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合集)

时间:2022-07-30 07:34:3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57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合集)》。

第一篇: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秭归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0年1月9日至12日,在涂老师、白老师和罗老师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对龙马溪沿岸公路、链子崖危岩体和千将坪滑坡进行了认知,使课堂上学的知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建立联系,加以巩固。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多云

一、线路概况

今天主要的任务是沿龙马溪岸边公路认知路边露头岩石中存在的地质现象,整个行程大约两个半小时。在前半段我们看到了野外自然存在的岩石和一些小规模的地质现象,并在老师的讲解中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在后半段程中,老师给我们演示了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另外还将到一些其他的相关知识。

二、地质现象

1、志留纪岩石

最先接触到的是志留纪(S)的页岩和砂岩,均属于沉积岩。我将两种岩石做了实物对比,发现:

硬度为页岩小于砂岩;

在颜色上两者没有太大差别,均呈灰、棕黄等颜色(图1和),不过有的大块砂岩表面会有锈状层覆盖,而另外两者则是少见的;

两者的解理都很明显,天然的石块和岩壁均有明显的棱角,容易辨认;

在岩层厚度上,由于砂岩岩质较硬,因而要比页岩厚很多(图2);

节理方面,砂岩很少有充分发育,而 “页岩”则不同,均有大量的节理成熟发育,并与解理面和岩层面混淆,较不易区分;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从风化程度上是很容易将两者鉴别出来的,页岩有一定厚度的风化层,轻轻一触即可剥落,砂岩的风化程度要低很多,这点区别和岩石的组成成分和胶结方式无疑是有很大关系的:在成分方面,表现出了粘土和石英(主要影响成分)的含量对比上的差别;在胶结方式上,联系岩石现象和课本的讲解,可以反应出以下结论,砂岩更大程度上为胶结效果较好的“基底胶结”,而另外两者则更大程度上属于“孔隙胶结”或“接触胶结”。

2、奥陶纪岩石

今天实习路线的后半程属于奥陶纪(O),与前半程的志留纪(S)呈整合接触,岩石亦属于沉积岩,成分主要以石灰岩为主,这让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化石。

从页岩、砂岩的领域走进石灰岩的世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间的不同,山岭更高,岩石的颜色也由灰、棕色变成以银灰和白色为主(图3),从视觉上就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岩石硬度更大。当然课堂上明确说了“石灰岩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有时还可含有白云石、燧石等硅质矿物和粘土矿物等„„多成致密状。”拿这里的石头与刚刚看过的页岩砂岩相比较,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石灰岩岩石多以巨大的岩块存在,而页岩和砂岩则多以薄(相对而言)片状板状存在; 石灰岩硬度比页岩和砂岩都大很多,因此在边坡治理中,砌墙多选用石灰岩岩石; 石灰岩的断面上又鲕状、竹叶状、团块状等由于风浪振动引起的特殊结构,这是页岩砂岩没有的;

石灰岩由于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环境比页岩砂岩的形成环境要复杂得多,因此出现结核构造的机会也更多(图3左上方);

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石灰岩中可以找到一些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如图3中下方就是奥陶纪头足类鞘角石。

3、地质构造

从这个方面看,我们这条路线确实有很高的价值。因为我们不但看到了出露完好的岩石,而且还看到了不少规模虽小但很完整清晰的地质构造。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图4是一个小规模的背斜,高约3m,宽约5m。轴面有45°左右的倾角,是一个较典

型的倾斜褶皱;从断面上的出露岩层的相互关系可看出,褶皱枢纽呈小角度倾斜,属倾伏褶皱;岩层呈圆弧状弯曲,这与“高3宽5”的尺寸特征是相符的,因此属于圆弧褶皱,但转折端处圆弧半径较小,呈较好的流线型;另外从岩石特征和岩层特点来看,其组成成分为泥灰岩和页岩,这与图5不同。图5中是一个扇形平卧圆弧状褶皱,转折端高越1.5m,圆弧半径约0.3m,相对尺寸较大,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

图6是一个断层,规模很小,但也比较清晰。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又巩固了一下断层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面呈约30°倾角,根据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大致判定为正断层;另外老师还讲到了另一种判断方法,即根据断层面处上下盘岩层断口的几何形状来判断,若断口处有逆向岩层翘起的弯曲,则说明是逆断层,若端口处岩层顺着岩层弯曲或无弯曲,则为正断层。这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简单易懂,易于掌握,而且更为实

用,可见经验的价值。

至于构造节理,在关于页岩和砂岩的记述中已多次说到,应无需再做记述了。

以上涉及到的构造均位于志留系(S)岩层,在奥陶系(O)岩层中没有发现较明显的地质构造现象,我想这与岩石成分有关。石灰岩岩质较硬,形成小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相对难很多。

三、地质灾害及防治

1、边坡治理

山区公路在修建过程中难免要出现削山的现象。一位前人说过,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对大自然产生影响甚至冲击。削山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山坡变陡,原有结构被破坏,于是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形成边坡问题。再者若岩石岩性较松软,遇水强度变化大,则多数会存在边坡坍落隐患甚至造成事故。

今天路线的前半段为页岩砂岩区,因此几乎所有削山的部分都采取了防治措施。我们看到的有“锚喷”和“排水”,不用“锚喷”的地方又有挡土砌墙,锚喷和砌墙均有伸缩缝和沉降缝合二为一的工程缝;另外在其他的地方还见过挂网防治。根据土力学的知识,水对边坡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排水方面分别建设了排水沟(针对表层水)和排水孔(针对孔隙水)。老师也简单介绍了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但是还是不太清晰,需要再学习。

2、复活的深沟滑坡

2003年6月,三峡水库135m蓄水时,此处一个深沟滑坡复活,发生了移动,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公路在滑坡产生的应力下出现了很多裂缝。该滑坡长约200m,宽500m,均厚为20m,总体积约为200万m3。在2006年156m蓄水前进行了治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打抗滑桩,抗滑桩一般直径5m,间距2m,深20至30m,到达固定岩层,此外还用了排水措施。

四、相关知识

1、黄陵背斜

黄陵背斜的核部在三峡库区附近,西翼延伸至湘西河,东翼至宜昌市区,长宽均约80公里,今天的实习地点位于西翼,这也决定了此处岩层的倾向;

2、页岩与生产

在当地就有页岩砖厂和页岩粗骨料加工厂。页岩质轻,煅烧后强度满足生产需要。故一方面可取代粘土开采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可使楼板等建筑材料质量变轻;

3、地质工作者的素质

做地质工作不但要有好的心态,更要有“四勤”的精神,即腿勤、眼勤、手勤、脑勤;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4、地质器材的使用

罗盘仪可以测出岩层产状要素,而地质锤既可用于修路,还可以敲打石块检验硬度,另外兼可用于自卫。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一、线路概况

今天的路线安排前后经过链子崖危岩体和链子崖风景区,主要了解危岩体的发育、变形及治理措施,并介绍江对岸的新滩滑坡的相关情况。

二、实习内容

1、链子崖

链子崖距长江三峡电站大坝26.5km,与新滩滑坡隔岸对峙。危岩区河谷深切,岸坡陡峭,山顶高程1000m至1300m,岸坡30°至40°。危岩体自动向西依次出露志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P)地层,斜坡上为第四纪(Q)堆积物。志留系为薄层至中层砂页岩,泥盆系为厚层砂岩泥岩,地貌上形成陡崖,二以厚层灰岩为主,夹薄层岩质页岩,构成危岩体,其为马鞍组煤系组成危岩体的软基和大面积采空区。

危岩体东、北两面临空,西、南两面与山体相连部分被裂隙切割。危岩体南高北低,长约700m,南宽,宽度30m至180m不等,被30多条裂缝切割,裂缝又13条,分别为0至12号,总体积约300万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8至12号缝段,5万破碎危岩体变形明显,失稳可能性最大,切可能引起性破坏;0至6号缝段危岩体可能发生崩塌,应防止江;7号缝危岩体体积2万m3,表现为座崩破坏形式,危害性较小。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加固整治:煤层采空区进行回填,设置城中阻滑工程,面积达3000m2;5万m3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并在此基础上对崖壁表层

叠系底部

但大窄北大的m3。 m3整体其入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裂隙密集部位作喷网锚加固;对雷劈石滑坡则主要采取地表排水工程进行整治;另为防止西侧

6、7号缝段危岩体崩塌石块入江,在斜坡上修筑了防冲拦石坎。整个加固整治工程工期三年,目前危岩体已经稳定。

2、新滩滑坡

随后,在危岩体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岸的新滩滑坡。新滩滑坡与1985年6月12日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3000万m3,滑动面积1.1km2,正对岸涌浪爬坡高达48m。由于进行了预报,居住在滑坡体上的新滩故镇上的1371名居民得以及时撤离,幸免于难。但在湘西河口处,4艘渔船被打翻,8人死亡。也正是因为这次滑坡,在之后的滑坡预报中扩大了警戒范围,并逐步开始惊醒涌浪计算。

3、风景区

在风景区看的主要是一些碑文记录。看后感受也很简单:地质乃大计,何止数百年。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多云

线路概况

今天的目的地是千将坪滑坡。我们现在滑坡对面的高地上看过滑坡整体概况,然后又登上滑坡体实地感受了滑坡

实习内容

千将坪滑坡发生于2003年7月13日,滑坡体后缘宽约为600m,滑舌端宽约1000m,长约1000m,平均厚度为30m,总体积为2400万m3。滑坡发生后堵塞了青干河,后再堆积物上开挖渠口得以打通河道。应为没有及时搬迁,造成滑坡体上的居民24人死亡,灾害事故十分严重。但由于该滑坡为岩性滑坡,整体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的灾害性。

据相关调查研究,地质专家们认为,集中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6月21日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至7月11日持续强降雨。据气象部门统计,在这20天时间里有8天降雨,总降雨量达162.7毫米。雨水大量渗入,软化了岩石,增加了滑体的重力和渗透压力,降低了摩阻力,促使斜坡破坏,形成滑坡。另外,与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联系。也正因此,促使了大规模的三峡库区后期灾害治理工程的上马。

实习感受

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在我们不断的行走和攀登中很快就结束了,然而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三天里我的心情复杂多变,初到目的地时疑惑无知,看到自然状态下地质现象是欣喜不已,船行于山川峡谷之中热血澎湃,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后理解了一个疑惑时豁然开朗,听到灾害事故时万分痛心„„我总感觉三天太短,总感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不够用,总是看到什么东西都想问问题,于是一直跟在老师身边。

在专业知识上,我感觉收获了许多,解开了不少疑惑,这与我之前在二郎坪渡槽重建工程工地的实习经历的影响十分不开的。那次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书本与现实、我与实际工程要求之间的差距,也使我敢于提出哪怕十分幼稚的问题,因为我明白,问问题与问题的层次无关,解除心中的疑惑获得知识才是最实质的目的。而提问与思考联系时非常紧密的,所以我是同事间行了龙驭球老先生“多问”和涂老师“脑勤”的学习方法论了。

在其他方面已收获颇丰。三天的相处,三天的野外教学,让我更深信水电人也可以是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极人文的。良好的心态,科技的精神,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这都是让我感触很深的。

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明白了,两者应齐头并进,相互影响,方能取到效果。看着那条当年被链子崖治理人员走出的小路,联想到邓小平一人在四川走出的那条小路,我更加感觉到,我们水利事业是充满艰难险阻的,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披荆斩棘的过程中,我们发展着国家的水利事业。

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天的实地学习解决了很多疑惑,同时也给我增加了一些疑惑,有些通过查资料已经解决了,但是还有几个问题不好查资料,在此记录下来。

1、龙马溪岸边志留系的沉积岩,可以看出,页岩在砂岩上层,即页岩形成的比砂岩要晚。这样的形成次序能否反映出各自形成时期外界条件的不同?比如是否可推断出砂岩形成是水的流速更大?

2、图6中的断层,上盘下盘的岩层倾角不同,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3、断层上下盘之间的相对移动可以判断出来,但如何推断其绝对移动,或者说,如何判断哪一盘是主动移动?这在外线上会有什么区别?是否能够反映出地质作用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崔冠英主编.水利工程地质--三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郭希哲等著.三峡工程库区崩滑地质灾害防治.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第二篇:福州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日记

2011.04.22 周五 天气: 晴

阴雨绵绵的天气,还好第一天的实习是在室内,可能是头天晚上没睡好的缘故吧,大家有点昏昏欲睡。不过地质老师还是按部就班地开始了第一天的课程。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罗盘,有点新奇,和从前印象中的感觉不太一样,不仅仅是南北的指向还有好多功能,构造也各种新奇。

今天的重点来了,地质老师介绍了下我们这次出行的行程安排,虽然有点繁琐不过还是蛮开心的,虽说是实习,毕竟可以出去逛逛,还是蛮开心的。听说了要去下沙,大家更是激动了。大海总是令人憧憬的,毕竟都是男生,总喜欢浩瀚的地方。

说来其实不懂得该如何构思这样的实习日记的,不过如果要从收获的角度来说还是蛮大的,毕竟懂得大概实习该干什么了吧。

2011.04.23 周六 天气:晴

感谢神的关照啊,外出的第一天就晴天。第一天的目的地是福清的东张水库,途经324国道旁的两个边坡工程。

第一次乘校车出去实习,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印象中大一刚来的时候看学长学姐们乘上外出实习的大巴很是羡慕,今天自己终于也有机会自己出去实习了。兴奋地整理好挎包,出门了。

伴随大家的调侃声我们出发了。先路过的是国道旁什么青盛酒店旁的坡积工程。由于周围堆满了垃圾,有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大家都在调侃,地质实习还真不容易。接下来是个岩石边坡,据介绍是沉积岩中的流纹岩,运气不错,挑了块不错的样本回来。

今天的目的地到了。之前的两个点都在国道旁,可能是压抑了太久了,到了目的地东张水库的时候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是个喜欢水的人,看到这么大一个水库有种说不出来的开心。下到水库坝底下,再度仰望着水库,被凌驾的感觉,突然觉得实习有种“物超所值”了。

很开心,学到了很多,福清之行到此。

2011.04.24 周日 天气:晴

又是一个晴天,今天徒步穿越洪塘大桥,来到洪山桥头。算是长途行军吧。大早就出发了,虽然天气依然很好。总觉得有些冷,大概是江面上吹来的风很大的缘故吧。

来到洪塘大桥南,在桥底下突然觉得真的好渺小,平时凌驾其上,一点感觉都没有,大桥底下真正感觉到了我们行业的强大。就靠着钢筋和混凝土这样连接起大江南北。站在桥下,才知道为什么桥的各个节点要是为铰接,原来相对于这么长一座桥才知道桥墩与桥之间的连接点是多么脆弱。

徒步跨越洪塘大桥,几公里的一座桥,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徒步穿越的缘故竟然一点也不觉得长,很快便到了洪塘桥的北岸,据说这里曾一度出现问题。想想看干我们这行的,真是不能出问题,一但出问题是关乎人命的事情。恩,好好学习吧。

再往前走,一个边坡工程,这才有种边坡的感觉,之前看到的觉得都太不给力了。而后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洪山桥了,水面虽不宽,水却很深,由于水口水库的建设流量明显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下游的侵蚀作用。在侵蚀作用下,下游的河床加深,基础裸露,造成诸多问题,为此,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统筹考虑。

2011.04.29 周五 天气:多云

等待了一周之久终于迎来了的期待已久的下沙之行。说不出为什么大家对于大海都有中难以言说的感情,出发前的一天晚上大家都满心喜悦地期待着第二天的实习。第二天一大早,大家整装出发,带上各种行头,为的就是一睹浩瀚的大海。

“大海啊,真他妈大~”一个同学随即更新了QQ心情,一道海边大家也都迫不及待的投入了大海的怀抱。大概是考虑到我们这种兴奋的心情吧,老师早早地给我们讲解了下沙各种的地质情况以便让我们这群“归心似箭”娃儿们自由地在大海母亲的怀抱中徜徉。

虽然天气不是很好,大家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一种压抑了许久的心境瞬间被释放,欢呼、咆哮、雀跃,各种在车上已经呼之欲出的状态彻底宣泄在了海的怀抱中了,不一会儿,大家纷纷湿身了。

很感动,头天晚上才和涛姐讨论了关于班级凝聚力的问题,一次彻底的宣泄一不小心让貌似散沙般的班级凝聚在一起,虽然或许不会持续太久,不过够了,第一次觉得如此开心,如此放松。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吧。

下沙回来,很久没在论坛上发言的我忍不住爆料了今天一天的行程,好开心„„

2011.04.30 周六 天气:小雨

最后一天的实习了,

昨天太high了,今天明显体力不支,不过看着即将过去的实习却又些不舍得,毕竟偷懒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还是得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的。

今天的安排是鼓山行。平生第二次上鼓山,便遇到了这样一种阴雨绵绵的天气,虽然有些纠结,更多的还是兴奋,毕竟雨中的清新是大家平时无法感受到的,格外清爽的气息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小雨中的微微凉意,划过的阵阵轻风,不禁留恋往返。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由于来回有时间限定,山顶上没呆多久便匆匆奔下山了。伴随着鼓山特有的晶洞花岗岩的欢送,我们一路奔下山。跟着姚老爷子的步伐我们一路急行。不禁感慨老爷子还真有体力啊,另外两个年轻老师都落在后头了,老爷子还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老当益壮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些许时间

后跟着老爷子的我们回到了山脚下,校车的师傅很开心的等待我们回来。我们却恋恋不舍得回眸这鼓山的春色。

最后一天了,学到好多。很开心,期待下次的实习。

第三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报告

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2013年8月22日早上七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出发前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历经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

我们信息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几十号学生在黄鹰、陈占龙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秭归实习的脚步。沿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杉木溪大桥东700米——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九曲脑中桥后700米——泗溪公园外——银杏沱混装码头——湖锦天城采石场——三峡大坝——链子崖——泗溪公园这条线路进行学习,原本是一次别样的野外实习,中途却有几天以天气原因草草了事,使得这次实习存在太多的遗憾!但是从这次实习中,对于我这个未来从事测绘工作的人,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体验。

第一章

绪论

走进秭归,走进基地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 “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甚产各种天然奇石。

秭归县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矿与金矿,此外为灰岩及建材。因此区内矿产开发业不发达而且难以发展。但是,其余有关经济发展项目却存在较好前景。

2,交通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3,自然地理

a 地貌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b 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实习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因此600米以下形成逆温层,即在冬天形成沿江两岸的冬暖带,年均气温18℃,极端最低温只有-3℃ ,有利于柑桔特别是脐橙的生长 三,地质实习概况

1, 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为了巩固与加强我们所学的《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加深学生们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a) 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步骤;

b)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 c)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 d)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

e)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 2,实习时间及组队情况

本次实习自2013年8月22日至2013年8月30 日。

第二章

实习

路线一

时间:2013年8月23日

地点: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 天气:多云

任务:观察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接触处

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

变质岩:以片岩、片麻岩为主

1、观察花岗岩

从外形来看这里的花岗岩是一种灰白色、中立、黑云母角闪斜长花岗岩,它的主要成分有石英、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其中斜长石和石英都是有浅色光泽的物质,黑云母和角闪石都是暗色物质。它们的区别是黑云母有油质光泽而长石是肉色,没有油质光泽;黑云母是片状金属光泽,角闪石是柱状无金属光泽。

2、观察灰色片麻岩

灰色片麻岩是在30亿年前形成的,有“大陆岩石之母”之称。它的主要成分是长石和云母属于混合变质岩。呈片状构造。

3、观察它们的侵入关系

片麻岩形成之后,由于岩浆的喷发,侵入岩石形成黄陵岩。

地点:二、杉木溪大桥东700米

任务: 1、观察、辨认变质岩(3~5种) 岩浆岩 ---变质岩 (正变质) 沉积岩 ---变质岩 (负变质) 2、辨别几种变质岩

1绿泥石的片岩:呈淡绿或暗绿色,呈块状或鳞片状,片理明显,常具有○小褶皱,片理面触之有滑腻感,绿泥石一般很细肉眼不易辨识,其质地很软,用指甲便可刮伤之,有时可看到斑状变晶的石榴子石与磁铁矿。

2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鳞片或叶片、粒状变晶结构。原岩主要是含长石砂岩○和安山质火山岩。

3二云母片岩:灰色。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4黑云母斜长角闪岩 ○5条带状混合岩 ○6黑云母斜长岩 ○片麻岩结构和片岩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有颗粒状、不连续

地点:三、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

任务:观察断裂构造、震旦系莲沱组和座椅褶皱

西100米:这里主要是观察断裂构造,包括裂隙构造和断层构造。其中裂隙构造是山体无移动,断层有山体的错位。在这个观察点有明显的断层和裂隙构造。在山体上出现了巨大的裂隙,左边的山体发生了移动。

东100米:这里观察的是座椅褶皱,这个褶皱分为多个层次,位于山腰上。由于地势险要,我们只是对部分主要层次进行了了解。

第一层:薄层装的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 第二层:钙质页岩 第三层:泥灰岩加页岩 第四层:薄层泥质岩 第五层: 条带状灰质泥岩 第六层:含碳质页岩

路线二

时间:2013年8月24日 天气:小雨

地点:九曲脑中桥后700米

震旦系莲沱组:变质岩、沉积岩交汇处,分别有南沱组、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闫家和组、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覃家庙组。

莲陀组:区内莲沱组在横向上岩性、厚度变化较大,主要可分为上、下两段,部分区域可分为三段。

上段:主要为砖红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中细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互层,砂岩中水平层理发育,偶见波状层理或交错层理,紫红色粉砂质页岩中常夹浅灰色、灰黄色粉砂质泥岩条带,水平纹层发育。

下段:底部为灰绿色、褐黄色厚层状砾岩、含砾粗砂岩,具有多个韵律,常见交错层理发育。中部砖红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偶含细砾。上部砖红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薄层状粉砂质页岩。

上段:下部为灰绿色厚、巨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细砾砂岩。上部为紫红色粉沙质泥、页岩与灰绿色薄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互层。

中段:砖红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互层,砂岩中交错层理发育,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中水平层理发育。

下段:灰绿色、褐黄色厚层状砾岩、含砾粗砂岩,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脉石英、闪长岩和片麻岩等

南陀组:区内南沱组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灰绿色含砾泥岩,砾石一般为2—3cm。分选较差,圆至次圆状,无定向,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岩浆岩、与变质岩等。

下段:为灰绿色含砾砂岩与砾岩,砂岩成分复杂,为岩屑砂岩,分选较差,磨圆多为次圆与次棱角状。

陡山陀组:区内陡山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两白加两黑、两厚夹两薄

上段:底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薄层状灰质白云岩,中上部为深灰色、灰黑色薄、中层状泥质灰岩与炭质页岩、泥灰质页岩互层,顶部为深灰色含泥硅质岩。

下段:底部厚层状灰色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上部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含豆状硅质结核与炭质页岩互层。本组具有明显的两个韵律,每一段下部君为色浅的灰色灰质白云岩构成,上部为色深富含炭质的页岩构成,本组厚度39—174米。

即:

一段:为灰白色厚层盖帽白云岩

二段:深灰色-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炭质泥岩 三段:灰白色厚层夹中厚层状白云岩 四段:炭质泥岩夹硅质灰岩透镜体

灯影组:两白夹一黑、两厚夹一薄 一段:灰白色厚层白云岩

二段: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纹层状)、内含黄铁矿 三段: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

顶部为灰白色厚层、巨厚层状微晶白云岩,中部为灰黑色薄层条带状含粘土质细晶灰岩,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灰质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底部夹燧石条带,厚度61—254米。

天河板组:出露在334省道88公里界碑西行50米处,灰色中薄层泥质系带灰岩,有介形石、风暴石、和形状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其中风暴石可能是海底动荡环境形成的。

闫家河组:在横蹲岩处出露,为灰黑色中薄层含炭质泥灰岩、含炭质页岩。在岩家和和水井沱组的分界处,有堑构造发育。厚约50米,上部为黑色的含碳质的灰岩夹杂页岩,下部为薄层白云岩。跨越震旦纪和寒武纪。

水井沱组:在横蹲岩隧道口西处前行约200米处出露,为黑色含炭质泥页岩夹黑色灰岩透镜体、。黑色薄层含炭质细晶灰岩与薄层炭质页岩互层底部黑色炭质泥灰岩,在底部炭质泥灰岩中见大小不一的硅、磷质结核,结核多为扁圆形,大者直径可达1米,通常直径为50cm左右。本组厚度88—114米。

石牌组:出露在334省道85公里界碑西行500米公路旁废弃采石场处,是灰绿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岩互层。

石龙洞组: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在石龙洞组有溶洞。下部为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夹粘土质微晶白云岩,上部为灰白色厚层白云岩夹风景角砾岩,厚度60—106米。

覃家庙组:在棕岩头隧道东出口处出露,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夹泥质粉砂岩。灰色中厚层砾屑白云岩夹徽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局部夹灰黄色薄层次泥岩及角砾状白云岩,顶部叠层石白云岩,厚度132—211米。

路线三

时间:2013年8月25日 天气:大雨

地点:泗溪公园外

任务:

1、观察沉积岩(莲沱组另一侧)

2、观察岩浆岩不整合接触(共10层),呈一定测仰角(两要素:倾角和倾向) 3、观察震旦系空陵岩陀组和河谷地貌 莲沱组一段(8层):○1紫红色石英砂岩

○2中厚层含砾石英砂岩

3紫红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

4紫红色石英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互岩 ○

5紫红色中层细砂岩 ○

6紫红色粉砂岩与绿色泥岩互层 ○

7紫红色细砂岩和紫红色泥页岩 ○

8紫红色长石石英细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 ○莲沱组二段(两层):○9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

○10紫红色细砂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河流地貌的定义: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逐渐形成的地面形态。

河谷地貌:河谷形态及河谷内各种地貌类型的总称。

河谷:是河水所流经的线状延伸的凹地,由河水侵蚀冲刷而成。

形态组成:河谷主要包括谷坡和谷底两部分。谷坡是河谷两侧的斜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底比较平坦,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为坡麓,谷坡上缘与高地面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

形成和发展:河谷是河流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 3个途径。①下蚀作用加深河谷。河谷形成的最初阶段,水流侵蚀相对高起的地方,侵蚀下来的物质堆积在低洼地区,这两种作用不断地进行,使谷底愈来愈低平。②旁蚀作用促进谷坡剥蚀后退,使河谷拓宽。谷坡苞蚀后退的过程包括坡面上的片蚀作用、沟壑侵蚀作用、块体崩落运动以及支流的旁蚀作用等。③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陆地抬升或海面下降使河流下蚀作用加强,延长河谷终端,加长河谷。

河谷分为v型谷和u型谷,是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形成的,在河谷地貌中中上游为v型谷下游为u型谷。

路线四

时间:2013年8月26日 天气:晴

地点:湖景天成旁的采石场和银杏陀滚装码头对面的采石场 任务:

1岩浆岩的形成,SiO2○

和酸性岩含量(65%),中性岩(52~65%),基性岩(45~52%),超基性岩(<45%)

2“英云闪长岩”矿物成分和识别:含有石英、云母、角长石、长石,属于中○性岩

3岩脉的形成:烘烤边和冷凝边 ○4岩浆岩的结构:“十”型节理、“析离体”、“俘虏体”、“球型分化” ○

路线五

时间:2013年8月27日 天气:晴

地点:三峡大坝

任务:参观三峡大坝以及三峡的水

路线六

时间:2013年8月28日 天气:晴

地点:链子崖

任务:观察新滩滑坡、链子崖危岩体和化石 链子崖

链子崖距长江三峡电站大坝26.5km,与新滩滑坡隔岸对峙。危岩区河谷深切,岸坡陡峭,山顶高程1000m至1300m,岸坡30°至40°。危岩体自动向西依次出露志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P)地层,斜坡上为第四纪(Q)堆积物。志留系为薄层至中层砂页岩,泥盆系为厚层砂岩泥岩,地貌上形成陡崖,二叠系以厚层灰岩为主,夹薄层岩质页岩,构成危岩体,其底部为马鞍组煤系组成危岩体的软基和大面积采空区。

危岩体东、北两面临空,西、南两面与山体相连但大部分被裂隙切割。危岩体南高北低,长约700m,南窄北宽,宽度30m至180m不等,被30多条裂缝切割,大的裂缝又13条,分别为0至12号,总体积约300万m3。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8至12号缝段,5万m3破碎危岩体变形明显,失稳可能性最大,切可能引起整体性破坏;0至6号缝段危岩体可能发生崩塌,应防止其入江;7号缝危岩体体积2万m3,表现为座崩破坏形式,危害性较小。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加固整治:煤层采空区进行回填,设置城中阻滑工程,面积达3000m2;5万m3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并在此基础上对崖壁表层裂隙密集部位作喷网锚加固;对雷劈石滑坡则主要采取地表排水工程进行整治;另为防止西侧6、7号缝段危岩体崩塌石块入江,在斜坡上修筑了防冲拦石坎。整个加固整治工程工期三年,目前危岩体已经稳定。

新滩滑坡

随后,在危岩体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岸的新滩滑坡。新滩滑坡与1985年6月12日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3000万m3,滑动面积1.1km2,正对岸涌浪爬坡高达48m。由于进行了预报,居住在滑坡体上的新滩故镇上的1371名居民得以及时撤离,幸免于难。但在湘西河口处,4艘渔船被打翻,8人死亡。也正是因为这次滑坡,在之后的滑坡预报中扩大了警戒范围,并逐步开始惊醒涌浪计算。

路线七

时间:2013年8月29日 天气:阴

地点:泗溪公园

任务:观察泗溪地貌和山体岩体特征

泗溪生态旅游区距三峡大坝和新县城12公里,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景独特,尤以“竹之旅”吸引游客。四溪山景奇特,有玉兔峰、枫竹岭、金鸡报晓、人与佛等;水景优美,竹海浴场泛竹排,藤桥上面看怪水,碧水长阶赏水花,土地岩边找迷泉;泗溪竹类繁多,有竹字竹、斑竹、撑麻青竹、实心竹、高节竹等300多个品种,面积10000多亩;四溪溶洞比较发育,有龙王洞、白岩洞、鱼泉洞等近10个洞穴;四溪境内三吊水瀑布落差达389米,分三级飞流直下,雾气冲天,蔚为壮观。 泗溪生态旅游区位于三峡大坝附近,距秭归新县城12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由大溪、小溪、芭蕉溪、顺阳溪等四条溪流组成,因而名为“泗溪”。景区幽篁修竹,小桥流水,山峦叠嶂,飞瀑蒸腾,植被茂密,物种繁多,原始自然,被誉为“三峡地区的天然氧吧。”景区有碧波荡漾、翠竹环抱的竹海浴场,人们在浴场泛竹排,心旷神怡。有濒危植物保护园,集中了三峡淹浸区特有的珍稀植物,供人们参观、考察。有热闹非凡的柳林寨,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极富特色的土家歌舞。有猕猴驯养繁殖中心,受训后的猴子作骑车、拉车、打球表演,风趣有味。还有山水景观,诸如玉兔峰、夫妻岩、泗溪大佛,游客观后,都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赞叹。尤其是落差高达389米的三吊水瀑布,共分五级飞流直下,雾气冲天,气势恢宏。

这里植被丰富,保存着许多国家稀有树种,如摇钱树、中华文母等,有中央科学研究所建成的长江三峡濒危植物繁殖园。豹猫、猕猴、野山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在这里繁衍生长,嬉戏于山水之间。景区内有竹海浴场、玉兔峰、龙王洞、竹笋峰、枫叶岭、猕猴谷30多个景点。

总结

为期一周的实习,时间过得很快,在我们一群人的行走和攀登中结束,伴随我们的是求知、快乐与感受!

在7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掌握了有关地质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快乐,不得不感叹大自然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创造出那么多神奇的东西。在这次实习中,也感受到了地质工作者的伟大与艰辛………

从信息工程转到测绘工程的我,作为一名转专业的学生,能有这一次实习的机会,是那么难能可贵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测绘工作者的那种辛酸与自豪,更加坚定我当初选择测绘的决心,更大的鼓舞我今后好好学习,努力刻苦的去钻研!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