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质实习报告结语(范文5篇)

时间:2024-01-04 01:46:47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8350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嵩山地质实习报告结语(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嵩山地质实习报告结语(范文5篇)》。

第一篇:嵩山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

姓名:代冯伟

学号:1026308651

专业:网络工程

日期:2011.7.6

一.前言

2011年6月27日至7月3日,我们环境与规划学院全体大一学生及民生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嵩山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在出发之前全员进行了动员大会,实习老实交代并安排了各项事宜,强调了实习期间注意事项和队伍纪律并对同学做了分组安排,每个专业各成一个大组,分别有不同的实习老师带领,每个大组又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小组组长,同时老师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分别发了实验工具有地质锤、测绳、罗盘仪、测纸、化学试剂等等。在嵩山实习的一周内,我们先在少林水库进行了水文、土壤、植被方面的实习,接着按照不同的路线分别进行了地质和地貌方面的考察。地质方面有到嵩山地区的会善寺东侧山上,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考察岩石,沿公路考察嵩山地区综合地层和攀登嵩山考察著名的嵩阳运动。地貌方面有到大金店颖河实测谷底剖面图,观察逍遥谷断层,考察黄土地貌等等。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更加深刻的掌握了有关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发展方向以及前途,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和技巧,明白如何在野外保护自己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

二.地层

嵩山地区的地层的概况

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在距今36~25 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在距今25~5.43 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在距今5.43~2.5 亿年间的古生代,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在距今2.5~0.65 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在距今0.65 所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太古界、下元古界构成该区基底,岩层走向近南北、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盖层,岩层近东西向展布,其盖层、基底格局非常显著,接触关系一目了然。

嵩山地区地层岩性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富含挥发成分的高温粘稠硅酸盐熔浆顺着地带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或侵入地表所形成的的一类岩石。主要分为两大类;喷

出岩和侵入岩,其中侵入岩有分浅成岩(3000 米以内)和深成岩(3000 米以下)。(1)花岗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酸性岩类,其分布面积占所有侵入岩面积的 80%以上。主要有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岩石多为肉红色,灰白色,略带黑色斑点,有粗中细粒花岗岩,其中最典型的半形等粒结构者称为花岗结构。7月1日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观察花岗岩及断层。主要见到的有灰白色的,黑色的,肉红色的,其中红色最为常见,绿色最少。花岗岩中黑色的物质主要是角闪石和黑云母,粒状的为角闪石,片状的为黑云母。标本描述:颜色肉红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钾长石石英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结构粗粒/花岗结构构造块状片麻岩为变质岩,主要成分为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因此,又叫黑色斜长片麻岩,黑色角闪片麻岩。其中黑绿、灰绿、黑灰色的最好。(2)辉绿岩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主要矿物是富钙斜长石和辉石,还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近于黑色或黑灰色、灰绿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成板状或柱状。多以岩床、岩墙产出。质地均匀,无裂纹者可做石材原料,细粒者尤佳。6月29日我们在嵩山脚下观察了辉绿岩及其围岩。整个岩墙外部特征表现为出露清晰,岩墙与围岩界限明显,节理发育(表面有裂纹)且岩石破碎,左侧较平直,右侧呈锯齿状穿插于围岩中且坡度较陡。标本描述:外表颜色黄褐色新鲜面颜色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辉石结构细粒构造板状。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沉积岩的体积只占岩石圈的 5%,但其分布面积却占陆地的 75%,大洋底部几乎全部为沉积岩或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岩不仅分布极为广泛,而且记录着地壳演变的漫长过程。考虑因素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它为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类,颗粒较细,物质成分较纯,又叫平顶山砂岩。标本描述:外表颜色黄褐色新鲜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结构粗粒/细粒构造层理构造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

一种岩石,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其化学成分取决于在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如无交代作用,除 H2O 和 CO2 外,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基本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如有交代作用,则既决定于原岩的化学成分,也决定于交代作用的类型。变质岩的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及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造则指变质岩中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变质岩结构按成因可划分为下列各类:①变余结构②变晶结构(粒状、斑状、鳞片状)③角岩结构④碎裂结构。其构造分为片理构造(片麻、片状、千枚、板状、条带状),块状构造,变余构造。

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

在嵩山地区不足20平方公里范围内,清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 亿年、18.7 亿年、5.43 亿年三次前寒武纪造陆和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这三次“翻天覆地”的全球构造运动分别被地质学家称为“嵩了运动”、“中岳运

动”、“少林运动”。我们在嵩阳景区观测到了嵩阳运动地质遗迹,嵩山嵩阳运动是发生在距今25 亿年的一次全球性地壳运动,由张伯声院士于1951 年在嵩山南坡发现并命名。该遗迹界面清晰的反映了太古宙末发生的一次广泛而剧烈的地壳运动。这次运动使登封群花岗绿岩建造遭受挤压变质、褶皱造山、侵蚀夷平,并形成了具纬向构造格局、多期构造变形和“三个时代”岩浆序列的古陆核。它标志着地球演化早期的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

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

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 亿年的“嵩阳运动”,8 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 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壮观的山势地貌。嵩阳运动: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中岳运动:中岳运动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它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少林运动: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生褶皱及构造。

三.地貌

嵩山地区基本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地貌类型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

1.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又包括摺曲构造地貌和断裂构造地貌。嵩山地区褶曲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南北向褶曲构造地貌和东西向褶曲构造地貌。南北向褶曲构造地貌主要是印支—燕山运动以前形成的,使登封群形生紧密的、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的复式背斜和复式向斜。印支—燕山运动以后形成的东西向褶曲构造,对本区的地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多种构造形迹叠置在一起的复式背斜和向斜,经过多次的断裂作用和外力破坏,多表现为翼部不完整的单面山,以及背斜山和向斜谷等。从总体上看,嵩山是一个走向东西的巨大的单面山,这构成了登封大地形。嵩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等类型,其中东西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最为醒目。各种断裂构造在地貌上都有反映,形成多种类型的断层构造地貌,从而使本区地貌更加复杂。

2.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分为河流地貌,沟谷地貌,流域地貌等。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登封主要是属于淮河流域,部分为黄河流域,主要的水系是颖河水系。颖河水系为不对称水系,左岸支流多且长,自北向南注入颖河,右岸即南岸支流少且短。我们在大金店颍河谷地观察了河流地貌,并实测了河流阶地。颍河谷地地势平缓,河谷较宽,分为三个部分: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床相砾石大,中被粗砂填充,基本无胶结,其中砾石种类多,主要有片麻岩、砂岩、脉

石英。河漫滩相主要由亚黏土组成,颜色为红棕色,厚度约 50 公分。颍河两侧发育有四级阶地,一、二、三级为堆积阶地,四级仅在部分地段有保存为基座阶地,在实习所到地没有观察到。一级阶地由黄色亚砂土堆积而成,北岸宽,南岸窄;二级阶地主要为晚更新世黄色亚黏土组成,内部可见碳酸钙结核。三级阶地下部为中更新世红色土,遇水后黏性较强,垂直节理发育;上部为灰黄色晚更新世亚黏土,中间有层状或分散碳酸钙结核出现。沟谷地貌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洪积扇,洪积扇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嵩山的洪积扇主要是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早更新世形成的从登封盆地到北部,面积非常大,受后期流水侵蚀切割作用,中部、前缘受到破坏,中晚更新世面积变小。一般来说,洪积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育广泛。而在嵩山地区,主要是在风化作用下产生大量碎屑,出山口处,地形变得开阔、平坦,水速变缓,碎屑便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在逍遥谷口,从山脚向上就是一个洪积扇。

3.黄土地貌: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嵩山地区的黄土主要分布于山麓、洪积扇体前缘和河谷两侧,多因流水作用而形成,属次生黄土,原生黄土少见。山麓地带的黄土属洪积和坡积而成的,颜色普遍较红,垂直节理发育,风化后呈松散小块状,见于少林寺附近、玉皇沟、逍遥谷等沟口以及石灰岩分布区的山麓地带,厚几米至十几米,下部亚瑟深于上部。登封市附近洪积扇的垂直剖面上,亦有黄土分布,上部呈灰黄色,颗粒组成为亚砂土和亚黏土,有时可见碳酸钙结核;下部接近砾石层的黄土颜色稍深。层间无钙质结核。河谷谷坡是该区黄土的主要分布地带,厚度从几米至二三十米不等。黄土层的上部,颜色较浅,呈灰黄色,垂直节理发育,有的地方可见到层状或分散状碳酸钙结核,底部黄土颜色较红,接近谷坡顶端的地方,可见到红色土,节理良好,碳酸钙结核少见。沟谷中的黄土多以第三级堆积阶地面为分布的上限,岗地顶面较薄的土层显然与此不是同时期的产物,因此谷地中的黄土是河流冲积的结果。6月30日我们实地观察了在大金店颍河谷底和附近阶地的一处黄土墙,并绘制了颖河南岸阶地及河床剖面图和黄土地貌素描图。

四.气候和水文

嵩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该地区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嵩山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气候在空间上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差异。嵩山山麓水平地带的气温状况可以其南麓登封市区的气温为代表。年平均气温14.2 摄氏度;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0.4 摄氏度,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6.3 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5.1 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5 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 31.1 摄氏度,平均最低气温为-3.7 摄氏度。(P113 有表)4~10 月份七个月的月均温均高于年平均气温,其中 5~9 月份均在20 摄氏度以上。11~3 月份如歌月均低于年平均气温。冬季月均温在 0.4~2.6 摄氏度之间,秋温略高于春温。自春入夏和自秋入冬时期温度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最大,而夏季、冬季期间各月温度变化幅度小。气温年较差为 25.9 摄氏度。气温年内的这种变化显示了本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各月平均日较差在8.4~11.6 摄氏度之间,全年平均日较差为9.7 摄氏度。各月中,7 月、8 月和1 月气温日较差较小,而3~6 月份日较差较大,9~11 月份日较差居中,这与各季昼夜长短及温度的差异有关。因为冬季昼短夜长,白天吸热不多,夜间放热有限温度下降的幅度小,所以气温日较差就小。在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大量吸热增温,但夜短来不及充分散热降温,因此气温的日变化也较小。而春季昼夜长短相差相似,但这里秋季温度比春季大,使得夜间散热较慢而温度下降幅度比春季较小,故秋季日较差比春季小。嵩山地区地处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处。大部分流域属于淮河流域,面积为1067.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8.37%;其中颍河流域面积为1037.5平方千米,汝河流域面积为30平方千米。本区径流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其年内分配状况与河流的补给状况密切相关。颍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是淮河的中欧更要支流之一,区内河段是其上游。其主河道在境内长57km近乎东西走向。年平均流量0.5立方米每秒,属季节性河流。本区颍河段最大洪峰流量为5131 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速8.2 立方米每秒,枯水最严重时期发生断流现象。河流平均必将为1/260,河床宽度差异明显,从20m 到300m 不等。流域内群峰林立,地形复杂,颍河两岸次级支流众多,且多分布在北岸。目前,嵩山地区共有大型水库1 座,中型水库3 座,小一型水库 11 座,小二型水库 43 座,共计 58 座。实习期间参观了少林水库,少林水库位于登封市区西北8km,少林寺东南3.5km 的邵阳河上游。水库由大坝、输水洞和溢洪道组成。少林水库的溢洪道在侧边,并且具有防浪墙。水库选址要满足的条件有三:1.要在峡谷最窄处,一方面减少工程消耗,另一方面增大控水能力;2.控制流域面积要大;3.两边地质情况要稳固,以保证工程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其次,输水洞高度为死水位。

五.植被(少林水库西坡)

据《嵩山植物志》记载,嵩山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47 科、643 属、1543 种。其中蕨类植物21 科、36 属、70 种;裸子植物五科、9 属、10 种;被子植物 121 科、598 属、1460 种。嵩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种子植物中有 15 个分布区类型,但以温带成分为主,约占 2/3,并含有相当含量的热带成分。由于嵩山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南北、东西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嵩山地区的植被类型大致可分为六类:1.落叶阔叶林,例如栓皮栎林、桦香林、槲树林,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到了栓皮栎和槲树;2.温性针叶林,有人工侧柏林和人工油松林;3.灌丛与灌草丛,其以草本为主,中间有灌木。4.草甸,以羊胡子草草甸分布最为广泛,还有藿香草甸、白羊草草甸和蒿类。6.水生植被,如浮萍。

六.土壤

嵩山地区的土壤大致可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类,其又可分为许多亚类和土属、土种等。

嵩山地区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 以上的山地上,目前原始植被已遭破坏,多为次生落叶阔叶林、灌木林和部分针叶林,成土母质为基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同棕壤分布相比,褐土区降水量较少,地表植被郁闭度较低,甚至为灌草丛或农田。实习中对淋溶褐土的剖面形态进行了试验测定。

七.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地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中的基本工具。它可以用来指示方位,测量倾斜角度、测定观测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等等。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有两种标记方式:一种是方位角罗盘,一种是象限角罗盘。罗盘在使用时应首先进行检查,松开磁针制动器看磁针摆动是否灵活,将罗盘放置水平看水准气泡能否居中,另外要看刻度盘上0°是否正对罗盘北端,并根据当地磁偏角的大小进行调整。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实地测量了玉皇庙村断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

2、野外观察

地质地貌野外观察要做到四勤:即眼勤:勤于观察、搜素、发现现象;腿勤:多走路,尽可能多看一些现象,多发现问题;手勤:多动手挖、敲、摸、碾,通过手的感觉获取关于沉积物与岩石性质的信息;脑勤:多思考,善于将前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提出问题或形成某种观点。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工作,一般采取布置观测路线,在观测路线上设置观测点的方法来进行的,即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进而掌握整个工作区的地质地貌情况。

八.总结

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有计划有目的的野外实习,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了解到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采用了“学生初步观察—分组讨论—学生发言—老师重点讲解—学生重新观察”的教学模式,通过野外的考察,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好更深的了解和掌握,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野外实习活动。

第二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介绍

专业年级 09水利水电工程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提 纲

实习时间、地点、路线和目的等

二、实习区概况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三、实习内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背斜、斜等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往往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4月23日在黄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

学会对肉眼的岩石判别

了解湖山地区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习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习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习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3f )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

3、茅山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组成,夹粉砂岩等;厚度约为20余米,呈斜层理构造。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为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

五通组(D3w)

底部为中厚层底砾岩、下部为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夹厚层粉砂岩,上部为砂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石英砂岩,有层间构造,如印模构造等,有风化现象,可见节理构造,成岩破碎,没有错位,粘土高岭土化;厚约150米;据资料,有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但是没有观察到。与下伏茅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

1、金陵组(C1j)

为灰黑色为生物屑灰岩,有笛管珊瑚和假乌拉珊瑚的化石;据资料,还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贝等化石;厚度约为6米。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2、高骊山组(C1g)

杂色页岩,砂岩,有重力负荷现象,出现挠曲;厚约46米;据资料,有腕足类化石碎片。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为白云质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约5米。据资料,本层产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4、老虎洞组(C1l)

为灰白色白云岩,有紫红色的燧石结核,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度约12米。据资料,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黄龙组(C2h)

黄龙组底部为5米的巨晶灰岩。主体是灰白色略带微红色的生物微晶灰岩,产纺锤蜓。厚度约为55米。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

一、实习区内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状,粒径为1~2毫米,白云母呈白色片状,平躺在岩层层面上。磨得很圆,大小均一,表面光泽暗淡。

五通组底砾岩:砾石有红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质岩及红色的页岩。

2.碳酸盐岩类

微晶生物灰岩:金陵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岩中生物屑,结晶颗粒小,上青龙组底部出现瘤状灰岩。

白云岩: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有红色燧石结核,主要由白云石矿物组成成。

3.硅质岩类

硅质岩:是由硅质构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坚硬,风化强者较轻的特点。主要可见:

层状产出的硅质岩: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黑色.

具页理的硅质页岩:也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灰黑色.

呈透镜体状的硅质岩:分布于老虎洞组、栖霞组,前者呈紫红色,后者呈黑色。

4.粘土岩类

硬度低,用指甲能刻划。

泥岩:呈不具页理的块状、层状,致密和固结程度较高者。颜色一般较浅,性较坚硬,遇水不易变软,可塑性差。 主要分布于下青龙组下部,高家边组也有少量泥岩。

页岩: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主要分布于高家边组、高骊山组和下青龙组下部,颜色多样,包含紫色、黑色、灰色、绿色等。

二、沉积构造的形成及地质意义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1.斜层理

层纹倾斜,可判断古流向、确定岩层的顶和,在坟头组和龙潭组出现。

2.缝合线

缝合线是岩石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总的展布方向与层面平行。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间断,规模较小的缝合线是沉积物固结过程中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由富含CO2的淤泥水沿层面循环时溶解两侧物质所致。主要见于白云岩及石灰岩,有时也出现在砂岩中。可以用缝合线来较准确地确定岩层产状。黄龙组、船山组中可见。

随后我开始用地质罗盘对滑坡开始测量,并且采集岩石标本。

在湖山地区实地测量完以后,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地质博物馆,领略中 国石文化。

地质博物馆分为新馆和旧馆两部分,首先我们先参观了旧馆。旧馆罗列了许多地质科学家曾使用过的勘测工具,各种文物上都有些岁月的痕迹。还有地质工作人员的蜡像,伟大科学家李四光等教授的塑像,感触颇多。

来到二楼和三楼,博物馆陈列的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灵壁石,太湖石,黄铁矿,赤铁矿,人造石……见过的,没见过的,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还有各种地貌地形的模型,形象逼真。

参观完旧馆,我们向新馆进发。

新馆是生命的进化史,其中作用现代化的技术,让置身于科幻的世界。

进入新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头脑中猛然出现了侏罗纪时代的画面,这些巨型动物在地球统治了两亿年之久,真让人难以想象,然而却在六千多万年前神秘灭绝了,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有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众说纷纭。

新馆还陈列了各种其它史前动物,如剑齿虎,猛玛象等等。

然而最惹人关注的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了,从类人猿到直立人,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进化中。人类的出现,无疑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杰作!

参观完南京地质博物馆,下午三点,我们集合返校,结束了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湖山地区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篇: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 山 实习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岩土工程 姓名:月星相依 学号:201200699

目录

第一章 引言...4

一、嵩山概况 ....4 二、实习线路....6 第二章 地层...6

一、太古宙 ........6 二、元古宙........7 三、古生代........7 四、中生代........7 五、现代 7 第三章 岩石...8

一、岩浆岩 ........8

1 花岗岩......9 2 辉绿岩....10 二、沉积岩......11

1 砂砾岩....11 2 粗、中细砂岩.....11 三、变质岩......12

1 石英岩....12 2 纤枚岩....13 第四章 构造.13

一、褶皱.14 二、断裂.14

1 断层........15 2 罗盘的使用.........15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16 第六章 其他现象......17

一、构造地貌 ..17 二、流水地貌..17

1 河床和河漫滩.....18 2 夷平面....18

第七章 后记.19

第一章引言

一、嵩山概况

登封地处中原,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之间。市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长35.5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6乡6县1个工业园区。嵩山耸立于中原地区的中部、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112°44'~113°01'北纬34°27'~34°33',位于秦岭造山带中部东段。嵩山北临黄河,南靠箕山,其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该地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该地区属于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度地带,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如春,降水集中在七八九月份,一二月主份气温最低,春秋季节多风沙。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但工业部发达,主要有加工业、副业、工矿业等。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发展较为完善。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连续并且完整出露有30多亿年的历史,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期,形成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层。嵩山地层厚度清晰,地势典型,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代同堂”、“地质百科全书”、“中国的自然地理博物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嵩山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的场所。我国地质学家马杏垣在五佛山群一带进行考察,写出了《嵩山构造形变》;西北地质大学教授张伯声在嵩山进行地质调查、勘探、专题研究,成果颇多。另外,在50年代以后,前往嵩山进行实习的地质院校也很多,主要有中国地质大学、陕西师大的地理系、河南省所有的地质地理专业的师生等,而我校是众学校中较早来嵩山实习的一个。可见,嵩山对我们这些学地质的人来说的确是块宝地。二、实习线路

5月6日

县城→北庄→龙山→大塔沟寺

5月7日

县城→井湾→蛤蟆嘴→登巩公路县界处 5月8日

县城→少林寺西山→初祖庵→达摩洞

5月9日

马窑→稻田沟→磴槽煤矿→砂锅窑→王堂水库→安庙→大金店

5月10日

县城→告城→大石淙→小石淙→中岳庙后沟→皇盖亭 5月11日

县城→登汝公路→长石矿坑→石称→花岗岩采石场→玉皇庙→砂锅河村

第二章地层

地层即地壳上部成带状分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是地壳演化历史的物质记录。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与新,具有时间的概念。而嵩山这座地质公园居今已有30多亿年的历史。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一、太古宙

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二、元古宙

在距今25~5.43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三、古生代

在距今5.43~2.5亿年间的古生代,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四、中生代

在距今2.5~0.65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五、现代

在距今0.65亿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

第三章

岩石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够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不仅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而且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一、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而火成岩中也以岩浆岩为主。从我们在嵩山实习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实习的关于火成岩的主要内容就是岩浆岩。

嵩山岩浆岩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约27亿年前的太古代早期,这个时期的岩浆岩以基性和中基性为主,但现在大多都已变质,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第二个时期是大约26-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晚期,这个时期的岩石占整个新太古代岩石的90%,以酸性岩为主,尤其以花岗岩为主;以形成侵入岩为主的23-21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侵入岩主要有辉绿伟晶岩和钾长花岗岩,但现在大多都以变质;最后一个时期是18-16亿年前的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主要是碱性花岗岩,同时也是登封地区最为典型的花岗岩。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及采集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和辉绿岩。1 花岗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是酸性岩的典型代表。我们这次在嵩山学习的有两种花岗岩:一种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另一种是侵入花岗岩。

1.1出露地表的花岗岩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登封市的日军侵华机场,这里的花岗岩的颜色有肉红色,灰白色等。在这里我们观察到了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花岗岩的主要矿物都一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全晶质等粒粗粒结构,快状构造。为肉红色或为淡黄色,因为它们的主要矿物正长石的含量较多,而正长石为肉红色或淡黄色;为灰白色的花岗岩,因为它的斜长石含量较多,而斜长石为富钠的酸性斜长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这三种花岗岩还可以用作建筑材料,不过在装修是应用颗粒大的,利于观赏,而在作地板是时,则要用颗粒小的,耐磨。

花岗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这是由于形成较早的花岗岩会手到新的花岗岩的侵入,这时原来花岗岩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花岗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颜色为黑色,主要成分和花岗岩的基本一致,其中云母含量多,矿物成分成定向排列,呈片状构造,有层理。1.2侵入花岗岩

侵入花岗岩是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我们在玉皇庙附近学习了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此处的侵入体就是花岗岩,由于花岗岩里面含有长石,在自然界中容易风化,变成高龄石,这种侵入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云母、正长石、斜长石。而作为围岩的是石英岩,棱角分明,属变质岩,硬度7,不容易风化,化学性质稳定。

此处的侵入岩(侵入花岗岩)与围岩(石英岩)接触处的特点主要有岩石为褐色、破碎的厉害、接触间线呈锯齿状或港湾状、岩浆与围岩接触的地方有俘虏体。2 辉绿岩

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灰绿、黑灰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多呈岩床、岩墙产出。

在登封逍遥沟处我们看到了辉绿岩墙此地的岩墙上部较窄,大约有7米,下部较宽,有10米左右,高36米,能明显看到岩墙与两侧围岩的间线分明,左侧较直,右侧上部呈锯齿状,岩石破碎、节理发育。辉绿岩呈灰绿色、暗灰色,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含铁量高,节理发育。二、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约占地壳的5%。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外力作用支配下,形成于地表附近的自然历史产物。同时,它也是重塑地球历史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我们此次嵩山实习采集到了沉积岩中的砂砾岩和粗、中细粒砂岩,这两种岩石都属于沉积碎屑岩亚类。1 砂砾岩

当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含量占一半以上,而其中一小半中含有砂,则称为砂砾岩。2 粗、中细砂岩

由2-0.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黏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物质。根据粒级的大小把砂岩分为:粗粒砂岩(2-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小于0.25mm)。我们于5月9日在砂锅窑村东300米冲沟内采集到了粗粒砂岩和中细粒砂岩。粗粒砂岩又叫“大战砂岩”,青灰色、灰白色,能明显看到颗粒粗大,碎屑结构;中细粒砂岩又叫“平顶山砂岩”学名为长石石英砂岩,也是青灰色、灰色,只是它的颗粒比较细小,也属碎屑结构。

三、变质岩

变质岩就是唷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分两种,由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副变质岩。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变质岩主要的特征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构造。在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并采集了石英岩和千枚岩。1 石英岩

石英岩的变质途径有两种,即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它的原岩是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呈灰白色、烟灰色,块状构造,等粒变晶结构,有马尾状黑色条纹,其中的黑色成分是磁铁矿,风化后会变为褐铁色。石英岩中之所以会有黑色条纹是因为石英砂岩是在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由于波浪的来回振荡,而使矿物进行了分选。如果石英岩的颗粒细小可用作磨刀石,又叫油石;又纯又细,加上淡淡的绿色叫石英岩质玉,其中质量好的叫泌玉,质量差的叫嵩山玉。采集的石英岩的新鲜面为灰白色、青灰色,风化后为浅褐色,硬度7,主要矿物为石英,至少占95%以上,次要矿物为长石、云母、磁铁矿,变晶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中有层理,呈马尾状,其中的矿物是磁铁矿。2 纤枚岩

在井湾公路旁,我们采集到了千枚岩,这里的千枚岩是典型的千枚构造,原岩成分基本上已全部重结晶,主要由细小绢云母、绿松石、石英、钾长石等新生矿物组成,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理面上有明显的丝绢光泽,颜色为灰白,浅黑色相间。

第四章

构造

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一般来说,构造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含义大致相同,嵩山这块地质宝藏的地壳运动非常显著,主要有距今25亿年的嵩阳运动、18亿年的中岳运动和5.43亿年的少林运动。一、褶皱

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把其中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嵩山中岳庙后沟处有一个褶曲此褶曲的两翼倾角不等,左翼岩层是石英岩,厚度大、属中元古代、地层为中元古界,也就是中元古界嵩山群石英岩。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我们不难判断此褶曲为倾斜褶曲,是一个背斜,叫少顶山背斜。二、断裂

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它也是地壳中普遍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通常把断裂分为节理(如右图)、劈理和断层。我们这次嵩山实习,主要学习了断层,而且在学习断层时,老师又教会了我们怎样使用罗盘测定断层产状。1 断层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枢纽断层。在嵩山玉皇庙附近有一个断层,此断层上盘的地层新、下盘地层老;有断层面,并且从上向下摸起来很光滑;而且下盘的断层节理非常发育,两组交叉形成交角;最后,在司老师的解说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上盘的页岩中有小褶皱:由此,我们判断出了此断层的性质为正断层。

玉皇庙附近的这个断层有一个断层面,断层面因受高温烘烤,出现氧化薄膜,岩石破碎,司老师还告诉我们下盘是中元古界形成的地层,上盘为二叠系时的砂页岩,这两个地层直接接触,中间缺失了好几个地层。2 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它分长边和短边。罗盘打开后,罗盘面上有一个小轴,压下去后指针就不会再动,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读数,二是对指针起保护作用。罗盘的盖上有一面镜子,为了方便读数。另外,罗盘既然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那么它自然是以东西为界线(地质方位),就是在0°-90°、270°-360°时把北放前边,如45°读作北东,小于45°时,读北北东,那么大于300°,读北北西;90°-270°就是把南放前边,如135°,读南东。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罗盘是只测其倾向和倾角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

根据嵩山地区内“五代同堂”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按照地质科学的原理,可以追溯出嵩山形成的过程和发展、演化的景象。

大约从36年亿年前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

在距今25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质学家称它为“嵩阳运动”。嵩阳运动的结果,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慢慢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嵩山渐渐被夷平了,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于是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

到了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海底的碎屑岩—碱酸盐地层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

到了距今5.43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使嵩山一带大范围地升出海面,形成嵩山山系,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终未被海水淹没。嵩山从此扬眉吐气。在距今2~0.65亿年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剪应力,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中岳庙断裂和五指岭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为一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

第六章

其他现象

一、构造地貌

由构造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简称构造地貌。单面山和猪背岭是起典型的构造地貌。登封市大金店乡陈楼村附近有一个典型的构造地貌——单面山。此地区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受到物理风化,风化后的岩石易破碎,然后山上的风化物在山坡处发生堆积。二、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流水具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使大地上出现了关于流水作用的地貌类型,在登封,我们主要了解了河床和河漫滩、夷平面等流水地貌。1 河床和河漫滩

河床是平水期被流水所占据的部分。河漫滩是平水期出露在水面以上,洪水期时被淹没,可以说是一个早期的河床。

河床主要由砾石、粗砂构成,以砾石较多,尤其是河流的上中游,因受河流侵蚀,故砾石的磨圆度好。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从垂直角度上看,上下层合在一起。河漫滩的上部为黏土类(河漫滩相沉积),下部为砾石、粗砂(河床相沉积)。在登封的书院河西岸,我们看到了河床的河漫滩,此河流自西向东流,河谷宽阔,地势平坦,而且在河流的一侧还分布有河流阶地。2 夷平面

从广义上来说,地表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被夷平了,就称为夷平面;从狭义上来说,准平原形成后,在地球内力作用下,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就称为夷平面。而准平原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在流水地貌中有一个“侵蚀循环学说”,这个学说是美国的一位地貌学家提出的,在流水作用下,一个区域的地貌发展演化过程。当地貌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都在进行时,因为地壳抬升快,而流水侵蚀较慢,所以总的来说,地壳处于抬升状态。然后流水切割,侵蚀地表,最后使地表变得山脊平坦,山谷陡峭。这时,当地壳不再抬升,流水作用却还在进行,由于流水不断地侵蚀,使山谷高度降低,慢慢地,地势相对高度减小,变得比较平缓,被称为准平原。登封地区的夷平面有四级:我们实习时所见到的为一级夷平面,海拔400米-500米,保留较完整;二级夷平面海拔为750米-800米,表现为小山包,保留不太完整;海拔在1100米-1200米的为三级夷平面,相当于五指岭、箕山;四级夷平面的海拔在1500米-1600米,相当于少室山、峻极峰。

第七章

后记

时间太匆匆,转眼间这次愉快而又充实的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深深地爱上的地质工作,地质工作虽然艰苦,可他却是我们得到了历练,给予了我们强健的体魄,开阔的胸怀,记得在回来的路上,司老师笑着说:“我们地质工作者个个都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个个都有一个开阔的胸怀,我们在野外实习工作,更多的是观光旅游。” 一路的欢歌一路的笑语,然而最难忘记得,却是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最难忘,是司老师那面带微笑地耐心而细致地讲解; 最难忘,是谢老师那不知疲倦地挑灯整理实习记录;

在此让我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的不畏劳苦,谢谢你们的悉心教导,同样,对在实习期间帮助过的同学们也说声谢谢,谢谢你们了!

第四篇: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时间:

一、序言

1、实习时间:xxxx、实习地点:

年10月21-23日

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10月22日)

碓石口-碓臼峪(10月23日) 中国地质博物馆(10月25日)

3、自然地理概况: (1)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

沿途有石灰岩山地、花岗岩山地、火山沉积盆地、白河峡谷等地貌类型。 可看到石灰岩层面构造、单斜构造、穹窿构造以及硅化木的形成环境

(2)碓石口-碓臼峪

该区域有很多震旦系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太古片麻岩,燕山期花岗岩。能看到不同时代岩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燕山复背斜南翼单斜构造。

4.实习仪器及调查方法:

(1)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卷尺、标本袋、照相机、地形图、记录本、铅笔等 (2)调查方法:

A、岩性和构造的观察方法

选择地质露头作为观测点:自然露头和人工露头 a岩性观察内容 沉积岩-

颜色:注意区别继承色、原生色和次生色 矿物成分:继承矿物、粘土矿物和化学沉积的矿物 结构:碎屑结构

构造:层理、波痕、结核、化石 岩浆岩-

矿物成分: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 结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 构造:气孔、杏仁、流纹等 变质岩-

矿物成分:特有矿物 结构: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 构造:片理、片麻、千枚构造 b.构造观察内容

层理构造:注意区分层面和节理面 褶皱构造:观察褶曲类型 断裂构造:断层和节理 B、地质露头的测量方法 产状的测量注意事项:

a.查明所测的`层面是岩层上层面还是下层面,二者倾向差180度

b.所测层面应能代表整个岩层的产状

c.测量倾角时,一定要测量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C.松散沉积物的调查方法

观测内容:沉积物厚度、产状、颜色、结构和构造特征等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见附表 D.野外记录的内容

记录形式:文字记录、图上记录、图形记录和照相记录 记录内容:观测日期、天气状况、当日路线起止地点,各点观测记录

各点观测记录:顺序编号、地形图上坐标、方位、露头或剖面的性质、岩性、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地貌调查的主要内容等. 5.基础资料:

附表1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

附表2 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分类

第五篇: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引言

地理位置;所属行政区划;实习时间;学习了哪些地质工作方法。

一、地理与经济概况

1.地势:叙述本区的地形大势,地形、地势分布规律。属何地理区,何山系或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区的一部分。指出区域的高差,有哪些最高点等。

2.水系:描述区内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流向、流量、河床宽窄等。

3.气候:应根据文献资料或亲身经历,简单介绍区内的气温、降水的最高、最低和平均值。

4.交通:主要交通线及交通工具等。

5.经济概况:工农业的一般概况;城镇、村落的分布;居民、人口和劳动力等情况。

在撰写时,除野外调查外,主要是根据地形图及其有关资料进行编写,文字力求简练。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地层与岩性是地质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部分主要说明实习区域的主要存在的地层;各地层的岩性(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组成矿物和岩石在区域内的厚度、出露地点及分布等);区域的地层层序;地层的接触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本部分的写法是:

先写一个引子,概要说明本区由哪些岩石构成,使读者对本区有一个一般性的概念。

引子之后,按地层自老而新的顺序分段进行描述。分段描述时,每段都要有一个小标题。如:

太古界

元古界

古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在描述具体岩性时,要先写分布情况。然后再写出岩石的性质、厚度及其地层的'接触关系。

三、构造

本部分主要是根据岩层的产状情况,写岩层受到何种地质作用的破坏,形成何种地质构造等。

本部分的写法是:

开始先写区域内地质构造的一般情况,如:本区构造复杂与否;本区所属的构造部位;区域内有哪些较大的构造;构造线的方向如何等。总的构造轮廓描述之后,即可分褶皱和断裂两大部分分别进行描述。

即:

(一)褶皱构造

(二)断裂构造

1.主要的断层

2.节理

总之,在编写这部分报告时,应根据野外观察到的实际内容描述。描述时,对于每一个褶皱或断裂都要描述其具体位置、方向、长度和产状。然后,再说明其它特征等。

四、地貌形态

(一)主要地貌类型

在野外实习期间所见到的主要地貌类型,如:中山、低山和丘陵;河谷地貌;洪积扇、洪积裙等。描述这些地貌类型的形态、分布规律等。

(二)岩性与地貌的关系

各种岩性对地貌的影响等。

(三)构造与地貌的关系

各种地质构造对地貌类型、地幔分布规律的影响等。

五、土壤、植被和水文状况

六、区域地质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历史

根据在野外考察所观察到的各个地层的岩性、各种地质构造来分析本区域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状况、所发生的主要构造变动等。例如:

1.太古代

2.元古代

根据元古界震旦系的石英岩及石英岩层面上的波痕、泥裂等构造分析在太古代震旦纪时,本区滨海、浅海环境,海水时进时褪。又根据在太古界片麻岩和元古界石英岩之间,有大量的底砾岩存在,分析出在太古代和元古代之间本区曾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

3.古生代

结束语

在结束语部分,可以写实习收获,以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结语(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