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工程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范文(范文五篇)

时间:2022-05-25 23:50:3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3924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北邮工程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范文(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北邮工程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范文(范文五篇)》。

第一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须知200904

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答辩须知

2007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申请答辩时间为:即日起至2009年5月底,申请答辩后如材料齐全、论文送审通过,将于2009年6月25日之前安排答辩。答辩通过的同学如无其他特殊情况预计于七月初获得工程硕士学位。请同学们务必在规定时间内申请答辩,以免影响如期毕业。延期答辩的同学可于2009年9月开学后申请答辩。

一、申请答辩流程

1. 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所学课程应满足软件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要求。

2. 答辩之前提前一年选导师,下载聘请导师登记表(http://www.xiexiebang.com/ --快速通道--论文答辩相关文件),填好学生栏、实习企业导师栏、实习单位栏(此三栏不得空白,实习单位栏必须盖章)后,面交或寄给导师,正导师签署意见后,交至校本部教务办公室(明光楼313室);非上班时间(晚11点以前)可放入明光楼313室门旁软件学院信箱。联系电话:010-62281971金老师。

3. 论文电子版、开题报告表、阶段报告表、前沿课题报告、实习鉴定表、业英语成绩评定表及5000字英文读书报告(http://www.xiexiebang.com/ --快速通道--论文答辩相关文件)经导师审阅并同意后,由导师将电子版论文发给软件学院教务办公室(Email:yuanjie@email.buptsse.cn)论文文件名称:XXXXXXX(7位学号)北京XXX(姓名)论文200XXXXX(年月日);例如:07R0432北京全日制张三论文20090430.doc。联系电话:010-62281972苑老师。

4. 从明光楼313室领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审批材料》,按要求填好并尽快交回。联系电话:010-62281972。填表注意事项: a) 字迹工整;

b) 学生填好封面、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导师签第四页; c) 正导师为学校导师,副导师为企业导师; d) 申请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专业领域:软件工程; e) 研究方向:通信软件、企业信息化等;

f) 姓名、出生日期须与身份证一致(制作学位证书用); g) 籍贯精确到市或县;

h) 申请日期需与封面填表日期一致; i) 学习方式填全脱产或不脱产; j) 学士学位填写:工学、理学或者管理学等学位学科门类; k) 论文开始日期至论文完成日期相隔一年;

l) 论文字数为论文正文字符数,即从第一章三个字开始到论文最后,不包括附录。

5. 用A4纸打印开题报告表、阶段报告表、前沿课题报告各一份,为便于最终线装装订存档,请在每份左上角横钉一个订书钉即可。注意:开题报告表包括封面4页纸、阶段报告表包括封面3页纸,一定注意不得改变模板表格位置和格式,内容不要超过表格范围;前沿课题报告3000字即可,题目和内容不要与论文题目相同或相近,由导师手签:通过、导师姓名、年月日,学生即可获得一学分。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审批材料》、开题报告表、阶段报告表、前沿课题报告、实习鉴定表以及专业英语成绩评定表和5000字的英文读书报告交给导师,注意英文读书报告学生本人需签名,导师签署意见后转交到明光楼313室。联系电话:010-62281972。

6. 上述所有材料提交齐全之后方能开始论文评审。为了保证质量、公平评审,所有论文采取匿名评审方式(隐去导师姓名和学生姓名及学号,加上评审编号rjxxx,隐去致谢中与人名有关的部分;隐去评阅人姓名),三名论文评阅人由软件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教务办聘请,由教务办装订三份论文送交评阅人评审。三名论文评阅人资格要求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其中至少有两名来自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一名来自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被聘为评阅人。

7. 评阅后教务办会将评阅人对论文的修改意见和评审结论(同意答辩或不同意)通知学生和导师。三位评阅人的评阅书全部返回后,三位评阅专家对论文均无异议(均通过)时方可组织答辩。若评阅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则由导师对学生修改后的论文进行确认,导师确认后的论文才能参加答辩。

8. 从明光楼313室领取评阅人的论文修改意见和被评阅过的纸质论文,仔细检查论文中是否有被评阅人修改的部分、图表是否清楚,确认是否需要修改论文。注意去掉评审编号,加上导师姓名和学生姓名及学号,加上致谢中与人名有关的部分。 9. 准备答辩用power point材料,等待通知具体答辩安排。每场答辩4至5名答辩研究生,答辩时答辩委员会成员进场,答辩研究生同时进场,每个答辩研究生依次进行答辩。秘书向答辩委员会介绍答辩研究生的简历、学习成绩、课程通过情况、课程奖学金获得情况、论文评审情况以及是否有资格进行答辩,答辩研究生讲解时间限20分钟以内,答辩委员会提问和研究生回答问题20分钟左右。所有答辩学生依次答辩之后离场回避,答辩委员会进行评定,经无记名投票表决,做出答辩是否通过结论,答辩学生进场依次接受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决议书。 10.论文答辩时间:教务办公室在收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审批材料》和论文、开题报告、阶段报告、前沿课题报告、实习鉴定表和专业英语成绩评定表和英文读书报告3个星期之后,如果评阅人没有大的修改意见,就会安排答辩具体时间。如果评阅人对论文修改意见较大,就会不同意申请答辩学生参加答辩,申请答辩学生应该对论文作较大修改,如果第一次评阅不通过,至少一周以后可以第二次提交论文给专家评阅;如果第二次评阅不通过,至少三个月以后才能再次提交论文给相应评审人重新评阅。重新评审的评审费(每个评审人200元)由学生自己支付。答辩具体时间、地点会提前2 天通知答辩人。

11.打印装订最终版论文:采用个人签名记帐方式,费用由软件学院结算(论文制作总数打印超过1份、复印装订超过9份以上部分费用自理)。评审前已制作3份用于评审,评审后不保密论文由学生本人去打印社制作6份、需要保密的论文制作5份。学生当场确认份数、页数后签字。制作装订地点:学8楼北侧平房西头“学苑打字复印部”;联系电话:010-62281907或010-86877365;联系人:张振。 12.答辩委员会组成:由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有三人是硕士生导师;两人是相关学科企业的专家(有一名来自于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正、副导师可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同时确定答辩委员会秘书一人,协助答辩委员会工作。答辩秘书应是我校正式教师,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答辩当天注意事项(联系电话:010-62281971)

1. 携带学生证、身份证、打印装订好的论文(不保密论文6份,保密论文5份;答辩前交给答辩秘书,答辩后学生本人全部收回)、答辩用power point材料。由教务办公室查验证件。

2. 答辩后,到明光楼313室交论文。论文注意封面格式及第一页的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导师签字1处、学生签字2处,签字日期填写答辩日期。

普通论文(不保密)上交5份到教务办并领取远程提交电子版论文的口令(登陆时不需要密码,有借书证的同学:借书证上的条码即为登陆口令,不需要再领取登陆口令),在远程提交电子版论文和论文信息表后将1本纸质论文交到图书馆二层,并将呈缴论文证明交到明光楼313室。远程提交论文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校内信息主页-学院设置-图书馆。图书馆联系电话:010-62281970。

保密论文2份连同1份《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保密申请》交到明光楼313室。答辩之前提前准备《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保密申请》,下载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校内信息主页--学院设置--软件学院--快速通道--论文答辩相关文件。保密级别一般情况应为:商业秘密;保密年限:1至5年。

三、软件学院校本部教务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校本部东南角明光楼3层313室 联系电话:010-62281971;010-62281972。

Email:yuanjie@email.buptsse.cn;jixin@email.buptsse.cn 通信地址:北京邮电大学146信箱(邮编100876)

软件学院教务办公室 2009年4月30日

第二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下面是CN人才小编收集整理的开题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一、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由学院和学科组共同组织专家组,以答辩的形式审核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组应由3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学校教师和有相当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专家组成,总人数不少于5人。开题报告一般应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6个月内完成。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项目名称、来源、总经费、合作单位、完成时间和本人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简介;

(2)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方案

(1)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2)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

(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

(4)预期达到的目标。

3、研究计划进度、经费预算及经费落实

4、主要参考文献具体要求:

(1)阅读过的对开题报告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须将引用源列入文献源;

(3)参考文献按在开题报告中出现的次序列出;

(4)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0篇(一般应包含5篇以上外文文献);

(5)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5、开题报告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应重点阐述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

三、审核

开题报告结束后,专家小组应对开题报告所述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对论文选题的评价,对研究方案的理论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综合评价,提出针对对该课题研究的有关建议。

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不通过者必须在3个月内重新开题。

第二次开题报告不通过者,不能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需更换题目重新准备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和专家组评议由研究生所在学院保存,待研究生申请学位时提交研究生处。

第三篇: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一、 答辩前的准备

1. 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项培养环节;

2.. 学位论文格式按《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执行

二、 论文评阅

1.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先由指导教师审阅 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

并在答辩前一个月将论文送交至少2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阅;

2.聘请的评阅人应是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含副高级)的专家;

3.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可作为评阅人;

4.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在收到论文后 应在一个月内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

及时将论文评阅意见书返回学生所在院系

三、 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组成

1.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的审批

2. 答辩委员会成员应由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 指导教师一般不宜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3.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者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成员担任

4.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

应由我校具有中级及其中级以上职称的在职人员担任 秘书应在答辩前完成论文的送审评阅工作 答辩时协助主席办理有关事务 做好答辩会的详细记录

四、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

先由学院(系、所)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核: 1. 同济大学申请硕士学位审批表; 2. 课程成绩单; 3. 实践环节考核表; 4. 指导教师意见;

5. 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二份);

6. 单位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及工作表现意见; 7.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署同意答辩的意见后 方可组织答辩

五、 关于提前答辩

提前答辩的有关要求按"同济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提前答辩的规定" 执行

研究生院培养处 2008年6月

?? ?? ?? ??

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

第四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篇一: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1、开题报告基本内容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着重说明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目前的水平。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准备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课题的最终目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2)课题研究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

(3)论*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4)论文工作和经费的估计。

(5)论文工作计划(起止时间,分年度的具体实施内容)。

2、开题报告格式基本要求

(1)纸型:a4纸,单双面打印均可;

(2)页边距:上3、5cm,下2、5cm,左3cm、右2、5cm;

(3)页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字体:开题报告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行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

(6)字数:不少于5000字。

3、页眉页脚的编排

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填写内容是“开题报告题目”。

页脚,宋体,五号,居中,正文起始页码为1、

4、目录的编排

标题“目录”: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目录内容:宋体,小四号;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新域自动生成目录。

5、章节标题格式

(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三,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

开题报告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所示。

图1、1标题编号的示例

6、图表、公式序号的编排

开题报告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具体格式请参见硕(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7、参考文献相关要求

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字号:小三;

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字号:小四号;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25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期刊。

参考文献具体书写格式参见学位论文模板。

8、装订顺序

开题报告封面—开题报告目录—开题报告正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开题报告记录—开题报告审查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级别

学科*

姓名

指导教师

入学年月

填表日期年月日

[篇二: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题目

系专班姓学

别业级名号

指导教师填表日期

教务处说明

1、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学生应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此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教学系留存,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本人自存。

4、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5、本表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不够可另附页)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研究进度安排、

1、研究进度安排

2、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系意见:

签名:

xxxx年xx月xx日

系主任签名:

xxxx年xx月xx日

[篇三: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i、封面(见附录一)

ii、正文

要求:按以下格式和内容要求撰写。

一、选题内容、研究问题及研究的可行*

1、选题内容

要求:(1)分别用一、两句话完整地陈述选题内容,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

(2)分别列出汉语和英语关键词(3-5个)。

2、研究问题

要求:(1)用问题形式提出文章要解答的具体问题。

(2)将问题按逻辑顺序排列。

3、研究的可行*

要求:(1)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资料积累和条件准备等。

(2)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及突破方向。

二、文献综述

要求:对相关选题已有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详细的综述和中肯的评价,挖掘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全面综述与研究相关国内外文献,先国外后国内,包括主要学派/研究者、代表*研究成果、代表*理论/观点、研究发展脉络。

(2)客观评价已有研究成果,具体指出已有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不足,分析缺点/不足形成的原因。

(3)指明选题研究内容与已有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即指明当前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扩展提升、应用推广、补充修正,还是对相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方法等。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1、理论基础

要求:(1)系统介绍 与研究内容和视角有关的理论,包括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内涵和理论的代表*概念。

(2)较详细地阐明理论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设计

要求:交代具体设计方案:受试的选择,研究工具,主要程序、数据收集等。

四、研究预期成果、创新之处及其意义

1、预期成果

要求:简要陈述成果如结论、模式等的具体内容。

2、创新之处

要求:具体指明论文成果在哪些方面有创新或与众不同:是研究内容新、研究资料新、研究视角新、研究方法新,还是研究的结论新或深广度不同等。

3、价值或意义

要求:阐明成果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即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何贡献、指导意义或实际价值。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求:(1)交待研究分几个部分,即分几章展开讨论。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六、论文框架

要求:(1)列出论文的详细提纲,内容应具体到三级标题。

(2)提供内容对应的英、汉两个提纲。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1、重点难点

要求:指明具体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2、解决方案

要求:(1)分析重点和难点形成的原因及对它们构成影响的因素。

(2)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八、研究计划和工作进度

要求:(1)制订具体的分阶段的研究计划,并指明每阶段的工作进度,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开题、初稿、二稿、三稿和终稿等。

(2)论文初稿原则上应于第三学期末(元月)完成,并提交导师审读;修改后,经导师签字同意,方可于第四学期的规定时间(三月)递交论文,参加盲审。

九、参考文献

要求:(1)列出开题报告中提及的所有文献。

(2)列出论文研究中将要参考的能够反映该选题的最新与最权威的文献。

(3)参考文献以的规范为准。

十、其他

1、选题

要求:(1)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

(2)选题要紧跟学科前沿与*、国内主流杂志探讨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难易度恰当,可行*强。

(3)翻译硕士的学位论文主要以项目的形式为主,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在开题时,研究生应选定并基本完成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如果选择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作为学位论文形式,开题时则不要求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

2、研究框架

要求:(1)各级标题均应使用名词词组,措词简洁、明了,能体现自己的观点,体现思维的逻辑*和论述的连贯*。

(2)introduction(导论)部分应包括相关研究简介、研究基本思路及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论文主体部分不得少于三章,须分别对文献述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结论与讨论等主要内容进行充分论述;一级标题标明chapter1、chapter2等,二级标题依次标明1、1、1、2或2、1、2、2等。conclusion(结论)部分归纳总结该研究的主要发现、研究意义、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等。

[篇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要求]

1、“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选题依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2)文献综述。当前研究领域学术现状、发展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阐明当前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3)拟解决的主要学术或技术问题和关键技术及难点、拟采取的技术线路、实验设计及实施方案;

(4)技术可行*论*、资料来源或实验设备的可能*,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措施;

(5)预计可获得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6)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预计完成的日期,工作量估计和经费概预算;

(7)其他与开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和调查研究情况等

2、开题报告用纸规格为a4纸,正文用4号宋体字,小标题用4号黑体字,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20mm,版心尺寸为165×252mm(约30字/行,32行/页)

3、开题报告封面样式见样页

开题申请程序

1、在导师指导下,系统查阅文献资料,提交文献综述报告;

2、文献综述报告经导师审阅通过后,向硕士学科点所在二级学院申请开题,领取并填写;

3、由学院统一安排开题时间,相关教研室负责组织具体开题工作;

4、学科点对是否通过开题的意见及对研究生今后论文工作的建议与要求;

5、采纳合理建议,修改开题报告,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开题报告并经导师签字后交研究生处。

[篇五: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选题报告是培养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保*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指导研究生做好选题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从本学科出发,选择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并尽可能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可结合所在单位的科研项目选题。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开题,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实际调查,进行初步的研究工作后,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和“选题报告”。

二、研究生在确定学位论文课题后,要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报告”、“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具体安排”三部分。文献阅读和选题报告等工作一般在第三学期内完成。

三、进行“文献综述报告”之前,要大量阅读与论文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通过阅读文献,要掌握论文课题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文献范围包括: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等,以最近2—3年内发表的论文为重点。除少数*外,要阅读相当数量的外文文献。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内容包括:论文课题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前沿问题、发展趋势等,要对文献涉及的主要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和述评。所阅读的文献目录要在附录中一一列出。

文献综述报告”完成后,交导师评阅。导师要写出评语,导师认为综述报告不合格,要继续阅读文献,重新撰写。

四、在文献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撰写“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选题依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2、简要的文献综述,说明当前本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现状、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对应用型、开发型课题还要阐明当前有关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

3、学位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4、技术可行*论*、资料来源或实验设备的可能*,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措施;5、预期达到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6、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工作量估计和经费概算;7、其他与选题有关的内容,如调查研究情况等。

五、研究生完成“选题报告”后,交给导师审阅,由导师提交给学位点审查后,确定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和邀请的专家名单。参加开题报告会议的专家人数3—5人,一般为本校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开题报告会尽可能邀请本*研究生参加。

开题报告会可以由学位点负责人或导师主持,设一名秘书记录、整理会议材料。研究生报告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与会专家和其他参加人员可以提问、质询。报告会后,研究生本人和其他与会人员退场,与会专家对选题报告进行评议。导师介绍研究生“文献综述报告”撰写情况,与会专家对选题进行评议、讨论,秘书汇总与会专家的评议和意见。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开题情况评分,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级评分。最后,要在“选题情况表”上填写专家意见和评分,与会专家要签名。

六、研究生应认真吸收专家意见,并与导师商议,在“选题报告”表上填写对原报告的修改大纲。同时将详细的修改内容附在原选题报告之后,原报告不作更改。

选题报告评为“不合格”者,可在一个月内再作一次。第二次仍为“不合格”者取消做论文的资格,按结业处理。

[篇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题目:(宋体小三)

系别:宋体小三居中

*: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宋体小三居中教师职称:

协助指导/联系教师:教师职称:

年月日

交巡*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优化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宋体小三加粗缩进2字符)

(内容宋体小四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中应列示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对于毕业设计,应列出使用的设计方法和预期的实施方案;对于毕业论文,将题目改为“实施方案”,应列出预期的研究实施方案。)

五、进度计划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根据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写明的建议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个人具体的时间计划。)

六、参考资料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出开题阶段所用到的参考资料,并写明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一、开题报告撰写格式按照学校规定模版填写,所有页面的页边距设置为上:3cm、下:2、5cm、左:3cm、右:2、5cm,装订线在左侧,开题报告正文的行距为20磅。

二、开题报告封面上的一些栏目内容如果为空,可以不填,但不能将空栏删去。

三、对于开题报告封面上“协助指导/联系教师”一栏,若填写协助指导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协助指导教师”;若填写联系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联系教师”,并且将宽度调整为与上一行“指导教师”对齐。

四、开题报告封面上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数字字体为timesnewroman,例如“2005年12月31日”,字号为小三号。

五、开题报告封面上填写学院名称时,学院名称前后各空一个汉字符。

六、本填写说明只供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时使用,不要装订在开题报告或毕业设计(论文)中。模版中红*字是对字体、格式和填写内容的说明,开题报告撰写完毕后,应将红*字删去。

第五篇:软件工程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篇一:后勤物资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课题背景与意义  本院是一家县级三级综合性医院,目前我院已经初步完成信息化办公环境的建设,其中后勤物资管理科室已经具备无纸化办公的条件。但由于后勤物资管理系统是基于单机版的软件架构,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因此存在很多弊端。在日常后勤业务工作中,仓库管理员、会计以及复核等岗位使用诸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日常数据处理,当需要这些数据的时候,往往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统计工作。  后勤物资的进出收支构成占医院收支结构的比重越来越大,它所占的收支比重仅次于药品比重。在目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管理好的医院也仅仅是实行了定额定量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实耗实销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 医院管理的要求。一个好的物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物资使用率,降低物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改变医院后勤物资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由于医院大多采用在目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  (1)现在采用“计划式采购”模式,用定额定量方式进行预算。容易造成积压或物资短缺。医院材料物资种类多,品种杂,如各类五金材料、办公用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保持一定的库存量,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临床工作正常运转,因为一般不能保证随时购入所需的物资;另一方面,是出于价格方面考虑,因为整批购买在价格上能够优惠。而合理地进行物资管理,就要在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问做出权衡,达到结合。在现行的医院管理中,往往存在着“重收入,轻成本”的现象,而其中物资管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传统的物资管理只是起着保管功能,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物资决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物资决策包括三方面内容:决定进货项目;选择供货单位;决定进货时间和进货批量。  从医院经济管理角度,把这些物资按其价值分为: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药品及材料。从流动状态分为:库内物资及库外各个岗位上流通的物资。我们认为研究解决库房内物资管理是物资管理的第一步,当前尤其要研究库房内低值易耗品和材料的系统管理方法。这类物资受医院工作量波动、季节因素及社会商品市场供应的影响较大。加之医院管理者对这类物资尚缺乏科学的消耗定额管理办法。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者仍采用以实际消耗定供应的经验型模糊方式管理低值易耗品及材料类物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2 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3 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3.2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 论文工作量的估计,关键技术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4.1 本课题研究中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4.2 本课题研究目标中采取的实施方案  5 参考的主要文献  [1] 炅淑雄.对医院后勤改革的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11,3:47.  [2] 魏希明.略谈现代医院后勤服务.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1:1―2.  [3] 千世奎.浅谈医院后勤管理.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4:1.2  [4] 戴晋,杨立群.医院后勤系统的企业化管理探讨,中国医学工程,2010,14(1):1-2.  [5] 丹礼,谦周曦,张西金,梁时习.医院后勤系统化管理,中国医院,2011,2(2):1.2.  [6] 韦有文.医院后勤综合管理探讨,中西医科人学学报.2012,16:2.  [7] 向庆华.当代信息技术及信息管理展新资料阅读,同济人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  [8]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 陈余年,信息系统工程,科学出版社,2011.  [10] 张根保,杨孝荣,陈友玲,企业信息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 罗仲伟,适应性企业:急剧变动时代的战略思维,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12] 李仕模,第五代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12.  [13] 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的结构化改造。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2.16.  [14] 吕新垒:推进城市信息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论文集,2009.6  篇二:  一、 课题的意义  选择一个适合的产品开发过程对于成功完成产品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定义良好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指导和监控产品开发实践活动,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质量和可预测性。但是,如果过程定义不合理,却会反过来制约我们的工作,导致挫折、低效、低质量甚至失败。  产品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过程。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软件、硬件、结构件和定制件等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互相依赖、交叉并行。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往往采用串行、离散、重量级的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  n 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不能有效支持产品开发的迭代本质,项目的风险往往在后期集中爆发,导致项目进度失控或产品草率交付。  n 传统产品开发过程把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视为一系列静态的、离散的过程,对于多学科交叉并行活动缺少有效综合与协调。  n 传统产品开发过程采用的重量级方法导致大量的文档工作和漫长的开发周期,难以快速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随着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功能和结构日趋复杂,其开发难度也不断增大。同时,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飞速提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加频繁,也使得开发时间日益缩短。在开发难度提高和开发时间缩短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已经不能满足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产品开发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 国内外现状分析  为了解决传统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导致的产品设计改动量大、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人们提出了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与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IPPD)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建立产品开发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并行工程与IPPD本身并没给出具体的产品开发过程定义,尤其是对于产品开发的迭代本质和多学科交叉并行特性缺乏具体的过程方法予以支持。  在产品开发中,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起着统领全局,综合、协调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关键作用。对于产品开发过程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工程领域,现有的各种系统生命周期模型和系统工程过程模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了描述,现有的重量级的产品开发过程大多数正是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这些模型本身比较抽象化和一般化,不足以作为产品开发过程定义。同时,由于系统工程长期以来主要应用于大型/超大型系统(如武器系统、航天飞机等),在应用这些模型进行产品过程定义时必须非常小心,否则容易产生过于重量级的过程。  反观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领域,对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和实践近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迭代开发正取代传统的瀑布模型逐渐成为软件过程方法的主流。基于迭代开发的产品化的软件开发过程――RUP的出现,标志着迭代开发方法的成熟。以迭代开发为核心的一批敏捷方法(Agile Methods),代表着软件开发过程研究和实践中极为活跃的部分。但是这些过程和方法主要关注于软件开发过程,对于其他学科的活动通常只是作为软件开发过程的外部环境加以考虑,而不是从全局上予以综合和协调。  产品开发、系统工程、软件工程3个领域的过程方法各有所长,但都满足不了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要求,尤其对于多学科综合的迭代开发方法都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  三、 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为消费电子产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支持产品开发迭代本质、有效综合与协调多学科交叉并行活动、轻量级的产品开发过程。  由于现有的过程方法都满足不了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要求,尤其对于多学科综合的迭代开发方法都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在综合产品开发、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等领域先进的过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合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基于迭代开发方法的、多学科综合的开发过程――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ed Iterative Process, MIIP)。在这里:  n “多学科”是指MIIP能够有效综合与协调多学科交叉并行的开发活动;  n “集成”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MIIP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集成了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二是MIIP在过程方法上集成了RUP、敏捷方法、系统工程、并行工程、IPPD等多种过程方法的先进思想和经典实践;  n “迭代”是指MIIP基于迭代开发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分析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多学科集成迭代特征,并为之建立合适的过程;  2. 研究迭代过程在多学科交叉并行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3. 将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4. 总结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应用的经验教训,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过程改进提供经典实践。  [注:一般研究内容3-6个,每个研究内容要展开来陈述一下]  四、 关键技术研究  [注: 关键技术研究是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是要使用的主要技术]  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MIIP)以软件工程领域的RUP和敏捷方法为基础,将其扩展到系统工程领域,同时吸收了并行工程与IPPD的思想。MIIP的研究需要深入分析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具备什么样的过程特征?  2. 如何为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建立合适的过程?  3. 对于消费电子产品,产品开发过程应具备什么程度的敏捷性?  4. 软件开发的迭代过程是否同样适用于硬件、结构件和定制件等其他学科的产品组件的开发?  5. 在多学科交叉并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迭代?  6. 各个学科如何在迭代之间进行协同?  7. 各个学科在独立并行和同步协调之间如何进行权衡?  8. 在实践中,产品开发如何实现从传统的串行过程到迭代过程的转变?  [注:关键问题3个以上,并建议每个问题要展开来陈述一下]  五、 研究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 文献阅读:大量阅读文献,了解业界成熟的过程理论、经典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建立充实的理论基础。  2. 过程资产分析:分析Z公司(一个大型的消费电子产品提供商)过程资产库中的现有过程定义文档,并将其与实际执行结果相比较。  3. 项目历史数据分析:分析Z公司项目历史数据,特别是项目计划、监控、度量结果和技术类工作产品,了解项目的实际执行过程。  4. 人员访谈:访谈Z公司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和过程改进人员,了解现有过程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和人们的期望。  5. 过程定义:在分析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特征之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  6. 讨论和评审:在新过程的设计过程中定期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和评审,集思广益。  7. 过程试点:在Z公司选择一个现有项目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过程定义。  8. 试点总结:总结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应用的经验教训,为Z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过程改进提供经典实践。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1. 基于复用定义软件总线架构  2. 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敏捷过程拟包括以下子过程:  a) 需求与组件池的匹配过程  b) 派生组件的开发过程  c) 需求的验证过程  d) 快速服务交付过程  e) 组件反馈维护过程  3. 借鉴CMMI和PSP来建立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能力成熟度模型,并进行评估  [注:如果是开发系统,则可画个系统结构图,并说明开发语言、工具、框架等]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来自Z公司的过程改进费用,Z公司有一支专职的过程改进队伍,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过程资产和项目历史数据,过程的试点项目已经选定,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的核心思想已经开始在该项目中应用。课题研究各方面的资源已基本具备,可以支持研究工作的开展。  六、 计划进度  [注:一般从开题到答辩是一年时间]  n 2005.10 开题  n 2005.12 定义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敏捷过程  n 2006.03 定义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敏捷过程中个人能力成熟程度  n 2006.04 选择2-3个专业服务项目进行推广试点  n 2006.06 对试点专业服务项目进行评估与改进  n 2006.07 撰写学术论文  n 2006.08 部门内部推广  n 2006.10 学位论文定稿和答辩准备  七、参考文献  [1] Product Development & Management Association. The PDMA Glossary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http://www.pdma.org/library/glossary.html, 2004  [2] 熊光楞,徐文胜,张和明,范文慧。并行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3] 傅立丰,张耀宗,刘长红。并行工程的发展及应用。机械加工与自动化,2003(9)  [4] R. Winner, J. PenneU, H. Bertrand, M. Slusarczuk. The Role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in Weapons System Acquisition. IDA Report R-338, 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 1988  [5] 朱焕立,刘玉宾。并行工程的产生、应用及研究现状。中州大学学报,2003(4)  [6] 万立,郑霞,刘清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实现研究。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6)  [7]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Handbook, Version 2a. INCOSE, 2004  [8] The Institute for Systems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engineering.http://www.isr.umd.edu/ISR/about/definese.html  [9]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ystems Engineering. Guide to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http://g2sebok.incose.org/  [10] Alexander Kossiakoff, William N. Sweet. System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Wiley-Interscience, 2003  [11] Systems Thinking and Systems Engineering.http://www.lboro.ac.uk/departments/mm/research/product-realisation/res_int/ipps/sys1.htm  [12] Watts S. Humphrey. Managing the software process. Addison-Wesley, 1989  [13] Winton Royce. Man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oftware Systems. Proceedings of IEEE Westcon, 1970  [14] Frederich P. Brooks Jr.. The Mythical Man-Month.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5  [15] Roger S. Pressman.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Fif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  [16] Steve McConnell. Rapid Development: Taming Wild Software Schedules. Micosoft Press, 1996  [17] Walker Royce.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A Unified Framew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8  [18] Barry W. Boehm. A Spiral Model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IEEE computer, 1988(5): 61~72  [19] Craig Larman. Agile & Iterative Development: A Manager’s Guide.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4  [20] Barry W. Boehm. Anchoring the software process. IEEE computer, 1996(7): 73~82  [21] Philippe Kruchten.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Addison-Wesley, 2000  [22] Ivar Jacobson, Grady Booch, James Rumbaugh. The Unifi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9  [23] 沈备军,陈诚,居德华。敏捷软件过程的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11)  [24] Manifesto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http://www.agilemanifesto.org/  [25] Principles behind the Agile Manifesto. http://www.agilemanifesto.org/principles.html  [26] 钱乐秋,张敬周,朱三元。Agile方法研究综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6)

《北邮工程硕士研究生答辩须知范文(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