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实践报告300

时间:2023-06-06 22:26:2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926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社会热点实践报告300》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热点实践报告300》。

一、主题的确定

从小到大,中国的历史文化一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其中的民间艺术犹如古庄水乡一般,端庄秀美,婉约而又灵动,深深吸引着我们,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民间艺人叫卖自己的工艺品。时过境迁,现下再难寻见身怀技艺的民间艺人,地方民间传统文化渐显凋敝,后继无人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民间瑰宝”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发人深省。于是我们希望通过实地采访,走访当地民间艺人,了解该民间艺术的发展,分布以及现状,认真做好采访纪录以及照片采集工作,亲身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竭尽所能宣传民间文化,呼吁人民关注和保护民间艺术文化,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

二、调研项目的确定

民间传统艺术种类多如繁星,由于暑期社会实践时间不足,精力有限,资金不足,我们无法做全方面的调查研究。可是又不想没有目的地去街上找几个艺人了解民间艺术的情况,那样肯定无法深层次地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以及传承的问题。我们决定做一个系统化的调查,于是经过我们团队成员热切的讨论,最后决定对民间艺术中的一类――民间玩具,做深入调查研究。并且按照制作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一下几类:泥玩具,陶瓷玩具,纸玩具,竹木玩具,食品玩具,布玩具。然后从每种材质的玩具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决定了以下的民间玩具――

1、泥玩具:无锡惠山泥人;(当然天津的泥人张更出名,知名度更大,但考虑到天津离扬州太远,可行性不是太强,于是选择了无锡这边的泥人作品,惠山泥人虽然名气不及天津泥人张,但也算是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陶瓷玩具:无锡宜兴紫砂陶;(陶瓷方面,宜兴的紫砂陶可以算是全国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名气的陶瓷玩具了,引来不少国际友人的青睐。)

3、纸质玩具:南通板鹞风筝;(当时在选择纸类材质的民间工艺品过程中,我们就想到纸风筝,然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南通的板鹞风筝比较出名,可是在调查结束后发现把板鹞风筝归类到纸玩具实在牵强,板鹞风筝不同于其他风筝,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风筝挂着很多哨口,并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部分,放飞的时候如同“空中交响乐”,令人震撼。)

4、竹木玩具:宿迁云渡桃雕;

5、食品玩具:山东菏泽曹州面人;(关于食品玩具,可能大家都会想到街上的捏糖人,可是捏糖人几乎满大街都是,没有哪种捏糖人比较具有代表性。而面塑却分为曹州面塑,霍州面塑,忻州面塑,而在这些面塑之间我们都是选择距离近的,可行性高的。最后我们选择了曹州面塑)

6、布玩具:山西黎城黎候虎;(布玩具本来就不是很多,而登上过98年虎年生肖邮票的黎候虎也算是布玩具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吧!)

三、人员分配以及日程表

人员分配:

队长:唐亮

成员:第一组:侯好,郭安琪,董俊,李项;

第二组:郑清华,薛雨;

第三组:武智俊,张勇,陈军鑫;

第四组:唐亮;

日程表

1、准备阶段(6月12日――7月5日)

制订计划,写策划,设计团队队服,上网查询资料对将要采访的民间艺术要基本的了解。学习一些采访技巧。

2、实施阶段(7月6日――12日)

团队分为四个小组。

第一组:7月6日,扬州到宜兴寻找宜兴紫砂陶,晚宿宜兴;

7月7日,宜兴到惠山寻找惠山泥人,晚宿无锡;

7月8日,无锡回扬州,结束行程。

第二组:7月5日,扬州到南通,晚宿南通;

7月7日,寻找板鹞风筝,南通回扬州,结束行程。

第三组:7月6日,扬州到宿迁泗阳;晚宿泗阳;

7月7日,寻找云渡桃雕,泗阳回扬州,结束行程。

第四组:7月6日,扬州出发前往开封(扬州没有直达菏泽的火车);

7月7日,开封转车到菏泽;晚宿菏泽;

7月8日,选择曹州面人,菏泽前往新乡,晚宿新乡;

7月9日,新乡转车去山西长治,再从长治坐车到黎城;

7月10日,寻找黎候虎,结束行程,返程回扬州;

3、活动总结阶段(8月25日――8月31日)

各种材料整理上报,并作好资料存档工作;团队将实践总结、调研报告和相互材料报送团委。

四、各个项目的基本资料以及探访过程。

1.项目:南通板鹞风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地点:南通秦灶村

实践时间:7月6日

采访艺人:王志清(省级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

板鹞风筝基本资料: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盛产板鹞,为全国独一无二。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通风筝。古人在纸鹞上以竹丝为弦,风吹有声,如筝鸣响,故取名风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风筝世界中,形声兼备的南通哨口板鹞是难得的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这种“六角”大的有几米高,上面装有几百只大小不同的“口”、“哨”,放上天去这些口、哨发出不同的高低音,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合奏,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十分雄伟。

探访过程:7月5号下午,我们二名队员冒着风雨来到板鹞风筝主要产地江苏省南通市。稍作调整后,我们队员便开始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通过网络了解了南通板鹞风筝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查询了相关路线。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登上前往南通板鹞风筝艺术博物馆的公车。经过大约一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年轻的板鹞风筝制作艺人。他热情的带领我们参观位于博物馆一楼的风筝展览馆。拉开白色的帘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宽约3米的六角风

风筝上装有大大小小哨口200多个,不同的哨口发出的声音不一,它们有的尖锐,有的低沉,放起风筝时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合奏,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十分宏伟壮阔。据这位艺人介绍,哨口板鹞可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工艺精湛,不仅是极有观赏与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且在放飞中稳定、优美,更有各种音调的哨口和谐而有节奏的震空齐鸣,好似声色俱佳的空中丽人,以其无穷魅力伴随放飞者在天地之间,享受人们与大自然相辅相成的万千妙趣。古人在纸鹞上以竹丝为弦,风吹有声,如筝鸣响,故取名风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风筝世界中,形声兼备的南通哨口板鹞是难得的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板鹞风筝制作工艺繁琐复杂,一个精致高规格的风筝需要4个人连续工作约8个月才能制作完成。博物馆中最大的风筝约28斤,需要在大风天气里,由18位壮汉一起才能放入空中。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位于博物馆2楼的风筝制作间,哨口的制作原料葫芦被按照大小分在不同的袋子中,工作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刻刀,这位师傅还让我们操刀体会如何雕刻。

20xx年5月20日,南通板鹞风筝制作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这项传统民间工艺却在传承中渐渐消逝,由于板鹞风筝制作精度大、难度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学习制作,板鹞风筝制作前景堪忧。

技艺失传的可能性:★★★★☆

分析:对于给这项技艺面临失传可能性给4.5颗星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板鹞风筝制作繁琐,且没有市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这门手艺,所以这门技艺几乎要面临失传。

2.项目:宜兴紫砂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地点:宜兴市丁山镇

实践时间:7月6日

采访艺人:史俊峰(助理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宜兴紫砂陶基本资料: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宜兴陶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宜兴陶瓷的特点是在历史上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五千多年来,不管什么朝代,宜兴陶瓷一直有。在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亡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美女西施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

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陶朱公"。千百年过去了,作为陶都的宜兴,最为知名的是它的紫砂陶。可以说宜兴的紫砂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摘自百度百科)

探访过程:7月6号,我们第一组的队员从扬州前往宜兴,到达宜兴之后,队员们在宜兴客运站的地下通道里,我们遇见了紫砂陶,和网上拍的图片不一样,更加小巧玲珑,且有纂文,图文并茂,情趣盎然,我们向老板打听到紫砂陶来自于宜兴市丁山镇,所谓小隐隐于野,丁山聚集了很多年轻的艺术爱好者,他们在日复一日守着冷清,献身于艺术,从汽车站出发到丁山镇,我们遇到了好多好心人,宜兴人提起他们的紫砂陶都很自豪,到了丁山,我们先进了一家店,老板比较古板,

一脸严肃,专心致志的捏紫砂壶的壶把,我们队中有人想拍照,但被老板禁止了,也禁止我们触摸那些紫砂陶,搞得我们很尴尬,然后我们只好离开了,进了后面一家艺术室,艺术室的主人很年轻,手艺却很精湛,橱窗里都是一些紫砂精品,听说我们是来做社会实践的学生,老板史俊峰很热情的给我们泡了茶,用的是紫砂陶精品,先洗一遍壶再过滤一下,泡茶,第一遍茶汤倒出来,给我们倒茶时,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喝茶之余,侯好询问了一下紫砂陶的现状,老板说现在紫砂陶的现状还是可以的,销路也很好,紫砂矿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做出来的都是精品,所以相对价格比较贵,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会去购买,郭安琪又询问了一下紫砂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是怎样进行的,

老板说:如同其他手工艺术一样,是依靠市场的选择来进行的,像黄玉麟的“供春树瘿壶”,程寿珍的“掇球壶”,顾景舟的“提璧壶”、“上新桥壶”,高海庚的“集玉壶”等,

都作为创新的经典之作而归人传统产品,为紫砂生产输入了新的品种,而相当多的作品经不住时间的检验和人们的实用、陈设选择而遭淘汰。我们很荣幸的在老板的允许下拿着紫砂陶拍了照,老板让我们对橱窗外的紫砂陶小心一点,因为那是生的,比较易碎,据老板说紫砂陶要在烈火里煅烧后才不易碎,更坚强。

技艺失传的可能性:★

分析:宜兴紫砂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出名,而且市场对紫砂壶紫砂陶有需求,因为有市场,所以有收益,继而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并且有热情地去学这门手艺,所以这门手艺应该会一直传承下去的。

3.项目:惠山泥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地点:无锡市北塘区惠山泥人厂

实践时间:7月8日

采访艺人:万春华(惠山泥人厂职工)

惠山泥人基本资料: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发展到鼎盛阶段。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情趣盎然。(摘自百度百科)

探访过程:7月7日。我们第一组的队员从宜兴来到惠山,在坐公交去惠山泥人厂的时候,他们一路上听到很多消息,惠山泥人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族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而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在公交车上听见一位老大爷很自豪的讲,惠山泥人的“手捏戏文”和“大阿福”名满天下,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泥人精品迭出,许多精品为国家级博物馆和专家收藏,不少作品还获得“山花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到了泥人工厂,竖立于厂门的大型雕塑“阿福嬉青饕”,热情奔放,好像欣喜地欢迎各地朋友的光临,里面有很多工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于的工艺美术家、政府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技艺人员30余人,泥人被流水线加工出来,其中一位工人万春华女士给我们介绍了泥人的相关知识和制作过程,我们照例问了关于无锡泥人传承的现状,万女士介绍说,现在惠山泥人制造厂包括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已从二十多年前的八百多人减少到二三十人,人员缩水程度远远超过我们想象,

专业制造泥人的艺人更是在逐年减少。现在,泥人制造厂以制作泥人为业的艺人仅剩7人,由于待遇工资较低,看不到发展前景,部分年轻的艺人纷纷放弃了泥人制作。

而因为泥人制造厂对于作为产品销售的泥人的垄断,现在社会上个体泥人制造艺人也急剧锐减。在回答郭安琪对于在20xx年无锡惠山泥人申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国家拨款对泥人帮助方面的提问,万女士笑笑说,虽然国家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拨款,但是寥寥的拨款对泥人行业并没有太大帮助,泥人制造厂的相关设施还是缺少专业人员的管理。前几年年有大量的泥人制作完成后堆在仓库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导致大量精美的泥人艺术品发霉。他们都笑着说“没有政府扶持,这个行业估计不行。”

技艺失传的可能性:★★★☆

分析:对于泥人这些工艺品,大家基本只是拿来装饰用的,可是惠山泥人比起天津泥人张,确实名气不足,大家在选择泥人工艺品的时候基本都会选择天津泥人张,而且从事该项工艺品的制作收益低,所以该技艺失传的可能性挺大的。

4.项目:宿迁云渡桃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地点:宿迁市泗阳县云渡村

实践时间:7月7日

采访艺人:云守阳(云渡桃雕代表性传承人,曾在20xx年6月央视《欢乐中国行》大型演唱会上现场展示)

云渡桃雕的基本资料:据有关史料记载:泗阳,古为桃源县,境内历来广植桃树。“夭桃千顷”为该县赫赫有名的“八景”之一。清康熙年间,桃源县令肖文蔚,面对城郊大片桃林,曾写下这样一首诗:“年来谁上状元墩,墩外桃花不计村。莫道避秦还有地,愿从花里叩柴门。”早在明朝,泗阳县桃园滩及黄河岸云渡口一带居民,除以种地、植桃为主要生活来源外,还利用农闲季节,把人们随地抛掷的桃核捡起来,雕刻成桃篮、桃锁、桃船、桃猴等工艺品,作为副业收入。因本地方言“核”与“猴”读音相近,而雕品中又有“猴子”,故人们把所有各类桃雕,通称之为“桃猴”。

探访过程:7月6日下午,我们第三组队员一行三人乘坐客车来到了云渡桃雕的所在地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我们队员落脚到后就迫不及待地到街上询问有关云渡桃雕的有关信息,在多位热心路人的帮助下,我们队员了解了云渡桃雕的具体地点以及交通方式。

第二天(7月7日)一大早,我们第三组队员三人就搭上了当地的公交车前往目的地。经过大约半小时颠簸的车程,他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云渡桃雕传习所。所谓传习所就是用来教授他人学习继承传统工艺的地方,目前中国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传习所以防技艺遗失。一进传习所一位工作人员就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他们首先看到了两位艺人正在现场创作桃雕作品,

他们的工具中既有传统的各种型号的雕刻刀,这些雕刻刀大的就像普通的小刀,小的刀口竟如头发丝一般。同时我们队员也看到了现代化的电动刻刀,这也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创新。两位艺人见到我们队员的到来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与我们进行了热情的交谈,我们了解了桃雕的创作周期,一般普通的手链一天可以雕两到三件,而一些更精细的作品就要更多时间了。我们还了解了目前桃雕的原料来源,古代泗阳盛产桃树桃雕的原料也基本来自本地,而现在随着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现在的桃雕原料来源也变成了山东安徽等地。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传习所中陈列的各种精美的成品桃雕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十八罗汉手链,十二生肖挂坠等常规的作品,还有幸见到的高中课文《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

我们所见的核舟较之《核舟记》中所描述的核舟还要更精细些。不仅有“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的核舟基本特征,尾部还细细地雕出了一条链子用以方便佩戴,仔细观察竟然与核舟同出一体完全是雕刻出来的!

正当我们以为行程即将进入尾声时我们又被告知楼上还有一位大师,也就是目前桃雕技术的代表人物――云守阳先生。云大师作为桃雕技术的传承人还曾经登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将云渡的桃雕技术推向全世界。我们又迫不及待地拜访的云大师,云大师也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了解到之前所见的核舟就是出自云大师之手,我们顿时对云大师更为敬仰了。谈到核舟的创作过程,云大师告诉我们核舟不是一天两天就创作出来的,而是经过数月细细雕刻才创作出来,足可见桃雕艺人耐心真是令人佩服。云大师又谈及了当初自己进入桃雕界的过程。云大师的祖辈就是桃雕艺人,但是经过战火洗礼等一系列原因,当时的桃雕技艺已不如古代精细,云大师的祖辈也只是雕一些普通的十二生肖挂坠谋生。直到1973年,泗阳桃雕才被外贸部门发现并重视起来,云大师也就是那时作为年轻血液加入了桃雕行业。

云大师深感桃雕要兴起光靠一些粗糙的工艺品是不行的。他自己又根据古文的记载以及当地老一辈手艺人的指导做出了许多新的花样,如八洞神仙、十二生肖、十八罗汉头像、猴子背鱼、熊猫吃竹、凤凰牡丹、双喜花篮等二十多种新颖款式,甚至成功还原出了古文中所记载的核舟,逐渐成为了云渡桃雕的代表性人物。如今经过四十年的创作经历,云大师的技艺更是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与云大师合了影,云大师还亲切地送了我们几件桃雕的小玩意,我们深感荣幸。如此我们队员就圆满完成暑假实践的探访活动。

技艺失传的可能性:★★

分析:首先云渡桃雕比较出名,其次云渡桃雕的工艺品价格较高,所以从事桃雕这项技艺的收益不错,挺多本地的年轻人都愿意学习此项技艺。所以此项技艺能够较好的保存下来。

5.项目:菏泽曹州面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时间:7月8日

实践地点:山东省菏泽市穆李村

采访艺人:陈素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曹州李派面塑第五代传人,是民间面塑艺术大师,“中国面塑第一人”――李芳清的儿媳。)

曹州面人的基本资料:曹州面人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细小麦面和江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应的颜料,分别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防腐、防蛀、防干剂等。然后借助于批刀、塑刀、小剪刀、梳子、骨簪、花纹印章等工具,用手捏制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塑像。由于它制做精巧,形象逼真,逐渐形成一种富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摘自百度百科)

探访过程:这一个探访是由身为队长的我做的。7月6日我怀着兴奋之情,从扬州出发开始我的社会实践之旅,我的第一站是去山东菏泽寻找曹州面人,由于扬州没有到菏泽的直达火车,我便折中选择先到河南开封,再有河南开封转车去菏泽,终于经过一番颠簸在7月7号晚上,我到达了山东菏泽,到达时已经晚上8点钟了,我选择了一间宾馆早早休息,第二天再去寻找曹州面人。

7月8号早上,我早早起床,之前在网上查找曹州面人消息时,得知距离菏泽市区不远处的穆李村的面塑是最为出名的,素有“天下面塑出穆李。”的说法,于是我从菏泽市区打的前往穆李村,刚到穆李村口就看到村口写着“中国面塑第一村”看到这个的时候我顿感兴奋,怀着好奇的心理我就往村里走了,可能由于去的比较早,村里很是安静,家家大门紧锁,在走到一家便利店的时候,门口竖着“中国面塑第一人李芳清”的广告,我就走到便利店里面,一个穿着睡衣的老妇人在屋里扫地。我轻声问她这个中国面塑第一人李芳清大师在吗?老妇人回答我说李芳清大师已经于20xx年去世了,我顿感失望,我又问那个妇人“那你们村现在谁的面人做的比较好啊?”,那个老妇人说:“我就会做面人啊,做得挺好的”结果经过简单的了解之后我才知道这位妇人就是李芳清大师的儿媳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真是真人不露像啊。在向陈素景大师说明来意之后,陈素景大师领我到后院,看她的作品以及李芳清大师当年保留下来的一些作品,在与陈素景大师的交谈之中了解到,曹州面人这门手艺还是挺受大家喜爱的,周末的时候都会有人来穆李村购买陈素景师傅的面人,其中卡通面人由于造型可爱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据陈素景大师口述,陈素景大师也收了很多弟子,其中本地的居多也有江苏南通徐州等地的慕名前来拜师。陈素景大师现在是曹州面人的传承人,家里证书奖状以及个人头衔不胜枚举,尽管如此陈素景大师还是过着跟农村妇人一样的日子,她开了一家便利店忙活着店里的生意,闲暇之时便会捏起面人。看到陈素景大师捏的面人,一个个栩栩如生,做工精致,形态各异,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啊。在陈素景师傅向我介绍说,有的作品如穆桂英,西游记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有的小面人只需要几十分钟。这项技艺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收益只能当作副业传承着这门手艺。

技艺失传的可能性:★★★

分析:首先捏面人这个手艺为大家所接受,很多年轻人都觉得有意思,愿意学,而且也深受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的喜欢,所以该项技艺还是能够较好的保存下来的。

6.项目:黎城黎候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地点: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谷驼村

实践时间:7月10日

采访艺人:高秋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九九八年,由黎城县谷驼村民间艺人高秋英缝制的布老虎,被国家邮电部选为生肖邮票图案)

黎候虎的基本资料:黎侯虎是一种布老虎,因发源于山西黎城县(古称黎侯国)而得名,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黎侯虎肢体造型粗、短、胖,头微昂,无尖角、硬刺,整体呈团块状。山西省黎城县古称黎侯国,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从黎城西关村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看出,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黎城民间虎形器形态多样,分别由玉石、草编、剪纸、根雕、刺绣等材料制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文化传统价值的当数由布制作的黎侯虎。黎侯虎经过3000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独特造型。

黎候虎探访过程:在完成曹州面人探访后,我接着寻找黎候虎,在网络上查询得知黎候虎是从1998年登上生肖邮票后一夜之间出名了,而生肖邮票上面的黎候虎正是黎城县谷驼村的高秋英老人的作品。于是我便决定去黎城县谷驼村寻找高秋英老人。由于菏泽没有直接到达长治的车,我7月8号离开菏泽前往新乡,然后经过新乡转车去长治,长治位于太行山腹地,从新乡经过四个小时的火车颠簸终于抵达长治,由于到达长治的时候已经晚上七点了,黎城是距离长治市区60公里的小县城,在黎城县城里面找了一家宾馆早早的休息去了。第二天下着大雨,我打的来到了距离县城不远的谷驼村,由于我去的比较早,大家都紧锁大门。终于在村里找到了一个老人家,在那个老人家的指引下,我来到了高秋英老人的家中,见到了高秋英老人,高秋英老人怎么说也算名人,也曾见诸报端,上过电视,可是尽管这样,她的生活还是没有得到多大的改观,高秋英老人带我到客厅,客厅里面的台上摆满了各种大小的黎候虎,由于下着大雨,客厅的屋顶甚至于都在漏水,这于网络上写的高秋英老人带领农村妇女走向致富路的说法似乎有些不符合啊,我便将疑问告诉高秋英老人,问老人说这制作黎候虎能赚钱吗?高秋英老人却说混口饭吃还行,如果想靠这个赚钱难,因为黎候虎做工繁琐,根据大小分为不同型号有1号,2号,3号,5号,6号,1号最大,6号最小,就拿3号大小的黎候虎来说吧,做工需要16个小时可是拿到市场上却只能卖60块钱,而且还要扣除十几块钱的布料成本,而且很多黎候虎都找不到买家,没有销路,所以很难赚钱。高秋英老人告诉我,黎候虎是姥姥在外孙满月的时候送给外孙的,而且就黎城有这个习俗,其他地方的人不喜欢黎候虎,高秋英老人也曾经试图把黎候虎带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去卖,可是大城市里面的人根本不喜欢这些东西,而且如果有人来批量购买的话,每个黎候虎都需要手工制作,无法大批量生产,而且因为是手工制作,做工质量参差不齐,所以黎候虎很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收益。我问高秋英老人有多少徒弟,高秋英老人说前前后后大概有上千人,我问她有没有外地慕名来学艺的?高秋英老人没有基本都是黎城县的。我问高秋英老人现在有没有年轻人想学这门手艺的?高秋英老人说来向她学习的最年轻的都差不多四五十岁了。我与老人交谈中我隐约能够感受到这门手艺似乎已经快要面临失传的地步了,收益低,年轻人不感兴趣,使得学制作黎候虎的人越来越少。我问高秋英老人,现在还会有记者来拜访您吗?高秋英老人说98年刚上邮票那会儿,隔一两天就来一个,现在几乎就没什么人来拜访了。

技艺失传的可能性:★★★★★

分析:尽管黎候虎很出名,尽管黎候虎登上过虎年生肖邮票,可是由于黎候虎并不为所有人接受,可是黎候虎是一个只属于黎城县的图腾,因此对外没有销路,所以大量生产批量生产也失去了意义,既然无法带来收益,就没人愿意去学习这项手艺。所以这项手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失传。

五、总结与感悟

我觉得民间工艺与民间工艺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有些工艺越做越好,而有些工艺则面临失传的境地,我觉得一个工艺要想做好,首先要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因为只有大部分人认可才能够打开足够的市场需求,市场有需求才会有销路,有了销路就会有收益,有收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这门技艺,只有更多人学习这门技艺,这门技艺才能越来越好的传承下来。所以对民间工艺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就比如紫砂陶,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现在越做越好。然而黎候虎的前景就十分得局限,它仅仅得到黎城县人的认可,在其他地方却无人问津,所以现在都已经面临失传的地步了。

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人类文化作出的贡献。抢救、保护并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这一代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我们应当齐心协力让这些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代代相传。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不能让祖辈代代相传的瑰宝流失。尽管我们大学生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是我们必须竭尽我们所能去宣传去推广,呼吁人民关注和保护民间艺术文化,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

《社会热点实践报告30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