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辅导员班委培训发言稿(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辅导员班委培训发言稿(大全)》。
第一篇:培训班优秀学员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能够参加此次青年干部培训班,是组织上和上级领导对我的一种信任与肯定,对此,我感到十分荣幸和万分感谢。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与挑战,基层工作能不能围绕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键看我们普通基层工作者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这次青年干部培训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充电”机会,因此,我将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态度,牢牢把握这个可以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维,掌握工作本领的重要机会。
为此,作为一名学员,我决心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完成学习任务。充分认清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加倍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完成学业。
二是严格组织纪律,服从组织管理。在学习过程中,我决心做到“四要三不”,即: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要专心听课,做好笔记;要积极交流,灵活运用;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在日常学习中,坚决服从党校和班委的管理,积极参加班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是学好每一门课,顺利通过各项考核。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将在学习中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工作中遇到过的,以及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入到理论学习中去思考,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当中,以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成果。同时,我将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各项考核,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青干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交流、提高的机会,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强化学习、锤炼品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并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和满腔热情融入到本职工作上,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为构建灵璧和谐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第二篇:辅导员培训总结
经过几天的培训,使我对辅导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辅导员不像我们当初所想的那么简单,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学院为使我们20xx年新进的教辅人员能尽快适应学院的管理工作,于8月3日―8月6日,特地为我们开办了辅导员岗前培训班,这次岗前入门培训虽然时间短,但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岗前培训学习感悟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培训中,几位学院领导都谈到了当代高校辅导员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人们都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导航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可见,“辅导员”这个称谓包含了许多荣耀而任重道远的内涵。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些光环的背后,高校辅导员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做为一名新入门的辅导员,我要向那些长期在学生管理工作战线上辛勤工作的老辅导员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甘心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奉献给教育事业。
辅导员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高校辅导员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辅导员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辅导员是管理者。辅导员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辅导员是朋友。即所谓的“良师益友”,就是强调高校辅导员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
最后,辅导员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辅导员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培训为我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几位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管理经验丰富的学院各部门领导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辅导员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辅导员的工作问题上,学生处杨林处长给我们总结了一些明确而具体的工作,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同时让我也感觉到要做好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只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在谈到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处理问题上,一些老辅导员老师通过以往的案例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通过活生生的案例然我们体会到,学生工作无小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等等。这一切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辅导员,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管理方法和策略,争取精益求精。
三、培训使我了解了如何做一个好辅导员
1、要学会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其它的知识,要做到多而广、博而精。此外,我们也要学习如何为人处事,辅导员从事的毕竟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方便些。
2、要学会公平。对待学生要讲究一视同仁的原则,不偏重特长生、优等生,不歧视贫困生、后进生。应讲究奖罚分明,同等对待。
3、要学会爱学生。不管学生做了什么,你都要真心实意,关心爱护学生,体贴与理解学生。让学生觉得你始终是他们中间的一分子,始终是爱他们的。
4、要学会反思、改进。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就少不了这一环节。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尚需整改的不足,力争改进,精益求精。
以上是我这几天学习的学习感悟,我接受了好多同仁的经验,学习到不少理论知识,为今后辅导员工作指明了方向。现在辅导员这支队伍已经得到了教育部和学院的高度重视,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发展的平台。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这份工作当成一份事业,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辅导员培训总结
作为一名新进辅导员我参加了由教育部设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广东省普通高校第49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暨XX年新上岗辅导员培训班,辅导员上岗培训总结。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通过基础培训课程和户外素质拓展等形式,围绕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常见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科研能力培养、专业化道路探讨、常用文书写作以及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辅导、党支部建设、奖助贷工作、学生干部培养以及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让我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一个更为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中也体验到了辅导员之间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内涵与价值,这些将对自己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本职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此次岗前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本职工作 加深认知理解
在培训过程中,通过陈岸涛、许国彬、曾汉君等教授在新时期大学生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大学生就业辅导、大学深党支部建设以及奖助贷工作等层面的讲解,并通过与其他辅导员的认真交流,使自己对本职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那就是辅导员不仅是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上的管理者、更是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所以,作为辅导员要立足本职工作,深刻认识自身工作的内涵与价值。这也就要求辅导员要密切关注新时期我国社会环境与大学生心理、价值取向的新发展和新动向,深入学生群体并力争融入他们,及时调整学生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和工作态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僵化、不停滞,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身心更加优化,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创高校大学生工作开的新局面。
二、服务理念常在 工作常做常新
高校辅导员怎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好新时期的大学生工作,张海波教授在讲座中强调要通过服务理念来展现辅导员应具备的具体素质。具体而言,要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专业学习的兴趣、创新发展的后劲以及社会的责任感。首先要探索新时期尤其是90后大学生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要善于有针对性的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思想上偏激、心理上脆弱、经济上学业上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需要我们特别关心。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力争做到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业上辅导学生、行为上教导学生、心理上疏导学生、在就业上指导学生;其次,辅导员要多动脑,善于开展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掘学生的活力与激情,工作总结《辅导员上岗培训总结》。例如每周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班会,并把班会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事务性、主题性、教育性、趣味性、正规性、课余性的班会,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开班会,要用心去探索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从而让其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策划者;再者,辅导员的工作要用心去感染心。我们可以积极探索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写下自己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及阶段性规划的模式,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做到工作细致、态度端正、责任心强,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从而使让学生有“一次师生缘,一生师生情”的情怀。
三、提升业务水平,加大创新力度
辅导员的日常事务比较多,这就往往会造成我们只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忽视了比如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董锦红和穆林教授的精彩报告,使自己认识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不能沿用以往简单而又粗暴的做法而不顾大学生思维方式新的发展特点,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载体,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结合起来;采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交往实际,贴近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实践育人,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造就凡人,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正常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圣人,使大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两者密切相关,在这一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矗黄建榕教授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讲座,使我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将对我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瞄准努力方向 认真做好规划
正如刘海春教授讲的那样,辅导员是把每个学生改变作为自己人生的事业,这样的事业是在重复中成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从这个基点出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自己的工作方向,并为之不懈加以努力:一是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专业知识的储备。通过向书本、向网络拓展学习渠道,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向富有经验的老辅导员请教,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处理应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层面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善于观察和分析,及时总结辅导员工作规律。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善于把握工作重点,多观察、勤思考,全面把握学生动态,做到日常工作具有预见性,进而提高辅导员日常事务的工作效率;三是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渠道。在新媒介条件下,充分利用短信、邮件、qq、微博等各种媒介平台,交流学生工作感想、分享学生工作经验,并通过主题班会、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比赛等各种活动与大学生交流,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多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力求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
有人说辅导员是高校校园里最基层、最辛苦的工作,但我相信它也将会是最具活力的工作之一。我将努力当好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纽带,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各项工作,并以优异而富有成效的工作表现,完成从一名研究生向一名高校辅导员的成功转型。
第四篇:高校优秀辅导员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很感谢系部在开学初组织这样一次让辅导员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在此,我想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自己担任学生辅导员一个多学期来的工作情况、认识和一些思考,恳请批评指正。
上个学期,我把自己的各方面工作总结为“三步曲”,即第一步“学习与提升”,第二步“实践与探索”,第三步“反思与研究”。
一、学习与提升: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我认为,一个不断学习与提升、实践与探索、反思与研究的辅导员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同样品质的学生。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的理论吧!同时,一个缺乏思想和政治理论修养的辅导员是干不好辅导员工作的。因此,上个学期,我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相关品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经常性阅读党报党刊等,关注关心时政和社会热点话题,并把新的政策和好的思想及时传达给学生。
2、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
通过学习《包涵心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系列书籍,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心”、“责任心”与“智慧”对于一个辅导员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做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并尝试着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上学期,我及时并妥善处理了突发事件两起,解决学生思想困惑近10次。评估期间,感谢学院领导和系领导的信任,给了我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作为院接待联络小组的成员,从评估资料的学习、接待联络工作的部署到陪同评估专家、参加评估晚会的演出直到评估工作结束,虽然只有短短近两周的时间,但紧张而有序的联络员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评估专家的优秀和我院全体师生的凝聚力,更看到了学院发展的希望。我想,对于我这个初到学院来的新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爱校教育。同时,我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二、实践与探索:
自我学习与提升是为了给实践与探索打下理论和思想基础在我看来,三年内要培养出预期目标的高素质的学生,大一学年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三年后学生的状况。因此,第一学期的“养成教育”和第二学期的“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重点。
1、抓住工作要点,找准切入点。
新生军训工作、班级制度建设工作和班干部队伍建设是大一新生班级建设的突破口,这将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和辅导员工作是否有效。
2、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工作亮点。
上个学期,我班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从意识教育(即思想教育)、班级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和寝室建设等四个方面开展,并在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与提升工作亮点。
①军训《成长集》,迈出学生大学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它是54位同学在跨入大学校门后参加军训过程中的成长的见证。
②依据专业特点,打造班级特色。“快乐英语系列”、“英语答疑本”、“英语角”、“英语手抄报”、“英语模仿秀”、“英语早自习”等系列专业特色活动,在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了班级特色。
③活动“承办制”,人人能做主。在班级活动开展方面,为了锻炼给每一位同学锻炼的机会、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系列由寝室承办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英语角”、“辩论赛”、“圣诞晚会”等,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反思与研究:
首先,我想汇报一下上个学期我对大三学生现状的观察、总结与思考。相信带过大三班级的辅导员多少会有些同感。通过调查,一些大三的学生,他们嫌为什么要听命学校的安排,嫌老师课讲的不好,嫌辅导员管的太多,嫌为什么要搞评估,嫌为什么要上课、要起床、要搞卫生,嫌自己为什么上这儿来念书了,嫌他们除了不嫌自己太自以为是、只知道享用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以外,他们把一些作为“学生”、作为“大学生”、作为“人”的基本要求与准则都抛诸脑后了!一些人不上课、不搞卫生、不叠被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甚至跟老师“顶嘴”,找领导“理论”……一个人身上出现这样的现象倒不足为奇,如果是一个群体的大部分人都出现这种状况,就真的值得我们反思了!
通过与学生以及一些辅导员的交流,并进行总结,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需要全院每个部门和每一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因为,有时候,辅导员的力量是单薄的,如果配套体制或管理跟不上来,对辅导员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将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与困难。
第二,我建议学生工作(辅导员)工作可以采取目标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而我说的辅导员工作目标管理模式,是指辅导员根据时代的要求,确定要对学生的培养总目标,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然后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展开,也就是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阶段式培养其相应的品质与能力,即“什么时候培养”和“怎样培养”。辅导员工作的目标管理模式将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整合作用。因为目标一旦确定,辅导员及相关人员才会朝着共同的方向看,才会激励他们竭力发挥人、财、物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把各层次的学管者和被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合力,将产生“1+1>2”的整合效应。
最后,我反思的是“怎样的辅导员才是一名合格的辅导员”的问题。有人说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很轻松的职业,比坐在办公室里搞研究或搞行政要轻松许多,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辅导员的肩上有着一份更加直接的“责任”。如果从一个班级无人旷课、无人违纪来评判一名辅导员,显然是不够的,我们更多的应该用学生培养总体目标的成效来评价,也就是个层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认为,探索一套更加公正、公开、有效和人性化的辅导员评价体系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上是我个人一学期来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与一些肤浅认识,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高校优秀辅导员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听说学生处今天要召开案例分析会,我自告奋勇来参加,尽管作为董事长,我不具体负责这一块的工作,但可能因为我身为广厦学院的校长,对学生工作有些思考,我今天就分享一点我的想法吧。
我曾和中层干部们说,一种职业有一种职业的气质。我在高校工作了11年,特别爱在校园里散步,校园如果没有了学生,就如一潭死水,失去了生气。大家可能从网络媒体上也都知道了,今年秋季入学迎新期间,我在XX学院为20XX级新生擀面条的抖音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点关注,两天内就有660多万的浏览量,连续两天在当地一些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居第二名。XX省的很多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大家不要以为我只是为了宣传做做样子,我是真的会擀面条,我女儿就特别爱吃我做的面条,当时我是真的在擀面条,因为做这件事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我在哈尔滨广厦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每次我回去的时候,在学校里遇到的学生有好多都会微笑和我打招呼。和我走在一起的领导老师们总会说,陈校长你行呀,学生们都认识你。我说我每天都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彼此熟悉了,自然得打个招呼。我自己十分喜欢做学生工作,高校辅导员就是专门做学生工作的教师群体,所以我今天就围绕立达校园内最近发生的几件对我有所触动的事情,和大家一起说一说。
我这几天在思考辅导员老师群体是否也有基于辅导员这个职业特点形成的文化。在座的辅导员老师们以女同志居多,相信大家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从影视剧中对于结婚后在婆家和在娘家的一些规矩、故事等等都有一些了解。今天我就用婆家和娘家文化的不同做类比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通常情况下,女同志结婚以后跟公公婆婆相处时会很拘谨,尤其是与婆婆,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也可以夸张地说是一种天敌关系。根据一些研究,婆婆对于儿媳妇的到来,心理和生活上都不适应,尤其是儿子给予了儿媳妇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让婆婆自然而然产生了失落感,甚至怨恨,所谓“娶了媳妇忘了娘”。这种负面情绪很容易被转移到儿媳妇身上。因此两者的相处便小心翼翼。但是在娘家,女儿不会像在婆家那样正襟危坐、礼数周到。女儿们在娘家肯定会更放松,甚至可以说是放肆。这就是角色不同带来的文化不同。假如我们用婆家的文化标准去要求娘家,或者反过来,结果一定惨不忍睹,不是打架就是离婚。
由此推知,每一个角色都有其文化和具体要求,辅导员也不例外。大家从学生角色转换成辅导员这个角色,中间也会有文化转变的过程。那么辅导员要如何适应新的角色和文化,我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辅导员的工作,内核就是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我用这三种关系进行一个类比。
第一种关系,辅导员要做学生的闺蜜――无话不谈。在座各位都是年轻人,对于网络上男闺蜜、女闺蜜这种时髦的词和现象都很了解。当然今天我们仅仅是基于这个词的基本语义进行一个简单的类比,不涉及网络上的延伸语义,否则就是师风师德问题了。那么闺蜜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呢?我听到有人点到了,就是无话不谈。那么无话不说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是信任,是完全不怀疑的交心。我们要从内心把学生当做真正要好的朋友,这是问题的核心。
今年3月我刚来立达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件事情。某学院的一位毕业生与学校发生了一些误会,过程不是十分愉快。然而这件事真正触动我的是学生与辅导员、任课教师之间不畅通甚至缺失的信任与沟通。当时我问了三句话,哪一位老师认识他,哪一位辅导员熟悉他,哪一位同学了解他。我是想可以通过老师同学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位同学,然而三句话的回答都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我当时觉得心里挺难受,他在校三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老师或者同学跟他成为知心的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工作没有做好。
今天的会议还有案例分析的议程。当然,万人学校学生之间免不了发生矛盾纠纷甚至肢体冲突。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辅导员没能够在问题发酵前及时有效解决呢?我想肯定还是师生之间缺乏充足的信任,没能做到像闺蜜之间那样无话不说。
我之前曾和大家谈到过同事之间的四种关系。第一种是亲人,彼此之间发自内心的关心、挂念。第二种是同仁,互相欣赏,志同道合。比方说我现在一个半月左右回一趟家,每次回去都会被几个人拉去一起聚餐,几天的行程都被早早预定好了。他们都是我以前的同事,我们在一起相处依然亲切自在。第三种是路人,各行其道,互不侵犯,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也是相安无事。第四种是仇人,互相怨恨。
对于辅导员来说,如果不能成为学生的亲人、闺蜜一样的人,辅导员工作就没有做到最好。也有同志会说:“这个目标过于理想化,没办法实现,我只是暂时就业,找到更好的就会离开。”学校当然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志都能够去到更好更高的平台发展,这样学校也“与有荣焉”。但只要我们一天是立达的辅导员,我们就应当承担起辅导员的责任,将学生带好,把工作做好。我以前在一所很普通的本科学校工作过,但在我的任期内,有三个人被破格提拔为教授,一位是天津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吕xx,一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篆刻院创作室主任冯xx,还有一位是中国国家画院画师刘xx。这是我直到现在都引以为豪的事情。我们之间相处非常好,有一次他们跟我讲:“陈书记,只要你在这里一天,我就不调走。”我当即说,错了,你只要有机会就要把握住,从这里调到更具有发展前景、更能施展你才华的地方去。你到了更好的地方,是我们学校的光荣,也是我的光荣,我真诚希望你们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
辅导员这个岗位,要从内心去热爱它,才能够将学生真正当做闺蜜去看待,而不是把工作仅仅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这是我说的第一种关系,跟学生要成为闺蜜,但也不能够模糊了师生之间的界限。
辅导员还应该做学生的妈妈――无微不至。要真心地疼爱学生,就像妈妈对待自己那样,视他们为自己的孩子,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嘘寒问暖。
世界上只有两种爱是无私的,一种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另一种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爱。这两种爱没有嫉妒,不含杂质。辅导员要有对学生像妈妈对孩子一样的心情,不仅仅是妈妈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有妈妈不厌其烦的唠叨。
孩子在青春期尤其叛逆,对于爸爸妈妈的规劝十分没有耐心。但即便是这样,妈妈仍然会一遍一遍地唠叨、叮嘱,她给予孩子最真切的爱正是藏在这平凡的唠唠叨叨之中。辅导员的工作也需要常常面对学生的不理解,所以辅导员要包容学生们没有恶意的不成熟,在他们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施以援手,带着真切的爱心真正帮助到他们。
最近中央教育电视台对广厦学院的两件事情进行了报道,一件是快乐晚自习,一件是课程思政。针对这两项工作,我当时提出了16个字的工作要求,第一条就是“情感链接”。一个人做事情如果不带感情,只是单纯作为一个职业去对待,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那么他的工作就不可能出彩。辅导员的工作更是如此,它要求教师要有对于学生的大爱。今年教师节的时候,我在广厦学院提议办了一个感恩教师的活动。活动中有一位学生分享到,她在上学期间家庭遭遇变故,但是她的辅导员尽心尽力地开导她、关心她,帮助她走出了那段灰暗的时期。后来一直到她出国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仍然会再找这位辅导员谈心。现在这个辅导员,林茹楠,做了通识学院的书记,学生依然叫她“楠姐”。我当时在台下听到这件事后特别感动,只有当辅导员无限去接近“妈妈”的这个角色,以心换心,学生才能真心感激,学生工作才有了做好的基础。
第三种关系,是辅导员要做学生的“公公”――不怒自威。妈妈的爱温柔似水,但也容易变成溺爱。过分溺爱学生,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一种更深层的伤害。学生明明犯了错误,一味地包容就会演变为纵容,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们要把规章制度、政策法律,包括学校制定的日常行为规范十分明确地告知学生,要提前讲好规矩,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就是对他们的一种真正的爱。我最早的时候是想用父子关系来类比,但是我认为“公公”这个角色要更有距离感,更能体现出一种威严。
当然了,这三种类比是我对于构筑辅导员文化的一个初步想法,大家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再讨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要因为面对领导而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奉承领导不是一种支持,把工作做好了才是最大的支持,工作的出色完成,受益的是所有人。比方说咱们学校中秋游园会活动办得很好,宣传也做得很漂亮,工作做好了,从学生到老师都很高兴。
今天早晨7点多,我在白鹭湖边拍了一个抖音视频,配文“XX学院之快乐的早晨”。发布之后收到很多评论,其中有一位评论者是我以前在学校做书记时的一个学生,他评论说“能在抖音上看到陈书记发的小视频真的很高兴。”我们又详聊了一会儿,这个学生回忆起他当年考研复习的时候,为了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寒冬腊月在没有暖气的走廊里看书。我当时正好在学校值班,于是就开了一间办公室地门让他复习用,并且说,今后你们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学习就来这里,我就不锁门了,离开的时候记得关灯。我退休离开学校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要不是他提起来我早就忘记了,但是他一直都记在心里。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能够做到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还要把学生当成无话不说的闺蜜,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感情。
辅导员工作的本质是怀有对学生的大爱,形成一种有明确特征的辅导员文化。对于我们学校辅导员队伍文化建设,我用三个词对大家提出要求:
第一个词是信任。这当中既包含了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信任,也包含了学生对辅导员教师的信任。在我家乡的方言中有一句歇后语,“爷儿们街上走,带着娘儿们两只手。”大意是说从丈夫的衣着穿戴就能够看出来妻子女红手艺的优劣。那么我们反过来类比一下的话,学生就像是学校的一面镜子,辅导员的工作连接起了学校与学生。学生的精神面貌可以体现出学校的教育成果,同时也在反映着辅导员的工作成绩。学校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能力都是非常肯定的,相信大家都能够把工作做好。
第二个词是担当。每位辅导员大约负责管理上百名学生,要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辅导员队伍是学校育人的中坚力量。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穿着得体、文明习惯等处理方式与态度,能够体现出辅导员有无担当。
第三个词是责任。学校基于信任,将学生托付给了大家。在自觉担当责任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学生工作能够做好,我认为量化考核的制度必不可少。这样一来,学生工作成果就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据此衡量出的不同结果也就会有明确的对应措施。比方说对学院书记、辅导员的工作细目进行量化考核,将学院人数、专业优势等因素按照相对公平的算法考虑进去,逐月公布考核结果。考核结果要能清晰反映出切实的指标,如学生文明礼貌程度、公共测试如大学生英语四六级的达标率、课业成绩合格率等等。凡是学生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做出了贡献,这些荣誉也会计入辅导员考核的加分项中。要让得分项与失分项一目了然,使学工队伍的工作让人口服心服。
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要进行分类、整理完善常规解决方案,同样进行逐月公布。大家都知道,我始终坚持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流汗的人心里流泪。对于中层干部的考核也应用同样的逻辑,让大家对学校各学院、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成效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各部门要认真讨论,拿出切实的考核方案细则,并且要得到接受考核的所有教职员工的认同与支持。
今天我了解到,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小纠纷有时候连派出所民警都会被惊动。当然,学生运用法律武器是没有错的,但是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没有首先求助辅导员,这是我们应当认真反思的一点。我是一个喜欢看细节的人,大家现在可以回头看看后面墙壁上的胶带纸,这些应该都是学生举办活动时没有清理干净的,以小见大,诸如此类事情,其实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还不到位。再比如我们多次强调的会议纪律,要求大家开会做笔记,这些基本要求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和执行。
我今天来参加学校的辅导员大会,道理上来说是有点越界了,因为这不是学校董事长的职责范围。但是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些小事,就是因为我迫切地想让立达好起来,并且是更快地好起来,让立达各方面的发展都能在集团步入先进行列,正如张伟总要求的,“没有污点,干出亮点”。我们做任何事不是为了给领导看,而是要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用心建设的,即使有一天大家要离开这里另谋高就,也会问心无愧地说:
一、我对得起立达;
二、我对得起学生;
三、我对得起自己。
今天就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第六篇:辅导员培训总结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河南省20xx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已经圆满谢幕了,我作为本次培训濮阳市油田化学班的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本班自七月十号起早组织学习下午看案例做作业。坚持良好,每日坚持点名签到。作为辅导员培训期间每日比学员早到,晚走。解答培训教师的问题,到现在,已批改作业300余人次,每位培训教师每次作业都做到认真批改并给出评价。以下是我对新课程的一点见解:
一、为什么要课改:
1、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1XX年,评选98次,有700余人获奖,占世界人口
1/5的泱泱大国--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奖。在国外的美籍华人却有七人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更高的创新才能?
2、基础教育课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同样时间、同样进度学习同样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必修(化学):140课时 偏文
必修加选修(化学):259课时 偏理
2、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每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文科生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而理科生至少还要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两个模块,才能达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高考要求。
3、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