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中讲话稿(优秀范文三篇)

时间:2022-06-14 02:17:17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21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申论中讲话稿(优秀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申论中讲话稿(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中政申论

中政申论范文批改,公考必看!!超级典藏!(两篇)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1、一般而言,在拟定具体的标题时,应遵循标题即是论点的原则,而“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本身过于理论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不是一篇申论就能够论述清楚的,因此“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作为申论的标题不够妥当,其切入点有待细化。建议从采取什么措施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这一角度重新拟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共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建立、农民工大军的产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个阶段(存在明显的主观化问题,这里所讲的四个阶段,只是考生想当然的自我总结,有失准确。具体来讲,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阶段有: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进和农村微观经营主体的重构; 1985-1991年: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2-1997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提出,强调土地承包经营的稳定性,稳步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1998至今: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农业税的废除,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阶段的到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粮食的连年增产,解决13亿农民的吃饭问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结构优化,产生大批的农业龙头企业等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现代农业化水平和国际上现代农业化水平的差距。

2、从这一段的行文来看,除了行文主观化、衔接不够自然等方面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没有在引出问题后明确的提出具体的论点。建议在句末加上:因此,进一步完善国家政策,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营;通过提高资源产出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等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完成率农业现代化。而我国的乡村大地上还存在飞机喷洒农药与老水牛犁田共存的情景,先进与落后,集约与粗放,开放与闭塞同时呈现。虽然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造成的:人口多,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耕地少,仅为世界平均的40%;环境脆弱、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人均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等,但是我们必须克服现实的困难,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3、能够认识到飞机喷洒农药与老水牛犁田共存、先进与落后,集约与粗放,开放与闭塞同时呈现是由具体的国情与自然环境决定的,但对于论点的论述过于简单。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分析论点”不仅仅只是概述所存在的问题,就本题而言,还可联系农业的社会功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等内容来分析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以增强对论点的论证。

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完善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和成本,从而改变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现代农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之曾。像美国、日本采用现代高科技培育出的新品种谷物使它们的亩产量突破500公斤,远远高出我国。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现代农业突破传统的产销脱节、部门割裂、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通过发展龙头企和专业化公司及农业产业基地,将分散经营的农民联合起来走进市场,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四、健全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形成集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于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能有效提高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农民素质。让他们不仅学会田间栽培技术,会熟练操作各种农业机械,同时,还熟悉农产品市场,会经营管理。

4、本文最大的问题在于策论过于简单,导致整个行文的内容单薄。从策论的形式来讲,应将主要措施分条逐段进行论述;从具体的内容来讲,策论一般涉及思想意识、体制建设、法律制度、技术创新、社会教育(监管)等层次的内容,考生可按照这一基本层次,联系具体的专题加以分析;从具体的措施来讲,在提出措施后,应客观的阐述如何有效的落实这些措施,以体现所提措施的完整性与可操作性。

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和国情不同,具体道路和模式也不相同。我国要从实际国情出发,走一条能扬长避短、可操作、走的通的道路,说到底就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5、最后的总结虽重申了论点,但整个内容过于简单。考生可结合“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要求来总结问题,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小结:整个文章虽体现了申论应有的总结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提出措施)的基本层次,但纵观整个行文,内容单一,对于专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国家的行政政策了解不深,一言以蔽之:只注重了形式而缺少实质内容。需要明确的是申论最大的特点在于模拟行政(从行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国家的政策来处理问题),因此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应紧密结合国家的基本政策,就本题而言,可联系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加以论证。

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

1、本文的标题乍看起来没有什么缺陷,其实存在立论不够准确这一常规性问题。的确,“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也算表述了观点,但“科学有效地”本身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何谓科学有效表意不够明确。因此,建议将“科学有效地”进行细化,可将标题改为:建立健全社会联动机制 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各种“小灾小难”不断,如:地下管网漏水,排水系统不畅,道路路面塌陷,交通陷入瘫痪等。怎么会这样呢?分析原因,这和城市建设的规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存在概念性的错误,不是和城市规划有关,而是和城市规划本身不合理或者落实不到位有关)。那么,怎么让我们的城市健康、和谐、美丽呢? 有如下几个方面(按照本句话的思路,下文应该是具体的措施,但考生所论述的却是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2、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申论属于行政文化的范畴,其行文的基本特点在于严谨、规范、客观,因此不宜使用反问、设问等句型,而应使用陈述句。

3、行文的连贯性有待增强,建议将第一句改为:21世纪初,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之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等问题。

4、在总结问题后,应明确的提出论点,而不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要知道分析原因属于对论点的论述,只有提出论点才能较好的分析论点,不然就是所谓的“天马行空”。

首先,城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一些城市建设急功近利,缺少科学论证,忽视城市建设的科学性,致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滞后。针对这一情况,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要把握方向、路径(语义杂糅),转变落后的发展思路,调整建设的步伐,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把看不到的”地下工作”做实,为城市这棵大树扎下坚实的根基。具体做法可借鉴国外城市建设成功的案例,尊重自然,分析城市自身的特点,着眼于耗能少,利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方面(语义不够连贯),制定科学、合理、先进,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

其次,城市社会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管理能力需要提高,城市建设表面化,走过场,缺少持续性(其实就是急功近利的具体表现);城市科学规划不够,使城市治理成本偏高,治理难度加大;就如大家形容的:“现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就是桌上画画,墙上挂挂。”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就要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不搞花架子,走过场,不以看的见的表面“文章”评定工作实绩(缺少实质性内容,最好能从体制建设等层次进行论述)。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全面细致的把工作落到实处,分门别类的细化责任,确定责任人,实行具体问题具体追查,环环落实。制定长效实施督查制度,在试点成功后,保证规划能够持续的贯彻实施,显现制度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从本质上讲,第一点与第二点都是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所提措施所针对的都是城市规划本身,存在一定的交叉,应加以合并)

第三,城市建设的公共安全管理缺乏协调和远见,城市建设存在很大的风险。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就要高度重视城市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协调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尽量完善的技术设计降低建设和安全风险。要有综合性的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要有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要有必要的资源投入(提出措施时,不宜使用要怎样怎样的句型,而应从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层次进行分析)。应当努力促进城市社会融合和经济增长,特别是要建立制度化的吸纳新成员的机制,增强新成员对于城市的认同与适应,同时,确保市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消灭贫困,促进就业和社会参与(逻辑错误)。

第四,安全事故和污染事件频发,建设初期的“三线建设”重化工业项目的实施,存在安全隐患。对于这个情况,更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从城市的整体布局,长远考虑,对重化工业项目的实施进行严格审核,排查严重危及安全的项目,转变发展的形式(模式),搬迁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引进先进环保的技术,改进生产方式,建立生态工业园,分批分步骤科学合理的实行。

最后,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还要充分发挥教育,舆论,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城市是我家,家园共建靠大家”,要广泛的发动市民的参与,向市民宣传城市建设的重要行,营造健康、环保的氛围,普及生活环境知识以及这种环境潜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确立个体的风险防范意识,竖立城市共建意识,教育广大市民爱护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总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当中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要深入理解城市建设的本质,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以准确的心态看待城市,科学管理城市,科学有效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并把它长久持续的落实下去,走可发展道路,让我们的城市更和谐美好!

5、分析问题的原因属于对论点的阐述,能够与具体的措施遥相呼应,有体现所提措施的针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分析论点不仅仅只局限于问题产生的原因,还可从处理问题的意义等层次进行论证,就本文而言,还可从完善城市规划体制的社会意义等层次进行补充。

6、从整个行文的整体上来讲,考生能够较好的分析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将具体的原因归结于行政是合理的,也是妥当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而言,申论应呈现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基本层次,因此应将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具体的措施分开进行论述。同时,申论的重点在于策论(提出具体的措施),考生所提措施的针对性较强,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角度不够全面,就如何完善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而言,可从行政理念、规划体制、法律制度、监管举措(社会监管、行政监管、行政问责等)、经验借鉴等层次进行论述。二是在提出措施后,应注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的论述如何保障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具体分析该怎么做),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就可以,只有客观的分析了如何操作,才能体现处理问题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7、城市化问题说到底还是行政理念这一层次的内容,因此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应从完善城市规划体制与落实城市规划体制两个层次进行论述。在分析问题时,应紧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体现行文的策论性要求。

8、在行文过程中,应注意行文的准确性,避免模棱两可等问题,如论述“要深入理解城市建设的本质,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应明确的指出城市建设的本质在于服务民众,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

第二篇:公务员申论

第一节 阅读概括的基本套路

“三遍四步法”

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巧: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

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这样做,既准确,又节约时间。

第三步:分门别类

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要按照问题表现、问题原因、问题对策三大类将材料进行划分。这个分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整个材料有个总体的把握。

分类原则:横向: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问题的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

纵向:问题的表现/原因/措施:

多层次的分门别类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

这里又一个八股模式,或称万能模式,简称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大多数时侯没有这一部分)

如果能够从这个思路出发,这一部分就不会失分太多。要按照这个模式,尽可能的把关键词写进概括当中,即使逻辑性差也不太要紧,这一部分完全是按点给分。一般有十个左右的要点,根据阅卷的经验,能找到6-7个要点已经是很不错了。因此,一定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多写关键词,而不是在组织文字上浪费时间。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决策的过程就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从理论上来说,决策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第二步,收集尽可能完备的资料与信息,为制定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

第三步,依据尽可能完备与可靠的信息,对发展的趋势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

第四步,拟定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

第五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评价;

第六步,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第一步 根据矛盾特殊性 找出问题根源

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通过分析特定事实的现状,主要是分析其存在的负面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提出正确对策的前提和关键。更清楚地说,这里面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要根据材料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这部分工作实际上在前面阅读材料和概括主要内容时已经完成。

其次,根据对这种消极负面影响的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一)因果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的基本办法

追根溯源的因果分析法是查找问题原因的根本方法。运用辩证思维找到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深层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这是能够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前提和关键。

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分析。辩证思维分析就是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看问题,而不是僵化静止地看问题;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而不是简单孤立地看事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是要坚持两点论,进行多项求异分析。在寻找问题根源时不但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也要看到事物的非主要矛盾;不但要看到内部性矛盾(内因),还要看到外部性矛盾(外因)。产生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等等。因此,要全面地、多方位地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历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情况和对未来考试的分析预测,我们认为常用的因果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内外因分析

内外因分析是我们在提出对策和论证对策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其作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熟练掌握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关于“标本兼治”的提法实际上也是对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

利益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人的需要经过社会关系的过滤和渗透,就表现为人的利益。需求产生利益,利益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利益目标。当行为主体的某个特定利益目标实现以后,则会产生新的需要,派生新的利益要求,引发新的动机并支配新的行为,导向新的利益目标,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人的思想行为源于利益而又指向利益的规律。利益分析法尤其适用于社会中利益矛盾问题的解决。例如,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构建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使用利益分析法的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3.多角度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多样的,产生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其中要涉及到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要分析现实原因,还要分析历史原因;要分析内在原因,还要分析外在原因等等。总之是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多维度的原因分析,并不是指一对矛盾中必须涉及到上述的所有方面,而是提醒各位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应尽可能的全面到位。 第二步 利用矛盾普遍性 借鉴“万能八条”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矛盾不但具有特殊性,而且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不但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个性,而且具有与同类事物在本质上类属的共性或一般性。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依存,相互蕴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不能总停留在对个性的层面上,必须善于从事物的个性中升华出共性,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普遍性,这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认识,我们在借鉴决策学的相关理论,参考大量政府文件报告中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措施,对各种对策措施进行了归纳概括之后,提出了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的“万能八条”。这对于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来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一、“万能八条”详解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关注……问题。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舆论关注

实行典型示范

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激励制度、利益相关制度、分工制度规则制度、惩罚制度。

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

媒体监督(舆论监督)

领导(上级)监管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三、关于“万能八条”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

我们提出的“万能八条”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矛盾的特殊性,在提出对策时要把辩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结合。俗话说,“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在强调矛盾的普遍性,重视“万能八条”的同时,必须重视矛盾的特殊性,注意运用发散性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万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要注意组合应用。实际上,所谓的“万能”应该这样来理解:“万能八条”其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万能八条”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在提出对策时,思维要发散,可以参照“万能八条”,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使“万能八条”变成了一种教条,更不能被其束缚住我们的思维,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对策,“万能八条”中提到的内容,能用则用,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第三节 申论文章的写作套路

一、申论文章的类型

申论就是“申而论之”。“申”可以理解成申述、申明、引伸,“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申论就是针对特定事实提出对策并展开论述,表明自己观点或言论的文章。申论要求在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说明和引伸,然后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

申论文章是特殊的议论文。

二、申论文章的三要素

一、论点:

1.确定论点的方法和步骤(立意):

总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把申论试题看作统一的整体,从阅读材料开始就要有问题意识,对于材料反映的问题现状、问题原因、解决对策有整体性把握。

⑴、仔细审题

①审明问题的类型方式:议论文/建议/报告/请示/讲话稿

②审出限制条件:论述的内容(重点分析原因还是对策)/虚拟身份/字数(不超过/多于/左右等等)

⑵、确定论点的原则

①高远:要有政治高度,结合理论热点

②概括:选择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论点,不要拘泥于细节,大题小作,否则容易跑题、偏题。

③正确: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立足人民的政治立场。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起码要求。

④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⑤新颖:论点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但是这一点很难,不能强求,从阅卷的要求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2.突出论点的方法:

前后照应

①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

②第二段单独成段,点明论点。第一段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紧接着第二段要点明论点。

③文章的每个分论点要扣住总论点,每段开头或结尾回扣总论点。

④最后一段总结总论点

当然,这几处照应最好不要单调地重复论点,应注意用灵活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论据:

事实材料: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和感受

理论材料: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三、论证:

1.论证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因果析理,或句话说,就是提出的论点就是一个问题,要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⑴、例证:最常用,从材料中找

材料要和中心保持一致/有代表性/引申材料,发掘材料的深意

⑵、引证:靠积累,有时也可从材料中找

⑶、理论论证:

演绎推理,找原因,讲道理

多角度论证:有利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⑷、假设论证:(条件析理)非常好用

如果不……,那么就会……

只有……,才……

⑸、比较论证:

横向:此事和彼事,个别事物和一般事物之间的比较。识别是非优劣、论证论点和揭露或分析现实事物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有效的说理方法。

纵向:按时间,对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

对照:正反对照

还有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等方法,由于在申论考试中不经常使用,不再详细论述。

三、申论文章的结构

一、三段式结构

提出问题(怎么了):概述材料、引出论点;1-2段分析问题(为什么):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怎么办):解决方案

二、总分式结构

总:概述材料,提出总论点;分:分论点;总: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三、起承转合式结构(总分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侧重只分析原因或措施的文章)

起:概述材料,引出论点;承:正面,展开,拓宽;转:反面,换角度;合:总述观点,结尾,扣题,收束全文这几个结构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内在联系的,三段式是总的思路,尤其适合于建议和报告的文体,总分式是具体的论证结构,起承转合式是总分式的特殊形式。

四、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

一、提纲或框架

审题、立意后不要马上动笔,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写出提纲。即理清思路,建构框架,完成布局。这是最为关键的。考生成绩的高低在考场上能不能列一个写作提纲,我想各位要考出好成绩要先写好一个提纲,提纲是筋骨,提纲是蓝图,提纲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议论文的提纲第一是标题,标题是龙的眼睛,必须有神,反映文章主题的紧扣中心,这是好的标题。好处是:心里有数,便于控制;快速成文;不跑题。梳理思路,策划提纲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费时间的过程,但一定不能省略,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提纲的内容(文章的框架)

1.标题2.开头/总论点3.分论点及其对应的材料/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4.论证结构5.结尾

二、标题:标题必须是中心论点,或者反映中心论点。主题力求醒目、简练。

(1)回避总论点的万能标题

由……现象引发的思考、……问题引发的思考、……问题带来的启示、对……现象的反思、反思……现象、透视……现象、为……开“方”抓“药”

例:《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思考》、《对承德扶贫模式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

(2)表达总论点的题目:①介词短语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②动宾式:动词+宾语,如:树立……观、开创……局面

例:《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依法行政》、《多管齐下,切实维护社会公正》

③主谓式:主语+谓语,如:……的核心是……、……的关键在于……

例:《利用外资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

三、开头:最好是单刀直入,简单明快,开门见山,直接揭示文章主题。文章的成败,判卷老师的感受就是开头第一段的论点,最大的要求就是简单明快。

1.开头的结构:一般有三层,第一层交代文章的事件提起,根据材料得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某某事件,这样写非常自然具体。第二层、揭示主题,由某问题看出相当严峻。第三层、谈主题的影响或危害。第一层事件,第二层主题,第三层影响或危害。第三层视情况而定。一段也可,两段也可,最好是一段

2.开头常用的方法:1叙开(最常用):概述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引出文章。2引言:名人名言,引出论点。3设问:万能句式:近年来/目前/最近一段时间,XX现象/情况频繁出现/形势严峻,导致/造成……。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由此/针对以上导致……原因,我们认为……迫在眉睫/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应该重视……/我们必须……

四、结尾:结尾关键是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给人回味。

常用词: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等等。

方法:三层:第一层概括总结,收束全文;第二层强调和深化主题,把第一段的话翻新,从反面来说也可以,不这样做的话怎么怎么样,三两句话总结全文:第三层提出希望或者发出感慨。结尾的万能句式: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五)过渡: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

五、公文式申论文章

一、讲话稿1.特点:权威性: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思想性: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理论色彩;周全性:考虑到方方面面,讲问题要全面鼓动性:激励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象性:

2.结构:⑴标题(多为主题句)

⑵称谓(同志们/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尽量全面)

⑶主体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简要概括讲话的背景、目的、任务

②为什么:分析所讲问题发生的原因

③怎么样:提出措施

④结尾:强调主题/表示态度/表示感谢/抒发感情/展望未来

二、公文:意见:无行文方向

报告:上行文(概述内容要详细)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

请示:上行文(请示内容要详细)

通知:下行文(通知政策要详细)

通用结构:⑴标题(多为主题句)、⑵主送机关(可以省略)、⑶主体

①概述问题②分析原因③提出对策⑷结尾:需请上级机关批准、批复或予以批转等

⑸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

第三篇:申论贯彻执行题中的讲话稿

申论贯彻执行题中的讲话稿_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

技巧

贯彻执行题目,在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十分常见,其中讲话稿、发言稿、短评、短文、倡议书,偶尔出现一些创新文种,如导言、编者按、备询要点、简报等,历年真题中出现概率较大。下面华公公考为大家介绍出现频率最高的讲话稿。

讲话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狭义的讲话稿即一般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在具体书写中讲话稿需要严格的格式要求,一般来说包含“标题-称呼-正文”三部分。如往年真题: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我们来详细

第一步:审题干 着重审清楚身份、讲话背景

仔细审题干和要求,明确文种是讲话稿进而明确文章格式包括标题、称呼和正文部分,找出题目中限定的作者身份是驻村干部,代表P市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为所限定的受众对象。另外作为驻村干部,并且是介绍养殖经验,这么接地气的一个人,这么接地气的一件事,自然要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述出来,这就确定了我们的语气。

第二步:明确作答对象 围绕材料找点

题干要求介绍养殖经验,所谓经验,实际上就是已经得到成果的做法,所以在材料中去寻找该村的“好的做法”即可,经过整理之后,这些好的做法就是我们的经验。但材料中除了做法之外,还介绍了曾经的问题,并且占了较多内容,在最后整理时候一定也要将这些“问题”纳入书写当中。

第三步:整合有逻辑 完美呈现

要点找全之后,就要按照讲话稿的内在逻辑将所有内容进行整理。标题、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头时要向大家问好,并介绍自己的身份以及讲话的目的。其次用材料中的问题,引出要讲的经验,最后有礼貌地结尾,就是我们这道题的整体呈现。

《申论中讲话稿(优秀范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