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嵩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优秀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嵩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
(1)通过巢湖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
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7410工厂及甘露寺一线、马家山、平顶山、姚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计5天。
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说明书),共计5天。
第三阶段:地质测量填图,共计5天。
四、成果
(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
(2)、实测地层剖面图3张;
(4)、1:10000地形地质图1张;
(5)、1:10000构造纲要图1张;
(6)、1/2千综合地层柱状图1张;
(7)、1:10000图切剖面图2张。
巢湖地区地理概况
1、位置
实习地区位于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区北部山区,三面环山一傍水,南临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巢湖,北依江淮丘陵区南缘,西北距合肥市约65公里,南距芜湖市80公里,东距南京市约120公里。(图1-1)。
2、地貌
巢湖地区山脉走向10°―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峰海拔350m,最低处20 m。
3、气候
巢湖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但盛夏之际非常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温度可达39℃,一月份气温可降至-13℃,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无霜期230天。
4、物产
(1)、农副产品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源丰富,盛产各种淡水鱼、虾、螃蟹等,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矿产资源
巢湖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磷矿、硅石、耐火粘土及煤矿等,其中石灰岩、白云含量均属大型,是安徽及华东经济区水泥、化工、冶金熔剂、建材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区内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油苗显示,对于寻找石油天然气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5、交通
本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主要干线可通合肥、南京、芜湖、徐州等地。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
五、断层的描述
本区在近ew向挤压剪切构造应力作用下,多期构造运动致使不同性质的断裂配套发育,断层走向有nww和nne两个方向。按整体构造体系可大致分为挤压性质的逆冲性质断层和拉张性质的正断层。nne向的断层规模相对较大,多为纵向逆断层。nww向的断层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多为横向正断层。
1.狮子口平移断层
断层走向约130?,北东盘为坟头组上段,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南西盘为五通组下部砾岩段,地层对顶明显。北东盘坟头组与五通组界线向南东方向侧移约120m,表明该断层为右行平移断层。
2.狮子崖断层
位于俞府大村向斜西翼,麒麟山与凤凰山交界冲沟处,因该地剥蚀残留断裂带形貌似狮子,故称狮子崖。
断面产状:335?
3.高地右行平移正断层
位于金银洞北山南坡、俞府大村向斜东翼。该断层可切割的地层为d3w、c1、c2及p1q,并破坏金银洞北山纵断层。向东延伸至稚剑蛭骱崆177高地南坡。断层线地表出露长度约1200米。
断层证据:
(1)石炭系高骊山组(c1g)沿走向突然中断,与黄龙组(c2h)直接接触,水平错开约60米。
(2)断层破碎带宽5―8米,出现断层角砾岩,局部可见定向排列的构造透镜体。
(3)断层面产状在不同的地段有所变化,西段:22b∠50b;中段350b∠45b;东段:20b∠60b。有时可见侧伏角为50be的擦痕。
(4)、断层带旁侧节理、劈理发育明显,主要有两组:
①14b∠41b;
②8b∠70b。断层带中有宽10厘米的方解石脉,产状164b∠48b,与断层线成锐角相交。
(5)、沿断层线向东追索,可见泥盆系五通组(d3w)岩层组成的山脊沿走向明显错开,而形成错脊。
(6)、沿断层线向西追索,构造破碎带越来越宽,至油库破碎带宽达45m,角砾岩发育;0.8―1.2米宽的方解石脉计有6条,均显张性(对生)特征,与主干断层形成“入”字形构造。
(7)、极射赤平投影求得三个主应力方位分别为:σ1=356b∠54b;σ2=96b∠6b;σ3=190b∠35b。
综上所述,该断层为右行平移正断层,北盘下降相对东移,南盘上升相对西移。
六、构造应力分析
巢湖地区褶皱和断裂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印支和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印支运动形成了巢湖褶皱和一些断层。燕山运动对其进行了改造,使巢湖褶皱向南西倾伏,凤凰山背斜南部转折端向东偏转,平顶山向斜内部产生了次级褶皱,并形成了众多的横向正断层和马鞍山断层等。
印支运动为nw―se向挤压,应力由nw向se推挤,使平顶山向斜两翼发生倒转,此应力来源于郯庐断裂的左旋平移运动。燕山运动的构造应力场早期为近sn向拉张,晚期为近sn向挤压,分别来源于郯庐断裂在侏罗纪的左旋平移和白垩纪右旋平移。
七、矿产资源:
巢湖地区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带来对大自然的较大破坏,矿产资源形成与沉积作用相关,主要矿产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磷矿、劣质煤及铁矿等,成为本区水泥、耐火制品、化工玻璃的主要原料。
1.石灰石与白云石矿
区内石灰石矿发育好、分布广、矿层多、厚度大,主要岩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用于水泥制品、化工原料、建筑石料、冶金辅助原料等。
2.耐火粘土和陶用粘土
本区粘土层较多,分布广可,主要含矿层有上泥盆统五通组、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及下二叠孤峰组上部。其中五通组粘土岩矿层稳定、质量较好,产出九层,厚度变化不大。褐黑色粘土岩厚6.72米,另一层为褐黑色、灰白色粘土岩厚3.56米。一般厚1―3米,矿石主要由高岭土、伊利石,其次少量石英及微量褐铁矿等。耐火度1650―1710摄食度,可素指数13―17,按成分和工艺性能可作为三级耐火粘土和陶瓷原料。
3.铁矿
以沉积铁矿为主,跌加有热液型。赋存层位有上泥盆统五通组和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其中炬嶂山铁矿具一定规模,产于俞府大村向斜东南翼五通组。矿层厚0.8―1.2米,沿地层走向延伸1500米。顶板为粘土岩,中―低矿石品位。较富的铁矿石中可见受构造控制的赤铁矿脉。
4.磷矿
区内磷矿有三处:大尖山、曹家山和炬嶂山,均为沉积型。含矿地层为下二叠统孤峰组底部,赋存于砂泥质硅质岩建造中。矿体稳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厚0.8―1.8米。矿石类型有含磷泥岩型和结核状磷块岩。因规模小,一般为民采,无工业价值。
5.煤矿
区内及外围含煤岩系有上泥盆统五通组、下二叠系栖霞组、上二叠系龙潭组及下侏罗统磨山组,有工业价值的煤矿产于龙潭组下段。煤层呈扁豆状,平均厚0.5米,局部达7.5,顶底板均为炭质页岩。煤层中含有机炭41.7―90.2%,粘土质4.2―55.2%,硫化物0.4―5.4%,二氧化硅0.2―1.6%。
八、旅游地理资源
实习区所在巢湖市坐落巢湖东北,市区依山傍水、湖光山色,可谓“孤城三面水,落日万重山”。山山水水、胜地美景,旅游景点多。
巢湖秋月为巢湖市十景之一,巢湖面积820平方千米,蜿蜒曲折的湖岸线周长150多千米,因形貌状似鸟巢而得名,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湖三百里,四望豁江天”有湖天第一胜地之美称。
王乔仙洞位于实习区维尼纶厂西侧、紫薇山下,为石灰岩溶洞,属古地下水暗河残留,洞长40余米,宽4米,高5~7米。后人在洞内两壁摩崖石刻大小佛像520多尊,以及狮想麒麟灵兽,是安徽省唯一石窟选像遗址。
汤麓温泉一湖之外,又有一泉,“汤麓温泉”名列十景之一。巢湖市有半阳山,山有汤池,故名半汤;或其山有冷、热二泉,时分时合,炎凉各半,因名半汤。有大小泉眼四十余处,温泉产于由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组成的半汤复背斜中,受两组断裂构造控制,水温56―59摄食度,昼夜出水三千多吨,属硫酸钙镁型水质,展布面积约12500平方米。现已建成多所疗养院。
紫薇仙洞位于巢湖市北郊具特色鲜明的地下河型溶洞,全长1500米。洞体宏伟,景观奇特,以雄、奇、险、幽著称,为江北第一大洞。紫薇洞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黑色灰岩中,因岩层走向近南北,倾角陡立,而沿岩层层面发育紫薇洞。溶洞两壁上多留下多层溶蚀痕,洞底相对平坦,其下仍有多层地下暗河发育。
第五节地质发展史
根据构造层的发育情况,可将巢湖地区的地质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
九、活动地壳阶段(anz)
巢湖地区的前震旦系由上太古界阚集群、下元古界肥东群和中元古界张八岭群组成,缺失上元古界青白口系。这套地层出露于实习区西侧的浮槎山―南将军山隆起区,在实习去内无露头,推测存在于地下。该套地层由片麻岩、千枚岩、大理岩和浅变质火山岩等组成,原岩为地槽环境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建造。反映出地壳的强烈活动性。
十、实习分析总结
青白口纪末的晋宁运动使扬子地台的基底固结,巢被地区伴随整个扬子地台进入地壳稳定发展阶段。自震旦记到中三叠世。地壳在整体下降接受沉积的同时,多次平稳上升,形成了地层间的多个平行不整合。此阶段无褶皱作用,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断裂活动软弱,而且地层厚度和岩性、岩相稳定。
早震旦世早期,下扬子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数百米的碎屑岩。早震旦世早期末的澄江与动是一次升降运动,造成了上下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并有变质作用,使下震旦统下部的周岗组变质为千枚岩,说明敌台早期仍既有一定的活动性,早震旦世晚期,气候建造,含叠层石和蓝绿藻,震旦记末,地壳缓慢上升,在汤山地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底部有一层不稳定的透镜状砂砾岩,表明震旦系与寒武系间有沉积间断,表现为平行不整合。
进入早古生代,在下扬子地区形成稳定的局限台地相含镁碳酸盐岩建造、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建造和半深海至滨浅海相的碎屑岩建造。从寒武系到奥陶系是一个海侵沉积序列,各组间多为整合接触,以碳酸盐岩为主,奥陶纪晚期,由于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本区抬升,与志留系之间有一个沉积间断,奥陶系顶面存在氧化环境下的铁质层,上奥陶统五峰组缺失上部四个笔石带,下志留统高家边组缺失二个笔石带。
志留纪经历了海侵至海退的过程,在开阔大陆坡―陆棚―滨海环境中形成高家边组、坟头组碎屑岩沉积。加里东运动在志留纪末表现为大幅度升降,造成了上泥盆统与志留系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实习区内缺失了上志留统茅山组和下中泥盆统,但在银屏地区保存有上志留统茅山组。
进入二叠纪,碳酸盐岩含量相对减少,碎屑岩含量增加,在滨浅海环境中,生物大量繁殖,有珊瑚、腕足、蜓、苔藓虫、海百合等。早二叠世早期为陆棚边缘盆地―浅海陆棚环境,栖霞组为石灰岩夹硅质岩沉积;晚期演变为深水盆地,形成孤峰组泥岩夹放射虫硅质岩沉积;早二叠世末,下扬子地区表现为大幅度升降(东吴运动),造成了上下二叠统间的平行不整合,晚二叠世早期发育滨海潮坪环境,形成龙潭组含煤岩系;晚期随潮坪水体逐渐加深,甚至到碳酸盐岩补偿深度以下,大隆组为一套硅质岩、硅质泥岩夹炭质页岩。
本区三叠纪与二叠纪为连续沉积。下三叠统为次深海盆地―陆棚―开阔台地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主要生物为菊石、瓣鳃及鱼龙等。中三叠统仅出露东马鞍山组,系蒸发台地相蒸发岩建造。三叠纪明显的表现为海退序列,地壳不断抬升,海水不断退缩,气候炎热,海水盐度加大。
第二篇: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线:
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
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习地区概况
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茏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习内容
1。柳江盆地保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 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秦皇岛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第三篇:宣威来宾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院校: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矿山地质班级:矿山地质111班年级:11级姓名:樊元友学号:201101180115组别:第四组指导教师:王正荣
王祥邦
李跃昆
毛敏编写日期:2013年3月25日至2013年4月1日第一章概况1.1实习目的及任务目的目的:通过地质野外填图实习使我们初步具备一个地质工作者的素质学会如何在一个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以及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与要求如资料的收集编制地质图编写文字报告等。并同时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矿物岩石学》、《矿山测量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任务:1.通过来宾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1.2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实习区位于宣威市来宾镇境内,来宾镇地处云南省宣威市北郊,距城区12公里,国土面积241.66平方公里,交通较为方便。1.3实习区概况与以往地质工作概况云南省来宾煤矿以一对斜井开发向阳村向斜之二、三合并井田,走向长6.5公里,倾斜宽3.8公里,面积21.4平方公里,矿区位于宣威城北12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4°04′36″~104°13′07″,北纬26°15′00″~26°23′45″。贵昆铁路从矿区南部8公里处经过,南至昆明266公里,北至贵阳373公里。来宾矿区铁路支线自凤凰山站接轨,全长7.5公里;宣威至倘塘公社公路从矿区中部经过。矿区西北不易侵蚀的峨嵋山玄武及龙潭组下部底层形成一系北东走向中高山地,最高点为大青山峰顶,标高2300cm,向斜中部,飞仙关杂砂岩形成低矮山丘,比高很小。盘龙河流经井田南端,汇聚了井田内全部地表径流,汇入北盘江,属于珠江水系,据宣威城东水文站观测,最大360.738m³/s,为本区主要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本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引宣威气象站1972-1982十年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3℃,日温度最高达31.6℃,最低-11.4℃.每年5-9月为雨季,翌年4月为干季,年降量725.7-1204.7毫米,日降雨量最大可达153.10毫米(1968年6月22日),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年蒸发量一般在2300毫米左右,为降水量的2-3倍,属于干旱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最大风力可达7级。据1987年缪果章等人纂修的《宣威县志》记载,本区历史上有多次地震发生,从眀世宋嘉靖六年(1527年)起至1950年429年间共发生地震131次,其中感觉较强,瓦片掉落,局部围墙倒塌者9次。宣威为一多民族的县,居住有回,苗,彝,壮等民族,其中汉族占93%,全市总耕地约200万亩,水田仅占六分之一,分布于坝区及河流两侧。农产品以玉米,马铃薯,稻谷,小麦为主。本区地质工作,1937年王竹泉,毕庆昌,谭飞等对东山背斜曾填绘目测地质图,并对宣威打锁坡黄绿色砂岩有过研究,定名卡以头砂页岩,并沿用至今。1956年,524地质队对二,三号井精查地质报告(批准文件:1957年12月19日全国储委139号文)。1958年建成三号井,1970年建成二号井简易投产;根据生产的需要,1963年省煤炭厅143地质队又对二号三号井进行补充勘探,1964并提出《来宾矿区二、三号井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批准文件:年6月15日和12月10日省煤炭厅分别批准)》2001年12月江苏物探队进行局部勘探1.4实习队的组成王勇鹏吴磊胡纯海李双友樊元友1.5实习时间2013年2月26日至2013年4月1日第二章地层实习区出露的地层,从新到老有:第四系的近代冲积、洪积层,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卡以头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峨眉山玄武岩组,分述如下:1.第四系:属于新生界,为冲积坡积、残积、洪积层,厚0~10M,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山麓两侧,平缓山地等,与下伏地层均呈现不整合接触。2.飞仙关组(T1f)属于早三迭世早期地层。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组成,水平层理发育,见少量交错层理,主要分布于实习区较平缓的地区,出露面积占矿区总面积一半以上。与卡以头呈整合接触。3.卡以头组(T1k)
属于跨二---三叠世地层。为薄---中厚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部含一动物化石(海豆芽化石)层,下届以静水湖泊相中止,潜水海湾相动物化石克氏蛤出现的地方与龙潭组分界,其间并无不整合面,但从粒度的变粗上,似乎可以说出现了地壳下降的趋势,本组厚40~60M,上不过渡带夹大量紫色页岩条带,裂隙发育为矿区相对含水层。与飞仙关组、龙潭煤组呈整合接触。4.龙潭煤组(P2l)
属于二叠系地层。为灰色、浅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少量的菱铁岩,夹煤层及煤线,水平层理发育,含大量植物化石,地层总厚100—200M,由细碎屑岩,泥质岩及煤层组承诺,含煤20—26M,其中,B3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厚度0.90—1.60M。B1煤层全区可采,厚度0.3—0.9M,B2煤层平均厚0.55M,单独分层不可采,但由于近距离煤层层间距变化,常造成B1,B2合并,使之能够开采。矿区可采煤层集中在龙潭煤组顶部40—50M,龙潭组下部140—150M,不可采煤层。与卡以头呈整合接触,与峨眉山玄武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标志层为暗紫色的凝灰岩。5.峨眉山玄武岩(P2β)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地层。灰绿色块状玄武岩,紫灰色凝灰岩,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本组地层出露于井田西北边缘,常形成高山,本组厚度约300m.。峨嵋山玄武岩属于晚二迭世早期。最初命名地点在四川峨嵋山,故名。分布于川西、滇、黔西及西藏的昌都地区。岩性是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主要以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常具拉斑玄武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在云南、四川会理县及金沙江流域一带,厚1000—1500米玄武岩的产状表现为两种喷发方式:①裂隙式喷发,往往构成大面积的泛流玄武岩,裂隙式喷发通道经常表现为与玄武岩成分相仿的岩墙群,但它们往往被后来的岩流掩埋而不易发现。按产出的构造环境,玄武岩分4种:①发育于深海洋脊的玄武岩。大致以每年1.5×1010吨速率自洋脊涌出,属拉斑玄武岩类,故又名深海拉斑玄武岩,以低含量的K2O、TiO2、全铁和P2O5、高含量的CaO,区别于其他玄武岩。由于海底扩张,来自洋脊的深海拉斑玄武岩成为洋壳的主要组成。②发育于洋盆内群岛和海山的玄武岩。一般由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复合构成,其成因可能与上地幔热柱活动有关。③发育于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的玄武岩。一般近深海沟一侧和早期发育的是拉斑玄武岩,规模大,分布广,并可能是细碧角斑岩系列的组成部分;向大陆方向,碱含量增高,为碱性玄武岩,但也可以有拉斑玄武岩与之共生,它们形成于岛弧和造山活动最后阶段或稳定以后,通常规模较小而零散。所谓的高铝玄武岩以及共生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出现于岛弧和造山带发育的中期。太古代晚期绿岩带的拉斑玄武岩,在成分和产状上可能相当于新生代岛弧的拉斑玄武岩。与龙潭煤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第三章地质构造1.褶皱的描述构造:原报告对矿区构造研究清楚:来宾复向斜包括向阳村向斜,观音堂背斜及长坡向斜,其中向阳村向斜为复向斜主体,轴向北东55°并向北东倾伏;笨矿区位于向阳村向斜中部聚煤中心地带。向斜西北异倾角较陡,达60~70度,东南异较缓,一般20~45度,箱状向斜,急、缓交界一般在1800~1900水平。在向阳村向斜中我们在向阳村的西北翼工作。2.断层的描述发现的断裂分为两类:一类为与褶皱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走向断层;一类为与向斜轴线斜交的斜交断层。第四章矿产与评价1.含煤地层与煤层本矿区煤系地层总厚190m,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三层,可采总厚2~3M,可采含煤系数1~1.5﹪,井田内煤层对比清楚,现将主要煤层分述如下:B1煤层:位于煤系上部,上距下三迭系卡以头组15M,起典型结构为:煤0.22M,泥夹干0.04M,煤0.65M,炭质页岩0.07M。本层稳定,大部可采,半暗型煤夹亮煤条带较坚硬,直接顶为浅灰色薄层砂质页岩,含磷木化石,直接底板为深灰色泥岩,含植物根化石。B2煤层:位于B1煤层一下,层间距0~3M,平均厚度0.55m,一般不可采,典型结构为:煤0.02M,炭质页岩0.08M,煤0.45M,半暗型煤为主,夹大量亮煤条带,煤质尚好,顶板岩性随层间距之变大,逐步由泥岩渐变为砂页岩、砂岩、底板也为深灰色泥质页岩。B3煤层:位于B2煤层以下,层间距0~5M,平均3M,本层全区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全矿区范围内厚度从0.8M~1.5M,平均1.10M,典型结构为煤0.60M,炭质页岩0.05M,煤0.50M,高令炭质页岩夹干上部具眼球状结构,可与滇东北煤田K煤层对不。煤岩类型属半暗型煤;夹大量亮煤条带,质软,顶板为灰色砂页岩,中粒砂岩,含大量炭质条带,并常见大量完整的大羽羊齿化石,底板为深灰色砂质页岩。B3煤层一下8M,为B4煤层,全区稳定,厚0.60M,Ag40﹪以上不可采。B1、B2、B3三层煤,在矿井中部向斜轴西北异合并为一层,称B1+2+3厚2.8M以上,走向、倾向近一公里,面积0.90K㎡公里;B1+2+3下部为B2+3、B3合并为B1分开,煤层1.7M左右,B1与B2+3层间距2M,面积约1.5K㎡公里,B2+3合并区之东、西、南,均为B、B2合并区,煤层1.5~1.8M,面积约7K㎡公里,其余13.0平方公里为B、B2、B3三层分开区。由于上述合层区的存在,使我矿能薄厚煤层配采,改善了开采技术条件。煤质:我矿所有煤层均为高灰分、低硫、高熔点,发热量较高,但很难洗选。从矿井投产以来,在煤质方面没有做更多的化验分析、研究工作,矿化验时只做毛煤和原煤的灰分和水分,有关煤质汇编上要求的各项指标,都送外单位化验。几年来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我矿煤质总的说与金查报告资料没有多大的出入,煤质牌是仍属于K2煤种。2.煤质实习区内出路的煤层,煤系,因风化了,不具有开采价值。3.其他有用矿产在龙潭煤组中含有菱铁矿,在龙潭煤系中我们这次实习只看到了少部分煤线露头和以前的小煤矿第五章结束语1.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地层,知道了岩石的分类,地层的层序,掌握了一些实践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实习是将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初步的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让我们坚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为我们下学期将要进行的专业课的学习铺下了道路。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在知识上更上一曾楼,而且在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2.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一旦知识点反映不过来,再加上野外实地中必须去掉相当大一部分无关的现象,才能中从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我来讲,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做铺垫,无怪乎会产生对老师的启发询问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了。在野外实地观测,一个观察点和下一个观察点之间应该相隔很长的距离,更有甚者一就只能观察一个地点,而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构造,形态,以及以后将会产生的变化等等,所以对于每一个观察点的记录与测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结论都是至关重要,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习,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习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习及野外实习便能有更好的指导。存在的问题1.由于构造运动的复杂性以及后期改造的多样性使得个别断裂构造无法深入探究2.部分没有找到露头或者露头上地质现象不够明显给进行精确划分地层工作带来了麻烦。3.部分同学的不认真导致有些工作不好顺利的展开以及回来室内没有认真的整理数据和图的绘制。4.野外地质填图部分小组没有将产状表示出来,导致野外无法判断出有些地质现象,这事以后工作中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