项目管理21个相关制度,修编完善公司有关实施细则,并于2011年10月30日前完成,11月颁布。
3、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实施强总部定编、定岗、定员工作,并于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总部“三定”方案的编写。
4、由党群工作部牵头,做好公司单身公寓的改造,并于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
5、公司各部室依照强总部项目管理“两级管控,一级核算”要求,做好相关分公司的撤并工作,并按规定的时间完成。
6、以上实施意见若与集团总体实施方案相左,则以集团的为准。
第五篇:XX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
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政府内部运作机制,充分整合我镇信息资源,加强全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企业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资源互通,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政府工作效能,努力建设公正透明、办事高效的政府。
二、工作原则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务实推进各项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在试点工作中,要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突出应用、项目带动、点面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示范推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用4—5年时间,基本实现信息网络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社会化。 ——信息网络化:推进“村村能上网”工程,通过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络延伸,实现宽带接入,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千村百镇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使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通达每个农户。
——政务公开化:加强镇、村(居)委两级电子政务建设。选择有条件的村(居)委开展电子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居)委财务电算化系统建设,推进村(居)委政务管理工作实现公开。
——服务社会化:通过搭建统一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党政基层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技术推广等服务组织,以信息服务为推动,全面开展“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镇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完善规章制度。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围绕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工程管理、信息服务业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由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统一制定全镇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并同时出台信息化建设考核办法,纳入目标考核范畴,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功能和优点,努力营造加快全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强化全镇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信息员培训工作,使他们在短期内掌握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网页制作与管理知识和信息收集、发布方法。
第六篇: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