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朗读者活动总结(范文三篇)

时间:2023-12-17 21:39:3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5283字

学习资料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心灵朗读者活动总结(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学习资料网可以找到更多《心灵朗读者活动总结(范文三篇)》。

第一篇:朗读活动总结

朗诵兴趣小组是学校所有兴趣小组中最特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生活动组织。因为他担负着普及推广普通话,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本小组的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努力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到更多有关朗诵方面的知识,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将半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1、开展现场报名活动。为了壮大本组的学习队伍,我组织小学组长和中学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中午的1点钟开始报名,并进行相关的咨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本组的情况。

2、制定本组的课程表。本组的课程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其中囊括了普通话的所有基础知识,并由小组长把课程表发放到组员手中,让学生明确上课的时间、地点及相关学习安排。

3、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本组设中学组组长和小学组组长,分别由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的学员担任,由他们协助辅导教师处理组内日常事务,从而增强组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装订朗诵学习教材。为了使学员能够全面接触朗诵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我把《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辅导教程》的基础部分复印给学生,让学生人手一本,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为学习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5、制定学习培训制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组织没有一定的组织纪律制度是无法进行有效地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因此,我制定了《新河学校朗诵兴趣小组学习培训制度》,并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

6、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每次学习之前,全体学员必须按时签到,然后再有小组长点名。对经常迟到、旷课者,将按照本组的相关制度进行严肃处理。

7、实行“小先生”教学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由学习优秀的学员带领全体学员学习,由一人带动多人,最终达到整体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在小组内推行帮扶制度,鼓励学生互帮互学,以此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8、实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普通话学习阶段,由于是基本功训练不免有点枯燥乏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贯穿一些常规训练,比如,练声,练气。按照朗诵“先练气、再练声、再次练音,最后练字”的学习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得的朗诵能力。另外,我把做“口腔操”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日常训练,以此增强学员口腔肌肉的灵活度。这些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学生觉得朗诵是一门让人快乐的“口耳之术”。

9、加重视学习方法指导。要想把朗诵练得炉火纯青,必须下苦功夫。因此,在教学之初,我就告诉学生:“坚持就是胜利”。除此之外,并介绍了学习朗诵的有效方法。第一,多练。每天早上或在做作业间隙利用15分钟的时间拿学习材料了读一下,这样既缓解了疲劳,又提高了诵读能力。第二,多记。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的记忆一些特殊的读法,这样,日积月累会逐步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第三,多查。平时,遇到疑难字词要养成多查字典或词典以及其它工具书的习惯。第四,多听。要求多听每晚七点钟的新闻联播或其它广播电台的习惯。这里的多听包括听自己朗读,以便及时纠错。第五。多模仿。青少年时代,大部分人的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学生多模仿电视上著名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有助于促进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此外,多模仿相声、小品、电影、电视剧等著名演员的台词,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自信心。此外,多模仿著名的朗诵艺术家的朗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总之,模仿学习是每一个学习朗诵艺术的人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它是朗诵艺术从“刻意雕琢到自然形成”的重要过程。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10、开展组内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在组织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于第十七周星期四上午10:30举行了“春华杯”诗文朗诵比赛,参赛选36人,经过2个多小时的角逐,最后10名选手获奖,比赛水平较前期有较大提高。通过此次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话兴趣和喜爱朗诵艺术的热情。

11、开展测评活动,发给纪念品,增强学生参与朗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第18―19周,我利用星期一、二、三、四中午时间对本组内的学员进行朗诵水平测试,学员们踊跃参加,让学员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此外,当每个学员测完后,每人发一个小本子作为纪念,以此增进师生的感情,提高组内凝聚力,增强学员热爱本组的感情。

12、奖励优秀学员,鼓励后进学员。在开展朗诵比赛过程中,向荣获前三名的学员颁发奖状、奖品,并授予荣誉证书。对于成绩稍后的学员,采取精神鼓励,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二、工作成绩

1、学员人数较以前,大幅度增加。报名之初达到60多人,实际参与学习的人数达35人。

2、学生学习朗诵艺术的热情高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3、学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显著增强,很少出现无故不参与学习的情况。

4、学生的畏难情绪减弱,能够挑战高中阶段学习的诗文。

5、课堂气氛活跃,所有学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6、学员学习态度认真,练习阶段一丝不苟。

7、学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8、学员的知识接受能力显著增强。

9、学生参加朗诵比赛的热情高涨。

10、增强了学生学习朗诵艺术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三、不足之处

由于朗诵艺术是要付出很多汗水和时间的,加上学生作业任务繁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减弱,课外练习时间较少。因此,很多学生愿意放弃“兴趣”而选择“作业”。这是当前面临的客观问题。此外,兴趣小组的工作未与学校各班班规联系起来,在学生组织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如学生随意缺课,任意放弃学习,学生思想意识淡薄。这一切九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在授课方面,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互动练习较少,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此外,在自身组织建设过程中,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2、多与班主任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3、出台与校纪校规相衔接的奖惩措施。

4、课外多与学员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加大小组长培养力度,多指导,多关心。

6、以学生的兴趣学习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鼓励学生多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8、应以练为主,教师少讲,教师扮演指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

9、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员“意识和舞台表演能力。 10、 11、 12、每周开展朗诵作品展示,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 着力加强“舞台上摔打”的教学工作。

引导学员进行总结,每期要求学员写心得体会,增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进步”的意识。

第二篇:朗读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二、组织健全,明确职责

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以及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每天10分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还在每周的课程表上专门排出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学校委派少先队专人检查,校领导不定时抽查,确保诵读时间。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我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有的是小品表演,有的是话剧表演。

四、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流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即学做“五小”儿童: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科技宣传的小喇叭,家庭社会的小帮手。树立“七自”精神:思想上自辩、品德上自励、文化上自学、情感上自陶、智能上自开、科学上自创、社会上自立。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第三篇:朗读活动总结

诗歌朗读课的教学,我一直秉承“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主导”的理念,以学生朗读为基础,意象分析为辅助,小组活动为架构,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了解文本,体悟诗歌的妙处。同时,注重对鉴赏方法的传授和情感价值观的拓展。现就诗歌鉴赏课中的一些问题思考如下:

1、朗读对于诗歌鉴赏课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我认为,朗读法应作为诗歌鉴赏教学的主要方法,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诗,读出诗味,力求让学生达到“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的效果。

以《雨巷》教学为例,诗中大量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了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把诗歌的音乐美发挥到极致。这样一首诗,单纯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其淡淡的哀愁,而且还会破坏这一唯美的意境,所以,我在处理这一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诗味。阅读方式以自读为主,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听读――细读――品读――诵读”四环节,学生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品,班里几个朗读好的学生将这首诗读得哀婉低回,韵味十足,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对母校的依恋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诗歌语言清莹流丽,音节抑扬合度,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诗人用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诗不读不足以怡情,所以在处理这一课时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小型的`朗读比赛, 从熟读到琅琅上口的朗读,学生经历了一次与“康桥”的约会。

再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柳永与情人离别前的不舍、离别时的伤感、离别后的惆怅在词中环环相扣,感人肺腑,如若只是简单地讲解、分析,学生最后只能了解到全词分三个阶段: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手法有虚实结合,感情是依依不舍的伤感。这样一来,诗词被分割成了碎片,再无整体的意境美,更难体会柳永心中的“痛”。而且,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会在潜意识中产生反感。而若以读代讲,学生会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逐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意象分析对于诗歌鉴赏的辅助作用

如《雨巷》中,诗歌兼用了象征的手法,将中国古典诗词中凄美的“丁香”意象、现实中悠长寂寥的“雨巷”和期待中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创造性地组接在一起,形成迷离朦胧的意境。“雨巷”象征着漫漫人生路,“我”则是人生的赶路人,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飘渺的希望或理想。通过分析意象含义,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幽渺的美感。

《再别康桥》里,诗人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鲜活、富有个性特征的意象,糅合诗人的情感与想象,营造了优美、明丽的意境。那“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波光艳影,还有那软泥上的青荇”……各种物象相映成趣,无不浸透着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尤其诗人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手法,使情与景水乳交融,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再如《雨霖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词,集合了众多送别题材的常见意象,如:寒蝉代表 “忧愁悲苦”;长亭乃送别饯行之地,代指离别;兰舟指离别;暮霭既表离愁的沉重,也指前途渺茫;杨柳表示“留恋”之意;残月代离别、思念、凄凉;清秋季节,万物萧索,代时光易逝,凄凉悲愁之情。通过意象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3、小组活动让诗歌朗读活起来

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无穷的,诗歌鉴赏需要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还原寥寥数语组成的诗歌内容。为更好完成教学,并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意蕴,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拍电影”的形式,让学生为每一首诗设计一个电影脚本。

小组活动一般分为两部分,一为设计电影脚本的环节,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联想、想象,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创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而这些都必须以体会作者感情为前提。通过脚本的创作,词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情景交融的意味,虚实相济的手法都得以呈现。引导学生概括内容及艺术手法,落实教学重点。

二为配乐朗诵,反复吟诵,感怀于心,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作者心灵相通,心心相印,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美,进而培养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总之,诗歌的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更应是体悟大语文、感悟人生的一条重要途径,上好朗读课,应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

《心灵朗读者活动总结(范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