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报告(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第一篇: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
“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这句“中国式过马路”概括,引发网友普遍共鸣,成为热议话题。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在发达国家,红灯、绿灯是行人“Go”和“Stop”的命令,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在欧洲国家、美国、澳洲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戳立不动,绿灯一开,鱼贯而过。同是亚洲国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城市,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凑够一撮人”结伴去挑衅红灯。
大凡到过西方的中国人,无不对西方世界中行人过马路的那种自觉意识,不见绿灯绝不横穿马路,即便是视野所及内无一辆汽车,而赞不绝口。行人如此,司机更是如此。
我看过一篇文章,今年八月底,记着随凤凰网十大名博考察澳大利亚。从悉尼驱车前往首都堪培拉,一路上,汽车一辆接一辆地赶路,旅游大巴却不急不躁。司机匀速开车,从不超速,“安全”二字似乎镌刻在他的行车规则之中。当行人站在马路边上,似乎要通过。司机远远看到就减速,缓缓停在行人面前,用手势微笑着示意行人通过。即便是在高速公路,看到考拉一蹦一跳地横穿,也立刻减速刹车,让考拉安全通过。记者坐在司机身边,不禁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司机说,“这是起码的,交通规则的制定,就要自觉遵守,这样才有章可循。尊重他者,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律。基于平等契约精神的规则和道德律,一直是中国人的心灵稀缺物。
看着中国式过马路的话题,又使我想起了前几年被媒体报道的杭州斑马线上被撞而失去生命者事件,虽然驾车者存在着过斑马线缺乏礼让行人意识或车速过快等诸多安全隐患,但行人“从众”心理影响,不顾及交通安全乱窜马路或红绿灯大有人在。我看过在城市闹区十字路口抓拍的这类不文明行为照片,更使我惊讶的是近年来,骑电动车的人增多,不用考执照,乱闯红绿灯现象更为严重。今年几个月前,我亲眼目睹了十字路口,一辆电动车因乱闯红灯,导到与小车相撞的交通事故,让人们触目惊心。
这些乱闯红灯, 不守交通法规的人们,往往无知造成生命的危害, 难道抢时间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吗?这种行为叫着自己杀死自己。时间虽然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再说说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每一个信号灯周期,至少有几个人闯红灯,原本大家都在耐心等红灯,“但只要有一个人往路口向前靠一下,后面的人也会跟着过来,有一个人试着闯红灯过街,后面总有两三个人跟着过去”。我还是高声的呯吁: 为了宝贵的生命,那种“从众心理”千万不要学,血淋淋的教训千万不能忘!如果人人都阻止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那样人的生命安全就能得到充分保障,人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矫正“中国式过马路”,依靠人人平等的法治。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城市司机开车文明,一方面是公民素养,另一方面是因为害怕违法。违法被认为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而在中国,司机对逆行、乱掉头习以为常,少数司机违法被交警抓到了,不仅不认罚还打骂交警。而行人闯红灯,更是司空见惯。难道大家真的不知道违法吗?是因为大家都信奉“法不责众”、“法外有情”,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而不是找法律。所以矫正“中国式过马路”,建立中国的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必须普及法制文化,健全法治社会。
马路是现代文明的镜子。好的制度,引导好的国民习惯;好的习惯,形成好的国家文明。当中国人在红灯前自觉站立,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也就站立了。
第二篇: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昨日,一条关于过马路的微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央视等媒体报道后,再次引爆网络发酵。
新华网长春10月17日电(记者 何悦)“中国式过马路”火了,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被前所未有地狠狠地调侃了一把,有关“中国式陋习”的讨论仍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能形成新闻效应,关键就在“中国式”三个字,虽然读来诙谐,但如此的“中国式”多少有些以偏概全。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顽疾,暴露了国人在遵守规则方面的不足。可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有时也是一种无奈。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往往也使行人按照规则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给闯红灯现象贴上“中国式”的标签,可以引起国人的重视和思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近10年间,国内的公众情绪力量悄然兴起,并且难以遏制地呈喷涌趋势发展,成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的确需要越来越多的声音,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批判。中国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柏杨,对国民素质的“丑陋面”进行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就是中国人所独有,“乌合之众”也并非“中国特色”。
我们不能借着插科打诨的口吻,将所有“中国式陋习”简单归咎为国民劣根性上。如果仅仅热衷于讨论“中国式”的噱头,以道德与法律高地自居,指责国人“素质差”,而忽视了对“中国式过马路”背后的反思,那就本末倒置,哗众取宠了。
事实上,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公民素质问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难题。“中国式”讨论的最大价值,莫过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文明意识的觉醒,来促进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备,让“中国式”的标签不再沦为中国问题的代名词,而是越来越彰显一个大国风范和魅力。
连日来,“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许多人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
这些陋习看似无足轻重,但是却对社会环境和国民形象有着破坏性影响。几年前,就有媒体将中国游客在海外随地吐痰称作为“民族的灾难”。那么,还有多少“中国式陋习”我们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的“中国式”陋习
“中国式过马路”一词是网友对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
“这样的场景实在太熟悉不过了,只要是有了"带头大哥",大家就可以过马路了。”网友“娜时花开”说,红灯行,绿灯更行!“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典型的“随大流”现象。
这样的陋习还有很多:在遇到红灯或者拥堵时,我们经常发现,只要有车占用非机动车道或者对侧车道朝前挤,立马就会有更多的车辆跟过来,造成更大程度的拥堵;本来没有路的草地上,只要有人从上面走,立马就会有更多的人踩出一条路来„„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
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随大流的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人们甚至认为,不这么做反倒不正常、不便利。
陋习折射三种“中国式心态”
为什么我们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却在重复着这些陋习?在新华网一项互动调查中,许多网友认为,诸如“中国式过马路”式的陋习反映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手机号为152 XXXX 6541的网友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有种“从众心态”,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是傻,“随大流”最终造成了红绿灯形同虚设。手机号为159 XXXX 2934 的网友认为,一些人规则意识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某些人在马路上违反规则之后,会获得相应的利益,比如插队走得快了,另外一些人不由自主受其影响,也就同样去违反规则。有不当行为获利的榜样,那么其他人也就照办了。”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说。
一些网友则认为“中国式”陋习中蕴含着一种“成长的烦恼”心态,“自己开车时责怪走路的,自己走路时责怪开车的,大家想想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一位有着9年驾龄的网友表示,开车时总是很讨厌行人闯红灯,自己走路时,却很讨厌汽车为什么不让一下行人,“如同做女儿时讨厌妈妈的管束,等当了妈妈,又讨厌女儿的叛逆。站在自己的立场,总是别人的错。”
还有网友指出许多人的“从众”源于“鸵鸟心态”。“在东方文化中,人之所以不犯错误,是因为怕别人瞧不起,丢脸,尤其在熟人面前。这种心态在熟人社会中运作良好,因为大家彼此熟悉,都能彼此看到对方表现,彼此监督。然而,在马路上,明显是一种生人社会,大家都是陌生人,犯了错误,一走了之,谁也不知道,所以更可能犯错误。”迟毓凯指出。
迟毓凯说,种种“中国式”陋习和我们的规则意识、从众心理、环境影响、习惯养成都有关系,我们从小偏重于宏观方面的教育,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强调得太少。
向“中国式陋习”说不
由“中国式过马路”引起的讨论正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许多网友由此及彼地开始检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错误”,齐声向“中国式”陋习说不。
手机号码为138 XXXX 7024的网友说,法规是一定要遵守的,不讲规矩,只言利害,甚至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或者自己的小方便,就毫无顾忌,抛弃规则,最终造成的一定是大不便、大麻烦。
“你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维护良好的公序良俗,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网友“思潮如涌”说,“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当我们在埋怨别人素质不高时,也应该想象自己是否也有某些行为被别人埋怨素质不高,每一人文明的中国人才构成一个文明的中国。
“向"中国式"陋习说不!衷心的希望种种陋习永远都是极个别现象。”网友“成长的阶梯”说,“我们的心应当安静下来,但愿我开车时不要再讨厌行人,走路时也不要讨厌汽车,我将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不仅很少有人知道行人闯红灯要依法处罚,而且也很少看到被交警处罚的情形。
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行人违章”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虽然我们无须一味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但新加坡和欧洲国家在治理行人交通违法方面的理念,确实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本周央视在黄金时间段对“中国式过马路”做了专题报道,概括为“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喜欢“凑够一撮人”一起破坏规则,报道中分析了众人可能抱有的心理,一是“浑水摸鱼”的从众心理,二是“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记者当即采访了违章行人,显然,他们也都明知行为不很光彩。报道后,“中国式过马路”立即引发网友共鸣,在各大论坛网站热议。
交通违章是道路安全的一大隐患。在醉酒驾车方面,我们可以拿血泪来控诉之前的醉驾惩罚之轻;在交通肇事方面,我们可以要求以新规来结束对“马路杀手”的间接纵容。但说起行人违章,总是令人难以下狠心惩戒。“中国式过马路”的热议,再次把行人违章惩戒的问题推到法律面前。
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有地方官方曾提出“行人违章罚月工资1/3”的建议。该言一出,受到各方质疑,是否被采纳执行后来却不得而知。实际上,现行的法律中恰恰缺乏对行人违章的严厉惩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行人违章的处罚上限是50元,这是目前法律明确规定的最高处罚。
而实际上,不仅很少有人知道行人闯红灯要依法处罚,而且也很少看到被交警处罚的情形。我们可以善意地理解为,交警对待行人的违章行为采取了以批评教育为主的人性化执法。
但是,当行人违章行为成为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之一时,批评教育显然已经不适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批评教育或者对行人违章依然视而不见,无疑就是纵容。
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行人违章”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上的问题。虽然有地方也采取了各种宣传,曝光了很多违章行为,但短时间内奏效后,时间一长又恢复了原态。而在从众和侥幸心理的促使下,“中国式过马路”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示范效应,甚至从境外也常能听到对这一行为的谴责。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不妨参考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比如新加坡和欧洲国家的处罚力度就比较大,新加坡法律规定,行人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第二次、第三次再闯,最重可以判半年到1年的监禁。虽然我们无须一味地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但新加坡和欧洲国家在治理行人交通违法方面的理念,确实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因此,在加大法律处罚力度的同时,我们不妨一同重视在交通事故中的行人违章责任认定,从法律层面上让出行的每个人重视自己的步子,并为此负责。
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与汽车所有人、驾驶人一样,都是交通环境中的主体。法律要“保护弱者”,也要保障更多的守法者的出行环境,因此对“红绿灯”和交通法规视若不见的行人,予以严惩从而倒逼他们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虽很无奈,却不失为一个可行之举。
行人违章处罚措施好比交通法规的“底座”,一定要坚若磐石。
新华网兰州10月15日专电(记者屠国玺)近日,网友们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将其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认为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因为大家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所致。
诚然,这种现象几乎不间断地在每个城市的街道上出现,许多行人的安全出行意识也很淡薄。大家都知道,和汽车等机动车相比,行人肯定是“弱势群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以让大家集体“违法”,将自己的安全置身度外呢?
行人“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了。“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就是这一半次,应该不要紧的。”这是记者听到的关于“中国式过马路”主要的原因,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我国对机动车安全驾驶的要求更加严格,在许多城市大量“高清摄像头”的“监督”之下,司机对于闯红灯可以免于处罚的侥幸心理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路段,机动车都要严格按照标志线通行,否则都会受到处罚。
那么由此而发,我们是不是考虑可以加大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呢?想说明的一点,这种处罚不能只是罚款了事,更重要的是加强对行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全民安全出
行的氛围。在兰州市许多路口安排了交通协管员,每当有行人“闯红灯”时,协管员就会吹响清脆的哨声,许多闯红灯的行人“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停下自己违法的脚步。
“开车的时候骂走路的,走路的时候骂开车的。”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人车矛盾凸显,除了行人加强自身的安全出行意识之外,为行人创造安全出行的环境更不可少。
在一些城市,行走已经变成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变成了事实上的机动车道,路边的人行道变成了汽车的临时停车场,有的红绿灯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让行人通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些行人“闯红灯”之类的行为,是客观上由于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不足造成的。
“文明过马路,安全你我他。”这是记者小时候就看到的一条标语,但几十年后直到今天仍然很难良好地实现。但我们依然希望从“你我他”做起,不久之后让“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安全通行的代名词。(完)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论中国式过马路
中山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调查过程
中国调查报告
马原调查报告
第三篇:中国式过马路调查报告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您这样过马路过吗?您这样过马路过吗 作者:全民在线调查 调查背景:调查背景据了解,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其中因行人违规导致的肇事造成262人死亡。行人违规则主要是过马路时不遵守交通规则,从而引起交通事故。 调查方式:全民在线调查网页面浏览者随机参与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中国式过马路”的几种普遍方式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由全民在线调查网执行,在线调查时间为2012.12.2— —2013.04.15,样本容量为490.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在时下很普遍,现在全民在线调查网针对这一现象,发起网上在线调查,从而了解“中国式过马路”的几种普遍方式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全民调查网与您分享调查相关结果,详情如下: 1、绝大部分人都奉行过“绝大部分人都奉行过“中国式的过马路”中国式的过马路”的方式。的方式。 中国式过马路,您有没有这样过马路过呢 没有过,16.70%有过,83.30% “不管红灯绿灯,不管有车无车,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根据数据显示,83.3%的调查者都有过这种行为,说明中国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过马路的意识不强。 2、时下几种普遍的过马路的方式 情况一:“车走着肯定是不能过,没车时候就可以过了,就算是红灯但也没情况一影响交通啊” 33.30%27.80%16.70%11.10%11.10%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非常不同意 数据显示只有38.9%的调查者态度非常明确的表示不同意这种过马路的方式,而在不同程度上同意这种过马路的方式的人则占了61.1%,大多数人都没有遵守“红灯停绿灯走”的交通规则。 情况二:“如果大家都顶红灯走了就剩我一个人还站着,那感觉挺傻的,尤情况二其是在路上没有车的时候感觉就更另类了,后来也就不管了,别人走也跟着走了” 没有过33.30%有过66.70% 数据显示:66.7%的调查者在别人未能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情况下也采取了随众行为,而只有33.3%的人还可以坚守立场,这说明中国人过马路的从众的心理很强,从而也就增加中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数量。 情况三:“闯红灯跟等绿灯差不了几秒钟,但是守规矩让我感觉踏实” 情况三 没有过16.7%有过83.3% 这组数据显示了83%的调查者,即绝大部分的人认为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会给他们带来踏实感。 小结:从人们对这三种过马路的方式的反映可以看出,虽然他们有遵守交通规则会带来安全的观念,但是大多数人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没有“红灯停绿灯走”的概念,而且在大多数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情况下,很多人有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不顾及交通安全而过马路。 3、出现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主要问题主要在于惩罚力度不够主要在于惩罚力度不够 您认为造成目前“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哪些原因 交通文明的宣传和教育不到位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违章查处力度不够,惩罚没有落实其他11.10%66.70%77.80%88.90%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的最大原因是违章查处力度,惩罚没有落实,占的比例高达88.9%,其次的原因则是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文明的宣传和教育不到位。 4、国人坚持遵守“国人坚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的立场不坚定,的交通规则的立场不坚定,“安全之路”安全之路”建设任重道远。设任重道远。 您认为您自己愿意接受并能够坚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吗 44.40%33.30%11.10%11.10%0%非常坚定比较坚定一般有些不坚定非常不坚定 数据显示:只有44.4%的人对坚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的态度非常坚定,大部分人态度不坚定,说明对国人的交通文明的教育有待加强,“安全之路”建设任重道远。 5、总结 通过此次的调查,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奉行过“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红灯停绿灯走”的观念不强,大多数人有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而且大多数人对坚持遵守交通规则的态度不坚定,这也告诉我们要加大违章处罚的力度,加强交通文明的宣传,来防范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 这就是本次调查的结论,交通安全与否事关我们的生命安全,希望我们予以重视。全民调查将共同见证我们的改变,共建“安全之路”。 注释:全民在线调查网是一个专业的在线调查平台,由北京全民科技有限公司营运管理。本调查报告只是基于在线调查结果撰写,任何观点与结论并不代表全民在线调查网公司的官方意愿。有问题请致电:8610-51289188。