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方案(推荐6篇)

时间:2022-03-28 18:23:47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3180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信息化建设方案(推荐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化建设方案(推荐6篇)》。

第一篇: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以下简称“金保工程”),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40号)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对“金保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是政府电子政务核心平台之一,涵盖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具有支撑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功能。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信息化相关规划,大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的工作格局,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但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州“金保工程”在体系、网络、硬件等方面同全省水平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扩大,促进就业、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障“一卡通”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的实行,以信息化手段对大量业务提供高效支撑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进一步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对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提供优质社会化服务、加强基金有效监管、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金保工程”,以适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主要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等资源,依托州政府电子政务内网搭建“金保工程”主干网,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分步实施。

2、统一规划,规范运作。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规范设计、规范招标、规范建设的要求,实行“金保工程”独立运行,系统内部信息耦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3、加强管理,监管并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监管结合、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管理工作中人才、制度、机制等方面建设,早做谋划,早定方案,及早运作,同时做好同财税、银行、保险及邮政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4、省级投资,地方配套。“金保工程”建设主要采取省级专项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配套相结合,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省硬件网络等相关设备配置和全省各项业务统一软件的开发与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办公场所、机房建设和通讯中心与所属各业务经办机构联网通讯线路租赁费用,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和项目管理费用,地方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中州本级200万元,五县各160万元),按照分级承担的原则,各县配套资金由各县财政承担。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平台建设,依托省政府电子政务内网实现“金保工程”省、州、县三级主干网络,并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全省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逐步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全州“金保工程”在前期建设基础上,从年1月起,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实施范围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建设要求,建成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三)主要任务

1、网络系统建设。加快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平台建设,实现省、州、县三级主干联网。纵向省数据中心上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数据中心,下联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通讯中心,终端逐步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横向专网系统内省级数据中心核心平台、州、县通讯中心平台联接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就业服务经办机构;专网系统外联接地税等相关部门和银行、医院、药店等相关业务单位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应用系统建设。根据社会保险五险合一核心平台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按照全省数据大集中的原则,整合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应用。利用备级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机构现有局域网硬件环境,完成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居民医保、新农保及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等全州统一软件开发与实施,加快推进全州社会保障“一卡通”进程。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业务应用软件架构及指标体系要求,拓展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应用,利用省州县职业介绍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现有的局域网硬件环境,实现全州联网,完成全州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软件实施,加快全州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步伐。

三、实施步骤

(一)建立工作机制。全州“金保工程”建设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州、县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抽调得力人员,积极开展工作。

(二)制定规划方案。结合各地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和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软件等信息系统,根据政府采购程序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和配置硬件等相关设各及软件开发。

(三)组织开展调研。从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赴五县开展金保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摸清金保工程建设现状,为具体组织实施奠定基础。

(四)分类分步实施。按重点地区和重点业务,分地区、分类、分步实施。年6月底前,完成全州系统业务运行工作;年底,完成项目收尾自查工作。

四、任务分工

金保工程建设是全省的一项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从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的高度出发,重视金保工程建设,利用我省给予资金补助的有利契机,着力推动金保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具体分工如下:

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全州“金保工程”建设和实施工作,负责调研、规划、设计和建设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负责全州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市场两大子系统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及项日培训工作;负责全州数据大集中核心平台的管理和数据联网及各业务监测数据的上传;负责与外网地税、银行数据大集中州级系统的联网;指导、检查、督促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州发改委按照“金保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内容,对新增建设部分调整项目建设计划,落实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州财政局按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程序,做好“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抓紧做好项目硬件设备、软件开发等政府采购工作,检查、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各县政府负责落实“金保工程”配套资金、办公场所、机房建设、配备相关人员,确保资金到位、工作到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牵头落实本地区社保、医保、就业各业务经办机构局域网与主干网的联网;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各业务经办机构信息系统运行和业务管理工作,以及系统维护工作。

各级社保、医保、就业经办机构配合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金保工程”各项业务需求方案编制;按照国家和省核心平台指标体系及各项业务全州统一应用软件运行要求,做好业务数据整理、数据上线等相关工作;负责信息系统业务运行、管理及局域网维护工作;负责与外网医院、药店等单位联网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并加强对各地“金保工程”建设的具体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将“金保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州“金保工程”项目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各县要成立相应“金保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协调机构,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二)政策保障

1、统一管理。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遵循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结合部门的特点和需求协同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最小的投资,发挥最大的功能效益。

2、确保投入。将金保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规模。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从资金源头上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

3、规范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及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进行建设。

4、加强培训。开展金保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健全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制度。要根据金保工程的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各种专项培训,有效地推进应用。

5、建立金保工程建设考核制度。将金保工程建设纳入各县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调动各地各部门推进金保工程应用的积极性,保证全州金保工程的整体推进和目标的全面实现。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近年来,我区食品安全各部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已建立或正在建立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系统,部分信息系统还在规划中。如:自治区卫生厅已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国家级)、食品安全事故上报网络(国家级)、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正在建设食品安全风险预测预警与溯源系统;自治区商务厅已建成生猪屠宰监测系统,正在建立生猪屠宰视频监控系统,规划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指挥系统;自治区工商局已建成食品流通许可登记系统和食品检验信息录入系统;广西出入境检 验检疫局已建成出口食品化妆品信息通报核查管理系统、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管理及风险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原辅料使用备案管理系统;自治区质监局建成了金质工程食品生产监管系统、食品生产许可网上审批系统,正在建设食品安全“三抓手”重要数据报送溯源监管系统。

(二)存在问题。一是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未统一规划布局。 目前全区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普遍未设置专门的食品安全信息化机构,没有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未做到统一的受理和处置。二是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全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累计14750万元,而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仅为20xx万元,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三是已建成的部门信息化系统之间没有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应急联动能力薄弱。商 务、工商、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已经建成的其他信息化系统一般局限于本部门的许可登记、信息备案、现场监控等。信息化系统功能单一,互不兼容。

二、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建设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 互联互通的自治区、市、县三级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投诉举报协同处置系统、应急处置指挥信息系统和覆盖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猪肉、蔬菜、酒类产品、 保健食品等品种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汇集全区各 类食品安全信息,实现各部门、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对食品安全实施科学有效监管。

三、规划布局

自治区建设全区统一标准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食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置系统、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系统(试点)和食品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纵向上与国家级相应的系统对接,下与市、县级平台(系统)联通;横向与相关部门的子系统建立联系,整合现有各部门信息化系统资源,实现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共享。由自治区食品安全办统一协调、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各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市、县(市、区)相应建设本级平台(系统)。

四、工作任务

(一)建设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由各级食品安全办负责组织平台建设。平台设计为分布式的应用平台网络,由1个自治区级平台、14个市级平台和109个县(市、区)级平台组成,纵向每级节点与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建立横向联系网络。平台建设充分考虑各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现有系统的兼容和对接,以及数据的融合,为现有系统留有接口。自治区级平台重点承担综合管理功能,汇集来自全区各类食品安全信息,提供决策、分析支持,同时也作为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全区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成后可以 实时开展风险预警、风险交流、信息发布,有关数据实时入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中重要支撑作用。

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牵头部门为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协同部门为自治区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和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

(二)建设舆情监测系统。由各级食品安全办负责组织建设。通过运用搜索引擎技术、文本处理技术、视频扫描技术、手机短信平台以及人工监测等手段,重点开展对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手机短信等的舆情监测,收集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评估预警、下架召回、食物中毒、人畜疫情、重大事件、专家建议等动态信息;查阅专业期刊和文献,密切跟踪科技前沿、重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评价等研究成果。实现多角度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监测、采集、智能分析、处理、预警、上报等功能,并定期形成《食品安全动态》、区内外、国内外食品 安全形势分析等。在自治区食品安全办的统一协调下,建设自治区级舆情监测中心系统,各级有关监管部门建立分系统,自治区级与各级分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系统,充分了解公众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重点,全面掌握食品安全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实施有效监管措施和舆论引导。

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牵头部门为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协同部门为自治区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和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

(三)建设投诉举报协同处置系统。由自治区食品安全办负责组织建设。明确承担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机构和相应职责,对外增挂“自治区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受理中心”牌子,落实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启用全区统一的 12331 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协同处置系统,并与工商 12315、质监 12365、商务 12312 等部门举报系统对接,实现全区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的“四统一”, 即统一受理页面和编码、统一受理标准、统一分类处理方法、统一信息报表和数据分析格式,确保“统一受理”数据和“分口办理”数据能够实时衔接。

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牵头部门为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协同部门为自治区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和广西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

(四)建设电子追溯系统。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手段的建设,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建立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猪肉、蔬菜、酒类产品、保健食品等产品在生产、流通、存储、消费各环节的追溯系统,并逐步拓展到其它重点食品品种领域。整合各监管部门现有系统,充分发挥各监管部门的技术优势,通过推行食品标识和食品生产档案电子化、推进食品索证索票购销台 帐电子化、建立生产环节重要数据报送溯源全覆盖系统、网络终端食品信息查询和投诉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重点食品的全程可追溯。实现追溯系统的数据和信息统一归集到自治区食品安全监控机构。

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牵头部门为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协同部门为自治区工信、财政、农业、商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和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

(五)建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在卫生部门已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食品安全事故上报网络、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正在建设的食品安全风险预测预警与溯源系统基础上,建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收集与食品污染和健康危害信息,科学评价广西不同食品的安全状况和隐患,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牵头部门为自治区卫生厅,协同部门为自治区工信、农业、商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和广西出入境 检验检疫局等部门。

(六)建立实时监控系统(试点)。在南宁市青秀区餐饮服 务单位开展电子化实时监控试点工作。建立餐饮服务试点单位的 电子地图,安装数据采集客户端软件和监控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并逐步推进。

责任单位:南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牵头部门为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七)建设应急处置指挥信息系统。由自治区食品安全办负责组织建设。在食品安全监控机构的整体框架下建设高科技、功 能全面的自治区、市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全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联动网络平台和自治区、市、县三级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与处置系统和移动指挥应急系统,包括应急通讯、图像监控、风险监测、预警发布、问题产品紧急核查与召 回等模块,具备信息传输、综合研判、指挥协调、资源调配、视频会商、辅助决策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实现全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的信息化,提升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指挥决策能力。

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牵头部门为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协同部门为自治区农业、商 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和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

(八)加强人员培训。通过“走出去”和“走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安排信息化工作人员到区外学习考察,请专家到广西来进行讲课、培训,与区内外高等院校建立全区食品安全信息化人才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信息化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

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牵头部门为自治区食品安全办,协同部门为自治区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和广西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

五、工作进度

(一)20xx-20xx 年。

1.在正在建设的 12331 投诉举报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全区食 品安全投诉举报协同处置系统。

2.建立自治区级舆情监测系统。

3.建立自治区级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信息系统。

4.初步搭建自治区级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5. 初步搭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

6.初步搭建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

(二)20xx 年。

1.完善全区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协同处置系统,覆盖自治区、 市、县三级。

2.完成舆情监测系统建设,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

3.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信息系统,覆盖自治区、市两级。

4.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覆盖自治区、市两级。

5.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

6.完善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

(三)20xx 年。

1.完善全区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协同处置系统。

2.完成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覆盖自治区、 市、县三级。

3.完成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

4.完成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

5.建设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实时监控系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组织协调全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食品安全办承担日常工作。 各监管部门明确食品安全信息化专兼职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程 序做好项目的调研和可行性论证。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资金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自治区食品安全办要会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科学测算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积极向国家申请项目资金,争取给予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更多支持。自治区财政要落实好国家项目配套资金,合理确定自治区与市、县财政分担比例。

(三)加强督导检查。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和验收方案。各地各部门把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指标,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检查和督导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篇: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西丰县第一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推进发展,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促进健康”为总体原则,紧抓医保资金总额预付制试点改革契机,围绕医院总体工作思路,力争在公立医院改革领域取得新突破,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努力让医院发展更具活力,患者就医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

(二)改革目标 通过实施改革工作,加快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满意度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医疗服务模式,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解决医院运行瓶颈问题,保持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施药品零差价,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推广经验。

(三)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根据卫生部、财政部等五部委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供给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诊疗、预防保健、慢性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在医疗服务收费方面予以倾斜。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

1、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少药品费用。 在西丰县第一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根据情况,由县卫生主管部门按规定制定县域总控药品目录(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增补药品目录)和医保甲类药品目录,应严格使用总控药品,全部实行网上招标采购,并按实际进货价零差价销售。县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品品种不低于基本品种总数的25%;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在业务总收入中的比例,控制在45%以内。二级甲等公立医院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药品零差价,成立药品采购及使用领导小组,按照新农合和医保要求严格控制门诊次均费用及住院次均费用,推行高价药品及大处方使用的监督审批,根据病情需求合理使用药品,大幅度降低药占比。同时,对临床及药、检、放科室提高质量控制标准,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及技术规范,合理控制检查项目。

2、优化医疗服务的收费结构,调整收费标准。 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公立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其补偿办法为:调整服务收费补偿70%,增加财政投入补助30%。政府新增的30%补助资金由省和县财政按6:4的比例分担并纳入年度预算。政府新增的30%补助资金直接拨付给医院,且不与药品销售金额直接挂钩。其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资金按照2015年药品购销情况核定并报省卫生厅审核汇总报省财政厅审批后落实补助资金。具体的医疗收费调整实施方案,经县物价部门审核后,报省物价部门与相关部门批准后实行。同时,调整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3、健全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核定西丰县第一医院人员编制。(2)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建立起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3)坚持在编制数额范围内,在编人员正常过渡,编外聘用人员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4)改进人员招聘工作,提高招聘效率。(5)按规定的人员配备标准配齐西丰县第一医院工作人员,在西丰县第一医院编制和岗位限额范围内,公开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4、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激励机制向一线倾斜。 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体现激励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基础性绩效与激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为4:6,把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医疗技术服务难度、医疗活动的成本控制以及群众满意度等考核指标相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与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和劳动价值。医疗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关键科室、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5、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严格准入制度。 抓好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抓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积极培养县级医院学科带头人,有计划有安排每年遴送一定数量的业务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建立县级医疗骨干对口支援基层卫生院的协作机制,鼓励业务骨干到基层卫生院执业。此外,在县人民医院临床上短、紧、缺的专业人才,经政府批准,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型人才,并合理确定财政补助标准,开辟用人的绿色通道。

6、医院后勤保障系统,逐步推向社会化管理。

(二)改革与建立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机制。

1、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县级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的建设力度,增强解决临床上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实现人员、技术与管理的三配套,使县级区域常见病、易发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开展多形式

的技术合作,重点在业务管理、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人才带教、远程会诊等方面开展合作,快速提升公立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将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中的营养食堂、被服洗涤、卫生清洁、环境绿化管理、保安、车辆管理等后勤服务的科组,逐步推进物业化、社会化管理,在改革期间力争实现2-3个科组实现社会化管理。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进一步健全公立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意识,加大医疗质量评审和检查的力度,健全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等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施治、结合开展处方点评、临床用药指南工作,促进临床诊疗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改进预约诊疗服务的组织实施方式,逐步提高门诊预约挂号的比例,拓宽预约诊疗服务的途径,做好预约诊疗患者的服务工作。

4、优化服务流程。

根据群众的需求,改进服务方式,转变服务理念,开设无假日门诊、特需服务等服务项目,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健全危重病人抢救的联动机制。

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认真落实“护士条例”,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6、加强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创建活动。围绕降低就医费用,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感受等,开展“优秀医生”“优秀护士”评选活动,树立榜样,营造优质服务良好氛围。

7、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立以电子病历、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等为重点的公立医院信息系统,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远程诊疗和协同医疗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构建高效、便捷的医院信息平台。

三、重点举措

2015年,为保证医改工作顺利开展,医院将从四方面(即:医疗服务创新,改善患者就医流程;引才育人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医院建设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以18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全力以赴完成医院医改任务。

(一)医疗服务创新,改善患者就医流程

坚持把创新医疗服务作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将改善患者

就医流程作为医院改革的落脚点,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继续推进预约诊疗,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急诊重患推广“先诊疗、后结算”模式;住院处实施医保押金无限过度及农合患者预交50%的押金,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2.院领导督导查房

在2015年院领导带队行政查房的基础上,建立院领导督导查房制度;对科主任是否按时查房和查房内涵质量进行督查。通过院领导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医疗运行中的问题,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3.提高床位使用率专项工作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院收治住院患者的能力;实施床位动态管理,实现床位“调余补缺”,缓解患者住院难,全院床位使用率争取达到90%以上。

4.缩短平均住院日专项工作

建立以一日病房为依托的医疗布局调整及医疗流程改造,积极探索一日病房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努力将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在10日以内,提高优质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待床患者人数。

6.严格药事管理, 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完善医院药事管理;深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在巩固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2015年、今年,我们将从明确各部门职责,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建立奖惩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抗菌药物管理,并将规范Ⅱ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和抗菌药物的治疗性使用作为工作重点,确实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

(二)引才育人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1.加大投入,打造重点专科建设 构建医院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医院的专科发展。

2.引进人才,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医院进一步明确“稳定、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妇产科发展为突破口,引进院外妇产科学科带头人之一——内蒙古赤峰主任医师王晓霞主任。通过其在妇产科治疗领域的深厚造诣,带动学科发展建设成为医疗技术精湛的重点学科,培养技术力量雄厚的高级人才,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3.培育人才,抓好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管理队伍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决策者、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医院要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一批精业务、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管理干部队伍。在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一套能够使优秀的医院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育人和用人机制。今年要继续按照《优秀人才选拔实施方案》通过考试考核,调整充实临床岗位中层管理干部队伍,把那些德才兼备的“骨干”选拔到管理岗位上,努力建设一个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干部集体,同时还要加强对已任管理干部的培训,积极开展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培训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不能胜任工作的马上让位。

抓好技术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接得起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医院赢得竞争的“利器”。我院计划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强。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抓好全院医务人员在职教育,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考试、考核、考评、比赛等方式方法,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根据学科发展选送优秀人才外出进修深造,继续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引进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临床一线,建立起有责任、有权利、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的运行机制。

(三)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1.结合医改梳理并完善全院规章制度

传承医院多年工作积淀,结合医改新形势、新要求,从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安全保卫等六方面,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修订院级会务制度,控制会议数量和质量,精简议题,提高办公效率;落实会议决议的执行督办机制,保证决策及时传达、全面执行。通过完善制度与细化岗位责任制相结合,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和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2. 结合医改对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修订并完善与薪酬挂钩的院内绩效考核体系

进一步丰富、创新医院绩效考核,进而从绩效考核走向医院绩效管理。将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挂钩,重新规划奖金分配方案。通过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实现医院和职工的同步发展,提高职工收入。

3.党委为医改提供思想组织保障——两个考核体系

继续完善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和共产党员工作考核体系,落实医改政策与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提高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对医改工作的关注度,为医改提供有力支撑。

4.干部培养与队伍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

围绕医改的中心任务和医院发展的主流方向,严格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和管理,并以干部管理学院作为医改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

5.建设护理后备人员库,解决护理人员短缺

充分调动与发挥护士的工作潜能,为后期培养全科护理骨干做准备,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出建立护理人员储备库的工作设想。

6.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助推医院管理科学化

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加强系统深层次应用;建设医院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强化信息决策分析和管理职能。医院建设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四)医院建设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1.以医改要求修建门诊大厅,促新型“一站式”服务模式建设 建立门诊客服服务中心,整合患者门诊服务需求,完善各项服务举措和设施

2.我院对收款室进行重新装修,使收款室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医院窗口的一景,满足了患者就医的需求,为井然有序的医疗秩序提供了保证。

3.改造内一科和内二科病房,增加了床位30张,增加科室和医院收入的同时,也方便了患者就医。

4.新建食堂,于2016年1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医院将给全院职工提供就餐补助,每晚给夜班人员提供免费晚餐并把晚餐送到各科室值班人员手中,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福利。

5.为了符合环保方面的要求,医院采用了县里的集中供暖,照以往的自己供暖每年节省费用约20万元,而且目前是24小时供暖,采暖效果明显好于往年。

遵循医院未来发展的整体要求,与医院综合发展、科室建设紧密结合,使医疗资源、硬件环境、管理环境高度整合、高度统一,满足医院长远发展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及医院改革工作办公室。 组 长: 周洪伦

副组员: 杨 岗、肖 杰

组 员: 魏 威、李晨农、安嘉兴、王敬华、杨会菊、刘艳清、张德福、宋建新、徐景欣

(二)机制保障

1.实行项目化管理

由主管部门制定项目时间进度计划表,主管部门遵照领导小组决议执行落实;定期组织召开专项研讨会、办公会,向领导小组报告阶段性工作进展;对工作效果不显著、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估分析,协调相关处室修订工作方案;对取得成效的工作举措进行总结,为经验推广奠定基础。

2.信息化建设夯实管理根基

继续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数据报送决策机制。要求全院高度重视数据统计、测算及填报工作,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做好数据质控工作。

3.规范医院经济管理

规范财务管理。对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方面的财政补助,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要求履行程序。

从成本控制中实现效益的提升。控制运行成本以盘活现有资源和降低运行成本为重点,压缩、削减行政公务费用,强化节约意识。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9月底前)。 成立组织机构,调查研究,精心测算数据,讨论分析,制定实施方案,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行安排部署。

(二)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10月)。

学习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投入、医疗服务、基本建设、设备计划、人才引进、人事分配制度等),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公立医院试点的改革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底)。

召开公立医院改革研讨会,讨论分析改革存在问题,调整相关政策,制定相关评估方案,2016年12月25日前,对改革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促进公立医院的改革。

西丰县第一医院

2015年9月24日

医院薪酬改革实施方案

国企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医院医改实施方案

公车改革实施方案

第四篇: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人民政府文件

*府发〔2011〕12号

**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的

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涉及多方面利益的调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11年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力争在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等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将为下一步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 1 —

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预期成效。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 2 —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做好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省市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医卫管发〔2010〕2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目标

紧紧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改善县级医疗机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服务能力”等问题,通过改革,实现“政府对医院的卫生工作满意,病人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满意,医务人员对医院的工作环境满意”的总体目标。争取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政府满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工作思路

按照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开展医院改革工作,重点在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态度、改善服务环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医师多点执业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将**县人民医院定为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

三、主要改革内容

(一)改进群众就医服务。

1.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和预约挂号服务。

— 3 —

(1)设立预约挂号。患者白天预约挂号,由医院行政办公室负责,患者夜间预约挂号,由医院值班“120”负责。预约挂号的相关信息,在医院网站、医院门诊大厅进行公示。预约挂号单由预约人凭居民身份证领取。

(2)确定专家并公示专家门诊安排表,制定预约挂号病员登记表。

(3)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在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医院网站上进行公示。

2.优化医院门、急诊就医环境和就医流程。 (1)门诊各窗口标示清楚,明确醒目。 (2)建立门诊导诊制,负责落实就医流程。

(3)医院开展“一站式”服务,简化病人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门诊统筹报账、划价、收费实行“一站式”;住院报账、收费一个窗口完成;报账复印资料归到医保报账窗口;增加专家门诊,方便患者就医。完善门诊信息管理平台,开展门诊电子处方;公开医疗服务信息,促进医院服务改进,以便社会监督。

3.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

(1)开设便民门诊,为开配方药、做健康检查的病人提供便民服务。

(2)设立门诊、住院导医服务台,方便病人就医。

(3)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推车、轮椅、

— 4 —

担架及搀扶等服务。

(4)为就医者免费提供开水、塑料袋等服务。

(5)为门诊和住院病人提供健康咨询、知识宣教等工作。

(6)协助办理入、出院手续、维护好秩序,减少病人排队等候现象。

(7)免费护送做检查的病人和危急、重症病人,并协助病人缴费、划价、取药、办理入院手续、联系家人或单位等。

(8)开设节假日门诊,周

六、周日门诊不停诊,特殊检查科室不停检查。

(9)在急诊科设立便民输液室,免收床位费。

(10)70岁以上老人、低保人群和残疾人、残疾军人、帮扶村民凭证免挂号费,各种诊疗费、检查费减免15%,住院费用减免10%。

4.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切实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行“五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热情介绍、一张征求意见表、一个电话回访。全面推进医院的优质护理工作,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1)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亲情化”服务观念,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

— 5 —

人性化护理服务。

(2)结合科室特点,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3)改进和优化出入院流程,为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入出院服务。

(4)按照卫生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标准及分级护理要求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检查和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5)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主动为病人服务,每月举办护患座谈会,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个性康复训练指导等特色护理服务。尽可能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协助病人解决困难,推出不同特色的服务措施。

(二)完善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

按照**《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制定医院医师多点执业实施细则。安排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开展多点执业工作,计划通过半年至一年的试点,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的可行性及激励机制,建立医师多点执业的长效机制。

1.多点执业试点机构为**人民医院。多点执业医师拟增加执业机构为:

— 6 —

(1)**人民医院*泉分院。

(2)**乡镇卫生院:巡场镇卫生院、上罗中心卫生院、洛表中心卫生院、洛亥镇卫生院、罗渡乡卫生院。

(3)**人民医院协作医院:**妇幼保健院。 2.多点执业范围及方式。

(1)医院多点执业医师到多点执业机构定期工作,主持参与重大手术,会诊指导定点机构的诊治工作,接诊转诊重症病员。

(2)医院多点执业医师到定点帮扶医院定期坐诊、会诊,指导病员诊疗工作,指导及参与帮扶医院开展手术及推广新技术,接诊转诊重危病员。

(3)医院多点执业医师到协作医院参与协助重危病员抢救工作,指导及参与手术病员的救治工作。

3.实施办法。

(1)多点执业医师必须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方可申请多点执业,原则上一人最多不超过三个执业地点。

(2)医院负责多点执业医师的业务培训,多点执业医师每年的继续教育学分必须达到规定分数、年度考核合格、无违规违纪行为、无不良医德医风行为的记录,才能申请办理多点执业。

(3)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在执业前,应当与受聘的各医疗

— 7 —

机构就相关事宜签订协议。协议书内容应包括: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有效期,发生医疗事故或者民事纠纷时的法律责任分担等。

(4)申请多点执业医师所从事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必须与医院向主管部门申报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一致,也必须与拟聘用该执业医师的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范围一致。

(5)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反法律法规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6)第

二、第三聘用医疗机构应制订相关制度,加强对本机构多点执业医师的管理,规范医师多点执业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师在任何一执业机构受到处以暂停执业及以上行政处罚的,该医师在其他所有执业机构的执业活动均应被暂停。

(7)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机构中发生医疗纠纷及事故,按照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8)医院将多点执业医师及相关材料上报**卫生局审批备案后方可进行多点执业。

(三)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1.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

实行医院全面数字化建设,为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奠定良好的基础,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 8 —

2.医院信息建设内容。

(1)在以前His功能基础上,更新、升级、扩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软件(His)。增强院长查询系统的综合统计与查询功能,药房管理模块中要加入数量管理和盘点功能,进一步完善医保农合接口、财务系统接口、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数字化信息建设。新增设备管理系统、供应室管理系统、PACS系统(影像数字系统)、LIS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心机房建设在行政医技楼投入使用时实施。建立电子阅览室,引进CNKI数字图书馆,改善职工学习环境,改善医院科研条件,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

(2)进行门诊楼、行政楼、住院楼网络布线和改造。 (3)医院内部加强职工计算机运用能力提高及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保障医院计算机数字化的安全运用。

3.加强上下信息化联系。

在医院切实达到全面数字化管理后,着手**区域医疗信息化中心的建设。同时建立与城市三级医院开展远程网络医学活动,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等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

四、组织保障

(一)为保障公立医院改革的顺利进行,县政府已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领导和指导。医院应当成立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由院

— 9 —

长担任组长,支部书记、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院长助理、工会主席、支部委员、党办主任、医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在医院行政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处理。

(二)医院职工学习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文件,领会公立医院改革精神,使职工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

(三)在医院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立和规范相关制度,保障公立医院改革顺利进行。

(四)医院行政办公室、宣传办通过定期下发简报和在医院网站发布信息等方式,向医院职工及社会通报医院改革进展情况。

(五)为保障公立医院改革有效的进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六)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形成实施办法,让医务人员满意。

主题词:卫生

改革

方案

通知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8月2日印

— 10 —

第五篇:人民医院建设发展规划

----人民医院建设发展规划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医院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综述

----人民医院始建于----年,其前身是----,经过---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是全县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集中、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备的“二级----”综合性医疗机构,面向全县---万群众和外来人员提供医疗服务,业务开展覆盖常见病、多发病与临床急救、应急医疗保障,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

(二)、基础设施

医院占地面积----万平方米,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门诊、急诊、医技综合楼面积---平方米,于--年--月投入使用,开设内、外、妇产、儿科、----个临床科室和放射、检验、电生理、药房、挂号结算等辅助科室,并兼具行政管理职能。

住院楼----年投入使用,面积----平方米------ 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现有业务用房中,仅门诊综合楼能够满足诊疗工作需求,其他建筑或为危房或设施不全,尤其缺失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两个关键功能,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传染病区不能使用,导致传染病患者与普通患者同在一个病区,不仅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而且在爆发疫情时完全没有处置能力。

基础设施还共同存在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是供电不稳定,医院独立变压器至今未能通电,现有电路承载能力不足、电压不稳且停电不可预知,直接导致已配置到位的大功率医疗装备不能装机,中心血站也一直无法开展工作;二是没有下水管网,洗手设施及厕所不能使用,院感防控难以开展,污水随意倾倒,诊疗环境难以改善。

(三)、开放床位

编制床位----张,按照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本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中关于二级医院设置“100—499”张病床标准,低于最低要求。

目前开放床位----张,已达到住院部最大载荷。以住院部大楼----m建筑面积计算,每床建筑面积仅为----m,远低于“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每床建筑面积45m的最低要求。

(四)、科室设置

医院设有院办、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信息中心等---个职能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个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电生理科、药房、药库等--个医技科室,其中----科是县重点专科。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二级综合医院需设置科室为: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

2

22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可见,医院当前设置并开展工作的业务科室明显不足。

(五)、人员

----年经----编办核定医院编制--人,现有职工--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占全院总人数的----%,其中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

专业构成中,临床医师---人,分布于:---- 辅助科室---人,分布于:---- 护理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岗位分布于:---- 从人员结构来看,现有工作人员维持医院诊疗工作正常运转已非常困难,尤其是一人科室随时可能因人员离岗而关停,更不可能抽调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专业技能提升非常缓慢。尤为紧迫的是:现有人员中年龄在--岁左右、工龄在----年以上的已达半数之多,退休离职压力将逐年增大。

(六)、医疗设备

医院目前配备了GE双排螺旋CT、爱克发CR、万东500MA高频X光拍片机、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迈瑞全自动血球仪、远程会诊系统、信息化系统等医疗装备,省卫计委安排的----项目正在实施中, -----支援的----项目也正在落实,短期来看医疗设备能够满足检查诊断需求。

二、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的发展成果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全面启动医改工作。

按照----省和我县医改工作的进度安排,医院于----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先后完成了院长竞聘和全员竞聘工作,并于----年底在全----各县医院中率先实现药品“零加成”和“先住院、后结算”,----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在--年--月达到----%的占比标准,药品网上平台于----年----月纳入正轨。

在医改政策的支持下,医院基础建设和医疗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门诊综合楼、住院楼等工程完成建设,CT、CR、彩超等先进医疗装备配置到位,诊疗环境与诊断能力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年医院总诊患者----人次,较上同期增长----%,门诊人均医疗费用---元,较上的----元下降----%;住院人均医疗费用----元,较上一的----元下降---%,以上数据真实反映出医改推动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和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群众看病就医困难问题有所缓解。

卫生应急救援出动能力建设初有成效,圆满完成-----等重大自然灾害支援任务,并成功救治--例----确诊疫情。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

1、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国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增长的综合国力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县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尤其对县人民医院的能力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医院建设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2、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带来更多问题挑战,医疗保障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县正处于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员流动性加大,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医院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一方面,----等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等人畜共患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等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更加突出;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社会安全事件也对医疗卫生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3、医院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对医院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的制约作用已明显强于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方面。

4、医院诊疗服务领域与技术水平明显滞后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每年均有大量本应在当地治疗的患者被转出,患者因此而支出的其他费用甚至超过医疗费用,直接导致“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不能根本解决。

四、规划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

2、《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2〕33号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57号

5、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6、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评审细则(2012版)

第二节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信息化建设方案(推荐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