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软件工程开发app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软件工程开发app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篇:软件工程论文的开题报告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所涉及到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软件工程开题报告ƪһ
论文题目:关于移动营销平台的相关研究课题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产业,电信行业在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新时期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3g牌照发放、电信重组等发展机遇,预计2009年我国电信业将实现6%以上的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86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全国累计净增电信用户2360。7万户,总数达到100564。1万户,突破10亿户大关。
预计到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工业行业的信息化投资可达500亿元,预计可为电信运营业提供一个可观的收入增长点(见图2)。2009年1月7日重组后的*移动、*电信和*联通分别获得td-scdma、cdma2000和wcdma3g牌照。3g将为*电信产业带来更多机遇,促进移动新格局的形成。三大运营商2009年仅在3g网络建设的投资就达到1350亿元至1650亿元,加上三张3g网络投入的手机补贴,2009年3g相关投资将达到1730亿元至2030亿元。
截止到2009年8月,*移动用户的总数已经突破了5个亿,单从用户的规模来看,*移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同一年中,随着完成与*铁通的重组工作,*移动长期以来跛行的局面得以结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业务运营。2010年,在扩大原有移动通信市场优势的同时,*移动还将在更多的领域竞争,从而维持其强势地位。目前*移动的市场份额在新增用户市场上不断遭到竞争对手的蚕食。根据运营商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在新增用户市场上,*移动的份额降到了50。6%;同年11月新增移动用户458万户,同比下降了33。3%。与此同时,*联通在该月新增了141万用户,*电信则新增307万用户。这些数据都表明*移动的优势地位也在不断面临挑战。
(二)研究意义
通过海量网络数据,分析把握客户行为特征,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网络系统积累的海量网络数据对于运营商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利用数据挖掘相关技术,从所积累的海量网络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在原有作业系统的基础上提炼与升华,以实现客户的细分和特征化,将大的客户群体划分成多个小的客户群体,实现市场的分割,以便针对不同群体的客户实现差异化服务,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升企业利润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有效的分析客户信息,不但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及时把握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有针对*地制定营销策略,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保留原有老客户,同时吸引更多的新客户。针对*地实施战略,实现利润最大化。借助客户细分服务,运营商便能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服务,同时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客户价值,以确保企业的盈利最大化,因此本项目选题基于数据挖掘的湖南移动精准营销平台优化研究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文献综述
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及知识发现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1999年,亚太地区在*召开的第三届会议pakdd共收到158篇论文,反映空前热烈。美国人工智能协会主办的kdd*研讨会及数据库、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等领域的*学术刊物都开辟了知识发现专刊,ieee的knowledgeanddataengineering会刊最先在1993年出版了kdd技术专刊,其发表的5篇论文代表了当时kdd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较为全面地论述了kdd系统方法论、发现结果的评价、kdd系统设计的逻辑方法,并且集中讨论了数据库的动态*冗余、高噪声和不确定*、空值等问题,kdd系统与其它传统的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数理统计分析系统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相应的基本对策。6篇论文摘要展示了kdd在从建立分子模型到设计制造业方面的具体应用。
国外很多计算机公司非常重视数据挖掘的开发与应用,informix公司于1998年底收购了当时在数据挖掘技术上卓有成效的redbrick公司。redbrick数据挖掘在关系引擎中通过创建模型完成,这些模型在数据库中表现为相应的表,并且这些模型可以通过结构查询语言(sql),能像普通表一样被访问和*作。向模型中*入数据的时候,数据挖掘计算就被执行了,然后建立含有计算结果的表。后者可以被观察,用于对计算结果的理解,并且在其它数据集中进行预测。除此之外,ibm公司和微软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研究中心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一些公司也已经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此外,相关软件也开始在国内销售,如sas、spss、platinum、bo以及ibm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研究内容首先针对湖南移动目前的运营现状提出实现精准营销的理念,湖南移动已经具备了实施优化精准营销的条件并已经开始逐步实施,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实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客户细分等方法适用于增值业务的精准营销。本文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采用理论研究与实*研究相结合、定*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
(1)系统分析法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构造本文的分析框架。
(2)定*与定量相结合
本文先采取定*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湖南移动精准营销平台优化研究的现状,并对基于数据挖掘的湖南移动精准营销平台优化设计提出了系统方案,为完善湖南移动精准营销平台优化提供支持。
软件工程开题报告篇二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的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一般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作,每月发放*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发放工作,不仅能够保**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财务部门其他方面的核算和财务处理,同时计算机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高、存储量大、保密*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所以人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对企业体系无论是在行政职能、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优质服务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该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财务管理也是如此,由于企业职工人数较多,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各项*条款的发放,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那么势必会给管理人员带来种种麻烦,因此类似*管理系统之类的财务软件的开发势在必行。现在*企业已进入新管理时代,企业管理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时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的混合管理时代后,从九十年代末进入全面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新管理时的*企业管理是面向市场,基于现代企业制度,是*模式,价值化,系统化,电脑化,*化和普遍化管理的时代。新管理时代的*企业管理以建立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整合企业经营,全面强化企业管理,形成企业持久发展的内功。越来越多的质优企业舍得在管理系统上投资的举动,足以说明这一趋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企业间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要求企业行动必须快捷,灵敏,在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人力已经很难完全达到要求,必须借助当代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优化和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
主要内容: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包括新员工加入时认识档案的建立,老员工转出、辞职、退休等。目标:实现企业员工*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06-03-10---2006-03-16收集所需资料2006-04-02---2006-04-16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对人事查询管理,人事维护管理,*查询管理,*维护管理,等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进行确定。2006-04-17---2006-04-25对数据库表结构进行设计,将表结构导入数据库。并对论文进行初步构思、编写。2006-04-17---2006-05-05继续完成功能模块的代码编写。2006-05-05---2006-05-23设计测试实例,对系统进行测试,找出缺陷,进行完善。2006-05-24---2006-06-15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工作。
五、导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签字:
200
年
月
日
六、*意见
*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七、系部意见
院(系部)(章):
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第二篇:软件工程硕士开题报告
软件工程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软件工程硕士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多,有必要开发相关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对学生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具备传统学生信息管理所无可比拟的优点,例如:存储信息量巨大,占用空间少,查询方便、快捷,保密*好,信息可靠*高等,可以减轻学院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选题意义:
在高校直接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一般是由高校辅导员来负责的。转变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借助先进手段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地促进管理高校学生效率。辅导员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一般有如下几点:以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为基础,建立范围波及全校的数据库的共享;摒弃曾经的手写登记的方式,利用现代化电子计算机进行办公。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也具备很多优点,例如:存储信息量巨大,占用空间少,查询方便、快捷,保密*好,信息可靠*高等,这些优点可以说明使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极大地提高管理学生信息的效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高校学生信息管理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录入学生信息以及对学生信息进行编辑、查找等工作变得更加方便与简单,有力地发展了学生信息管理的方式,使其日臻完善。并且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甚至是需要单独分析与某一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会再依靠随机取样,而存储了大量的学生数据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正是进行这一分析的良好平台。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众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这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和国民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高等教育水平也在全国持续发展与普及,高校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当今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数字化校园即将成为一种必然的潮流。我们国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也越来越重视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职院校在信息管理过程中,自主研发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是高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内许多高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规模和特点,配备出自主研发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国内不少软件公司也纷纷参与开发该软件项目,但是从已有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仅仅停留于管理层面,信息化程度不够;
(2)功能单一,不同部门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仅仅为了解决自己部门具体的问题而开发,各个原本应该相关的系统间却相互*,没有有效的信息关联,学生在使用不同部门开发的系统时必须来回切换,这一点也从客观上导致了管理的信息流通不畅,影响信息的共享;
(3)系统孤立,缺乏统一的规划,许多系统还处于仅限负责该项业务的管理人员一人使用,未能妥善地考虑横向以及纵向管理工作的信息关联*,而且各个信息系统之间交互*不高,信息被重复采集与统计,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各个系统间的孤立也会导致查找到的信息不完整,使得信息的价值大大降低;
(4)很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和开发时未考虑到数据库的多样*问题;
(5)很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还存在灵活*低和后续可扩充*差等问题,没有强大的不间断的后续维护支持,无法适应高校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使得这些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就被停用甚至废弃,浪费了宝贵的高校资源。
三、本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研究目的:设计一套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研究方案:
第一章绪论。总论系统开发的意义,国内研究现状、设计方法概述等关于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相关技术简介。对完成本系统所用到的数据库软件、编程平台等作以简介。
第三章系统分析。首先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基于uml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建模中的应用,分别从用例图、时序图、状态图、活动图、组件图和部署图等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描述,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体现出uml在软件体系结构建模上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此外本章也要讨论系统的安全*分析与可行*分析等内容。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通过需求提炼参与此系统的9个实体,用e-r图表达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并且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架构,为下一步编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第五章系统实现。设计每个功能模块的窗体以及界面,用文字和程序流程图说明各模块的相关算法。
第六章系统测试。设计若干测试用例,并给出运行结果,检验系统运行情况,保*系统质量。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整个毕业设计进行总结和展望。
研究难点:
系统实现快捷、方便的查询手段和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
论文创新点:
使用面向对象方法(oop),使用microsoft的sqlserver2000来设计数据库,并使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和jsp,基于b/s与c/s联合架构进行开发。本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为高校辅导员使用的部分采用vb,以c/s架构进行开发;为学生使用的部分采用jsp,以b/s架构进行开发。
第三篇:软件工程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篇一:后勤物资保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课题背景与意义 本院是一家县级三级综合性医院,目前我院已经初步完成信息化办公环境的建设,其中后勤物资管理科室已经具备无纸化办公的条件。但由于后勤物资管理系统是基于单机版的软件架构,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其他科室进行沟通,因此存在很多弊端。在日常后勤业务工作中,仓库管理员、会计以及复核等岗位使用诸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日常数据处理,当需要这些数据的时候,往往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统计工作。 后勤物资的进出收支构成占医院收支结构的比重越来越大,它所占的收支比重仅次于药品比重。在目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管理好的医院也仅仅是实行了定额定量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实耗实销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 医院管理的要求。一个好的物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物资使用率,降低物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改变医院后勤物资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由于医院大多采用在目前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 (1)现在采用“计划式采购”模式,用定额定量方式进行预算。容易造成积压或物资短缺。医院材料物资种类多,品种杂,如各类五金材料、办公用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保持一定的库存量,一般出于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临床工作正常运转,因为一般不能保证随时购入所需的物资;另一方面,是出于价格方面考虑,因为整批购买在价格上能够优惠。而合理地进行物资管理,就要在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问做出权衡,达到结合。在现行的医院管理中,往往存在着“重收入,轻成本”的现象,而其中物资管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传统的物资管理只是起着保管功能,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物资决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物资决策包括三方面内容:决定进货项目;选择供货单位;决定进货时间和进货批量。 从医院经济管理角度,把这些物资按其价值分为: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药品及材料。从流动状态分为:库内物资及库外各个岗位上流通的物资。我们认为研究解决库房内物资管理是物资管理的第一步,当前尤其要研究库房内低值易耗品和材料的系统管理方法。这类物资受医院工作量波动、季节因素及社会商品市场供应的影响较大。加之医院管理者对这类物资尚缺乏科学的消耗定额管理办法。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者仍采用以实际消耗定供应的经验型模糊方式管理低值易耗品及材料类物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2 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3 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3.2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 论文工作量的估计,关键技术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4.1 本课题研究中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4.2 本课题研究目标中采取的实施方案 5 参考的主要文献 [1] 炅淑雄.对医院后勤改革的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11,3:47. [2] 魏希明.略谈现代医院后勤服务.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1:1―2. [3] 千世奎.浅谈医院后勤管理.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4:1.2 [4] 戴晋,杨立群.医院后勤系统的企业化管理探讨,中国医学工程,2010,14(1):1-2. [5] 丹礼,谦周曦,张西金,梁时习.医院后勤系统化管理,中国医院,2011,2(2):1.2. [6] 韦有文.医院后勤综合管理探讨,中西医科人学学报.2012,16:2. [7] 向庆华.当代信息技术及信息管理展新资料阅读,同济人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 [8]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 陈余年,信息系统工程,科学出版社,2011. [10] 张根保,杨孝荣,陈友玲,企业信息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 罗仲伟,适应性企业:急剧变动时代的战略思维,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12] 李仕模,第五代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12. [13] 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的结构化改造。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12.16. [14] 吕新垒:推进城市信息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论文集,2009.6 篇二: 一、 课题的意义 选择一个适合的产品开发过程对于成功完成产品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定义良好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指导和监控产品开发实践活动,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质量和可预测性。但是,如果过程定义不合理,却会反过来制约我们的工作,导致挫折、低效、低质量甚至失败。 产品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过程。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软件、硬件、结构件和定制件等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互相依赖、交叉并行。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往往采用串行、离散、重量级的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 n 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不能有效支持产品开发的迭代本质,项目的风险往往在后期集中爆发,导致项目进度失控或产品草率交付。 n 传统产品开发过程把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视为一系列静态的、离散的过程,对于多学科交叉并行活动缺少有效综合与协调。 n 传统产品开发过程采用的重量级方法导致大量的文档工作和漫长的开发周期,难以快速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随着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功能和结构日趋复杂,其开发难度也不断增大。同时,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飞速提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加频繁,也使得开发时间日益缩短。在开发难度提高和开发时间缩短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已经不能满足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需要。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产品开发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 国内外现状分析 为了解决传统串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导致的产品设计改动量大、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人们提出了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与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IPPD)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建立产品开发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并行工程与IPPD本身并没给出具体的产品开发过程定义,尤其是对于产品开发的迭代本质和多学科交叉并行特性缺乏具体的过程方法予以支持。 在产品开发中,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起着统领全局,综合、协调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关键作用。对于产品开发过程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工程领域,现有的各种系统生命周期模型和系统工程过程模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了描述,现有的重量级的产品开发过程大多数正是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这些模型本身比较抽象化和一般化,不足以作为产品开发过程定义。同时,由于系统工程长期以来主要应用于大型/超大型系统(如武器系统、航天飞机等),在应用这些模型进行产品过程定义时必须非常小心,否则容易产生过于重量级的过程。 反观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领域,对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研究和实践近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迭代开发正取代传统的瀑布模型逐渐成为软件过程方法的主流。基于迭代开发的产品化的软件开发过程――RUP的出现,标志着迭代开发方法的成熟。以迭代开发为核心的一批敏捷方法(Agile Methods),代表着软件开发过程研究和实践中极为活跃的部分。但是这些过程和方法主要关注于软件开发过程,对于其他学科的活动通常只是作为软件开发过程的外部环境加以考虑,而不是从全局上予以综合和协调。 产品开发、系统工程、软件工程3个领域的过程方法各有所长,但都满足不了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要求,尤其对于多学科综合的迭代开发方法都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 三、 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为消费电子产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支持产品开发迭代本质、有效综合与协调多学科交叉并行活动、轻量级的产品开发过程。 由于现有的过程方法都满足不了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要求,尤其对于多学科综合的迭代开发方法都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在综合产品开发、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等领域先进的过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合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基于迭代开发方法的、多学科综合的开发过程――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ed Iterative Process, MIIP)。在这里: n “多学科”是指MIIP能够有效综合与协调多学科交叉并行的开发活动; n “集成”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MIIP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集成了各个学科和专业小组的活动,二是MIIP在过程方法上集成了RUP、敏捷方法、系统工程、并行工程、IPPD等多种过程方法的先进思想和经典实践; n “迭代”是指MIIP基于迭代开发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分析消费电子产品开发的多学科集成迭代特征,并为之建立合适的过程; 2. 研究迭代过程在多学科交叉并行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3. 将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4. 总结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应用的经验教训,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过程改进提供经典实践。 [注:一般研究内容3-6个,每个研究内容要展开来陈述一下] 四、 关键技术研究 [注: 关键技术研究是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是要使用的主要技术] 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MIIP)以软件工程领域的RUP和敏捷方法为基础,将其扩展到系统工程领域,同时吸收了并行工程与IPPD的思想。MIIP的研究需要深入分析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具备什么样的过程特征? 2. 如何为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建立合适的过程? 3. 对于消费电子产品,产品开发过程应具备什么程度的敏捷性? 4. 软件开发的迭代过程是否同样适用于硬件、结构件和定制件等其他学科的产品组件的开发? 5. 在多学科交叉并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迭代? 6. 各个学科如何在迭代之间进行协同? 7. 各个学科在独立并行和同步协调之间如何进行权衡? 8. 在实践中,产品开发如何实现从传统的串行过程到迭代过程的转变? [注:关键问题3个以上,并建议每个问题要展开来陈述一下] 五、 研究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 文献阅读:大量阅读文献,了解业界成熟的过程理论、经典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建立充实的理论基础。 2. 过程资产分析:分析Z公司(一个大型的消费电子产品提供商)过程资产库中的现有过程定义文档,并将其与实际执行结果相比较。 3. 项目历史数据分析:分析Z公司项目历史数据,特别是项目计划、监控、度量结果和技术类工作产品,了解项目的实际执行过程。 4. 人员访谈:访谈Z公司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和过程改进人员,了解现有过程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和人们的期望。 5. 过程定义:在分析消费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特征之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 6. 讨论和评审:在新过程的设计过程中定期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和评审,集思广益。 7. 过程试点:在Z公司选择一个现有项目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过程定义。 8. 试点总结:总结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应用的经验教训,为Z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过程改进提供经典实践。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1. 基于复用定义软件总线架构 2. 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敏捷过程拟包括以下子过程: a) 需求与组件池的匹配过程 b) 派生组件的开发过程 c) 需求的验证过程 d) 快速服务交付过程 e) 组件反馈维护过程 3. 借鉴CMMI和PSP来建立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能力成熟度模型,并进行评估 [注:如果是开发系统,则可画个系统结构图,并说明开发语言、工具、框架等]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来自Z公司的过程改进费用,Z公司有一支专职的过程改进队伍,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过程资产和项目历史数据,过程的试点项目已经选定,多学科集成迭代过程的核心思想已经开始在该项目中应用。课题研究各方面的资源已基本具备,可以支持研究工作的开展。 六、 计划进度 [注:一般从开题到答辩是一年时间] n 2005.10 开题 n 2005.12 定义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敏捷过程 n 2006.03 定义面向快速软件服务的个体敏捷过程中个人能力成熟程度 n 2006.04 选择2-3个专业服务项目进行推广试点 n 2006.06 对试点专业服务项目进行评估与改进 n 2006.07 撰写学术论文 n 2006.08 部门内部推广 n 2006.10 学位论文定稿和答辩准备 七、参考文献 [1] Product Development & Management Association. The PDMA Glossary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http://www.pdma.org/library/glossary.html, 2004 [2] 熊光楞,徐文胜,张和明,范文慧。并行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3] 傅立丰,张耀宗,刘长红。并行工程的发展及应用。机械加工与自动化,2003(9) [4] R. Winner, J. PenneU, H. Bertrand, M. Slusarczuk. The Role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in Weapons System Acquisition. IDA Report R-338, 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 1988 [5] 朱焕立,刘玉宾。并行工程的产生、应用及研究现状。中州大学学报,2003(4) [6] 万立,郑霞,刘清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实现研究。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6) [7]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Handbook, Version 2a. INCOSE, 2004 [8] The Institute for Systems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s engineering.http://www.isr.umd.edu/ISR/about/definese.html [9]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ystems Engineering. Guide to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http://g2sebok.incose.org/ [10] Alexander Kossiakoff, William N. Sweet. System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Wiley-Interscience, 2003 [11] Systems Thinking and Systems Engineering.http://www.lboro.ac.uk/departments/mm/research/product-realisation/res_int/ipps/sys1.htm [12] Watts S. Humphrey. Managing the software process. Addison-Wesley, 1989 [13] Winton Royce. Man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oftware Systems. Proceedings of IEEE Westcon, 1970 [14] Frederich P. Brooks Jr.. The Mythical Man-Month.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5 [15] Roger S. Pressman.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Fif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 [16] Steve McConnell. Rapid Development: Taming Wild Software Schedules. Micosoft Press, 1996 [17] Walker Royce.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A Unified Framew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8 [18] Barry W. Boehm. A Spiral Model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IEEE computer, 1988(5): 61~72 [19] Craig Larman. Agile & Iterative Development: A Manager’s Guide.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4 [20] Barry W. Boehm. Anchoring the software process. IEEE computer, 1996(7): 73~82 [21] Philippe Kruchten. 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Addison-Wesley, 2000 [22] Ivar Jacobson, Grady Booch, James Rumbaugh. The Unifi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9 [23] 沈备军,陈诚,居德华。敏捷软件过程的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11) [24] Manifesto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http://www.agilemanifesto.org/ [25] Principles behind the Agile Manifesto. http://www.agilemanifesto.org/principles.html [26] 钱乐秋,张敬周,朱三元。Agile方法研究综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6)
第四篇: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在论文书写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开题报告大部分院校也需要进行答辩。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借鉴,欢迎借鉴!
一、选题背景
建设工程是国家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很快,建筑市场已初步形成。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如人员、材料、设备的情况变化,投资决策、设计、建设及使用各阶段出现的诸多问题均会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会以各种方式增加项目的风险,可以说,风险一直伴随着建设工程项目运行的这个过程。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风险,特别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时,风险直接影响到盈利的可能和水平。面对着不可避免的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建设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建设工程的特点要求既与人打交道,又要与大自然进行斗争和协商,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建设工程建设中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已带来很多现实问题,不仅表现在资源的严重浪费,有的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做进一步的研究,并以,提出自己的新建议,以此希望对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之中,人们创造财富和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方式已经由过去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了以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活动为主的模式。而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的、一次性的并涉及到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从而使得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控制这些风险,就会给项目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事件和问题的处理。
就建设工程项目来说,与其它行业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工程建设投资方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从最初的项目投资评价到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耗时较长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大量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并涉及对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协调。此外,这一复杂过程还受到大量外界及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时采取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采取何种风险管理模式,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和监督风险才能使投资企业更好的管理风险、驾驭风险,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风险管理(包括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还很不完善。这也说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本文研究,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而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的更快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相关企业的风险管理通过借鉴。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本文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是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问题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德国,主要指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部管理功能的延伸。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科学,1952 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一文中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20 世纪 50 年代莫布雷在其合著《保险学》中详细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内涵。70年代以后,美国成立了风险与保险协会,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处置风险。1987年,为推动风险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普及,联合国出版了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报告《The Promo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都相继建立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报告,风险管理有三个定义:
(1)风险管理是系统识别和评估风险因素的形式化过程。
(2)风险管理是识别和控制能够引起不希望变化的潜在领域和事件的形式、系统的方法。
(3)风险管理是在项目期间识别、分析风险因素,采取必要对策的决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相关主体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以求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决策技术及行动过程。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学者陈妍芳(2003)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主要包括几个环节,即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方法制定。学者王君仁(2004)认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但是在制定风险管理方法之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为此还需要进行风险监控,并将监控的信息反馈到前几个环节。
目前一般认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过程上应当包括四个环节: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应对以及风险监控。这四个环节就构成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个连续过程可以用图来表示如下:
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它是管理风险的第一步,即识别整个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般是根据项目的性质,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和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检查风险。
2、风险分析与评估
确定了项目的风险列表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了。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大量资料的分析,利用概率统计理论,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相应损失的大小。风险估计是对风险的定量化分析,可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管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对风险发生概率、损失程度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描述风险的综合指标-风险量或者风险度,并与内部公认的风险指标相比较,得到是否要采取控制措施的结论。
3、风险应对
完成了风险分析后,就己经确定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项目的风险冲击,并可排出风险的优先级。此后就可以根据风险性质和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计划,即风险应对。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风险的应对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项目开发方案。对于应“规避”或“转移”的风险在项目策略与计划时必须加以考虑。
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后,就可编制风险应对计划,它主要包括:己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应对的责任人、风险应对策略及行动计划、应急计划等等。
4、风险监控
制定了风险防范计划后,风险并非不存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可能会增大或者衰退。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督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
风险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还进一步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使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工程项目中的不确定性。传统观点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直线的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则强调,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应对与监控发生于项目的全过程,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闭环系统,随着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风险会出现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信息应及时反馈,风险管理者才能及时地对新情况进行风险估计和评价,从而调整风险应对计划并实施新的风险应对计划,这样循环往复,保持风险管理过的动态性才能达到风险管理的.预期目的,如图所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是:
文章的第一章为概述。文章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意义、目的以及研究的主要范围,并对写作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文章的第二章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综述。文章首先界定了风险概念,指出了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内容,并说明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分析了建设工程项目具体风险,并对其风险管理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文章的第三章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进行了详细研究。文章介绍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说明了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理论基础,论证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作用,并对风险分析与评估目的及步骤作了说明;探讨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说明了建设工程项风险监控,探讨了风险监控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监控的实施。
文章的第四章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探讨。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一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措施。
文章的第五章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证研究。文章以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为例,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第一章 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类型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影响因素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一)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三)风险管理的内容
(四)风险管理流程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第三章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一、我国工程建设外部环境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体流程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应对?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监控?
第四章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发展及风险管理状况
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竞争意识
(二)企业内部不严格控制
(三)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流程不完善
(五)不注意多种风险应对措施的灵活运用
三、完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三)完善风险处理流程
(四)完善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五)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五章 建设工程项目实证研究--以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为例
一、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情况
二、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状况?
三、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完善
五、浙江温州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著作类文献
[1] 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2]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编译:《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保险》,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4]纪燕萍等:《中外项目管理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版。
[5] 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7月版。
[6]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7]丛培经主编:《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年 3 月 修订版。
[8]张海贵主编:《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金盾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9](美)哈罗德.科兹纳:《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年 4 月。
[10]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3年2月版。
[11]何增勤:《工程项目投标策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2]王洪等:《建设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6月版。
[13]沈建明主编:《项目风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4]毛小玲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问答》,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版。
[15]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版。
[16]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教材审定委员会:《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版。
(二)论文类文献
[1]李世蓉:《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特点》,载于《建筑》,2003年第9期。
[2] 傅鸿源:《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载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 10 期。
[3] 李峰、颜哲:《建筑业中工程保险应用研究》,载于《建筑监理》,2001年第1期。
[4] 李晔、张清华:《浅谈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保险》,载于《上海保险》,2002年第4期。
[5]苏红燕:《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合同管理》,载于《施工与管理》,2003年增刊。
[6] 张英宝:《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的系统管理探讨》,载于《基建优化》,2003 年 6月第 24 卷第 3 期。
[7] 余志峰:《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载于《工程保险》,2000 年 3月。
[8] 赵晓玲:《企业风险管理》,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第3卷第1期。
[9] 刘冬梅、陈志勇、周玉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载于《福建建筑》,2003 年第 3 期。
[10]汪源浩:《对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考》,载于《当代建筑》,2003年第5期。
[11]肖维品:《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的实用方法》,载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7月12日。
[12]毛儒:《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载于《都市快轨交通》,2004年第2期。
[13]郑展飞、周直:《模糊数学在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中的应用》,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4月25日。
[14]周敬瑜:《工程施工分包的风险与监理对策》,载于《建设监理》,2006年第1期。
[15]吴宗彝:《中外合资项目钢结构工程风险管理实践》,载于《建设监理》,2005年第5期。
[16]成博、龙八军、赵世家:《工程项目中业主的风险管理》,载于《山西建筑》,2006年第4期。
[17]官昌赞:《谈谈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9期。
[18]杜静华:《对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强制实行的探讨》,载于《工程质量》,2005年第l期
[19]董士波:《对工程保险费率厘订有关问题的思考》,载于《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第22卷第9期
[20]刘延宏:《建设项目推行工程保险的障碍与对策》,载于《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年第2期。
[21]魏星、夏恩君、李全兴:《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综合评价》,载于《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2期。
[22]张静文、徐渝、柴国荣、朱少英:《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载于《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2期。
[23]贾玉生、于海春、田喜龙:《建设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载于《建筑设计管理》,2004年3期。
[24]余建星、李成:《工程风险分析中的风险当量及其评价标准》,载于《海洋技术》,2004年1期。
[25]祁世芳、贾月阳:《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期。
[26]蔡依平、朱文龙、施国庆:《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载于《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7]杨艳萍:《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分析,载于《经济师》,2003年第7期。
(三)外文类文献
[1] D. Hertz and H. Thomas,Risk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hn Wiley&Sons,1983.
[2] 2000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http://www.pmi.org.
[3]R Max Wideman, Project and Program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sititute,USA,1992.
[4]S.Samastre,Usage and Yenefats of Probezt rask analysas and management[B]Bnt, B.ProfeZt Management ,1994,12(1)5-8.
[5] Stephen Mak. David Picken. Using Risk Analysis to Deter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ingenc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March/April 2000.
[6] Flanagn, R and Norman, G.Risk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1993.
[7] L Y She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7,Vol.15, No.2, pp.101-105.
[8] Perter F. kaming, Paul O.Olomolaiye,Gary D.Holt, Frank C. Harris.Factors Influencing Construction Time and Cost overruns on High-Risk Projects in Indonesi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1997,(15):83~94.
[9] Willam K. L. Chan, Francis K.W. Wong, David Scot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the Transitional Period in the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9,17(4):257~263.
[10] Shen L. S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l997,15(2):101一105.
[11] Raz T.Michael E. . Use and Benefits of Tools for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2001, (19):9-17.
[41] D. Hertz and H. Thomas,Risk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hn Wiley&Sons,1983.
[42] 2000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http://www.pmi.org.
[43]R Max Wideman, Project and Program Risk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sititute,USA,1992.
[44] L Y She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7,Vol.15, No.2, pp.101-105.
[45]S.Apeland,T.Aven,Quantifying uncertainty under a predictive,epistemic approach to risk analysi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75(2002), 1993.
[46] Tianji Xu and Robert L.K.Tiong, Risk assessment on contractor’s strategies,Journal of build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1.
[47] L.Y.She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97, 15(2):101~105
[48] A.Uchechukwu Elinwa, Silas A. Buba. Construction Cost Factors in Nigeria.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3, (4):698~713.
[49] Perter F. kaming, Paul O.Olomolaiye,Gary D.Holt, Frank C. Harris.Factors Influencing Construction Time and Cost overruns on High-Risk Projects in Indonesi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1997,(15):83~94.
[50] Willam K. L. Chan, Francis K.W. Wong, David Scot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the Transitional Period in the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9,17(4):257~263.
第五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下面是CN人才小编收集整理的开题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一、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由学院和学科组共同组织专家组,以答辩的形式审核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组应由3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学校教师和有相当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专家组成,总人数不少于5人。开题报告一般应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6个月内完成。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项目名称、来源、总经费、合作单位、完成时间和本人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简介;
(2)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方案
(1)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2)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
(3)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
(4)预期达到的目标。
3、研究计划进度、经费预算及经费落实
4、主要参考文献具体要求:
(1)阅读过的对开题报告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2)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须将引用源列入文献源;
(3)参考文献按在开题报告中出现的次序列出;
(4)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0篇(一般应包含5篇以上外文文献);
(5)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5、开题报告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应重点阐述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
三、审核
开题报告结束后,专家小组应对开题报告所述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对论文选题的评价,对研究方案的理论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综合评价,提出针对对该课题研究的有关建议。
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不通过者必须在3个月内重新开题。
第二次开题报告不通过者,不能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需更换题目重新准备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和专家组评议由研究生所在学院保存,待研究生申请学位时提交研究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